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浪花作文

2025-02-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我心中的浪花作文(精选7篇)

我心中的浪花作文 篇1

我一直都觉得,我的生活始终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而生活之海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其中的一朵朵洁白晶莹的浪花,浪花激起阵阵波纹,而这朵美丽的浪花激起的波纹却久久不能平息……

那时我还是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儿,六一儿童节在我心里比过年还要重要。电视上一个美妙梦幻的广告深深吸引了我。这是一个关于天津大型儿童剧团要来我们这儿演出儿童剧《魔山》的广告。“月亮转啊转,地球转啊转,世界慢慢的变了……”

我和着广告,唱起了《魔山》的主题曲。

我很胆小,不敢向父母要什么东西,而这一次我鼓足了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看《魔山》。”妈妈沉默着,不回答我的话。我很想哭,可是又不敢,只好失落的走回房间。

“妈妈,我真的好想看《魔山》。”妈妈依然沉默着,不回答我的话。我不停的问,妈妈每一次都用沉默来搪塞我。

眼看就快到六一儿童节了,《魔山》快开演了,可妈妈……

就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一个精美的礼盒呈现在我面前。我既好奇,又惊讶,眼中闪烁着掩饰不住的惊喜。我打开盒子,哇,三张《魔山》入场券!里面还有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写着:“亲爱的女儿,爸爸妈妈知道你喜欢《魔山》,所以特意从城里买来票,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你。宝贝,节日快乐!”

我想哭,可还是不敢哭,抱着盒子一头扎进房间里。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现在最想说的不是谢谢,而是我爱你们。我的心里涌出了一阵从未有过的暖流。

几天以后,爸爸妈妈开车带着我去看《魔山》。看着《魔山》,吃着爆米花,我的鼻子突然酸酸的……

这朵的感动浪花每每在我心中涌动,回忆的海风吹着他,用它溅起的水花来滋润我哭红的眼睛和充满微笑的脸颊……

我心中的浪花作文 篇2

一、为人师表

教师往往是学生心中的偶像, 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 而且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例如, 学生打扫卫生时, 认真打扫的少, 打打闹闹的居多。于是, 我就和他们一起值日, 边干边教他们怎么做。慢慢地, 学生就能自觉打扫卫生, 不再需要教师安排和监督。课间休息时, 我会到教室里走一圈, 看见地上有纸屑, 我就弯腰捡到纸篓里;看见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 我就自己动手。时间长了, 学生耳濡目染, 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教室里总是很清洁。

二、爱岗敬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我总以自己能成为教师中的一员而自豪。我热爱自己的学校, 热爱自己的学生, 做到教书又育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尊重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儿童。”我为取得成绩的孩子感到高兴, 也能谅解学生学习中的失误,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和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热爱教育

师德的重要体现在于奉献。一个教师在对待学校工作时, 不光是锦上添花, 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教师很少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 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成长、成才, 我觉得很骄傲。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艰苦的, 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 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 受得住挫折,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四、关心学生

教师要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都充分得到个性上的发展, 做到及时调查、发现, 及时沟通、反馈。尊重学生, 不打骂、体罚学生, 以“循循善诱”为主要策略, 让每一位学生心中感觉到教师是可以接近的, 是值得敬重、佩服的, 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 具有爱心和渊博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关爱学生时要严字当头, 爱字包容, 循循善诱, 去启发、去教育他们。

用爱激起孩子心中自信的浪花 篇3

浩,8岁,身体瘦小,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宽宽的额头,每天除了去厕所,就一直呆坐在座位上。

一天,我冲他笑了笑,走上前趴在他的桌子上小声地问:“浩,你怎么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不看我,也不吱声,两只小手不停地搓着。我又问了一遍,依然没有回应。第二天,在课前每人一句口头表达活动时,我点到他的名字,只见他慢慢地站起来,嘴角动了一下,声音小得连他的同桌都没有听见。我笑着说:“浩,能大声点吗?”只见他眉头一皱,嘴角又动了一下,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其他的同学们着急了,说:“丛老师,他就那样,谁也开不了他的口。”听到同学们这样说,他的头压得更低了。

了解得知,这孩子从小就很内向,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更不说话了。为了改变他,我时刻关注着他,并安排他同村的宇和他结对子。

一天,我在填写《班主任手册》时,发现那天正好是浩的生日,一个念头顿时在心中萌动:我要抓住这次机会,让浩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的爱,一定要让他从封闭的自我中走出来。品德与生活课上,我神秘地对大家说:“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想知道吗?” “想!” “今天是我们班浩的生日!”我带头鼓掌为他祝贺。这时我注意到他的大眼睛里闪着光芒,嘴角微微一动,带着一丝幸福的笑意,但很快又不好意思起来。我走到他的座位前,拉住他的小手,把他领到讲台前,并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他抬起头,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仔细地打量着我,我也对他送去关爱的目光。此时我们四目相对,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把一张自制的贺卡送到他面前,并用我的额头顶着他的额头小声说: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大声讲话,你的声音会令我们难忘的!”他听后点点头,其他孩子都把脖子伸得老长,想听清我说了什么。再看浩,嘴角一抿,调转额头看着同学,激动极了,接着,同学们为他唱起了生日歌……当晚,浩的爸爸打来电话: “今天小浩回到家可高兴了,说您给他过生日了,您送给他的贺卡他一直捧在手中,睡觉的时候还拿着呢。头一次看见他这么高兴……”听了他父亲的话,我感觉比他父母还幸福,更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班级,宇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说早晨浩很早就去他家等他一起上学,一路上连蹦带跳,还背诵了《小小竹排画中游》。我微笑着看看浩,他也看看我,我们再次四目相对,我的心暖暖的。上语文课时,小组合作讨论,浩的同桌告诉我,浩的声音可大了。我对浩说: “太好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我走上去摸摸他的小脸,他抬起头看着我,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许多,目光中充满了自信。我鼓励他到前面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题,他居然真的走到了讲台上。此时,同学们都屏住了呼吸,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虽然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好似从嗓子眼里挤出来似的,但他在说着……过了几秒,坐在最后的宝说了声: “浩声音变大了,我听见了。”这时同学们都回过神来,纷纷说:“我听见了!”“我听见了……”“他的声音真的变大了!”大家高兴地为他鼓起掌来,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好久,我更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大步走上去把他搂住,在他额头上“狠狠”地亲了几下。此时,我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任凭眼泪往下流。他把我抱得更紧了……

浩的声音真的变大了,奇迹在两个月后的今天出现了,这也许就是爱的力量和魅力吧!

(作者单位:辽宁凌源市前进中心小学)

心中的浪花作文 篇4

——题记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每当它涌起时,总会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那天吗?胆小的我躲在妈妈的身后,却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你,你那温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进入我的心里,还有你那明媚动人的双眼,让我难以抗拒。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和你做永远的朋友。

还记得那一次夏天吗?怕热的我们躲进了我家的仓库里乘凉,正当我们享受凉爽之时,发现地上的面粉,我们各自心里暗暗一笑,玩起了天女撒粉的游戏,当大人们发现我们时,我们全身都是白色,只剩下两只黑黑的眼睛乌溜溜地转,简直成了阳光下的小雪人。

我们形影不离,一起玩耍,一起嬉戏,在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了六年,我们都长大了,但你的离开又太过于突然,因为父母的工作,要搬家去外地。当时我们没有不舍,没有难过,没有流泪,不声不响,不悲不喜,我至今惊讶于你我当时的淡定从容,其实,不曾给对方留下一句言语,不是友谊淡了,而是友谊在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三年过去了,依旧忘不掉你,那六年的光阴令人难忘。

我心中的浪花作文 篇5

作为一名80年女警,任婷和其她女孩一样,喜欢打扮,追求时尚。历经四年社区工作磨砺,现如今的任婷在同事眼中已经没有一丝丝80后女孩的“痕迹”,他们甚至调侃她巧妙地避一了“娇羞、内敛、柔弱”这几个80后女孩共有特征词汇,俨然成了大家公认的“铁娘子”。

工作有闯劲,是单位领导对任婷的第一印象。上班第一天,任婷和几位高个男生一同去射阳湖派出所报到,所长定岗的时候,上面安排男生参加值班、案件办理,让她从事户籍窗口和文秘工作。她没想到竟然考虑周到的安排,却引来了任婷的不满,她当场就和所长“理论”了起来:“所长,为什么他们都处警、办案,就我没有?”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刹那,现场立刻鸦雀无声,个个都很尴尬起来,所长向她解释:“小任,你的工作值得赞扬,但处警、办案这些工作还是男警干比较合适,你就做内勤工作吧!”所长的这番话,任婷还是不服气:“所长,女的怎么了,你不让我试试,怎么知道我不合适!”见任婷如此坚持,最终他同意让任婷如此坚持,最终他同意让任婷做值班值勤。这就样,任婷成了县公安局18个派出所唯一参加所里的值勤女警。任婷单独处置的第一个警情是一起债务纠纷,来到警场,见她是个女的,别人对她另眼相看,当事人直接翻了个大白眼“怎么来的是个小丫头啊,派出所里没有人啦!”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丫头”一点也没慌张:“小丫头怎么了,只要把事做好,管他是男是女!”为了给别人一个交待,她小心谨慎地把第一个警情给圆满处置好了,双方都十分满意。当事人说:“刚才真是错怪你了,你一点不比男同志逊色。”

她工作也很有爱心,有个老爷爷,自己孤身一人,已经60岁了,身体又不了,干不了活没办法生活下去了。望着老人无助的神情,任婷就帮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任婷和其她人的帮助下,老人的生活终于能够有着落了。从那以后,任婷帮助过很多人。她还说:“人口多了,面积也大了,意味着工作繁重,但还会迎难而上。谁让咱是男子汉呢。”

我心中的浪花作文 篇6

森林减少的危害和影响有很多,如果没有森林,地表水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平衡层和时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森林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大大减少;如果没有森林,数千种动物将受到灭绝的威胁。注入此类的危害数不胜数,所以保护森林,我们义不容辞。

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差,每天都觉得空气污染使得城市的天空黯然失色;在城市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北方城市,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用水问题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某些不良企业把工业品制作过程中的污水不加过滤直接排出,要知道中国有10亿人没水喝,2亿人喝着污染过的水,2千多万人为所喝的脏水担忧;地面到处都是柏油路,路面不易散热,不易排水,高楼大厦之间阻挡凉风,使之家庭使用空调,导致环境污染。我只举了这些例子,所以我的出一个结论:要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

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篇7

黄先生是一位对我一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师长。我在读大学本科时,他为我们班开设了老解放区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等专题研究课。1964年我毕业留系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曾在一起劳动改造(我始终尊他为“黄老师”)。1979年我又有幸被调到了黄先生所在的教育学教研组,从此便有了进一步向黄先生讨教的机会,开始与黄先生结下了长达近四十年的不解之缘。他给予了我慈父般的关爱、教诲和指导。

一、启发我如何为人处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两次面临专业方向的再选择。一次是1982年,系领导决定推荐我去美国专攻教育哲学。当时我一方面很想得到这个出国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我的教学论研究方向而去开拓一个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所以十分犹豫。第二次是两年后,系领导鉴于当时教育系从事教学论研究工作的已有多位教师,再次动员我转专业研究方向。我请教了黄老师,他认真听了我的述说,了解我的困惑后,没有直白告诉我取此舍彼,而是启示我如何去寻找思考问题定位的坐标而不至于为眼下短暂利益迷住了双眼,影响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系里评职称时,我自认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了条件,申报副教授职称应该没有问题,我也当仁不让。但因为指标紧张,有人劝我从全局考虑能否放弃这次职称申报,让给他人,当时我想不通,还给系学术委员会写了一封信。黄先生拿着我的那封信找我做工作,他语重心长的促膝谈心让我懂得了如何学会宽容、学会谦让,懂得了“为人正、为人真”的内涵,懂得了应如何真诚地去关爱他人而在群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尽管这一“让”影响了后来我解决正高职称的时间,但我无怨无悔,是黄先生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一个楷模!

1992年,基于“人缘关系好”,我这个没有任何干部经历的副教授,突然被推上了北师大教育系系主任岗位。当时,领导班子中另三位副系主任劳凯声、史静寰和冯晓霞都是讲师,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2岁(我那年49岁)。说实在话,当时接这个活底气很不足。黄先生鼓励我们只要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一碗水见底”,大胆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我们很认真很敢干,也有很多新思路,常常几分钟就可以拍定一件大事,但带来的问题是工作粗漏不细,尤其是不会做人的工作。以黄先生为首的系里一批老教师成为我们的依靠,给了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摆平诸多难事,使得系里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黄先生带头参加系里组织的所有集体活动,比如那年红五月歌咏比赛,他和许多老先生积极参与,结果教育系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四年多的系主任经历,我当作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磨炼。当我遇到难处、受了委屈时,我常会找黄先生倾诉,向黄先生求教,他总是耐心为我排解,给我安慰。正是黄先生和一批老先生的激励和支持,我们将工作做得还算有声有色,这一点被广为传扬。记得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陆有铨教授笑着对时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的施良方教授说:“您和裴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有黄济先生等一批老前辈的支持。”学习黄先生崇高的人品和境界,这是我逢年过节均带领我的学生去看望黄先生的根本理由。

二、引导我确立并开拓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业方向

学会如何做教育科学研究,这是每一个年青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早在1987年,黄先生要我围绕教育研究方法写文章并参加在北师大召开的教育基本理论的年会,我遵嘱写成“谈谈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一文,他亲自和我逐字逐句讨论修改,此文后来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基于方法论对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黄先生提示我将教育研究方法作为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年多访学的两个研究议题之一(另一议题是研究美国的教学理论流派),我出国临行前他还亲自写条幅赠我。学成回国后他又亲自为我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199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序。继后,他又让我承担了《现代教育论》一书中关于教育研究方法共3章的撰写。正是黄济先生睿智的思想成就了我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向。

在教育研究方向这一领域,鉴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的现实,黄先生要我站在高位总体关注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诸如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其坚持与发展问题,教育科学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的特点问题,关于教育对象——人的研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问题,对历史遗产和外国经验的批判继承和借鉴问题,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等等。我们曾多次讨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以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问题。黄先生指出,不站在哲学方法论的视角思考问题,就会就事论事,就不能很好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方法论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的关系及中外古今的关系等当前教育科研中的重要问题。

黄先生总是与时俱进,站在学术前沿。他提醒我要关注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的发展特征,关注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发展的影响和有关研究方法的移植。正是黄先生的点拨,以及他的教育哲学观,助我在教育研究方法这条路上一步步前行。

三、对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帮扶

始于1992年的我所主持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始终得到了黄先生的倾力指导。他多次亲赴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以及北京的几所实验项目学校进行指导。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说理透彻。为节省科研经费(仅2万元的项目科研经费要维系三年的研究),黄先生和我们一起坐火车挤地铁乘大巴,住简陋屋子。一次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调研,黄先生坚持要随我一起骑自行车去,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对他说“不”。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为这样一位泰斗级人物朴素的衣着、谦和的话语而深受感动。只要他在场,我们也就感到有了主心骨。

黄先生得知主体教育实验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非常高兴,亲自出席了2002年5月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开题论证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有王策三、王道俊、韩庆祥、腾纯、文喆、谢维和、连秀云、赖德胜、许燕、郝京华等众多专家学者,10所高校、3所科研单位及91所中小学代表参会。黄济先生为大会做了“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人的社会性和坚持辩证思维”的重要报告。他首先表明了他反对纯自然主义和绝对的相对主义的态度,重申对“什么是教育”的理解,强调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的分科和综合、怎样认识和评价班级授课制以及师生关系问题,提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黄先生的报告充满了辩证法。他认为,小学的学科,是一定能综合的,到了高中就需要以分科为主,以后到了大学,学科又是一种高级的整合,恩格斯讲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希望不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非此即彼。就班级授课制的改革问题,黄先生告诫要重视历史,好好判断分析,做到改革要适宜要稳妥。要弘扬学生主体性,但这个过程不是任意的,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最后,黄先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重视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三是搞主体教育实验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黄先生分析,我国的地区差异很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教师的水平也有不少的反差。因此,虽然我们有了上位的高层的指导思想,但在做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做稳做好。

我们的主体教育实验正是在黄济、王策三、王道俊先生等前辈倾心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八月家人转告,黄济先生几次打电话找我。我出差回来后立即去他家。原来他急于想了解关于学派的建构问题,我向他详细介绍了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学派。我认为中国是到该出学派的时候了,否则不会带来理论研究的繁荣。黄先生听后又进一步追问了主体教育实验的情况。当听我介绍到一个大的团队,近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所做的研究,研究成果扎根在土地上,尝试从主体性发展到“三力”模型(即决策力、领导力、学习力)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之路时,他非常感兴趣,希望我们在扎根实践的同时要注意不断形成和提炼新思想新观点,他希望我抽时间多给他聊聊研究的进展,离开他家时他还将他的一份手稿送给了我。从这次深谈后我立即开始着手一方面继续向下扎根,另一方面加大对研究的向上系统总结梳理。遗憾的是以后再也不能得到黄先生的指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社团的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用精卫填海造句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