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听看教学活动记录(共7篇)
中班听看教学活动记录 篇1
管理调皮孩子的方法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要是哪天他们没来上学,班上自然是安静多了。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教育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他们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比如说:往往调皮的孩子都活泼好动,但大多数都很聪明,课堂上会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外各种活动都踊跃参加等等。关键是怎样管理这些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去克服缺点。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夏艺菲的女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因为他们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当“小老师”这个办法好
在和家长交流时常常听到他们说也不太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东西,只知道孩子们会背几首儿歌、会唱一些幼儿歌曲。可参加了我们的开放日以后才感觉到他们的孩子原来会许多知识,幼儿园老师教师知识面太广泛,生活太丰富。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个别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把每月学习的主题和每周要学习的大致内容都贴在家园栏上供家长观看,课他们细心看的人却很少。为了让家长能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我尝试了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先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还是小部分。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十来分钟帮助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主要内容,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当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比一比谁的“小老师”当的。
这个办法还真好。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飞孩子在家里当小老师教他们学跳舞、背诗歌了等等。有了家长方面好的反馈,我心里很开心,同时也坚定了这个做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常遭批评打击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我们班有对双胞胎姐妹,一个是“大大’一个是”小小”.她们聪明活泼,但是也很调皮。上学期“六一”儿童节都参加跳舞,可小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教的时候她不听,所以老跟不上趟,为此没受我班两位老师批评,并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还把她痛打一顿。从此小小一段时间很消沉,不再有往日的自信。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班上有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深深自责,于是我有意无意地主动和她交流、套近乎。不是夸她衣服好看就是说她长得好漂亮,方正就是找一切机会找一些话赞美她,并建议其他老师也这样做……总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恢复了自信,她终于变回原来活泼的“小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每次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或者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都想和我站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中班段教研活动记录(五) 篇2
第十二周中班段教研会议记录
二、学习《早期阅读中我们搭建师幼之间的互动》
主持人:早期阅读中的师幼互动关系指幼儿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多向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它维系着幼儿阅读活动的成效,是早期阅读活动中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互动行为中的情感特征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整个互动的进程有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老师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大徐老师: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从成人潜移默化的身教中形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所以教师应努力打造读书人形象,用自己爱看书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到书的吸引力。尤其在早期阅读教育的初期。孩子往往对阅读缺乏耐心和持力。
金伟伟:根据不同的阅读形式,来给予孩子不同的有形的情感支持。比如,在与孩子一对一阅读时,老师把孩子搂在怀里,靠在身上;分组阅读时,和孩子围坐在一起:集体阅读时,离孩子近一些: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让孩子经常听到老师热情洋溢的话语:家庭亲子式的阅读形式,让孩子有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所以,在温情的阅读中.师幼共享的不只是图书而已.还有彼此的关爱和情感的交流.从中让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蒋瑶:当孩子的阅读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助”幼儿一臂之力,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将幼儿的阅读兴趣推向深入。
孙慧等其他老师也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老师的讨论,早期阅读中师幼互动的情感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鼓励、赏识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不仅有助于保护幼儿发起与阅读有关的互动行为的愿望,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在发起阅读行为时.希望得到教师的积极反馈。
3.幼儿在回应教师发起的与阅读有关的行为时,表现出较明显的个性特征。
三、教养笔记交流
徐燕《喜欢被喜欢》
四、近期工作安排
1.下周一中班段集体捡落叶。
中班听看教学活动记录 篇3
观察背景:
六月份的主题是“生日”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有着大量的儿歌、故事、歌曲等,都是围绕“生日”展开的,如《小老虎的生日》、《小蚂蚁的生日会》、《制作爱心礼物》等,孩子们对召开生日会非常向往,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和表演需要,我们在表演区提供了一些生日皇冠、孩子们自制的生日帽、幼儿自己拼搭的生日蛋糕、动物头饰等,一个“动物生日会”开始了。观察时间:
2015年6月28日 观察对象:
郁丰阳、陆玥潼、郁博文、张陆怡青、陈易枫、宋奕霖 幼儿年龄:
中班下学期 观察地点:
中三班活动室内的“我行我秀”区域 观察目的: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状态是否积极,是否投入与自己扮演的角色,幼儿是否自信地运用表情、肢体动作等进行表演。观察实录: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六个小朋友鱼贯进入《我型我秀》表演区,他们自主选择了想要表演的角色,宋奕霖最先进入,她选择了小蝴蝶胸饰贴在了胸前,然后带上了生日皇冠,接着几位幼儿也分别选择了郁丰阳(小绵羊)、陆玥潼(小蜗牛)、郁博文(小鸭子)、张陆怡青(小兔)、陈易枫(小猫)。期间,陆玥潼和张陆怡青同时拿到了小兔胸饰,但后来,在怡青的坚持下,潼潼作出了让步,转身拿了小蜗牛的胸饰。一开始,只见小蜗牛第一个进入角色,她先去玩具超市买了一件乐器当作礼物,只听她对宋奕霖说:“小蝴蝶,祝你生日快乐,这个礼物送给你。”小蝴蝶连忙回应,“谢谢!”接着小蜗牛走到了前面,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陆玥潼!”这时,宋奕霖连忙提醒,:“你是小蜗牛”“哦,对,我是小蜗牛!”她连忙更正过来。表演完毕后,作为小主人的小蝴蝶带头鼓掌,并发给
她一只自制生日帽。接着,后面几位幼儿也陆续介绍和表演,其中郁博文小朋友大方的介绍,没有搞错自己扮演的角色,而另外几名幼儿则都是在小蝴蝶的提醒下,改了过来,最后一个轮到陈易枫表演了,她走到台中央,看了看台下的小动物们,想开口,突然间又涨红了脸,下面的小观众看着她,说:“为你数一二三哦”,可是等了一会儿,陈易枫还是没有唱,而下面的小蜗牛开始和小花鸭讨论,自制的生日帽老是掉的问题。旁边的小蝴蝶和小白兔也凑了上来,没人关注陈易枫扮演的小猫了,她的嘴巴开始动了,只是声音很小,完全听不清楚在说些什么。一边唱一边把手指放到嘴巴里。眼睛关注着其他的同伴。突然,她大声地对同伴说,“你们听好了,我要开始表演啦!”“白白的馒头哪里来„„”唱歌的声音非常响亮,同伴们也都看着她。
全部表演完之后,他们集体演唱了生日歌,还一起切蛋糕等。分析与评价:
1.这六名幼儿进入游戏区后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意愿挑选自己喜欢的道具进行自主表演。特别是在选择角色环节,虽然稍有争执,但在协商、谦让的过程中,最后还是和平解决了。
2.活动中宋奕霖小朋友占主导地位,在同伴每一次表演出现差错时,都能适时提醒他们,及时更正。而参与表演的幼儿其本上都能大方地参与表演,这也与幼儿前期经验有关,因为“我型我秀”区域设置已有一学年了,孩子们都有许多表演的经验。
3.角色游戏中的内容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比如:前段时间的故事《小老虎的生日》、《小蚂蚁的生日会》等,幼儿自己在家过生日的经验。所以今天的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像创编的情节,属于自己“创造的”游戏。游戏中陈易枫小朋友从一开始的不自信、不大胆,到最后的大声地进行表演,其中,她自己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说明她的表演经历较少。反思与建议:
1.《指南》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这个区域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日”的场景,满足幼儿的表演需要,推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幼儿在表演游戏过程中,能熟练地进行对话,操作游戏材料,学会运用自
己的表演经验表现动物角色,当出现忘记说或说错的情况时,能够在同伴的提醒下更正,并继续表演,体验了分享、合作、交往、沟通的社会情感。
3.表演游戏能帮助部分幼儿克服羞怯、胆小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并且也发展了幼儿的表演才能,提高了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让幼儿沉浸其中。体验到了自主游戏的乐趣和成功。备注: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 篇4
观察对象:蔡若歆、毛睿欣
所在活动区:娃娃家
操作材料内容或材料名称:厨房用具、杯子等 观察过程: 娃娃家中,“妈妈”蔡若歆和“孩子”毛睿欣在家吃早饭。妈妈说:“宝贝,快点喝,豆浆可有营养了!” 可是 “孩子”皱着眉头撅着小嘴说:“豆浆有味儿,我不喝!”“妈妈”生气了,声音更大了:“不喝不行!不喝长不高!” 孩子也随着大声说:“我就是不喜欢喝嘛!”说完,她把杯子狠狠的摔在地上。妈妈气得不知所措。观察分析: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篇5
观察一:
有一天,吃完饭,我让吃完饭的小朋友端着椅子坐到操场上,只见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对她说:“你怎样不出去啊?”张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声,把头低下去。
观察二:
午时快放学了,我拿出已学的字卡让小朋友来认,我先出示一张字卡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认识这个字宝宝?”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我的小手举起来了,张璐想举又不敢举的小手,我看着她说:“张璐,你能告诉教师这个字宝宝怎样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教师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紫色的紫”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
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
效果: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篇6
时 间: 主持人:何俊玲 记录人:谭翠芳
教研内容:什么是家园合作,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合作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俊玲:《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要转变观念,担当好家园合作的角色: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班主任要发挥桥梁作用,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
何红梅: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的意识: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合作的建立,以服务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以尊重之情取得家长的信任。创建良好的家园合作气氛;畅通家园交流的渠道:建立班级通信网络,及时传送喜报。
谭翠芳: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时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何珺: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
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参与家园活动,平等合作,增强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热情。
何红梅:重视沟通,形成合力,资源共享,拓展幼儿全面发展的空间,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创建家园活动的合作方式,家园合作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
何俊玲: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红梅 记录人:何珺
教研内容:学习并解读优化一日活动保教行为细则中体育活动。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红梅: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臵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在体育游戏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何俊玲: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为每班的幼儿准备擦汗的毛巾,教师要提醒和帮助幼儿及时脱去多余的衣物和擦汗。
何珺:要自力更生,废旧利用,制作出各种各样有健身价值,幼儿喜爱的小型运动器械。要经常清扫和检查运动器械,保证器械安全。制定和准备好下雨,下雪等不利于户外体育活动的气候条件下的室内体育活动方案,不能轻易占用体育课的时间。
谭翠芳:根据基本动作内容设计游戏活动,要丰富,在设计游戏时也要层层深入,不要一层不变。保证游戏的活动
量,有目的地指导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何珺:教师要有自信,不要有畏难情绪,在户外怕控制不了幼儿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着装要得体。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于低,不是单一的走、跑、跳,要有游戏的形式穿插其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放在工作的首位,消除安全隐患,活动前先检查器械,场地等。
何红梅:在体育活动之前进行准备活动,比如今天练习跑、跳,那就在做准备活动时着重练习脚部的准备运动,并且在活动完成后做整理运动,让身体肌肉充分的放松。
何俊玲:每周每班指定适合年龄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从幼儿兴趣爱好入手,让幼儿为自己设立一个或多个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安排。如果体育活动中,只是单纯的跑、跳、走,孩子就会觉得乏味。
谭翠芳: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体育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达到预定的运动量。
何红梅: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珺 记录人:何红梅
教研内容:学习并解读优化一日活动保教行为细则中游戏活动。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珺:能友好的和同伴游戏,在游戏中能主动与同伴交流,游戏后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收拾、分类、整理好不同的玩具。除此之外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是游戏活动在轻松、友好、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何俊玲:在当前幼儿园游戏开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游戏观
2、游戏环境和条件创伤不利。
3、教师在孩子们游戏中充当导演者、指挥角色,游戏并非孩子们的自主活动。
何红梅:应该保证孩子们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营造宽松、自由、积极的游戏氛围。
谭翠芳: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该注意:第一保证幼儿愉快的自由活动。第二生成棵索性活动,使教学活动游戏化。第三利用游戏因素,保证轻松愉快的一日活动。
何珺:我们教师要认清游戏的本质,游戏包括安静的、活动的、室内的、室外的、传统的、现代的、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只要能让幼儿身心愉悦、健康向上的游戏,我们都需要加以保护,不能横加干涉,更多的指责。
何俊玲:因此在指导游戏时要正确处理好关系,让幼儿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主动得到发展。
何红梅:在游戏结束时要进行评议,特别要注意到并不是每次活动都成功的,对于不成功的游戏就要在小结时请大家找原因。一次在积木区由于幼儿没有统一意见,总是发生矛盾、真吵,于是在评议时我请大家一起找原因,他们都说“应该先商量好搭什么再开始搭,就不会吵架。”孩子们的头脑中。”增强了协作意识,并让幼儿在游戏后自己总结,找出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游戏中这样的现象就少了。
主持人总结:
1.关注幼儿兴趣,顺应幼儿真正需求 2.尊重意愿调整确定游戏内容 3.发掘游戏,适时满足心理需求。4.根据幼儿园特色设臵游戏
5.游戏材料投放数量足、种类全,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还需耐玩。也可采用集体游戏、个体游戏、小组游戏、自由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游戏活动。
6.制定目标明确、有指导和观察要点,游戏活动计划。
7.根据需要保证游戏活动的空间及场所。还应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学习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能克服困难,坚持游戏。
何珺: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谭翠芳 记录人:何俊玲
教研内容:如何改进幼儿在园与在家行为的两面性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谭翠芳:我们希望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能一致,都能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改进幼儿“两面性”现象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何红梅:教育孩子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因为你的一言一语,都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所以教师各中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也将给孩子许多跗面的影响。
何俊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巧用评价介质,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情感、态度、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要特别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何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让幼儿在援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并
收获各种有利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有收获的。
何俊玲:幼儿的生成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只要走近孩子,关注幼儿日常活动,与幼儿平等相处,观察孩子、倾听孩子,就不难发现幼儿的生成活动的话题与兴趣。
主持人总结:在活动中,我们要让幼儿多次尝试不同的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策略,从而了解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也可以迁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让幼儿能更自主的发展。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不是给予一个定量或定性的评价结论,而是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自我表现空间,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个性发展而指导他们进行活动。
谭翠芳: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谭翠芳 记录人:何俊玲
教研内容:喝水可以这样喝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谭翠芳:孩子在园喝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一个班有三四十个孩子,客观上教师难以时刻照顾到每个孩子。教师只看到孩子去喝水了,却看不到孩子是真的喝了还是在“表演”喝水。因此,如何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饮水以及饮用适量的水,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何俊玲:分析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不爱喝水
喝水中有“装模作样”的成分。有的忙着玩耍顾不上喝水,有的对淡而无味白开水毫无兴趣。
2、控制不好饮水量
接得太少显然不能满足基本胜利需要,接得过多则喝不掉,时间久了便对产生了恐惧和排斥心理。
3、喝水时秩序混乱
在接水时常常你推我攮,结果将水洒得到处都是。何珺:让孩子爱上喝水。
(1)营造喝水的游戏氛围。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喝水角”。
(2)添加水果片,让白开水获得青睐。如在开水里加点柠檬片、金银花、菊花等,让他们对白开水产生新鲜感。
何红梅:引导孩子喝适量的水。
如在饮水机后面的背景墙上贴三幅喝水的示意图。第一幅没有花朵的枯枝和盛着少量水的杯子,提示孩子只喝一点点的水,身体也会象那些植物一样枯萎。
第二幅伤心的花朵和满得快溢出来的水被,提示孩子不能接得太满。
第三幅微笑的花朵和适量的水的杯子。何珺:让孩子学会等待。
吸取公共场所中采用的“一米文明等待线”的做法,在饮水机前半米处贴上红色不干胶,做成一条等待线,引导孩子学会等待,做到文明取水。
主持人总结:前两总方法比较适合托小班的幼儿,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后,进入大班就不用为喝水的事操心了。而第三种方法比较实用,适合中班幼儿试用。
谭翠芳: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红梅 记录人:何珺 教研内容:
1、如何减少一日活动中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消极等待现象。
2、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改善幼儿两面性行为。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话题
(一):如何减少一日活动中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消极等待现象。
重点:午餐与餐后活动的组织
讨论:
1、教师不与幼儿一起进餐,采取早晚班分班、分时段管理的方式。午餐时间,两名教师一起分发完饭菜后,早班教师先去食堂用餐,晚班教师在教师里管理与指导。11点半晚班教师食堂用餐,早班老师管理与组织。
2、争取各班能配一名保育老师。三人分别进餐、午餐管理、餐后活动等的组织。
话题
(二):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改善幼儿两面性行为。
讨论:
1、家长要给孩子做诚实的榜样。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家长要以城市培养诚实,和孩子讲道理。
2、适度、合理的奖励与惩罚。在家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孩子出现说谎等两面性行为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3、学会肯定、鼓励孩子,不要主观、武断地滥施批评、训斥、惩罚。孩子犯错误时,有时候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错误,不要大声地训斥,而是要先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如果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以适当的惩罚。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俊玲 记录人:何红梅
教研内容: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策略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一)理论导读:《中国幼儿园教师的好心》 何俊玲朗读文章。
幼儿还不具备足够的自理能力,成人“理应”帮助他们。但是,这样做也使幼儿缺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从而变得更加依赖成人。“好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何珺:教师的“好心”行为只能迎合一些教育评价者和一些不断提出要求的家长们的需求。
何红梅:其实,有些事情我们是应该放手让幼儿去做。谭翠芳:对,有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个“懒”老师。这样,孩子们得到了锻炼,我们也不会太累了。
主持人小结:“好心”办的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狠心”做一个“懒”老师,既解放了自己的双手,也能让孩子的双手变得更加能干。
(二)《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策略》
1.讨论:何为“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
结果:高结构的集体活动即指活动与活动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以集体活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
2.分析适合本年段的过渡环节策略:
何俊玲:我觉得信号式过渡比较符合各班人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去试试看。
何珺:但是我觉得如果只有一个老师的时候,可能会管不过来,而且这样子,小朋友的动作也会不会比以前缓慢。
谭翠芳:这个问题值得考虑,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主持人小结:用音乐作为环节的转换信号,除了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好处外,还能让幼儿在无意的状态下,增加对一些经典音乐的熟悉感和好感。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何俊玲: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谭翠芳 记录人:何红梅
教研内容:一日优化活动:幼儿盥洗时的等待现象怎样解决?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俊玲: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怎样做到井然有序又能避免消极等待,请老师发表下各自的想法吧。
何红梅:我们班是一组一组去盥洗。其他的幼儿休息。何珺:我们班是先请一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洗手时自己数数,其他的幼儿在位臵上念儿歌。
谭翠芳:有些小朋友就是这样,数到数了,就算手里有肥皂水他也不冲干净就回到位臵上了。
何红梅: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我们是以保育为主,以幼儿的安全和卫生为主了。
何珺:我觉得这个是老师观念的问题。等待现象中的“等待”是适当的等待还是消极等待,这里有个关键词的误解。如果明明是有组织的活动,保证到大多数的幼儿参与活动,何俊玲:而仅有小部分,个别的幼儿需要等待的话,这个活动就没有消极等待可言。有些等待是需要的,也是社会
常规中应该让幼儿学习的。
谭翠芳:在盥洗过程中消极等待的现象还是较少的。主持人总结:我觉得这个幼儿盥洗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中的组织也是不同。我们要根据每个活动内容来安排孩子的盥洗。如果有操作活动的,那么我们就要灵活机动请已经完成操作的幼儿先进行,如果没有操作活动的,可以进行分组盥洗。
何红梅: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珺 记录人:谭翠芳
教研内容:幼儿的两面性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你们班里有没有这种两面性行为的幼儿? 2.他们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3.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何俊玲:我先说说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小班的时候很乖很乖,几乎坐着不动,但是他妈妈经常对我说这个孩子在家里却是调皮的不得了。这个就是孩子的两面性行为。
谭翠芳:我们班也有这样的情况。我在想会不会我们老师给的压力太多?而孩子对于家里人已经熟悉,或多或少的宠爱让孩子已经摸透了性格,才会压不住他们而导致两面性行为的出现。
何红梅:我们班有个孩子在家里老爱发脾气,可是在幼儿园却很听话,他奶奶曾经对我们说过,他们老是在家里告诫孩子,要他们在幼儿园应该怎样怎样?不然会怎样?也许是家长给孩子灌输了不良思想,造成孩子对我们幼儿园和老
师的恐惧心理。
何珺:可能是孩子对新环境和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孩子的自尊心不强,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够,才形成了在园在家的两面性。
何俊玲:有些孩子在家里表现越强烈,可能在园就会越难表现自己的个性。
何红梅:这一周去仔细观察下这些具有两面性行为的孩子,并记录下来。我们尽力去帮助调整他们的两面性,碰到问题也请记录下来,留到下周来讨论。
谭翠芳:可是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很乖,我们怎么去帮助调整他们?
主持人总结:这就是需要我们平时多和家长沟通,把他在园和在家的行为表现联系起来,及时观察并做好反思,和家长共同来克服孩子的两面性行为。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珺 记录人:何红梅
教研内容:如何组织幼儿有序的排队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主持人:说说为什么要排队?
何红梅:为了加强安全,提高幼儿规则意识。何俊玲:为做一个遵纪手法的好公民做好铺垫。主持人:什么时候需要排队?
谭翠芳:出操、午睡、入厕、喝水、户外散步 何红梅:午睡时一个跟着一个走,有序地进入午睡室。何珺:进入区域活动时,有序地进出
何俊玲:去户外活动时要排好队伍,跟着教师有次序地进行。
主持人:哪几项必须严格地排队?
何俊玲:出操时应有序地、严格地、固定的队伍列队做操。
谭翠芳:除了出操,其他几项可以不固定,但要整齐的列队。
主持人:对孩子排队时的要求有哪些?
谭翠芳:幼儿排队时,插腰走路很不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何俊玲:幼儿两手插腰与自然垂下感觉截然不同,下垂舒服多了。
何红梅: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
主持人小结:一个接着一个走,不推不挤;每天重复、强化排队的饿要求;出操、散步时都照固定队伍外出;进行必要的列队训练。
主持人:排队至出操时的过程中出现推挤、打闹现象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何红梅:以奖励为主,使用榜样示范法。何珺:表扬比批评效果好,多鼓励、赏识幼儿。何俊玲:适当时批评是要用的,但需要掌握方法。谭翠芳:比如“经常发现的,给你一次机会,再次发生,则采用自然后果法”,适当的惩罚也是适用的,此方法适合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主持人总结:组织幼儿有序、固定的排队方式,进行出操和户外散步,而其他的集体性的活动采用不固定的排队方式,排队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对那些推挤、打闹的幼儿教师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辅助批评教育的方法。
何俊玲: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谭翠芳 记录人:何珺
教研内容:如何进行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何珺: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何俊玲: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
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何红梅: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谭翠芳: 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何俊玲: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
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何珺: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何红梅: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
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何珺: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谭翠芳: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何俊玲: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
常规意识。
何珺: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谭翠芳 记录人:何红梅
教研内容:中班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谭翠芳: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何红梅:常规习惯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常规教育是必要的。
何俊玲: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认为幼儿应该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排列,基本上每天的作息时间是不变的,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睡觉,幼儿每天进行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习惯了,老师就好带班了,教学任务便会很顺利的完成。
何珺:在一个班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生活常规,这个班将会是乱哄哄的,同时在这个小细节上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每当一个幼儿在家过了一个暑假以后,回到班上就会肆无忌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在后面提醒着他们,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你想要他们完完全全地去遵守幼儿园的常规生活,那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不同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方法让他们慢慢改变。
何俊玲: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比如:我们为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班上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我们就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我们的引导下,发现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我们在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
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何红梅: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爱惜粮食,在餐前活动中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经常采用幼儿最喜爱的形式(讲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我发现班上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我们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何珺: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比如:春天到了,幼儿盖的已经转换为毯子了,我们就利用这个时候让幼儿自己在起床之后学会整理床铺,将毯子叠好,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毯子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我们再
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班上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谭翠芳: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定期检查有每日的晨检、午检、晚检和每周一次的周检,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常规行为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进行奖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何珺: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关系,让每位家长极力配合好我们的工作,这种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幼儿在园一天,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游戏,而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是幼儿在园内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度过一天,而幼儿一旦离园,在家长的呵护下,往往会忘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等等。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
大的推广价值。
何俊玲: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班教师对常规培养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常规的培养列入促进幼儿园发展的一部分,做到持之以恒。使我班幼儿从入园到毕业能形成一致的要求:
主持人: 1.进餐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2.喝水常规:
(1)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2)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3)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在一米线外等候,不推、不挤。
(4)口渴了会自己喝水。3.卫生常识:
(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
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3)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4)会正确使用纸巾,会擤鼻涕。(5)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俊玲 记录人:谭翠芳
教研内容: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进行交流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俊玲: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的进餐习惯。
何红梅:告诉幼儿吃饭时要吃得干净,不干净的小朋友老师让他马上收拾干净,然后继续用餐,吃完饭以后老师检查桌上干净不干净,对干净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
何珺:中班幼儿理解力较差,一味说教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采取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
谭翠芳:让幼儿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追面、地面、身上的不干净。让幼儿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了,飞也飞不动了,唱歌比蚊子还轻,多难为情啊。
何俊玲:在进餐过程中,可以经常给幼儿播放一段柔和、安静的音乐,使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进餐。
何珺: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主持人总结:对于幼儿的进餐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实施:
1、通过讲道理,告诉幼儿食物对身体的成长作用,使他们懂得,只有多吃东西,才能使身体强壮,越来越聪明。
2、经常督促:进餐慢习惯差的幼儿,对个别经常掉饭粒的小朋友,老师应在旁提醒:小口一点,一口吃完再吃第二口,不要把饭菜堵在嘴里,这样容易洒在桌面上。
3、开展比比看谁吃的又快又干净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鼓励,分一朵小红花等,使其尽快养成良好习惯。
4、进行个别辅导,对那些实在不会自己吃饭的幼儿,先喂,帮助他们学会自己吃饭的要领,然后慢慢过渡让他们自己吃,而后再提出更高要求。
何俊玲: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12月 主持人:何俊玲 记录人:谭翠芳
教研内容:学习—《让孩子喜欢阅读》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俊玲:关于我们现在的早期阅读,我看过早期阅读的专家上的课,他纯粹是在教孩子们翻阅图书。到底谭翠芳该怎么上?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
何红梅:我们在做早期阅读的时候,发现在小朋友看书不够仔细,故事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方面都说的比较少。
何珺:上绘本阅读很难把握好活动时间。就象上次那位专家上了50分钟。
何俊玲:总觉得早期阅读是比较枯燥的,纯粹是翻阅图书,对于我们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接受。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听故事。
谭翠芳:但是听完故事再去看图书,显然有些孩子就失去耐心了。
何红梅:教师也难把握好那个度。恐怕上着上着孩子们的兴趣度不高。
何俊玲:的确,如何更好的上好一堂早期阅读并且能让
孩子们有持续兴趣值得我们大家商讨。
何红梅:我觉得一个故事让小朋友一下子能学到里面的内容存在难度。
谭翠芳:在浏览的过程中,小朋友如果说出和这个内容不符合的时候,可不可以告诉他们这段话的正确意思?
何俊玲:边让小朋友说,然后让小朋友们找。一活动可以分成两个或者三个活动。
何珺:这样也可以避免小朋友想开去。而始终围绕着主线。
谭翠芳: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完整描述图片内容。在完整描述的基础上加入恰当的形容词。
何俊玲: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珺 记录人:何俊玲
教研内容:幼儿园学习活动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何珺:幼儿园学习活动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游戏、常规等都有学习的内容在里面的。我觉得幼儿园的学习应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为主,不追求功利性目的,不应以系统型知识获得为主要学习目标。保持幼儿游戏与学习时的环境、心境的自由、自主、宽松、愉悦的状态,促进获得有益收获。
何俊玲:幼儿期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经验水平的,这种学习一定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与方法、重视儿幼儿的认知过程,因为,思维的能力发展才是学龄前儿童的真正发展。知识教育关键是思维的发展,思维能力是学习的基础。
何珺:幼儿园的学习,主要培养幼儿通过感官,体验、操作、表现,来发展他们的逆象思维,拓展思维,反思能力,想象能力,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培养学习的能力即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审美能力为主要目
标,才能为将来系统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何红梅:幼儿园的教育是针对2-6岁的幼儿,不同年龄段对“学习”的方式需求不一,中、大班的幼儿随着眼界的开阔,经验的结累,已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兴趣,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表达表现,通过各种游戏化的学习,主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对事物的关注和求知欲望等。
谭翠芳:小小班或幼小班的孩子,因经验水平、身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变为一种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及掌握初浅的生活自我服务的能务,从幼儿园教育的主体看:游戏与学习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都是发展儿童,应采用相互渗透的方法,“寓教于乐”。
何俊玲:游戏与学习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中,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较为代表的有:对立论,把游戏看成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认为游戏是无目的活动,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只是表现已有经验,是玩,学习是接受新的知识,是一种探索。
何红梅:幼儿的学习活动与入小学后的正规学习有所区别。学习的内容难度增大了,而在学习时间方面,幼儿园儿童每天是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每节课的学习时间为25分钟至30分钟,而小学生则是4个半小时至5个小时,每节课的学习时间为40分钟至45分钟。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对小学这种正规学习的一种准备,这种准备不仅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
让幼儿学会学习,即是要重视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
何珺:各位老师都很有自己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尝试相互去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方法。
中班上学期教研记录
时 间: 主持人:何俊玲 记录人:何珺
教研内容:幼儿的兴趣与教育 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教师 教研记录:
主持人:兴趣是维持注意的手段吗?
何珺:确切的说是一种前提和基础,手段则更多的指方式、方法。
何红梅:维持注意力不是幼儿教育的目的,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是能主动、自发地寻求答案的态度和习惯。
谭翠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有助于幼儿投入活动,并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主持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吗? 何珺:可以。
谭翠芳:应该是引导,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幼儿去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去培养。
何红梅:应该是先培养兴趣,后掌握技能。
何珺:兴趣是可以通过引导而培养起来的。有些是出自内因,幼儿内心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有些是由于环境的影
响,让幼儿间接地产生兴趣。
主持人: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幼儿付出努力是对立的吗?
谭翠芳:当幼儿产生兴趣,但遇到挫折、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帮助,让幼儿更进一步产生兴趣。
何红梅:需要引导,但不要强制。例如: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是分层的,从第一层到第二、第三……每层的指导重点都是不同的,逐渐地、递进地进入。
何珺: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不意味着放任幼儿蜻蜓点水式地不挺变换关注点,好奇并不等于兴趣。
何俊玲:兴趣是幼儿和人、事的接触中寻找个各种答案的行动倾向,任何努力的难度决定了幼儿是否需要付出努力,这是一中自愿的努力。
中班下学期观察记录 篇7
美术区角活动中3名幼儿选择了美工区的吹画活动,在画做完成后,他们去盥洗间洗手和吸管,再用洗手液的时候大气泡泡,翔翔便把吸管在泡泡上开始吹,吹的很开心,这时候,其他两名小朋友也看到了,模仿他的样子开始吹泡泡,他们开心的又吹又笑,吸引了其他的小朋友,一会儿就过来了一大堆,所有的人都挤在一起开始吹泡泡,比谁吹的多、吹得大,一不小心将苗苗撞倒在地,苗苗开始哇哇的哭起来,旁边的小朋友把它拉起来,他笑着揉揉眼睛指着童童说“他推我。”童童看着他说“我没有”我听到哭声赶过来,询问了一下,童童将事情的过程叙述了一遍。我问他你是怎么做的,他说:“是我不小心的,又不是故意的”翔翔说:“那你把推倒了,你该道歉”在大家的评论中,童童很不情愿的向苗苗道歉了,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和好了。
分析与反思:
【中班听看教学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中班家长会活动记录06-05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10-16
中班段主题活动记录与反思06-01
中班自主游戏记录06-17
中班幼儿个别教育记录12-25
中班美术教学10-05
中班幼儿教学随笔08-10
中班半日教学反思10-17
中班教学反思免费11-02
中班数字教学反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