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业务培训(通用8篇)
增值税业务培训 篇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业务培训教材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
三、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称营改增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
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以下称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发票管理有关规定
六、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纳税申报办法(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增值税纳税申报办法)
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
第一部分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大多覆盖所有货物和劳务。我国1979年引入增值税,最初仅在襄樊、上海、柳州等城市的机器机械等5类货物试行。1984年国务院发布增值税条例(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对机器机械、汽车、钢材等12类货物征收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征收营业税。2009年,为了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机器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税制改革目标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见财税[2011]110号)。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设计、分步实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全面推行改革需要和当前实际,科学设计,稳步推进。
2.规范税制、合理负担。在保证增值税规范运行的前提下,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合理设置税制要素,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3.全面协调、平稳过渡。妥善处理试点前后增值税与营业税政策的衔接、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税制的协调,建立健全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增值税管理体系,确保改革试点有序运行。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试点的范围与时间。
1.试点地区。综合考虑服务业发展状况、财政承受能力、征管基础条件等因素,先期选择经济辐射效应明显、改革示范作用较强的地区开展试点。
备注:国家首先选择在上海地区进行试点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上海市申请试点最早最积极,并且希望通过试点为加快推进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创造良好的税制环境;二是上海市服务业门类齐全,辐射作用明显,选择上海市先行试点,有利于为全面实施改革积累经验;三是上海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实行合署办公,具有各税种统一管理的独特优势,改革试点不涉及国税和地税征管体制调整问题,可以为改革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管理基础。
2.试点行业。试点地区先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
备注:选择交通运输业试点主要考虑:一是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联系紧密,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费发票已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的基础较好。选择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主要考虑:一是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通过改革支持其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二是选择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可以减少产业分工细化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既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3.试点时间。2012年1月1日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及时完善方案,择机扩大试点范围。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税制安排。
1.税率。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备注:按照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测算,3 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间,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选择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目前实行增值税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税率结构既有单一税率,也有多档税率。改革试点将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由目前的两档调整为四档,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安排。今后将根据改革的需要,适时简并税率档次。
2.计税方式。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
3.计税依据。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例如,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企业,存在向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支付广告发布费的情况;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也要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运输费用,等等),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
4.服务贸易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口在国内环节征收增值税,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制度。
(三)改革试点期间过渡性政策安排。
1.税收收入归属。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税款分别入库。因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按现行财政体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
2.税收优惠政策过渡。国家给予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但对于通过改革能够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予以取消。试点期间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过渡政策。
3.跨地区税种协调。试点纳税人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纳税地点,其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允许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抵减。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有关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4.增值税抵扣政策的衔接。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备注: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制度差异,加之本次改革试点仅在个别地区的部分行业实施,必然带来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与非试点行业、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之间的税制衔接问题。为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制定营改增试点税收政策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安排:
一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税制衔接。纳税地点和适用税种,以纳税人机构所在地作为基本判定标准。试点纳税人在非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就地缴纳营业税的,允许其在计算增值税时予以抵减。
二是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税制衔接。对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从事同类经营活动,在分别适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同时,就运输费用抵扣、差额征税等事项,分不同情形做出了规定。
三是不同业务之间的税制衔接。对纳税人从事混业经营的,分别在适用税种、适用税率、起征点标准、计税方法、进项税额抵扣等方面,做出了细化处理规定。
四是为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对现行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予以免征;对部分营业税减免税优惠,调整为即征即退政策;对税负增加较多的部分行业,给予了适当的税收优惠。
三、组织实施
(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相关政策和预算管理及缴库规定,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经国务院同意,选择确定试点地区和行业。
(二)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改革试点的征管办法,扩展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设计并统一印制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面做好相关征管准备和实施工作。
第二部分 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
第一章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称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以下称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本条是关于试点纳税人和征收范围的基本规定。
试点纳税人,是指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附件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实施办法”)和《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
一、在实际操作时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界定试点纳税人的范围:
(一)试点纳税人应当是试点地区内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向试点地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境外单位和个人。试点地区指在已正式开展营改增试点的地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如上海、北京、安徽、江苏等省市)。
需要注意的是:
(一)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附件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简称“试点事项规定”)第二条有关规定,向试点地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境外单位和个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以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境内代理人和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必须均在试点地区,否则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
以接受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接受方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必须在试点地区,否则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
(二)必须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应税行为,且应税行为的范围限于应税服务,即: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纳税人,即为试点纳税人,应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二、根据本条规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单位”和“个人”的范围:
(一)试点实施办法所称“单位”包括: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二)试点实施办法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其他个人是指除了个体工商户外的自然人。
(三)“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机构所在地应当在试点地区内,即在已正式开展营改增试点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的居住地应当在试点地区内。
对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二条(即固定业户和非固定业户纳税地点的相关规定)办理,但不包括单位依法不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内设机构。
三、对试点地区油气田企业的特殊规定:
试点地区的油气田企业提供应税服务,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执行《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办法》(财税【2009】8号)。——试点事项规定。
《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办法》(财税[2009]8号)自2009年1月1日执行以来,油气田企业为生产原油、天然气提供的生产性劳务应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税率规定为17%。油气田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原油、天然气生产的企业。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组改制后设立的油气田分(子)公司、存续公司和其他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还包括油气田企业持续重组改制继续提供生产性劳务的企业,以及2009年1月1日以后新成立的油气田企业参股、控股的企业,不包括经国务院批准适用5%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的油气田企业。缴纳增值税的生产性劳务仅限于油气田企业间相互提供,油气田企业与非油气田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生产性劳务不缴纳增值税。劳务范围包 7 括:地质勘探、钻井(含侧钻)、测井、录井、试井、固井、试油(气)、井下作业、油(气)集输、采油采气、海上油田建设、供排水、供电、供热、通讯、油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为维持油气田的正常生产而互相提供的其他劳务计15大项,具体解释见《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办法》所列附件《增值税生产性劳务征收范围注释》。
对上述规定的理解重点在应税服务范围。因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的应税服务范围与《增值税生产性劳务征收范围注释》的劳务范围并不一致,对于试点地区的油气田企业发生涉及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劳务,如《增值税生产性劳务征税范围注释》中的第一项地质勘探、第九项油(气)集输及第十五项其他中的运输、设计、提供信息、检测、计量、数据处理、租赁生产所需的仪器、材料、设备等服务,应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执行《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办法》。同时,因提供应税服务的范围为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的服务,则提供劳务提供对象既包括油气田企业之间提供,也包括油气田企业与非油气田企业之间相互提供。
试点地区的油气田企业应将应税服务与原生产性劳务取得的经营收入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二条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以下称承包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以下称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本条是关于单位采用承包、承租、挂靠经营方式下,纳税人确定的具体规定。
理解本条规定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一、承包、承租、挂靠经营方式的概念和特征
(一)承包经营企业是指发包方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将企业发包给经营者承包,经营者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按合同分享经营成果的经营形式。
(二)承租经营企业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出租方将企业租赁给承租方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对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在租赁关系终止时,返还所租财产。
(三)挂靠经营
挂靠经营是指企业、合伙组织、个体户或者自然人与另外的一个经营主体达成依附协议,然后依附的企业、个体户或者自然人将其经营的财产纳入被依附的经营主体名下,并对外以该经营主体的名义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
二、承包、承租、挂靠经营方式下的纳税人的界定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以发包人为纳税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
(二)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果不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第三条 试点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本条是关于试点纳税人分类、划分标准的规定。
理解本条规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试点纳税人分类
按照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管理模式,对增值税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在本次增值税改革试点中,仍予以沿用,将试点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划分,以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及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健全为主要标准。其计税方法、凭证管理等方面都不同,需作区别对待。
二、试点纳税人适用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规定
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的制度,需要试点纳税人有健全的会计核算,能够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在试点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确定上,充分考虑原有营业税纳税人规模较小、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比较简单的现状,为了稳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暂定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含本数)以下。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根据试点工作的需要,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进行调整。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减、免税销售额、提供境外服务销售额以及按规定已从销售额中差额扣除的部分。如果该销售额为含税的,应按照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或征收率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
(一)对于试点地区原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的自开票纳税人,无论其提供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否达到500万元,均应当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试点事项规定(已在北京、江苏、安徽试点时废止。)
(二)试点地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的纳税人,其提供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试点事项规定
(三)试点纳税人试点实施之日前的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按以下公式换算: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试点实施之日前连续不超过12个月应税服务营业额÷(1+3%)。计算应税服务营业额的具体起、止时间由试点三省市省级国家税务局根据本省市的实际情况确定。
三、试点纳税人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特别规定
试点纳税人中的其他个人是指除了个体工商户外的自然人。现实生活中,一个自然人可能偶然发生应税行为,销售额也可能很高,但如果一律要求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将大大扩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范围,同时要求每个自然人都按照一般纳税人的申报方法去申报缴纳增值税也不现实。因此,为保持税制简化,有必要明确其他个人仍按照小规模纳税人征税。
另外,本条规定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也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即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选择试点纳税人类型。
第四条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
本条所称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本条是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规定。
一、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划分,会计核算制度健全是一条重要标准。实践中,很多小规模纳税人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满足了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的管理需要。这时如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依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二、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例如,有专职或者兼职的专业会计人员,能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置总账和有关明细账进行会计核算;能准确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能按规定编制会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一般是指能够按照规定如实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及其他税务资料,按期申报纳税。是否做到“会计核算健全”和“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由小规模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来认定。
除上述规定外,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还须具备固定经营场所等其他条件。
第五条 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本条是关于试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规定。
一、本条所称符合条件,是指符合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的一般纳税人条件以及国家对试点地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试点纳税人必须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除特别规定的情形外,试点纳税人年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未主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应税服务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我省试点时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标准也暂定为500万元。
三、“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含义是,符合条件的试点纳税人可以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的,不适用上述规定。
四、试点地区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有应税服务,不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由主管税务机关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称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收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与现行增值税的征收原则不同,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是指应税服务提供方或者接受方在境内。而且因现行海关管理对象的限制,即仅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管理,各类劳务尚未纳入海关管理范畴,对涉及跨境提供劳务的行为,将仍由税务机关进行管理。
理解本条规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需要注意的是:以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的,境内代理人和接受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必须均在试点地区,否则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试点事项规定
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如果在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受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需要注意的是:以接受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接受方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必须在试点地区,否则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试点事项规定
三、理解本条规定的扣缴义务人时需要注意,其前提是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没有设立经营机构,如果设立了经营机构,就不存在扣缴义务人的问题;首选扣缴义务人是境外纳税人的境内代理人,如果在境内没有设立代理人的,则以应税劳务的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本条规定的扣缴义务人如果不履行扣缴义务,则应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应税服务项目需代扣代缴增值税的,按原有出具《税务证明》的有关业务操作流程办理。
第七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试点纳税人,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视为一个纳税人合并纳税。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本条是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试点纳税人,可以视为一个试点纳税人合并纳税的规定。
合并纳税的批准主体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具体办法将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第二章 应税服务
第八条 应税服务,是指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本办法所附的《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执行。
本条是关于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的规定,试点实施办法所称应税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第九条 提供应税服务,是指有偿提供应税服务。
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不属于提供应税服务。
非营业活动,是指:
(一)非企业性单位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收取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活动。
(二)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三)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员工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对有偿的理解
(一)有偿是确立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行为是否缴纳增值税的条件之一。
(二)有偿,包括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货币和货物都比较好理解,对于有偿的范围界定将直接影响一项劳务是否征税的判定。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二、非营业活动排除在应征增值税应税服务之外的原因:
(一)税制设计的合理性。由于非营业活动中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特殊性,不宜列入应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范围。
(二)非营业活动本身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非营业活动一般是为了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或自我提供服务。
(四)将非营业活动排除在应征增值税应税服务之外有利于防范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完善税收制度。
三、非营业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条对非营业活动作出了明确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非企业性单位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收取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活动
1、主体为非企业性单位
非企业性单位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2、必须是为了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不是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应属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的应征增值税的劳务范围。
3、所获取收入的性质是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这里所指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二)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虽然发生有偿行为但不属于应税服务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即自我服务不征收增值税。对于这条规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只有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服务才不缴纳应税服务的增值税。核心在于员工身份的确立,关键在于如何划分员工和非员工。
(1)员工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是这样规定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巳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也规定“单位在职职工是指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的雇员。”;“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财税〔2007〕92号文件的规定看,员工应该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1)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支付其社会保险。
2.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的应税服务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应限定为其提供的职务性劳务。
前面我们介绍了员工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但并不是说只要具备了员工的条件,对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的所有服务都不征税,例如员工利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为本单位运输货物收取运费等,对这些情况如果不征税,相对于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公平,因此我们认为,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的服务不征税应仅限于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职务性劳务。
(三)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员工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即使发生有偿行为,不属于应征增值税的劳务范围。
第十条 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是指应税服务提供方或者接受方在境内。
下列情形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
(一)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
(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条包括两点主要内容
一、对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所称的“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来把握:
(一)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都属于境内应税服务,即属人原则。
这就意味着,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无论是否发生在境内、境外都属于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对于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境外劳务是否给予税收优惠,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作出规定。
(二)只要应税服务接受方在境内,无论提供方是否在境内提供,都属于境内应税服务,即收入来源地原则。
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接受应税服务,包括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接受应税服务(含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接受他人在境外提供的应税服务)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接受应税服务。
二、对境内提供应税服务作出的例外规定,理解本条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的应税服务必须完全发生在境外并在境外消费
本条款对完全发生在境外并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理解,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1.应税服务的提供方为境外单位或者个人;
2.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外接受应税服务;
3.所接受的服务必须完全发生境外并在境外消费(包括提供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服务的开始和结束均在境外【含中间环节】)。
(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本条款的出租有形动产作出的例外规定,关键在于完全在境外使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1.有形动产本身在境外;
2.有形动产完全在境外使用,这就要求有形动产使用的开始和结束均在境外(含中间环节)。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于其他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的情形将专门另行发文专门作出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点事项规定中对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服务代扣代缴税款问题做了进一步明确:以接受方或者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的,接受方或者受让方的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试点地区的按办法规定进行代扣代缴。那么对于在试点地区的所有企业接受境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在境内发生的应税服务应按试点实施办法代扣代缴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同时,在本条中对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的情况进行了明确。即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完全发生在境外的应税服务不属于境内劳务。现行的营业税政策中对境内外划分主要依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财税[2009]111号文。对于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完全发生在境外的不征收营业税的劳务进行了列举,未列举的劳务应征收营业税。试点实施办法实行后,对于试点地区企业完全发生在境外的应税服务(不限于111号文中列举的劳务,如:咨询劳务)则不需要代扣代缴增值税。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情形,视同提供应税服务:
(一)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条是关于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具体规定,对于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视同其提供了应税服务,理解本条需把握以下内容:
为了体现税收制度设计的完整性及堵塞征管漏洞,将无偿提供应税服务与有偿提供应税服务同等对待,全部纳入应税服务的范畴,体现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同时,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排除在视同提供应税服务之外,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税率和征收率
第十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本条是对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适用税率为增值税基本税率17%。有形动产租赁,包括有形动产融资租赁和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
远洋运输的光租业务和航空运输的干租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经营性租赁,适用税率为增值税基本税率17%。
光租业务,是指远洋运输企业将船舶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租给他人使用,不配备操作人员,不承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只收取固定租赁费的业务活动。
干租业务,是指航空运输企业将飞机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租给他人使用,不配备机组人员,不承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只收取固定租赁费的业务活动。
(二)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11%。
本条是对交通运输业服务的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交通运输业服务的适用税率为11%。
对远洋运输企业从事程租、期租业务和航空运输企业从事湿租业务取得的收入,按照交通运输业服务征税,适用税率为11%。
程租业务,是指远洋运输企业为租船人完成某一特定航次的运输任务并收取租赁费的业务。
期租业务,是指远洋运输企业将配备有操作人员的船舶承租给他人使用一定期限,承租期内听候承租方调遣,不论是否经营,均按天向承租方收取租赁费,发生的固定费用(如人员工资、维修费用等)均由船东负担的业务。
湿租业务,是指航空运输企业将配备有机组人员的飞机承租给他人使用一定期限,承租期内听候承租方调遣,不论是否经营,均按一定标准向承租方收取租赁费,发生的固定费用(如人员工资、维修费用等)均由承租方负担的业务。
(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税率为6%。
本条是对提供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适用增值税税率的规定。
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提供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适用税率为6%。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率为零。
本条是对应税服务零税率的规定。对应税服务适用零税率,意味着应税服务能够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提高了本市出口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本市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和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对于调整完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特别是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 增值税征收率为3%。
本条是对增值税征收率的规定。
征收率是指应税服务在某一征税环节的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率。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征收率为3%。
一般纳税人如有符合规定的特定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征收率为3%。
第四章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一节 一般性规定
第十四条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一般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基本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即按照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差额作为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即按照销售额与征收率的乘积作为应纳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纳税人部分特定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来计算征收增值税。
特定项目包括: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以试点实施之前购进或者自制的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试点期间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 ;动漫企业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动画设计、分镜、动画制作、摄制、描线、上色、画面合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剪辑、字幕制作、压缩转码(面向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格式适配)服务,以及在境内转让动漫版权(包括动漫品牌、形象或者内容的授权及再授权),自试点开始实施之日至2012年12月31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第十五条 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一般纳税人提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在一般计税方法下,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和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采用一致的计税方法。即按照本实施办法的第十八和第十九条进行计算。
本条所称特定应税服务是指第十四条条文解释中所述的特定项目。一般纳税人如果提供了特定应税服务,可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来计算征收增值税。但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对于同一项特定应税服务,可自行选择按一般计税方法还是按简易计税方法征收,一旦选定后,36个月内不得再调整计税方法。
第十六条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比较简单,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具体计算方法在本实施办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作出了详细规定。
第十七条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税额:
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本条款规定了境外单位和个人在境内向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中国境内的扣缴税款问题。
1.本条款适用于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向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且没有在境内设立经营机构的情况;
2.范围限定于提供应税服务,提供非试点范围劳务不在本条规定的范围内;
3.对接受应税服务方支付价款为含税价格,在计算应扣缴税额时,应转换为不含税价格;
如境外公司为试点地区纳税人A提供系统支持、咨询服务,合同价款106万元,该境外公司在试点地区有经营机构,则该经营机构应当扣缴的税额计算如下:
应扣缴增值税=106万÷(1+6%)*6%= 6万元
但是,未与我国政府达成双边运输免税安排的国家和地区的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符合《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称 22 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收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的,试点期间扣缴义务人暂按3%的征收率代扣代缴增值税。(出自财税〔2012〕53号)
第二节 一般计税方法
第十八条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本条规定了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也就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按照销售额支付税款(构成进项税额),在销售货物时也按照销售额收取税款(构成销项税额),但是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进项税额,这样就相当于仅对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的增值部分征税。当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目前的做法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如某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2012年3月取得交通运输收入111万元(含税),当月外购汽油10万元,购入运输车辆20万元(不含税金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生的联运支出50万元(不含税金额,试点地区纳税人提供,取得专用发票)。
该纳税人2012年3月应纳税额=111÷(1+11%)×11%-10×17%-20×17%—50×11%=11-1.7-3.4-5.5=0.4万元。
第十九条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项税额是增值税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上述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和税率的乘积,也就是整体税金的概念。在增值税的计算征收过程中,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会出现和使用销项税额的概念。
第二十条 一般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销项税额,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确定一般纳税人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时,可能会遇到一般纳税人由于销售对象的不同、开具发票种类的不同而将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的情况。对此,本条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服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计算销售额。
本条对应税服务纳税人确认营业收入有一定影响。应税服务原征收营业税时,纳税人根据实际取得的价款确认营业收入,按照营业收入和营业税率的乘积确认应交营业税。在应税服务征收增值税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含税销售额,先进行价税分离后变成不含税销售额确认销售收入,再根据不含税销售额与税率之间的乘积确认销项税额。
第二十一条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部分应税服务改征增值税以后,对于营业税纳税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取得的发票或合法凭证从原有的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变为了增值税扣税凭证(即进项税额)。同时,现行税法对增值税扣税凭证规定了认证抵扣期限。纳税人不仅要注意票据凭证发生了变化,而且要注意会计核算也发生了变化。基于本条,对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变化,纳税人应按时合法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认证抵扣。
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接受应税服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涉及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
(二)产生进项税额的行为必须是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接受应税服务;
(三)支付或者负担的进项税额是指支付给销货方或者购买方自己负担的增值税额。
对纳税人会计核算而言,部分应税服务改征增值税后,其核算进项税额的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原会计核算下,试点纳税人取得的票据凭证,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或营业成本),在新会计核算下,试点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发票注明的价款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或营业成本),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第二十二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或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本条所称买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四)接受交通运输业服务,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外,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五)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从税务机关或者境内代理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以下称通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本条是对纳税人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况进行了列示:
(一)从货物销售方、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货物运输专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为加强增值税抵扣管理,根据增值税的特点设计的,专供一般纳税人使用的一种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一般纳税人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扣税凭证,且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扣税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目前抵扣的期限是自开票之日起180天内进行认证抵扣。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根据当前税法规定,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是由海关代征的,试点纳税人在进口货物办理报关进口手续时,需向海关申报缴纳进口增值税并从海关取得完税证明,其取得的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可申报抵扣。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目前抵扣的期限是自报关进口之日起180天内进行抵扣。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目前,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是免征增值税的,其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农产品也是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对于零散经营的农户,应由收购单位向农民开具收购发票。上述三种凭证也能作为进项税额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扣除。
(四)接受交通运输劳务,按照非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或者试点地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含建设基金,下同)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主要有以下情况:
1、从非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交通运输劳务,非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开具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包括由税务机关代开的货物运输专用发票),受票方可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2、从试点地区的小规模纳税人接受交通运输劳务,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受票方可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从试点地区的一般纳税人接受交通运输劳务,按照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适用11%的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从事交通运输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试点纳税人,也有扣额的规定。
(五)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应税服务,代扣代缴增值税而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根据试点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提供应税服务的,应由代理人或境内接受劳务的试点纳税人作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本实施办法扣缴应税服务税款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相应税款,并由主管税务机关出具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扣缴义务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通用缴款书。
纳税人凭通用缴款书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在增值税征收管理中,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服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是否属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是以增值税扣税凭证作为依据的。因此,本条对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做出了规定,即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主要是为了督促纳税人按照规定取得扣税凭证,提高税法遵从度。
(一)每个地区实施营改增试点后,该地试点纳税人增值税扣税凭证由原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调整为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款书。新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税收缴 27 款书,主要用于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应税服务,代扣代缴增值税而发生的抵扣情况。
(二)试点后,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且在该地区试点以前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应当自开具之日起180天内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计算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试点纳税人从试点地区取得的在该地区试点之日(含)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除外),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
(三)试点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且在该地区试点之日(含)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但其中有两个例外:一是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由于铁路运输劳务目前尚未纳入应税服务征收增值税,因此铁路运输劳务还是按照原有的营业税管理办理征收营业税,同时使用铁路运输单据。铁路运输单据按照运输费用金额和扣除率之间的乘积计算扣除。二是税务机关代开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目前从试点地区的小规模纳税人接受交通运输劳务,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受票方可以按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四)试点纳税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以下简称通用缴款书)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发票备查,对试点纳税人无法提供资料或提供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如某试点地区纳税人2013年1月1日取得外购汽油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为10万元,该纳税人于2013月5月28日认证,并与认证当月抵扣。(该张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期限是自开票之日起180天内,即认证的最晚期限为2013年6月28日)。
第二十四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28 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业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
(四)接受的旅客运输劳务。
(五)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但作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的运输工具和租赁服务标的物的除外。
本条规定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种类。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服务、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建筑物,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属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二)虽然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但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
非正常损失包括货物丢失、被盗、发生霉烂变质等管理不善损失。这些非正常损失是由纳税人自身原因造成导致征税对象实体的灭失,为保证税负公平,其损失不应有国家承担,因而纳税人无权要求抵扣进项税额。这里所指的在产品,是指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与产成品对应,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者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三)一般纳税人接受的旅客运输劳务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般意义上,旅客运输劳务主要接受对象是个人。对于一般纳税人购买的旅客运输劳务,29 难以准确的界定接受劳务的对象是企业还是个人,因此,一般纳税人接受的旅客运输劳务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四)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之所以不允许抵扣,主要是考虑它们的用途是多样的。以小汽车为例,它的用途可以是接送单位人员上班,也可以是临时装运货物往来于车间。这些用途,有些属于货物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可以抵扣,有些是属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不得抵扣。总的来说,其具体用途是难以划分清楚的。原则上将应当对于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抵扣政策,但这不仅将税制变得复杂,还将带来偷税漏洞,增加税收管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税制的基本原则应从政策上减少划分的困难,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而不是在管理上制定详细的划分措施。因此,考虑到这些物品的消费属性更明显,本条明确规定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不得抵扣。
(五)交通运输服务已经作为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其购进的作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工具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第二十五条 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非增值税应税服务、转让无形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除外)、销售不动产以及不动产在建工程。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费用。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
本条是对非应税项目以及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等情况的解释:
(一)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增值税条例中的一个概念,它是相对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一个概念。在原《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中,非增值税应税服务项目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征收范围的劳务。部分应税服务改征增值税后,进一步缩小了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范围。部分应缴营业税的服务业项目成为非增值税应税服务。
(二)通常我们对于用途难以划分的货物采用应税产品销售额的方式来划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以后,和货物的抵扣范围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使用用途是可变的,比如:一台车床,既可以用来生产免税军品,也可以用来生产应税的民用物品,但是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的抵扣作出专门的解释。按照本条的规定,只有那些专门用于不征收增值税项目或者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项目,包括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才是不能抵扣的。只要该项固定资产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那么即便它同时又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上述项目进项税额本来是不得抵扣的,但是该项固定资产的全部进项税额都是可以抵扣的。
(三)固定资产是从会计核算角度对某一类货物的概括性称呼,其本质仍然是货物,但在具体的判断上,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容易产生争议。为此,目前对固定资产规定为,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此项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固定资产范围的界定问题。
第二十六条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免税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当期全部营业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本条规定了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服务而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的划分公式。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在纳税人现实生产经营活动中,兼营行为是很常见的,经常出现进项税额不能准确划分的情形。比较典型的就是耗用的水和电力。但同时也有很多进项税额时可以划分清楚用途的,比如领用的原材料,由于用途是确定的,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也就可以准确划分。通常来说,一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财务核算制度是比较健全的,不能分开核算的只是少数产品,但如果存在兼营行为,就要将全部进项税额均按照这个公式换算,不考虑其他可以划分用途的进项税额,使得少数行为影响多数行为,不够公允。因此,本条的公式只是对不能准确划分的进项税额再按照公式进行换算,这就避免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兼顾了税收管理与纳税人自身核算的两方面要求。
(二)按照销售额比例进行换算是税收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具体的划分方法。一般情况下,按照销售额的比例划分是较为简单的方法,操作性很强,也便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操作。
(三)引入清算的概念。对于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转出是按月进行的,但由于内取得进项税额的不均衡性,有可能会造成按月计算的进项转出与按计算的进项转出产生差异,主管税务机关可在终了对纳税人进项转出计算公式进行清算,可对相关差异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发生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项目除外)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
本条规定了纳税人进项税额扣减的问题,并确定了扣减进项税额应按当期实际成本的原则。
(一)本条规定针对的是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不包括尚未抵扣进项税额的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税项目和非增值税应税服务,此三者的进项税额应按照第二十六条规定适用换算公式来扣减进项税额,而不能按照实际成本来扣减。
(二)由于经营情况复杂,纳税人有时会先抵扣进项税额,然后发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例如将购进货物申报抵扣后,又将其分配给本单位员工作为福利。为了保持征扣税一致,就必须规定相应的进项税额应当从已申报的进项税额中予以扣减。对于无法确定的进项税额,则统一按照当期实际成本来扣减。
(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扣减进项税额的计算依据不是按该货物、应税服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原来的进价,而是按发生上述行为的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实际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各项财产时付出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是相对于历史成本的一个概念。
如试点地区某运输企业2012年1月购入一辆车辆作为运输工具,车辆不含税价格为3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款为5.1万元,企业对增值税发票进行了认证抵扣。2013年12月,由于经营需要,运输企业将车辆作为接送员工上下班工具使用。车辆折旧期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该运输企业需将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扣减,扣减的进项税额为5.1÷5×3=3.06万元。
第二十八条 纳税人提供的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发生服务中止、购进货物退出、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本条是对纳税人扣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规定。这一条款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从销售方的角度看,发生服务中止或折让时,计算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减少,因此可以扣减自己的销项税额,减少纳税义务。而从购买方的角度看,发生服务中止、购进货物退出或折让时对方应纳增值税减少,相应要扣减自己的进项税额。这样做,可以保证销货方按照扣减后的税额计税,购买方同样 33 按照扣减后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避免销售方减少了销项税额但购买方不减少进项税额的情况发生,保证国家税款能够足额征收。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二)应当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而未申请的。
为了加强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的管理,防止他们利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两种不同的征税办法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实施办法制定了一项特殊的制度。对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对试点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要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项措施是一项带有惩罚性质的政策,其目的在于防止纳税人利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不同的征税办法少缴税款。此外,本条第一款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核算不健全的情况,只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第三节 简易计税方法
第三十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本条所称销售额为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为3%。为了平衡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的税负,对简易计税方法规定了较低的征收率,因此简易计税方法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一般纳税人提供的特定应税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
第三十一条 简易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本条具体规定了简易计税方法中如何将含税销售额转换为不含税销售额。和一般计税方法相同,简易计税方法中的销售额也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税额。
如某试点企业某项交通运输服务含税销售额为103元,在计算时应先扣除税额,即103÷(1+3%)=100元,用于计算应纳税额的销售额即为100元。则应纳增值税额为100×3%=3元。
和原营业税计税方法的区别:
原营业税应纳税额=103×3%=3.09元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提供的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因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给接受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适用对象:一般纳税人提供特定应税服务;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
当纳税人提供的是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并收取价款后,由于提供服务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合理原因发生服务中止或者折让而退还销售额给接受方的,所退的款项可以在退款当期扣减销售额。如果退款当期销售额不足扣减,多缴税款的剩余部分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实际申报时,发生多交税款的剩余部分从应纳税额扣减情况的,纳税人可以从当期销售额中扣额来实现。
如某试点小规模纳税人仅经营某项应税服务,2013年1月发生一笔销售额为1000元的业务并就此缴纳税额,2月该业务由于合理原因发生退款。(销售额皆为不含税销售额)
第一种情况:2月该应税服务销售额为5000元
在2月的销售额中扣除退款的1000元,2月最终的计税销售额为5000-1000=4000元,2月交纳的增值税为4000×3%=120元。
第二种情况:2月该应税服务销售额为600元,3月该应税服务销售额为5000元
在2月的销售额中扣除退款中的600元,2月最终的计税销售额为600-600=0元,2月应纳增值税额为0×3%=0元;2月销售额不足扣减而多缴的税款为400×3%=12元,可以从以后纳税期扣减应纳税额。3月企业实际缴纳的税额为5000×3%-12=138元。
第四节 销售额的确定
第三十三条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本条款是对应税服务的销售额的范围确认。
价外费用具体包括项目范围的问题,在原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价外费用包括的项目都做了详尽的列举;但考虑到实际业务性质的复杂性,可能存在列举不尽的情况,本条款做了兜底性规定条款,同时保留了原条例中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属于价外费用范畴的规定。
根据税改方案的设计原则,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应尽量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因此对于原来可以营业税差额征税的纳税人,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在计算销售额时进行扣除。在试点事项规定中,对纳税人扣除销售额的问题进行了规定。
一、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指试点地区不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和非试点地区的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试点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允许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
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允许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得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
试点纳税人取得的在2012年1月1日以前开具的符合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规定、且在2012年1月1日前未扣除的合法有效凭证,也可扣减销售额。
二、试点纳税人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应取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凭证。否则,不得扣除。
上述凭证是指:
(一)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外汇支付凭证、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第三十四条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
纳税人按照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2个月内不得变更。
本条款确定了销售额的计量单位的基本原则。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要求和体现,也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纳税人按照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是对“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的细化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属于原营 37 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项目的,如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需按照上述规定人民币折合率确定销售额。
原增值税和营业税条例细则中对“纳税人应当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均确定为“1年内不得变更”,在本条款中规定为“确定后12个月内不得变更”。由于纳税人习惯于会计或企业财务的概念,可能会在此“1年”的概念上有所混淆,明确提出“12个月”更加直观的告诉纳税人,方便其理解操作。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税率的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本条规定了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内从事兼营行为的税收处理方法。与原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政策的精神相同,兼营同一税种中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项目应按不同项目分开核算。如果未分别核算,根据具体情况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第三十六条 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税服务的销售额。
本条规定了兼营应税服务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税收处理方法。与原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政策的精神相同,兼营不同税种的项目应分别核算,对应税服务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应税项目征收营业税。如果未分别核算,由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试点事项规定中提出了混业经营的概念,与上述兼营的情况有所不同,具体是:
试点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1)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2)兼有不同征收率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征收率;
(3)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原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中对于混合销售的规定是一致的,即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在今后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对货物和现营业税应税劳务都征收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概念也随之消失。虽然混合销售的概念消失,但对实际业务中,同一交易行为含2个以上税率或征收率的情况,在试点实施办法和试点事项规定中采用兼有的概念进行描述。
在试点过程中,由于并非所有原营业税应税劳务都纳入试点增值税应税范围,所以在一项销售行为中,既涉及剩余未纳入试点范围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的,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混合销售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免税、减税。
这一规定是为了使纳税人能够准确核算和反映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将分别核算作为纳税人减免税的前置条件。未单独核算销售额的,应按照试点实施办法规定,不得实行免税,减税。
第三十八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提供应税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得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扣减销项税额或者销售额。
对于应税服务而言,接受应税服务方如果对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不满意的话,有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
1、接受方对应税服务不满意,要求提供方在收取款项是提供折扣;
2、接收方对应税服务不满意,要求提供方部分退款;
3、接收方对应税服务不满意,要求中止劳务。
本条是对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发生退款等情形而扣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以及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规定。这一条款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从销售方的角度看,发生退款时,计算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减少,因此可以扣减自己的销项税额,减少纳税义务。而从购买方的角度看,发生退款时对方应纳增值税减少,相应要扣减自己的进项税额。这样做,可以保证销货方按照扣减后的税额计税,购买方同样按照扣减后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避免销售方减少了销项税额但购买方不减少进项税额的情况发生,保证国家税款能够足额征收。
本条开具红字发票才能扣减销项税额的规定,包括几个含义:
(一)纳税人发生销售行为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如果需要扣减销项税额,其条件是必须正确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否则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扣减增值税额。
(二)纳税人开具红字发票是有限制条件的,只有在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开具,不能由纳税人任意开具。这些情形包括发生退款和开票有误,除此之外都是不允许开具的。
(三)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必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遵循相关审批程序才能开具。具体开具办法主要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7〕18号)。纳税人只有依照税务机关的相关政策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十九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将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以价款为销售额,不得扣减折扣额。
本条款是引用原折扣额抵减应税销售额的规定,即折扣是否能冲减销售额关键在于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如果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营业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营业额中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试点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虽在同一发票上注明了销售额和折扣额,却将折扣额填写在发票的备注栏,是否允许抵减销售额的问题。可以参考国税函[2010]56号文件规定,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 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第四十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价格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或者发生本办法第十一条所列视同提供应税服务而无销售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同类应税服务的平均价格确定;
(二)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同类应税服务的平均价格确定;
(三)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本条款的变化点在于增加了“提供应税服务价格明显偏高”“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情况的规定,对原条例仅对价格偏低情况加以规范的情况进行补充,防止税改后由于存在扣额法计算销售额出现征管漏洞。
“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借鉴了国际上反避税条款的相关概念,对可能存在的以获取税收利益而非正常商业目的为唯一或者主要目标的行为进行限制,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这里的“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可以理解为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税收利益,这些利益可以包括获得减少、免除、推迟缴纳税款,可以包括增加返还、退税收入,可以包括税法规定的其他收入款项等税收收益。
成本利润率我省将暂定为10%。
第五章 纳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
第四十一条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一)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二)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三)纳税人发生本办法第十一条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四)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本条是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原则的规定,针对应税服务的特点,主要采纳了现行营业税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了现行增值税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相关规定,对应税服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予以明确,主要变化是在原先营业税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了先开具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的规定。
本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先开具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应税服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税款制,即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以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准,购买方在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后,即便是尚未向销售方支付款项,但却可以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去抵扣税款,这时如果再强调销售方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的话,则会造成税款征收上的脱节,即一边(指销售方)还没开始纳税,一边(指购买方)却已经开始将税务机关未征收到的税款进行抵扣。此外,由于普通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属于商事凭证,征税原则应当保持一致。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税款征收脱节现象的发生,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同时保证征税原则的一致性,本条第一款规定,如果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时先开具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二、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的含义
本条规定所称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服务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理解本条规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收到款项不能简单地确认为应税服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以提供应税服务为前提。
(二)收讫销售款项,是指在应税服务开始提供后收到的款项,包括在应税服务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三)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即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外,应税服务提供前收到的款项不能以收到款项的当天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税服务提供前收到的款项,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准。
三、提供应税服务并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约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签订书面合同并且有明确付款日期的,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 “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这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也考虑到防止纳税人为了规避税收条款,延缓缴纳税款的问题。
四、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并收取预收款的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纳税人提供租赁业劳务的,采取预收款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也就是说,对纳税人一次性收取若干年的租金收入应以收到租金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再实行按月分摊按月缴纳营业税的方法,此条规定与现行营业税关于租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致。
本条所称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是指《范围注释》第二条第三款所称的有形动产租赁,包括有形动产的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五、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试点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除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外,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应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缴纳增值税。考虑到无偿提供应税服务的特点是不存在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情况,故将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定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六、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
本条第四款规定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扣缴义务的存在是以纳税义务的存在为前提,为了保证税款及时入库,同时也方便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有必要使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相衔接。所以本条第四款规定,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与现行增值税、营业税相关规定一致。
1.试点地区甲运输企业2013年1月4日接受乙企业委托运送一批物资,运费为100万元(不含税),甲企业2013年1月6日开始运输,2月2日抵达目的地,期间2013年1月7日收到乙企业运费50万(不含税),2012年1月25日收到运费20万元(不含税),2013年2月10日收到运费30万元(不含税),试问,甲企业1月份销售额为多少?
分析:甲企业1月6日开始运输,说明已经开始提供运输劳务,那么对其2013年1月7日收到乙企业运费50万元(不含税),2013年1月25日收到运费20万元(不含税)均根据本条规定应将收到款项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4 而不是等到运输劳务提供完成(2月2日抵达目的地),因此甲企业1月份销售额为50万元+20万元=70万元(不含税)。
2.试点地区甲企业2013年2月5日为乙企业提供了一项咨询服务,合同价款200万元(不含税),合同约定2013年2月10日乙企业付款50万元(不含税),但实际到2012年3月7日才付。试问甲企业该项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分析:对这种情况,虽然该企业收到款项的时间在2013年3月7日,但由于其2013年2月5日开始提供咨询劳务,并约定2013年2月10日要付款50万元(不含税),根据本条规定,无论是否收到款项,其50万元(不含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3年2月10日,而非2013年3月7日。
第四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为: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非固定业户应当向应税服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向征税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它说明纳税人应向哪里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以及哪里的征税机关有权进行税收管辖的问题。目前,税法上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居住地等。
固定业户与非固定业户是实践中一直沿用的概念,主要是看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义务状况,是否在主管税务机关登记注册。本条规定对固定业户、非固定业户以及扣缴义务人的纳税地点进行明确。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根据税收属地管辖原则,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这是一般性规定。这里的机构所在地往往是指纳税人的注册登记地。如 45 果固定业户存在分支机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别在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单位和个人在试点地区提供应税劳务的,应该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单位和个人在非试点地区,应该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缴纳营业税。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并未全面推开,仅在试点地区的部分行业进行,许多总分机构会面临一方缴纳增值税,一方缴纳营业税的情况。
二、非固定业户提供应税服务,应当向应税服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非固定业户在试点地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向试点地区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本办法规定的增值税;未申报纳税的,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为非试点地区的,由非试点地区的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补征营业税。
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试点地区的非固定业户在非试点地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
按照以上原则,其他个人因未办理税务登记,应作为非固定业户处理,应当向应税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外省市其它个人在本市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不再考虑向其居住地或运输车辆车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应在本市缴纳增值税。
三、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对于扣缴义务人,为方便扣缴义务人,促使扣缴义务人履行扣缴义务,本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第四十三条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纳税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按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纳税计算期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据以计算解缴税款的期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次计算,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作为纳税计算期。第二种是按期计算,以发生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一定期间作为纳税计算期。具体的纳税计算期,通常是在办理税务登记以后由税务机关根据其税务登记的情况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分别核定。就大多数纳税人而言,纳税计算期一般为一个月,少数经营规模和应纳税额较大的纳税人,可以将一日、三日、五日或十五日作为一个纳税计算期;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第六章 税收减免
第四十四条 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适用免税、减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减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减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减税。
我国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直接减免、减征税款、即征即退(税务部门)、先征后返(财政部门)等方式。《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附件三《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以下简称试点过渡政策)中,规定了免征、即征即退两种方式。
一、免征的规定
直接免税是指对提供应税服务的某个环节或者全部环节直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提供免税应税服务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按照试点过渡政策,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个人转让著作权。
(二)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
(三)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撒农药服务。
(四)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五)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
(六)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注册在上海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
(七)台湾航运公司从事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
(八)台湾航空公司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
(九)美国ABS船级社在非营利宗旨不变、中国船级社在美国享受同等免税待遇的前提下,在中国境内提供的船检服务。
(十)随军家属就业。
(十一)军队转业干部就业。
(十二)城镇退役士兵就业。
(十三)失业人员就业。
二、即征即退的规定
即征即退是由税务机关先足额征收增值税,再将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增值税税款由税务部门定期退还给纳税人。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照常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按照试点过渡政策,下列项目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
(一)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
(二)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三)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四)经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三、放弃免税的规定
免税是税法赋予某一特定行业纳税人减免应纳税的一项权利,根据增值税征扣税一致的原理,纳税人享受免税,其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不再计算销项税额,相应的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也不能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因此如果增值税的免税只是针对特定环节的纳税人,这种免税将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考虑到免税属于国家对纳税人给予的一种优惠,从法治公平意义角度上讲,纳税人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因此有必要在法规中明确纳税人可以放弃免税的权利。
要理解本条规定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人一经放弃免税权、减税权,其生产销售的全部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以及应税服务均应按照适用税率征税,不得选择某一免税项目放弃免税权,也不得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或劳务以及应税服务放弃免税权。
(二)纳税人在免税期内购进用于免税项目的货物或者应税服务以及应税服务所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一律不得抵扣。
第四十五条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第四十六条 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 元(含本数);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起征点的调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家税务局应当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理解此条规定,我们应同时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适用范围:
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仅限于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二.销售额的确定
增值税起征点所称的销售额是指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的销售额(不包括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计算销售额的公式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三.与起征点相关的征免税规定
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税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起征点不同于免征额,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本市具体起征点金额近期将会出台。
增值税业务培训 篇2
本刊讯日前,2008年度四川省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为宣贯增值电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规范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单位的市场行为, 促进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单位依法经营、诚信服务, 4月2日,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针对年检过程中部分增值电信企业存在有违规记录、超范围经营、到期未续证、一直未开展业务等情况和问题,组织了一次增值电信业务政策法规培训会,通过培训,促进企业提高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为增值电信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会议向各增值电信企业介绍了我省增值业务发展的总体情况,通报了2008年度我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年检工作情况,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集中宣贯和讲解,培训结束时还举行了电信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此次培训会共有55家增值电信企业的法人或总经理参加。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单位学员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培训增长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提高了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意识,增强了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和维护互联网网络环境的责任感,建议类似的培训会以后应该更多举办。
增值税业务培训 篇3
关键词:数字电视 增值体验 增值业务
一、关于数字电视
所谓数字电视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网络传输到每家每户,用户通过机顶盒接收、解码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由于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数字电视不是“数字电视机”,它是一项全新的有线电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发展的新阶段。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它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多路视频信号和其他数字化信息,同时令信息数字化存储以便观众随时调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免受干扰,完全没有模拟电视的雪花、重影现象,其画面质量达到DVD水平,声音质量也非常高。供用户选择的节目内容将极大丰富,频道可从几十套增加到几百套,用户不仅能看到现有的电视频道,还能欣赏到新开办的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节目,可以获得如电视政务、电视商务、即时天气预报、生活信息、交通信息、股票信息、短信彩信等大量的资讯信息和服务。同时可以开展视频点播、在线游戏、远程教育、家庭银行等增值业务。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你播我看”的单向传输与接收方式,选择节目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总之,“模拟电视看不到的数字电视看得到,模拟电视做不到的数字电视做得到”,这就是数字电视的独特之处。数字电视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新技术,为人们描绘了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关于“增值体验”
数字电视正在各地逐步推进,为促使用户接受新的电视消费习惯,尽快推动数字电视发展,运营商们采取了不少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向广大用户展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让用户发现其不同于传统电视的优越性。
数字电视提供的增值业务,根据服务功能的不同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和互动数字电视(简称互动电视ITV)。其中互动电视又可按技术实现方式不同分为准互动数字电视(简称准互动电视)和双向互动数字电视(简称双向互动电视)。具体包括:
1、数字电视广播(包括数字音频广播)。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包括本地实时压缩编码节目和卫星数字节目转发,准视频点播(NVOD),准音频点播(NAOD)和立体声音乐频道,加密付费数字电视业务(PAY-TV)。
2、准互动电视。采用数据信息广播技术用互动应用软件实现,图文并茂的界面表现形式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机顶盒接收。可提供的功能服务栏目有多媒体可提供内容丰富的新闻信息、娱乐快讯、彩票信息、图书天地等电视节目菜单可提供一周内数字电视节目时间查询和内容简介;信息咨询提供沪深实时股票行情信息、气象信息等电视游戏可提供益智类、运动类和幼儿类游戏等。同时可以根据内容情况,扩展为房产广场、生活服务、休闲娱乐、人才市场、音乐商店、热门音乐、音乐视听天地等栏目。
3、双向互动电视。通过在技术平台上增加双向通信设备,利用内置CableModem的机顶盒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互动。实现电视上网、电视邮件、按次付费数字电视(PPV和IPPV)等业务,同时可以扩展到电视商务、在线游戏、远程教育、在线竟猜、家庭银行、视频点播等,以及日后和IP电话功能融合,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业务。
为简单说明“增值体验”在推广增值业务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和移动的短信业务做类比,短信业务的前身是电报,两者都是以文字方式传达信息,不同的是电报发送信息需要经历复杂的手续和过程,并且反馈的时间相当长。当这种通过收发文字来传递信息业务迁移到手机上后,借助移动电话的技术平台,让用户得到了一种完全由自己控制的、迅速的、快捷的文字通信功能。如果我们假设另一种情况:手机用户因为技术条件限制,只能将短信发给当地的电信运营商,然后再由传统电报转发(同样要历经复杂的手续、相对漫长的过程),相信会有手机用户喜欢使用短信。这两种不同情形下使用业务的体验差距就形成了用户的“增值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增值体验”让用户感知到了新功能、新业务的存在,消费者只会认同体验到的增值服务,在此前提下,运营商才有机会进一步针对增值业务进行收费,而那些“增值体验”不显著的增值服务很难吸引用户。
“增值体验”还可以来自于因技术进步产生的新业务,这种业务比较容易被用户认同,但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如何将曾经存在过的業务转移到机顶盒上,用户才能获得较高的“增值体验”。本文以EPG为例,来说明增值业务设计不仅要关注功能的实现和使用的便利,还必须考虑用户的“增值体验”。
三、EPG与增值体验
首先要追溯电子节目单(EPG)的前身,电子节目单(EPG)的原始形态是广播电视报上的电视节目预告,将其由原来的平面媒体转移到数字平台上,观众可以通过遥控器查看各个频道近期的节目播出情况。目前,这项功能与传统的节目预告没有本质区别,观众也并没有将电子节目单(EPG)认作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造成用户无法获得“增值体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数字电视频道如此之多,没有多少用户能把每个频道近一周的节目单通过遥控器看一遍——实际上如果都看完要比翻完一份电视报所花的时间还多;
第二,用户难以记忆查询出来的喜爱的节目,从这两方面看,电子节目单甚至还不如电视报好用;
第三,当前电视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在逐渐弱化,节目预告的作用也在弱化,原因如下:
1、频道、栏目数量增加,重复度高。在某个时段,观众很容易就找到喜欢的栏目,因为相似类型的节目太多,节目预告只起到辅助指导作用。
2、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减弱,只是人们众多娱乐方式中的一种。
3、节目预告的编排形式不能与时俱进,及时反映观众需求。这个问题在后面重点论述。另外,一些新业务如视频点播的出现也影响了节目预告的影响力。这些原因使传统的节目预告渐成“鸡肋”。今后,节目预告特别是电子节目单(EPG)如何才能与时俱进的满足观众们需要,让观众获得“增值体验”呢?
那么,如何增强EPG的“增值体验”?针对EPG中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些解决方法。
第一,一定要重视信息加工。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时,不能将从其他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原封不动地导入数字电视应用系统中,这些投加工过的信息对用户参考意义不大,难以让用户获得“增值体验”。运营商需要组织一定力量来做好信息集成和信息增值加工,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
第二,进行强针对性开发。需要参考不同媒体处理信启的优点,还要能识别媒体承载、表达各种信息差异,结合具体的机顶盒终端,向用户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功能:使技术层面的工作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充分结合,让开发工作更具商业价值。
第三,产业链共同努力。数字电视机顶盒增值功能与数字电视的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相关,用户、运营商、机顶盒厂商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增值业务做到令用户满意。
增值税业务培训 篇4
某建筑企业,注册地郑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发生下列业务:
1.将购进的建筑材料(地板砖)对外销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8万元,增值税1.36万元。
2.在开封从事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取得收入11.1万元(含税),向付款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分包方支付分包款5.55万元,取得专用发票金额5万元,税额0.55万元;购进该项目用建筑材料3.51万元,取得专用发票金额3万元,税额0.51万元。该业务应填写《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向开封国税局预缴增值税(11.1-5.55)/1.11*0.02=0.1万元,并已预缴。
3.在洛阳从事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取得收入20.6万元(含税),向付款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向分包方支付分包款10.3万元,该业务应填写《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向洛阳国税局预缴增值税(20.6-10.3)/1.03*0.03=0.3万元,并已预缴。
4.购进建筑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10万元,税额1.7万元,用于本单位办公楼的建设。
5.开封工地接受的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0.5万元,税额0.055万元。6.开封工地购进低值易耗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0.5万元,税额0.085万元。
7.购进白酒一箱用于宴请,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0.1万元,税额0.017万元。
8.登记在公司名下的业务用车,在开展经营业务中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0.103万元,取得收费凭据(非财政票据)。
9.购买税控盘,支付820元,取得专用发票金额700.85元,税额119.15元。
综合上述业务,该企业2016年6月,该纳税人在机构地郑州的增值税申报表填写情况如下:
一、填写附表1《本期销售情况明细表》
第一项业务,属于销售17%税率货物,将金额8万元,税额1.36万元填分别写在附表1第一列第1栏、第二列第1栏。
第二项业务,提供11%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时,全额计算应纳税额,差额计算预缴税额,因此纳税申报时分包款不作为差额扣除申报,而是按正常销项减进项申报。在第一列第4栏填写不含税收入10万元,第二列第4栏填写税款1.1万元,第十二列第4栏填写本期实际扣除额为0,第十三列第4栏填写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11.1万元,第十四列第4栏填写扣除后的应纳税额1.1万元。第三项业务,提供简易计税的建筑服务,差额计算应纳税额,差额计算预缴税额,在第一列第12栏填写不含税收入20万元,第二列第12栏填写税款0.6万元,第十二列第12栏填写期实际扣除的分包款10.3万元,第十三列第12栏填写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10.3万元,第十四列第12栏填写扣除后的应纳税额0.3万元。
二、填写附表3《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
该企业本期有差额扣除项目,在填写完附表1后将差额扣除情况填写在附表3(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中
业务2中,一般计税方法11%税率,不填写差额扣除项目。
业务3中,简易计税方法3%征收率,填写差额扣除情况,应填写在第6栏。
三、填写附表2《本期进项税额明细表》
纳税人取得的专用发票,不论是否允许抵扣,均应先进行认证,再根据不同情形相应填写附表2。
业务2支付的分包款和材料款、业务4支付的材料款、业务5支付的运输费用、业务6中的购进低值易耗品、业务8中的支付通行费,均取得合法扣税凭证并用于可以抵扣项目,需根据凭证取得情况填写附表二,其中:业务2、4、5、6为取得专用发票,将份数、金额、税额之和填写在第1栏、第2栏;业务8取得的为通行费票据,份数、金额、税额填写在第8栏。
业务4购进货物用于建设本单位办公楼,属用于构建不动产,将对应金额、税额填写在第9栏,并对应填写附表5第2列。本期不动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1.02万元(60%部分)填写在第10栏,并对应附表5第3列。
业务7纳税人交际应酬属于个人消费,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因购进时即确定不能抵扣,则不应填写附表二“
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相关栏次,而应填写“
三、待抵扣进项税额”相关栏次,因此,将业务7进项填入第26栏、第27栏、第28栏。
业务9购进税控设备,可以全额抵减增值税税款,不得作为扣税凭证再抵扣进项税额,不应填写附表二“
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相关栏次,而应填写“
三、待抵扣进项税额”相关栏次,因此,将业务7进项填入第26栏、第27栏、第28栏。
本期所有认证相符的专用发票,不论是否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均应填写第35栏。
四、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
按不同税率、征税率或项目,将附表二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相应填入《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栏次。将业务2、6中17%的进项填写在该表第2栏,因业务4为购建不动产进项税额,且不符合一次性抵扣规定,因此不填写本表。
将业务2、5中11%的进项合计填写在该表第5栏。再将第5项业务中11%的运输服务进项填写在该表第6栏。
再将第5项业务中11%的建筑服务进项填写在该表第8栏。
将业务中8通行费的进项填写在该表第30栏。
五、填写附表5《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
业务4中,购进货物用于建设本单位办公楼,属用于构建不动产,应按照不动产分期抵扣的原则进行抵扣。将取得的进税额17000元填写在第2列,将其中的60%,本期可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10200元填在第3列,将剩余待抵扣40%进项税额,6800元填在第六列。
六、填写附表4《税额抵减情况表》
业务8购进税控设备全额抵减增值税填写在本表第1栏。
业务2、3中,纳税人在异地预缴了增值税,其中开封预缴1000元,洛阳预缴3000元,将上述金额合计填入附表4(税额抵减情况表)第3栏。
第一栏“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及技术维护费”,还应填写《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的第1栏、第2栏,该抵减金额反映在主表第23栏,不在主表第28栏反映。
七、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业务8购进的税控设备,符合增值税减免政策规定,应将对应金额填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第1栏、第2栏。
八、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主表
主表绝大部分数据会根据附表数据自动生成。1.销售额部分
业务1、2为适用税率销售额,应按扣除前不含税金额合计18万元填写在主表第1栏。另,业务1中,8万元建筑材料销售额还应填写主表第2栏
业务3为简易计税方法销售额,20万元销售额填在主表第5栏。
2.税款计算部分
将业务
1、业务2中对应销项税额合计1.36万元(附表1第10列第1栏)+1.1万元(附表1第14列第4栏)=2.46万元填入第11栏
将业务3对应销项(应纳)税额(附表1第14列第12栏)3000元填入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将本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即附表2第12栏税额22230元,填入主表第12栏。将业务8可全额抵减的税控设备金额填入第23栏。经过表内逻辑关系计算,当期主表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为4550元。
3.税款缴纳部分
将业务2、3,预缴税款情况4000元(对应附表4税额抵减情况表第3栏第4列)按实际可抵减金额填入主表第28栏。
经过表内逻辑计算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为550元。
注意:第28栏为当期可实际抵减税额,如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较小而预缴税款较大,则应按较小值填写本栏,不足抵减部分通过附表4税额抵减情况表的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抵减。
九、填写《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提示:先将主表填写完毕后,方可填写本表。1.项目及栏次部分
根据业务
2、业务3对应试点应税项目,分别填入本表“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部分。
将业务2对应税率11%,业务3对应征收率3%,分别填入本表“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将建筑业原营业税对应税率3%,填入“营业税税率” 注意:不同应税项目或同一应税项目适用不同计税方法,均应分别填写。
2.增值税部分
第1列将业务2、3对应不含税销售额填入,第2列将业务2、3对应的销项(应纳)税额填入,按计算公式,第3列将业务2、3对应价税合计数填入,按公式计算。第4列将业务3对应扣除部分填入,业务2为一般计税方法,分包款不能扣除,不需填写本列。
第5列将业务2、3对应扣除后销售额填入。
第6列将业务2、3对应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入。第7列分别按填表说明公式计算填入。具体为: 业务2中,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则第7列=第6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该栏次=11000÷24600×2370=1059.76元。
业务3中,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则第七列=第6列对应各行次。该栏次=第六列数字=3000 3.营业税部分
第8列,6月申报5月税款时,期初余额均为0。以后 该列本月数等于上月该表第12列“期末余额”数 第9列,填写业务2、3本期扣除发生额。该列为按营业税制度可差额扣除项目。其中:业务2中的分包款按增值税制度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填写扣除额,但在营业税制度下仍可填写扣除额。
第10列,填写业务2、3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的金额。本列各行次=第8列对应各行次+第9列对应各行次
第11列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的金额。
1.当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行次时 本列各行次=第10列对应各行次。2.当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行次时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
第12列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
本列各行次=第10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3列“应税营业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对应项目的应税营业额。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4列“营业税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计算出的对应项目的营业税应纳税额。
本列各行次=第13列对应各行次×对应行次营业税税率。
行次逻辑关系
“合计”行:本行各栏为对应栏次的合计数。本行第3列“价税合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1列“价税合计”第2+4+5+9b+12+13a+13b行。
本行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第2+4+5+9b+12+13a+13b行。
增值税业务培训 篇5
第一条 为加强废旧物资经营业务的增值税管理,堵塞税收管理漏洞,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的单位(以下简称回收单位)和利用废旧物资进行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利废企业)。
第三条 回收单位是指符合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条件的企业和单位(不包括个人和个体经营者)。回收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废旧物资是指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品,包括经过挑选、整理等简单加工后的各类废弃物品。但不包括利用废旧物资加工生产的产品。
第四条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属于回收单位,其回收并拆解销售的报废汽车,可比照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利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回收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其取得销售方开具的销售发票(本省的为《浙江省废旧物资销售统一发票》),凡符合增值税抵扣规定的,可依票面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第二章 回收单位免税资格认定
第六条 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回收单位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准予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
(二)财务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完整、准确地记录废旧物资购销业务,并设置完整的废旧物资仓库台账、废旧物资购销资金台账。根据实际发生的购销业务,保管出入库原始凭证、收付款原始凭证、计量原始凭证,逐笔登记有关台帐、账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
(三)在本地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及仓储场地,持有有效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具备准确计量设备。
第七条 回收单位应根据《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申请认定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取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证书》后,方可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第三章 发票管理
第八条?持有《认定证书》的回收单位可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领购《浙江省收购统一发票》(以下简称收购发票)、《浙江省废旧物资销售统一发票》(以下简称废旧?物资发票)。
第九条?回收单位在收购废旧物资时,应按下列规定索取或开具合法的发票:
(一)废旧物资出售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的,应向其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二)出售方为城乡居民个人(不包括个体经营者)及非经营性单位的,由回收单位自行开具收购发票。
第十条 回收单位必须按下列要求使用收购发票:
(一)项目填写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二)票、物相符,票面金额和支付的货款金额相符。
(三)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
(四)按投售人逐笔开具,不得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出售人的名称必须真实,不得以他人名称开具。对于收购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可以免于填列身份证号码。
(五)以现金支付收购款项的,收款人应在收购发票上签名;以现金支票付款的,现金支票的收款人必须与销售方名称相一致。
(六)回收单位不得非法买卖、转让收购发票;不得借开、代开、虚开收购发票。
(七)收购发票只能在本县(市)范围内开具,不得携带收购发票跨地区使用。
第十一条 回收单位应凭主管国税机关核准的版面、数量及购票方式,向主管国税机关领购废旧物资发票和收购发票,如经营规模发生变化,需要扩大版面、增加使用数量,应及时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申请。
回收单位销售废旧物资开具废旧物资发票时,不得超范围开具,开具的内容及项目应与所经营废旧物资范围相一致。
第四章 日常管理和监控
第十二条 利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如实填写《利废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一),办理利用废旧物资基本情况登记,并提供下列资料:
(一)生产装置及处理废旧物资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二)利用废旧物资生产的产品情况说明;
(三)外购废旧物资的存放场地说明;
(四)废旧物资的主要供货单位说明;
(五)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利废企业应逐票填写《废旧物资发票抵扣清单》,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随同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未按规定要求报送《废旧物资发票抵扣清单》的,该张凭证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第十四条 利废企业取得废旧物资发票,应当在开具之日起90天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抵扣,逾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第十五条 回收单位兼营应税、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单独核算应税、免税项目销售额,未分别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免税政策。
第十六条 回收单位收购、利废企业购入废旧物资,对月累计交易额在一万元以上(含)的供货业户,应按户登记《大宗废旧物资供货业户清册》(附件二),以备核查。
第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将下列单位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一)新认定的回收单位;
(二)新成立的利废企业;
(三)废旧物资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含)的回收单位;
(四)废旧物资年抵扣税额100万元以上(含)的利废企业;
(五)申报抵扣的废旧物资超过全部进项税额的50%以上或在同类企业中税负明显偏低的;
(六)以废旧物资为原材料委托加工生产货物的利废企业;
(七)以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生产出口货物的利废企业;
(八)有关联关系的回收单位、利废企业。
第十八条?主管国税机关应根据申报情况、发票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对重点监控对象进行评估。评估时可对下列内容进行案头审计或实地核查:
(一)纳税申报情况;
(二)收购发票、废旧物资发票使用情况;
(三)废旧物资耗用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例情况;
(四)废旧物资耗用与燃料、动力的比例关系情况;
(五)产品的月产量、销量及成品率波动情况;
(六)资金往来是否存有大额现金支付、期末应付账款有无异常挂账、委托付款等资金结算有无异常情况;
(七)以废旧物资为原材料委托加工或生产出口货物业务情况;
(八)其他需要核实的内容。
第五章违章处理
第十九条 回收单位、利废企业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税收违法、发票违章等行为的,应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回收单位涉嫌虚开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和收购发票的,一经查实,不得再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主管国税机关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各市国家税务局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浙江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电信增值业务的常见问答 篇6
一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ICP)移动网信息服务许可证(SP)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信息服务业务?
答:信息服务业务是指通过信息采集、开发、处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固定网、移动网或因特网等公众通信网络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语音信息服务(声讯服务)或在线信息和数据检索等信息服务的业务。信息服务的类型主要包括内容服务、娱乐/游戏、商业信息和定位信息等服务。信息服务业务面向的用户可以是固定通信网络用户、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因特网用户或其他数据传送网络的用户。
2.什么是互联网信息服务(ICP)?什么是移动网信息服务(SP)?
答:互联网信息服务(ICP)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移动网信息服务是指利用附加在基础电信网上的短信息设施向用户提供有限长度的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形式的传送服务。
3.什么是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ICP)? 答: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或者利用网站向用户提供某种在线应用,从而获得收入的活动。经营性ICP,目前提供的网上信息大都是免费浏览的,经营的内容主要是网上广告、网页制作、有偿提供特定信息内容、电子商务及其它网上应用服务。国家对经营性ICP实行许可证制度。
4.什么是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ICP)?
答: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具有无偿提供公开性、共享性信息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ICP,主要是政府上网工程的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新闻机构的电子版的电子版报刊,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的各类公益性网站和对本单位产品或业务作自我宣传的网站。国家对非经营性ICP实行备案制度。5.申办ICP需要前置审批的是那方面信息内容?
答:在《互联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五条中规定: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办理前置审批手续。
6.跨地区经营ICP的公司分支机构如何申办许可证?
答:对于跨地区、多处设置网站经营ICP的公司申办许可证,若该公司在各地网站所在地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则应对分支机构分别审核发证;若没有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则不单独发证,要求使用与其上级机构同样的ICP许可证和编号,并通过其上级机构对其进行管理。7.公司注册地和网站服务器所在地不一致如何申办ICP许可证? 答:公司注册地和网站服务器所在地不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主要以公司注册地为准办理ICP许可证或备案手续,同时到服务器所在地通信管理局进行备案;若服务器所在地有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则可在服务器所在地办理。8.代理网站、个人网站是否需要办理申办安徽省ICP手续? 答:代理网站是指有独立的域名、网址和网页,自己不建立实际网站,由他人(ICP运营商)代为制作网页并租ICP运营商的服务器空间的单位;个人网站是指使用自己独有的域名、通过购买或租用服务器、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网站。对代理网站、个人网站实行ICP备案制度。9.ICP证号或备案编号应该放在网站的什么位置?
答:ICP经营许可证或备案编号应当放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建议统一放在主页左上角和页末,上网使用者点击编号应弹出ICP许可证的详细页面。10.如何办理ICP经营性备案
经营性备案即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11.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未履行备案/擅自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超出备案的项目提供服务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答:限期整改/罚款/关闭网站。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292号令)。
12.未履行备案手续或擅自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超出备案的项目提供服务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答: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履行备案手续,擅自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超出备案的项目提供服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关闭网站。
13.已办理备案手续但未在网站的主页上标明编号的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罚款。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292号令)。
14.如果备案信息不准确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答:关闭网站并注销备案,同时在网上名单中公布。
15.如果网站未办理备案手续,接入服务单位为其提供接入服务,网站和接入服务提供单位将受理什么样的处罚?
答:对未办理的备案的网站,通信管理局将要求限期整改/关闭网站;对接入服务提供的单位,通信管理局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十六、非经营性企业和非经营性企业的区别?
答: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的292号令)所规定内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网页制作等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十七、如果一个备案单位同时具有两个网站,需要提交两个备案申请吗?
答:不需要。如果两个网站的备案主体都是同一个备案单位,那么只需提交一个备案申请即可。
十八:如果某公司准备建立自已的网站但网页还没有做好,是否还需要网上备案?
答:暂不需要,但要在网站上传之前(即做好的网站挂在互联网上之前)进行备案即可。
十九、涉及前置审批的单位如何作备案?
答:凡涉及前置审批的单位,应先到有关部门办理前置审批手续,再进行备案。【第二部分】 IDC/ISP业务申请常见问题解答
一、目前IDC/ISP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和变更有哪些必须了解的政策性文件? 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三)《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
(四)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协议;
(五)《关于重新调整<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通告》(信部电[2003]73号);
(六)《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
(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八)《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
也可以登录中国通信咨询网(),首页->通知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三、IDC/ISP业务是否所有省份均可受理?申请部颁证和省颁证分别如何提交? 答: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跨地区的IDC/ISP业务均已于2012年12月1日起恢复受理,部颁证和省颁证都是通过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提交申请材料。
四、IDC/ISP许可证申请的统一咨询窗口在哪里?
答:IDC/ISP许可证申请的相关问题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进行咨询:电话:010-62304694,网址:http://,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综合受理厅。
五、IDC/ISP业务申请流程是什么?
答:为方便企业,使申请企业尽可能符合许可证审批要求,申请企业在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后要首先详细阅读“申请企业资质确认须知”内容,确认是否符合IDC/ISP资质要求。
在确认“申请企业资质确认须知”内容后,进入技术评测环节。评测的时间不计入行政许可要求的60天内。申请企业的技术评测申请可以逐项提交,也可以一次性全部提交,各项评测分别按顺序排队进行。若某项评测未通过,申请者待修改完善后,可再次提出评测申请并重新排队。评测结果可在系统中查询。技术评测全部通过后,申请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跨地区申请”或“省内申请”,并提交IDC或ISP业务的申请材料。其中跨地区IDC或ISP的许可证受理及审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省内IDC或ISP的许可证受理及审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管理局负责。
六、IDC/ISP业务申请需要公司具备哪些资质条件? 答: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二)申请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IDC或ISP业务的企业,实收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不低于实收资本的30%。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IDC或ISP业务的企业,实收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不低于实收资本的30%;
(三)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方案;
(四)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五)有必要的场地、设施;
(六)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七)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八)承载IDC/ISP业务的系统和机房要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评测机构的技术评测并取得评测报告;
(九)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十)符合CEPA协议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可以申请IDC/ISP业务经营许可,其中香港或澳门资本比例总计不得超过50%。
七、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是否可以申请IDC/ISP业务?
答:外商投资企业可以申请IDC/ISP业务,但仅限向港澳资本开放(依据CEPA协议),且外资比例不超过50%。外商投资企业申请IDC/ISP业务需先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的《外商投资经营性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和商务部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八、提交IDC/ISP申请材料出现问题时向哪里咨询? 答:
(一)政策及受理咨询电话:010-62304694;
(二)ICP/IP/域名备案系统和接入资源管理平台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240
(七)62302460、62302554;
(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3571;
(四)机房运行安全系统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1690;
(五)跨地区许可审批咨询电话:010-62304691;省内许可审批咨询电话:0551-65680767.九、IDC、ISP和网络托管有什么区别? 答:
(一)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IDC):属于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因特网或其他网络的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它应用服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经营者必须提供机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公用电话网或其它接入手段连接到其业务节点,并通过该节点接入因特网。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经营者等利用因特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二是为普通上网用户等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IDC、ISP业务经营者须严格遵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信部电[2003]73号)的要求,不得超范围经营,ISP业务经营者不得提供虚拟主机业务。
(三)网络托管业务:属于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是指受用户委托,代管用户自有或租用的国内的网络、网络元素或设备,包括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放置、网络的管理、运行和维护等服务,以及为用户提供互联互通和其它网络应用的管理和维护服务。
十、怎么界定IDC/ISP的业务覆盖范围? 答:
(一)申请经营IDC业务的企业应根据其机房所在地申请业务许可证:如机房位于某一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应向当地通信管理局申请省内经营许可证,其用户可以位于他省;如果机房位于一个以上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跨地区经营许可证申请。IDC业务只能以城市为单位申请。
(二)申请经营ISP业务的企业根据其业务用户覆盖范围申请业务许可证:仅在某一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应向当地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在多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请。ISP业务可以以省为单位申请,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申请。
十一、申请IDC/ISP业务分别需通过哪些系统评测? 答:
(一)若单独申请IDC业务,或者同时申请IDC业务和ISP业务,则需通过“ICP/IP/域名备案系统”、“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IDC机房运行安全”和“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
对于申请“IDC机房运行安全评测”的企业租用基础运营商机房,申请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IDC机房运行安全相关申请材料,申请阶段不再进行机房的实地检查,但在年检或清理整顿环节时会对机房进行实地补测。
(二)若单独申请ISP业务,则需通过“ICP/IP/域名备案系统”、“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和“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
ISP业务申请者如果不直接提供网站服务,可只进行“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和“ICP/IP/域名备案系统”评测。但在许可证首页的“服务项目”中会注明“不含网站接入”。以后拟提供网站接入时,须先行通过“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方可进行许可证变更。
十二、申请IDC/ISP业务,机房、各项业务管理系统是否需建设好后才可申请? 答:IDC/ISP业务申请企业,需建设机房和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评测机构的技术评测才可申请许可证。
十三、机房是否可以租用?
答:经营IDC/ISP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可以自建机房和租赁机房,其中,机房IT设施(数据库系统、机架、服务器、存储等)的租赁限定为只可租赁基础电信企业、持有IDC牌照的增值电信企业的机房IT设施。
若租赁持有IDC牌照的增值电信企业的机房IT设施,则租赁企业的IDC机房的出口带宽只能向基础电信企业租用。
十四、如何区分房地产出租范畴与IDC经营范畴?
答:出租土建、供电、消防、监控、制冷、安全防范等属于房地产出租范畴;若涉及出租IT设施(数据库系统、机架、服务器、存储等)或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出租,属于IDC经营范畴。政府园区等单位若经营IDC业务,需取得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时仅限于房地产出租范畴经营。
十五、申请企业新增机房或对原有业务机房进行改/扩建、或对原有业务链路进行调整,还需要做系统评测吗? 答:
对于“ICP/IP/域名备案系统”和“接入资源管理平台”评测,申请企业需扩展已有的“ICP/IP/域名备案系统”和“接入资源管理平台”的管理范围,涵盖新增机房部分。申请阶段不再对企业的“ICP/IP/域名备案系统”和“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进行测试,但会在日常监管和年检环节中,对企业“ICP/IP/域名备案系统”和“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进行检测。
对于“IDC机房运行安全”评测,若新增或改扩建的机房是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申请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IDC机房运行安全相关申请材料,申请阶段不再进行机房的实地检查,但在年检或清理整顿环节时会对机房进行实地补测。
对于“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要求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关设备应根据业务用机房、业务链路分布等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和建设。IDC/ISP企业应遵照业务经营与安全技术手段“三同步”的要求,做到系统与网络扩容和业务发展同步配套,凡新增(新建)IDC/ISP业务用机房或对已有机房及业务链路进行调整的,应能及时同步进行系统有关硬件设备的扩容或升级,确保实现对业务用机房、业务链路的全覆盖。
十六、IDC业务经营者的经营范围仅限于已实现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覆盖且通过“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的业务机房范围;提供网站接入服务的ISP业务经营者的经营范围仅限于已实现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覆盖且通过“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的业务链路范围。新增(新建)局址(机房)或原有局址(机房)及业务链路经改/扩建的,未经现场评测或评测未获通过的不得经营业务。若公司已有IDC/ISP许可证,在续期、扩大范围时是否也需要通过评测? 答:
(一)关于续期。对于持续健康经营且未出现重大违规事件的企业,可先批准企业通过续期和年检,同时要求企业承诺在指定期限内按照实质性审查要求完成机房系统改造,通过全部技术评测。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全部技术评测的,则不予年检通过。
(二)关于扩大范围。申请扩大业务覆盖范围的企业应一律按照新申请企业对待,要求通过全部技术评测和申请审查审批流程后方可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十七、评测、申请许可证是否收费? 答:
(一)现阶段申请IDC/ISP许可证所必需的“ICP/IP/域名备案系统”、“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IDC机房运行安全”和“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是免费的;
(二)申请许可证属于行政审批项目,不收取任何费用。
十八、评测机构是哪些?是否需要现场评测? 答: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负责跨地区和省内的全部技术评测工作。
(二)ICP/IP/域名备案系统、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的大部分项目是采取远程登录的方式进行评测,小部分进行现场评测。
(三)对于租用基础运营商机房,且机房已通过“IDC机房运行安全系统”评测的,申请企业只需在网上提交机房运行安全相关申请材料,不再进行IDC机房的实地检查,但在年检时会对IDC机房进行实地抽查评测。除此以外,申请企业的IDC机房均需实地进行“IDC机房运行安全系统”现场评测。
(四)“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采取现场评测。
十九、公司通过评测后未及时申请IDC/ISP许可,评测结果可以管几年?
答:要看评测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版本是否已更新,若无更新,原有的评测结果有效;若已更新,原有的评测结果无效。
二十、各种测评的流程是什么?
答:企业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点击“IDC/ISP业务评测申请”,企业填写完毕相应资料并提交后需排队等待,评测机构根据排队顺序安排评测,并在系统上实时更新企业系统的评测状态供企业查询,待测评完成后,企业可在系统中查询评测结果。二
十一、测评的依据(或者标准)在哪里能够查到? 答:实质性审查依据的各项标准名称在https://tsm.miit.gov.cn网站上全部公开。
工信部颁发的规范性文件可在网站上直接下载,行业标准需要企业通过通信标准化协会等渠道去购买。
(一)网站备案系统测评标准:
Ø 工信部电管[2009]308号《关于印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站备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第1部分备案管理系统功能〉的通知》;
Ø 工信电管函[2011]219号《关于印发〈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企业系统接口规范〉的通知》;
(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测评标准:
Ø YD/T2248-2012《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Ø YD/T2405-2012《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规范》;
Ø YD/T2406-2012《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接口测试方法》。
(三)机房运行安全测评标准:
Ø 《通信网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工信部电管[2010]563号); Ø 《通信机楼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工信部电管[2010]543号); Ø 《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工信部电管[2009]187号); Ø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四)接入资源管理平台测评标准: Ø YD/T2432-2012 《因特网数据中心(IDC)和因特网接入服务商(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
二十二、IDC业务申请的业务覆盖范围是否必须与机房评测的范围相一致? 答:IDC业务申请的业务覆盖范围应与机房评测的范围相一致。
二十三、某项测评没通过,还能测第二次吗?下次什么时候还能评测? 答:某项评测没有通过,可以申请第二次评测,但需要重新排队,建议企业全面、深入、认真的进行自测,避免因反复排期评测而影响牌照申请办理的时间。【第三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变更常见问题解答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四条的规定,企业经营电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企业从事的业务满足如下两个条件时,需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一)从事的是电信业务。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各类电信业务的解释详见《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二)是经营性行为。若是免费、公益或企业自用的行为无需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建议企业在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前确认是否属于许可受理范围,如有疑问可咨询0551-65680767。
二、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前需熟知哪些政策性文件?
答:以下三个法律法规文件是申请电信业务的基础,需要企业在申请前熟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
(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
(三)《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信部电【2003】73号); 如要了解更多的政策法规,请访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http://。详细使用说明见系统首页“资料下载”栏目中的《用户手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变更初审通过后,将会在系统站内消息中通知企业提交书面材料,请企业及时关注站内消息,按要求按时限报送书面材料。报送时间为:国家法定工作日,无需提前预约。报送地点为:
如果是新申请许可证或者申请许可证继续经营的,申请者在系统中打印受理通知书,并携带受理通知书于每周五提交到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省政务中心3号大厅综合窗口(40-41),联系电话:0551-62999847。在材料提交的同时,工作人员将核验营业执照、员工学历证明、前置审批文件(若有)的原件,原件不全则不予受理。
如果是进行许可证变更的,请将纸质材料提交到安徽省合肥市财富广场首座安徽省通信管理局712室,并核验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原件,联系电话0551-65680767。
八、网上申请材料有哪些提交要求? 答:
(一)网上申请材料(尤其是申请表部分)填写的相关信息务必与营业执照、章程等完全一致;
(二)网上申请材料中所有上传的附件均应为原件的彩色扫描件。
(三)上传附件如果页数少于5页的,建议分别以JPG格式上传;如果页数多于或等于5页的,建议按顺序全部粘贴在一个WORD或PDF文件中统一上传,图片请不要倒置。
(四)扫描文件必须清晰可见字。
(五)当网上申请材料退回企业时,若企业三个月仍不能提交修改材料,系统将自动视为企业放弃本次申请。
九、网上提交材料出现问题时向哪里咨询?
答:与电信业务政策相关的问题,可以拨打0551-65680767;对系统使用不够了解,可以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详见系统首页“资料下载”栏目中的《用户手册》。
十、许可证综合管理系统密码忘记怎么办?
答:可以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登陆界面点击“忘记密码”,按照网站要求提交“重置密码申请书”,发送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邮箱进行重置。
十一、受理后的审核期间,企业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在审核期间,请联系人及负责人注意保持电话畅通,确保及时收到审核员的反馈信息,若需要企业补正材料,请企业积极配合修改并尽快提交。在此期间,若联系人及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有所变动,请尽快告知0551-6568067,以防电话无法通知到企业。省通信管理局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请企业予以配合。若未收到反馈,说明申请材料正在顺利的走流程,企业只需耐心等待审批意见。
十二、如何领取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答:
如果是新申请许可证或者申请许可证继续经营的,申请者在系统中打印予以批准通知书,按照通知书要求于指定时间到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省政务中心3号大厅综合窗口(40-41)领取,联系电话:0551-62999847。
如果是进行许可证变更的,到安徽省合肥市财富广场首座安徽省通信管理局712室领取,联系电话0551-65680767。;
领取人若是法人,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领取人若不是法人,需携带法人亲笔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的介绍信或授权委托书、领取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十三、在审核期间如果想办理营业执照或股东的变更该怎么办? 答:建议公司在审核期间不要去工商办理营业执照或股东的变更。若必须办理工商变更,请公司先撤销对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待工商变更完毕后,重新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十四、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答:拿到许可证后,企业领导及相关人员请务必仔细阅读许可证使用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许可证特别规定事项,对经营许可证的使用或其他相关问题可拨打0551-65680767咨询。
此外,建议企业扫描并复印许可证,以防遗失后无底可留。
十五、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还需要到哪些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答:企业拿到许可证后,请按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十七条的规定和《许可证特别规定事项》第六条的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手续。获准经营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到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无线电频率使用手续。
十六、获得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企业应进行哪些手续?
答:登陆《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分支机构列表中填写负责经营电信业务机构相关信息表。
十七、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对开通业务时间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除经营许可证中有特别规定外,电信业务经营者取得许可证后,应当在一年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覆盖范围提供电信服务。
十八、许可证变更的种类都有哪些?
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六章的规定,目前可以办理的许可证变更种类有如下几种:
(一)公司名称变更;
(二)法定代表人变更;
(三)注册资本变更;
(四)注册地址变更;
(五)股东变更;
(六)经营主体变更;
(七)业务覆盖范围变更;
(八)有效期届满要继续经营;
(九)有效期内终止经营;
(十)信息服务补申请大区制管理方式;
(十一)互联网信息服务项目变更(域名变更,仅限中外合资企业);
(十二)许可证遗失补办。
(十三)其他
十九、企业应在什么时间办理许可证续期手续?
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三十条的规定,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办经营许可证的申请。
二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已过期是否能办理续期?
答: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第三十条的规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期申请。所以,许可证已过期是不能续办的,若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无违规行为且想继续经营,可以重新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二十一、有多项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更时,如何提交申请材料?
答:有多项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更时,企业可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变更事项进行多选,填写后一并提交。
二十二、年检前办理许可证变更未审批完毕,是否会影响年检?
答:只要按时提交了变更申请材料,即便到年检仍未审批完毕,也不会影响年检结果。
二十三、许可证丢失是否可以补办,如何补办?
答:许可证丢失可以补办。登陆《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点击“许可变更”,选择“许可证遗失补办”,填写完相关材料后提交。【第四部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常见问题解答
一、哪些企业需要参加安徽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 答:上一年前获得安徽省通信管理局颁发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所有企业需参加年检,颁证时间以许可证年份编号为准。
二、年检时间如何安排? 答:
(一)自年检通知印发之日起,电信主管部门通过走访检查、业务拨测、意见征集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同时省颁证企业需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二)每年第一季度(一般为3月1日~3月31日),省颁证企业向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报送年检材料,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对年检材料进行审核。
(三)2015年4月起,电信主管部门公布年检合格企业名单并办理年检盖章手续;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主管机关将主要采用哪些方式进行年检: 答:
(一)全面审核参检企业报送的年检材料
(二)对参检企业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三)适时组织业务拨测和现场抽查
(四)征求省内外相关部门对参检企业在信息安全、电信设施建设、电信资费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意见
(五)征求社会用户对参检企业的意见
(六)年检盖章现场审核企业有关资质文件的原件
四、年检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是否按要求在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载明电信业务
(二)是否擅自变更股东股权
(三)是否及时缴纳码号等资源使用费用
(四)是否严格执行用户服务质量规定
(五)是否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安全要求,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等法规要求
(六)是否落实网站备案管理要求
(七)是否存在不良信息
(八)IDC/ISP企业是否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电管函〔2012〕552号)
五、对参检企业有何总体要求? 答:
(一)提前做好年检准备工作,按照近年年检常见问题及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自查并提前改正。
(二)自愿参加年检政策和系统使用培训。
(三)在年检过程中,我局将组织有关部门围绕重点问题,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检查和业务拨测,对典型企业进行调研,并随机抽查部分企业年检数据,届时请相关企业给予配合。
(四)按照国家统计法规的有关要求认真准确填写总部和相应分支机构的年检材料,并按时提交。保证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五)经营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的企业,应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电管函〔2012〕552号)及相关法规要求,从专业人员设置、机房和场地建设、接入管理责任、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按照《关于印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站备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第1部分 备案管理系统功能>的通知》(工信部电管函〔2009〕308号)、《关于印发
(六)加强网站备案工作,确保“未备案不接入”,保障网站备案率和备案信息准确率。
(七)涉及整改的,应在整改期限内改正问题,向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提交整改报告(主要包括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和改正情况等)。【在整改期限内改正问题的,按“经整改合格”处理;对逾期仍未改正的,按“年检不合格”处理】
(八)年检合格的和经整改合格的,应在指定时间及时到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加盖年检印章,并按要求现场出示有关资质证明及相关材料。有关原件审核为年检工作审核环节之一。对材料不齐备的,不予办理手续。年检工作结束后将封存印章,不再为任何企业办理盖章手续。
六、参检企业如何提交年检材料? 答:
(一)基础电信企业应在规定期间通过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向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报送年检材料。
(二)增值电信企业应应在规定期间通过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向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报送年检材料。
七、参检企业营业执照载明信息已发生变更或续期的,并已向部提交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变更或续期申请,但新的许可证还未颁发,如何处理?
答:此种情况,企业正常参检即可。如果企业按规定要求正在履行变更手续,我部不会因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载明事项不一致对企业整改;如果企业尚未提交变更申请,应尽快按要求提交。
代销业务的增值税会计核算 篇7
关键词:代销业务,增值税,会计核算
代销业务涉及到委托方和受托方两个会计主体, 代销业务有两种结算方式, 即视同买断和支取手续费。按2009年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代他人销售货物均属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应纳增值税。也就是说代销业务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同为增值税纳税人。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及增值税的最新规定, 谈谈两种代销方式下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增值税财税处理。
1 视同买断代销方式的核算
视同买断代销方式即由委托方和受托方事先签订协议, 委托方按合同协议价收取代销的货款, 而受托方对外销售代销货物的价格可自主决定, 实际售价与合同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此种结算方式在发出代销货物环节类似于委托方销售货物、受托方购进货物, 但代销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不一定转移, 因此与一般的销售货物行为有别。
1.1 委托方的财税处理
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于特殊销售业务, 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判断何时确认收入。实际代销活动中视同买断方式下, 委托方应根据双方签订协议的具体条款, 来判断收入的确认时间, 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般与收入确认的时间一致。
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 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 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 均与委托方无关, 那么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代销商品交易, 与委托方直接销售商品给受托方没有实质区别, 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时, 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商品收入。也就是说, 在这种情况下, 委托方一般在发出委托代销商品时就可确认收入。发出商品时, 委托方按发出商品数量乘以协议价的金额, 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 将来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 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 那么, 委托方在发出代销商品时通常不确认收入, 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来的代销清单时, 确认本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增值税纳税义务, 并向受托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委托方按按代销清单上的数量乘以协议价的金额, 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1.2 受托方的财税处理
视同买断代销方式下, 若发出商品时代销商品的相关风险也发生了转移, 则受托方在收到代销商品时视同购进。受托方从委托方处取得代销货物时, 若同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可抵扣进项税额。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对外代销货物时, 按实收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取得的不含税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按不含税收入乘以税率计算出的金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受托方实际应纳的增值税等于对外代销环节应纳的销项税额减去从委托方处取得代销货物时的进项税额。
代销商品发出时若未转移风险, 受托方收到代销商品时不作购进商品处理。当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 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 此时受托方发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 应按实际收取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等科目。受托方对外销售后, 再向委托方提供代销清单, 并从委托方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此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2 支取手续费代销方式的会计核算
支取手续费方式即受托方按委托方规定的价格销售代销货物, 根据已代销货物的销售额乘以双方约定比例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其特点是受托方对外销售代销商品的价格由委托方决定, 一般情况受托方对外销售代销商品的价格等于与委托方结算的价格。受托方在此交易中不能获得代销商品的差价收入, 获得的利益是手续费收入。在征税方面, 委托方是增值税纳税人;受托方既是增值税纳税人, 又是营业税纳税人。
2.1 委托方的财税处理
支取手续费代销方式下, 委托方一般在收到受托方交来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 发生增值税的纳税义务;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 在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委托方可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对委托代销商品进行核算, 也可不单设此科目, 而将委托代销的商品并入“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委托方的会计核算可分为五个环节:
发出代销商品时, 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借记“委托代销商品”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发出商品发生退回的, 应按退回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借记“库存商品”科目, 贷记“委托代销商品”科目。
当受托方将商品售出且提供代销清单时, 委托方应根据代销清单上的销售数量及代销的价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确认当期销售收入。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等科目。同时应结转已代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委托代销商品”科目。
委托方与受托方结算应支付的代销费用时, 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实际收到受托方交来的款项时,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2 受托方的财税处理
支取代销手续费结算方式下, 按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代他人销售货物应视同销售, 故受托方是增值税纳税人。受托方应纳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即:应纳增值税=对外代销价格×税率-与委托方结算价格×税率
此种结算方式下, 若受托方在从委托方处取得代销商品的同时, 索取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即可抵扣进项税额。由于一般情况下受托方对外代销价格等于与委托方结算价格, 故虽然受托方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但应纳增值税为零。
此种结算方式下, 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 受托方取得的手续费收入为营业税应税劳务———服务业中代理业的应税收入, 应按5%计算缴纳营业税。
受托方的会计核算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收到委托方发出的商品时, 按收到的发出商品数量乘以双方的结算价格, 借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 贷记“代销商品款”科目。
当受托方将代销商品对外销售时, 从税收方面来看受托方发生了增值税纳税义务, 从会计核算来看受托方无需确认收入, 因为此时的销货款的实际获取者是委托方, 对于受托方而言, 只是增加了对委托方的负债。受托方此时应根据实际对外代销的商品数量乘以对外销售价格,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委托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同时受托方应根据实际对外代销的商品数量乘以与委托方的结算价格, 注销已销售的商品代销商品款和受代销商品。借记“代销商品款”科目, 贷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
当受托方向委托方开出代销清单, 并收到委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委托方”科目。
当受托方与委托方结算, 扣收代销手续费并清偿债务时, 按应偿还的全部负债金额借记“应付账款-委托方”科目, 按实际应收取的手续费金额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将全部负债扣下应收的手续费后的金额,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受托方应对收取的手续费收入乘以5%的营业税税率, 计提应纳的营业税, 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
因此代销业务在进行财税处理时, 先应根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结算方式来判断双方的纳税义务, 并做出相应的会计核算。视同买断方式下, 应视代销商品发出时是否转移了相关风险来确定委托方的收入确认时间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支取手续费方式下, 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会计核算环节与方法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高丽.谈委托代销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变化.财会月刊, 2010 (3) .
[2]李英.代销商品会计处理及纳税分析.财会通迅, 2010 (3) .
[3]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 (I)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0.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篇8
增值业务在广电领域有着非常宽泛的范围,除了基本收费包之外的业务,都称作增值业务。当前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除了EPG广告和股票业务较为成功之外,其他增值业务受限于单向机顶盒的广泛部署和体制及市场等因素,业务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增值业务宽泛、自由的定义,让广电人在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冲击时,无法不相信增值业务的灿烂未来和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和未来,让已经占据了客厅娱乐市场的广电运营商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增值业务充满了想象和信心。另一方面,IPTV业务和网络电视带来的威胁,让数字电视运营商也不得不试图通过增值业务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借鉴互联网业务
虽然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但是由于三网融合理念的长期影响,其自身已与发展多年的互联网直接接轨,受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各种影响。这种状态就如同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开放的中国与国际接轨时,各种新模式和思维不辨菁芜地涌入,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有效的模式和方法并不容易,仍需广泛的常识和实践。从互联网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摸索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互联网业务、适应互联网经济的过程。边际生产成本递减,市场临界规模、规模收益递增,市场正反馈等网络经济的运作规律,是当前国内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占领客厅的电视屏幕,一直以来就是运营商和媒体争夺的一线战场。各种电视终端设备,如机顶盒、一体机、娱乐PC、游戏机、多媒体互联网设备(MID),甚至MP4都试图多角度争夺或渗透客厅屏幕市场,希冀获得庞大的家庭娱乐用户市场。这里面做得成功的有微软的XBox、任天堂的Wii等。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用户使用业务的离散性也会变得更大,用户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业务、不同运营商中,例如微软的XBox游戏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营商IPTV服务,而具备体感游戏功能的机顶盒用户可以下载选择不同的游戏运营商应用进行网络游戏。雅虎Widget TV的出现和Apple应用商店模式的成功,对业务三屏融合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启发作用。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也一定会参考应用商店和Widget应用下载的模式,来促进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增加用户粘度。
增值业务的双向拓展
目前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拓展,还主要是在垂直方向的两类模式:一类是互联网业务向手机屏幕和电视屏幕上渗透,典型的如彩票业务、银行业务、社交类应用、网游业务、电视杂志等,这类模式的业务希望能够拓展家庭电视用户群体,最终业务表现就如同现在的手机业务一样百花齐放,业务与业务之间并无太大联系,仅仅是简单的加和性聚合;另一类是基于传统的电视服务向互联网和手机渗透,例如位移电视、广电的网络电视服务等,从业务相互渗透的程度来看,互联网业务对电视屏幕的渗透范围更广、力度更深。
这两类模式的拓展效果目前都不理想。前一类模式,不仅受限于数字电视双向用户的数量和用户习惯的培养,而且还涉及到机顶盒的性能、电视屏幕的显示效果、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标准化缺失、广电传统的分割的运营体制和思维、产业链缺失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产业及规模要求。例如,电视购物商城之类的业务涉及到商品种类的实时更新、货物上架下架及数量的同步、支付、配送、售后维修、客服、推广等,这需要运营商和SP之间的长期磨合和用户习惯的培养,这种磨合的过程通常还受到双方对业务迅速盈利等过高期望值的考验。因此,在摸索阶段,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市场对SP的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也就是说,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领域缺乏互联网行业的孵化器模式。至于传统电视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订阅服务和手机电视业务,则更多是频道本身的增值运营。
尽管通过推广和宣传,简单的棋牌类游戏和具备博彩性质的猜谜中奖类业务吸引了较多电视用户参与,但这些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目前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数字电视本身的竞争力,很容易被网络电视内置的网络游戏和类似业务替代。只有立足媒资系统和电视用户市场数据这两个潜在核心价值点,对关联电视、好友电视这类基于电视用户“横向”使用习惯进行优化的业务精耕细作,并以此形成一个面向所有电视应用的水平层面增值业务运营平台,才能真正发挥数字电视数字化后的用户价值,创造数字电视的核心竞争力。那种完全垂直的增值业务在初期摸索阶段可以尝试,但会被未来具备精准营销的相似业务所替代。尽管很多增值业务试图传媒化运营,但仍然缺乏接触到最终用户的能力和控制力,甚至处于垂直悬空的通道化状态,可谓是对互联网经济和新媒体模式照猫画虎,这也许是面对Web2.0/3.0冲击时,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在摸索中前进的一个侧面证明。
从增值业务用户及市场拓展的角度出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把自己营销推介给已有的成熟市场的目标用户群体,让这类用户熟悉和接受自己,而不是培养新用户和使用习惯。培养新用户群体和使用习惯对SP运营能力和资金能力要求更高,市场培育时间较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目标群体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与其他市场的SP或运营商实现资源互换,从而在某个领域或目标用户群体中进行同类或相关电视增值业务的推广和营销。互联网经济的无边界化则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在增值业務方面,三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机会多于挑战,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宽带业务发展中被通道化和边缘化,则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的前车之鉴。
增值业务的技术基础
数字电视业务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标准化和体系化一直是广电运营商的致命伤。尤其是CA技术标准的私有化,直接导致行业内戏称的“机顶盒市场七国八制十二侯”现象。增值业务互联互通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大幅度攀升,而互联网经济所要求的市场临界规模无法具备,边际成本难以降低,市场甚至出现负反馈。一方面,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初期,由于机顶盒硬件性能和资源的限制,多采用C程序来提高效率,因此需要在多家机顶盒平台(或中间件)上进行移植和测试。一旦机顶盒厂商的软件出现升级和更新,SP也需要将自己的应用软件随之进行测试和更新。因此,技术标准的不统一直接让SP的运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广电市场是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业务的开展思路大部分还处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阶段,运营商希望尽可能规避合作运营的风险,因此对于增值业务的合作运营不利,增值业务提供商很难获得持续的运营收益和现金流,自身发展最终受到资金制约。
除了基于C的独立应用开发之外,浏览器和Java逐渐成为当前增值业务的主要技术体系。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浏览器厂商本身的私有接口及函数泛滥,Java缺乏针对于电视业务和机顶盒的统一标准的开发包。国内数字电视市场上没有相对成熟的企标或行标,似乎是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一直凸显的弱点,而四级体制下的广电市场也无法形成相对集中的市场标准。
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通常是为了满足政府工程需求或领导工程的需求而进行开发,数据广播也是因为这个市场需求而火了一阵。电视用户对这种出发点很好但是操作中却离百姓甚远的形式主义并不买单,某运营商甚至曾经发生过数据广播服务器宕机两周而没有用户发现业务不能使用的情况。由此可见,电视的收视率(IPTV和互动电视可以准确地通过点击率、观看话单数据进行统计)仍然是电视业务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供帮助运营商提高电视收视率、逐步改善运营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业务平台,才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和根本。这方面,广电设备供应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工程和缺乏创新及竞争意识的另一个结果,是扼杀了技术在业务中灵活应用创新的可能。即便是拿传统的数据广播来说,对象轮播之类的灵活应用在国内数字电视中基本看不到,更不用说去尝试如Widget和应用商店这样的业务运营。
由于长久以来数字电视业务模式简单,前端加播出的运营模式使得广电运营商的业务运营和推广经验积累不够深,而数字电视行业的系统设备提供商又不具备提供运营级业务平台的经验。业务平台缺乏用户数据和分析的一整套规范流程和能力,即使BOSS系统也更多是DVB系统中的用户管理系统(SMS)的升级和独立,与业务无法结合。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BOSS提供商对广电运营商对BOSS提出的运营需求很难满足的现象。
从当前的技术角度来看,IPTV业务继承了电信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架构和标准,相比数字互动电视更加完善和领先。在增值业务的管理和互联互通方面,更容易移植现有的业务,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曾针对IPTV的发展提出统一视讯之类的要求,试图利用IPTV的视讯交换能力,融合现有的视频会议、监控、可视通话、3G视频业务等。在网络传输、技术积累、视讯及增值业务运营经验方面,IPTV的运营商和技术供应商由于互联网宽带业务的天然优势,相比数字电视运营商更具有深入的理解和长足优势。
从技术角度总结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太多,国内数字电视尝试的太少。
【增值税业务培训】推荐阅读:
增值税业务07-16
自营增值业务05-11
增值业务平台06-10
3G增值业务08-15
移动增值业务08-19
数字电视互动增值业务07-28
手机漫画项目增值业务合作协议11-13
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材料的10-10
某省电信行业增值业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