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名句

2024-10-23

楚辞名句(通用11篇)

楚辞名句 篇1

1、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3、x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4、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5、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6、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a而并驰。

7、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8、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9、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10、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11、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12、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1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4、桂棹兮兰ぃ薇兮积雪;

15、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16、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17、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

18、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19、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2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21、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

22、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23、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24、雁bb而南游兮,d鸡啁哳而悲鸣。

25、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26、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27、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28、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29、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3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31、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3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34、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35、揽瑶木之A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36、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37、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38、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39、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40、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41、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42、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4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44、倚结C兮长太息,涕潺兮下轼。

45、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46、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47、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48、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4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50、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楚辞名句 篇2

在明末清初学术思潮的大背景下, 明末清初的楚辞研究表现出一种大胆超越, 求新求变的追求。朱注不再是他们尊奉的标准, 敢于怀疑, 敢于否定, 敢于提出新见。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不仅著作数量多, 而且出现了许多创新, 无论是楚辞注释方式, 还是在楚辞义理的阐发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大大地推动了楚辞研究的发展。

从楚辞研究中寄托作者情感的角度来说, 在不同的阶段各有特点, 如果说明朝灭亡前士人寄托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报国无门的苦闷, 对皇帝闭目塞听, 奸臣当道弄权的愤慨和批判的话, 那么明朝灭亡后明遗民的楚辞研究中寄托的则是无国可报的痛苦, 以及在愤慨后的无奈和冷静思考。到了清康熙后期, 政治逐渐安定, 民心也慢慢平稳了。士人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 不再醉心于恢复明朝, 而是转而在现实政治中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这时在楚辞研究中体现出来的则是对个人不遇的愤懑, 对明君贤臣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明末的楚辞研究中作者的寄托显得大胆热烈, 有个人不遇的愤懑, 有对家国命运的深沉担忧, 有对昏君佞臣的强烈批判, 以黄文焕《楚辞听直》为代表。清军入关, 山河易色, 异族主政, 但南明政权依然存在, 各地的反清浪潮不断, 明清之间的斗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权之争, 更是民族之争、文化之争。明朝遗老们对明政权的覆亡耿耿于怀, 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明朝的缅怀, 甚至直接参与了反抗清政府的武装斗争, 在壮志难酬时, 退而结庐, 披发行吟, 重读屈原, 批注楚辞, 总结明朝覆灭的教训, 寄托渺茫的复国追求, 表达深沉的民族之情、故国之思, 以王夫之《楚辞通释》为代表和钱澄之《屈诂》为代表。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 大力征讨, 随着反清力量在镇压中慢慢消亡, 清政府开始增加了在思想领域内的力量, 各种政策并行, 文字狱大兴, 广大士人在高压政策中噤若寒蝉, 不敢稍露锋芒, 清政权还有效地利用怀柔政策, 推崇汉民族的性理之学, 提倡经学, 实行八股科举, 思想界开始慢慢地复归于平稳, 表现在楚辞研究中, 已经没有了明代末年和清初的那种激昂不平家国民族的寄托, 对楚辞的注释也成了个人不遇之情的倾诉, 带着淡淡的历史兴亡的思考。这可以以林云铭《楚辞灯》为代表。

作为在清初产生的一部楚辞研究著作, 和清初的其他较有代表性的楚辞研究著作相比, 《楚辞灯》表现出许多独特性。这里我们单从楚辞注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分析其独特性。清初产生的楚辞研究著作较多, 在对屈原和楚辞思想的阐发上, 总体表现为两种趋势。其一以王夫之《楚辞通释》和钱澄之《屈诂》为代表, 寄托着强烈的家国之恨和故国之思;其二以李光地的《离骚经九歌解义》和方苞的《离骚正义》为代表, 致力于宣扬性理之学, 维护清朝统治。林云铭《楚辞灯》产生的时间晚于《楚辞通释》和《屈诂》, 而约略早于《离骚经九歌解义》和《离骚正义》, 其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则有明显不同。

作为明朝遗民, 王夫之和钱澄之都曾参与了致力于恢复明朝的斗争。清军入关后, 王夫之在衡山组织义军抗清, 失败后, 辗转来到桂林, 投奔南明政权, 桂林陷落后, 为了躲避清朝的搜捕, 他又辗转来到郴州、永州等地, 改名换姓, 隐居深山, 以授徒为生。他说:“忠贞之士, 处无可如何之世, 置心淡定, 以隐伏自处。而一念忽从中起, 思古悲今, 孤愤不能自已。” (1) 《楚辞通释》正是他的这种孤愤之情的表达形式之一。《国朝先正事略》 (卷二十七) 中说王夫之是“知事不可为, 乃退而著书”。在著述中表达的是他生死不忘的“故国之戚”。王夫之的经历酷似屈原, 他们都曾致力于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他们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晚年都窜伏深山, 抑郁难申。在情感上就有了相通之处, 王夫之也慨然以屈原的异代知己、千古同调自命, 《楚辞通释·序例》中说:“时地相疑, 孤心尚相仿佛。”《九昭·序》中说:“有明王夫之, 生于屈子乡, 而遘闵戢志, 有过于屈者。”他在对楚辞的注解中, 竭力强调屈原的忠君思想, 委婉地寄托自己的故国情怀。《九昭·荡愤》题下注曰:

楚之誓不两立者, 秦也。百相欺、百相夺者, 秦也。怀王客死, 不共戴天者, 秦也。屈子初合齐以图秦, 为张仪、靳尚所阻, 愤不得申。放窜之余, 念大仇之未复, 夙志之不舒。西望秦关, 与争一旦之命, 岂须臾忘哉!

这也是王夫之的真实感受, 对于王夫之来说, 国破家亡, 异族当政, 这种深仇大恨又岂能有片刻的遗忘。在文中的注解中说:“秦人积怨于天下, 如秋霖之害良稼, 诛其君, 吊其民, 息天下之祸, 如涤阴翳而睹青天, 讫于西极而后已。”秦兴楚亡, 已经是千余年前的事实, 在这里王夫之只能是徒发感慨, 但其愤然之情依然清晰可见。很明显是作者反抗清廷, 吊民伐罪, 死而后已理想的一种寄托。清初阶段, 各地的反清斗争不断, 为了迅速扫清这些反抗力量, 巩固政权, 清廷奉行的是暴力征讨的政策。在清朝铁骑面前,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问》“天降夷羿, 革孽夏民”一段后, 王夫之说:“盖天道必亡, 虐民纵欲, 虽有强力, 不足凭也。”清军入关, 夷狄主政, 推行强力政策, 荼毒百姓, 这情形是何等相似。王夫之的注解中很明显地寄托着对清朝统治者凭借暴力, 荼毒人民罪行的谴责。钱澄之是王夫之的友人, 他和王夫之一样, 是由明入清的前朝遗老, 清军南下后, 他来到福建, 在福王政权中任职, 福王政权覆灭后, 他辗转来到了桂林, 任职永历朝。桂林失陷以后, 他隐居避世, 削发为僧, 后回归故里, 结庐于先人墓旁, 著述终老。他的《屈诂》同样是“寄其幽忧” (2) 的作品。钱澄之的注骚态度更加严肃, 他反对在注释中强事穿凿, 借题发挥, 钱氏在《庄屈合诂·自序》中说:“吾于庄不欲高谈玄远以更增其谬悠, 于屈不敢强事穿凿以屈求其悲愤。”和《楚辞通释》相比较, 他的《屈诂》中表现的个人寄托不是那样明显, 但楚辞仍然是他抒发自己悲愤的媒介。以《楚辞通释》和《屈诂》为代表的一派, 作者多是由明入清, 对明朝故国有着深厚情感的遗老, 他们在注释过程中主要抒发国破家亡的忧思愤懑, 寄托无尽的故国之思。

另一派则以李光地的《离骚经九歌解义》和方苞的《离骚正义》为代表。随着清军的大力征讨, 各地的反清势力逐渐消亡, 仅剩的反清力量慢慢转入地下, 经济慢慢恢复, 百姓也慢慢地习惯于清朝统治, 民心渐趋稳定, 清政权也逐渐稳固。清统治者一直大力倡导理学和经学, 用理学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秩序, 宣扬忠孝节义, 用汉民族的统治理念维护清政权;用经学调和理学空疏说教的不实学风。李光地的《离骚经九歌解义》和方苞的《离骚正义》就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而出现的。李光地“谈经讲学, 一以朱子为宗”, “非程朱不敢言”。他在解释楚辞时, 重视发挥朱熹的观点, 朱熹说屈原是“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途”。李光地承继了朱熹的观点, 说屈原是“邂逅不晨, 音非和正”。朱熹的观点成了他注骚的最高标准。方苞也笃信程朱理学, 曾以“学行继程朱之后, 文章在欧韩之间”自勉。方苞把屈原的思想归本于忠孝, 甚至连屈原怨君的一面都淡化了。总体上说, 这一派注释楚辞时注意疏通在作品大义, 在阐释过程中致力于宣讲忠孝礼义, 提倡廉洁清白的节操, 推崇儒家的性理之学, 在客观上是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的, 但对于楚辞本身的发展, 却并没有作出多少有价值的贡献。

林云铭《楚辞灯》产生的时间晚于《楚辞通释》和《屈诂》, 而又稍微早于《离骚经九歌解义》和《离骚正义》。王夫之生于1619年, 大林云铭九岁, 钱澄之生于1612年, 比林云铭大十六岁。在王夫之和钱澄之的楚辞注解中, 我们能明确地感受到作者对故国的深情眷恋。林云铭生于崇祯元年, 由明入清时, 云铭已经十七岁了, 他也经历了朝代更迭的那段历史。少时的林云铭生活艰难, 作为下层百姓, 对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应该有着更加深刻的切身体会, 然而, 我们从《楚辞灯》中却读不出林氏对明朝故国的眷恋和对新朝的痛恨。近代孙静庵所编的《明遗民录》中没有将林云铭收录进去是有道理的。从《挹奎楼选稿》中的某些文字, 我们可以看出, 林云铭对现实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并没有像王夫之等人那样眷恋亡明、醉心于恢复故国的统治, 更多的则是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是在现实政治中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同时带着淡淡的历史兴亡的思考。康熙十二年, 在由朝廷削藩所引起的三藩之乱中 (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 , 吴三桂在云南起兵, 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 靖南王耿靖忠在福建起兵响应。此年, 在耿靖忠之乱中, 林云铭遭遇无端之祸, 身陷囹圄, 他多年所著书稿尽毁于烽火之中, “遭闽变, 田庐一空, 身陷囹圄”。由其境况可以想见, 这些叛乱之人在林云铭的眼中为“逆贼”, 清廷的军队则为“王师” (3) , 南宋陆游《示儿》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充满着对收复沦丧于异族之手的故土山河的强烈希冀, 林云铭口中的“王师”则是对清朝朝廷和军队的热情召唤。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中说:

康熙之后, 社会终究还是渐趋安定了, 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也不是一味地镇压了, 有时候, 他们还笑吟吟地和知识分子沟通思想, 宣扬什么忠孝节义。这样, 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然要发生一些变化。林云铭《楚辞灯》, 是表现这种思想变化之后的楚辞专著。

我们大略可以看出, 林云铭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清楚, 他由明入清, 仕于新朝, 做过几年小官, 由于成长经历, 自幼接受的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他关注的更多的是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关注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他既不像王夫之等人一样醉心于恢复明朝统治, 又不像李光地、方苞等理学家致力于性理之学的宣讲。这些使得《楚辞灯》在清初的楚辞研究中显得较为独特, 从某种程度上说, 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摘要:明末清初的楚辞研究表现出一种大胆超越, 求新求变的追求。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不仅著作数量多, 而且出现了许多创新, 无论是楚辞注释方式, 还是在楚辞义理的阐发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林云铭既不像王夫之等人一样醉心于恢复明朝统治, 又不像李光地、方苞等理学家致力于性理之学的宣讲。这些使得《楚辞灯》在清初的楚辞研究中显得较为独特, 从某种程度上说, 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关键词:《楚辞灯》,楚辞研究,独特性

注释

11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一, 中华书局, 1959.

22 四库全书总目, 中华书局, 1997:1766.

《楚辞》植物文化试析 篇3

《楚辞》中的植物描写多为花草。有位学者曾经统计了《离骚》中的花草总数,竟达十八种,基本上是香草的数目。在整个《楚辞》里还有普通的花草和恶草。我作了统计,多达五十多种。《楚辞》里描写的植物多作为诗人抒情写志的载体,是诗人经过精心挑选、进入自己的意象系列的。我在这里将自己在《楚辞》中遇到的所有植物一一罗列出来,并进行分类,试着深入探讨这些植物所表达的文化意义。

植物的罗列如下:(编号按照文章出现的次第排列,前后重复的同名植物只列一次,除香草类未注明外,其它的均注明。)

(1)江蓠(川穹)(2)芷(白芷)(3)兰(4)木兰(辛夷)(5)宿莽(6)申椒(7)菌桂(肉桂)(8)蕙(9)荃(10)留夷(芍药)(11)揭车(12)杜蘅(马蹄香)(13)薜荔(木莲)(14)胡绳(15)芰荷(菱花)(16)芙蓉(荷花)(17)(艹录)施(王刍、施耳,是两种普通草)(18)扶桑(神话中的树名)(19)若木(神木)(20)琼枝(玉树的叶子)(21)荣华(玉树上的花)(22)琼茅(传说中的灵草)(23)莛尊(占卦用的小竹片)(24)艾(白蒿)(恶革)(25)椒(香物,用以焚香敬神)(26)萧艾(蒿草)(27)椴(茱萸的一种)(以上均为《离骚》)

(28)荪(29)白薠(30)苹(水草名)(31)石兰(香草名)(32)蘼芜(33)紫茎(秋兰)(34)女罗(蔓生植物名)(35)三秀(灵草,一年开三次花)(《九歌》)

(36)靡萍(神异的萍草)(37)柜黍(黑色的糜子)(38)臬(麻的一种,神话中奇异的植物)(39)莆(水生的草)(40)藿(芦苇类植物)(《天问》)

(41)露申(42)芳苣(白芷)(43)扁薄(44)若(杜若)(45)苴(枯草)(46)荼(苦菜)(47)荠(甜菜)(48)苣(香草)(49)玉英(玉树上的花)(《九章》)

(50)屏风(水葵,荇菜,普通草)(《招魂》)

第一类是香草类。这一类占了大多数,基本上集中在《离骚》一文里,《九章》次之,《九歌》再次之,《天问》《招魂》少之又少,近乎没有。此类花草的文化意义,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众多楚辞学家已经做过了分析、研究。其主要的意义大致归纳如下:

1、喻贤。如“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两句中的“菌桂”和“蕙”,王逸、洪兴祖、朱熹诸人认为喻贤者。

2、喻君。“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齐怒”两句中的“荃”,王逸、朱熹、王夫之诸人皆以为喻君。

第二类是普通草或恶草一类。它往往是与第一类相对的。

第三类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们并不是现实的,而是诗人想象中的,并具有特异功能,带有神性或灵性。“扶桑”、“若木”是神话中的树名;“琼茅”、“靡萍”是传说的灵草;“琼枝”、“玉英”、“荣华”是玉树上的枝叶和花朵。这一类神灵化的花草的文化意义是建立在第一类香革文化意义基础之上的。

从以上分类分析中可以解读出诗人笔下花草意象的文化意义。学者们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初衷给予指导,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植物的文化含义。此时,需要我们屏息凝想的是为什么这些花花草草能够成为解读植物文化的载体呢?

有学者曾从阐释学、发生学等角度进行诠释,深刻而独特。但他们或以巫术思想的角度阐释,或专从儒家伦理道德的角度阐释,刘怀荣先生认为这两方面的解释都不全面。他把巫术观念和后世人伦道德观念结合起来,加以全面解释。首先他把人的观念分为四个层次:生殖巫术层、宗教祭祀层、宗教观念层、人伦道德象征层(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与四个层次同时发展的香草,它的作用变化是草的原始功能(祛病、助怀孕),美容迷人,上升为美德的化身,最后代表美德。花草与人们的观念层是怎样建立起关系的?原始时代,即在母系时代时,以女性为始祖,对女性的生殖特别崇拜,而草在巫术观念中具有特异的功能,可以宜子孙,因此将二者联系起来。“薜荔”、“杜蘅”等香草又具有美容、延寿的作用,人们在祭祀祖宗时把它们作为祭祀物来敬神,逐渐地香草被视为女神的化身。获得了香草在巫术意义上的作用后,女神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宗教祭祀层次上,香草成为女冲化身的观念后渐渐地上升为美德,但并未完全独立出来,只是一种宗教观念的雏形而已。当香草完全被喻为美德时,人们的人伦道德观念超越了宗教观念。随着人们的观念的变化,香草的文化意义也相伴而生,逐渐地明确化了。同时也说明诗人为什么时时刻刻将香草与美人拉在一起来加以描写。美人与香草具有同一性,在神话思维中都是受人崇拜的女神,其地位与君主相似。因此,“香草”喻君、喻贤都是有道理的。

关于普通草或恶草的意义,是与香草的文化意义相对立的。香草具有增寿益智、保护生殖的作用,而那些恶草将会带来刺激的臭味,对人的发展造成阻碍的作用。在原始巫术中往往被置于“黑巫术”的行列。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不一致性使事物达到相济相生。因此,恶草的作用容不得我们忽略,它也可以充分地说明植物的文化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从《楚辞》描写的植物看,它所负载的文化意义需要追溯历史渊源。这样,我们不仅仅了解的是事物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更能去了解一个民族原始积淀的文化经验。

另外,我认为植物文化之所以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还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域文化有关。从中国上古地图来看,楚国北临江汉,南极潇湘。《史记·货殖列传》也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可见楚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楚国作为南国之一,人人皆知,山清水秀,胜景万千。楚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他们被这里的每一寸方土,每一方水源养育着,骨子里吸收的尽是母土的乳汁,于是他们的胸中喷发出的也是源于母土的恩情。

楚地的一草一木维系着楚人的丝丝情感。这种感情变化随着草木的繁荣而变化。草木愈是欣欣向荣,楚国人的精神愈是富有,楚国亦愈是蓬勃发展,即草荣人旺国盛。诗人对楚国草木的感情,不只是代表着他个人的世界,而且代表着一个整体,是一个类的总和。

草木旺盛与楚人的精神世界的富有是同步性的。楚地是道家的发源地,诗人生活在这块肥沃的思想园地里,他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浸满了文化的韵味。经过文化意蕴的熏陶,他的精神境界上升,追求的是神仙般的生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可见,楚人视植物为生命之食粮,精神之源泉。

楚辞名言名句 篇4

1、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

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九歌·湘夫人》

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7、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1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16、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司命》

1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1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1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0、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2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2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章·涉江》

2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2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2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9、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九章·涉江》

30、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

3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3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35、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楚辞·九章·抽思》

36、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楚辞·九歌·湘夫人》

3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

40、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4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4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44、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45、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

46、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心悲。魂兮归来,哀江南。——宋玉《楚辞·招魂》

4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离骚》

48、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49、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九章·涉江》

楚辞文化 篇5

也许你不懂什么叫做诗歌散文,但你一定知道什么叫做文学;也许你说不出四书五经的名字,但是你一定听过《离骚》;也许你弄不清战国时期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你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名字——屈原。

对于屈原的生平简介,我想已经不必赘述,对于屈原和楚辞在文学史的地位,就我个人看过的资料总结如下:

一、屈原是一个爱国者、爱国的诗人,这种爱国精神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二、屈原自创“骚体”,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打破《诗经》四言诗的格调,创作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楚辞体,直接影响了汉赋的产生。

2、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3、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作品,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用他全部的生命和热情铸造的结晶。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法,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楚辞》是屈原作品的合集。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诗经取名女孩 篇6

02-┃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03-┃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04-┃孔阳┃-十分鲜明耀眼。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05-┃杜若┃-若,形容快捷迅速,像飞一样。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木兰辞]关山杜若飞

06-┃初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07-┃星驰┃-形容速度很快。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08-┃于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09-┃婉兮┃-形容女子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0-┃雯烨┃-烨:火盛,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十日之交]烨烨震电

11-┃煦涵┃-意为滋润养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12-┃润轩┃-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13-┃星阑┃-指夜将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14-┃婉仪┃-美好的仪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15-┃文雅┃-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取自[大戴礼记·保傅]答远方诸侯,不知文雅之辞

16-┃兰馨┃-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17-┃暮云┃-升起。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18-┃露文┃-呈现文采。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唐李白[明堂赋]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19-┃扬而┃-翻腾上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20-┃逸珠┃-指才气奔放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21-┃静顺┃-温顺娴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三女]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22-┃美妙┃-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23-┃逸然┃-美好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24-┃柔婉┃-温顺柔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不忍诛

25-┃文惟┃-文章;文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着[酒德颂]一篇

26-┃文芳┃-文章的波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何景明[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27-┃婉悦┃-恭顺和悦。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怡养堂记]爱而肃恭之礼存焉,敬而婉悦之意备焉,斯可以为善养矣

28-┃简恬┃-恬淡简易。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29-┃文丽┃-华丽。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韩非子·亡征]喜淫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30-┃恬静┃-安然,泰然。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王述传]性沉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

31-┃适恬┃-安适。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与康公操都官书]贤者处之,想恬适也

32-┃文懿┃-华美的文章。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

33-┃素雅┃-沉静文雅。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34-┃慧婉┃-柔美聪慧。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少而婉慧,有志操

35-┃水南┃-形容高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6-┃欣谦┃-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37-┃文雯┃-形容既文雅又朴实。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38-┃言心┃-为文之用心。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楚辞取名 篇7

2、曼安,南珍,妙芙,语柳,含莲,晓筠,夏山,尔容,念梦,傲南,

3、含灵,初阳,海秋,冰双,绿兰,盼易,思松,梦山,友灵,绿竹,

4、香菱,冬亦,问雁,海冬,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

5、平安,孤晴,芷荷,曼冬,尔槐,以旋,绿蕊,初夏,依丝,怜南,

6、忆曼,新竹,绮露,觅儿,碧蓉,白竹,飞兰,曼雁,雁露,凝冬,

7、靖雁,从寒,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

8、翠柏,平凡,亦玉,孤兰,秋珊,新筠,半芹,夏瑶,念文,晓丝,

9、山柏,翠萱,问旋,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

10、寄瑶,如曼,问柳,幻桃,又菡,醉蝶,亦绿,诗珊,听芹,新之,

11、寒松,寻雪,青烟,问蕊,灵阳,雪巧,丹萱,凡双,孤萍,紫菱,

12、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

13、涵蕾,雁凡,谷兰,灵凡,凝云,曼云,丹彤,南霜,夜梦,从筠,

14、访蕊,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

15、秋荷,代珊,初雪,雅柏,怜容,如风,南露,紫易,冰凡,海雪,

16、幻梅,如凡,语梦,易梦,千柔,向露,梦玉,傲霜,依霜,灵松,

17、含玉,书蕾,听白,灵雁,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

18、惜蕊,迎彤,沛白,雁山,易蓉,雪晴,诗珊,冰绿,半梅,笑容,

19、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

20、问玉,寄松,丹蝶,元瑶,冰蝶,访曼,代灵,芷烟,白易,尔阳,

21、芷雪,以松,梦槐,寒梅,香岚,寄柔,映冬,孤容,晓蕾,安萱,

22、映安,依云,映冬,凡雁,梦秋,醉柳,梦凡,若云,元容,怀蕾,

23、寄琴,采波,元冬,思菱,平卉,笑柳,雪卉,谷梦,绿蝶,飞荷,

24、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

25、沛凝,念瑶,如冬,向真,从蓉,亦云,向雁,尔蝶,冬易,丹亦,

26、雁芙,语蝶,依波,晓旋,念之,盼芙,曼安,采珊,初柳,迎天,

27、访烟,绮晴,傲柔,寄容,以珊,紫雪,芷容,书琴,寻桃,涵阳,

28、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

29、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语琴,从彤,

30、白梅,雨旋,芷珊,山彤,尔柳,沛柔,灵萱,沛凝,白容,乐蓉,

31、映菡,初曼,听云,初夏,雅香,语雪,初珍,白安,冰薇,诗槐,

32、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笑白,

33、半莲,醉卉,天菱,青雪,雅旋,巧荷,飞丹,若灵,尔云,幻天,

34、丹云,问寒,易文,傲易,青旋,思真,妙之,半双,若翠,初兰,

35、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

36、丹翠,安阳,雅寒,惜筠,尔安,雁易,飞瑶,夏兰,沛蓝,静丹,

37、幻枫,念柏,冰珍,思山,凝蕊,天玉,思萱,向梦,笑南,夏旋,

38、翠丝,觅翠,凡白,乐蓉,迎波,丹烟,梦旋,书双,念桃,夜天,

39、雅容,飞烟,雁荷,代芙,醉易,夏烟,依秋,依波,紫萱,涵易,

40、忆之,幻巧,水风,安寒,白亦,怜雪,听南,念蕾,梦竹,千凡,

《楚辞》的句子精选 篇8

2.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3.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4.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6.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7.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8.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9.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10.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1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2.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13.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4.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15.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6.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17. 石筛筛兮蔽日,雪叠叠兮薄树。车萧条兮山逼,舟容与兮水路。

18. 悯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辍而在位,御者局而载顾。

楚辞《七谏·怨世》原文 篇9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於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々而不得见兮,{莫女}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氵昬々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於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甯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々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历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習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原自沉於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词句注释

世:世人。沉淖(chén nào):王逸《楚辞章句》:“沉,没也。淖,溺也。”这里是没落的意思。难论:即难论是非。

岒(qián)峨:高下不齐的样子。嵾嵯(cēn cī):同“参差”,不齐,不一致。岒峨、嵾嵯在这里都是比喻人们对是非的评价不一样。

清泠(líng)泠:比喻洁白。歼:尽。灭:全部消失。

溷(hùn)湛湛:贪婪污浊之人。日多:一天天增多。

枭鸮(xiāo):即猫头鹰,比喻凶狠贪婪之人。

玄鹤:黑鹤,比喻廉洁之人。弭(mǐ)翼:收敛翅膀,停止飞翔。屏移:退隐。

蓬艾:蓬蒿萧艾,杂草,比喻谗佞(chán nìng)之人。入御:原指后妃陪君王睡觉,此致谗佞受到君王宠信。笫(zǐ):竹编的床席。床笫:即指床。

马兰:草名,又名马兰头,这里作者把它视为恶草,指社会上的邪恶之人。踸踔(chěn chuō):迅速生长。

药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杜衡:香草名,即杜蘅。药芷、杜衡在此都指忠诚正直之士。

奈:奈何,怎么。

平易:平整易走。

芜秽:荒芜。险戏:充满危险。戏,一作“巇”。

高阳: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颛顼。委尘:沦落尘埃,比喻受到诬蔑。

唐虞:指尧舜。点灼(zhuó):炙、烧。这里指受到诬蔑、攻讦。毁议:毁谤、诽谤。

谁使:使谁,让谁。正:同“证”,证明。

八师:八位贤臣。指尧、舜时的禹、稷、皋陶、伯夷、任、益、夔。据传尧、舜曾以他们为师,所以称为“八师”。

高:高明。

后土:古代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这里指土地。

服:穿戴。清白:纯洁,没有污点。

玄英:黑色。比喻贪婪、浑浊之人。

媞(tí)媞:美好的样子。

嫫(mó)母:古代传说中的丑妇。勃屑: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的样子。

桂蠹(dù):桂树上的蛀虫,比喻贪臣。淹留:长期逗留。

蓼(liǎo)虫:寄生于蓼草中的昆虫。徙(xǐ):迁移。葵菜:蔬菜名,即冬葵。

湣(hūn)湣:同“涽涽”,昏乱的样子。

意有所载(zài):指胸怀抱负。远逝:指报复远大。

骥(jì):千里马。踌躇:犹豫不前。弊辇(niǎn):破车。

孙阳:伯乐名。代:替换。

吕望:姜太公。不聊生无法生活下去。

周文:周文王。舒志:实现自己的.理想。

宁戚:春秋时人。饭牛:喂牛。商歌:悲凉低沉的歌,应为“高歌”之误。一说为商旅人之歌。《楚辞章句》:“宁戚,卫人。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牛,叩角而高歌。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

置:放置,弃置。

路:路遇。室女:犹言处女,少年处室之女,未出嫁的女子。方桑:正在专心采桑。

过:路过,经过。自侍:自己整肃,恭敬对方。此二句意为孔子路遇室女,见其采桑,一心不视,喜其贞正,故自己整肃,以示敬意。

乖剌(là):违背,不和谐。指机遇不和。当:适合,适宜。“无当”与“乖剌”近义,均为生不逢时之意。

悼怵(chù):悲伤恐惧。耄(mào):昏乱,糊涂。

恲(pēnɡ)恲:慷慨,心情激动。洪兴祖《楚辞补注》:“慷慨也。”

慎事:谨慎侍奉。《楚辞章句》:“子胥临死曰:‘抉吾两目,置吴东门,以观越兵之入也。’死不忘国,故言慎事也。”

和氏: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

厉、武:指楚厉王和楚武王。不察:不明察,糊涂。

羌(qiāng):楚地方言,发语词。毕:全、都。斮(zhuó):斩,砍断。

居势:高居权位。

何若:像什么。

嗫嚅(niè rú):窃窃私语。妄作:胡作非为。

讼:喧哗,争论。闾娵(lǘ jū):古代美女名。

近习:犹“近臣”,君王亲信。蔽远:疏远。

卒:最终。

安:于是。眇眇:辽远。归薄:归附,依附。

专:专一。精爽:犹精神。

晦(huì)冥冥:昏暗的样子,指政治黑暗。壅(yōng)蔽:指仕途受阻,得不到赏识。

太半:大半。

埳轲(kǎn kē):同“坎坷”,本指道路不平,比喻不得志。

离:通“罹”,遭遇。罔(wǎng):同“网”,罗网,比喻严密的法律制度。

冤抑:冤枉压抑。无极:无穷无尽。

寿夭:寿命夭折。

既不纯命:失去常规。

绝:穿过。横流:大水。径逝:指灵魂远逝。

《楚辞》读后感 篇10

适合我们缅怀先贤的方式大概只能是仰视了吧,不要觉得这个姿势难受,我们可以找一堆蹩脚的理由让我们舒服一点,比如我们的时代太过和平了,我们的时代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我们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忙碌,我们的时代大家都各自安好??好像,我们的时代不需要英雄,我们是一个务实的时代。

爱国的故事在时间的河流里打起太多的浪花,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情感,唯一不同的也只是登台的人。这些“量产”的人事虽然繁多,但从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后来者看向他们的目光里只有敬意。是他们,让这个遵循规则的历史的车轮在轮转时发出巨大的声响,是他们,让被生活所支配的活着的人类感受到人性的伟大。那些在岁月侵蚀下的身影,依旧同样挺拔。然而,公元前278年,汨罗江畔的他此时却风骨傲然的从我的脑海路过。那个身影的名字,叫作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有着高贵的血统且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他,似乎从降生的起就注定了不平凡。他生活的氏族是和楚国皇室有着血脉关系的楚国三大王族屈、景、昭中的屈,贵族的身份和教育为他增添了“内美”和才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他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被提拔为左徒、三闾大夫,入则与怀王商议国事,出则迎接宾客、应对诸侯,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坏消息来的更快。在他忙于为他的大王修改宪令时,志向远大而能力有限的楚怀王轻信了小人的挑拨,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将屈原贬谪,在扼杀屈原的同时,也为楚国敲响了丧钟。人的遭遇就是这样,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而且有时候,做选择的并不是你自己。屈原的第一次流放是在公元前3,拒绝了他建议的怀王为了秦国的六百里土地,与齐国断交,且贬谪屈原,结果楚国丢掉了汉中的土地。陆陆续续的勾心斗角,最后楚怀王把自己“送到了秦国”,结束了尴尬的一生。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在公元前293年,楚顷襄王在秦国的威胁下“不忘欲反”的时候,屈原向他指明了怀王的下场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然而直言的他再次的被令尹子兰所害,被贬出朝,从郢都到夏首,再从夏浦到陵阳。屈原在走完自己贬谪路线的同时,也悄悄地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终点。公元前278年,楚亡。公元前278年,汨罗江畔,屈原投水。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一个悄静无人的时候沉入江底,却不想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以至于后来者看他的角度,从来都是仰视。而能让我们平视的,幸好还有他的文作。也幸好,他除了是英雄,还是诗人,所以我们不用承受与这个时代不符的金戈铁马的沉重。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喜欢申椒、菌桂的人,那里会比得上佩戴蕙茝的君子呢,但是近申椒、菌桂之人高张,纫蕙茝者无名,这该怎么解释?“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看到愁苦而终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不能转换角色,自然只能贫困潦倒,精神上的清醒,是最大的独活的悲哀。然而我们所的,恰恰是你所忽略的。你用千年前的笔墨,执着的告诉后世的我们你的坚持:“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似乎你忘了自己被贬的遭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不是只要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事物,你都会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呢?你说你要为楚王开辟一条强国之路,但是草木凋零,你所比喻的“美人”早已迟暮,时局易变,你不想就在这个流放之地无所作为,你想“指九天以为正”,来表明你对君王的忠诚,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举世皆浊,而你独醒,那又能怎样?一支笔,

楚辞取名 篇11

2、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3、垂文扬采。《九叹·逢纷》:“垂文扬采,遗将来兮”。垂文:流传文章;扬采:与“垂文”互文见义,张扬文采。

4、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修能:即完美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潜力。

5、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6、幼清。《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7、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8、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

9、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

10、景云。《七谏·谬谏》:“龙举而景云往”。景云:浓厚而有光亮的云。

11、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12、冬荣。《远游》:“丽桂树之冬荣”。冬荣:指桂树经冬不凋。

13、坚志。《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坚志:意志坚定。

14、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15、。《大招》:“目宜笑”。(音护):完美,那里用来形容眼睛。溥杰与嵯峨浩的小女儿名叫生。

16、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17、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完美的树木。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18、凌恒。《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此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只但是屈原写的是北岳恒山,杜甫写的是东岳泰山。

19、俊彦。《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俊彦:杰出之士,贤才。

20、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21、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22、嘉志。《九叹·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嘉志:完美的志向。

23、慈仁。《七谏·沉江》:“尧舜圣而慈仁兮”。慈仁:善良仁爱。

24、振理。《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振理:拯救,辨别。

25、奋翼。《九怀·陶壅》:“将奋翼兮高飞”。奋:振羽展翅。

26、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

27、逾明。《七谏·沉江》:“叔齐久而逾明”。逾明:历久而名声日益显著。

28、诚勇。《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29、鸿永。《九叹·逢纷》:“鸿永路有嘉名”。鸿永路:前途远大。

30、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字的感觉呢。

31、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完美的样貌。BUT谐音疏离。

32、凯风。《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33、盛德。《招魂》:“主此盛德兮”。盛德:充实充盛的德行。

34、休德。《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休德:美德。

35、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36、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37、硕明。《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硕明:天大亮。

38、青云。《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39、自清。《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如作家朱自清。

40、素洁。《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素洁:高洁。

41、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42、淑尤。《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43、昭华宝璋。《九思·疾世》:“抱昭华兮宝璋”。昭华:美玉名。宝璋:宝玉。

44、昂驹。《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昂昂:器宇轩昂。

45、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美玉。

46、曼路。《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7、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48、庆云。《九怀·思忠》:“枉车登兮庆云”。庆云:祥瑞之气,那里比喻尊贵显赫的地位。

49、嘉月。《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陶:喜乐;嘉:完美;嘉月:吉日良辰。

5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51、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飞扬:情绪舒展,思绪飘飞。

52、翼遥。《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53、Q飞。《九歌·东君》:“Q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Q(音宣)飞:飞翔。

54、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琬琰:泛指美玉。也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如《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

55、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56、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57、晏晏。《九辩》:“被荷之晏晏兮”。晏晏:漂亮轻柔的样貌。

58、玉锵G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G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G(音求):美玉。

59、峻茂。《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峻茂:犹繁茂。

60、博衍。《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博衍:那里形容乐声拨打广远舒展绵延的样貌。

61、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2、辰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辰星:星宿名。此指八宿中的房星,位于东方天幕。

63、清和。《九思·伤时》:“声A兮清和”。清和:清美和谐。

64、怀信。《九章·涉江》:“怀信髻眩忽乎吾将行兮”。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

65、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66、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貌。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67、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A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那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68、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执》里的皇后名字……

69、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70、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

71、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72、扬灵(扬z)。《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z,扬帆前进。

73、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宝璐”。宝璐:美玉。

74、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75、静闲。《招魂》:“静闲安些”。但是联系上下文,该词是形容遗像“宁谧安详”的==

76、淑清。《哀时命》:“中皎洁而淑清”。淑清:善良清正。

77、怀德。《九辩》:“鸟兽犹知怀德兮”。怀德:怀恩报德。《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78、妙仪。《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妙仪:完美的法则,高妙的法度。

79、显荣。《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

上一篇:感叹人生失意的诗句下一篇: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