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的造句

2024-06-17

梦魇的造句(通用11篇)

梦魇的造句 篇1

梦魇拼音

【注音】: meng yan

梦魇解释

【意思】: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

梦魇造句:

1、我脑里一片混乱,宛如活在梦魇之中。

2、比如,你坐在那可能仅仅是我在做梦,而我可能是你的梦魇。

3、从这个角度上看,为什么不用一个通用的程序进入到我们的睡眠,改写使我们痛苦的梦境,将梦魇连根拔除?

4、这个梦想不仅仅是不可能,它是个梦魇。

5、一个经常扩展的,单片的程序与这个模型正好相反,它可能是维护人员的一个梦魇。

6、一位十几岁的小流氓被赶出了她科尔切斯特的家,她的邻居说到了住在她附近所忍受的“梦魇”。

7、我为我们的科技水平感到骄傲,但是我们的核电站却是我们的梦魇。

8、他们不是梦想家;他们正从一个即将变成梦魇的梦中醒来。

9、现在我开始跳过一些具体情况的细节,立即有一丝光线从我的门缝中照进来,我知道那正是我的老朋友窃贼,但我并没有进一步的受到梦魇的影响。

10、对于我们那些人来说,尽力地去了解它们是一种梦魇。

11、然而直到现在,这些贴评论的人才从曲折迷离的英国司法梦魇中睁开眼来。

12、梦魇还没有散去。我拖拖拉拉走过冰凉的木地板,脚底在稍稍有点粗粝的地面上摩擦着。

13、他高大凶猛,宛若一场黑橙相间的梦魇,走起来的姿态就像是天神在巡视人间,老虎就是这么走路的。

14、一支球队的梦幻剧场是另一支球队的梦魇剧场,对本赛季的红魔来说就是如此。

15、如果说愤怒是生活的一个伙伴,当失去控制的时候,它将会成为梦魇。

16、在我为圣母升天日的宴会做准备的那个早上,夜里的梦魇始终在我心头萦绕。

17、到最后,我们可能会对动物怎样应对近期这次地质梦魇了解得多一点。

18、除了持续不断在观点和价值观念上的争论,与我的父母外出购物也像是梦魇。

19、她说:“如果他知道拥有他作品的各项权限的人是别人而不是我,还有我们打算用于投资的那些钱也没有了,这可能是连施蒂格自己也无法想象的最可怕的梦魇了”。

20、欧洲和美洲正逐渐从金融破产的梦魇中走出来,他们不可能完全参与进来,只能尽量赞美国际机构的做法。

21、例如,如果所有网站对于RSS源都启用不同的视觉特征,这将是可用性的一个梦魇。

22、一个粗制核装置,或者一枚喷出辐射性碎片的脏弹,将是每一个人的梦魇。

23、那场车祸,那个她说喜欢白色一色的男孩,也许是安永远的梦魇。

24、如果这发生在含有疫苗,抗生素及避孕药等的转基因食品身上,将会成为人类健康的梦魇。

25、因此,这种裁决必定是政界梦魇,但未必对改革本身造成致命打击。

梦魇的造句 篇2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义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即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因此,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

世界体育史上,曾经被认为是伟大记录,而最终却被查出是因为服用兴奋剂的事例不胜枚举。前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算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1988年汉城奥运会,他以9秒7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短跑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但随即便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违禁药物类固醇),成绩作废,并被禁赛2年。1993年,复出后的本·约翰逊在蒙特利尔的一次比赛中再次被查出使用兴奋剂,遂被终生禁赛。

兴奋剂如何产生效果

服用兴奋剂,到底能够使记录和成绩提高多少呢?以EPO为例,服用后,能够增加运送氧气的红细胞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能够增强机体对氧的结合、运输和供应能力,有利于在高强度竞技时,改善缺氧状态,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从而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

在往人体内注入EPO的研究案例中,专家发现,红血球量和最大摄氧量能够增加10%左右,持续跑步的时间也能够延长17%左右。

实际上,EPO是人体肾脏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是蛋白质的一种,糖蛋白),能使骨髓生成红细胞的量增加,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血液携氧和供氧能力。甚至使用EPO后的120天内,都能使血红蛋白提高,使红细胞比例增加至55%~60%,而一般人仅为37%~49%。

兴奋剂检测

兴奋剂检测是指赛前、赛后甚至平时,各级体育组织派专门的检测人员对运动员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使用了违禁物质或违禁方法。有尿样检查和血液检查两种取样方式。自国际奥委会在1964年奥运会上首次试行兴奋剂检查以来,国际上一直采用的是尿检。直到1989年,国际滑雪联合会才在世界滑雪锦标赛上首次进行血检。迄今为止,尿检仍是主要方式,而血检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兴奋剂的种类

1.促红细胞生成素

举例:EPO

作用:在骨髓(骨头的内部)中,有向红细胞分化增殖的前期细胞(前成红血细胞)。代表性的EPO,可以直接接受这个前期细胞,从而促进分化和繁殖,提高氧气输送能力,提高持久力。

有害作用:会破坏荷尔蒙平衡。红细胞增长的时候,会引起血压上升,或者堵塞血管引起血栓等。

2.肌肉增强剂(蛋白合成类固醇)

举例:康力龙

作用:促进构成肌肉的蛋白质从食物再合成身体的机能(蛋白同化作用),使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数量增加,所以能够增加肌肉数量和肌肉力量。

有害作用:增大攻击性,容易得抑郁症。男性的精巢容易萎缩;女性容易出现男性体征,体毛会比较发达,嗓子会嘶哑。

3.兴奋剂(刺激剂类)

举例:麻黄素

作用:能够促进从大脑的中枢到全身的交感神经释放神经传达物质,加强信号的传达,从而起到兴奋作用。还能够提高集中力和敏捷性,缓和疲劳感。

希尔夫妇的梦魇 篇3

之所以选择走夜路,是因为他们兴尽而归已经囊中空空了。午夜时分,当他们开到新罕布尔什州怀特芒廷斯国家公园时,周围荒凉无比,杳无人烟。巴尼事后仍然记得,因为那段长达305千米的公路上只有他们一辆车,所以他有时把车速提高到100千米/小时以上。

事情就是在这样寂寞无聊的高速行车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记得晚上22时,在开过兰开斯顿不久,贝蒂发现天空有一颗“飞行的星星”,而巴尼则认为那不过是人造卫星而已。这颗“星星”仿佛在跟着他们,边飞边降。巴尼终于意识到事情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他几次下车用望远镜来观看那个跟踪者。20日凌晨3时左右,最后一次当那个椭圆形的发光体正在他们的汽车上方时,贝蒂和巴尼再一次停车。通过望远镜,巴尼惊讶地看到,那是一个由多个光点组成的球体,各个光点交替着发光,很有规律。而透过发光体,他还看到了几个小小的人形身影似乎正在观察着他们。

巴尼不寒而栗,他迅速跳上车子,想离开这一是非之地。他记得,当时他加大油门把车开过一个转弯,然后那个可怕的不明飞行物就消失了。接着,他听到车子里似乎有一种轻微的声响,然后一切就不那么清晰了。清楚的意识似乎只有到了阿希兰才重新恢复。那时天已发白,已经到了早晨5时了。他们不仅仅失去的是两个小时,还有56千米的行程印象。

他们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很快回到_r家里。家人则被他们狼狈的样子吓了一跳:贝蒂的裙子已经变得“千丝万缕”,巴尼的鞋子也露着脚趾头,而他们的车子更是伤痕累累——车身上出现了许多圈圈,仿佛有人对它做过什么奇怪的测试一样。两人极力回忆,却不记得路上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希望事情赶快过去。然而,事情却没有过去。希尔夫妇很快发现自己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似乎有一点“黏滞性”。车子也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磁性。两人心情很不好,连夜总是怪梦不断,这使他们非常焦虑。贝蒂把这些奇怪的事情告诉给妹妹和邻居们,大家都劝她赶快去向有关机构报告。

9月25日,贝蒂再也忍受不了这种身心的折磨,打电话给美国空中现象调查委员会(NICAP)的德·基荷少校。基荷少校把他们推荐给NICAP的科学顾问、天文学家沃尔特·韦伯。贝蒂告诉沃尔特,她一直都在做一个怪梦:仿佛在路上碰到一群陌生的人,“他们一靠近我们的汽车,我就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我和巴尼正呆在一个稀奇古怪的装置里。那里的乘员们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医疗检查,并安慰我们不会有什么伤害,还说等我们从这里出去后就不再想起这件事了。”

最后,沃尔特对希尔夫妇的证言做了如下的结论:“以下是本调查员的意见。对有关者进行了超过6个小时的情况听取,对当时他们的见机行事和人格等进行评价,结果认为他们的经历是真实的。所有的事情除了细小的不确定部分、技术部分外,确实发生了如报告所述的结果。他们的人格,无可怀疑的诚实,以及他们明显地想协助查明事件的态度,我深受感动。

“的确,巴尼也愿意再想起目击到什么。他说,对有问题的外星人不想靠近到能够辨明脸部特征的地步。但是在别的调查之中他又说,与一名外星人并肩说笑,或注意到领头者面无表情等。但是我认为,即使目击者没有完全记住体验的事,这些对事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或许对目击者而言,事件太过幻想,脱离现实,加之与陷入恐怖的情绪结合在一起,就发生了思考系统不起作用的心理障碍。”

然而这次交谈对贝蒂和巴尼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他们仍然生活在噩梦的阴影下。尤其是巴尼的身体急剧恶化。1962年1月巴尼发现自己的腹股沟长出了一圈圈的瘤状物,接着便是溃疡复发。而贝蒂则经历着奇怪的超能力体验,她声称看见自己的家里出现了所谓的“波尔代热斯”现象(德语,原意指“吵闹鬼”,指物体自发地出现声音、移动等不寻常的现象)。

1963年巴尼住进了医院。替他检查的斯蒂芬斯医生诊断,巴尼的健康状况恶化与不知原因的神经休克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使贝蒂再一次想起两年前他们经历的那个夜晚。她“希望从心理障碍中被拯救出来”,而“不足探听有关UFO的体验”。于是他们找到了波士顿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本杰明·西蒙来为他们治疗。西蒙大夫看过基荷少校和韦伯的调查报告之后,决定为他们分别做一次深层次的催眠治疗。

在催眠中,希尔夫妇记得他们在听到车后发出的一种轻微的信号之后,就把汽车转向路边停了下来。一群陌生“人”在强光的照射下,站在公路的中央。接着一个矮小的类人体走向他们的车子,示意他们下来。他们记得,那些人看起来很像人类,只是头部很特别——没有头发,但是两侧有两个洞;脸上扁平,鼻子和嘴巴丝毫没有突起的线条,而且小得可怜;眼睛非常大,眼角向上扬——“他们”的表情看起来十分凶恶。

巴尼说:“我感觉非常疲乏,两腿都抬不起来了。我并不害怕,感觉自己像是睡着了似的。两只腿都已经离开了地面。”

接着,他们被带进了一艘“飞船”里,并在那里分别接受了“医疗检查”。

巴尼记得,在做检查时“他们”把他的假牙还摘下来看了看,还在他的腹部安了一个奇怪的装置。

贝蒂则记得,当时她躺在一张手术台上,有人为她检查了全身的皮肤、耳朵、鼻子和喉咙,还把她的头发和指甲剪下来一点收好。后来有人在她肚脐扎了一针,她立刻叫了起来。一个“头目”过来用手掌在她脸上一晃,她就不疼了。“他”向她解释,这是在做妊娠检查。

检查完后,“头目”和贝蒂留在屋里说话。“头目”把手放在她嘴里摸牙齿,随后表情很奇怪。贝蒂告诉“他”,巴尼的牙齿是义齿,所以可以取下来,而她的不是。贝蒂谈到时间和衰老的问题,对方很奇怪,反问:“时间是什么?它是怎么计量的?”

贝蒂又问那个“头目”,“他们”来自何方。“他”反问,是否知

道关于宇宙的情况。贝蒂说不知道。“他”说希望贝蒂多知道一点,就从屋子另一头的桌子角取来了张图,并问她是否见过天象图。贝蒂看见一张椭圆形的图,图上布满了斑斑点点的东西,有些比较小的点像大头针的头,大一点的像硬币。上面还有许多直线和曲线把各点连在一起。从一个大圆圈里画出许多线条,其中大部分又进入到另一个较小的圆圈里。贝蒂问线条代表什么。“他”说,粗的代表商业路线,其余的只是偶然经过的路线,而虚线则代表探险的路线。那“人”又问贝蒂,是否知道自己的位置。贝蒂说不知道。“他”说,那就很难向她解释“他们”来自何方了。在催眠状态下,贝蒂还画出了那张天象图。

后来,巴尼也被带了过来,但神志不清。“头目”向贝蒂保证,“你回到车上后会马上恢复正常。”

最后,两人走出UFO,步行穿过树林向自己的汽车走去。巴尼的神志越来越清醒,但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似的。最后,两人坐上车子,回头看见飞碟闪烁着耀眼的亮光,在空中翻滚着离开了。

一个半月后,希尔夫妇才第一次听到对方在催眠下的录音。贝蒂感觉这正是她经常做的怪梦,而巴尼的话更增添了她对自己所经历的认识。而巴尼根本不相信录音带里的话是他自己说的,更不能相信自己经历过那样的事情。其后的几年,巴尼的健康每日俱下,于1969年2月死于脑溢血。

给他们做催眠的西蒙医生最后说:“我很难说得出什么结论性的意见来。但有一件事是确信无疑的,即这两位病人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在催眠状态下神志完全清醒,他们分别叙述的经过情况完全一致。”

但是一些专业人员还是不能由此断定,希尔夫妇真的经历了可怕的UFO事件。他们认为,人在接受催眠时所讲的事情未必是他们经历过的,而是他们自以为经历的事情。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贝蒂把自己的一个可怕的噩梦告诉给巴尼,而巴尼又在潜意识中“接受”了有关信息。

但是随后的两件事情,使怀疑者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的想法:

第一是UFO研究者若瓦勒教授在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兵团的档案中,找到一份代号“NO.100-1-61”的文件。文件显示,在1961年9月20日凌晨,第0214号雷达探测仪操作员观测到在新罕布尔什州,观测到一个不明飞行物。而且,操作员在岗位日志上记下了当时的情况。

第二则是源于俄亥俄州的一位天文爱好者的发现。1968年,马乔里·菲什根据贝蒂在催眠状态下所画的星象图,花费5年时间制作了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直径50光年的天空立体模型。并在天文学家的帮助下,逐一排除那些不可能具有生命的星球(如转速过快的星球、光度过大或过弱的星球等)。最后,她留下了12颗星球。当人们从其中一个星球的位置上观察其他星球时,他们眼前的一切正好和贝蒂的星象图对应上。菲什因此确定,贝蒂所画的两个大圆球就是网罟星座中的“z-Ⅰ”和“z-Ⅱ”。菲什的理论得到了当时天文学家特雷斯·狄金逊的强烈支持。

但当时菲什发现,贝蒂的天象图中还有三个奇怪的星星,她没有发现。令人惊讶的是,1969年,天文学家居然就在那个空域里找到了那三颗星星。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可思议,如果不是真的碰上了天外来客,那么像贝蒂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这样深奥的天文知识呢。

当然,一切仍然无法下结论。有天文学家指出,太阳系以外有无数个恒星系统,因此贝蒂所画的图形很容易被“对号入座”。而且如果仔细研究希尔夫妇的证词,人们还会找到许多漏洞。甚至他们遭遇UFO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都是模棱两可的。

不管怎么说,贝蒂还是很容易地接受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巴尼死后,她凭借自己的这段离奇的经历,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小说家,还出版了一本《接受外星人的简便方法》一书,过着富裕的生活。

1991年贝蒂在接受美联社的采访时,抱怨现在的人已经把获得外星人资料作为一种牟取暴利的手段。一些人为了名利,竟然会编造一些虚假的谎言,声称自己看到了外星人:“事实上,不像电影里或者是一些人说的那样,外星飞船的体积非常小,而且灯光昏暗,甚至有时根本没有灯光。”

蝴蝶的作文:蝴蝶梦魇 篇4

张爱玲曾说:“每只蝴蝶的前世者是湖底的鬼魂。”

李商隐也写下了“庄周晓梦迷蝴蝶。”

古代也有过海誓山盟的爱情,直至今天,也依然有人为此津津乐道。梁山泊与祝英台最后的化蝶双飞不禁使得多少人潸然泪下。

我也曾梦见过蝴蝶,也注意到它身上的光芒,至于昭示着什么?就让人不得其解了,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假,我也想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只蝴蝶,千姿百态,络绎不绝。”

也许人间与天堂不过相隔一条浅浅的栈道,百转过后,竟不知道前途是何方。忽然感觉头重脚轻,原来无意中自己多出了一双翅膀,还是梦中的那个地方,带着梦想一同去飞翔。

蝴蝶是多情的,它平日里与花儿相伴,一朝一夕酿就了它们的爱情。甚至不需要对白,心有灵犀莫过于如此。

没有人看见过它的表情,或许人们开始忽略了它的爱恨情愁。但一定有人留意过它在流泪,浑然间惊出一身冷汗,仿佛在邂逅一场诗意的飘流。

没有人不觉得它美,人们争论的应该只是它美的形式!而赞许声中,是如有谁能看到当初茧褪成蝶的`九死一生,痛不欲生的挣扎与六个月的沉默才换来须臾的不朽。有时,我为它而感到不值:我也想去替它受苦!

当岁月的流转使得一切都开始发黄,当一只蝴蝶的生命走向了尽头,它总会落魄地落在枝头,许久后,随着晚秋的落叶一同扶摇而下,效仿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目睹过此情此景,有谁不为它叹息!

爱国作文:南京梦魇 篇5

爱国作文:南京梦魇

两天下来,这里简直成了一座死城。

今天是腊月十七日,我们攻陷南京城的第二天。南京的早晨没有鸟儿婉转的啼鸣,也没有耕牛厚实的哞叫,和我那可爱的家乡实在差太远了。阳光无法穿透南京城上空那浓浓的硝烟,使人总是十分困倦。但我们却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因为杀戮还在继续,我们的长官还没有尽兴。

就算是在早上,你也可以听到南京的街道上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喊声和一些歇斯底里的笑声,肯定是哪个弟兄或长官趁着清早的好时光玩起来了。已经经历了一整天了,我们的手段似乎也用尽了,不知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好的方式能让支那人更痛苦,让我们更快乐。噢,天啊,大清早的,我那颗早已麻木的心却觉得那叫声是多么惨烈,那笑声又是多么的令人厌弃。

我洗了把脸,提起刺刀来到街上,重复着昨天的工作,其实我并不认为军中每个弟兄都愿意这么做,毕竟这么血腥的事,任谁也难以接受,昨天一整天的狂砍滥杀已经扰得我心神不宁,昨夜也是硬撑着才睡去的,否则,那连夜袭来的梦魇如何能叫人顶得住。一整夜,我都忍受着噩梦的痛苦,甚至一合眼就会浮现出那些我们早上用来取乐的场景:刺刀的利刃,刺入,划开,鲜血喷涌;支那人拖着被生生砍断的四肢在地上垂死挣扎;一个支那士兵顶着仅剩四分之三的脑袋痛苦地嚎叫;河边横七竖八地倒着一排被剖腹的尸体,河水被染成了红色„„噢,不,这不是我们本愿!我们不想这样!当一个个生命倒在我们脚下时,我们也会感到这是罪恶,但那又怎么样?为了活下去,我们——我,还有我的弟兄们却不得不以胜利者的姿势,对支那人做出这样违了自己良心,违了自己人性的事!我们却不得不以胜利者的表情,发出那种我们自己听了都觉得恐怖的笑声„„

这就是长官一再向我们展示其壮丽的“帝国的圣战”吗?如果是,那圣战也不过是场傀儡戏,支那大地很不幸地充当了舞台。

大街上并没有许多支那人,估计又是被赶到秦淮河边上了,这是最令人尽兴的方式吧?我来到河边,找个位置挤了进去,抬起头扫了一眼那些早就起床来观看比赛的弟兄们,他们的表情也是木然的。当小佐将军训练的军犬赢得了比赛——在一分钟内咬死十七个支那人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却是不知又是什么时候就排练好的了,弟兄们虽然手上是在鼓掌,但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多大改变,还是那么漠然。我四下张望,突然望见板原君使劲地朝这边使眼色,我先是一愣,过了一秒才听到我周围确实已爆发出一阵狂乱的笑声。我站在人群中,显得那么不协调。

小佐将军的军犬就这么站在那堆尸体前,扬起它那高贵的头颅。那样不可一世的神情使我想起了我们昨日进入南京城时的趾高气扬:究竟是支那人的命还抵不上一条狗,还是我们的性情与疯狗无异?

这时,有个年轻人站了起来,与其说是站起来,还不如说他是用飞的。他身手之敏捷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起身的同时,捎过旁边我一个弟兄的刺刀,抵在另一个弟兄的脖子上,威胁这我们,向后退去。那把刺刀就这么抵在那个弟兄的脖子上,明晃晃的,随时会要了他的命——人的生命就是这么脆弱。那年轻人咬紧牙关,往后退去,一步,两步„„这时我却听见板原君大喝一声,破空之声应然响起,数十颗零点七口径的子弹在瞬间轻松地撕开他们两人的胸腔,之后扬长而去。我的那个弟兄和那个奋起反抗的年轻人就这么倒下了。板原君眼露凶光,举起刺刀,干净利落地砍下了那年轻人的头颅。可怜的头颅滚到我脚边,我费力地盯着那凝固的表情,它似乎勾起了我心灵深处某块记忆碎片„„对了,是哥哥,他也是这么死在东北战场的吗?

我还沉在回忆里发愣,就感到脸上一阵剧痛,好象是有人掴了我一巴掌,我回过神来,就见到板原君站在我面前,他看上去非常愤怒。

“你刚才为什么没开枪?”

“什么?!”我一时还无法明白他的意思。

“刚才为什么没开枪?!整个部队就你一个人没开枪!”

我恍然,原来他是怪我刚才没有开枪射杀那名年轻人。

“对不起,我没有参加这场排练。”我如实回答。

“混蛋!战场哪是能排练的?”他们还是不愿承认这是事先排练好的“示威行动”,“圣战在召唤你们,你却在这里无所事事?!”他把手指向东方,对着我怒吼。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这个时候,只要乖乖地让长官骂就行了,只要长官骂够了,自然就没事了。

板原君指了指我的刺刀,暴怒地命令着:

“去完成你今天的任务!快去!别让大日本帝国失望!”

见我不动,他又非常粗暴地踹了我的小腿肚一脚:“快去!”

我的眼睛始终盯着他腰间那把泛着银光的指挥刀,那上面已经沾了不少弟

兄的血。以前在司令部,只要哪个不服训练程序,板原君的指挥刀就立马斩下。不行——我不能就这么死在他刀下!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戴着满胸的军功章回到家乡!对,服从,一定要服从程序,不能辜负大日本帝国的期望!都是支那人„„都是他们害的!杀光他们,我就能活下去!对,像昨天一样„„举起刺刀,杀光这群支那人,杀光这群祸害!

我想我找到猎物了„„路边那堆被带刺的栅栏集体绑住的支那人,尖刺深深地嵌入他们的身体,我一咬牙,狠下心来,瞪着那群待处理的东西:都是你们这群祸害!杀光你们,我肯定就能活得好好的!我„„我杀光你们!我举起刺刀,疯狂地挥动,从容地砍下那一群猎物的头颅,一排头颅就这么宣告独立了。冬日的南京,腾起一团血雾,温热的血溅到我脸上,激起我狂暴的杀机,我举起机枪疯狂地往地上扫射,呼啸的子弹毫不客气地在他们冷却的身体上凿开一个个血洞。

我抬起头,不远处有一个被铁丝绑住的女人,她毫无还手之力,我得折磨她„„对,板原君就是这么教的!我野兽般地跑过去,用枪管划开她手上的皮肉,鲜血便准时赴约。我用力刺开几条深深的口子,得意地看着那个女人脸上痛苦的表情。血水和泪水在她脸上绽开缤纷的花朵——哭?哭也没用!哭也照样杀了你!都是你们害我整日提心吊胆!我像在享受小酒馆里自酿的清酒一样面含微笑,挥起刺刀。当刀尖就要触到她腹部时,我竟突然有些不忍。但这想发稍纵即逝,我眼前浮现板原君指挥刀落下的情景。于是,横下性子,举起刺刀,给那个女人腹部撕开一条大口子,鲜血喷涌,连内脏都毫无幸免地暴露了。支那女人痛得失去理智,失声狂叫。我狂暴地进出刺刀,刀刃的进出似乎已与我无关,我似乎只是一台负责控制刺刀进出的机器„„

——我还不顾一切地疯狂杀戮,却感到后背一阵剧痛,这熟悉的感觉正是刺刀刺入左肩。我一扭头,一个支那小孩睁大惊恐的眼睛盯照射我,他的面部因恐惧而苍白。我就这样愣住了。那个小孩身后是一片血光——我睁开被鲜血染得迷离的眼睛——一大群支那人正在那儿等待着死神,我的弟兄们正举着刺刀,重复着刽子手的残忍动作。

随着疼痛,前方的景象渐渐模糊„„仅剩一片血色„„

这时,一声枪响激醒了快要倒下的我。

我睁开眼,那个想杀死我的小孩在我面前轻飘飘地倒下了。凶手是从左面飞来的子弹。

我的眼神当时必是充满迷茫——我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发誓,如果有下辈子,我不会再当兵。

至少不再当日本兵。

梦魇优秀作文 篇6

我最喜欢的是夏天,因为那里有生命在舞蹈的意味不尽,生命的繁华与灵动在夏的季节展露无遗。而今,是冬天,我只能在篮球场上用汗水和体温与冬的冷酷做着最后的抗争…

我想,在冷酷的冬天我是不能存活的,脱离了漫天的水分子,只有凌厉的寒风一下下地割着你的肤,让人欲罢不能。精神和肉体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脱离。我被囚禁在狭小的死气沉沉的家中,不能呼吸夏日之清风也就罢了,而面对着面前的这半斤试卷,面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扭曲,禁锢的气氛让我心火由生。电脑前的苍白的我,丢弃了曾经愉快敲打过着的键盘,只是面无表情的一遍又一遍的听着sum41的摇滚乐,内心空洞又荒芜,正如一片空地不生一株草…

有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我骑着脚踏车将家乡又转一遍。街上依旧寒风凛冽,夜晚的时候,偶尔有几只野猫吼出“恪保恪钡陌声,哀音悠长凄凉,不堪入耳…即使在街上,行人也是那么的稀少,可是他们全都没有表情,没想到连表情也被肃杀在寒天里,我真觉得无话可说…

梦魇的造句 篇7

然而, 自问世以来, 对于《野草》的主题, 因其语言晦涩, 现在仍莫衷一是, 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对旧社会痼弊的针砭, 2.对人性战斗精神的讴歌, 3.自我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近年来, 又有学者认为《野草》是一部爱情诗集, 如胡尹强先生的《鲁迅:为爱情作证》一书, 则明确提出鲁迅写作《野草》一书就是为了给自己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作证, 《野草》其实就是一部爱情诗集。他的论据之一就是《题辞》“我以这一丛野草, 在明与暗, 生与死, 过去与未来之际, 献于友与仇, 人与兽, 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但是, 《野草》就真的只是他个人情感经历的自白书和爱情的证词吗?如果不是, 《野草》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 《野草》中的确有不少描写爱情的篇章, 但这并不代表着它就是一部单纯描写爱情的作品。确切的说, 它是一部借个人情感经历, 揭示国民 (也包括作者) 的内心阴暗面及灵魂缺陷的自省书;它是一封在爱与不爱的剧痛下, 在希望与迷惘的纠结中, “本我”与“自我”不断交锋, 对旧道德下的爱情观所下的一封挑战信;它也是作者“潜意识”下真性情的流露和对新恋爱观的诠释与践行, 它更是作者在彷徨中对仍在“铁屋子”里沉睡的国民的又一声呐喊。

《野草》中有9篇都是以梦的形式构思成篇的, 即《影的告别》、《好的故事》、《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其中后7篇均以“我梦见自己”开头, 以逃出或逃不出梦魇结尾。而《好的故事》《影的告别》虽未明确说出但其实也是在写梦, 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作者将自己置身梦境之中, 频频使用“梦”这个意象到底有什么寓意?这种罕见的大胆奇崛的写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胡尹强先生在《鲁迅:为爱情作证》一书中提出:7篇连续的“我梦见”是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爱情进入新阶段的体现, 这一阶段鲁迅的爱情迅速升温, 但伴随而来的, 不仅仅是欣喜:

……有大石车突然驰来, 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 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 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死火”是作者自身的象征。爱情的“温热”唤醒了“死火”, 使他“跃起”, “如红彗星”, “出冰谷外”远离了封建制度的“冰山”, 但它同时又让鲁迅感到忧虑:大石车的闯入, 让我的爱情成为悲剧。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但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鲁迅对感情的态度。让我们看看《野草》中其它梦境的描述。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梦是人在睡眠时由于超我监督的松弛、被压抑的冲动和愿望乘虚而出形成的一种精神现象。人的潜意识总是把未满足的愿望和隐忧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缓和人生矛盾, 宣泄情感, 调整人格。在梦境中, 人可以不遵循醒觉时的思想逻辑法则, 冲破时空限制, 自主的进行精神创造。“任何相当繁杂的梦都是各种精神力量冲突后协调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 狗的驳诘实际是作者对国民“势利”、“主奴根性”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驳诘。作者借“势利”的狗对人发表了一番尖刻真实的议论, 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了根本性的哲学和伦理的思考。相对于狗, 人类的科学文明一方面使自己脱离蒙昧状态;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开始分别铜和银的贵贱……主和奴的上下。而主奴关系, 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势利眼”的根源。所以, 狗的驳诘正中其弊, 人实不如狗。其实, 狗和人实际上被作者互换了,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梦其实是作者理智底下潜意识流动的结果, 狗所说的正是作者在现实世界里想说而无法说出的。

其二, 狗所批驳的缺陷, 在作者身上并没有明确表现, 作者却落荒而逃, 这该如何解释?胡尹强先生又提出:这牵涉到鲁迅、朱安和许广平三人之间的关系, 鲁迅害怕狗批驳他“喜新厌旧”。狗的话并没有说完, 有学者推测, 狗没有说完的话应是“我还不知道新和旧”, 胡尹强先生或许是把这个新和旧狭隘地理解为“新人和旧人。我们知道鲁迅是无所畏惧的—“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他将这种逃走与无言以对毫无保留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实为其自我审视, 深刻剖析与尖刻批判的无所畏惧之体现。作为新思想启蒙者与倡导者的鲁迅, 正是通过新旧思想纠结中的强烈交锋来展示那个时代青年面对爱情等一系列人生选择时, 心灵上所受到创伤剧痛。于是我们推测, 这种存在于鲁迅头脑里的潜意识与梦境也是那个时代青年的隐忧与呼喊, 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模式。

同样的梦境在《失掉的好地狱》和《墓礍文》中再次出现。

《失掉的好地狱》形象概括了人、鬼、神争夺地狱统治权的所谓革命:魔鬼曾战胜天神, 掌握主宰一切的大威权, 但被人类推翻。人类掌握主宰地狱的大威权之后, 不仅没有解放欢呼他胜利的鬼魂, 反而把地狱的鬼魂当作“人类的叛徒”, 予以“永劫沉沦的罚, 迁入剑树林的中央”, 却对阿谀成性的牛首阿旁给以“最高的俸草”, 魔鬼又“去寻野兽和恶鬼”, 准备反扑去了。这真是一幅“取而代”式革命的绝妙缩影。诚如鲁迅所说的:“称为神和称为魔的战斗, 并非争夺天国, 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 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

作者借梦将现实社会变形伪装, 重新组合, 我们看到的实际是现实社会在鲁迅建构之梦中的一个投影。在他的潜意识里“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 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 是打倒旧奴隶主、自己做新奴隶主的“取而代”式的革命。我们还可以看到, 鲁迅借魔鬼之口指出, 人类在残杀的酷烈远胜于地狱, 人才是地狱的掌管者。“人性”遭到了作者强烈的质疑和嘲讽。

在“好地狱”里, 代表作者恋情的曼陀罗尚能生存, 开出“极其细小, 惨白可怜”的小花, 而当“人类”获得地狱的统治权“曼陀罗花立即焦枯了”这又是何意?在旧制度下, 鲁迅的这一段恋情还可以残存, 但面对新道德, 这种恋爱关系却是万万不能的。旧道德讲究“孝道”“父母之命”, 而这种旧道德在鲁迅身上留下了暗影, 使得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幸福和婚姻。这种包办式婚姻使得鲁迅与朱安的结合成为毫无爱情可言的精神坟墓。追求爱情的“本我”被所谓的“伦理道德”淹没, 理性的“自我”则将作者关于爱情的追求压制在底层。曼陀罗花的“焦枯”则是鲁迅对病态的“自我”的辛辣讽刺。

由此, 我们又联想到《墓礍文》中“, 自啮其身, 终以殒颠”的“毒蛇”意象。这又何尝不是他自身的写照呢?在新旧道德间往返徘徊, 在“本我”与“自我”间游走不定, 作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迷惘与纠结。他将自己的灵魂从旧道德的“地狱”里拯救了, 却又在新道德的炼狱里再次陷入煎熬……这一切都是旧道德对人的思想的荼毒!

对于《颓败线的颤动》和《立论》, 胡尹强认为这两篇是鲁迅对于恋爱前途的隐忧与愤懑。其他学者认为他们表现的并非同一主题:前者表达的是鲁迅对于妇女问题的关注, 后者则是对“说谎的遭好报, 说必然的遭打”这一奇怪现象的批判。下面我们就具体文本来分析。

《颓败线的颤动》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梦魇”, 母亲年轻时以肉体的牺牲养育女儿, 垂老却被女儿一家抛弃。

……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 她那伟大如石像, 然而已经荒废的, 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 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 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读到这里, 我们不能不从鲁迅的梦境中惊醒:作者在现实中所不能明确做出的对那些虚伪的道德的批判与讽刺都在作者的潜意识层面汹涌奔流, 那些所谓的伦理在梦境里被无情的颠覆与嘲弄。

《立论》则将这种在现实的强大的自我的压抑下的本我的无奈与困惑再次以梦的方式宣泄出来:“说要死的必然, 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 说必然的遭打。”说谎, 这是鲁迅不能做到的, 他只有奉行“打哈哈主义”了:“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荒诞的言语表象下, 其实潜藏着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深刻的自省意识。这种言语实际是对旧社会的嘲笑。

换个角度, 从爱情层面看, 可知当时社会对这一段爱情的压制与反对, 作者显然是看到了这种不利因素的, 他的内心正做着激烈的斗争, 这两篇诗便是他内心彷徨迷惘的表现。

而《死后》中的人们有着《示众》中看客般的冷漠麻木, 他们冷漠麻木地看着他人死去, 最终也必将在其他看客的冷漠麻木的“看”中离开人世。鲁迅将现实以幻象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影子, 鲁迅是清醒的, 然而他对于这些愚昧的人的命运的思考却只能以梦来暗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悲剧并不是鲁迅梦的主题:

我觉得在快意中要哭出来。这大概是我死后第一次的哭。

然而终于也没有眼泪流下;只看见眼前仿佛有火花一闪, 我于是坐了起来。

“我”已经死去, 如何又能坐起来?应该说这是作者对于未来的美好的希望, 对真实“本我”所代表的个人觉醒战胜披着虚伪的道德外衣的“自我”的一种预言。

《题辞》是作者最后完成的, 它可以视为《野草》整个思想的总结。作者希望通过这一丛“野草”对旧道德宣战, 替新道德呐喊, 唤醒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的“本我”:“野草, 根本不深, 花叶不美, 然而吸取露, 吸取水,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各各夺取它的生存。”野草的生命力何其顽强!“地火在地下运行, 奔突;熔岩一旦喷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 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地火会烧毁地面上的一切事物, 在新的道德土壤和意识形态下, 野草也必获新生:“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 这野草也再不会是《失掉的好地狱》里面“细小的, 可怜”的曼陀罗了, 高大的乔木也会重新破土而出。

通过上述分析, 透过鲁迅《野草》中梦境的潜意识层面, 我们看到作者不仅仅是在描写他的爱情, 更多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内心的自我解剖。可以说, 一部《野草》就是鲁迅在不断对自身的不断反思和自省的过程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书, 他、用深刻的自我剖析为旧中国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们而奔走呐喊。

摘要:鲁迅一生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 以其内容之庞杂, 思想之艰深晦涩, 加之语言之优美, 一直都吸引着许多学者的研究与探讨, 成为鲁迅创作上的“谜点”, 笔者结合鲁迅的相关经历以及对《野草》中梦境的分析, 试图通过精神分析的理论, 揭示出《野草》的主题意蕴。

关键词:梦境,自我,本我,潜意识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 《鲁迅全集·卷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3]石尚文, 孙仲强《<野草>浅析》-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5] (奥地利)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周艳红, 胡惠君译, 三联书店2008年版

[6]海萍丽“黑暗中的颠覆与狂欢——试析《野草》中的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1期

摆脱自卑的梦魇 篇8

李女士神情沮丧地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目光游移不愿和人对视,双手不安的摆弄着手指,登记表显示的信息是,某公司职员,26岁,寻求帮助的主诉为心灵创伤、自卑。

她首先从自己的情感困扰说起。还是在初中的时候,自己就暗恋邻居的哥哥,但自己从没有表达过,甚至都没有勇气和他说上几句话。大学四年,先后有两个很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对自己有好感,但是,自己就是被动的不敢做出回应,甚至故意回避。毕业后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同科室的一个男同事追了她两年,但她一直没有让这段情感有实质性的进展。

看着身边姐妹们出双入对幸福的样子,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更恨自己的无能和软弱。

谈到日常生活时,她对自己很多方面都是不满意的,但是她的自我评价和咨询师眼中的她明显不一致,比如,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却嫌自己眼睛太小,并做了双眼皮的手术;洁白整齐的牙齿,她却为两颗虎牙的存在而觉得“参差不齐”,很是纠结;一米六五的个头,但是她总觉得比别人矮,她常常为单位和同事组织的旅游苦恼,因为穿高跟鞋累人,也不合群,但不穿高跟鞋又怕别人说自己矮等等。她还说自己十几年总在重复做一个可怕的梦,梦中自己总是在高高围墙间的胡同里奔跑,后面有魔鬼或猛兽在追自己,怎么跑也摆脱不掉……

【追溯】

从李女士的自我描述中不难看出,深深的自卑是困扰她的根本原因。咨询也就从是什么使她形成了如此深的自卑感来展开。

李女士从记事起,感受的都是妈妈的贬低和指责,以及对她长相的否定。比如,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小、个子太矮、腿不够直、脸太大等等,妈妈很少夸奖自己。

上学后,妈妈又开始对她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总拿她和分数高的同学比,即使她拼尽力气得了个前几名,妈妈也会说:“那有什么了不起,你这是偶然撞上的,别骄傲自满”。就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兴奋瞬间化为乌有。

妈妈还习惯于当着亲戚、邻居的面历数她的“缺点”,并且把她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结论总是李女士如何如何不如意,人家的孩子多么争气,这使年少的她总有一种冲动,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听着李女士伴随着哭泣的诉说,也就能理解她的自卑是怎么形成的了。

俗话说,孩子都是被夸大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对他们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尤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从孩子出生起,母亲的言行、表情等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还是被拒绝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些感受对其日后成长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父母要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多加鼓励,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而在这个案例中,李女士没有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相反,却是在母亲的负面评价下长大的,母亲的评价就如同魔咒般如影随形,摆脱不掉。结果是她感受并认同了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不受欢迎的、不值得爱的人,从而极度自卑,不能接纳自己,也不能相信别人爱自己这个事实,更没有勇气走进一段恋爱中去。

成长自我、找回自信,也就成了她克服当前困扰的必经之路。

【旁证】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自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18名学生根本就是随机从每班抽取3名学生而组成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同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南京梦魇电影观后感 篇9

人类的劣根性并不独为日本民族享有,看看网上这么多要杀要剐的评论,我们就该知道,真的要警惕的,是潜伏于人心中的兽性,破坏、毁灭、杀戮的兽性。乔瑟夫提及日本人在看着中国人备受折磨死去时冷血的大笑,他把之归咎于日本文化。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八国联军的随军牧师,也曾在其日记中记载了,那些士兵在圆明园中砸毁那些无法带走的奇珍异宝时,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神情。从这些记载都可以知道,有时候毁灭会带给摧毁者快乐---他体会到权力施展的快感。

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性,不只是因为中国军民遭受到日本军人的屠杀,它的悲剧性更在于展示了,某些条件下,人类无法掩藏,暴露无遗的嗜血性,这才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但是看来乔瑟夫的担心还是再不断上演,中国人在近代爱国主义、激进主义的教育下,看了这部影片,还是想要重演悲剧。

不敢说日本近代教育是促成其嗜杀性格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乔瑟夫在影片中认为日本文化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影响,我还是持着认同态度的。

那么今天我们中国的教育也是使中国成为另一个“日本”的罪魁祸首。当全世界都在反思战争,反思战争中所体现的人类泯灭人性的恶行时。中国的孩子看着《小兵张嘎》、《地道战》等战争影片长大,在这些影片中,正面人物总是从容的把反面人物玩于股掌之中,这使得中国孩子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却对战争充满着英雄情节。

关于近代中国备受屈辱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对母国总是怀着一种深重的耻辱感,对“敌人”总是怀着一种刻骨的仇恨。不管这种耻辱和仇恨在现实生活中到底为多少人时刻铭记,至少在网上,要杀到日本去,制造东京大屠杀,要强奸日本妇女的说法不在少数。战争的残酷性早为中国人所忘记。我们所铭记的是制造另一次灾难,以弥补史上国人所蒙的灾难。

纪录片南京梦魇观后感 篇10

历史不堪回首,但不容忘记。看着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情景,咬牙切齿已不足以表达我的愤慨:三十万那,并且只是有史可查的数据且仅限于南京陷落后的短短一段时间内;片中提到在日军从上海到南京的途中看不到一个活着的中国人,村庄无论大小都未曾幸免!

历史不容忘记,但尚待记起。我甚至极力的回避镜头上一幕幕杀戮惨状,羞于面对那铁一般的事实,老少妇婴几无生还者;生命的价值变得无足轻重,在侵略者的残忍面前生命毫无意义可言!顷刻间魂飞烟灭,哀鸿遍野,然后是死一般的沉寂!那一串串生命的哀号令人毛发悚然!

“5·12”,永远的梦魇 篇11

作为一名灾民,他承受着失去亲友、家园破碎的伤痛;作为一名记者,在这30天的时间里,他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下灾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在灾区一线组建志愿者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和危险,竭尽所能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如今,他回到北京,不仅带回了沉甸甸的故事,更让我们对这次大灾难中人性光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根据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领导的安排,记者邓冰赶往他的家乡都江堰进行采访。

与死神的分秒赛跑

我的家乡都江堰市距离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仅20多公里,属于受地震波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当天下午,当坐在电脑前的同事华南告诉我汶川发生地震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因为当地处于地震多发带,每年(尤其是夏天)都会有一些小的震动,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当她说是特大地震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由于当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上群山环抱、一江分隔的特殊地形,纵然平常年份,一到夏天雨水多的季节,人们也要提心吊胆严防泥石流的侵袭。这一下,特大地震就在家门口发生,不是要老百姓的命吗?

我赶紧拔打手机和家人联系,不好的预兆出现了:四川乃至重庆地区的手机,一个打不通,短信息发出去,也石沉大海。当地的通讯瞬间完全中断。

那么,地震当天都江堰的情况到底怎样呢?据我后来了解的情况,当日下午14时28分,仿佛一列火车“轰隆隆”从都江堰地底下飞速穿过。同时,大地开始剧烈颠簸和抖动,人们眼睁睁看到城市的许多建筑像积木般,先是摇摆,接着就轰然坍塌在地。这当中,就包括电视中报道的中医院、新建小学、聚源中学以及无数民房。几乎一瞬间,都江堰城区近80%的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有些街道因为建筑物成片坍塌而堵塞。一时间,全城浓烟滚滚,灰尘扑鼻,哭声、喊声,求救声充斥在整个城市上空。我家楼下的市中心广场上,呼啦啦一下子聚集了数万名从周围建筑中逃出的群众。他们惊魂未定,有的灰头土脸,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血肉模糊,有的仅在下身缠了一条浴巾……手中有手机的,赶紧拔打家人电话;没有手机的,一边声嘶力竭地叫着亲人的名字,一边穿过重重人群四处找寻。广场上一片混乱。我妹妹后来告诉我说,“那情景,比沉没前的泰坦尼克还要惨烈!”

我家住在广场边一幢6层商住楼的五楼上。当时,我的母亲和妹妹、妹夫都在楼下,家里只有我的妻子和当时还不满五个月的儿子。妻子在客厅里看书,孩子在睡午觉。地震发生时,厨房中传出锅碗瓢盆“噼噼叭叭”摔到地上的巨响,茶几“唰”地滑到一边,电视也移了位。从没有过这种经历的妻子以为是楼下闹火灾,或是什么危险物品泄漏,她担心房子可能要爆炸了,第一反应就是救孩子。她本能地从沙发上弹起,刚迈出一步就被第二轮地震波弹回到沙发上,这时她明显感觉到楼在剧烈晃动,似乎马上就要倒了,她无意中透过落地玻璃看到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似乎都紧张地仰望着这幢楼。这时候她意识到是地震了,不顾一切冲进卧室,看到孩子已经被地震波震得从床头翻了个个儿,趴在了床尾,正惊惶无助地四下打量。屋里的梳妆台重重地摔在地上,碎玻璃洒了一地。她没有一丝犹疑,抱起孩子就往楼下跑。当她不顾一切、左摇右晃冲到三楼时,发现三楼以下的楼梯全被两边倒下的填充墙堵死了,她急得大喊“救命”。但当时一片混乱,且余震不断,人们根本无暇去辨听求救声的方位。眼见没有人来救,我妻子只好抱着孩子冒险从一整块填充墙上滑下去,然后踩着砖块和碎玻璃逃到楼下。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没穿鞋,脚上、手上有多处伤口都在流血。

她忍着痛跑出大楼,突然想到我母亲可能还在楼下铺面里,又赶紧冲到楼下,见我家铺面的卷帘门已经合上,她以为我妈被反锁在里面了,哭着请求附近的男同胞帮忙把卷帘门打开。但是余震不断发生,楼上不断有碎玻璃落下,大家好几次都没能冲过去。就在这时,我妈妈和妹妹、妹夫找了过来。原来,地震发生时,我妈正在附近一家小店里摆“龙门阵”,妹妹和妹夫也刚好在广场上,他们都幸运地逃离了危险。一家人意外相遇后,互相搀扶着挤到广场上。

那些逝去的生命

当天晚上,天降暴雨,广场上黑灯瞎火,又挤满了人,我们全家就挨着旁边一家人的雨伞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我一个住在乡下的战友开着车,拉了一点方便面和矿泉水送过来。他家的房子也塌了,一家人就在竹林中搭了个简易篷。这一天,广场附近的人们都把家中冰箱里的东西搬出来给大家共享。当天晚上,有一户人家送给我家人一顶帐篷。后来,我家人又把它转送给了其他需要的人。在广场上又呆了一天一夜后,我的家人于5月14日早晨被我从成都赶过来的战友接到了双流县亲戚家中。

此次地震,我失去了一位50多岁的堂姐,一位不满30岁的侄儿,一位刚满18岁在聚源中学上高中的侄女。地震当天,垮塌的都江堰市中医院还夺走了当地安龙乡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的生命,当时她正在那里探望生病的姑姑——她是都江堰中学今年保送北京某名牌大学的苗子,也是原定的火炬在都江堰境内传递时的火炬手;还有一位战友的姐姐,不到40的年龄,当天返回中医院去取忘记带走的诊断结果,就再也没出来……

中医院就在我家背后不足百米远的地方,那幢大楼的四楼、五楼是妇产科,平均每天都要诞生10个左右的新生命,今年是奥运年,听说还更多。但是,那一天出生的小孩,以及之前几天出生还来不及出院的孩子,生命还来不及绽放就在这里匆匆凋谢了。还有一个家族的15口人,当天相约到医院看望一位住院的亲戚,结果全部遇难,家族中只剩下几位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我的小孩去年就是在这幢大楼里出生的,当时,一位刚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大眼睛女孩,对我的妻子很是呵护,两人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直到今天,我妻子偶尔还会在某一瞬间,突然想起去年在中医院生孩子的情景,然后忍不住悲伤地叹息!

“压在他们身上的楼板,我一个也抬不动”

曾参与救援新建小学学生,被都江堰市政府确认为第一位志愿者的青城派弟子汤维,和我说起当时救援时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数日,仍然忍不住流下眼泪。当天,他和“119”官兵以及后来赶到的成都武警指挥学院师生,用手和铁锹从废墟下救出10多个孩子。但是,大多数孩子都负了重伤。更为惨烈的是那些死去的孩子,有的没有脑袋,有的找不到身子,有的头骨崩裂,看不到脑浆,但有时又从废墟里挖出一大滩脑浆。他们只好用手又将脑浆送回到头骨中,尽量让孩子留一副完整的遗体。他说,有时揭开楼板,看到下面一排排整齐的孩子的遗体,他早已分不清脸上流的到底是泪水还是雨水。

我一位住在乡下的婶婶,地震时正在屋檐下补衣服,结果被震落的瓦片砸伤了脚,血流不止。听到外面有人喊“大地震了”,她这才回过神来。她想起自己的儿女及孙辈共6人都在城里,推出家里的自行车就往城里赶。

后来,我婶婶的儿女、孙子、孙女都一一找到,家里只是有人受了点轻伤。但是,虽然距离地震许多天过去了,她心里的阴影仍然难以抹去。

“太惨了!太惨了!”她说,“街两边尽是垮掉的房子,这里也在喊救命,那里也在喊救命,有的人还从楼板下面使劲伸出手来拉我的裤脚,那些人手上尽是血。我这个也想救,那个也想救,可是压在他们身上的楼板,我一个也抬不动。”我的这位婶婶,最后只好一屁股坐到地上,绝望地嚎啕大哭。

后来,我回到家乡做志愿者的20多天时间里,曾受都江堰市民政部门一位战友所托,到当地殡仪馆帮助整理上报材料以及给民政部副部长窦玉培部长写求援信。我的战友刘良志噙着眼泪这样告诉我:当看着那些学生家长抱着已经发黑、变质的孩子遗体痛哭,有的还坚持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即使那些见惯死亡的殡葬职工都忍不住痛哭失声。当我问及都江堰市真实的死亡人数时,他只说了句:“不好说。因为山区的遇难者因运输不便等各方面原因,都就地掩埋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们俩就站在殡仪馆办公大楼的走廊上,墙上贴着几百张遇难者的照片。百米外的冻库里,还放着许多罹难者的遗体等待火化。战友告诉我,这些都是无人认领的遇难者遗体,有些,可能全家都没有幸存者了。

90%的人患上了地震后遗症

5月16日早晨我回到灾区时,一进入都江堰城区,就仿佛来到了战后的伊拉克,昔日美丽的城市变得破败不堪。许多看似仍然挺立完整的建筑,走近一看,已经成了随时可能垮塌的危房。城市里弥漫着呛人的消毒水味道,广场与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帐篷。街上行人很少,所有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救援车辆仍紧张地来回穿梭。我来到中医院,那里已经挂起了隔离标志,许多老百姓面色悲切地聚在那里,期待清理现场有奇迹发生。

因为家里的楼梯垮塌了,当天晚上,我入住在郊外一幢民房的三楼上,那是我战友的姑姑家。房子相对完好,但周围几幢楼的人都跑光了,当时还没有通水、电,晚上四周黑灯瞎火,感觉像待在一座空城中。大概凌晨一点的时候,遭遇了一次6.4级强余震,感觉床在筛糠,客厅里的杯子就像跳舞一样在茶几上蹦来蹦去。那一刻,我一下子想到了地震中死去的人们。我想,如果这时候这栋房垮了,我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从三楼逃出去的。

后来,在组织志愿者活动的20多天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会遇上几次余震。就在我离开都江堰回北京的当天下午三点左右,还遇到一次5.1级余震。经历的余震多了,人们看上去好像麻木了,实际上因为亲身经历了大地震的毁灭性破坏,精神上都高度紧张。我母亲从亲戚家回来后,1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她说总感觉要回震。即使后来没有遭遇余震,许多灾区的人在一个地方站或坐的时间长了,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余震幻觉。后来看一个资料,说成都地区90%的人患上了地震后遗症。我亲身感受,几乎无一幸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上一篇:财务/审(统)计类个人简历下一篇:友谊伴我行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