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应急

2024-07-10

大应急(通用9篇)

大应急 篇1

为加强盱眙城区扫雪除冰工作,确保降雪后城市道路畅通、交通安全和环境整洁,结合县城管局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盱眙县城管局扫雪除冰保障道路畅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银林

副组长:

成 员:

二、工作目标

动员全局人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城管队伍关键时候“拉得出 打得响”的责任担当,振奋精神、科学调度,积极做好扫雪除冰工作,及时清扫、铲除城区主次干道、重点交通路口、坡道的积雪和冰块,消除隐患,保障城区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三、人力、物资及装备保障

(一)人员保障:除值班值守人员外,全局全员上阵。

(二)车辆保障:铲雪车7辆、撒盐车4辆、拖盐保障车1辆。

(三)物资保障:铁锹(锨)500把、扫帚200把、工业盐50吨。

(四)宣传保障:局办公室、数字城管。

四、区域分工

局办公室负责掌握气象信息,及时预警,重大降雪启动预案。

(一)由北向南,交通路口

1.盱马线(十里营大街)(90人)

领队:潘顺利 责任部门:市容市政

——县政府红绿灯及周边

西北角(近中央公园一侧):侯士强带领三中队、错时办、停车中心及办公室共25人;东北角(近山水商务大厦一侧):尤建军带领二中队共25人;西南角(近中澳生态游园、锦绣乾城一侧):王锋带领一、二中队共40人。

2.山水大道(97人)

领队:高永斌 责任部门:环卫中心

——龙虾城红绿灯(47人)

杨兆军带领汪月、张远清队:西北角(近龙虾城一侧)12人;东北角(近水韵长淮一侧)13人;西南角(近中澳生态城一侧)12人;东南角(近中央公园一侧)10人。

——都梁大道(凤悦天晴)红绿灯(31人)

袁忠禄带领秦文队:西北角(近海通建材城一侧)11人;东北角(近中澳生态城一侧)8人;西南角(近海通时代广场B区一侧)6人;东南角(近凤悦天晴一侧)6人。

——淮河明珠路(於氏龙虾)红绿灯(19人)

万立志带领张晓莉队:西北角(近新建家具城一侧)5人;东北角(近红胖胖龙虾一侧)4人;西南角(近於氏龙虾一侧)5人;东南角(近帝景国际一侧)5人。

3.甘泉西路(107人)

领队:张海明 责任部门:路灯场馆、渣土办、环卫中心

——新马中学红绿灯(路灯场馆29人+渣土办12人)

西北角(近农商行一侧)、东北角(近新马中学一侧):董启伦带领渣土办12人;西南角(近奥体一侧):薛勇带领葛超等共14人;东南角(近山水广场一侧):郭月明带领毕书超等共15人。

——中央商场红绿灯及泵站路坡道(环卫中心66人)

魏东带领周维芳、丁艳队:西北角(近国税一侧)21人;东北角(近四季华庭一侧)15人;西南角(近中央商场一侧)20人;东南角(近金源花苑一侧)10人。

4.金鹏大道、五墩西路(111人)

领队:何海 责任部门:环卫中心、执法大队

——三分校红绿灯(环卫中心24人)

戴莹莹带领杨琴队:西北角(近八岔小区一侧)8人;东北角(近春梅卤菜店一侧)5人;西南角(近九龙广场一侧)5人;东南角(近金海柏樾一侧)6人。

——五墩红绿灯(执法大队45人)

西北角(近电信大厅一侧):李文、蔡进带领张贵龙等共12人;东北角(近万润发一侧):仲军、蒋宇带领吴宗良等共12人;西南角(近海澜之家一侧):汤习文、卢星宇带领黄业坤等共12人;东南角(近五墩广场一侧):张宏、张天宁带领史慧等共12人。

——中医院路口(环卫中心42人)

王正贵带领莫从梅、蒋春华队:西北角(近中医院停车场一侧)12人;东北角(近中医院一侧)10人;西南角(近宝诺丽婴一侧)10人;东南角(近中行一侧)10人。

5.淮河东路、淮河北路(153人)

领队:张滢滢 责任部门:局办公室、执法监督科、数字城管、环卫中心、山城市场

——都梁公园红绿灯及迎宾路坡道(环卫中心50人)

周勤带领赵明月、叶丽队:西北角(近怡和家园一侧)10人,东北角(近鼎鼎烟酒店一侧10人;西南角(近农行一侧)15人;东南角(近执法岗亭一侧)15人。

——新华书店红绿灯(机关各科室24+数字城管8)

杨正军、李琼带领32人。

——斩龙涧坡道(山城市场12人)

吴双会带领李新天等共59人。

6.城区各公园场馆及出入口周边道路(65人)

——中央公园及其周边:王根群带领袁翠珍、汪新武等共9人。

——山水广场及其周边:刘静带领吴娟、刘树秀等共8人。

——南苑广场、明珠广场、世纪游园及其周边:徐生勇带领侯卫芳、钱厚芹等共7人。

——洒金桥及其周边:洪萍带领高翠香、王华等共10人。

——奥体中心及其周边:邹怡带领余银花、万岁娥等共9人。

——城市桃源及其周边:李静带领陈红梅、葛桂琴等共8人。

——象山公园及其周边:王保娟带领侯娟、李保安等共4人。

——迎宾公园及其周边:王万兵。

——中澳生态园及其周边:毕娟带领曹方方共2人。

——淮河馆及其周边:王艳带领李艳玲等共4人。

——地质馆及其周边:赵雪梅带领倪红艳、杨静等共3人。

——历史馆及其周边:暂不安排。

7.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及周边(环卫中心59人)

——城区58座公厕及其周边:周宏带领张加琴、张红、茆志鲜、孙创业等共45人。

——城区6座垃圾中转站及其周边:谈志进带领中转站操作工共14人。

——圣元环保及其进场道路:林建武带领圣元工作人员共20人。

(二)由主到次,车辆路线(34人)

1.铲雪车7辆

2.撒盐车4辆、拖盐保障车1辆

五、工作要求

(一)所有人员雨雪冰冻期间不得请假,24小时手机畅通,服从领导小组统一调配,迅速行动。

(二)在清扫冰雪时,应按照先背阴后朝阳、先重点路口后一般道路的顺序,完成清扫。

(三)提前做好相关车辆的`防滑工作,所有垃圾运输车辆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垃圾转运工作。

(四)工业用盐对道路、土壤以及绿化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使用应必要且适量。

大应急 篇2

大数据的内涵及应用架构

首先, 按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Mc Kinsey Global Institute) 对大数据的内涵定义, 大数据指的是超出常规数据库软件工具所能捕获、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超大规模数据集。从数据集的特点入手, 可以界定大数据的4个主要特点, 即规模性 (Volume) 、多样性 (Variety) 、高速性 (Velocity) , 以及低密度价值 (Value) 。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认知和创造新价值的源泉, 并已成为改变市场、组织机构, 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新方法。

其次, 大数据在不同领域内有不同的含义, 可从现实和技术两方面加以阐释:第一层意义上的大数据指的是数据的巨量化和多样化。从现实层面来讲, 指的是海量数据;而从技术层面来讲, 指的是海量数据存储。第二层意义上的大数据指的是大数据技术。从现实层面来讲, 指的是对已有或新获取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而从技术层面来讲, 是指云存储和云计算。第三层意义上的大数据指的是大数据思维或者大数据方法。从现实层面来讲, 指的是把目标全体作为样本的研究方式、模糊化的思维方式, 以及侧重相关性的思考方式等理念;而从技术层面来讲, 是指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并用以辅助决策, 或者直接进行机器决策、半机器决策的全过程大数据方法。这种对大数据的认知方式涉及到“大数据项目”或“大数据技术应用”认知, 并由此可以延伸出大数据视角下的应急管理方式。而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两种方式。在应急管理的事前准备、事中响应和事后救援与恢复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引入大数据的应用, 每个阶段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会因需要的不同, 其应对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以及节省成本和减少损失。

最后, 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分为两部分:大数据管理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与思维。大数据管理技术既包括诸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可视化等, 也涵盖了云存储、云计算和云安全等;大数据分析与思维则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 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形成了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分析研究和思维方式。大数据的管理技术与分析思维相互融合和作用, 共同形成了大数据的应用, 其应用通常包含4个特征:快速的收集、分析、决策, 以及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些特征在应急处理中具有实用意义, 在事件或人的行为预测方面, 具有更及时的预见性和更高的准确度。

不同阶段的大数据应用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其应急管理大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 具体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当前, 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应用的基本框架加以设计。但由于应急管理针对的事件类型不同, 并非所有的应急管理都会涉及3阶段应用, 可能有时候只涉及其中1个或2个阶段, 而关键就是其管理模式和思维的变化。所以, 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一定不能单纯技术导向。

事前准备阶段需要为大数据的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设施准备。管理准备指的是与大数据管理、大数据方法相匹配的人事准备和管理提升。设施准备指的是大数据应用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涉及新技术背景下的数据采集, 软件设施不但涉及到新数据的采集, 也可针对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其中, 特别容易忽视的是人员的教育培训, 包括:一是对中上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二是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目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各级人员的大数据意识和数据累积叠加效应, 以及对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的识别培训。

事中响应阶段大数据的应用能为政府、第三方组织或个人开展应急响应提供很大便利。对于政府而言, 大数据化的应急管理意味着技术支撑基础上的融合与协作, 其不但为协作带来很大便利, 也平衡了日常业务的连续性和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对第三方组织或个人来说, 大数据可为应急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手段。例如, 应用大数据可以在宏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实现多元应急合作。在宏观层面, 整个应急响应可以分为决策指挥、现场应对和外界援助等, 这之间以海量数据信息、高效计算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为基础, 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机器预测预判, 以帮助指挥部门协调各方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 并与外界通过信息沟通寻求援助, 实现多元化协作的应急处置;在微观层面, 应对部门需要在应急处置和业务连续性之间保持平衡, 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能够做到实时报告且操作简易, 并能同时集合多项关键指标的高效指挥决策辅助系统。通过集成不同部门提供的信息, 将其统一纳入到大数据支撑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其支撑下, 有助于推进各部门的及时沟通, 为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有效的应急处置和充足的物力资源, 以及及时的导航信息和必要的建筑图纸等, 以有效调配可用资源, 提高响应速度。

另外, 大数据的应用能更好地发挥出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作用。例如, 在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州森林大火中, 民众就是以网民绘制的火情地图为指导进行逃生和避险的, 这种应对方式常常比政府的信息方便快捷, 其成本远比政府漏报的成本低。在整个事中响应阶段, 大数据的应用核心环节之一是实时高效的数据信息收集, 以及信息数据的迅速传递。实践证明, 根据应急管理主导者的不同, 数据收集有两种发展趋势:政府主导的专业应急管理团队信息收集逐渐专业化和高效化;以大众和媒体为依托的第三方应急管理力量, 则将信息收集方式发展为简单化和大众化。

事后的救援与恢复重建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事后的应用主要是救援与恢复重建。目前, 在应急管理的应用上已开始探索社交网络平台和移动互联网, 以及使用“分众”方式加以实现。“分众”是由大众通过网络分散完成工作任务, 并通过整合后在网络上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使用“分众”方法是依托社交网络平台和众多参与者, 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 汇聚大众力量进行事后恢复与救援, 实现了及时捕获信息, 大众甄别信息, 以及机器分析和迅速响应。经过社交平台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云服务平台高强度计算分析能力所获的信息, 并根据计算机给出的建议, 协助应急处置人员设计救援路线及配置救援装备, 以最快速度抵达救援地点。比如, 在2010年海地地震救援中, 以“目击者”为代表的非营利网站, 就利用“分众”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数据的应用创新

当前, 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环境的准备工作, 其包含整个应急管理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例如, 要高度重视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应用和部署,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 “传感器”将成为大数据应用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为预防风暴和海浪袭击建立了海浪检测系统。2005年, 国家数据浮标中心在其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架设了大量新型海洋地理传感器, 包括海浪流向传感器等, 传感器会实时产生大量数据, 用以实时监测海浪情况。该项目在全部联网完成后, 已产生极大社会价值。当然, 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大数据的应用准备及所需要的软件支撑, 包括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 以及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是充分挖掘原有数据并使之产生价值的关键所在。

此外, 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把大数据运用到应急管理中, 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国虽然开始关注大数据的应用, 但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 亟待进一步研究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和基本框架, 以及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实践案例。近年来, 大数据在我国应急管理领域也得以积极应用, 其中之一就是在旅游领域。为了应对旅游中意外事件发生, 一些地区和单位正在探索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基础能力, 开发动态人员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应用服务。尝试利用该平台介入旅游景点, 为景区旅游管理单位提供游客流量统计、游客客源分析、景区热点排名等数据分析服务, 协助旅游管理单位进行精准的宣传推广和景点导览规划。例如, 在2014年浙江省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动态人员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登台亮相, 实时分析会场区域的人员及行为数据, 发布参会的客源国籍、终端类型、热点应用、内容关注度等数据, 并分析发布了会场嘉宾年龄、性别比例, 以及流量使用偏好和消费能力等信息, 这些都展示了移动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为其应急处理提供决策保障和信息支撑。

尽管大数据技术已在我国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中初步得到应用,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的科技创新, 主要有以下3点:

一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应急管理的辅助决策能力, 包括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研发的投入, 鼓励和扶持企业对大数据应急管理的应用, 加大高科技应急管理人才梯队培养, 以及加强对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 把围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创新, 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下一步改革的新方向。

二是加强应急协作和数据共享, 提升社会应急管理成效。通过“物联化”来收集数据,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有偿共享服务”机制, 加大数据开放, 使广大公民和企业可以便捷地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国家应急支撑平台的信息化协作能力, 以借助大数据工具的深化分析, 优化应急管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使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被迅速有效地应对、解决, 保证城市各个系统高效顺畅地运转, 以及可持续发展。

家庭应急小妙方大帮手 篇3

?誅 具体方法:轻微的扭伤,应先进行冷敷,24~48小时后可敷上有消炎功效的芦荟,同时轻轻进行按摩,或将粗盐炒热后,用布或毛巾包好热敷患处(注意避免烫伤)。

?茺眼睛浮肿:茶包

?誅 具体方法:用手帕或小方巾包住已经用过且冷藏的茶袋,敷在眼睛上5分钟。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是天然收敛剂,可迅速消除眼睛浮肿。注:切忌将茶袋直接放在眼皮上,因为单宁酸会刺激眼睛引起不适。

?茺眼睛疲劳:菊花 桑叶 决明子

?誅 具体方法:取菊花、决明子、桑叶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服用。菊花性凉,能缓解眼睛干涩肿痛;决明子、桑叶具有明目的功效。

?茺蚊虫叮咬或烫伤:小黄瓜

?誅 具体方法:将小黄瓜捣成泥状涂抹于患处,可有效止痒和消肿。

?茺失眠 :百合 莲子

?誅 具体方法:失眠患者可于睡前喝一碗百合莲子汤(将莲子煮熟后,加入百合,起锅前加入冰糖少许即可 )。百合、莲子都有清心安神、改善神经衰弱的作用。

?茺打嗝:糖或柿蒂

?誅 具体方法:打嗝不止者,吞1~2茶匙的糖可缓解,中医认为,味道甘甜的食物有镇定的功效,能抑制横膈膜神经的反应,缓解打嗝症状。此外,柿子的蒂头会促进胃肠蠕动,也能迅速缓解打嗝,取柿蒂5~6个,加水500毫升煮沸服用即可。

?茺鼻塞:绿茶

?誅 具体方法:鼻塞时可泡一杯热绿茶,用蒸汽熏鼻子,因为茶中含有的单宁酸能抑制血管扩张,从而缓解鼻塞症状。

?茺喉咙痛、咳嗽 :大蒜或盐水或金橘

?誅 具体方法:轻微的喉咙痒痛、咳嗽,不妨试试大蒜水(取大蒜6瓣,压碎后加入温水,每天2次,一般服用3天后可明显改善症状)。有研究表明,鲜大蒜汁具有抗菌的作用。热水(不烫口即可)加盐也有消炎退火的功效,能缓解咳嗽及喉咙不适。金橘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单吃或泡茶喝(金橘2个,红茶包1个,开水1杯,蜂蜜1大匙,将金橘洗净,用刀略切开口、挤出橘汁,再连同果粒、红茶包放入茶杯内,倒入开水冲泡,加盖焖约2分钟即可,服用时调入蜂蜜。需要注意的是,吃金橘前后1小时内不可喝牛奶;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多吃金橘)均可。

?茺荨麻疹:香菜 米酒

?誅 具体方法:用香菜蘸米酒涂抹患处,能暂时缓解发痒的症状,因为香菜能发汗透疹、驱风解毒;米酒具有消炎的功效。

?茺腹泻:山药或紫苏

?誅 具体方法:腹泻时吃点山药或泡杯紫苏茶服用(取紫苏叶1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山药具有健胃止泻的作用;紫苏主治吐泻腹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不适,如果使用后症状未见减轻,就要看医生了。

大应急 篇4

医院各科室: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应急队伍,全面提升我院卫生应急准备水平和处置能力,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展风采。根据《关于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活动通知》皮卫疾控传【2013】10号文件要求,我院决定于2013年4月份,组织开展全院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卫生部《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和自治区卫生厅《2013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要求,立足卫生应急专业和岗位,从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两个方面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我院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卫生应急综合素养。要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卫生应急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加大卫生应急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展示卫生应急新风貌,树立我院应急新形象。

二、目标任务

通过在全院深入开展以“建设高素质卫生应急队伍,提高整体卫生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营造全院医务人员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增强全院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升医务人员的政治、业务、体能和心理素质,打造一个卫生应急管理精英团队、一批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骨干、一支高素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活动范围 临床、医技各科室。

四、活动内容

根据卫生部《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2011~2015年)》,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应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技能操作、现场处置、风险评估、沟通协调等方面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一)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主要内容

“三基”理论、三基技能、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心肺脑复苏、止血、包扎、转运等)。

(二)应急演练主要内容

在开展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开展相关专业应急演练和

综合演练。主要内容: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搜救、伤病员判断及检伤分类、伤病员医疗救护和后送等。

五、活动安排4月中旬至4月下旬

全院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4月1日~10日)

1.各科室要根据《全院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要做好广泛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投身到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在全院营造学知识、比技术、强本领的浓厚氛围,为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舆论基础。

2.医务处制定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等专业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并制定大比武竞赛活动实施细则,组织办本专业竞赛活动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第二阶段:大培训大练兵阶段(2013年4月11日~20日)

全院组织开展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活动,具体内容包括:

1、各科室组织开展科内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理论、三基技能、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心肺脑复苏、止血、包扎、转运等)的培训和演练。

2、在开展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开展相关专业应急演练和综合演练。主要内容: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搜救、伤病员判断及检伤分类、伤病员医疗救护和后送等。

第三阶段:大比武阶段(2013年4月21日~30日)

1、大比武组织

(1)院成立院前医疗救援和院内紧急救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2)各参赛单元的科主任、护士长是此次活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元全体医护人员按照心肺脑复苏流程积极开展技术大练兵,并根据要求选拔医师、护士各两名代表组队参赛。

(3)为确保活动得到有序开展,由医务处、护理部共同进行督导和协调。

2、大比武内容

(1)“三基”理论竟赛:全院<45岁的全体医师、医技人员。“三基”理论竟赛,采用书面试卷考核,考核内容《三基训练指南》、《三基训练练习题集》。

(2)心肺脑复苏技术竟赛:由临床各病区、门急诊分别组队,每一参赛队各由三名医师组成,其中由一名住院医师、一名主治、一名副高及以上医师组成。采用现场考核的办法。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3年5月1日~10日)

医务处组织对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完成市级卫生应急大比武活动人员的选拨组队。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医务处要开展督查工作,对各科室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进行抽查督导,以确保活动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四)发现典型,树立形象。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大力宣传大练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展示我院卫生应急队伍新风貌,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

七、表彰奖励

医院将对精心组织、周密实施、成绩显著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结合练兵比武情况,对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按医院有关文件给予表彰奖励。

皮山县人民医院

大应急 篇5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围绕着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各项工作机制健全

为了顺利完成应急大练兵工作,我院专门召开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大练兵工作。对以院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副组长,医务部、护理部、感控科、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新的改组和更新,并成立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负责人及职责。

二、制度建设、预案演练到位

为了做好各项卫生应急工作,我院再次对已有的各类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再讨论和修正,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原则、适应范围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突发事件等级划分、应急反应原则、应急反应措施、信息报送制度等。重点做好了3项工作:首先完善了各类医疗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细则,整合了应急队伍人员配置;其次强化了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实行院领导总值班制度,值班期间要进行全院巡视,切实把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并严格填写值班记录及交接班记录,杜绝重大可防性案件发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

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及时、有效的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根据江阴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我院组织进行了一次“大批量车祸伤员救治应急演练”,演练不预先设计流程,完全以考察各科室真实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多科协作能力为目的,通过演练发现了个别科室和人员应急反应慢、对抢救措施和流程不熟悉、科室协作精神不强等等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了全院范围内的整改,使得我院整体应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稳妥处理了包括峭岐群体群伤事件在内的约57起群发伤亡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了不良后果,标志者我院整体突发事件处置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院把队伍建设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了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我院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并组织医务部、护理部负责人及全院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等骨干力量成立了院内医疗救治专家库,救治队员库,通过整合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四、应急物资储备状况良好

为使我院能够时刻应对卫生应急工作,我院定期组织检查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设备的性能状况,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五、重视应急常识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做好应急管理日常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加强医院职工对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培训力度,我院每年通过新员工岗前培训、医院感染专题培训和急救知识培训等方式加强医院职工的制度管理意识,进一步做好信息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六、急救梯队合理、成绩优异;

结合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建立一支团结、高效、有战斗力的应急救治队伍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我院一直重视院前急救的发展建设,着重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大批中高级职称、研究生等高学历的医护人员加入进来,并且在近几年无锡市级急救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个人和团体的第一名,我院张雪峰医师获“无锡市青年岗位标兵”称号,尤其是今年卫生应急大练兵至今,共开展全院相关培训5次,培训人次达1000多人。参加《第五届无锡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暨CPR技术推广师培训班。参加由无锡市卫生局、无锡市急救中心与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举办的《院前急救处理培训》,参加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急救技能知识理论培训班,并获得培训证书。经院内选拔出的代表何喜军、颜莉代表2012年7月参加无锡卫生应急比武竞赛活动院内急救专业的比赛比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012年8月,我院何喜军在南京举行的2012年全省卫生应急比武竞赛活动中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个人二等奖,同时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

七、市级保障及时有力,兄弟单位配合无间

随着江阴在国内甚至于在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举办的各项活动、会议、比赛日趋频繁,开始向国际化目标发展,同时对我院的医疗保障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针对市领导不同保障任务要求,落实定点保障和随行保障方案。四月份至今圆满完成了约20次医疗保障任务,标志着我院的医疗保障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2012

大应急 篇6

关键词:地震,应急,采供血,启示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截至4月24日统计,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1]伤。面对严峻的现实,作为重灾区唯一的采供血机构,雅安市中心血站在四川省卫生厅和雅安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采供血工作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灵活应对,有效地保证了芦山地震灾区各救治点的医疗急救用血,对此我们进行了总结,以便为今后地震血液应急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地震灾区血液调剂的启示

当地震灾害发生后,由于震区通讯暂时中断,第一时间谁也不可能准确掌握灾区用血需求。我们的策略是做好两手准备,首先由于雅安市中心血站未遭受明显损害,可以立足于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采供血尽量不从外地调剂血液;第二从最严重情况考虑,为防万一,地震当天从成都市血液中心调入350U的红悬作为备用,在血库单独建一个区域进行存放,以便该批血液未使用时再调剂回成都市血液中心。对于省内外其他兄弟血站提出支援血液的,我们都及时谢绝,事后证明以上决策非常正确,否则将造成血液库存压力和不必要的血液报废。2013年 4月份我站累计出库红悬1815U,如果扣除地震造成各医疗机构自身增加血液储备导致出库增加的因素,与3月份出库红悬1623U相比,实际上地震造成的用血量并无明显增加。“4.20”芦山大地震的医疗救援,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灾难现场—中间枢纽—后方救治的模式。灾难现场医疗队救援伤员,然后快速运送到中间枢纽医院(雅安市医院),进行病情评估,病情一般的就地治疗,病情较重的转医疗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救治,伤员绝大部分转运到了四川省医院、华西医院等,所以地震伤员在本地用血并不多。世界卫生组织在地震不适当的应对措施中专门提出血液和血液制剂:“请不要发送!尽管会有很多受伤者,但对血液的需求常常比公众所料想的要少的多。受影响国家的本地献血者可满足伤员的需求。这种类型的捐助并不是很适合,因为对质量和安全性的监控即费时又费力”[2]。我国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面临过由于部分地区过量采血、调血以及血液偏型等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压力,部分血站的血液过期报废率甚至比平时高出数十倍[3]。2008年汶川地震,卫生部5月13日一次性向成都血液中心、绵阳等血站调入10000U红悬,后期虽采取多项措施仍出现部分血液过期报废[4]。

因此,我们总结认为,地震发生后灾区所在地采供血机构应第一时间开展自我评估,衡量采供血工作是否受到影响,如果地震对采供血工作影响不严重,则不必惊慌急于从外地调剂血液,更不要一开始就大批量调剂血液。即使要调剂,血液应从尽量少的血站调剂,以保证血液安全并方便灾区一线工作[5]。转变地震应急血源采集招募思路的启示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1小时后,雅安市中心血站迅速派出2辆流动采血车进行采血,地震6小时后市民的献血热情逐步高涨,献血人数剧增。地震头两天共有622人参加献血,采集血液累计达到923.5U,是平时日采集量的10倍。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成都市血液中心头3天的采血量相当于平时20天的采血量,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温州血站的采血量是平时的14倍[6]。以上都证明每当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之后,人群献血热情高涨,血液采集是呈暴发增长,采供血机构反而都面临库存压力,不的不采取限量和预约的方式来应对如此丰富的血源。

地震灾害发生后,献血成为赈灾活动中的重要方式之一[7]。由于灾害发生后血源一般都比较充足,因此,血源招募采集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单纯为救治伤员而采集血液,更主要的作用是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参与灾害救援的渠道,彰显社会力量。因此,在这个时候宣传工作比直接采血显的更为重要,采供血机构应迅速及时的将工作重心由采血转移到扩大宣传和影响上,要利用抗震救灾这种时机树立正面形象,招募潜在的献血者,强化应急献血队伍。借助“外力”,变危机为机遇,为今后的采供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地震灾害之后,又将回到原来血液紧张的状况。

地震应急预案编写的启示

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血站应当制定紧急灾害应急预案,并从血源、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保证预案的实施”,这个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灾害应急中血液的采供及安全。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以来,各级卫生部门和采供血机构都很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写。但采供血机构以往在编写应急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人员、房屋、设备等没有受到重创的情况下编写的,制定的预案都是在人员完好的情况下组织实施的。我们认为,应急预案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员,因为预案的具体实施、设备的维护使用、制度的执行都要靠工作人员来落实,否则预案就形同虚设。《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条恰好没有把最重要的人员明确写进去,仅强调了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与人员是有很大区别的,技术能力只是人员的一个方面。今后采供血机构在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时,更多的要考虑一旦有工作人员伤亡之后的应对措施,例如:单位指挥体系被破坏后的备用指挥体系恢复,人员不足时如何从当地医疗机构、外地采供血机构调专业人员支援等。

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中还必须要考虑建备用血库的问题(含备用电源),因为地震即使造成灾区采供血机构不能采血、制备和检验,也可以从邻近地区很快调剂足够的血液到达灾区,只要有备用血库能够发血,灾区采供血机构的基本功能就将存在,而如果没有备用血库这是致命的,灾区采供血机构的功能将完全丧失。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广元市中心血站就提出研究制作血液保存车[8],2010年青海省4.14玉树地震后,玉树州中心血站业务综合楼顷刻间变成危楼,采供血工作面临瘫痪[9],就将血液储存在州血站唯一一辆采血车上。所以,地震应急预案可以考虑利用流动采血车或房车建备用血库,同时要有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血液的入库和出库。流动采血车做备用血库的优势是配置有发电机,可以保障冷链设备运行,车内环境相比帐篷等临时场所清洁安全等。一个好的应急预案其实是有组织、计划、人员、能力、设施、设备等综合性力量组成的和谐统一体,任何一方都不可获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案的顺利实施。地震灾害应急授权的启示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中发现,各级卫生部

门没有对采供血机构在应急状态下能否临时授权进行规定或者说明,即出现了可否应急授权的问题。例如:震区当地采供血机构的发血科人员一部分伤亡、一部分道路受损不能赶回,而灾区又急需血液发出,其他没有发血权限的人员能否临时授权发血?血站检验人员不足时其他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无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考核合格证)能否临时支援等。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总数一般并不少,但具体到每个专业岗位有授权能依法开展工作的人员就不足。由于平时普遍对员工的授权比较单一,在应对地震等应急事件时给单位人员的集中调配使用造成很大的困难,导致应急状态下每个专业岗位有授权能依法开展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地震等应急状态下短期内增加工作强度尚可,倘若紧急状态持续教长时间或保障任务不断加大,人员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对于应急授权,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研究赋予采供血机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一定的权力,保证其有必要的、足够的应急授权措施。这个可以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紧急情况下对医疗机构的授权,该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10]”。采供血机构还可以采用制定应急工作预案的方式,在地震等应急状态下对工作人员经单位最高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应急授权处理。但在授权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种报告、批复和指令均要有书面记载。为防止地震等突发事件下采供血专业人员的短缺,采供血机构平时要积极做好人力储备,培训和培养采供血工作的技术后备力量,对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多岗锻炼和轮岗培训,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多岗位授权以备急用。小结

近年来,我国的血液保障体系日趋完善,采供血机构从软、硬件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应对灾害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4.20”芦山大地震,实际上是对我国地震灾害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一次实战性演练,“4.20”芦山大地震血液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今后做好地震应急血液保障提供了一些启示和经验。中国是多地震灾害的国家,地震等灾害将会频繁发生,各地采供血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地震等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1163.htm.[2]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人道主义卫生行动—地震http://www.who.int/hac/techguidance/ems/earthquakes/zh/index.html.[3] 蹇志伟,潭金旭,唐冲.地震灾害应急血液保障措施及体会[C].西南输血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9:229-231.[4] 朱国标,甘新宇.汶川地震血液保障缺陷分析.西南军医,2008,9(10):120.[5] 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等.灾害应急血液保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19 [6] 陈李,陈筱华,王成维,等.甬温线动车交通事故采供血应急工作的时间与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2,1(25):9-10.[7] 王乃红.成都市地震灾害应急采供血措施及效果.中国输血杂志,2008,8(21),574-575.[8] 马晓军.地震灾区的血液应急保障模式.中国输血杂志,2008,8(21):636.3

大应急 篇7

为充分利用现有传输覆盖和农村大扬声器资源,建设基于调频副载波传输[1,2]、基于有线网络IP传输[3,4]、基于数字电视TS流传输[5]等3类典型农村应急广播大扬声器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平台互联、终端可管可控。

1基于RDS调频副载波的村村响系统

1.1适用条件

通达有线电视网络的地区利用有线调频共缆副载波的方式传送应急广播调频信号。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地区,可利用无线调频副载波广播传送村村响广播信号。

1.2技术原理

调频副载波技术是将应急广播音频信号和指令信息采用FM调频调制的方式,调制在87~108 MHz频段内。 87~108 MHz频段上可以传输多个副频点,以保证传输多路应急广播,每个副频点的主载波上用于承载应急广播音频信号,同时应急广播相关信息和指令调制在调频广播中闲置的53~100 kHz或15~100 kHz的副载波频带中。

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应急广播农村大扬声器系统有2种实现机制:县乡村三级并联和县乡村三级级联。

1)县乡村级联系统

如图1所示,平台主要由控制软件、编码控制器、RDS调频调制器、音频接收设备组成。控制软件实现应急指令的生成,编码控制器完成对应急广播节目和信息的制作,RDS根据应急节目和指令内容,完成RDS负载播的调制,音频接收设备配置在乡、村平台实现音频信息的接收。

县平台可接收音源通常包括电话、短信、喊话、音频节目等,输出可根据地域情况决定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传输方式;乡平台可接收音源通常包括电话、短信、喊话、音频节目、 以及上级接收的音源等,输出可根据地域情况决定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传输方式;村平台可接收音源较简单,通常可以接收电话、喊话,以及上级接收的音源等,通过小调频或者馈线等方式接到大扬声器。

县乡村三级在接收应急广播信号时,采用级联的形式, 县平台通过频道FM1播出应急广播,到乡平台接收后转到频道FM2上播出应急广播。乡平台配置双收音头接收设备,主频在日常广播上,副频在FM1上循环扫描,播放县里传来的应急广播。村平台配置双收音头接收设备,主频在日常广播上,副频在FM2上循环扫描,播放乡里传来的应急广播。

2)县乡村并联系统

如图2所示,县乡村三级在接收应急广播信号时,采用并联的形式,县平台通过频道FM1播出应急广播,直接传到村平台进行接收。乡平台通过频道FM2播出应急广播,直接传到村平台进行接收。村平台配置多信道接收设备,主频在日常广播上,副频在FM1、FM2或更多频道上循环扫描,通过判断是否有节目以及节目优先级进行播放。

在传输的过程中乡平台不对县级播出的节目进行接收, 有线前段只起到中转的作用。

1.3优缺点分析

基于有线调频副载波的技术由于调频广播信号通过有线网络传输,传输质量高、失真小、可靠性高、建设运行成本低,是传输调频信号的理想方式。在有线网络通达的地区可以采用有线调频副载波,在有线网络尚未通达的部分地区, 采用无线调频副载波进行补充,可以满足较偏远地区应急广播技术的实现[6]。

在进行网管监控或终端状态监控时,需要规划其他网络通道实现回传,给建设带来不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县乡级实现多路并发时需要增加相应的调制设备数量,会增大开销。

2基于IP网络的村村响系统

2.1适用条件

该技术适用于有线网络已通达且完成IP改造的地区,无需重复布线,在不影响有线电视广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以单播、组播、全播等方式实现多路广播信号与应急广播相关信息指令IP数据包的并行传送。

2.2技术原理

如图3所示,县、乡、村三级的音频广播接入方式都可以采用IP电话接入、短信接入、IP传声器接入的模式实现,其中短信接入目前主要通过短信网管实现。音频输入后通过服务器或相关模块,编码为IP数据包,通过交换机发送到IP网络中进行传输,IP数据包包含了应急广播节目内容、信息内容以及播发区域等信息。在村级平台,根据本村网络建设情况可以采用IP通道、小调频、或是功率馈送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到终端大扬声器[7]。

2.3优缺点分析

采用有线网络IP技术实现应急广播,具备安全、可靠、双向传输、可管可控、通信流畅的特点。并且软件可实现远程操作、在线升级和管控,容量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展,可传输高保真音质以满足任何广播需求,利用IP网络特点可以方便地实现多路并发的功能。具备双向能力的有线网络IP通道, 也为日常网管和应急演练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该技术对于有线网络的IP和双向改造具有较高要求,有线网络电视没有通达且没有进行IP改造的地区无法使用该技术。

3基于TS流传输的村村响系统

3.1适用条件

该技术适用于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已通达的地区,无需重复布线或布点,可满足平台并发能力,可实现日常节目与应急信息的共同传输,但需要单独规划应急广播频点或占用现有广播电视频道。通常情况下乡村两级不具备有线TS适配封装和复用的功能,需要将应急广播音频和指令回传到县级处理后再传送。本章以数字地面电视为例进行说明。

3.2技术原理

如图4所示,县、乡、村三级平台可以根据本级的需要配备应急电话接驳器、应急广播短信接驳器、IP复用器、传声器等,通过电话、短信、IP广播、喊话等方式实现应急广播节目与指令的发布。其中,应急电话接驳器、应急广播短信接驳器、传声器需要通过数字音频编码器编码标准格式TS流后送入ASI复用器,IP广播传来的信息通过IP转ASI接口设备后再送入ASI复用器,复用流再通过激励器进行发射。由于乡、村普遍不具备TS适配封装和复用的设备,所以乡、村的节目与指令信息要通过IP网络回传到县级管理系统,再封装成TS流后进行播发。

3.3优缺点分析

此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采用MPEG-2数字音视频信号进行传输,质量高,失真小,可以传送音视频文本等多种形式的应急广播,以满足今后应急广播村村响发展的需求。

但是此技术受限于目前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在县级以下通达情况,以及县级以下平台TS流适配、复用、加扰等设备的部署情况,在不具备TS适配、复用等功能的平台(如乡镇、行政村)无法实现本地插入,不具备脱离上级独立进行应急广播播出的能力。同时,需要单独规划应急广播频点,或占用现有广播电视频道来完成应急广播节目的传输。

4结论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RDS调频副载波、基于IP网络、 基于TS流3种应急广播农村大扬声器传输系统,并对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各地区应当结合地域网络特点进行规划,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补点,以保证应急广播在农村的到户工作。

同时,在应急广播大扬声器建设的同时还应当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接口设计,考虑与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当地有线、无线传输覆盖网应急广播功能的衔接;

2)传输网络的备份,保证灾害情况下应急广播的按需播发;

3)网管系统的建设,进行乡镇、村级设备及终端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采集、监控;

4)安全播发保障,增强系统的防插播、防攻击能力。

摘要:应急广播农村大扬声器系统在有效应对抗自然灾害、积极宣传地方政务、促进农村广播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福建、浙江、四川、青海等多地区已完成或开始了农村大扬声器系统的改造建设,致力于形成一套可管可控、标准规范、安全可靠的农村大扬声器系统。基于我国广电网络现状,对目前应急广播农村大扬声器系统实现的主流方式进行了分析,包括:基于有线/无线RDS调频副载波、基于IP网络、有线/地面数字电视TS流传输,为日后应急广播农村大扬声器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大应急 篇8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时隔5年,还未走出汶川大地震的阴霾,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又发生里氏7.0级地震,灾难再次无情地降临这片山川秀美的巴蜀大地。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日即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社会突发事件,必须在“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应急管理方针指引下,努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而这,人员素质是关键。定期对相关应急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知程度,是提高驾驭复杂局势、处置突发事件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了解应急管理知识,关注电力应急培训。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 篇9

孙跃进 同志们:

刚才,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地震介绍了制订专项预案的情况;省建设厅介绍了制订部门预案的情况。四个厅局从提高应急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就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做了充分的经验交流,讲得都非常好。下面,就我省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的编制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我省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

[2005]11号),省政府于2006年6月20日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晋政发[2006]17号),在该《决定》中,详细列出了我省要制订的89个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目录,并明确了制订部门。为了进一步推进预案的编制工作,将《决定》内容落到实处,2007年4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订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7]46号),对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制订的责任主体、指导原则、编制审核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并同时以附件的形式印发了《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内容导则》,为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了框架指南。

《决定》印发一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预案编制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省应制订专项预案26个(原为25个,防汛抗旱专项预案由原来的1个预案分解为防汛、抗旱2个预案,实际是26个),到目前为止,已经制订了17个,还有9个正在制订中。已制订的17个预案,有10个已经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决定》中规定应制订的部门预案是89个,但由于有1个部门预案与专项预案内容相同,1个与专项预案名称相同,1个预案只有国家相关部委才涉及到等原因,实际应制订86个。到目前为止,已经制订67个,8个正在制订中,已上报省政府应急办备案的有29个。从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预案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势头良好,为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积极的基础。

二、预案制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我省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由于应急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应急预案的编制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一些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与国务院应急办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与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实践工作还存在着差距,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预案制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预案中的共性问题。有的预案没有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和特点进行认真调查、研究、论证,存在照搬照抄省里预案或国家部委预案的倾向,导致了上下“一般粗”、规定不具体、工作流程不明确、执行主体定位不准确、预案内容与实际脱节等现象。公共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由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没有做出具体、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二是预案制订的相关人员业务不熟,没有掌握预案的体例结构、预案要求、框架体系、应急保障、分级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对应急预案的制订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搞清。

三是部门领导把关不严。一些预案未经单位集体讨论,只是由相关人员起草后即送省政府审核或备案,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合理性论证,操作性不强。

四是少数预案内容不全,缺少应急流程图、应急指挥部人员通讯录和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等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是预案之间缺乏系统性。部门在制订预案时各自为政,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过协商,部门预案与省里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不能有效衔接。

三、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年来,各有关部门在预案编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应充分肯定。但总的看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还只是起步阶段,还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针对当前应急预案编制的实际情况,提几点意见:

一要切实提高对编制好应急预案重要性的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案编制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反思2003年“非典”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由于当时没有应急处置预案,事件发生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这次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来看,政府应将灾害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是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各部门是应急处置的第一线,是事故应急救援的主体。通过制订应急预案,对事故处置程序加以规范,对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序救援、科学救援、有效救援,可以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减少事故损失。所以做好预案编制工作至关重要。

二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省政府已于6月18日成立了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协调指导处其中有一项职能就是负责组织修订全省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工作。2007年7月31日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政府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及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意见》(晋政发[2007]27号),要求各部门要在9月底前明确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各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要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迫切任务,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预案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目前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粗略,缺乏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科学性不强,预案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为预案编制提供参考依据。要按照《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内容导则》,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完善工作。为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这次选择了几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好的部门进行经验介绍,通过经验介绍,大家互相学习,有利于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把他们编制预案的思路作为借鉴,并不断深化、细化。

四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制订预案是为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管用、实用。为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需要,就搞什么预案;怎么能把突发事件处置好,就在预案中作出相应的规定。现在已经印发的《编制内容导则》和《省政府总体预案》是起草预案的主要参照文本,上下各级政府的预

案体系、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要衔接。但是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切忌照抄照搬。省里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预案,在体系结构内容上、专项分类预案的设置上不作统一规定,由各部门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制订。总的说来,省级政府的预案要原则一点,能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越往下应当越具体明确,基层的预案就要更具体实用,明白易行,甚至还需要制订一些行动方案、保障方案和操作手册。使制订出来的应急预案既符合本部门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又与《省政府总体预案》相衔接,形成统一的体系。各部门要在制订预案过程中,遵循基本规律,讲求科学性,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注意从我们过去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现成案例和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中分析比较,从中归纳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做法变成预案。把过去传统的做法,按经验习惯处理凝炼上升为科学、规范处置,使之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要以征求意见、专家咨询、会议讨论等方式,广泛组织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有关领导同志、部门和人员参与、介入,为制订完善预案出谋划策。使制订预案的过程成为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了解预案、进入角色的过程,以丰富完善大家这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共识,使预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五要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七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建立有关组织,包括各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组织体系和框架等。二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制度等,包括预警信息、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等。三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等制度。四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及相关机构,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专业化水平。五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指挥协调、人员撤离、紧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治、疫病控制、新闻发布等。六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有关重要物资的储备与调度制度,以及通信、交通、技术、医疗、治安、资金和社会动员保障等。七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演练等。

六要做好危险源排查评估,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预防预警机制的建立。各部门要通过危险源的排查工作,摸清本部门近年来事故发生的规律,并认真分析本部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重点部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预案符合实际,既能用,又管用,成为看得见、用得上的一项制度。可操作性是预案的生命。编制一个好预案,必须在“细、实”二字上下功夫。“细”就是要有计划、有预见。要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并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周全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结果排列出来。“实”就是预案要切合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制订预案的同志不能老是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要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要让群众参与预案的制定,并把预案中的各项措施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做到职责任务明确,应对措施具体可行,分类分级标准,明白简洁,便于操作。

七要完善信息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完善事故信息报送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应急预案的又一项主要功能。通过制订预案,理顺事故信息报送程序,加强应急值守,加强事故隐患信息分析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省政府已经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政府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及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意见》,各部门要按照该《意见》对本部门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八要做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工作。高层应急预案又叫计划,基层应急预案又叫操作程序。叫计划是因为原则性强,主要是规定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能和哪些工作需要进行配合;叫程序是因为工作很具体,发生事故后每个人干什么,怎么干。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进行培训,让所有的人都掌握,才能叫预案。制订应急预案的过程是一个培训的过程,是一个提高所有人员应急意识、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的过程。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最好的培训方式之一。演练工作要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应急演练要按照预案全过程进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在演练过程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协同进行,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演练后要进行总结评价,要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修订预案。

九要加强预案管理。预案编制好了,不能束之高阁。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修改预案内容,以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预案的可应变性。要加强预案的宣传,把预案告诉群众,让群众了解预案,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省政府应急办公室将加强对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编制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落实预案情况的考核,促进各部门不断加强预案的管理工作。各部门的应急预案要按照规定报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审核或备案。还没有报送的部门要尽快报送,正在制订或没有制订预案的部门要在年底前制订完毕。

同志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事业。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完成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鼓励高中孩子的话下一篇:给闺蜜生日祝福语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