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总结:总结成绩 开拓前进

2024-06-28

学校教学总结:总结成绩 开拓前进(共2篇)

学校教学总结:总结成绩 开拓前进 篇1

2011年学校教学总结:总结成绩 开拓前进

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在xx教育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谨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及同仁斧正。

一、着力习惯养成--加强德育工作

1、新生入学教育重细节。学校加大了对1、7年级新生班的管理力度,新生入学教育,从吃饭、穿衣、走路、站队等生活点滴小事教起,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要求各班主任认真落实。对学生进行入学安全、生活自理、行为规范等方面教育,亲自教学生叠被盖、整理寝室内务。提高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2、常规教育,常抓不懈。多年来我校形成了每月主题班会,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值周师生负责本周工作的德育特色,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抓好常规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法制、心理教育等,定期检查学生的着装打扮,文明礼仪,实行了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制度。有效的巩固了养成教育成果。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学生宿舍管理明职责:我们把每个学生床位都编了号,床位落实到人,并明确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方便了量化管理检查。在值周人员和宿管人员的齐抓共管下,学生晚上作息、卫生值日、床铺整洁等情况都有了良好的转变。

二、想方设法--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质量意识,抓好管理。

1、提高认识,建章立制。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理念,建立了毕业班教育教学奖惩制度。

2、“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提升合格率、平均分,特别关心、关注后进生,认真落实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3、坚持常规管理,认真落实了教学常规月查和月通报制度。

4、以身作则,抓好管理环节。分管领导和班主任每天要提前到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月考结束分管领导要分别集中老师和学生,分析得失,共定措施,确定目标。以榜样作用带动老师,带动学生。

5、开好两个会,具体指导。一是毕业年级学生会,二是毕业班教师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协调行动,抓好过程。

﹙二﹚、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1、抓好教师的电脑培训,为教学服务。我校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电脑操作培训。通过培训,有80%教师电脑操作熟练起来,并经常看到他们用多媒体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含教学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校本研训活动,如小学底段教育教学研讨,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都取得了积极的反响。

3、认真抓有效课堂教学。扎实抓了“优化课堂,提高课效、评赛促改”和“特岗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习,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1、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以来,但凡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活动,我们都选派了一线老师外出学习取经,回来后都组织了汇报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增强。

2、抓好教师“三个一”活动,①完成业务学习笔记,②认真撰写教学反思,③献一堂优质课。学校不仅从量上进行检查,更要从质上进行指导与把握,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

三、落实整改--直面存在问题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横向与其兄弟学校比,纵向与自身比,我们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困惑:

1、常规工作怎么求变、创新。

2、学校德育工作怎么适应时代创特色。

3、留守学生的教育,网吧问题。

4、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5、存在薄弱学科、薄弱年级改变乏力。

今后我们将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稳定教师队伍;

2、进一步加强班级和学科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3、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4、规范学生常规管理;

5、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即将到来的2012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新的一年承载着新的使命,新的一年将开启新的征程。让我们在xx教育督导组和县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战无不胜的智慧勇气,开拓创新的胆识魄力,锲而不舍扎实工作,奋力争先,不断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前进。

学校教学总结:总结成绩 开拓前进 篇2

莲塘一中 余梦婷

初踏上讲台一学期,人生角色由学生转化为教师,由班级中的学习者转化为管理者,在鼓足勇气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潜心学习和反思,却屡屡碰上各种挫折:大学期间掌握的理论常常和现实脱节;当准备好一切去上课时,却发现真实的课堂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青年老师究竟该如何把握师生距离,让学生保持爱与敬畏之心……面临真实的教学环境,当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的时候,作为一个青年班主任,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迷茫中拨开云雾,找到合适的方向?以下是我担任班主任半年来的反思和感悟。

一、班主任工作需要充足的精力和教育智慧

如何管理好班级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虽然大学期间我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但面对真实的课堂和形形色色的学生,常常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深刻体悟到班主任工作不仅仅需要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还需要充足的智慧。

首先,班主任不同于科任老师,工作时间无法定量,常常从每天凌晨的早操到晚上十点的晚自习都陪在学生身边。由于我是新人,“一定要带好班,一定要成功”成为了我在心底对自己的严格期望。我一开始每天的早操、早读、课间跑、晚自习必到教室,课间也会经常去转转,甚至科任老师上课我也偶尔偷偷在窗外观察学生,平时班级的事情我也是亲力亲为,不敢松懈。这让我疲于应付,常常在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奔走。

这种监督管理方式短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却因为工作量大,缺少休息而频频生病吊针,上课状态大打折扣、班级管理力不从心。因此从分班后班级成绩起起落落,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我该怎么办? 通过不断的反思,我发现教育理论不等于教育智慧,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常常告诉学生“班主任不是监视器,上帝才是望远镜”,我逐渐从每时每刻的盯死看牢中解脱出来,慢慢培养得力的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利用课余时间教育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我去班上的时间少了,但成绩并没有退步,班风也越来越好了。

我发现,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源于内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指引和鼓励。我们无法管住学生,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熏陶学生、发动学生,唤醒学生的责任自知意识,才能实现师生成长的双赢。

二、班主任要善于处理复杂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是老班主任们普遍的感慨。社会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现在的师生关系与以往我们读书时又不同了。一些教育刊物里推崇师生之间应该零距离,以前我的高中班主任对待学生亲如朋友和妈妈,而老教师们却常常告诫我,年轻人管理班级别和学生走太近,少微笑少开玩笑,一开始控制不住以后就很难管的。我很迷茫,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呢?

一开始走上班主任的岗位,为了博得学生的喜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常常主动和学生交流,个别同学犯了点小错误我也视而不见,而学生常常和我开玩笑,上课气氛虽然活跃了,听课率高了,但是课后作业完成态度却不认真,部分学生常常和我犟嘴,班级纪律出现松动。可见师生之间过于亲密,造成学生对老师不敬,学生对老师没有了崇拜和尊重,教师也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和感召力,老师说话没了分量,学生上课没了规矩,课堂没了纪律的保障。总结经验教训,我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两点。

首先,把握课上和课下的关系。课堂上教师既要树立权威性又要富有感召力,要讲究“在课堂上为师生关系,在课堂下为朋友关系”,所以,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一定要有合适的距离,而在课后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扩大。尤其在开学初,为了建立有序的课堂秩序,师生之间的距离要适当远点。过一段时间,良好的课堂秩序已经形成,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近点。

其次,师生距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一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方寸感较好,一般不太违纪,又渴望得到老师们的关注,当老师给予一个微笑、一句亲密话、一个苹果,都能让这些学生受到鼓励和关爱,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增强。而针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学生本身对年轻老师缺乏敬畏之心,方寸感不强,为了有序的教学秩序,师生间应该保持较远的距离。

师生距离实在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每当我不断反思,想要平衡距离、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但看到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仍然难掩心中的焦灼心情,“想说爱你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班主任要直面来自家长的困扰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离不开双方的相互沟通、理解和配合,只有家校合作、并驾齐驱,才能保证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学生的身上贯彻实施。

但是,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受到家长的质疑和问责在所难免,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上确实缺乏经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同龄人开放和对成年人闭锁的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会减少。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年轻的班主任,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和孩子们相处,那么他是可以成为青春期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桥梁的。所以,作为年轻教师,要顾及家长的焦虑和需求,把管理班级的长处积极展现给家长,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孩子在我们的带领下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人格修养和思维品质的提高,这样才会有很多的家长支持我们。

所以作为青年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网络、家长群、家长会、电话、家访等形式,及时有效的和家长沟通。比如说,家长们的焦虑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和他们说的话越来越少了,以至于他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二是除了成绩,他们不知道孩子还有哪些能力在发展。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帮助他们缓解这些忧虑,比如,班级里定期评比的文明之星、优秀班干、练字达人,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艺术节、播种杯等比赛,甚至每日的英语听写、语文默写、卫生值日等等都可以成为展示内容。当学生在班级学习和活动中切实感受参与和进步,当家长确实目睹到了孩子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会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落实。

有一些父母每次大考完后痛骂学生,学生压力巨大甚至厌学。有时候学生不交作业或者上学老是迟到,我和家长电话沟通,家长只说:“我知道他的坏毛病,回头我说说他。” 回头却不了了之。中国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很多父母却不配合学校呢?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和我的反思,我认为这与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方法有关。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懂什么教育方法,要么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要么是一味溺爱。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群分享相关教育时评、教育案例等等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校沟通时提升家长的教育认知。半年多的班主任实践,我遇上的问题不胜枚举,也通过实践检验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我将继续坚持教育理想,秉持爱生之心,不断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之道。

在校攻读教育硕士期间我的专业是化学教育,我初步制定了简单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一、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学科素养,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高中生的学科能力水平的发展特点,因此我将从高中生学科能力的某些方面的进行测评研究,并针对学生的能力特点研究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计划

研究阶段主要分为两阶段,首先全面学习教育硕士的专业课和基础知识,其次结合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研究方向。

阶段一:全面学习掌握教育能力测评研究的基本理论、测评工具的使用方法,拓展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潜心学习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储备专业知识指导教学和教育研究。

上一篇:学生周记:春的希望下一篇:班级主题班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