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通用9篇)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1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得
——2016级物理1班刘明瑞
本章学习的内容针对对象是童年期儿童,一般是指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大致相当于现行的小学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并发展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比较重要,我们需要学习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来更方便的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章首先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儿童的身体以及大脑结构和机能都有相应的发展。
其次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童年期儿童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方面都有相应的发展。譬如说童年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由初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为后期的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初入学的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还不全面,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例如,一年级儿童上学时常常会由于匆忙而忘记带学习用品,这时父母应该多多帮助他,提醒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提出努力学习的要求,要求儿童有意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必要的对象上,有意注意就逐步发展起来。根据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上利用可以引起儿童兴趣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锻炼儿童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使儿童以自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
再次介绍了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与教育。学习作为儿童入学后的主导活动,它不同于游戏和劳动,既具有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该阶段的特点:第一,学习的社会性要求。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学校的各项要求得以贯彻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还要学习己不感兴趣但必须要学的东西。总之,进入小学后,儿童开始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渐代替游戏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小学阶段也就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就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不让学生在转折的道路上走偏了。第二,从年龄发展上看,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和幼儿、青少年的学习也不一样。学前期儿童也有学习,但这种学习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是在游戏或其他实际活动中进行的。只有在童年期之后,学习才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但是童年期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较差,从内容上讲,童年期儿童主要学习的是有关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参加学校集体生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作为教师应当加强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与行为规范。
余下内容还介绍了童年期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以及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学习了这些,我认为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作为孩子心目中的传导者,应从一颗爱心,一份挚情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且做到以下方面: 1.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要尊重理解儿童学习兴趣,创造主动学习气氛,让儿童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完成任务,达到能力的提高。(同样,教师也一样需要有这样的领导者。)
2.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创设一个文明,健康,温馨的心理环境,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自尊心和白信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许多大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无意中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令他们愈来愈没有自信最后成为孤独自卑的人。我看过一个案例,一名教师为训练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一个故事,并在集体中讲。未料,能力较差的孩子却把这样的讲故事方式当成接受惩罚的方式,紧张到哭了。我认为这种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方式确实能锻炼到部分儿童,但并不代表全部儿童都能接受,最终都选择了逃避。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儿童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一无一”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集体活动,创设良新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全面发展
正文:
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学生适应环境, 适应社会, 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操作性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学校生活中通过心理训练并反复强化, 形成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心理发展就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一生中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是在各种先天, 后天, 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下, 个体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与否,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学业发展, 乃至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所小学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 随机抽取30000余名学生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约32%的中小学生存有心理异常表现。1994年, 黑龙江牡丹江市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在所有的心理疾病中, 神经衰弱, 强迫症, 人际关系紧张, 考试焦虑等占相当高的比例。个别学生因为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离家出走或自杀。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隐患和危机, 同时, 这也说明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194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确切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 开朗, 自信和满足的心情, 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好, 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 又能坚持实现目标的愿望, 动机和行为。
四人际关系和谐。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客观评价别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探索, 主要探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所有心理变化。包括动作, 认知, 情感, 人格, 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正确的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作出预测, 积极的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这些问题的探讨过程, 为更深入的认识心理学, 认识人类自身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个体的影响活动。它是由心理健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预先设想的目的, 通过系统的, 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有意识的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活动, 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益的调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 提高认知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积极, 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且丰富了发展个心理学学科本身。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密切结合, 是发展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三、青少年期的过渡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曾对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提出了如下假设:如果将青少年问题看做一种病态的现象, 其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态显现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而少年犯罪是青少年问题恶化的结果。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过渡阶段, 一方面保留着儿童的幼稚, 另一方面出现了成人的成熟。
过渡性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指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疾风怒涛”时期, 充满了内部和外部的冲突。这些特定的矛盾, 使他们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而有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得以疏导解决的社会群体。
从本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转型时期, 无论家庭, 学校还是社会环境, 都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危害。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显得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 199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M], 1998
[3]3仇忠海李敬.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 2008
[4]孟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 2005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任课教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之下,大规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到其他地区外出打工,单独留下孩子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并由其他父辈或临辈监护人长期抚养监护或者独自生活。他们之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祖辈隔代抚养的。据报道,农村留守儿童会在情绪、学习、道德和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学校这一方面,作为与留守儿童相处时间相对较多的任课教师也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人的一生中,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具有长期间断性、在交往上呈现非面对面性、在空间上具有远距离性以及互动的频率低下性的特点,他们只能得到代管者进行的温饱式哺育,最终出现了心理发展方面的异常。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以下表现:一是乐群性较低,具体表现为性情冷淡,孤独寂寞;二是情绪容易起伏,自控能力比较差; 三是内心自卑而显得拘谨,平时比较沉默寡言;四是圆滑世故,社会化;五是心情抑郁,比较焦躁不安;六是任性乱为,冲动并自制力弱;七是极易紧张焦虑,平时容易心神不宁。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其他问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与严重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状。
1.班级学生繁冗,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的乡镇中小学,平均每班学生人数达到七八十人,而最多可以超过100人。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寄宿学生很少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班主任多数负责寄宿学生的管理,负担极重。班级学生过多,使互动式新教学方式无法实现,任课教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留守儿童的心理、感情需求,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
2.学校教育措施失当,应试教育依旧盛行
目前,农村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有所偏差。“教几个差生不如教一个好生”这样的观念大行其肆。学校教育观念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在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上。如此一来,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一定意义上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另外,对困难学生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一些地方便取消“留级制”,使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升级,而这些家长便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3.寄宿条件差,管护现空档
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寄宿条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不乐意将子女寄宿在学校。一部分农村学生会选择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留守儿童选择住校的不足一半。而寄住亲戚家,亲戚一般不会太过管束、教导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则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而学校方面则认为这些孩子在校外不便于管理。由此,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有所失控,使得他们容易沾染社会的不良习气。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笔者认为,在农村中,应该利用农村学校所现有的教育基础,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扩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因为在农村地区,最正规的教育场所是学校,学校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应该利用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多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
(一)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班主任是在学校中平时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应该让班主任在完成基本的日常工作的同时,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二)让任课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各科教师可以挖掘并利用各科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各科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标,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拥有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可以增加学生向教师求助的绿色通道,以便及时预防或者治疗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在学校中设置心理邮箱,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
留守儿童的性格多是内向的,可能不会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面对面地向教师求助,所以,心理邮箱的设置就是必须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这些邮箱,避免尴尬之类的情绪。此外,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让留守儿童慢慢培养起心理健康意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之下的产物,应该由全人类共同负责解决。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共同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周红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金田,2012(10):305.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篇4
一、名词解释
1、认知方式
2、场独立型
3、场依存型
4、气质
5、智能
二、选择题
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3、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
C.冲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
4、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7、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9、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10、《水浒传》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气质类型。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1、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12、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13、《红楼梦》一书中的林黛玉应该属于()气质类型。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4、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 B.100 C.120 D.125
15、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
三、简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简述人格的特征。
3、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
5、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四、论述题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2、结合实际教育,谈谈如何因“性”施教?
五、材料分析题
1、有个学生叫肖扬,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兴奋型”气质特征。在备课和上课时,我都要考虑怎样“对付”肖扬,采取“以忙制动”、“以动制才”等教法。根据他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让他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于是他“就范了”。
例如,有一节基础训练课,其中有一篇短文讲到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个为什么,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11岁就发现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课堂上.我先问:“谁能利用自己的文具.给大家演示一个振动发声的实验?”许多学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只见肖扬晶亮的眼珠滴溜一转,拿出一把用断锯片磨成的小刀,插在课桌的木板缝里,经老师同意后.他用手指使劲一压,锯片来回震荡,嗡嗡作响。这个实验,获得了同学的称赞。我因势利导:“我们要像肖扬一样,动脑动手,但„动‟是为了学习好。”肖扬很高兴,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激励。
当然,课堂上我不能光顾一个肖扬。在肖扬演示后,我就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实验的道理,让机灵沉静又稳妥内向的“安静型”学生找一找大家发言的长短得失。这样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就能因人而异地传授知识,进行教育和教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根据气质的不同类型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2、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蜘蛛网般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有健康向上的性格。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性格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加入你是一名小学教师,你将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获得良好的性格?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所谓“加工信息”是指感知、思维、记忆等认识活动;所谓“习惯性的”是指没有意识到的偏好。
2、场独立型: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很少或甚至不依赖该问题空间的其他线索,而是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信息。
3、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较多或甚至完全依赖该问题中的其他线索,并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4、气质: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5、智能:泛指智力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二、选择题:C A B CA
BCBAA B ABDB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这些能力在人的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德纳提出了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包括:言语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自省智力和人际智力。
2、【答案要点】(1)独特性。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2)稳定性。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点,在个人行为中偶然出现、一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
(3)整体性。人格受意识的支配,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常常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3、【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早期童年经验。
4、【答案要点】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5、【答案要点】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答案要点】(1)发扬优势,克服劣势;(2)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交往;(3)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4)教育学生正视和接纳性性别差异。各小点还可以展开相关论述。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气质是人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中的表现,是生来具有的自然特性。这些气质特性是构成每个人心理独特性的最原始的成分,人的个性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气质不仅表现在人的情感活动(如体验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等)和意志行动(如言行的力量、速度等)上,而且也表现在认识(如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性大小等)上。在这些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气质差异。由于气质特性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
应该注意的是,不应笼统地把一种气质类型评价为好的,把另一种评价为坏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每一种气质基础上都有可能发展起某些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本案例中,肖扬同学“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属于“兴奋型”气质的人。对他要施行强刺激,使他“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对他“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就是根据他的气质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本案例中的教师对“抑郁型”“活泼型”“安静型”气质的学生因人而异、循循诱导是比较成功的,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5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奖励与惩罚)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
(错)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请简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五、论述题: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六、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6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教育担负着培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创造者的任务,幼儿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随着幼教理论的不断发展,证明了幼儿教育对幼儿完美人生建构的奠基作用,也就是说幼儿教育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素质和谐发展宗旨,为整体素质教育打好基础为最终目标。而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幼儿全面发展进程。针对如何提高教师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重视开展优质量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点做法和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艺术领域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以前我们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目标意识单一、模糊,设置的艺术课题、艺术教育活动流于教授表面性的东西,现在我们通过网络学习,“纲要”的学习,对《纲要》精神有了进一步的领悟,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而制定发展目标。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本义是:萌发幼儿欣赏美、表现美、体现美的情趣,让幼儿在早期教育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教师应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成为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如让幼儿通过活动真正认识到幼儿园可爱的地方,从而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思想感情,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为幼儿今后在园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整个活动既有音乐知识的了解,又发展了动作技能,又从视觉中欣赏到幼儿园的美,更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又体验了幼儿园生活的愉快,丰富了幼儿的感情。所以教师对艺术课程教育的目标意识正确、全面,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二、开展多样的教育途径和教学尝试
(1)幼儿应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如果幼儿总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则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发挥,影响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艺术教育 教的是“技术”,而非“艺术”。“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但“艺术”只有靠长期用心感受。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美术的技法,但对美的感知是不能教给的,只能进行引导和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教师正确发挥指导作用,开启幼儿自己的感官让幼儿处在主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在一些活动中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表现的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用什么材料,与谁做伙伴。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启发孩子的独特性,并开放地接纳孩子个性化“艺术符号”的表现,从旁对幼儿提出指导性建议,或在技能方面给予帮助,对幼儿的活动过程所表现出的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创造性表现等表示肯定和鼓励,敏锐地去意会他们背后的精神寓意。
(2)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运用专门的艺术教育活动,侧重幼儿学习掌握有关艺术知识技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情趣。在幼儿一日生活、学习各环节有机地把音乐、色彩带进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视听环境,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的主题的、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形象性发展性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日常观察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3)幼儿艺术教育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纲要》的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五条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的任务和升学的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可以乐此不疲的像做游戏一样地从事艺术活动,追求过程的快乐。幼儿的游戏具有审美、创美的许多特点。反过来,幼儿的艺术活动又充满着游戏性,因为儿童还不能把艺术活动当作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地审美和创美活动,他们只是满足活动的需要,为了自己喜欢才去做的。艺术活动和游戏一样,有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过程,令幼儿高兴。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感受快乐,继而分享快乐!正如心理学家弗莱德罗所说的: “那些对于成人来说是认真的、常常是艰苦的工作——培养自己的脑和眼,使之成为艺术家意志的绝对温顺与可靠的仆从——对于幼儿来说却是纯粹的快乐。幼儿以无穷的乐趣去重复每一种新的工作、新的本领与新的花样。”
(4)艺术教学指导中,家长与教师的情绪表现,是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理解作品情感的催化剂。家长与教师对作品表示喜爱之情,并把作品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指导中,感情溢于言表,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传递着作品的情感,这样就能唤起幼儿情感的共呜,激起幼儿投入。在作品和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幼儿逐渐产生对结果的兴趣,逐渐产生审美、创美的意识,对艺术的兴趣也就更加深厚。
(5)运用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要求。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认知开始的,感识是认知的开端。幼儿受身心发展的制约,感知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只有在“看”中才能学会看,在“听”中才能学会听,在摆弄物体中学会触摸物体的特性。教师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色彩、声响等的意蕴,调动想象、思维、动作、语言的参与,反馈感受程度,促进理解。
三、幼儿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为健康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心理学范畴的“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五个方面。其中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属于狭意的个性的范畴。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伦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品德和尊严。哲学美学范畴的人格则是对个体人的全部本质、属性和丰富性的高度综合。其发展是有层次的,即经过两次超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再到“审美的人”。当个体行为都以实用功利为目的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不可能总是和谐的。所以培养下一代具有与社会、自然和自我和谐的“健康型”人格幼儿,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对生命的愉悦和创造价值的实现。艺术教育在“健康型”人格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与教育对策 篇7
一、现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特点
现阶段, 社会文化对青少年性心理导向十分明显。与封闭环境相比, 开放环境下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呈现新的变化特点。
1. 性意识发展迅猛
1985年的上海市中学生性知识调查表明, 每一个被调查者都会提出包括性生理、性心理以及婚姻、恋爱和生育的问题[2]。1987年在上海、沈阳等五省市对初中生的调查, 发现41%和32%的男女同学心目中有了特别喜欢的异性[3]。1998~1999年在上海、北京和广东三市的相关调查发现, 男女高中生能采取性保健方法的分别为56.6%和66.3%;70.5%和71.1%的男女高中生认为与异性交往并不意味谈恋爱[4]。“九五”期对上海寄宿制高中生的调查表明, 83%的男生和88%女生都已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异性朋友, 而且有50%和40%的男女同学仍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与异性交往的面[5]。这些调查充分说明, 现阶段青少年性意识发展十分迅猛。
2. 疏远异性期缩短
受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过去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中那种男女同学的“性别群体”已经不存在, 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女同学的“三八”线现在被淡化了, 往往以异性吸引替代了异性排斥。1987年调查发现41%和32%的男女同学心目中有了特别喜欢的异性[3];1988年的相关调查为47.1%和47.4%;而1989~1990年全国十五省市的调查为64.4%和52.6%。其中在13~16岁是向往与异性交往的高峰年龄段, 平均年龄为13.89岁[6]。1998年对上海中学生异性交往调查表明, 青少年对异性向往的比例仍呈上升趋势 (76.8%) [7]。
3. 接近异性期心理混乱
由于青少年自身生理的发育, 性爱需求强烈, 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极强。但他们既不知道性的本质, 也不知道怎样对待性问题和遵循什么样的性道德规范。既对性意识恐惧, 又对性关系迷惑;既有对性冲动的本能需求, 又有对性关系后果的担忧。他们对正常的性生理现象缺乏正确认识, 痛苦的性心理和苦痛的性生理反应交织在一起, 往往使青少年男女陷入困境。调查显示, 有了性问题时, 只有不到10%的学生去问父母, 找老师的不到5%, 多半的人则“闷在心里”[8]。与此同时, 与开放的大环境相比, 不少学校、家庭的小环境仍处于封闭状态, 有些教师或家长对孩子与异性交往过分“关心”, 有时采用过激行为, 这样势必造成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不知所措, 给他们性心理的发展带来诸多困惑和迷茫, 使他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心理表现十分混乱。
4. 初恋期提前到来
由于学校、家庭的过分干预, 极易造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加之大众传媒充斥大量的性爱内容, 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使他们过早地进入了“恋爱”角色。我国在1988年和1989年的调查表明, 7.9%的男生和5.7%的女生自我报告已有恋人。调查结果还表明, 中学生有恋人的高峰年龄在13~16岁[9]。90年代后邢荣琦等经过调查表明, 早恋的年龄一般在13~15岁, 有的在11~12岁就有恋爱行为, 最早的9岁就开始谈情说爱, 说明早恋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到上世纪末青少年有恋爱体验已上升到约20%, 并有7.1%和8.8%的男女高中生与恋人发生了性关系[4]。
二、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教育对策
1. 更新教育者观念, 普及性科学知识
科学的性知识是性教育的生物基础。在性教育中, 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性知识教育。然而, 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贫乏, 学生所懂得的性科学知识非常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的思想受传统观念束缚。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 性知识可以无师自通, 进行性教育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 全国性教育还未普及, 各地存在差异性, 学校对所教的内容在实施时有难度, 没有教材, 如何讲课, 讲课的度和量如何把握, 能否得到社会的支持, 还在犹豫之中。因而, 青少年所获得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周围的社会文化, 在这些文化中, 正确的与错误的, 健康的与不健康的, 科学的与伪科学的, 高尚的与淫秽的, 良莠并存。所以, 更新教育者观念、普及性科学知识, 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性征的发展, 增强抵御外界不良刺激, 严格按社会规范要求约束自己, 对于他们确立健康的性意识尤为重要。
2. 利用“异性效应”,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性意识, 理智地对待性冲动
异性吸引是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性意识的觉醒, 性欲望也随之产生。青少年性欲望强烈是自然规律, 一味压抑或放任自流都是错误的。为此, 我们应巧妙地利用异性间的正常交往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即所谓的“异性效应”。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使集体更加团结, 还能使男女同学在心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也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研究表明, 异性间相互吸引是微妙的, 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当一个男孩或女孩体验到异性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时, 往往在许多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
3. 全面教育, 个别指导,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性道德情感
初恋是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阶段,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青少年初恋期提前到来。与成人恋爱相比, 青少年初恋因较少有社会杂念掺入, 他们的初恋是一种自然的、盲目的、脆弱的情感宣泄, 尚属不完全成熟的性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因青少年的性意识还处于不稳定期, 一部分同学把握不住友情与恋情的界限, 把友情不适当地发展为“恋情”。还有一部分同学的意志力薄弱, 自控能力较差, 常常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
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中曾指出, 性教育的基本问题, 是男女相互关系中的道德文明态度的形成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经常、反复地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 通过思想政治课、生理卫生、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渗透, 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对青少年全面开展性道德教育。对个别有失误的同学有必要进行个别指导,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差异及两性关系, 用高尚的情操来处理问题, 理智地与异性交往, 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云希、周俊金、周振明.应用心理学词典[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490-491.
[2]倪嘉波、张丽霞.青少年性心理的重要表现及教育[M].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2) :108-109
[3]姚佩宽、杨雄等.中国青少年教育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277.
[4]蔡正宜、徐嗣荪、孙时进.男女高中生与大学生性文明的对比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5) :331-332.
[5]张章新、张来春.寄宿制高中学生异性交往和恋爱现象的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00, (9) 25-27.
[6]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 (精华本) [M],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5, 23.
[7]高晓玲、王哲蔚.上海市中学生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状况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 (2) :121-123.
[8]郑友富、俞国良.国外儿童性教育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 2002, 7.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8
关键字 高职学生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在现代意义上,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1.2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愉悦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并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3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推进,为共同目标发挥着各自的教育特点。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2.1.1 盲目看待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理想与现实失衡
自从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不是很高,许多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但因考试失误或成绩中等的学生因填报志愿不当等最后走进了高职院校,有的是混文凭来上大学的,还有的是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来勉强上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使某些大学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2.1.2 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也是高职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
2.1.3 开学适应和毕业择业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表现为冲动敌对、自卑胆怯、消极悲观、敏感多疑和狭隘嫉妒等。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 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毕业前夕,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
2.1.4 不能正视自身外在形象,文体水平、家家庭状况等差异
存在自卑心理的高职大学生表现为怯懦、焦虑和抑郁。有些同学因为自卑心理产生的困扰无法宣泄而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2 高职学生的惰性心理
这些有惰性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什么都抱无所谓心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得过且过。从表面上看,有惰性心理的人很轻松,其实,他们内心焦虑,存在内疚、自责、后悔等心理,但往往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面对问题时袖手旁观。
2.3 高职学生的焦虑心理
高职学生刚入校时,很多都心怀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才,考取专升本或在社会上谋求到一个理想职位。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感到,由于以前基础差,学习比较吃力,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2.4 高职学生的困惑心理
2.4.1 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年高职的学生正值独立意识向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增强的时候,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但可能由于期望和现实相矛盾,或没有足以能展现才能的机会与途径,常常使一些学生自尊受挫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言状的不快。
2.4.2 陷入交友困境
情感话题是高职学生学习之余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心理的不完全成熟,部分高职学生开始与异性交往,有的为了排除孤独寂寞,有的为了得到呵护与关爱,有的则是顺从大潮流。
2.5 高职学生的消沉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高职院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3.1.1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
高职院校应采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和训练,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3.1.2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以学校为主的一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二是建立以各系为主的二级网络系统;三是建立以班级为主的三级网络系统;四是建立以学校宿舍为主的四级网络系统,由宿舍长负责本宿舍人员心理状况的收集和掌握。
3.1.3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体,以其他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并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1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全体教师要从社会角色、生活、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三是引导学生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3.2.2 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网络建设。对学生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需要校咨询中心、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等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必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2.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高职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机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管理,并在各系设置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值班,为高职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他们摆脱精神枷锁,走出心理困境。
3.2.4 要积极开展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协会开展“人际交往训练营”活动,让参与大学生感到自己在快乐的气氛中寻找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提升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2.5 加强择业指导,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开发乐观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要加强择业、就业市场开拓与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传授成功心理规律,注重创业成才方面才能的培训,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要开发乐观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让大学生能有一颗宽宏大量的胸怀,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3.3 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训练学生适当约束自己,愉悦自己,自我采用回避法、幽默法与升华法等调控偶发情绪,走出孤独,走出自卑,走出阴影,增强生活的信心,改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艳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84-85.
[2] 姚爱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3]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24).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篇9
(一)本试卷仅供学员参加“两学”河北师生网培训辅导练习使用,不做其它使用,特此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结合临床实践将自我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家是()。
A 罗杰斯 B 詹姆士 C 马库斯 D米德
2.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为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奠定基础的,生命历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是()。
A 12岁以前 B12岁以后 C 10岁 D15岁
3.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方式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4.有关研究表明,初中生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的()。
A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C直观动作思维的发展 D形象思维的发展
5.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发展特征所处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所谓“信息量度”就是与创造课题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总量及其新旧程度的函数。它是()。
A等于复杂的知识量的叠加 B等于简单的知识量的叠加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D一般意义上的加权和
7.研究发现,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呈波浪式的前进,发展中的“低潮”是()。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8.在同一性发展中,既没有明确的职业和发展目标的意向,也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任何的承诺,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属于()
A同一性过早闭合型 B同一性获得型 C同一性延缓型 D同一性迷失型
9.学习者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是()。
A元记忆 B元注意 C元知觉 D元学习
10.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是()。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11.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
A关键时期 B发展时期 C客观化时期 D主观化时期
12.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即()。
A同伴关系 B友谊 C朋党 D 团伙
13.马库利发表了大量关于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著述,形成了()。
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B自我实现理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自我成就理论
14.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
A 正U形曲线 B倒U形曲线 C线性关系 D反比例关系
15.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措施要求从哪一年开始()。
A 2002年春季开学 B 2000年秋季开学 C 2002年秋季开学 D 2000年春季开学
16.社会学家米尔代斯认为,中小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主要包括()。
A 家长 B教师 C同辈伙伴 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18.儿童能把元记忆知识运用到记忆活动中,使之成为元记忆过程基础的年级阶段是()。
A 六年级 B五年级 C四年级 D三年级
19.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没有亲密友伴的中小学生,其生活适应中尤为重要的是()。
A学校支持 B社会支持 C伙伴支持 D家庭支持
20.EQ是指那些能对人们适应环境产生影响的情绪及社交能力。第一个使用EQ这个词的人是()。
A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 B心理学家约翰?迈耶 C心理学家巴昂 D心理学家戈尔曼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里。
1.心理发展是指()从产生到死亡的连续的、稳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在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学习和教育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的()。
3.认知发展是指学生的()随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4.()是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5.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自我概念偏差表现为()。
6.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神经系统的发育、气质类型、认知的发展和()模式等。
7.心理健康教育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思想。
8.自我控制是自我的意志成份,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掌握。
9.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主要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行为。
10.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手段有:角色扮演训练;行为自我强化;自我概念训练和()。
1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交往的功能有两个:();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
1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素质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13.中学生遭遇挫折后妥协的应对方式有自我安慰、自我文饰、推诿、宣泄和()。
14.意志品质较差的中小学生在意志行动的选择和决策上常会有两种极端情况,即优柔寡断和()。
15.()是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树立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2.简述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递进模型。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2.联系班级管理的实际,谈谈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一)
4.简述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意义
一、选择题
1. A 罗杰斯 2. A 12岁以前
3. C问卷法 4.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 B前运算阶段 6.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7. C四年级 8. D同一性迷失型
9. D元学习10.A 自觉性
11.C客观化时期 12.A同伴关系
13.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14.B倒U形曲线
15.B 2000年秋季开学 16.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C柯尔伯格 18.B五年级
19.C伙伴支持 20.C心理学家巴昂
二、填空题
1.个体或种系 2.主观心理状态。
3.认知心理品质 4.情绪理解
5.自我中心 6.父母控制
7.人性关怀 8.主动
9.道德意志 10.榜样示范
11.传达信息的功能 12.预防、发展
13.转移 14.冒失
15.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
1.①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②鼓励创造性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
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 ⑤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⑥树立多元创造力观,发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2.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初级情绪;
第二阶段产生自我参照行为;
第三阶段出现次级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会出现尴尬、同情、嫉炉、害羞、内疚、自豪等情绪。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
②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③中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4.①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中小学生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②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③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④同伴关系起着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四、论述题
1.①指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
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情绪情感特点。例如,胆汁质类型的青少年情绪产生快,强度大,容易爆发激情,外部表现特别明显,“近乎粗犷”;多血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强度也大,但自控性好,外部表现生动,赋予感染力;粘液质类型的青少年不易产生情绪,强度一般不大,外部表现平淡给人一种“情感贫乏”的印象;抑郁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且强度较大,自控性较差,给人一种“多愁善感”的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指导青少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了解他们在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认知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需要,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体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了解其情绪情感特点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有关的自陈问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另外,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对情绪情感特点作相互评价,让他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自己。
②预防青少年的高焦虑状态
为了预防和克服青少年学生的高度焦虑状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层次教学,将教学目标定在青少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2)教师应努力营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青少年会产生学习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就可以避免遭受各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他们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中,青少年还可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促进。
③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
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情操高尚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的陶冶,让他们获得深刻的情绪体验,形成高尚的情操。
④教给青少年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师应该教给青少年一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当青少年学生出现烦恼和苦闷时,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问题的类型等条件的不同,分别给予青少年学生一些有益的忠告。(1)如果根据现有的条件,问题时有可能予以妥善解决的,我们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本身,从根本上铲除引起烦恼和苦闷的根源;(2)如果问题一时难以妥善解决,应该提醒青少年学生改变认识角度,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3)还可以通过换环境来暂时排出苦恼或干脆以适应的方式加以“宣泄”,以达到释放心理能量、调节内心平衡的目的。
2.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广大在职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消除传统应试教育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为班级管理提供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培训教师研究学生及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在现代教育中由于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教育中的交往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与学生融洽相处,不时地进行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充分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对待学生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又不可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
②加强学习指导技能的培训。未来社会是学习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研究学法,探究学习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和学会认知,培养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指导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必然结果。学会学习就是在未来社会学会了生存,教师具备指导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会学习提供了保障,为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③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突出新意、新形式、新手段、新思维,突出时代感,敢于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大胆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此外还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推荐阅读: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8-16
儿童创造力发展与学校教育论文11-22
瑞吉欧课程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教育论文11-29
儿童发展教育08-27
儿童的语言与儿童教育07-29
泥塑艺术与儿童教育05-08
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06-11
节日文化与儿童教育12-01
儿童艺术与艺术教育12-01
听障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