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扶贫

2024-07-14

八桂大扶贫(共6篇)

八桂大扶贫 篇1

八桂大扶贫

——广西2001~2010年扶贫大开发纪实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是一片红色热土:伟人邓小平在这里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一大批仁人志士曾在这里英勇奋战,为建立新中国而上下求索。

既沿边又沿海的广西,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广西。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是广西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

“山高石多弄场深,缺土少水难生存。群山莽莽铺大地,十家农户八家贫”的民谣,曾经是广西贫困的真实写照。

到2000年底,广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高达800多万人,28个国家级贫困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的三分之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曾遭到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均非常薄弱。

10多年前,澳大利亚旅行家道格拉斯在华旅行时,途经地处广西大石山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被当地的贫困深深震撼。

他在澳大利亚的一份官方报纸上撰文:“这是我见到过的最艰难的地方。这里没有水、没有电、路不通,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石头和永远也走不完的大山„„这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2001年,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颁布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深入研究广西贫困区域的特点,及时制订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广西新十年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奋斗目标。

/ 8

按照《意见》要求,广西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系统干部、贫困地区群众,以昂扬奋发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征服一个个贫困的山峰。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地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发展。10年来,广西通过大会战的形式,以政府为主导,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定的时间里,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大面积、大规模建设,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

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到“富民强县,告慰先烈”为主题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到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到惠及30个县(区)的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10年里,广西开展了六大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共投入115.45亿元巨资。

“民意民感感谢关怀,党心政情情暖边关。”——这幅靖西县边境群众乔迁新居时用的对联,正是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获益后感激之情和喜悦之情的真实写照。

大会战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2008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特别指出,这些年,广西开展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广西新世纪以来采取的以瞄准贫困群众,扶贫 2 / 8

工作进村入户的一种扶贫新模式。广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把整村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紧密结合,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入手,围绕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确定了5大类16项整村推进的具体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村逐户进行规划,用6年时间,分三批对全区406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通过整合力量,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帮扶力量、技术服务全面整合到村,变以往小规模分散式扶贫为综合性集中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使贫困村村屯道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茅草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涌现出了像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兰木乡王里村等一批典型,成为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极大地推动了4060个贫困村面貌的改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兴则农业兴,产业旺则农村旺。

10年来,广西引导、扶持贫困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科技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小额信贷、到户资金推动,建立产业基地,走规模经营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广西根据区域特点,把甘蔗种植作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经过多年的培植发展,甘蔗种植已成为广西的一大特色产业。广西蔗糖产量占中国蔗糖产量的60%以上。甘蔗产业因而被称为广西贫困地区农民的“甜蜜事业”。

面对“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广西积极承接桑蚕产业转移,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梦在这个产业的大发展中也逐渐实现。

/ 8

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全区新建、续建了茶业、油茶、水果、中草药,养鱼、养羊、羊兔等一大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生产基地,培植了113家扶贫龙头企业,有效地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贫困群众收入,“多赢”的局面由此打开。

广西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高度关注贫困山区群众素质的提升,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在更深层次上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4060个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妇女主任和经济能人等数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过集中培训回到乡村,极大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广西确立了74个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百色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扶贫培训 “雨露计划”,在八桂大地全面实施。

广西创新的“农家课堂”模式,把农业技术培训教室设在了田头、地里、农家小院,让农民培训农民。“农家课堂”成了广大农民致富的技术保障。

2009年9月,广西开始实施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扶贫试点工程,从贫困地区群众的下一代入手,重点扶持大石山区生态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匮乏,就地开发难度大,缺乏发展潜力的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或高职,并最终推荐到城镇转移就业。贫困地区群众高兴地称之为——“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

/ 8

众水汇流成江海。一份份扶贫力量的真情涌聚,带来了广西扶贫事业勃勃生机。

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办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多次亲临广西调研和指导。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了全国扶贫协作优势产业推介会及招商引致洽谈会。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两广扶贫协作10周年总结大会在南宁隆重召开,广东省省长亲自率团参加会议,会议签订了《“十一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自此,两广新一轮的扶贫协作再掀高潮。

100多个区直中直驻桂单位,以及数以万计的国家干部也加入到了扶贫开发队伍中来。他们与当地政府一道,通过整合资金,实施道路建设、饮水工程修建、低产田改造,带领群众发展种养业„„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驻桂部队也积极参加贫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扶贫支教助学和扶贫帮困活动。

此外,广西又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英、美、日、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扶贫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引进了社区管理、参与式扶贫等扶贫理念和管理办法,扩展了扶贫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广西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列为国际减贫培训实地考察基地,承办了多期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官员培训活动。近年来,广西还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在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承办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及扶贫国际研修班活动,实现了外资扶贫工作的有效延伸。

/ 8

一代穷,不能代代穷!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让壮乡儿女斗志昂扬。从道路修建、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再到异地安置、扶贫培训、产业发展,扶贫干部和地方各级干部不畏艰苦,深入调研,制定出了一项项符合区情、乡情的工作措施,与当地群众团结拼搏,甘苦与共。

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网箱养鱼,使群众收入年年递增。2010年,鲁维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一跃成为西林县“首富村”。

曾经荣获“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称号的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来,为了改变陇雅村的落后面貌,倾其所有,先后无偿捐献致富所得60多万元,帮助家乡修路、修建学校、发展产业,使穷村旧貌换了新颜。

天等县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时,每天都有几千名群众参与管路开挖、抬管、土方回填等工作,施工队伍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

来自各行各业的扶贫英雄也无任奉献,八桂大地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

封家运是柳州钢铁集团的一名普通干部。为了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的建设,他告别城里温馨的家庭,在大山里扎根八年,用自己的一个个脚印书写了定点帮扶工作的传奇。

曾任广州市政协主席的陈开枝,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10多年来,他把广西当作他的第二故乡,生命不息,就扶贫不止。他的广州家里,连普通皮沙发都没有,可他却76次深入广西贫困山村,为广西筹集到帮扶资金达数亿元。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区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铸就了扶贫开发事业的凝聚力和广大群众消除贫困的动力,成为了贫困地区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 8

如果道格拉斯今天再次光临都安,相信他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区域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10年艰苦的扶贫鏖战,使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发展难、致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从2001年到2010年,广西在贫困地区共修道路82833公里,对贫困地区45170户(茅)危房进行了改造;解决了36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累计建设沼气池92万多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9%;贫困村中小学校舍得到全面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乡乡建有卫生院,4060个贫困村建有办公楼、卫生室、计生室。大部分的乡镇和贫困村建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广西2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在“广西十大魅力乡村”光荣榜上,有近一半的获奖乡村原来都是贫困村。

广西粮食单产连创新高,糖料蔗、木薯、桑蚕稳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60%、70%、30%以上份额,蚕茧产量超过世界第二的印度;经济增长呈现强劲势头„„

“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横批“日新月异”,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东兰县贫困村后题写的一幅对联,这是温总理对广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西扶贫工作的最高奖励。

巍峨绵延的大石山见证了壮乡儿女的苦痛和喜悦、求索和奋斗。今天,它更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在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决定把扶贫开发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7 / 8

理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动贫困地区的大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展望未来,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将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总体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整合资金,加大扶贫投入,开展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加快革命老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的发展步伐,把广西扶贫开发事业推上新的台阶、新的境界!

2010年11月7日,那坡县平孟镇那万村全村群众共同制作了一个箩筐大的糍粑,上书“感谢总书记”几个醒目的大字,以此表达他们对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居住高山上的百省乡水弄苗族村群众,把胡锦涛总书记给那坡县作出重要批示的这一天定为他们今后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他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感恩!

/ 8

八桂大扶贫 篇2

原来, 吴吉是中平镇灯盏村村民, 还是中平镇的人大代表。2016年他在百丈乡蒙岭、新寨、那旦等村种植辣椒30多公顷, 并雇村民管理, 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另外, 他在中平镇也种有10多公顷辣椒, 也是雇村民帮管理。这些村民中, 有20多户是贫困户。

说到种辣椒, 吴吉如数家珍, 什么线椒、米椒、指天椒, 说得头头是道。几年前, 在外打工的吴吉看到市场上辣椒价格好, 经过研究, 他发现辣椒适应性强, 种植辣椒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 于是放弃打工并回家创业。在县农业部门的帮助下, 他解决了种植技术的难题, 又获得农村合作银行的贷款支持, 辣椒产业越做越大。2016年他在百丈乡和中平镇种的辣椒面积超过40公顷。“今年40多公顷辣椒的产量约有35万千克, 预计销售额280万元左右。”吴吉说, 尽管受2016年天气影响的辣椒产量下降很大, 但因为前期辣椒价格高达16元/千克, 现在后期也达到6~8元/千克, 所以2016年种辣椒的收入也没有减少。

“由于天气热, 我们每天从6:00开始采收, 到11:00休息。下午从15:00摘到18:00, 每天可以摘60多千克辣椒。”辣椒采摘工韦水芬说, 吴吉按照每千克2.0~2.4元给他们计算工钱, 她每天收入在120~150元。

一同摘辣椒的贫困户陈菊铭则说, 2016年上半年从帮吴吉种辣椒到收完辣椒, 她收入有5 000元左右。加上她租了0.2公顷地给吴吉种辣椒, 每667平方米租金1 000元, 光辣椒种植这块收入就有8 000元。陈菊铭还说, 下半年吴吉种其他作物还要请工, 到时候她们来干活还会有收入。

“我一个人富没意思, 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当说到今后打算时, 吴吉说等这茬辣椒收完后他将利用这些农田种植富硒大米, 到2017年则计划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邀请贫困户参与建设33.3公顷大棚种辣椒。“我负责资金、种苗、技术、销售, 管理则由村民负责。1户贫困户可以管理10个大棚, 如果按照1个大棚收入5 000元计, 1户贫困户每年可收入5万元。”吴吉充满信心地说。

名师八桂行学习心得 篇3

月里小学

卢荫玉

2013年3月10日、11日在广西南宁体育馆举行为期两天的“名师八桂行”活动。我有幸成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员。现在就本次学习之旅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次活动分为专家讲学和名师上课两大块。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很受触动、受益匪浅。从上课教师身上看到名师们的从教风采,从专题讲学上看到名师们的知识底蕴和教学风格。使我深深意识到不学习,将会非常容易被淘汰。在本次活动中,使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薛法根老师所做的专题《好课是怎样炼成的》和张赛琴老教师的作文课《老师变魔术》、《有趣的小手》。

薛法根老师结合实例讲述了《好课是怎样炼成的》。主要讲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修炼自身的涵养、坚守教育信念、提炼教学主张、形成教学风格等。我认为修炼自身的涵养很重要。一个注重修炼自身涵养的人,必定是保持一颗平常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保持一颗善良心的人,必定是一个保持一颗进取心的人。这样才不被社会淘汰,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广西构筑产业扶贫大格局 篇4

广西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关键举措和根本出路,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增加到78个,县级扶贫“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77.65%,构建起“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大格局。

为加强政策扶持,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关于编制县(市、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2018-2020年)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大产业扶贫政策扶持力度。

在全区推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各县确定了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集中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投入,54个贫困县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种养产业、林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等,推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据统计,目前全区105个有扶贫任务县(市、区)“5+2”特色产业覆盖110多万贫困户。

为集中精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广西明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重点支持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上半年,我区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8亿元,各县安排产业开发资金16.6亿元,较2017年的13.5亿元同比增长22.5%。根据农业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区贫困地区新增果树种植面积20万亩,水果产量增加15万吨;桑蚕面积322.07万亩,产值预计49.9亿元;蔬菜播种面积642.21万亩,同比增长4%。

四川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大培训 篇5

交 流 材 料

2017 年 6 月

目 录

科技助力凉山州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1

深入田间地头,助力脱贫攻坚

绵阳市农科院......................................6

整合力量 创新方法 助推脱贫攻坚

阿坝州农业畜牧局.................................11

依托“专家服务团队” 强化脱贫“造血”功能

阆中市农牧业局...................................17

发展产业真扶贫 技术帮扶促脱贫

屏山县农业和林业局...............................24

科技助力凉山州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6月14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2015年10月8日省委王东明书记对我院实施“农业科技进贫困地区行动计划”的批示精神,遵照省脱贫领导小组关于培训好技术帮扶队伍的部署,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凉山农业产业技术扶贫中的支撑和引擎作用,2016年8月1日,我院组织召开了“关于赴大小凉山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动员与工作推进会”,决定向大小凉山17个县市各安排一个科技扶贫专家组,全面开启了我院对凉山州农业科技的全域深度合作,让我院产业扶贫经验模式和基本做法应用到凉山特色农业产业中去生根发芽。

一、主要成效

从2016年起至今,共有院领导10余人次、处所领导40余人次、专家团队200余人次到凉山州,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慰问、座谈,指导产业发展;协同凉山州农牧局集中组织17个县的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8批次的农业知识更新农

业实用技术培训,派出了33名专家开展了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蚕桑、果桑、樱桃、草莓、柑橘、苹果、石榴、葡萄等11个产业共33个专题的培训,共培训3600人次,同时采取实地指导、开办夜校等多种形式培训村级干部、农技人员、农牧民30余期2000余人次;引进农业新品种40余个,集成创新技术体系5项,建设各类科技示范基地1000余亩;培育食用菌、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由无到有,有弱向强的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走出去,改变传统思维

凉山州地处偏僻,且农牧民知识较闭塞、思想观念较落后,面对这一现状,扶贫专家意识到扶贫必先扶智,只有让农户走出去,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到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才会摒弃传统观念,从心底里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才能使农业产业在科技支撑下持续发展下去。在盐源,苹果专家谢红江组织种植大户到山东等地实地考察,农户在了解学习苹果栽培新技术、新模式后,接受专家提出果园改建建议,主动积极参与改建,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接受新的种植理念,这样以点带片扩面的调整,促使整个苹果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

(二)摸准需求,组织农技培训

根据进村入户调研获得的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

院学科优势,针对性开展了培训提高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如8月9日,我院生核所所长带队的德昌扶贫组与县农牧局一起,举办了一场针对驻村农技员和基层乡镇农技人员共80余人的产业技术扶贫培训会,根据地方实际需求,集中培训了“现代标准化果园建设及栽培技术”、“山羊及林下养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航天优质稻配套管理技术”。会后,大家一致认为培训会很接地气,通俗易懂,且操作性强。

(三)亲身垂范,带好人才队伍

从长远考虑,扶贫要依靠产业带动,产业发展依靠科技支撑,科技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才能真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我院专家以特别能吃苦、特别熟悉生产、特别理解贫困农户的精神,和当地驻村农技员及农户打成一片,主动作为。并与各地主动协调,由我院派出专家为首席,在每个县市组建一个以“省、州、县”技术骨干为主体的产业技术服务团,不仅“走进去”指导驻村农技员和基层农技工作人员开展技术服务,而且计划安排让驻村农技员和基层人员“走出来”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技能,培养一支扎根于此、永不离开的本土技术人才队伍。

(四)注重巡查,优化产业科技扶贫措施

在产业帮扶过程中,由院组织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巡查,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2016年9月,由我院任光俊副院

长带队,率领了水稻、蔬菜、果树、食用菌、马铃薯等创新团队专家到凉山巡查,每到一个地方,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大户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帮助地方政府把好产业发展方向的关口,并提出相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科技扶贫措施,使产业得以有序地发展。

三、经验模式

通过在凉山州木里县多年对口帮扶,以及近年的全方位科技扶贫,我院摸索出了“四步工作法”破解科技扶贫的“五大难题”。即:第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编制科学规划,破解产业发展“方向”问题;第二步,深入田间地头,依托农民夜校,破解农民主体“观念”问题;第三步,建设示范基地,全程技术监控,破解产业所需“技术”问题与技术“推广”问题;第四步,创新产业模式,联结企业农户,破解产品销售“市场”问题。

同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经验模式,供农业产业扶贫借鉴。

(一)建立科技合作培训机制模式。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作用,通过跟班学习导师制、现场培训会、专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对贫困地区驻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和产业发展带头人进行能力提升培训,为产业扶贫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立产业示范基地。由科研单位和贫困县共建主导

产业科技示范基地、优新品种种子种苗繁育保障基地,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样板、提供关键支撑。

(三)注重激励机制创新。院地合作制定科技人员赴贫困地区成果转化的奖励激励办法,既要有精神奖励、政策帮扶,更要有体现科技人员价值的物质奖励。

四、下一步安排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围绕产业技术需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科技扶贫。

(一)继续开展进村入户产业技术扶贫。让农业科技最新成果直接到贫困县、贫困村,进入千家万户,落到田间地头,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

(二)继续开展面向驻村农技员的“提能增技行动”。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对省、市、县下派的扶贫人员和当地基层技术人员及种养大户进行技能培训,让大家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共建精品示范基地。选择积极性高、代表性强、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建设精品小农场及示范基地,科技的增粮增收效果让广大贫困农户看得见、摸得着、能学会。

深入田间地头,助力脱贫攻坚

绵阳市农科院(2017年6月14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和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绵阳市农科院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关于组建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的通知》(川农业函〔2016〕46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自身人才、科研技术和成果的特点,结合绵阳市农业现状和脱贫攻坚实际,及时组建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认真开展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绵阳市唯一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1938年建成的四川省稻麦改良场绵阳分场,至今已有79年历史。现有在职职工102人,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具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专家、市级拔尖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17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49人,中级职称27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

士研究生43人。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213项。同时,我院连续二十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科研能力“百强研究所”,现为“全国文明单位”。

我院按照省农业厅要求,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了由书记、院长任团长,各研究所(中心)农业技术专家任成员的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下设蔬菜、小麦、畜牧、中药材等10个技术专家服务小组,共有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49人,农艺师27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43人。先后深入绵阳的9个县市区、阿坝州的红原和壤塘县、秦巴山片区的广元市和巴中市以及中江县等绵阳周边区县,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新品种带动示范、结对共建帮扶和产业规划等脱贫帮扶工作。

二、工作成效

绵阳市农科院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积极探索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增收模式。针对绵阳藏羌山区特点,在北川和平武县开展了春播马铃薯、特色马铃薯、优质天麻等示范种植和生态土鸡(平武红鸡)、地方山羊(北川白山羊)养殖技术的指导示范工作;在高原藏区的红原和壤塘县开展了高原错季蔬菜(食用菌)高产栽培与深加工技术集

成示范及培训工作;在龙门山区的江油市、安县等地开展了乌药、附子、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指导和示范;在丘陵旱山区的盐亭和梓潼县开展了水稻制种和玉米、薯类、蜜柚、猕猴桃等栽培种植技术的指导培训;针对平坝区的三台县开展了麦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指导培训。以地域特点为基础,以创新模式为手段,助力农民增收。

二是助推了特色产业优化发展。我院专家服务团积极参与三台县麦冬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建设,根据麦冬的种植现状、采收情况、产量以及市场行情等方面为三台县种植户出谋划策,通过联系企业加强合作,优化麦冬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依托我院中药材专家技术优势,成立江油附子专家大院,开展品种种质创新、栽培技术研发、成果示范推广、人才提升培训等工作,通过建立科技成果服务三农的融合机制,实现优化附子特色产业、助力江油经济发展的建设理念。针对绵阳藏羌山区的地域特点,我院畜牧专家积极开展“平武大山红鸡”和“北川白山羊”的提纯复壮、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以科技手段优化养殖模式,塑造山区养殖品牌,并联合养殖企业抱团发展,建立品牌发展战略,打开销路,创造效益,真正实现产业化。蔬菜服务专家小组在红原和壤塘县开展以紫色莴笋为代表的特色蔬菜产业化技术帮扶工作,助力高原藏区脱贫攻坚。

三是增强了地方脱贫攻坚信心。通过调研发现,贫困地区

因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缺信息导致对脱贫攻坚缺乏信心。我院专家服务团借助自身科研优势,通过深入一线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为贫困地区带去了种养技术和农业信息。并通过联系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市翔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绵阳蜀弘食品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将农业产业与企业业务进行对接,解决了贫困地区缺乏资金和市场等问题。通过多方协调,共同努力,最终让地方产业得到发展,群众收入得到增加,地方脱贫攻坚实力得到增强。

三、主要做法 1.组织到位是基础

绵阳市农科院高度重视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帮扶工作,将专家服务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划分,由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责任分工落实到各专家服务小组及个人,工作中坚持有组织领导、有目标任务、有具体措施、有检查督导,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

2.保障到位是关键

始终坚持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时间到位,有效保障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帮扶工作。我院要求全体在职技术科研人员全部加入专家服务团,各施专业所长开展技术帮扶,并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每年保障了

100万元以上的相关经费,用于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3.服务到位是核心

我院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对各个帮扶对象分别进行了产业调研与规划,针对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专家服务团技术培训指导、新品种示范带动、结对共建等服务帮扶工作,并按地区和专业分别创建种植和养殖QQ群,各服务小组专家通过网络和电话对种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我院将认真按照省厅的要求继续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优势,以技术培训指导和示范引领为重点,以“深入田间地头,倾情三农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为己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入百姓家,为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整合力量 创新方法 助推脱贫攻坚

阿坝州农业畜牧局(2017年6月14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牧产业扶贫工作,根据四川省农业厅的要求,我局在全州农牧系统组织实施“农牧科技人员进贫困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实现贫困村农牧技术扶贫全覆盖,提升农牧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能力。我们的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一是2015年8月在省农业厅启动“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后,我局成立了阿坝州农业畜牧局扶贫领导小组,并由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分9个片区包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全局成立了13个技术扶贫小组,工作任务层层落实,从而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选派606名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州606个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三是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我州地域广、气候类型复杂、产业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为了让农牧技术人员下得去、住得下来,切实解决贫困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

难题,克服单个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局限性,在每个贫困村派驻一名农牧科技人员的基础上,整合全州农牧技术力量,成立农牧专家服务团、技术服务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技术帮扶工作。截止2017年5月底,州、县两级专家服务团上半年共开展需求调研97次,制定服务计划20项,巡回服务471次,解决技术瓶颈问题257个。

二、分级实施,形式多样

(一)整合全州技术力量,成立州级百名农牧专家巡回服务团

在全州范围内抽调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技术推广能力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00名(州级27人、县级73人)组成专家巡回服务团,在全州范围内,持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巡回服务。该做法在2016年得到省农业厅的肯定。

(二)组建县级专家服务团

州农业畜牧局要求各县成立县一级农牧技术综合服务团,同时根据我州农牧业生产特色,分种植业、畜牧业两大块来开展县一级的专家巡回服务。在关键生产农时,专家服务团深入贫困村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成立片区技术服务小组

各县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布局和自然、交通实际情况,分片

区成立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如九寨沟县按乡镇成立技术指导服务队,茂县等按产业发展特色区域来成立片区技术服务小组。通过技术指导服务队和片区技术小组的及时指导和巡回服务,全州特色农牧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得到较好弥补。

(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针对我州农牧产业存在的较大问题,积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助推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我州先后邀请全国苹果产业体系岗位首席专家及团队、全国梨首席专家及团队、全国蔬菜首席专家及团队、郑州果树所甜樱桃专家、全国牦牛专家等国家级专家20余人,邀请省农科院、省畜科院、西南民大、川农大、草科院、绵阳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和院校的高级专家40余人次,深入我州13县进行调研考察和技术指导培训。在与基地的农户互动和交流中,对生产中的问题,专家们都给予了认真的解答。

(五)加强服务团建设,提升扶贫能力

一是针对省、州派驻技术人员帮扶联系的贫困村,各县再配备一名年轻技术人员配合开展工作,实施“双农技员制度”,从而使省、州两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更好开展技术帮扶工作的同时,帮助培养年轻技术骨干;二是通过“老带新”、“高带低(职称)”等方式,在全州范围内选拔一批年青优秀的农技员,作为专家服务团的后备力量,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及业务锻炼,从而加强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三是发挥农牧业专家服务团队的专业优势,给驻村农技员提供技术帮助,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帮助。截止2017年5月底专家服务团对驻村农技员培训率达100%。

三、深入实地,效果明显

(一)以科技培训为抓手,指导农民种植养殖管理技术 服务团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州、县两级专家服务团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到田间一边实际操作,一边传授技术,并编写出实用技术资料到基层培训时发给当地,培训内容采取通俗易懂,学以致用,让广大农民学后能及时地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生产力。今年已有15000多名农民接受了专家服务团田间技术培训,这种培训深受农牧民欢迎。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服务团依托雄厚的专家智力资源,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及农民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调整培训专业,通过开展专家服务团活动,团内的各位专家结合自已的特长,开设针对性强的课程,来适应各地农牧业产业发展。我州各地重点培训金川雪梨、甜樱桃、花椒、酿酒葡萄、脆红李修剪技术以及常病虫害防治技术;重楼、白芨等道地药材种植技术;雪梨提质增效、梨新品种嫁接技术;中蜂

春繁养殖技术及常见棉虫病、死蜂防治技术;藏香猪养殖技术及猪、牛、鸡常见疱虫病、口蹄疫等防治技术等。

(三)零距离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组织专家服务团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用集中讲授、田间现场操作培训,使专家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现场手把手指导村民用科学种植方法来增收。例如:汶川龙溪乡龙溪村,专家服务团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高半山甜樱桃水果种植。种植业专家就甜樱桃果蝇防控、病虫害防治、树枝的修剪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专家与农户零距离的培训,现场答疑,从而大大提高了服务团的科技培训效果。

(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全程参与农业生产

我州组建专家服务团以来,采取“专家+农户”的方式,一对一地进行科技帮扶。除深入贫困村外,各专家与当地农户通过网络、电话、微信、QQ等方式,就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咨询。各专家就帮扶对象出现的农牧业生产问题,做到了全程跟踪参与。同时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及时传授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新成果,并配合各县农业部门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开办“农民夜校”,提升科技种养水平

各专家服务团在开展巡回服务时,积极配合组织部在贫困村大力开展“农民夜校”工作,农牧专家的现场授课,深受当

地农户的欢迎。各参训农户纷纷表示:开办农民夜校的方式既不耽误生产农时,又能学到知识,这种方式非常实用。

(六)狠抓新品种试验示范

在大力开展专家巡回服务的同时,针对我州农牧业产业特色,全州农牧系统采取农牧业专家牵头,加强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如:果树和蔬菜新品种试验、甜樱桃和苹果矮化栽培示范、羊肚菌种植、高原草莓的试种、犏牦牛的良改、牦牛标准化养殖等试验示范。截止5月底,建立新品种示范257个,其中新品种种植示范188个,面积5712亩,种子132376公斤,种苗80406株;建立精品养殖新品种示范69个,种畜919头,禽兔12536只。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效果良好。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加大技术宣传推广力度,更好地服务农牧业发展,做好技术扶贫和产业扶贫,提升群众满意度。

依托“专家服务团队” 强化脱贫“造

血”功能

阆中市农牧业局(2017年6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同志们:

大家好!

近年来,阆中市为全面落实省、南充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提升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坚持围绕目标、聚焦问题,着力解决好驻村帮扶农技员专业不对口、指导乏力等难题,分区域、分产业、分类别组建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增强精准脱贫的“造血”功能,助推我市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在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省级综合考核评中,阆中市在全省88个县市区综合排名位列第一。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立足整体技术优势,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一是实现产业发展需求技术力量全覆盖部署。按照“产业交叉、技术齐全、分布合理、便捷服务”的总体要求,我们从农牧系统抽调63名具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牧技术专家,组建了10个阆中市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其中县级1个,区乡级9个,同时分产业设立粮油、畜牧、果树、蔬菜、经作、水产等6个专家服务组,实现了专家指导与产业发展需求菜单式对接服务。二是农业科技巡回指导服务全方位无死角落实。按照精准扶贫需求,我们选派、吸纳农牧业技术人员、产业发展大户、“田秀才”、“土专家”等52人,同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超过20户的非贫困村分片区设立了10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常态性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结合农时阶段特点开展针对性特色产业发展指导,解决贫困户种养殖遇到难题,确保技术指导不落下一村一户。目前,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完成了对118个非贫困村的全覆盖走访,在大春生产等农时季节派出技术员300人次,指导贫困户6000余人次,解决种养殖难题40余个。三是实现农业科技指导点对点无间隙推动。2016年以来,专家服务团主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服务、手把手帮教,积极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有效对接,积极推广实施“五新”示范和“六良”配套,服务全市省定贫困村142个,参与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200余期次,推广爱媛

38、先椒1号等新品种30余个,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20多项,推广耕地机、收割机等新机具300余台,发放产业技术扶贫资料汇编1.3万余册、科技资料4万多份,接待咨询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148个。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在贫困村开展技术指导,带动贫困农民户均增收1000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信息绿色通道,完善“321”工作机制 一是抓住三个节点(驻村农技员、科教站、专家服务团)。由驻村农技员结合贫困村实际,通过网络向局科教站提出农业技术难题清单,局科教站梳理难题清单,通过网络向专家服务团提出解决清单,专家服务团按照清单需求,选派相关专家到农技员所驻贫困村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务求两个主动。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队和非贫困村技术巡回小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通过网络主动向南充市级专家服务团或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提出技术求助,由市级农业综合技术服务团队指派专家到点位指导或开展联合“会诊”,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组织定期不定期深入贫困村一线开展技术“问诊”,做到全天候开展技术服务。三是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综合平台(阆中市农业产业技术官方QQ、微信平台)。将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成员、驻村农技员、村“两委”负责人、部分贫困户和农户代表共同纳入管理平台,农户(贫困户)随时上网咨询,专家及时会诊解决。今年5月,驻村农技员杜华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时,看到贫困户栽植的杂柑在开花的时候施了药,未施药前挂果多,后期挂果减少,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农技员迅速将杂柑照片

上传到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果树产业服务组专家赵兴波发现是因为在结实前过早施了超量防止蚜虫的药导致挂果减少,及时利用平台向驻村农技员讲解了解决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贫困户减少了损失。

三、推行多元服务方式,助力科技帮扶落地落实 一是推行“三包”服务。采取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包乡(镇)、片区专家巡回小组包村、村农技员包户;按照“关键农时季节常驻村,农民需求常到村,产业发展常联村”的具体要求,阆中市级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每周至少到联系片区乡(镇)巡回指导一次,片区专家分队和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根据贫困村需求全天候、全覆盖实行“菜单式”对接指导服务。二是创新专家服务团“讲广播”制度。片区专家团成员分村将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和种养殖技术通过录音制成音频,利用村广播向贫困户宣讲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既减少了贫困户因参加培训造成的误工损失,又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节省了组织成本,老百姓在田间地头边听边想,边听边干,老百姓想听什么,专家就讲什么,真正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声影。被老百姓称为“赵喇叭”的技术帮扶专家赵秀玲,就是通过“讲广播”服务,让她所帮扶的鹤峰乡大树垭村贫困户熟练掌握了川明参、辣椒二荆条生产技术,为贫困户雷明巡传授了养鱼技术,使他的养鱼项目起死回生。技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该村产业发

展。三是倡导公开承诺服务。通过制定专家服务团成员名片,将成员姓名、专业结构、服务电话、承诺服务事项等信息在乡(镇)、村委会、产业基地、脱贫奔康产业园区广泛公开,分别设立专家解疑热线和服务监督热线,及时受理贫困群众的政策咨询、技术求助并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严格限时办结及时回访。贫困群众咨询的一般性技术问题由巡回服务小组或片区(乡、镇)专家服务团现场解决并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回访,综合性技术难题由片区(乡、镇)专家服务团联合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在1周内解决,产业规划等复合性技术问题由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组织聘请相关专家实地会诊,在2周内形成完整技术解决方案并限时回访。

实践证明,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不可或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凸显了四大作用:

一是破解了制约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了“造血”功能,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彭城镇刘家庙村是我市省级贫困村之一,今年该村建设脱贫奔康香芋产业园400余亩,前期香芋长势良好,但由于技术缺乏,后期管护不到位,香芋叶面从发黄到变焦,根茎从干枯到腐烂,园区香芋大面积感染了香芋芋病且愈演愈烈,当时镇政府、村两委、业主、贫困户非常着急,施药后不见任何效果。驻村农技员及时找到了阆中市级专家服务团,蔬菜产业专家团成员李思瑜利用自己平

常积累,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现场剖析会诊,专家服务团开处方、免费调运药品,协助施药、管护,及时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帮助该村及产业园度过了难关。

二是构建了新型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专家服务团成员在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培养成科技示范户或致富能手,指导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驻村农技员推广技术培养成科技帮手,把农业专家、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农技员、科技示范户结合起来,形成服务范围更广、技术更全面的农技服务组织,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三是创新了农技服务推广方式。着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药、新肥料等“五新”示范和“六良”配套推广,按需制定服务计划,探索了新形势下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手段和方式,适应了新的形势要求。

四是激励了专家服务团工作热情。制定了专家服务团培训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专家服务团成员参加学习考察活动,明确了专家服务团专项工作经费,推荐专家服务团成员参与省、市脱贫攻坚专项表彰,定期督查检查服务情况,强化了工作保障和组织领导,建立了有序的“进退”机制,及时充实完善了专家服务团组成人员。2016年——2017年,我市有31名专家服务团成员分别受到省、南充市和阆中市脱贫攻坚表彰(李思瑜

等4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南充市委市政府表彰12人,阆中市委市政府表彰15人),进一步激发了专家服务团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升了专家服务团整体服务水平。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我们在推动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工作进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与兄弟县(市、区)专家服务团工作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提出宝贵意见。

发展产业真扶贫 技术帮扶促脱贫

屏山县农业和林业局(2017年6月14日)

屏山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深度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重发展茶叶、果树、蔬菜、畜牧养殖和食用竹等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助推农业产业扶贫。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农技员作用,推广实用技术,开展科技扶贫,有力促进全县扶贫工作推进。一是遴选配齐78个村一村一名农技人员开展驻村帮扶;二是组建屏东、屏中、屏西3个片区专家服务团,下设15个小分队;三是成立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指导新发展茶叶2.1万亩、果树1.6万亩、蔬菜0.47万亩、食用竹1.01万亩,产业扶贫发展良好。为全县2016年12个贫困村摘帽、7401人脱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产业扶贫、驻村帮扶情况

(一)一村一个主导产业,农业扶贫见成效。

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针对屏山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认真分析查找致贫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地区和多数贫困户

没有骨干产业项目,根据扶贫“五个一”要求,自2015年以来,按照一村一品规划,在贫困村着重抓骨干产业发展,不到两年时间全县新发展茶叶2.1万亩、果树1.6万亩、食用竹1.01万亩。在78个贫困村培育主导产业73382亩,其中:粮油10788亩、蔬菜4646亩、水果37662亩、茶叶20286亩;贫困村全年出栏生猪27505头、肉牛1593头、羊13726头、鸡228992只,水产养殖587亩。目前,全县茶叶发展到20.97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3.8亿元;水果13万亩,产值1.86亿元;蔬菜8.45万亩,产值1.2亿元;食用竹6万亩,产值0.9亿元。

全县已建成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6个,总计面积达到1.8万亩。如锦屏镇万涡村,全村1268人发展茵红李3000余亩,形成远近闻名的茵红李专业村;大乘镇双峰村,发展茶叶近4000亩,成为优质绿茶专业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已经成为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二)一村一名农技员,驻村帮扶显身手。

遴选7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技人员担任驻村农技员,精选农、林、牧系统60余名专家组成3个片区专家服务团队,对全县78个贫困村(其中:2016年脱贫12个村)、3987户贫困户、15492个贫困人口进行全覆盖技术帮扶。编制完成78个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新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

培育种养大户463户,农民合作社119个,家庭农场27家,带动贫困户2839户9623人(贫困村7401人)实现脱贫。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划,坚持一村一品发展骨干产业。针对屏山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认真分析查找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原因基础上,将贫困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农业规划中重点规划。同时,对78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按照一村一品进行规划,如:大乘镇双峰村以茶叶为主导、锦屏镇万窝村以茵红李为主导、屏山镇柑坳村以肉牛养殖为主导,形成《屏山县78个村农业产业发展脱贫规划》,全县制定了《屏山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扎实抓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引领,发挥农民专合组织作用。依托省农科院联系帮扶屏山的优势,在屏山县政府于2016年4月与省农科院签订院县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从茶叶、果树、食用菌、白魔芋及农产品检测等方面合作,为屏山产业发展、科技推广技术支撑提供保障,促进屏山扶贫产业发展。农科院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为屏山制定了《绿色食品茵红李生产技术标准》,在锦屏镇万涡村建立农科院茵红李示范基地,现场开展茵红李技术培训,提高了屏山茵红李栽培水平。目前,正在制定绿色食品屏山椪柑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开展了富硒

水稻、富硒茶叶、羊肚菌等系列技术示范,提升屏山农业的种植水平。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发展农民合作社,2016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9个、种养大户463户,家庭农场27家。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生产需要的肥料、农药进行统一供应,产品实行统一标准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节省了生产投资,促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锦屏镇贫困村万涡村通过专合社组建公司,对全村茵红李实行统一标准生产,品牌营销,增强了全村发展茵红李致富信心,收到较好的效果,发挥了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头促进作用。

(三)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园区条件。在发展骨干产业的同时,狠抓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施以囤水田、生产路、提灌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仅2016年全县实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42万亩,配套建设生产耕作道87.4千米、入户路87.75千米,修建水利设施水池、水窖11303立方米,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产业发展。

(四)选好驻村农技员,组建好脱贫攻坚专家团队,技术扶贫服务到位。

在认真研究78个贫困村的基本情况上,根据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依照各村技术需求确定驻村农技人员条件,通过设

置驻村农技人员基本条件,确保驻村定损员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原则上要具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工作作风实、善做群众工作,通过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形式确定驻村农技员78名(省市4名、县级20名、乡镇54名),驻村开展帮扶。从农业、林业、畜牧、水产部门遴选技术专家成立屏东片区、屏中片区、屏西片区3个脱贫攻坚专家服务团队,下设15个小分队,以及20户以上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3个,为各乡镇提供技术支持,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

制定了《屏山县78个村农业产业发展脱贫规划》,将农业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同时,制定了《屏山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和《驻村农技人员考核办法》,将选派的农技员落实到78个贫困村。认真落实驻村农技员双报告制度,保障到村开展工作时间。要求驻村农技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主动向单位主要领导和村党支部报告,并签字确认,确保全年到村开展技术指导不低于60天。建立驻村农技员工作日志和工作台账制度,驻村农技员到村指导后,统一填写《宜宾市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工作日志》和《宜宾市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工作台帐》,并落实村干部在工作日志上签字确认,确保“一村一名农技人员”人员落实到位,坚持专家服务团队到村开展培训每年不得低于6次以上,并自觉接受当地政府领导,主动向联系县领导、第一书记、村两委

汇报工作,与驻村工作组、联系村干部密切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五)强化技术培训指导,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组织驻村农技员培训,提升驻村农技员能力,2016年组织驻村农技员培训2次98人次,全县组织村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培训会,邀请市农业局原局长林世全主讲,培训县、乡、村干部384人。将驻村农技员优先选送到省、市参加农技人员岗位知识更新培训。2015年10月以来对贫困村共计培训7622人次,其中省级培训7人,市级培训71人。完成贫困村负责人省级调训7人,市级调训71人;驻村农技人员市级调训8人;贫困村负责人、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参加县级培训212人;贫困户县级培训140人。2016年农广校牵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1人,其中:贫困村101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培训180余次,培训12000人次。扎实抓好科技人员联系帮扶贫困户示范,积极为贫困户争取项目和资金,解决发展所需的茶苗、果树苗、化肥、种子、鸡苗等困难。凡是县级部门帮扶村开展技术培训需要,县农业林业局均派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培训4700人次。

(六)联建党支部,先进村帮带贫困村产业发展。通过支部联建抓党建方式,将产业发展好、党支部党建工作好的村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联建党总支,开展党员结对帮

扶,党员帮扶指导贫困户产业的生产技术,依据产业管理农事季节需要,现场指导贫困户生产管理,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管理产业。如锦屏镇贫困村万涡村党支部就与茵红李发展好的小康示范村锦屏村、集翠村开展党支部联建,组建党总支,锦屏、集翠两村党员集体帮扶万涡村发展、管理茵红李,大大提高了万涡村茵红李管理水平,茵红李产量、质量大大提高,收益增加,促进了万涡村茵红李产业发展。

(七)整合涉农资金,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屏山县作为全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集中将扶贫资金、国土金土地项目、农业发展项目、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小农水项目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整合用于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所有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工作,基本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对驻村农技员工作、技术培训开展、科技示范等工作所需经费县财政给予了保证。

(八)加强督查目标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县委、政府将扶贫产业发展列为对乡镇、县级部门扶贫工作重点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实施督查,好的通报表扬考核加分,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减分。县农业和林业局落实专人定期收集驻村农技员工作开展情况和信息简报,按时上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不定期电话抽查驻村农技员进村指导情况,不定期对驻村农技员的《工作日志》和《工作台帐》进行检查,将

日常考勤和技术服务情况作为驻村农技员考核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驻村农技人员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补助发放挂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打算

屏山在农业产业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贫困村条件太差,山高坡陡,耕地少,农业项目难选,开展产业扶贫难;二是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只解决了苗木投入、部分产业路等低水平发展,在土壤改良、灌溉设施配套,以及农产品冷藏运输等方面投资远远不足;三是贫困村贫困户对技术的重视不够,多停留在口头上,技术到位差,产业发展不能按期实现目标;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工作难,多数名存实亡,没有真正的开展工作,导致推行标准化生产难,农产品质量差异大,开展品牌营销难。

八桂大扶贫 篇6

于都县属国定贫困县、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范围,是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县份。为了寻找扶贫攻坚的突破口,经过调查发现,于都县贫困群众中,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是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群众。特别是于都县还有436个自然村(居民点)8173户35621人居住在生存发展条件较为恶劣的偏远山区,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问题突出,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且不可持续。综合这些考虑,我们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理念,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推行在“三送”工作中强化扶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创新设置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深入实施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成为了全省试点示范县,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办《专报》、省委办《工作情况交流》、省委农工部《三农要情》等权威刊物刊发,得到了中央、省市及相关部委的充分认可,强卫书记批示:对贫困山区采取搬迁移民的方式扶贫路子是对的,不仅要推广,而且要加大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得到各类扶贫项目(含土坯房改造)精准扶持以及干部、社会帮扶的贫困人口达8万人,当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人口达4.5万人。其中,移民搬迁“进城进园”方面,2015年春节前,上欧工业小区移民安置示范区已有510户2168人摇号分配到户,其中36户已搬迁入住;岭背镇中心镇区移民搬迁扶贫新型社区(一期500户)已建安置住宅200栋,已搬迁入住86户;罗坳大桥200户移民新村已建移民安置住宅129栋,已搬迁入住72户。

2015年3月3日,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正式批复实施,于都打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先行区、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区”迎来了新机遇、新优势。当前,中央已经改变对贫困县的考核机制,要求“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释放出脱贫摘帽的强烈信号,迎来了精准扶贫新常态、新要求。结合于都实际,围绕新机遇、新常态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谈几点思考。

一、精准扶贫的“力量来源”:全社会动起来

贫困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一起来解决。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以大扶贫格局推进精准扶贫,就要紧紧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社会主扶”这四个关键。

1. 党委“主责”。贫困县抓扶贫,是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各级党委应将精准扶贫融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考量,树立扶真贫、真扶贫的政绩观,强化“不抓精准扶贫就是失职”的意识,担当起精准扶贫主体责任,真正加快脱贫摘帽步伐。尤其是,党委要把舵发展方向,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将主要精力投入扶贫攻坚。这些年来,于都将“贫困县”压力化为动力,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在县委的带领下,各级党委主动担起“脱贫摘帽”的主体责任,组织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设立大扶贫工作办公室,明确各县领导、县直单位、乡镇扶贫职责,层层传递责任压力,凝聚社会各界资源力量,横下一条心加快脱贫摘帽进程。

2. 政府“主抓”。政府是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的执行者,各级政府对落实扶贫政策、推进精准扶贫负有“主抓”责任。贫困县各级政府尤其要将抓好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主旋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新常态下,落实好精准扶贫“主抓”责任,关键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三个问题。对这三个关键问题,于都主要抓实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搞准“扶持谁”。比如,在推进移民搬迁扶贫的过程中,以居住点或自然村为单位,严格“硬杠杠”标准,精准界定了搬迁区域、识别了移民对象,做到“应识尽识”。再如,准确识别全县所有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群众3.76万户13.6万人,摸清了每户的“家底”,分析总结了因病、因学、缺技术等12种致贫原因,为精准扶贫打牢了基础。二是精准分责,搞清“谁扶持”。始终以“三送”工作为抓手,由县领导带领23个工作队、352个工作组、5156名“三送”干部,深入帮扶贫困户,将扶贫任务安排到具体单位、干部,实现了“点对点联系、手把手帮扶”,精准分解了扶贫责任。三是精准落实,搞好“怎么扶”。根据致贫原因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了搬迁移民扶贫、农村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文教卫生广电扶贫、社会保障扶贫、金融扶贫、干部结对帮扶等7个方面的帮扶措施,并设置了7个专项小组,根据各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精准选择、落实。尤其是,结合于都实际,大力发展油茶、光皮树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阿里巴巴村级淘宝点建设,培育新型合作经营主体,强化就业创业扶贫,每年分别帮助1.3万、300名贫困对象就业、创业,激活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活力。移民搬迁扶贫则在“深化”上作文章,规划建设移民安置社区二期,强化扶持政策落实,确保所有移民户实现“搬进来就脱贫了”。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由政府保障“兜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3. 干部“主帮”。干部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滴灌的管道”。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好措施,最终要靠干部精准落实。经过这几年的“三送”工作,已经为精准扶贫编织了一张全覆盖、常态化的“管网”,关键在于用好、用活。比如,于都较早推行在“三送”中强化扶贫攻坚,出台实施《关于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中加强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各级干部深入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当前,于都正以“三送”为抓手和载体,依托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信息平台,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对象,将帮扶责任精准落实到各单位、分解到每个干部,立下“愚公志”、结交“穷亲戚”,长期联系、常态帮扶,定对象、定措施、定责任,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于都岭背金星大棚蔬菜基地

4. 社会“主扶”。消除贫困、精准扶贫,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愿望,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应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高度统一起来,投身到扶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许多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纷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主扶力量更加凸显。于都在助学、救济、修路等方面鼓励和引导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开展了一系列捐建、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于都还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建立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扶贫需求信息与社会扶贫资源信息无缝对接。通过企业帮扶资金税前列支、向帮扶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倾斜以及帮扶情况作为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指标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帮扶助学、志愿服务、扶贫捐赠等活动,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吸纳贫困对象就业。同时,积极支持贫困对象之间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支持在外于都人返乡创业、回馈家乡,先富带后富,先脱贫带后脱贫,真正让全社会都“动”起来,举全县之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二、精准扶贫的“生机活力”:市场化运作好

市场化运作是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利好手段。充分利用各个市场主体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精准扶贫生机活力的迸发,这是科学扶贫、创新扶贫的必然要求。

1. 强化财政“撬动”。社会资本蕴含着巨大力量,关键在于政府的引导、市场化的运作。扎实用好现有财政资金,利用银行、金融等“杠杆”,可以撬动放大资金使用率,解决资金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如,于都县财政安排1.3亿元上交赣州市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重点为扶贫对象生产经营、吸纳贫困对象的重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大力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小额信贷等措施;整合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权、林权等,进行抵押、担保、贷款,盘活了农村不动产,扶贫资金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立了产业扶贫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于都县产业扶贫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防范了资金使用风险。尤其是,为解决移民搬迁扶贫安置资金问题,我们算好“经济账”,综合利用购房款、扶贫专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整合资金2.3亿元。同时,将安置区的店面、车库、柴间进行出售,实现了财政“撬动”效益最大化,让项目自求平衡、可复制、可推广。

2. 善用改革“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改革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应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吸引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活力。于都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探索。比如,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农村土地、林地流转,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仅2014年,全县新增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6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家庭电商”,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快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将贫困地区的涉农资金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集中精准发力,防止“条块分割”、“撒胡椒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水、电、路、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突出开放“带动”。深化对外开放,这是苏区振兴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同样如此。通过对外开放合作,借势借力,利用好外部资金、技术、经验,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在大开放的格局中提速增效。这些年,于都坚持在开放中抓扶贫,以扶贫倒逼深化开放合作,依托苏区振兴、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瑞兴于先行先试三大“国字号”政策机遇,着力构建大开放格局,为精准扶贫汇聚起了强大的政策流、资金流、项目流。比如,紧抓对口支援,强化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利于扶贫的政策、资金、项目,向对口支援单位争取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于都粮油产业园、于都县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政策项目,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强了扶贫后劲。再如,紧紧扭住促进产业升级、群众脱贫致富,引进了赢家服饰、以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绿中源公司等企业发展油茶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同时,注重政策导向,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多、支持扶贫工作的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外商投资兴业,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带动”效益。

三、精准扶贫的“叠加效益”:多赢局面要形成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脱贫摘帽”。同时,将精准扶贫融入到振兴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可以极大驱动“四化”同步发展,形成多赢局面,最大限度地释放精准扶贫“溢出效益”。

1. 推动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各项措施的实施,可以吸引市场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向农村集聚,助推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增强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比如,于都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依托于都油茶、梾木果油等产业优势,抢抓国家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政策机遇,高位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以区域联动、产业辐射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全力争取于都列入全国木本油料重点县,打造国家级木本油料之乡,真正实现扶贫开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赢”。再如,适应群众对“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的追求,以农村电商试点为重要契机,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既能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也能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电商创业者,还可以促进拉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 推动新型城镇化。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引导贫困人口向城镇流动,推动农民市民化,可以加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于都综合运用就业创业扶贫、技能扶贫、教育扶贫,吸引人口到圩镇、县城就业、创业、上学,既可以集聚城镇人口、凝聚城镇人气、做旺消费市场,也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比如,实施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实现人口县城(工业园)、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科学统一规划、协同有序推进,圩镇扩大规模、县城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完善,推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新型城镇化水平。

3. 推动新型工业化。通过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扶贫,既可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多重利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比如,于都采取移民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技能扶贫等措施,将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向中心村、中心镇、工业园区、中心城区集中,并通过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产业工人,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再如,积极扶持贫困对象就业创业,鼓励有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有丰富经验的贫困群众开农村淘宝店、个体经营店,创办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产业升级的“毛细血管”。此外,于都还有针对性地引进光伏、新能源、新兴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同时,也为于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篇:不抱怨世界观后感下一篇:滠口中学07学年度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