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赞(精选9篇)
榕树赞 篇1
榕树赞
庞洁霞
我们的校园有一片榕树林,它是全校景色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我最爱的地方。
美丽的春天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顽皮的小草从草地里探出头来,好像想偷偷看一下外面这美丽的世界。大榕树也冒出了嫩绿的枝叶,那些枝叶就像是一个个顽皮的宝宝探出脑袋来呼吸新鲜空气。
炎热的夏天到了,大榕树的叶子更绿了,墨绿墨绿的,大树伸开它柔软的手臂,为我们挡住那火辣辣的太阳,让我们在他‘手臂’下看书、画画、休息„„
凉爽秋天到了,大榕树上落下了五颜六色的果子,果子小小的,像是蹦极的人从高处跳下来,果子晶莹剔透,像是一个个孩子露出了笑脸。
一转眼,寒冷冬天到了。最奇怪的是我们学校的大榕树一片叶子也没有掉,不像其它的大树一样,树叶掉的满地都是,像是一个老爷爷头发掉的光秃秃的。
我爱榕树,更爱它全身藴含着的精神,榕树见缝插针,随处可生,种子一落地就会生根发芽,气须一垂地就会入土成枝,不计较环境,不选择条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折服。我们要践行榕树这种落地生根、生命如炬的顽强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盯紧目标不懈怠,知难而进,愈挫愈奋,锲而不舍谋发展,矢志不渝绘蓝图。
榕树枝干举天,傲然挺立,展现出直入云霄的高度追求,诠释着舍我其谁的奋进之心。我们要践行榕树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志存高远,拒绝平庸,凡事坚持高标准、高要求,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真正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榕树盘根错节,枝干交织,正是这种同根共生、一脉相连的强大凝聚力,成就了 “独木亦能成林”的自然界佳话。我们要践行榕树这种众志成城、合力支撑的团结精神,齐心协力,携手奋进,在精诚合作中干出实绩,在同舟共济中共图大业。
榕树树冠如盖,垂阴满地,默默抗击酷暑、遮风挡雨、怡人滋物。我们要践行榕树这种庇荫众生、厚泽载物的奉献精神,秉持公心,淡薄名利,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重,努力为学校发展多尽责任、多点担当、多作贡献。
我喜欢我们的校园,因为它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但是,我更喜欢校园中那片高大而挺拔的榕树林。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卫兵,无论风吹雨打都挺立在我们的校园中,保卫着我们全校师生的安全
榕树,你美得让人陶醉,我要高声赞美你。
大班美术:榕树 篇2
大班美术:榕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吴冠中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感受中国画浓淡相间、虚实相应的表现方法。
2、通过观察、想象、交流、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的律动和意境。
3、尝试使用水墨画的创作风格进行模仿创作,喜欢中国画。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天籁森林》;毛笔、宣纸、国画颜料;Ppx课件。
2、吴冠中水墨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
【活动过程】
一、欣赏榕树图片,知道榕树外形特征。
1、来看一看。
展示Ppx榕树远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导语:在公园里有一棵大榕树,我们一起
大榕树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形状有点像什么?
2、展示Ppx榕树近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导语:我们再看到大树的下面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树干、枝条是什么样子的?
树干长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大榕树啊从树枝上又生长出一些树干,直直的垂到地上,伸进了泥土里。
二、欣赏作品之一《榕树》,分层次欣赏。
师指导语:有一个画家爷爷给这棵大树啊画了一张画。
《榕树》分解图一:
师指导语:树干是用什么样的线条画出来的呢?(粗粗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
《榕树》分解图二:
师指导语:这些细细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会是大榕树的什么呢?
《榕树》分解图三:
师指导语:淡淡的黑色向下垂落的线条可能是什么?画面里线条的黑颜色一样吗?除了黑色,画面里面还有哪些颜色?
《榕树》分解图四:
师指导语:有人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听到鸟叫的声音了吗?你看见小鸟了吗?小鸟在哪里呢?快!我们把手拍一拍,一只小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三、欣赏作品之二《小鸟天堂》,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1、观察、想象画面中的律动和意境。
师指导语:在小鸟的天堂里小鸟们很开心,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了解画的名称,画家及创作材料,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激发创作愿望。
师指导语: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刚才小朋友起的名字真好听,画这幅画的画家爷爷叫吴冠中,他给这幅画起的名字叫《小鸟的天堂》。
四、幼儿创作活动,师巡回指导。
1、介绍水墨画工具材料,重点介绍宣纸。
2、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水墨工具画出粗、细、弯弯曲曲以及浓淡层次不同的线条,感受水墨比例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3、鼓励幼儿模仿水墨画风格,运用水墨创作《榕树》。
师指导语: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吴冠中爷爷画一画漂亮的大榕树吧!
4、幼儿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指导要点:关注幼儿工具材料的运用,鼓励幼儿尝试水墨浓淡的变化等。
五、幼儿经验分享及作品展示、欣赏。
1、分享对宣纸的感受及体验,进一步了解宣纸特性。
2、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故乡的榕树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
2、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触景生情、寄情于物的间接抒情的写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运用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诗意的语言创造出诗般的意境。课时安排:两课时 预习课文并思考:
1、故乡的榕树下,有哪些事情使“我”至今难忘?
2、找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语句,尝试品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静夜思》。
同学们,“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情诗,大家知道是哪一首吗? 明确:《静夜思》。
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读出思乡的感情。(幻灯片)
很好,大家吟诵得很有感情。那么大家想想是什么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明确:月亮(光)。
对了,俗话说:“故乡的月亮分外圆”“月是故乡明”。所以在异乡看到月亮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的月亮,甚至家乡的夜晚,在家乡度过的日子,生活,家乡的人和事等等。这里由月亮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这是诗人(怎么样?)——触景生情。于是诗人便借景抒情,寄情于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有着浓浓乡情的优美的散文,看看作者黄河浪是如何抒发他心中那一股对故乡的深厚真挚的感情。(幻灯片)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福建长乐县人。曾用笔名洪荒等,酷爱文艺,擅长丹青。1960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年9月黄河浪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在许多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和散文,还有一些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失落的珍珠》等。有诗集《海外浪花》、《大地诗情》。
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三、感知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作者故乡的几棵榕树,具体写了有关故乡的哪些事情?用简洁的词组或句子概括出来。(讨论)板书总结:
1、划船 ——小伙伴——天真无邪的友情
2、榕树被烧的传说——老人——世代相传
3、烧纸钱祈福 ——女人——人们对榕树的敬重
故乡的风俗—故乡 榕
4、治癣 ——母亲 ——细腻深厚的亲情 情结 树
5、(最难忘的事)折树枝——祖母——同上
6、乘凉 ——农人们——淳朴悠闲的乡情
7、度夏夜 ——我——纯真浪漫的童趣
物————事—————人——————情 借物抒情(寄情于物、托物抒情)作者描写榕树时,把感情寄托于对榕树的眷爱之中,借榕树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通过榕树写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榕树就成了作者回忆友情、亲情、乡情的载体。那么,(二)
1、为什么榕树会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是哪里的榕树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3、引起思乡之情的触发点是什么呢? 快速阅读课文1至3段,回答以上问题。
明确:
1、榕树下有作者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亲切感。
2、香港住所左边土坡上的两棵老榕树。
3、作者是触景生情的,除了是有两棵相似的老榕树外,还有什么是触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条件呢?作者平常就很喜欢带小儿子到榕树下散步,因为那里周围的景色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与他小时候在榕树下玩耍的环境相似。更重要的引发作者回忆童年事情的原因是——我卷制成的小哨笛的熟悉的哨笛声。使我的心像小鸟一样从哨音里翅飞了出去……
所以说,文中作者首先是触景生情,于是寄情于景,托物抒情,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关键是要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幻灯片)
(三)想想说说,假如你离开了家乡,哪些事情,哪些景物会让你深深怀念的?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或放音乐《故乡的云》
二、读一读,品味文章诗意的语言。(小组讨论形式)作者是诗人,擅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善于绘声绘色,饱含感情,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
(一)说说你最欣赏的语段,为什么?并带着感情读一读,试读出感情。
1.第1段“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
“青翠”是形容榕树叶颜色和质地的,在这里充当动词“摇曳”的宾语,偏离了通常的话语组合。“摇曳”的本是“榕树叶”,正常语句应是“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的树叶”,但这样写就一般化了,难给人留下隽永的记忆和韵味。课文是用借代辞格来超常搭配的,借“青翠”指代“青翠的榕树叶”,创出了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效果,通过加强“榕树叶”的“青翠”特征,与“水泥楼房”的“铅灰色”形成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的审美联想。
“清凉”也是一种从心理、生理出发的感受,是抽象的,无形的东西,用动词“注”和数量词“一潭”来变异搭配,就增添了“清凉”的形象色彩,让“清凉”像有形的事物一样具体可感,“清凉”的再也不单纯是榕树绿阴了,而是像一潭凉丝丝的清泉,沁人心脾。再如,课文中的下列语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③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④洒落一地阴凉。
课文里还有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构成一种异常的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也营造出某种特有的语言艺术氛围。如: ⑤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苦涩”本是故乡人那段痛苦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用来描写本没有感情色彩的“日子”,是借移用兼移情的修辞手法,寓情于物,暗含了作者对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的关切之情。⑥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
用“生命”来修饰“船”,有悖于逻辑的理解,其意并不在把“船”赋予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船”是运用了修饰喻(又称缩喻)的修辞方式,“船”是喻体,作中心语;“生命”是本体,作修饰语,构成偏正结构的形式,可以理解为“生命像船一样”这样的明喻。它表面上形成语言的超常修饰,其实是在简洁凝练的比喻中,把作者自己飘泊在外的无奈和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之情化为可感的物象,形成形象思维所需要的表象,让人回味。
2、第3段“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分析:这一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这里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拟人,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浓得化不开”,给人以“凝碧”之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比喻,“碧玉”,色泽鲜亮;“晃动如耳坠”形状优美。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美。(两个看到有什么不一样?)前“看到”是从整体着眼,用粗线条勾勒;后“看到”是从局部着眼,用工笔描摹。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3.第4段写了故乡榕树周围的景色,尽情铺叙故乡的景象,选取感情色彩浓郁,形象优美、能牵动情思的事物写景抒情,景物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还有,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我怀念(从故乡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不用括号里的定语成分句子也通顺,那么为什么要用呢?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声有色、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我们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诗人用诗意的语言,那我们可以学一学他的表达方法。A、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第4段,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段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下面第7段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第5段写小时候梦里划船时所作的美丽的梦,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使得梦是那样的真切美丽,且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4、第7段写母亲用榕树汁为“我”治癣和“我”奉祖母之命上树折枝的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榕树的记忆联系着对亲人的记忆。祖母的形象着墨不多却生动感人。那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
5、第9段,作者缘物生情,直接抒怀,通过拟人的手法,赞颂榕树的崇高品格。对榕树的赞美,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的关切之情。
6.第10段“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搁浅在乱石滩上……”
分析:这一段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从卧具来说极为简单:一床被单,席地而卧;几块床板,搁在长凳和桥栏杆上。人与自然紧紧融为一体。仰望黝黝树影,“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没有烦恼,没有苦痛,身心愉快。写那睡意朦胧的感情,尤为精彩。月色朦胧之中,睡意朦胧之时,嫦娥悄然飞过,桂香轻轻飘洒,流水静静唱曲,催人沉入梦乡,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绘,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刻画细腻,美丽迷人,正是一首对故乡风情永难忘怀的乡恋之歌。“早上醒来”,才发现枕头不见了,“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这些文字里不见任何懊恼,相反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特有的故乡风情尽在其中。
“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题中的叠字,如“悄悄”、“轻轻”等在表达上能起什么作用? “悄悄”、“轻轻、”静静”、“慢慢”等形容词的叠用,能表现出音韵美;同时把动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准确地刻画出“似仙境”、“似梦境”的境界。
7.第6段 “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老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的话”。这样的表达好在哪里?这是作者稚拙的童真之情的流露,也表现出作者对榕树爱得真、爱得深,以至有些爱树及人。
8、第12段,呼应开头。小儿子的话打断沉思,再写叶笛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把听觉感受到的当着视觉感受到的,更为形象。
最后以设问结尾,把思乡之情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表达了作者永远不忘故乡养育之恩,永做故乡儿子的一片诚挚之心,以“故乡的榕树呀……”几个字独立成段作结,寓含了不尽的情思。
三、仿写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语句。
四、小结 散文贵“形散神不散”。
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材料;写出如此丰富的文章,是运用了联想。是联想把与榕树有关的人、事、物,以及传说、梦幻都粘系在榕树的周围,才构成了有着榕树标志的故乡的绚丽多彩的风景画面和生活画面,也只有这样,才足以表现作者浓郁、真挚的乡情。在这个意义上讲,无联想就无文章;硬写出来,也是“瘪三儿”。
至于那些琐屑的生活掠影,并不使人感到冗乱腻味,而倍感清新入胜,则是“神统其首”的结果,“神”就是作者久居异乡而积郁于心的对故乡的爱恋。这爱恋之“神”,统率着那些琐碎、零散的材料,把爱恋之情注入每个材料,使材料皆着“神”的感情染色,使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因而材料虽多,但并不觉得散乱。正因为这些材料“皆着神的感情染色”,所以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人一事,以及风土民情都变得多彩、多情。那清澈的小溪,彩色的卵石,汲水的少女,欢笑的鸭子;那苍老魁梧的古榕,那鲜嫩、透明的碧叶,以至那怪诞的传说,迷信的遗风,神奇的梦幻,等等,是那样古朴淳真,然而又那样可亲可爱,都是作者的笔满蘸着“情”写出来的,使文章达到了“情景交融”。另外,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景叙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是本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修辞方法(板书):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现手法:(板书):
表达方式(板书):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文艺表现方法(板书):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⑶、篇章结构(板书):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课后练习:
1、在“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一句中,作者把
比作
;作用是
2、作者笔下的榕树写得愈美,也就更加浓烈。对榕树的怀念,也就是对
和
的思念。老祖母聂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的品性,使人难以忘怀,对榕树的怀念也就是对
的关切。
3、文章写了两颗老榕树,其中详写“驼背”这一棵,是因为
4、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5、文末划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
6、结尾作者用省略号结束全文,请你补写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参考答案:
1、作者把嫩叶比喻为碧玉;作用是嫩叶被阳光照得透明,显示出嫩叶的清澈。
2、作者笔下的榕树写得愈美,对榕树的怀念也就更加浓烈。对榕树的怀念,也就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老祖母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神态,调皮的品性,使人难以忘怀,对榕树的怀念也就是对老祖母的关切。
3、文章写了两颗老榕树,其中详写“驼背”这一颗,是因为这颗老榕树的生命力非常强,被大火烧过了,还能活到现在。更加写出了“我”童年时和老榕树的时光多么的美好。
4、前3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
5、文末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明文章中心
榕树部落诗歌 篇4
一株榕树
演绎成一个昌盛的非洲部落
看得出,那一根是已经衰老的酋长
他健硕的胸膛
经历了太多的狂风暴雨,酷暑严寒
才搭建起这宽阔雄伟的王室殿堂
才挥写了这繁茂沧桑的部落发展史
这一根与那一根之间,至今
仍在争斗,从未停止纠缠
看,老酋长依旧气定神闲
他自信,生命繁衍
注入了解不开的血缘
让他们之间终生依存
我很想知道
哪一根是酋长的妻子,也许很多
而哪一根是他最宠爱的.
酋长那众多的子孙后代中
哪一根又是最聪明最智慧的
我尤其想知道,哪一根是那即将继位的王子
看隔壁,同样拥有繁茂品性的茶花公主
正值灿烂花季
我很想
让王子与公主缔结一生的的美好姻缘
我,还想请你与我一起
参加那场非洲王室的婚宴
一起跳那热烈的桑巴舞
好让这东风无力
榕树作文 篇5
一走进我们的学校,往前再走一点,一棵气势磅礴的大榕树立即扑入眼帘,让你仿佛进入了秋高气爽的秋天了,这棵榕树带给我们很多乐趣,大榕树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遮挡着我们,烈日炎炎的天气,我们在大榕树底下跳动、嬉戏、玩耍,十分开心,这棵大榕树可真够大的`呀!至少要五六个六年级的同学才能抱住整棵大榕树,大榕树可真够高呀!差不多有两三层楼房那么高,它的树冠非常的茂密,不留一点儿缝隙,从远处看就像一把巨大的太阳伞,再看看大榕树的枝干,新长出来的枝干向外延伸,现出它崭新的一幕,老的枝干上面长了很多须,须大概是黄黑色,我猜想大榕树的根很牢固、结实吧!就算十级台风来临,也未必能把它给吹倒。
大榕树的须都已经快垂到地面了,大榕树就像个年迈的老爷爷站在那里,供着腰,胡子都快落到地面上去了,一阵风呼呼的刮过,绿叶轻轻的颤动,沙!沙!沙!好像有很多翠绿的小精灵在跳舞歌唱,这棵大榕树已经成为了校园角落的一道美丽十足的风景,
大榕树 篇6
每当过完春节,老师和同学们都回到校园里的时候,总能看见一棵棵挺拔的大榕树在静静地等候着我们。春风里,它们长出新的嫩叶,黄绿色的新叶堆在深绿色的旧叶上,一簇叠在另一簇上面,那鲜明的颜色充满了活力,仿佛在欢笑,在鼓掌,在为与我们重逢而歌唱。
炎炎夏日来临时,那几棵大榕树的叶子也变得越来越浓密了。远远望去,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又像一朵朵巨型的绿蘑菇。那浓密的枝叶将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偶尔有风拂过,微微晃动的枝叶间才会漏下一点点细碎的日影。在室外上体育课或者是打扫卫生的同学们经常来这里乘乘凉。那几棵连成一片的大榕树下,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凉亭。走近它,满身的暑气顿时消除得无影无踪。要是再有一阵迎面而来的清风,那就真是令人陶醉了。
当阵阵秋风扫落叶之时,校园里的多数大树都开始落叶了,这几棵大榕树却依然还是那么绿。虽然不时也会有一些黄叶飘落下来,但那些落叶一定会化为春泥,为大榕树来年的生长做出自己的贡献。大榕树下,不时还会落下一颗颗成熟的小果子,尽管不能食用,却是同学们课间绝好的玩具,拿它来“扔飞镖”啦,用它来下棋啦,大榕树下的欢声笑语传遍校园。
珠海的冬天是不会下雪的,可天气也比其它季节冷得多。校园里的玉兰树、辛夷花都变成“光杆司令”了,个个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这几棵大榕树,还是和平时一样,那么挺拔,那么青翠。它静静地立在升旗台旁,目送着放寒假离去的我们,仿佛在静静地期待着新的一年与我们再相聚。
大榕树作文 篇7
大榕树的树根像龙的爪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地面,就像宝宝紧抱住妈妈。它的树干又粗又大,好像大象的腿,我们必须要六人张开手臂才能把它围住。树皮皱皱巴巴的,像极了老爷爷脸上的皱纹。树上倒垂下来的又细又长的气根,好像小姑娘的马尾辫。一阵风吹过,气根摇摇摆摆的,仿佛一群精灵在荡秋千。这美如画的气根作用可不小呢!它不仅可以帮助榕树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还可以扎入土壤,起到支持树干的作用。
榕树的树叶是椭圆形的,像一艘艘小巧的月亮船。它们有的完全展开,咧着嘴儿对我们微笑问好;有的躲在树枝妈妈后面,犹如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紧紧靠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悄悄话。如果我们把大榕树的树叶折一下,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我总喜欢称之为“牛奶”。
榕树 篇8
这棵大榕树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了。那粗糙的树皮记录了它多少年来闯过的风风雨雨。月光下,这棵老榕树的枝叶是那样茂盛,树干是那么粗壮。远远望去,大榕树像一位手执利剑的勇士,又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好高大的大榕树啊!那树干,要六七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围抱过来。
好茂盛的大榕树啊!那褐色的树枝,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满树的小叶儿绿得可爱,活像一个绿草帽,倒扣在大榕树的头上。
大榕树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是椭圆形的,有点像瓜子。小小的叶子如同一双双小手,有节奏地拍打着。树枝上还有许多红色的小果儿,像一个个小朋友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
阳春三月,百花吐艳,大榕树在春风的吹动下,在它那件旧皮衣上,又增添了一件薄薄 的轻纱。大榕树微微摆动着身躯,好像在像人们炫耀着自已的新衣裳。
夏日炎炎,大榕树撑开绿绒大伞,招呼着人们:“来呀,这儿仍避暑盛地!”附近的老人们立刻搬来了竹椅,拿着一把扇子,来到树阴底下乘凉。
秋高气爽,大榕树伸腰挺立枝,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气昂昂地站在那儿。
寒冬腊月,大榕树身旁的小花小草,失去了往日的风彩,耷拉下了脑袋。只有它——一位风雪战士——大榕树挺立在那儿,顽强地与风博斗,等待着新春的到来。
榕树优秀作文 篇9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小花小草一个劲地往上跑。大榕树也不甘示弱,拼命向上升。它伸出粗壮的大手,冒出许多片绿叶,伸了伸懒腰,好像在说:“啊,真舒服啊!”
调皮的夏娃娃跑来了,夏娃娃兴高采烈地向地面喷洒着阳光,大榕树对这强烈的阳光不太满意,于是展开双手,把阳光抛在上面,小朋友们就在这把“大伞”下开心地玩耍。
秋姑娘带着愁绪飘然而至,大榕树的果实纷纷掉下来。榕树的叶子缓缓飘落,有的悠闲地在空中漫步,有的在跳街舞,有的在跳优雅的芭蕾……大榕树的树叶虽然已经掉了一些,可它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冬哥哥走来了,寒冷刺骨的风无情地吹打着大榕树,大榕树无所畏惧,任由寒风吹打,依旧默默地守卫着校园。
【榕树赞】推荐阅读:
大榕树07-05
大班美术:榕树12-30
老榕树小学作文07-15
榕树作文100字01-12
描写榕树的优美段落12-29
写榕树的作文400字06-27
描写榕树的作文400字10-02
大榕树下(一)作文10-26
《榕树爷爷》 教学案例分析10-27
校园的榕树400字作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