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共11篇)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篇1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今天(2015-11-22)我们领略了xx一中化学组王xx、李xx芬老师的风采。他们分别就《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为我们上了传统课型和学生活动课型。各有各精彩。评课期间,工作室的成员还对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作了对比,分析利弊。
第一节课是李老师的高二(8)班。李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每人各不相同的离子学习卡,还为他们准备了神秘的礼物作为表现优异小组的奖品。她以学习卡抢答活动复习了盐类水解规律,不但能巩固原有知识,还调动了课堂气氛。
本节课有三个亮点。一是李老师不按常规出牌,她将课本的演示实验—探究外因对氯化铁溶液水解的影响,改成了探究外因对硫酸铜溶液水解的影响。分别对比了用热水、冷水配制硫酸铜溶液,然后往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粉未、硫酸铵粉未做了一组对比实验。用实验现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亮点就是对“越稀越水解”这个理解难点用了很简单易懂的方法解决了。李老师采用了速率-时间平衡图像结合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分析了加水稀释后,正逆反应粒子浓度减少辐度大小的比较,非常直观地让学生知道是正反应方向粒子浓度减少辐度更大,所以平衡正向移动。第三个亮点当然就是学生活动的创设了。李老师充分运用了她心理学的知识,积极开发学生右脑。她所创设的“大声喊”“站起来”,都寓乐于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评课间,大家也就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会不会有反作用?学生会不会只记得好玩的活动而记不起到底这节课我学了什么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课后梳理知识、总结知识点这几个问题纷纷发表了意见。
第二节课是王xx老师上的,王老师采用传统教法。先回顾盐类水解的实质、条件、规律这些内容。然后用几个问题与探究引出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演示课本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归纳小结。用几个相关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整一节课内容饱满、环节流畅。对教学内容逻辑的梳理和重难点的把握十分的精准。教学方法十分有效。习题的讲解分析到位,讲盐类水解的应用时能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篇2
1.下列不能使FeCl3水解完全的是 ( )
(A) 加水 (B) 升温
(C) 降温 (D) 加FeCl3晶体
(E) 加Na2CO3晶体
(F) 加Mg粉
解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升温使平衡正向移动.FeCl3水解有盐酸生成, Na2CO3、Mg粉跟盐酸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C) 、 (D) .
2.为什么热的纯碱去污效果好?
解析:Na2CO3水解使溶液生成NaOH, 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升温使水解程度加大, 溶液碱性增强, 去污效果好.
3.NaHCO3、NaH2PO4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解析:由于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NaHCO3溶液显碱性;由于H2P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所以NaH2PO4溶液显酸性.
4.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明矾水解生成Al (OH) 3, Al (OH) 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5.草木灰能否跟铵盐混合使用?
解析:NH+4+H2ONH3·H2O+H+
CO
二者混合促进NH+4水解, 使c (NH3·H2O) 浓度增大, 分解放出氨气损失肥效.
6.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硫铵、芒硝、纯碱?
解析:分别各取少许配成溶液, 分别测其pH, 溶液呈碱性的是纯碱, 溶液呈酸性是硫铵, 溶液中性是芒硝.
7.为什么长期盛放Na2CO3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
解析:Na2CO3水解生成NaOH, Na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 生成Na2SiO3, Na2SiO3具有粘性使胶头滴管和瓶口粘在一起不易打开.
8.Na2S溶液中c (Na+) ∶c (S2-) =2∶1正确吗?
解析:S2-因小部分水解而消耗, 故c (Na+) ∶c (S2-) >2∶1.
9.如何配制FeCl3溶液以确保其纯度?
解析:将FeCl3溶于用盐酸酸化的水溶液中, 盐酸抑制FeCl3水解, 避免FeCl3溶液中混有Fe (OH) 3而出现浑浊.
10.如何用绿矾配制FeSO4溶液以确保其纯度?
解析:将绿矾溶于用硫酸酸化的水溶液中, 并加入少量Fe粉, 既抑制了Fe2+水解又防止Fe2+被氧化.
11.常用的泡沫灭火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 (SO4) 3溶液, 试述灭火的原理, 为什么不用Na2CO3溶液代替NaHCO3?
解析:NaHCO3和Al2 (SO4) , 在溶液中发生3HCO-3+Al3+3CO2↑+Al (OH) 3↓.Na2CO3和Al2 (SO4) 3在溶液中发生3CO
12.己知HA、HB、HC是三种一元弱酸, 由弱到强, 则浓度相同的NaA、NaB、NaC三种溶液,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解析:NaA、NaB、NaC所对应的酸分别是HA、HB、HC, 因为三种酸由弱到强, 则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NaB、NaC. (越弱越水解) .
13.己知HA、HB、HC是三种一元弱酸, 由弱到强, 若三种溶液NaA、NaB、NaC溶液pH相同, 则c (NaA) 、c (NaB) 、c (NaC)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解析:若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三种溶液, 则pH由大到小, 若要使三种溶液pH相同, 则NaA、NaB、NaC的浓度由小到大.
14.0.1 mol/L的下列溶液,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A) CH3COOH (B) NH4Cl (C) HCI (D) H2SO4 (E) NaCl (F) NH3·H2O (G) Ba (OH) 2 (H) NaOH (I) CH3COONa.
解析:本题要弄清二元强酸, 一元强酸, 弱酸, 水解显酸性, 中性, 水解显碱性, 弱碱, 一元强碱, 二元强碱.答案: (G) (H) (F) (I) (E) (B) (A) (C) (D) .
15.比较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Na2CO3、NaHCO3、C6H5ONa三种溶液pH大小.
解析:Na2CO3、NaHCO3、C6H5ONa所对应的酸或酸根分别是-HCO-3、H2CO3、C6H5OH, 它们电离常数由大到小顺序是H2CO3>C6H5OH>HCO-3, 相同浓度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Na2CO3>C6H5ONa>NaHCO3
16.实验室可用Na2S、AlCl3溶液混合制备Al2S3吗?
解析:3S2-+2Al3++6H2O3H2S↑+2Al (OH) 3↓, 实验室制备Al2S3可用Al粉S粉混合共热.
17.MgCl2·6H2O晶体高温灼烧时产物是什么?
解析:MgCl2·6H2OMgCl2+6H2O, MgCl2+6H2OMg (OH) 2+2HCl, 温度升高盐酸挥发平衡正向移动生成Mg (OH) 2, 高温灼烧Mg
18.0.1 mol/L某一元酸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则溶液的pH ( )
(A) >7 (B) <7 (C) =7 (D) ≥7
解析:酸和碱完全中和, 若为一元强酸则为中性.若为一元弱酸, 因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答案: (D) .
19.pH=1 HCl和pH=13碱等体积混合, 则溶液的pH ( )
(A) >7 (B) <7 (C) =7 (D) ≥7
解析:若为一元强碱则为中性, 若为一元弱碱则碱过量显碱性.答案: (D) .
20.pH=5 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和pH=9 CH3COONa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NH+4+H2ONH3·H2O+H+, c (H+) =10-5 mol/L, CH3COO-+H2OCH3COO-+OH-, c (OH-) =10-5 mol/L显然两种情况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10-5 mol/L.
21.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 c (Na+) >c (CH3COOH-) >c (OH-) >c (CH3COOH) >c (H+)
(2) c (Na+) +c (H+) =c (OH-) +c (CH3COO-)
(3) c (Na+) =c (CH3COO-) +c (CH3COOH)
(4) c (CH3COOH) +c (H+) =c (OH-)
(A) (1) (B) (1) (2)
(C) (1) (2) (3) (D) (1) (2) (3) (4)
解析:CH3COONa是可溶性的盐, 属于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CH3COONaCH3COO-+Na+, 因为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 CH3COO-在水中只有少部分要发生水解, CH3COO-+H2OCH3COOH+OH-所以c (CH3COO-) 比c (H+) 及c (OH-) 大得多, 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 所以c (OH-) >c (H+) .综合起来, 不难得出 (1)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 (2) 正确, 根据物料守恒 (3) 正确, 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4) 正确, 也可以通过质子守恒得到 (4) 正确.答案: (D)
22.草酸 (H2C2O4) 是二元弱酸, KHC2O4溶液显酸性, 0.1 mol/L KHC2O4溶液中,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 c (C2O
(B) c (K+) +c (H+) =c (OH-) +c (HC2O-4) +c (C2O
(C) c (K+) =c (HC2O-4) +c (H2C2O4) +c (C2O
(D) c (H2C2O4) +c (H+) =c (OH-) +c (C2O
解析:KHC2O4是可溶性的盐, 属于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KHC2O4K++HC2O-4, 因KHC2O4显酸性, 即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 项正确的.根据电荷守恒, (B) 项错误, 应改为c (K+) +c (H+) =c (OH-) +c (HC2O-4) +2c (C2O
23己知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现有物质的量的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NaF和NaCN两种溶液, 已知前者溶液中离子数目为n1, 后者溶液中离子数目为n2.则n1、n1的大小关系.
解析:NaF、NaCN均为强碱弱酸盐, 水解显碱性, 由于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 知NaCN溶液碱性更强, NaF溶液中c (H+) 大于NaCN溶液c (H+) .两种溶液中c (Na+) 相同, 故NaF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NaCN溶液中阳离子浓度, 由c (Na+) +c (H+) =c (OH-) +c (F-) , c (Na+) +c (H+) =c (OH-) +c (CN-) 可知这两种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浓度等于阳离子浓度的两倍, 故n1大于n2.
《盐类的水解》教案设计 篇3
【关键词】盐类的水解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8-03
1.教案设计指导方针
1.1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改革核心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以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
1.2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启发设疑式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盐类水解的现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在医学上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分小组以抢答形式来回答问题。
1.3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盐类水解概念、盐类水解的原理、各类盐溶液pH的判断及在生活、医学领域的应用,难点是盐类水解的原理和水解方程式。
2.教材分析
本次课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由刘景晖主编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盐类的水解》是该教材第五章的第四节,教学内容安排为2学时。较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旧教材相比适当降低了难度,知识面加宽了,密切了和医学联系。
3.教学目标分析
3.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了解盐类水解在医药、生活中的应用。
3.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学生的特点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自制力也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信心不强,一些同学仍然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
5.教学过程
盐类水解的复习课件 篇4
20xx年12月11日星期五,吴xx卓越教师工作室送教xx中学。期间,张x老师(xx中学)、覃xx老师(x四中)先后上课,课题均为《盐类的水解》复习课。现将观覃老师课记录整理如下。
一、课前确定观察点
课前,与覃老师及工作室成员讨论教学设计,确定了本节课的观察点:
1、是否基于学情、关注教学起点
(1)课前,通过“自主复习”诊断学习基础,对诊断结果的利用
(2)是否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变化观、平衡观
3、怎样帮助学生形成盐类水解认识的基本思路
二、课堂观察记录
1、“一探究竟”引出课题
覃老师出示一瓶NH4Cl溶液,引导学生分析:氯化铵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从宏观(可见的一瓶NH4Cl溶液)到微观(NH4+、Cl-、H2O、H+、OH-、NH3·H2O),逐步回顾NH4Cl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微粒及其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等。以此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学生参与积极、反映热烈。
2、激励评价,促进学习
课前,通过“自主复习”督促学生回顾有关盐类水解的知识,覃老师连夜统计学生在“自主复习”中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态度,寻找复习教学的起点,实现复习课“查缺补漏”的功效。课堂教学中,当大屏幕上出现“郑圣珊,符方华,谢一晓,钟学贤”等23位表现较好的学生名单时,学生们兴致盎然、翘首观望,热切地寻找自己的姓名,覃老师趁热打铁,带头鼓掌,将课堂氛围推向了一个高潮。可见,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赞美。此言不虚!
3、设置活动,凸显主体
本节课,覃老师通过4个教学活动,承载“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的应用”的复习。问题设置符合学情,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参与积极。课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统计,4个教学活动中,时间分配如下:
(1)盐类水解的原理
①思考交流,7:36—10:55,用时3分29秒。
②分享交流,10:56—16:30,用时3分34秒。
(2)盐类水解的应用
①迁移应用,16:56—20:30,用时3分34秒。
②分享交流,20:31——28:45,用时8分14秒。
(3)情境素材解读,由学生解释素材中运用原理。
师生交互,先后有3位学生解答问题。33:26——36:03,用时2分37秒。
(4)高考试题赏析
①独立思考,38:00——39:46,用时1分46秒。
②师生交互,39:46——41:40,用时1分54秒。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式多样,既有课前的自主复习,又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书写相关的离子方程式等。统计结果为,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8分49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时间为16分19秒。
刘良华教授曾说:有效教学有时需要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教师的使命,更多地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复习课中,教师更需要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的时空。
4、借助导图,形成思路
归纳总结时,覃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认识盐类水解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把杂乱、琐碎的化学知识加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由于时间较短,此处未能展开。相信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尝试做一做,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共同的思考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篇5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和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以 的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 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②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 溶液显酸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接下来的几种盐的水解。
与水电离的 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醋酸,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逐渐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结果, ,因而 溶液显碱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时可利用图3-10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 、 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 ”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盐类水解) 篇6
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溶液中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质子守恒关系式;
2、学会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和守恒的观点解决离子浓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溶液中守恒关系的建立以及判断。教学方法与手段:例题讲解
自主练习
巩固应用 使用教材的构想:
守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其实质就是抓住物质变化中的某一个特定恒量进行分析,不探究某些细枝末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种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守恒思想解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能力,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进行比较可以用守恒法。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这类题目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等,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在电解质溶液中常存在多个平衡的关系,应抓住主要矛盾利用三个守恒 ——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一节对盐溶液进行了定性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比较出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在比较离子浓度时我们还会常用到电解质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个守恒。[板书]
一、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讲]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如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投影]例如Na2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板书]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讲]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元素守恒。[讲]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着的水解c(CO32―)、c(HCO3―)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下关系
[投影]2[c(HCO3―)+c(CO32―)+(H2CO3)]==c(Na+)[讲]CH3C00Na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 c(CH3C00H)+c(CH3C00)== c(Na)小结:书写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的关键是:原盐溶液中的关键原子数目之比恒定。
[板书]
3、质子守恒:质子守恒是指由水所电离的H+与OH-量相等。
[讲]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所以: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的表达式是:
c(OH-)=c(H+)+2c(H2CO3)+ c(HCO3-)
【小结】 通过具体实例帮助理解。了解盐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守恒关系。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二 随堂检测习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l-)> c(NH4+)> c(H+)> c(OH-)B.c(NH4+)> c(Cl-)> c(H+)> c(OH-)C.c(Cl-)= c(NH4+)> c(H+)= c(OH-)
D.c(NH4+)= c(Cl-)> c(H+)> c(OH-)2 写出醋酸钠溶液以及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式 三
板书设计
--+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抓住六点学好盐类水解 篇7
一、抓实质
在溶液中,由于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促进了水的电离),从而使水电离出来的H+与OH-离子浓度不再相等,导致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和中性.
盐类水解可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由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例1 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类水解可看作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B)盐类水解过程是放热过程
(C)盐类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
(D)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解析:盐类水解是指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反应,它促进了水的电离,可以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故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为(B).
二、抓规律
判断盐类能否水解及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组成盐的离子所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其水解的规律是:无弱不水解,有弱就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具体分析如下:
1.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弱酸弱碱盐水解,酸碱性要看两者的强弱而定.
2. 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能水解显酸性,组成盐的弱酸阴离子能水解显碱性.
3. 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4. 对于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如CO32-比HCO3-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碱性更强.
5、酸式盐是显酸性还是碱性,要看其电离和水解的相对强弱.若只电离不水解的(如HSO-4),溶液显酸性;若电离能力比水解能力强(如HSO-3、H2PO-4),则水溶液呈酸性;若水解能力比电离能力强(如HCO-3、HS-、HPO2-4),则水溶液显碱性.
例2 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 mol·L-1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的pH>7,最后一种溶液的pH<7,则()
解析:AD溶液的pH>7,BC溶液的pH<7,AC、BD溶液的pH=7,根据谁强显谁性原则可知,电离程度:AOH>HD、BOH
三、抓书写
1.一般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中要写“”号.
2.(1)单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2)完全双水解:一种盐的阳离子与一种酸的阴离子在一起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使两种离子的水解趋于完全,有明显沉淀和气体时用“↓”和“↑”,水解方程式用“=”表示,主要有:Al3+与HCO-3、CO2-3、Al O-2、Si O2-3、S2-、HS-等;Fe3+与HCO-3、CO2-3、Al O-2、Si O2-3等;NH+4与Al O-2、Si O2-3等.
(3)不完全双水解:某些弱酸根离子与NH+4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使水解程度增大,但其水解程度仍然很小,离子间可以大量共存,水解方程式仍用“”号,也不标“↓”或“↑”,不稳定产物也忽略其分解.
3.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方程式应分步书写,以第一步为主,两步反应不可合并.如CO2-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可写成
4. 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可看作是一步水解反应.
5. 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规律.
6.要将盐的电离方程式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区别开来.如
是电离方程式;而
是水解方程式.
总之,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谁弱写谁,都弱都写;阳离子水解生成弱碱,阴离子水解生成弱酸,阴阳离子都水解生成弱酸和弱碱.
例3 下列各式不表示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1)(5)(6)(B)(2)(3)(4)(C)(1)(2)(5)(6)(D)全部
解析:(1)为HCO-3的电离方程式;(2)为水解反应,但HS-的水解应是可逆的,应写“”,不应写“=”;(3)是双水解,CO2-3与Al3+的水解相互促进,能进行到底,故应写“=”;(4)也是双水解,但它们的双水解程度比较小,不能进行到底,故应写“”;(5)是电离方程式;(6)CO2-3的水解应分步进行,不能一步写.答案为(D).
四、抓影响
一般的盐类水解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平衡状态.若条件改变,则水解平衡将会发生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1. 内因:
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 外因:
(1)温度: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2)浓度:溶液浓度越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夏特例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3)酸或碱:向盐溶液中加入酸,可抑制阳离子的水解,促进阴离子的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碱,可抑制阴离子的水解,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例4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加入()
(1)适量NH4NO3(2)适量Na Cl(3)适量氨水(4)适量Na OH(5)水(6)硫酸
解析:在NH4Cl溶液中存在:
使c(NH4+)∶c(Cl-)<1∶1.要使c(NH4+)∶c(Cl-)=1∶1,必须增大NH4+的浓度,如(1)(3).若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只能使两者的浓度比接近于1∶1,而不会等于1∶1,如(6).故答案为(C).
五、抓应用
有关盐类水解的反应,大致有以下几种应用:
1. 确定物质的制备方法;
2. 确定盐溶液的配制和保存方法;
3. 进行物质的除杂;
4. 进行物质的鉴别;
5. 判断加热灼烧后的产物;
6.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用Fe Cl3溶液止血;(2)用纯碱水溶液去污;(3)用明矾净水;(4)用泡沫灭火器内装饱和的Al2(SO4)3溶液和Na HCO3溶液灭火;(5)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6)用氯化铵溶液作焊药去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斑.
例5 下列事实:(1)Al2S3、Mg3N2等不能在溶液中制取;(2)Na HSO4溶液呈酸性;(3)长期使用化肥(NH4)2SO4会使土壤酸性增大,发生板结;(4)加热能增加纯碱的去污能力;(5)配制Cu Cl2溶液,用稀盐酸溶解Cu Cl2固体;(6)明矾能净水;(7)镁粉放入氯化铵溶液中有气体放出;(8)加热Fe Cl3·6H2O晶体,往往得不到Fe Cl3固体;(9)NH4F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10)盛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中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全部(B)除(2)(7)外(C)除(2)以外(D)除(9)以外
解析:NaHSO4溶液只电离不水解.答案为(C).
六、抓比较
1.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要牢记第一步水解程度大.如Na2CO3溶液中:c(Na+)>c(CO2-3)>c(OH-)>c(HCO-3)>c(H+).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同时考虑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和电离情况,同时还要分析是水解程度大还是电离程度大,然后才能进行比较.如Na 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c(CO2-3).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各种因素(如电离产生的H+或OH-的抑制作用、其他水解离子的抑制或促进作用、该离子水解前浓度的大小、该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等).如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1)NH4NO3,(2)CH3COONH4,(3)NH4HSO4,(4)(NH4)2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3)>(1)>(2).
4.(1)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如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1)一般情况下,显碱性,以电离平衡为主(水解平衡存在但可忽略),此时c(NH+4)>c(Cl-)>c(OH-)>c(H+);(2)若NH4Cl浓度较大,则显酸性,以水解平衡为主,此时c(Cl-)>c(NH+4)>c(H+)>c(OH-);(3)在某个恰当点,溶液也可能显中性,此时c(Cl-)=c(NH+4)>c(H+)=c(OH-).
(2)若溶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则应首先考虑它们之间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后的溶质进行判断.
5.溶液中存在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要注意应用.
(1)电荷守恒:整个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 HCO3溶液中存在着Na+、CO2-3、OH-、HCO-3、H+,它们存在着如下关系:c(Na+)+c(H+)=2c(CO2-3)+c(OH-)+c(HCO-3).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粒子的初始浓度等于它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Na2CO3溶液中CO2-3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2-3、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Na+)=2[c(CO2-3)+c(HCO-3)+c(H2CO3)].
(3)质子守恒:在溶液中水的电离无论受到促进还是抑制,水电离出的H+与OH-永远相等.如氯化铵溶液中:c(H+)=c(NH3·H2O)+c(OH-).质子守恒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合推得.
在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若溶质为两种时,首先考虑两者间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后的溶质进行判断.
例6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1)(NH4)2CO3;(2)(NH4)2SO4;(3)NH4HCO3;(4)NH4Cl;(5)NH4HSO4;(6)NH3·H2O;(7)(NH4)2Fe(SO4)2;(8)CH3COONH4;(9)NH4HSO3;(10)(NH4)3PO4按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
解析:NH+4水解呈酸性.分步比较,第一步,按盐中NH4+的数目分组:(10);(1)(2)(7);(3)(4)(5)(8)(9);(6).第二步,按其他离子的影响进行比较:(1)(2)(7)中,CO2-3、SO2-4、Fe2+分别对NH+4水解的影响为促进、无影响、抑制;(3)(4)(5)(8)(9)中,HCO-3、Cl-、H+、CH3COO-、HSO-3分别对NH+4水解的影响为促进、无影响、抑制、促进、抑制.故c(NH+4)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为:(10)(7)(2)(1)(5)(9)(4)(8)(3)(6).
例7 常温下将稀Na 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 《盐类的水解》 酸碱性 教学应用
一、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分析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和规律,正确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盐类水解的实质;
初步了解盐类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不同的酸碱性,继而分析多元弱酸盐溶液碱性不同的原因,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盐知识的再认识,感受对事物认知和知识掌握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激发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兴趣;
体验科学探究方法,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五、实验用品
仪器:玻璃棒、点滴板、pH试纸、标准比色卡。
用品:浓度均为0.1mol·L的NaCO、NaHCO、CHCOONa、NaCl、NHCl、AlCl、NaSO、(NH)SO溶液,苏打粉,小苏打粉,食用明矾,蒸馏水。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七、教学过程
步骤1:知识回顾,激发矛盾。
回顾引入: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c(H)与c(OH)的相对大小
设问:大部分盐都无法电离出H与OH,是否意味着大部分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学生实验:探究一:用pH试纸测试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填写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不同盐溶液:NaCl AlCl NHCl NaSO CHCOONa (NH)SO 相应的pH值溶液酸碱性及盐的类型
设问:盐的类型与其溶液的酸碱性有何关系?
强酸强碱盐 酸性
强碱弱酸盐 碱性
强酸弱碱盐 中性
规律一: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步骤2:引导发现,蓄势待发。
探究二: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对三类不同盐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粒子进行比较、分析(不要忘记水及其电离);NaCl溶液、NHCl溶液、CHCOONa溶液中的离子种类,(H)和c(OH)的相对大小,有无弱电解质生成;写出NHCl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方程式,并尝试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NH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规律二:有弱才水解。
步骤3:整合信息,交流提升。
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
本质:盐电离出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
特点:水解是微弱的、可逆的,存在水解平衡。
设问:既然水解是微弱的、可逆的,那么不同种弱酸的盐溶液碱性强弱是否相同呢?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定0.1mol/L的NaCO溶液和0.1mol/L的CHCOONa溶液的碱性强弱,并尝試加以解释。
结合H能力:CO>CHCOO
规律三:越弱越水解。
设问:对于同一种弱酸的盐溶液碱性是否相同?
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定0.1mol/L的NaHCO溶液和0.1mol/L的NaCO溶液的碱性强弱,并尝试加以解释(提示: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
说明:多元弱碱盐的水解比较复杂,我们按照一步水解处理。
讲解:我们对水解的原理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水解过程的表示还太过复杂,所以我们要用一种化学的语言:水解方程式表达水解过程。
步骤4:小结升华,迁移应用。
课堂小结:水解反应本质: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弱碱或弱酸的反应。
水解反应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迁移应用:只用pH试纸和水鉴别白色粉末是苏打、小苏打还是食用明矾。
鉴别完成后,将苏打和食用明矾配成溶液并混合,观察现象,再用pH试纸测试混合液的pH值,试着解释其中的变化。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篇9
高中三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查字典化学网高中频道收集和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以便考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
【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基础知识导学部分,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标注疑惑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59-60页作业。
2.课堂认真.限时.积极.规范完成合作探究和知识巩固,解决疑惑难点。
3.课后完成知识反馈.填写查漏补缺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课代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掌握盐类水解实质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基础知识导学:(用时30分)
一.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包括,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能完全电离,例如:在CH3COOH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有:,存在的分子有: 存在的离子有:,在某溶液中如果有CH3COOH就一定有: 如果有CH3COO-.H+就一定有:。
二.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例如:CH3COONa的水解
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方程式有:,存在的离子有:,溶液中分子(有.没有)CH3COOH分子,为什么?。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 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消耗了溶液中的,(促进.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向___移动,产生更多的__,建立新平衡时,c(OH-)__c(H+),从而使溶液显__性。
CH3COONa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CH3COONa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 + H2O
离子方程式: CH3COO-+ H2O
练习:写出Na2S,NaCN,Na3PO4,Na2SiO3,Na2CO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例如:NH4Cl。
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 与水电离出的 结合成弱电解质,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NH4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与NH4Cl类似的还有CuSO4,FeCl3
写出下列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FeCl3 CuSO4
(3).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以 NaCl为例
由于 NaCl电离出的 和 都(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 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结论1:
①.,叫做盐类的水解。
②.只有含有 离子的盐在水溶液中才能发生水解。
③.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④.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进行的很大因而盐的水解是(非常微弱.非常强烈的),所以书写水解方程式时用 而且不能写沉淀和气体符号。
⑤.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分析 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结论2:
①.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_____性,PH____7。如CH3COONa.______.______等。原因是_______与水电离出的___结合生成_______.从而使溶液中c(H+),c(OH-),从而使c(OH-)c(H+),溶液呈 性。
②.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_____性,PH ____7。如NH4Cl.______.______等。原因是_______与水电离出的___结合生成_______.从而使溶液中c(H+),c(OH-),从而使c(OH-)c(H+),溶液呈 性。
③.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_____性,PH ____7。
④.盐类水解反应生成酸和碱,所以盐类水解反应可看着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总之,水解的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盐类本身原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水解程度越,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
(2).温度:盐的水解是__ ___的逆反应。是_____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_____.(3).浓度: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______.(4).酸可以促进 盐的水解.抑制盐的水解,碱可以促进 盐的水解.抑制 盐的水解。如Na2CO3溶液中加碱可以_____水解.加酸可以_____水解。
(5).弱酸根离子之间的水解是相互.弱碱根离子之间的水解是相互.弱碱根离子和弱酸根离子之间的水解是相互。
三.疑难解析和典型题例评析:(用时:10分)
㈠.疑难解析:
1.盐的水解的实质和类型。
2.影响盐的水解因素。
3.盐的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㈡.典型题例评析:
1.下列物质的溶液中,由于水解而使pH值小于7的是()
A.NaHCO3 B.NH4Cl C.CH3COOH D.NaCl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的是()
A.HCl B.Al2(SO4)3 C.Na2S D.NH3.H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B.只要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
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4.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三种盐溶液的pH分别为7.8.9,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X.HY.HZ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_______
5.分别将AlCl3溶液,FeCl3和Na2CO3溶液蒸干,并灼烧,则所得到的物质分别是:。
四.合作探究和能力展示:(用时10分)
1.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哪些呈酸性()哪些呈碱性()
(1)FeCl3(2)NaClO(3)(NH4)2SO4(4)AgNO3(5)Na2S(6)K2SO4
2.在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A.ClO-B.CO32-C.Fe3+ D.Br
3.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HX
5.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OOH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电离作用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电离
6.水解反应:Fe3++3H2O Fe(OH)3+3H+
条件平衡移动方向Fe3+的水解程度PH
浓度加FeCl3 加水
温度升高
加HCl
加少量的NaOH
加Na2CO3
五.知识巩固:(用时15分)
1.能使Na2CO3溶液中Na+与CO32-更接近2:1的措施是
A.加水 B.加Na2CO3粉末 C.加KOH固体 D.加热
2.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32-)B.c(H+)c(OH-)
C.c(CO32-)c(HCO3-)D.c(HCO3-)c(OH-)
3.某种一元强碱MOH溶液加入一种一元酸HA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酸过量 B.生成的盐不水解
C.酸和碱等物质的量混合 D.反应后溶液中c(A_)=c(M+)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 A.CaCl2 B.CH3COONa C.NH3 D.K2S
6.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
Ca(OH)2(s)= Ca2++2OH-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Na2S溶液 B.AlCl3溶液 C.NaOH溶液 D.CaCl2溶液
7.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于酸碱指示剂,HInaq H+aq+Inaq
红色 黄色
浓度为0.002 mol / L,下列各溶液① 盐酸 ② 石灰水 ③ NaCl溶液 ④ NaHSO4溶液 ⑤ NaHCO3溶液 ⑥ 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①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④ D ②③⑥
8.为什么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
9.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
六.课堂小结:(用时5分)
七.知识反馈:(用时20分)
1.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NH4Cl B NH4HCO3 C NH4HSO4 D(NH4)2SO4
2.01 mol / L Na2CO3和01 mol / L NaHCO3溶液的pH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不能肯定2
3.有①,②,③在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显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A ①=③② B ③①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4.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5.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6.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A NH4Cl B NH4HCO3 C NH4HSO4 D NH4NO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 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现中性
C 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二倍
8.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 0.9%氯化钠溶液 B 0.9%氯化铵溶液
C 1.25%碳酸氢钠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
9.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 适量的HCl ② 适量的NaCl ③ 适量的氨水 ④ 适量的NaOH
A ①② B ③ C ③④ D ④
10.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O3.K+.OH-B Fe3+.H+.SO42.NO3
C Fe3+.SCN-.NH4+.Cl-D AlO2.OH-.Na+.NH4+
11.将滴有甲基橙的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
A 黄色不变 B 黄色变橙色 C 黄色变红色 D 橙色不变
12.明矾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能够确定的是
A cK+cAl3+ B cK+=cAl+ C cH+=cOH D cAl3+
13.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3COOH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 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电离作用
C 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 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电离
14.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OH-)+c(CH3COO-)
C.pH7,且c(CH3COO-)c(Na+)c(H+)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15.关于小苏打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H++CO32-
H2O H++OH-
八.查漏补缺:
1.疑惑题:
2.完全不会的题: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篇10
【题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解析】A电荷守恒;B应为c(NaOH) 【题2】室温下,0.5 mol•L-1相同体积的下列4种溶液:①KCl,②FeCl3,③HF,④Na2CO3,其中所含阳离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D)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强弱电解质及电离与水解主次矛盾的掌握情况,由于电解质在水中以电离为主,水解是及其微弱的,所有四种物质中Na2CO3电离出的阳离子数必为最多,HF为弱电解质,电离出的H+必为最少,先排除B、C,再观察KCl和FeCl3,如果只考虑电离,二者电离的阳离子应相等,但Fe3+存在水解且一个可水解生成三个H+,导致溶液中阳离子数增多,故选D。 【题3】欲使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小,其方法是 (D) A.通入CO2气体B.加入NaOH固体 C.通入HCl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解析】加入饱和石灰水时发生的反应为: HCO3—+OH-=CO32-+H2OCO32-+Ca2+=CaCO3↓ 【题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C) A.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H2S+2 OH=S B.FeCl3水解:FeCl3+3 H2O=Fe(OH)3↓+3 H+ -2-+H2O C.NaHCO3溶液和醋酸反应:HCO3-+CH3COOH=CH3COO-+H2O+CO2 D氨水中加入明矾溶液:3OH-+Al3+=Al(OH)3↓ 【解析】A应为H2S+OH-HS+H2OB应为Fe+3 H2O-3+Fe(OH)3+3 HD+应为3NH3•H2O+Al3+=Al(OH)3↓+3NH4+ 【题5】一种pH=3的酸性溶液和一种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 5.6,其原因可能是(B)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弱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解析】酸和碱溶液混合后显酸性,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但参与反应的是强酸和弱碱,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酸和碱没有恰好反应,反应后酸有余,因而溶液显酸性,而本题中,若生成强酸弱碱盐,则碱应过量,呈碱性,所以只能满足B的情况。 【题6】浓度均为0.1 mol•L-1的甲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Na+]>[HCOO—]>[OH-]>[H+]B.[HCOO—] > [Na+]>[OH-]>[H+] C.[Na+]=[HCOO—]=[OH-]=[H+]D.[Na+]=[HCOO—]>[OH-]>[H+] 【解析】甲酸是弱酸,甲酸钠的水解呈碱性,即有[Na+]>[HCOO—] 和[OH-]>[H+]。 【题7】NaHCO3溶液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C) A.[Na]=[CO3+2-]+[HCO3]+[H2CO3]B.[Na]> [HCO3]> [OH]>[CO3-+--2-] C.[OH-]=[HCO3-]+[H+]+2[H2CO3] D.[OH-]+[HCO3-]+2[CO32-]=[H+]+[Na+] 【解析】A为物料守恒,正确;由于HCO3-水解大于电离,B正确;C应为[OH-]= [H+]+[H2CO3]-[CO32-];D为电荷守恒。 【题8】将20 mL0.4 mol•L-1NH4NO3溶液与50 mL0.1 mol•L-1Ba(OH)2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B) A.[NO3-]>[OH-]>[NH4+]>[Ba2+]B.[NO3-] >[Ba2+]>[OH-]>[NH4+] C.[Ba2+]>[NO3-]>[OH-]>[NH4+]D.[NO3-] >[Ba2+] >[NH4+]>[OH-] 【解析】混合后溶质为0.08mol NH3•H2O、0.04molBa(NO3)2和0.01mol Ba(OH)2,溶液呈强碱性。 【题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A.HA+HC2-=A-+H2C-B.H2B(少量)+2A-=B2-+2 HA C.H2B(少量)+H2C=HB+H3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2)A、B、C-2-3---、HB、H2C、HC--2-六种离子,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 最难结合质子的是。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3C+3A-=3HA+C3-B.HB-+A-=HA+B2- (4)完成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A.H3C+OH-(过量)= B.HA(过量)+C= 【解析】(1)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由A可知酸性:HA>H2C-;由B可知酸性:H2B>HB->HA;由C可知酸性:H2B> H3C > HB-;三种酸中,H2B为最强酸。(2)由(1)知酸性:H2B> H3C > HB->HA> H2C-> HC2-;酸性越弱,其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H+,则最易结合H+的是C3-;酸性越强,其对应的阴离子越不易结合H+,则最难与H+3-结合的是HB-。(3)A应为:H3C+A-=HA+H2C-。(4)过量的OH-能中和掉酸中的-3-所有氢:H3C+3OH=3H2O+C,因为酸性:H3C > HA> H2C> HC-2- 【题10】(1)向Na2CO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HCO3-]变化趋势可能是:①逐渐减小;②逐渐增大;③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④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4种趋势中可能的是。 (2)pH相同的HCl溶液,H2SO4溶液、CH3COOH溶液各100 mL。 ①3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分别用0.1的NaOH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溶液最多的是。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A.HCl最快B.H2SO4最快C.CH3COOH最快D.一样快 (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H+]=2.0×10-7mol•L-1,则此时[OH-]=。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ClO溶液3种稀溶液的pH相同。那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解析】发生的反应为:CO32-+H=HCO3,HCO3+H=CO2↑+H2O。+--+ 体积相同、pH相同的三种溶液中,n(CH3COOH)>n(HCl)=2n(H2SO4)。 纯水中[H+]=[OH-]=.2.0×10-7mol•L-1。由于酸性:CH3COOH>H2CO3>HClO,故pH顺 序相反。 【题11】25℃时,KHS溶液里存在着下列平衡: ①HS-+H2OOH-+H2S②HS-H++S2— (1)是电离平衡,是水解平衡。 (2)当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时,生成了CuS沉淀,则电离平衡向移动,水解平衡向移动,[H]变。(填“大”或“小”) (3)当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时,[S2—]变。(填“大”或“小”) (4)若将溶液加热至沸腾,[OH-]•[H+]将变(填“大”或“小”) 【解析】(1)②①(2)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大 (3)大(4)大 【题12】常温下,pH=5的H2SO4和Al2(SO4)3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别为α1和α2,则α1和α2的关系为,由水电离出的[H+]之比为 【解析】H2SO4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水电离处出的[H+]=1.0×10-9mol•L-1而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水电离的[H+]=1.0×10-5mol•L-1.【题13】试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CH3COOH的电离平衡。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强调学生学习应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而不应该在抽象的、虚构的环境中展开;应该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他们只有在真实环境中被运用才能被完全理解,而且通过活动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利振奋状态,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采用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来完成化学概念的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是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这一大背景下,对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所以思维的难度比较大。 教材的编写顺序基本上是按试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到盐溶液并不都是中性的现象 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从平衡移动角度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三、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这样展开有它的好处,并且以前好多教师也是按这样的序列展开的,教学效果也不错。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过许多困惑: 首先,对学生已有认知的分析,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这样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早已知道的东西,确定了这一点,就可以进行教学。”按教材的编写顺序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不大,因为像Na2CO3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酸性,可能这些问题,在初中的时候或者在前面的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学生们有所了解,所以再让他们做实验,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其次,如果按这样的序列进行,就过于关注盐类水解的结果,即溶液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而忽略了是哪些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这一核心问题。 虽然在整堂课中,学生也跟着老师的问题在思考,但是框架是老师搭给的,学生的思维从整体上来说,也还是比较被动的。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当中,试图改变一下方式,变换一下思路。 四、教学策略的制定 为了让学生感知、体会盐类水解的实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前的教学序列,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知识与技能 2.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过程与方法 3.能在分析盐类水解的本质过程中,感受到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4.能在思考分析、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产生了这样的教学设想: (一)突出模块教学特点 这是选修的模块,我们授课的对象已不是高一刚刚入学的学生,而是专门选择化学做为高考科目的学生。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我们要强调在学科思维方面的特点。 (二)突出本章的学科思想 本章的标题是电离平衡,自始至终以化学平衡的思想去理解微粒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而这些都跟水的电离密不可分,所以本课的处理力图围绕这一核心。突出这一核心之后,前后知识就易贯穿了。 (三)突出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活动 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在思维的冲突、碰撞过程中,学生既体验到了分析思考的乐趣,也体会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在倾听他人的意见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合作与交流的需要。知识应当是学生自己建构的,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其次要智慧地点拨几个关键之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堂课当中,我尽量地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把课堂交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1.关注已有认知,激发探究动机 通过复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一旦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即旧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外界条件作用下,水的电离被抑制或促进。 2.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 根据学生已经知道的对平衡的理解,水的电离在什么情况下被抑制,什么情况下被促进。在小组间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实验得出结论。学生们积极思考,认真实验,踊跃回答。把抑制或促进水的电离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 3.巧用类比思维,迁移应用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减小水电离出的c(H)+或c(OH)-,均可促进水的电离。并且得出,往水中加入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可以结合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生成弱电解质,溶液呈碱性,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在水中加入哪些离子,可以结合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完成知识的迁移。即在上述离子的寻找中没有出现象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总结得出了盐类水解的本质。 六、结束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新视角 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