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2024-10-25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精选8篇)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1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经理部消防安全管理,确保经理部现场消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经理部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国家消防法规和本制度。

2、消防工作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经理部各部门必须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消防安全目标化管理。

3、项目经理作为经理部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消防工作,分管生产的副经理为消防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协助项目经理统一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安质部为经理部消防工作的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经理部消防工作的管理、宣传、培训、检查、监督、考核。

4、各部门确定一名消防负责人为本部门的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工作。

5、各级防火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规和消防制度;

(2)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3)把消防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4)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和教育(包括本部门外来人员的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5)设立兼职消防员,明确岗位责任制,经常检查本经理部的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整改火险隐患;

(6)一旦发生火灾,应积极组织扑救,并协助查明事故原因。

(7)负责做好本经理部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工作。

火灾预防

6、凡属经理部内消防重点部位的单位(部门),应将本单位的消防制度张贴公布,所属人员达到“两懂三会”(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本岗位的防火措施、懂初级火灾的扑救方法。会报警、会预防、会使用灭火器)的消防素质。

7、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有关规定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并在开工前向公安分处和地方公安消防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动工,竣工后需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得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

8、经理部的道路、走廊、楼梯等安全入口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放任何材料、杂物。

9、经理部电器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应符合消防规定。对电器设备、线路经常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破损、绝缘不良等不安全情况,要及时维修,严禁超负荷运行使用。禁止非电工私自乱接乱拉电线;禁止违章使用电器设备;禁止非电焊工动火作业,因工作需要使用电炉及其他电热器具,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禁止在经理部(含集体宿舍)私用电炉。

10、加工班在施工期间需要焊、割作业时,焊、割作业点与氧气

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如达不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二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m。

11、施工作业队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及经理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2、各作业队要严格遵守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划分等级,审批手续完善,并有监护措施。

1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不准埋压和圈占室外消水栓,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火灾扑救

14、任何人发现火灾都有义务迅速报警,准确拨打“119”,讲清起火地点、单位。任何部门或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

15、发生火灾的部门要迅即组织力量扑救,并确定人员到交通路口为消防车引路。

16、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起火原因。

17、火警、火灾扑救后,实行“五不放过”(即起火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隐患未得到整改不放过、职工未受到防火安全教育不放过、奖励未兑现不放过)。

18、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或

奖励:

(1)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措施落实,火险隐患及时消除,消防器材、设备完好,无火灾事故,工作成绩突出;

(2)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事迹突出;

(3)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4)积极扑救火灾,对抢救生命、财产,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者;

(5)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

19、对于违反本制度的部门或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和火灾事故的损失情况,给予警告或罚款处罚及赔偿损失,经理部财务部门协助执行罚款处罚和扣发奖金,造成人员伤亡、经理部财产重大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2

现代的管理会计起源于财务会计,又同时依托在财务会计的信息基础上,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单位的管理行为进行相关的思考。现代的管理会计包括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以及责任会计这三大方面。责任会计指的是在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时候,依据分权的管理思想将企业各内部管理的组织划分出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所需承担的义务范围与内容,通过相关考核并评价各有关组织履行其责任的具体情况,反映出其真实的业绩,从而调动其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一种管理会计的子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第35条中规定了绩效考评的控制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并实施绩效的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以及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以及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和评优、降级、调岗、职务晋升、辞退相关依据,体现出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中责任会计的具体要求以及重要地位。同时也能够看出,责任会计着重强调了企业的责任主体在财务会计控制中的重要的地位。

二、责任会计应用于消防部队的相关可行性分析

(一)消防部队运用责任会计是其会计环境的变化使然

消防部队作为一类特殊会计的主体,伴随社会的生产、国民经济以及消防技术不断飞速的发展,同时随着部门预算体系的积极实施和完善,消防事业的资金不仅仅在金额上不断在增加,运作实施中也更为灵活,自主性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与之同时,出现了若干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消防会计职能要由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变为资金的控制和监督。责任会计是一种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的手段及方法,体现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途径的更高要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消防部队以及类似单位会计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消防部队实现财务管理的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二)当今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基本具备了实施责任会计的条件

在国家财政的预算体制改革进程中,当前的消防部队已经大多实现了将财务经费进行部门预算的管理以及国库集中的统一支付,实施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以及会计集中进行核算等。在通常情况下,部队中的各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都不设置新账户和财务管理人员,每个单位只是安排专人来进行财务的资料传递、收集以及报销。通过以上的这些举措,可强化预算的实施执行以及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严格了会计的监督,充分发挥出了会计的相关管理职能。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也能得知,要利用好这现行的一些财务管理体系,确定好责任主体、界定责任的流程、明确责任的范围,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构成了消防部队实行责任会计的条件和基础。

三、将责任会计制度引入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的具体步骤探讨

总体的思路为:确定目标——加以控制——进行核算——给予考核——综合评价(反馈)。

(一)设计和确立责任会计的目标管理体系的目标也是从事各经济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

责任目标的管理体系设置是进行划分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的前提基础,是责任会计顺利实施的关键点。针对消防部队来说,实行责任会计的直接目标就是要实现经费的合理使用,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效益的最终实现。责任目标的管理体系建立通常是要依据经费支出中的一级科目划分出的费用支出体系,同时也可以按照费用不同的性质,在责任目标的管理总体系的控制之下划分处若干个小的责任目标的管理子体系。我们在建立部队的责任会计制度时,必须要为每个责任单位都确定好相对应的责任目标,并分配好一定额度的责任核算,以便更好的让各责任单位知晓他们在践行单位总体的目标过程里所应该要达成的具体工作效果和任务。对于消防部队的财务部门来说,在进行编制单位的责任预算时,还必须要根据各事业部门所要承担的效果事业任务,把预算加以分解。事业部门必须按照本单位具体的情况,把各项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至内部各具体的责任单位,将其作为年度工作目标以及进行自我控制的标准。比如,后勤部门要根据险情的高发季节,相应的制定较高的标准;财务在核实了历年的数据并报请了领导批准后,要同意并实施相应的成本费用的目标。

(二)科学的划分出责任单位并且明确其责权,建立合理的部队责任会计体系

建立责任会计体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能科学地划分出责任中心,这样才能够分清楚各个部门的效果责任,克服和避免出现权责的划分不清以及推责争权的情况。设置责任中心应该要按照责、权、利相互联系的原则、可控性原则以及单位现有的机构编制和内部管理的层次进而得以确定。在消防部队中,通常是由财务部门以及事业部门这两大组织部分来组成的,前者所担负的责任主要为制定出目标,并完善管理流程。同时提出相关考核意见,它的权力相对应的是成果的评价、考核的执行建议问题。而业务部门是按照其功能的定位不同责任有所不一的,对于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门,它的责任就是完善部队后勤的条件,保障后勤物资的充足供应,完善部队器材的更新等,它的权力是按照批准的相关服务方案以及购置计划、保障计划等来实施相应的款项申请以及采购报告;战斗部门的主要责任是要完成救灾抢险的一些具体任务,它的权力需要得到后勤保障部门的相关支持,同时它有权按照战斗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采购建议以及保障意见。很显然,业务部门的相关责任以及权力虽然都并不是直接对应部队的经济指标,但是无疑在最终都还是需要由部队的经济指标来确保或者完成,也就是说,最终都归属到部队责任会计范畴中。

(三)完善部队责任核算的方法以及标准,将经济责任以及会计数据有机统一并结合起来,力求实现部队经济责任制度化以及数量化,必须要组织实施严密性强的责任核算

部队要根据相关《会计法》、《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相关规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依照这些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部队内部财务的管理制度、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来进行财务核算工作。首先,要认真的做好相关财务记录,以便对部队的责任单位费用的支出以及事业的成果能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反映。其次,要整理归纳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归集统计方法。为及时反映出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就需要不断地对部队责任单位所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加以分类、分析以及汇总,掌握好责任单位资金的“投入”以及“产出”的具体动态。第三,必须完善好现行的部队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起科学性强、严密性高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最后,建立起责任会计进行定期分析的报告制度。经过责任会计的分析报告相关制度,把责任预算在执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各责任单位,以便各个责任单位能及时的掌握其责任目标实际的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加以改进,并确保责任预算顺利的执行。

(四)按照责任会计的目标来进行考核以及反馈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的领导班子都是不断变动的,人员的交流、新老的交替情况长期存在,这使得有些消防部队“班子”责任感弱化淡薄,在理财层次上所表现出来就是会忽视对经费合理的利用,缺乏精打细算的意识,存在这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认为前人超支而后人补缺,所以大手大脚的花钱,导致办事毫无原则,最终出现一茬班子留一个“洞”,这样年复一年,窟窿就会越搞越大,这给后继任的人员经费的保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影响了部队的全面建设。而实行责任会计其主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评价并考核相关责任班子工作的成绩,这同时也是责任会计在实施激励中的重要部分,实施责任会计评价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责任主体以及责任的领导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权责的情况。责任会计以事先就编制好的责任成本预算为基础,提交出责任报告,通过把责任班子的实际产生责任成本以及其责任的成本预算加以比较并实现对部队责任班子的相关考核。消防部队在实施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综合性,要将激励视为责任会计中最为基本的职能,将责任中心作为单位,建立起合理和科学的考评体系以及激励约束的制度,将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和结合,从而发挥出责任会计最大的职能。同时,还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部队财务管理,确保责任预算顺利的实现。四、结论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3

关键词: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建设途径

一、三级甲等医院消防管理工作之重要性

医院的重大责任在于保卫人民生命健康,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天都有数百乃至上千的人流量,这些人大多数为患有疾病和运动困难的弱势群体,如果发生火灾,其后果是非常不容乐观的。依照中央文件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求,监督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息息相关的。然而,消防管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医院忽视的服务,一个火灾隐患往往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的平日生活,导致人们思想麻痹;第二,消防知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做好思想教育和法制建设,医院火灾风险的良好的传播,预防工作,广泛宣传已成为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新形势下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建设研究

1、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首先,医院在消防管理层面上拘泥于形式。从表面上看,医院在消防安全上,必须反复强调和告诫,要有宣传、有制度、有预案、有检查的重视消防工作,但经常存在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只做些表面形式化的工作。其次,由于综合医院建院时间久远,部分建筑存在易燃性,极其容易与医院内部的易燃易爆等化学成分物品产生火灾隐患。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尽最大能力消除火灾隐患,以确保病患看病放心,住院安心。现代医疗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一些民办医院在医疗环境和硬件设施上占据极大优势,这也是公办各级医院吸引患者就医的客观条件。

2、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建设研究

医院消防安全是可谓医院的第二条生命线,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管理与建设,做好消防基础工作。过去由于历史累积造成医院中部分建筑和设施不设有消防规范,因此医院应对老建筑重建加大投入,以符合现代社会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要求。如若建设新的建筑楼宇,在进行消防安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审核。设计公司应随时与医院消防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消防智能报警及灭火系统得到合理设置,将技术和人力防范有机结合,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质量和效率。在重视消防建设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基础医疗条件的建设。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意义非凡,关系到医院未来的综合发展及前景战略。院方的行政管理高层领导应抓紧推进医院建设,提升医院各方面综合能力。应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高中层各级领导干部及所有医护人员的信息化战略意识和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创新组织构架,改革管理机制,为信息系统建设给与最大的支持。

3、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工作途径

第一,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协助院方定期对各层领导及医护人员进行防火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培训,这将直接与医院消防工作开展的好坏程度紧密相关,特别像是三级甲等这样的综合医院更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因此院方应批准消防管理部门定期邀请公安消防系统基层消防官兵针对医院消防安全和法定职责讲述防灭火的实战经验,参加人员具体应包括医院消防工作人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医护人员、新晋职工等。现代社会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始终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势下,对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与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要求。要想把这项工作完成好,实属不易。这就要求消防安全责任人及管理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外,还应与其他部门特别是消防监督机构搞好衔接与配合,理顺各方面关系,将医院消防安全工作建设成一股强有力量,使消防管理制度和工作途径不断创新,为医院的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建设保障,为病患和全院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安宁与祥和的工作环境。

第二,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义务消防队伍。作为省级医院重点消防单位,应率先制定由院长担任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制度,对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环节上,真正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医院要依照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逐年完善并合理制定消防安全责任书,逐级签订,上至医院领导,下至各科室和部门。

第三,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应组建一支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义务消防队伍,该队伍主要由医院的保卫人员、保安、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组成,并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以提高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应变速率。

三、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综合医院其医疗环境重要性日趋凸显,使得消防安全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更加严谨。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医院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管理与建设,做好消防基础工作,更要创新组织构架,改革管理机制,为信息系统建设给与最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天平.对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外医疗.2011

[2]姜海良.浅议医院消防安全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

[3]王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探讨[J].门窗.2013

[4]张福全.做好医院安全管理工作[J].管理观察.2014

消防安全责任管理制度 篇4

2、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火险隐患,纠正违反消防法规、规章的行为,向防火负责人报告,提出对违章人员的处理意见;

3、知道防火工作,落实防火组织、防火制度和灭火准备,对职工进行防火教育,纠正违反消防法规、规章的行为,冰箱防火负责人汇报、提出对违章人员的处理意见。

4、组织参加本业务系统召集的会议,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按时填报各种报表。

5、对重大火险隐患及时提出消防安全措施的建议,填发《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报给消防监督机关备案。

6、组织义务消防队的业务学习和训练。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篇5

一、防火制度的建立

1、施工现场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

2、建立义务消防队,人数不少于施工总人员的10%。

3、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划分级别审批手续完善,并有监护措施。

二、消防器材的配备

1、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内,每100平方米配备2只10L灭火器。

2、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应具备有专供消防用的积水桶(池)、黄砂池等设施,上述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3、临时木工间、油漆间和木、机具等每25平方米配备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油库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4、24米高度以上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或其他防水设备和设施。

三、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

1、各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求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3、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并安排力量加强值班巡逻。

4、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建筑时,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但不得在高压架空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6、在土建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有条件的,应敷设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7、焊、割作业点也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8、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米,使用时,二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9、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否则不准使用。

10、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11、冬期施工采用保温加热措施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电热器加温,应设电压调整控制器控制电压,导线应绝缘良好,连接牢固,并在现场多处设置测量点。

(2)采用锯末生石灰蓄热,应选择安全配方比;并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3)采用保温或加热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巡逻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2、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

(1)一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公司保卫部门及消防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2)二级动火作业由所在工地、车间的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3)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的班组填写动火申请,经工地、车间负责人及主管人员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6

目的

1.1.维护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1.2.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

责任

1.1.安全组、养修部负责执行本制度;

1.2.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履行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 厂

内容:

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公司成立义务消防队,由保卫人员及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3.各部门要单独成立义务消防分队,分队队长原则上由部门主管担任;

4.义务消防队(包括部门分队)由灭火组、警戒组、疏散组、破拆组及医疗救护等组成,每组成员视情况而定;

5.义务消防队要定期培训,熟悉各自业务、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

6.公司每年至少举行二次消防演习,以检验消防队员及员工的应急应变能力,以便火警发生时,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7.消防器材非紧急情况下不准动用;

8.消防器材及设施严禁任何人挪动,挪用和破坏;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

10.不准占用消防设施及器材周围1米范围内的地方;

11.不准在消防设施、器材上放置、搭靠物品;

12.消防设施及器材要经常检查、更换、补充、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保证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效果;

1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要专人负责、定点存放,依照危险物品的管理原则,加强管理。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制订以下安全管理规定: 加强明火管理,生产区内禁止吸烟;危险作业如动火、登高、进入密闭场地等须事先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不准使用天那水等挥发性较强的易燃液体擦试机器设备、工件、衣服;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或者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不准进行相关作业,不配戴适当的防护用品,不准接触有毒有腐蚀的物品;未有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不齐备及安全装置失效的设备,不准使用;停机修理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使用;维修、检查设施时,必须执行锁机/挂牌制度;不是自已分管或使用的设备,未经主管批准,不准使用;检修设备时,没有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不准将水倒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破坏绝缘,造成事故;不戴安全帽及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不准在消防通道上堆放机件、产品及器材;不准在电机的开关、消防器具放置场所及进出口等放置货物;不准在机器设备上放置工具和物件,不准在车间堆放油布、废油料及易燃、易爆、易腐蚀之物品;不准在焊接作业场所逗留;非电工不准乱动电气设备,不准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接驳电源,车间不准使用万能插座;在用机器设备的动转部位和危险部位,不准触摸、擦试;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不准不停机进行故障处理;

在工作过程中,若遇自身力量不能完成之作业,一定要借助工具来进行,不准强力而为,野蛮作业;在使用搬动工具时,应小心操作,不准运行过快,遇转弯及进出口时,应鸣号示警。

安全生产责任制

总经理安全职责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具体要做到: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企业的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亲自主持重要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会议,批阅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签发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大决定。

2.负责建立、健全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检查各部门经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兼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听取安全监察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制定并批准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重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解决安措费用。

5.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6.加强对各项安全活动的领导,决定安全方面的重要奖惩。

7.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8.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厂长安全职责

生产厂长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主管业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负责,并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贯彻“五同时”的原则,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对职业安全卫生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2.组织制订、修订分管部门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组织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审批各级动火。

4.组织分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安全工作的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5.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6.组织分管部门对报上级安全主管部门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7.定期召开分管部门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车间主任安全职责

车间主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职责是:

1.保证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车间、本部门贯彻执行,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2.组织制订实施车间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组织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车间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安全技考核;组织并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日活动,及时处理工人提出的意见。

4.每日组织一次全车间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材等处于完好,教育职工加强维护,正确使用。

5.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先进班组和个人。

6.对本车间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注意保护现场,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采取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7.负责组织并落实好动火时的安全措施。

8.建立和健全本车间安全管理网,配备合格的安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车间和班组安全人员的作用。

9.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劳动保护用品等发放标准和进人生产岗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的规定

公司安全督导员职责

公司安全督导员在生产厂长领导下,负责生产车间的安全技术工作,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督促执行。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有权直接向上级安全技术监察部门汇报工作,并对班组安全员进行业务指导。

2.负责或参与制订、修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编制公司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公司和检查落实。

4.协助车间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与考核工作,负责新人厂人员的一级安全教育,督促检查车间、班组(岗位)的二、三级安全教育。

5.负责安排并检查班组安全活动,经常组织反事故演习。

6.参加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作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设备改造、工艺条件变动方案的审查,使之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要求,落实装置检修停工、开工的安全措施。

7.负责公司安全设备、灭火器材、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管理;掌握车间工作环境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8.每天要深人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可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请领导处理。检查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确保动火安全。

9.参加公司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10.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做到齐全、实用、规格化。

生产副厂长安全职责

1、协助厂长领导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领导和支持安技部门开展工作。

2.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及有关文件,主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协助厂长做好安全生产例会的准备工作,对例会决定的事项,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并同时部署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

4.主持编制、审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5.组织车间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或向厂长及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在上报的同时,组织制订可靠的临时安全措施。

6.发生重伤及死亡事故,应迅速察看现场,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同时主持事故调查,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具体领导有关部门做好女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休息休假及工时管理工作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机械管理员责任制

1,对机电、起重设备,锅炉,变压器及自制机制设施的安全运行负责。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经常进行检查,并督查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的进行。

2,对设备的租赁,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租赁设备完好,安全可靠。

3,对新购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检查和把关,新购进的要有合格证和完整的技术资料,使用前按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向有关人员交底,并进行鉴定和验收。

4,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的会议,提出意见,同时督促落实,保证实施。

5,参加因工伤亡及重大事故的调查,从事故设备方面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的意见,制定防范措施。

工人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交班要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知训练。

8.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临时工安全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对临时工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内容

2.1因生产需要使用临时工时,用人单位应提前申请报公司综合部,经批准后方可雇用。

2.2雇用的临时工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及本地临时居住证。

2.3临时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劳动纪律、保密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2.4必须与雇用的临时工签定劳动合同或协议并注明安全责任。

2.5临时工必须遵守公司内各项管理规定,不得随意串岗。

2.6临时用人单位负责临时工的日常管理,其它有关管理部门有权对临时工的违章行为进行处罚。处理结果通知公司综合部及有关部门,罚款可直接从雇用临时工单位扣除。

2.7临时工不得进入公司安全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如遇特殊情况,须经审查批准,并按要求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2.8违反公司管理规定的临时工,经教育不改者应解除雇佣关系。

厨房消防安全制度

厨房是重点防火安全部门,人员集中流量大,为了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制定本消防安全制度。

一、定期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做到熟悉所配灭火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逃生自救;所有厨房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燃气使用操作规程》,《餐厅(厨房)消防安全制度》培训合格,严格按照餐厅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岗位操作。

二、餐厅(厨房)要配备有合格上岗证的电、水、煤气的维修工,经常对餐厅(厨房)的水、电、煤气管道、阀门及炉具进行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准擅自接、改拆电线、煤气管道和电源、气源。

三、消防器材配备足够,完好有效,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以任何借口封堵安全出口,占用消防疏散通道,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醒目。

四、进入厨房人员严禁携带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厨房内进行非食品生产及危害食品安全的操作。

五、不准在餐厅(厨房)内乱扔烟头、火柴棒,工作人员不准在库房、操作间区域吸烟。

六、每次开炉前,必须按《燃气操作规程》,先检查厨房所有燃气阀门,确认全部关闭无误后,与交班记录核对,查看厨房(包括明档)区域无异常情况后;再按操作规范使用。

七、厨房工作人员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厨房区域安全情况,关闭门窗;切断不用电源;拔出厨房机械、电器插头(雪柜除外);全部煤气阀门,并做下班安检记录。

八、厨房员工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明火,每班上、下班时都要对全部煤气管道、管道阀门、炉具开关、净化排风系统电源箱检查一次并做安检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汇报。

九、厨房工程施工需要使用明火、用电时,必须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批程序,有专人负责安全的监控下使用。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7

1 高校内部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人分类及分析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 高等学校日益增多、扩建, 多校区办学、多校合并等情况也不在少数, 高校内部消费安全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难题。要督促高校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首先应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将高校内部各部门的消费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再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 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高校内部各部门第一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的统称, 即部门主管领导) 和消防工作人员 (高校各部门负责具体工作人员的统称) 的工作落实情况, 如表1所示。

表中将各部门消防负责人、工作人员工作落实情况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好, 基本可以确保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第二种为中等, 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 单位相对安全, 但还有需要整改、提高。第三种为差, 这种情况下, 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被忽视, 单位隐患较多, 容易发生火灾。

1.1 高校内部各部门消防工作中等情况

1) 第一种中等情况, 部门第一负责人不负责任, 其工作人员高度负责。这种情况的典型是工作人员是“明白人”, 对工作非常上心。当部门主管领导对本部门工作人员提出的消防工作落实措施不重视时, 其工作人员会积极和高校消防主管部门 (一般为保卫部门) 的监督人员进行沟通, 或者当保卫部门的监督人员检查时有意暴露问题, 从而使监督人员介入促进工作落实。这种情况下, 只要消防监督人员能够配合, 及时给单位负责人施加压力, 就能很好地保证这些部门主体责任的落实。这也是部局“明白人”工程的主旨。

2) 第二种中等情况, 部门主管领导中等负责, 工作人员中等负责。这些部门典型的特征是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对那些可能导致处罚的工作落实很快, 对那些只会引起“责令整改”或者不会引起处罚的工作, 象巡查, 自查等, 部门负责人不注意, 马马虎虎。这种情况下, 高校的消防工作也能容忍, 有隐患但不严重。同时, 消防监督人员因为缺乏有效的行政手段, 比如只能处以“责令整改”, 效果不佳, 往往不愿在这些部门上多下功夫, 导致这些部门消防第一责任人责任长期落实不到位。这种情况现在只能通过教育和宣传, 来推动该部门的消防工作。

3) 第三种中等情况, 部门负责人高度负责, 其工作人员不负责任。例如, 有的部门具体进行消防工作的是部门内部未接受消防知识培训的人员, 对消防工作熟悉不够, 认同感低, 一心只为迎合巡查、检查等。这样, 即使部门负责人非常负责, 单位内部各种消防设施齐全, 完整好用, 但巡查用火用电等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地方还是落实不够。因为法律法规只规定有责任人的职责, 没有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对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 高校内部消防监督部门连“警告”这种处罚手段都没有, 只能通过对工作人员多教育, 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这种情况因为单位负责人重视程度高, 当工作人员错误明显时, 消防监督人员可以通过告知单位领导, 采取内部措施如劳动纪律处分等, 来提高工作人员主动性。如果工作人员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素质, 可以督促单位调换人员, 来促使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1.2 高校内部各部门消防工作差的情况

1) 第一种差的情况, 部门负责人不负责任, 工作人员中等负责。这种情况下, 领导的不负责任, 比如日常巡查不落实, 必要的消防设施故障没有及时报修等, 这些情况工作人员自己都不清楚, 当消防监督人员检查时, 还要掩饰遮盖。如果监督人员检查发现, 其工作人员也会配合, 接受意见和建议, 并向其部门领导汇报整改;如果监督人员没有发现, 隐患将长期存在。对这样的部门, 工作的重点一是对其工作人员进行教育, 让他们了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争取让他们成为“明白人”;二是要多到这些部门进行检查, 与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必要时要进行处罚, 提高负责人的意识, 来促进该部门消防主体责任的落实。

2) 第二种差的情况, 部门负责人中等负责, 工作人员不负责任。这种情况往往是负责人忙于业务, 对消防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忽视, 工作人员对消防工作存在误解, 对监督检查很不配合, 部门存在较多隐患, 即使消防监督人员提出整改意见, 他们也迟迟不落实, 推一推, 动一动, 无法及时得到整改。这种情况, 消防监督人员对发现的隐患, 要及时按规进行通报并责令其整改, 让这些部门感觉到消防监督的严肃性, 同时对工作人员多进行教育,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担负的法律责任,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 第三种差的情况, 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不负责任。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情况并非只在社会上一些效益不好, 即将倒闭的企业发生, 也会在高校内部一些部门出现。往往是负责人因为工作忙或惰性而无视消防, 工作人员无心工作或一门心思应付消防监督人员, 忽视火灾的可能性造成的。消防安全制度长期落实不到位, 很容易酿成重大火灾事故, 这是我们高校内部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 落实高校内部各部门消防主体责任措施

2.1 加强消防管理监督

1) 消防监督人员要沉得下去, 对部门责任区域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 摸清基本情况。通过和这些部门消防工作人员的接触, 摸清第一责任人对消防工作的态度,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推动部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到防止大火发生, 避免刑事责任追究的高度。

2) 对部门的违章行为, 要及时按法律法规进行教育纠正, 该采取强制措施的, 要及时采取, 争取早日消除火灾隐患。

3) 消防监督人员要注意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因为讲情, 就耽误了对这些部门执法, 要认清这是违反原则的事情, 决不能干。更重要的是, 消防监督人员自身要“硬”, 决不能想着到怕得罪人, 忽视应付了事, 这会影响隐患整改, 误人误已。

4) 对部门的教育要跟上。处罚是治“标”, 教育才是治“本”, 通过对该部门进行消防讲座等方法, 找一些类似情况案例, 对他们造成思想上的触动, 促进消防意识的提高。

5) 在部门始终无动于衷, 隐患迟迟不能整改, 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的情况下, 要及时启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程序, 将该部门存在的隐患及时报学院消防主管部门挂牌督办, 推动消防隐患的整改和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2.2 加强立法和制定相关条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公安部120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和公安部120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只规定了责任人和管理人的责任, 未规定工作人员的责任。责任人和管理人都是领导, 具体的消防工作, 比如日常巡查、隐患排查等, 都是由保卫部门和消防主管来落实。因为没有规定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 消防监督人员在检查中, 无法将消防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头上, 谁干得好, 谁干得不行, 没有一个标准。

2) 《消防法》只注重了违反消防安全规范的处罚, 比如占据消防间距, 罚款数额清清楚楚, 很容易执行。但对责任人和管理人不履行职责的处罚, 只停留在“警告”、“责令整改”这一措施上, 不痛不痒, 没有效果。对具体工作人员的失职, 因为未规定具体职责, 无法处罚。这就导致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缺乏有效手段。

解决上述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要在《消防法》或相关规定中明确单位消防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保证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监督人员有法可依, 便于对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及时处理。 (2) 要在《消防法》或相关规定中加大对单位不履行消防职责的处罚力度, 因为单位不履行消防职责也是消防隐患的一种,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违反规范造成的隐患更严重, 所以不能只“责令整改”了事, 需要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来提高这些部门的意识。 (3) 重大隐患的整改应该由高校消防主管部门投入一定的资金, 对重大隐患整改进行整改, 从而提高各地的消防安全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把推动高校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规纳为“标”“本”兼治。治“标”就是对单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消除, 治“本”是高校内部各部门负责人与消防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要长期地督促提高, 治“标”要及时有效, 下重手;治“本”要无处不在, 长抓不懈,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 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适应不同的部门, 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 才能更好地推动单位落实消防主体责任工作。

摘要:通过剖析高校内部各部门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对其各部门消防主管和责任人进行分类, 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志军.新时期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途径探析——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6) :151+157.

[2]吴晓羽.小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及防火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31 (32) :168-169.

[3]杨富元.如何督促单位落实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4 (3) :55, 57.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民事法律责任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0-0034-03

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的目的都是为惩戒和教育违法者,使其不再违法。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经济代价也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自律、严格管理,不敢以身试法的压力和动力。与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不同,追究民事责任程序的发动者是消费者和公共大众,不是政府和司法机关。简化顺畅的民事责任追究程序,是真正发动人民群众,将食品安全置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制度保障。因此加重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简化和改革相关民事诉讼程序,是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法治保障。

1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2012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增加了公益诉讼的规定。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益诉讼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为防止产生滥用诉讼的发生,关于起诉主体的资格,传统诉讼法已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通常仅限定只有在法律上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发起诉讼。例如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是,有很多公共利益很难将其归入私人权力范围,比如清洁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维护法律秩序、国有资产、适度公共财政支出、公共道德等;还有一些对每个人来讲都不大、维权成本很高权益,如消费者权益、小股东权益,如果不维护则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破坏的是法律秩序,本质上是公共利益。这使得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公益诉讼制度正是对传统诉讼不足的改革和完善。 公益诉讼有助于发动全社会参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参与法律执行的积极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也有助于发挥具有专业性的律师介入诉讼遏制复杂的侵害公益的违法行为。美国的公益诉讼制度比较发达,有四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可资借鉴:(1)强调个人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成文法明确赋予公民对公益案件的起诉资格。《反欺骗政府法》、《行政程序法》、《清洁水法》、《海洋倾废法》、《噪声控制法》、《濒危物种法》、《安全饮用水法》、《资源保护与恢复法》、《有毒物质控制法》等法律确立了公民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1863年的《反欺骗政府法》规定,任何个人或公司在发现有人欺骗美国政府钱财时,有权以美国的名义控告违法的一方,并在胜诉后分得一部分罚金。美国许多环境保护法律都规定了“公民诉讼”制度,授权个人对污染企业和负责环境保护的行政机构的环境违法和行政不作为等提起诉讼。(2)判例法形成了私人总检察长理论。美国的总检察长可以介入任何民事诉讼案件,可以对任何个人、团体、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提起民事诉讼,并且有权参与辩论。美国法院在1943年的纽约州工业联合会诉伊克斯一案中阐述了私人检察长理论,即公民个人可以自愿替代总检察长参与某些本应由总检察长参与的案件。(3)形成了鼓励律师和告发人提起公益诉讼的报酬和赔偿分配机制。1)风险报酬机制。如果公益诉讼胜诉,律师的报酬是赔偿数额的一定百分比。此机制为很多本来无法支付诉讼费的人提供了私人律师,同时也支持了一些诉讼标的较小但却很有意义的、或救济方式非金钱补偿的公益诉讼案件。2)告发人胜诉后获得补偿。允许个人代表美国政府起诉任何使用政府资金并从中获利的欺诈行为。在告发人进行起诉、告发案件书面存档受理之后,司法部需要在60天内对告发的信息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参与该案件的诉讼。如果司法部决定参与诉讼,则将承担起案件起诉的主要责任,告发人可以获得赔偿的15%至25%;如果司法部决定不参与案件,告发人可以自行调查并提起诉讼,如果成功胜诉,将获得赔偿的25%至30%以及预先支付的律师费和其他合理费用。(4)公益诉讼在很多时候都具有集团诉讼的特征。集团诉讼一般而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在他们自己或其他人遭受伤害、损失等时,所采取的起诉或应诉行为。这种诉讼方式是由英美衡平法演变和发展而来的。这种诉讼方式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首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向律师提交诉讼请求或诉讼帮助,当该律师认为这个诉讼内容或者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即可向法院提出集团诉讼立案的要求。法院按照相关规定对该诉讼请求进行审核,如果审核结果认为该诉讼请求符合集团诉讼的要求,就会同意按照集团诉讼的方式开展诉讼程序。那么,提出集团诉讼的律师,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发布征集集团诉讼原告的广告或通知。同时,律师要根据法院的要求整理集团诉讼群体所遇到损害的时间、程度以及相关的诉讼请求、掌握的证据等。必要时,该律师还可向被告方所要消费者名单,从中寻找可能具有同类伤害的消费者,然后由这群消费者选出的代表提出集团诉讼的请求。那么,最终法院所做的的判决,不但对直接参加诉讼的消费者群体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对那些没有参与此次集团诉讼的其他消费者,或者潜在的消费者,都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要求,可以借鉴环境保护法第六条关于“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规定,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的修改,增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食品安全的义务,并有权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将食品安全问题明确纳入公益诉讼的范畴,同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细化提起诉讼的主体、程序、报酬机制等内容。

nlc202309031243

2 积极完善食品安全小额诉讼制度和简易程序

民事案件中不少是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完善简易程序,对于提高审判效率,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受社会进步、诉讼数量的增加的影响,现有的诉讼制度很难满足激增的诉讼请求和日益提高的诉讼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小额诉讼制度应运而生。小额诉讼制度具有如下特征:(1)小额诉讼制度适用简单的债权债务、消费者权益维护、邻里争端等纠纷,其诉讼标的金额较小。例如,纽约市小额诉讼请求标的的上限为500美元。(2)起诉、受理和审理程序也比较简单。由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金额低、案情简单的案件,可以口头起诉,可以审理也可以调解。(3)审理可以在夜间或者星期日以及其他休息日进行。(4)对于小额诉讼判决的救济,现在各个国家基本上是采取限制救济作为制定救济程序的限定基准,多数会选择限制上诉。(5)小额诉讼制度所产生的诉讼费用是较低的。举例来说,在美国国内,小额诉讼基本上不收取任何费用,或者,仅收约20美元诉讼费。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借鉴国外好的做法,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民事诉讼法第13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可以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和证人、送达诉讼文书、审理案件,但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是以简易程序审理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小额诉讼,对于维护消费者小额食品安全纠纷,发挥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维权行动,发现和制止食品安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小额赔偿制度的简易程序,对于鼓励和支持群众和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修改

对食用农产品、餐饮服务提供的食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行产品责任制度,采行无过错追责原则;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食品安全类消费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出台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鉴定程序、证据分担原则等。

产品责任亦可称为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它主要指因为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他人遭受的财产或人身损害,那么,产品的生产商、分销商就应该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的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因为产品有缺陷而导致他人受到损害,制造者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因为分销商的过失而导致产品形成缺陷,并且致使他人遭受损害的,分销商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分销商不能提供该产品的生产商,也提供不出产品的供货商,那么,分销商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产品质量法》的第四十一条规定,由于产品有缺陷而导致人身损害或其他财产(除缺陷产品外)损失的,制造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制造商能出具以下情形之一的证明,则可不必承担赔偿责任:(1)该产品未投入分销流程;(2)在产品进入分销流程时,导致损害的缺陷还没有形成;(3)现有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发现和证明该产品生产过程或分销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现行法律对产品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英美法系称之为“严格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与侵权责任法均确立了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目前,食品安全侵权赔偿责任无法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又称证明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尽到上述责任,则有可能承担对其主张不利的法律后果。举证责任倒置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的例外和补充,是依据法律的规定,原告提出自己受到原告某种产品或行为损害的基本事实,而被告则必须提出自己未从事该活动;或该活动不可能给原告造成损害;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等免责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况,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四条规定,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就食品安全领域来讲,食用农产品、餐饮服务提供的食品无法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责任条款。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食用农产品、餐饮服务提供的食品不属于产品。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也是在产品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情形下才适用的,食品安全消费者纠纷不能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对于一般因尚未构成人参和财产侵害的食品安全纠纷,消费者常因无法搜集证据,无法进行鉴定,或者鉴定费用过高而不得不放弃维权,导致许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和惩戒。因此,建议积极参与和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举证责任倒置、产品质量鉴定程序等举证责任分担规则,以利于维护食品安全类消费者权益,制止和消除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

上一篇:自行车队安全行车条例下一篇:我的老师是个“变色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