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2024-07-14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共10篇)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1

城市的喧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竞争不可避免的使人压力倍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城市,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游历四方,一张信用卡和户外用品必备装备准备齐全就可以出发了,无论是徒步游还是自助游,金钱的准备多多少少是要有的。

级别高的探路者,比如名人王石、黄怒波选择登顶珠峰,诠释企业家精神,在这两位登顶珠峰的企业家看来:面对大自然,人非常渺小。很多人认为登山就是去征服高山,事实上山无法被征服,只会让登山的人获得?更多的思考。“相比登山,山下的世界就是天堂。无非是企业的日子艰难一点,但这也会变成另外一种乐趣让我去克服。”黄怒波说,“山上那么苦,死亡我都不怕,还怕政策调控吗?”在他看来,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不渺小”意味着:财富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掌握一个自驭空间,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踏踏实实地做很多事情。

这些在路上的经历让人受益匪浅,打开了眼界,开阔了心胸,增长了知识,再次回到最初出发的原点,人的心境多少会有所改变,利大于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遇高人指点,高人指点不如自悟,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顺序不可逆转,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打下牢固基础,视野决定高度,人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才会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创造力。

我还在校园里接受教育,所学习的知识不知道在未来何时何地会发挥作用,但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尽可能用智慧汲取到更加实用的知识,举一反三,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模式,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使青年人发表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读着爱因斯坦《论教育》的文字,怎么不使我们今天的教育人汗颜!“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这应作为长鸣的警钟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你只要想读书,哪里挤不出时间来呢?校长朋友们,读书吧,读书改变气质,读书改变命运。校长读书。还能改变全校师生共同的气质和命运啊!

《鲁滨逊漂流记》我会反复阅读,每次读过都会有新体味,他的许多做法在荒岛求生时足以借鉴,他的精神激励人战胜恐惧,他的成功也验证了人类发展史就是战胜自然、挑战自我的过程。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2

鲁滨逊的每个动作, 每种精神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在岛上, 鲁滨逊几乎遇尽了人生种种苦难, 但他并没有被一件件难题给难住, 也没有逃避, 而是勇敢去面对、去挑战。

黑暗, 饥饿, 恐惧, 孤独, 这样的生活真是显示了命运的不公, 命运干嘛要对一个人如此残忍呢?命运是不是有问题了, 可以让人过上好日子, 不过就算了, 还想尽办法捉弄他人, 可现在, 我认为给你逆境是幸运的, 经过逆境可以加速一个人心灵的成长, 以至那个人今后的磨难视之尘灰。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天不总是蓝的, 草不总是绿的, 水不总是一尘不染的, 人生坎坷不会避着你走, 哪一天它来了, 你也不用躲着它, 要像鲁滨逊那样去正视面对, 想方设法解决, 一个成功者是不怕任何困难的。

鲁滨逊漂流记 篇3

但我前面说过,当船长从我舱房边经过,并说我们都要完蛋了时,可把我吓坏了。我走出自己的舱房向外一看,只见满目凄凉,这种惨景我以前从未见过: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钟就向我们扑来。再向四面一望,境况更是悲惨。我们发现,原来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因为载货重,已经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原来停在我们前面约一海里远的一艘船已沉没了。另外两艘船被狂风吹得脱了锚,只得冒险离开锚地驶向大海,连船上的桅杆也一根不剩了。小船的境况要算最好了,因为在海上小船容易行驶。但也有两三只小船被风刮得从我们船旁飞驰而过,船上只剩下角帆而向外海飘去。

到了傍晚,大副和水手长恳求船长砍掉前桅;此事船长当然是绝不愿意干的。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船长不同意砍掉前桅,船就会沉没。这样,船长也只好答应了。但船上的前桅一砍下来,主桅随风摇摆失去了控制,船也随着剧烈摇晃,于是他们又只得把主桅也砍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了。

这时风浪更加凶猛了,我看到了平时很少见到的情况:船长、水手长,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有头脑的人都不断地祈祷,他们都感到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到了半夜,更是灾上加灾。那些到船舱底下去检查的人中间,忽然有一个人跑上来喊道:船底漏水了;接着又有一个水手跑上来说,底舱里已有四英尺深的水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我听到船底漏水时,感到我的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我当时正坐在自己的舱房的床边,一下子感到再也支持不住了,就倒在了船舱里。这时有人把我叫醒,说我以前什么事也不会干,现在至少可以去帮着抽水。听了这话我立即打起精神,来到抽水机旁,十分卖力地干起来。正当大家全力抽水时,船长发现有几艘小煤船因经不起风浪,不得不随风向海上飘去;当他们从我们附近经过时,船长就下令放一枪,作为求救的信号。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枪,听到枪声大吃一惊,以为船破了,或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句话,我吓得晕倒在抽水机旁。

这种时候,人人都只顾自己的生命,那里还会有人来管我死活,也没有人会看一下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一个人立刻上来接替我抽水;他上来时把我一脚踢到一边,由我躺在那里。他一定以为我已经死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苏醒过来。

我们继续不断地抽水,但底舱里进水越来越多。我们的船显然不久就会沉没。这时,尽管风势略小了些,但船是肯定不可能驶进港湾了。船长只得不断鸣枪求救。有一艘轻量级的船顺风从我们前面飘过,就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

小艇上的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才划近我们的大船,但我们无法下到他们的小艇,他们也无法靠拢我们的大船。最后,小艇上的人拚命划浆,舍死相救;我们则从船尾抛下一根带有浮筒的绳子,并尽量把绳子放长。小艇上的人几经努力,终于抓住了绳子。我们就慢慢把小艇拖近船尾,全体船员才得以下了小艇。此时此刻,我们已无法再回到他们的船上去了,大家一致同意任凭小艇随波飘流,并努力向岸边划去。我们的船长许诺,万一小艇在岸边触礁,他将给他们船长照价赔偿。

这样,小艇半划着,半随浪逐流,逐渐向北方的岸边飘去,最后靠近了温特顿岬角。离开大船不到一刻钟,我们就看到它沉下去了。这时,我才平生第一次懂得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说实在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正在下沉时,我几乎不敢抬头看一眼。当时,与其说是我自己爬下了小艇,还不如说是水手们把我丢进小艇的。从下小艇那一刻起,我已心如死灰;一方面这是由于受风暴的惊吓,另一方面由于想到此行凶吉未卜,内心万分恐惧。

尽管我们处境危难,水手们还是奋力向岸边划去。当小艇被冲上浪尖时,我们已能看到海岸了,并见到岸上有许多人奔来奔去,想等我们小艇靠岸时救助我们。但小艇前进速度极慢,而且怎么也靠不了岸。最后,我们竟划过了温特顿灯塔。海岸由此向西凹进,并向克罗默延伸。这样,陆地挡住了一点风势,我们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了岸。全体安全上岸后,即步行至雅茅斯。我们这些受难的人受到了当地官员、富商和船主们的热情款待;他们妥善安置我们住宿,还为我们筹足了旅费。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去伦敦,或回赫尔。

当时,我要是还有点头脑,就应回到赫尔,并回到家里。

(节选自天涯在线书库)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鲁滨孙出生在上等家庭,成年之后一直想去海外看看,但是他的爸爸妈妈一直不同意,但是他最后还是从家里挣脱了出来,去了海外。在船上他可就不好受了,遭遇了大风暴,几次**以后,就到了他漂流的小岛上,他在岛上建了两个自己的城堡,并学会了做面包、种庄稼、养家畜。一直在岛上待了28年,最后带着星期五回到了英国,赚了大钱,做了商人。

鲁滨孙很有意志力。鲁滨孙当初刚到这岛上的时候,虽然害怕,但是没有放弃希望,就这样,他才拥有了自己的城堡、船、种植园……就是意志力让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鲁滨孙很勇敢。他在和野人战斗的时候不怕牺牲,他不知道把野人叫到自己身边会发生什么。就是勇敢让他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鲁滨孙很机智。他在和敌人战斗的时候,不是蛮干,而是先计划,再战斗。就比如对抗野人的时候,他计划了好长时间才决定去攻打。还有英国商船来到这个小岛的时候,鲁滨孙和星期五一直密切观察着,直到能跟正式的船长说话时才出城堡,最后他得到了支持。也是机智让鲁滨孙、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读《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5

二年级的时候,科学老师让我们读《鲁滨逊漂流记》,那时候我只是大概的看了一遍,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现在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想要认真的读一遍。

经出生在英国,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航海家,他,喜欢探险,长大后她不顾父母的阻拦,一心想,探险不幸的是,他最后落入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为了生存,他自己种田地,缝衣服圈养山羊,伐木自己做小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终于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离开了,他生活了28年的小岛。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勤劳勇敢善良的年轻人,他就是鲁滨逊,鲁滨逊是一个敢于冒险,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他为了自己的梦想,用双手和热情坚韧不拔的毅力,实干巧干的精神改变了大自然,我要向他学习,这种热爱劳动不为渐歇,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6

米歇尔·图尼埃是20世纪法国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之一, 《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以下简称为《礼拜五》) 是他在1967年发表的处女作, 并获得了当年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这部小说虽然在题材上也同样模仿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但显然又不同于之前的那个冒险故事, 在对既有素材承袭的基础上, 图尼埃又匠心独运地插入许多现代因素, 对原作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多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与改写, 并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哲理寓意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涵, 也使这一古老神话也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一、故事情节的变动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事迹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 以“海上漂流、遇到风暴、落难沉船、流落孤岛”这几部分构成了主要情节脉络, 从而呈现出主人公鲁滨逊远离人世, 在荒蛮的孤岛上以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创造生活的图景。图尼埃的作品尽管大体上承袭原作, 有三分之二的故事情节与笛福相似, 但是通过文本的仔细阅读与比较, 仍然能发现图尼埃在情节设置上的改动与创新。

首先, 这种改动体现在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中。《鲁滨逊漂流记》的开头比较详细地描写了鲁滨逊的身世背景、出海冒险的心理历程以及前后三次的冒险经历, 从而刻画出了鲁滨逊作为一个冒险者的前半生。笛福安排这些情节, 意在塑造鲁滨逊不安现状、乐于冒险、机智勇敢的品格, 表达其清教赎罪思想, 同时也为后来情节的安排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图尼埃没有交代鲁滨逊的个人性格与出身, 而是直接铺设了一个充满隐喻性的塔罗牌开场。当时鲁滨逊乘坐的弗吉尼亚号在风暴中已危在旦夕, 但是船长范·戴塞尔不立即寻求逃命的可能, 反而更关注塔罗纸牌显示的鲁滨逊的传奇命运。通常说来, 这种情节设置在小说中一般是不合常理的, 但图尼埃构思的不是一般的冒险故事, 而是一则现代寓言, 从而体现出与《鲁滨逊漂流记》截然不同的风格。

其次从两部小说的结构可以发现,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体部分虽然是荒岛经历, 但更侧重于冒险与物质生活。当鲁滨逊飘泊到荒岛之后, 他并没有变成一个离群索居的野人, 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条件, 在荒岛上复制了一个文明社会。相比之下, 图尼埃则集中于荒岛孤独生活的叙述, 着力表现鲁滨逊的精神转变历程, 因此, 他身上自然就多了一份哲性诗人的思辨气质, 凸现出图尼埃重写的鲁滨逊神话的崭新意义。

再次, 是结局安排的逆向处理。众所周知,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最后是离开荒岛, 和星期五一起返回了文明社会, 继续他们继续传奇般的人生;而图尼埃在《礼拜五》中则进行了戏剧化的逆转, 面对白鸟号, 在荒岛生活28年之久的鲁滨逊选择留下, 而“野人”星期五却悄然搭上轮船进入人类社会, 以这个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尾改写了自笛福以来存在于西方人心目中的鲁滨逊神话, 从而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忧虑, 使《礼拜五》显露出崭新而深刻的意蕴。

二、人物形象的重塑

图尼埃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写, 但最重要的是他逆转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 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 并注入自身的现代性思考, 使小说人物拥有了新的文学涵义。

(一) 鲁滨逊形象的改写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指导下, 人们开始用“自然理性”去认识世界, 人类的自我认同之心进一步膨胀。因此, 聪慧勇敢、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优秀品格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特质而得到大力弘扬。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正是这种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当鲁滨逊流落到完全脱离人类社会的荒岛时, 他非但没有沉沦自弃, 退化为原始野人, 反而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岛上逐渐重建文明世界和社会体系, 使自己虽然身处于自然原始环境中, 但仍然按照文明社会的规范来生活。

与笛福借笔下的鲁滨逊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不同, 生活在20世纪的图尼埃对人类生存境况和现代文明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 因此, 他巧妙地利用《鲁滨逊飘流记》的题材与框架, 对笛福文本的故事与精神进行了逆向处理。

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首先是作为孤独的人物来加以表现的。当鲁滨逊脱离了人类文明社会, 被海难抛到太平洋上的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时, 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心灵都被孤独和恐惧相缠绕。然而鲁滨逊不只是孤独的牺牲品, 他还是战胜孤独的英雄, 尽管他无时无刻不受到失望、空虚、自杀的诱惑, 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 最终摆脱了烂泥塘的幻觉, 驯服了孤独, 重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在鲁滨逊治理荒岛的过程中, 他并未沉醉于自己在荒岛上建立的秩序和物质成果, 而是不断地进行内心的的反思自省。而礼拜五的到来, 不仅标志着鲁滨逊与原作人物的分道扬镳, 更对他的精神转变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滨逊不再代表权威, 也不再是具有种族优越感的征服者和殖民先驱, 礼拜五反而成了他的引路人, 在广袤的自然怀抱中, 帮他认识了自然以及自然界其它存在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因此他放弃搭乘“白鸟号”回归文明社会, 以出世的姿态体现了他对现代文明的失望和厌弃,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痕迹和影响在鲁滨逊身上逐渐消失, 他从一个已恢复了文明社会人化特征的人开始向自然化的“新人”进行转变。

(二) 礼拜五形象的逆转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对星期五着墨不多, 因此, 作为故事的配角, 星期五的形象内涵是比较单一的。而图尼埃的小说直接以礼拜五命名, 使礼拜五的人物形象已经具有了崭新的意义。

首先, 在对异质文明的接受上, 笛福的礼拜五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与拒绝, 他在所有问题上都唯鲁滨逊马首是瞻, 而图尼埃重塑的现代星期五表面顺从驯服, 但实际上他却是动摇鲁滨逊文明根基和体制的不稳定的存在。当爆炸破坏了鲁滨逊与文明社会的一切联系和脐带时, 鲁滨逊重又回到了初到荒岛的原始状态, 自此, 人物的关系开始发生本质性的易位, 奴隶变成了主人, 儿子成为了兄弟, 土著人开始教授白人“自然”生活原则。

在图尼埃的笔下, 礼拜五自然伸展的生命状态似乎与世间万物都平等而亲密, 面对着礼拜五自然的生命状态, 鲁滨逊也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言行。可以说, 鲁滨逊的自我实现就是以对礼拜五最大程度的认同为前提的。而随着礼拜五的形象越来越被神化, 使鲁滨逊甚至在日志中发出了呼告:“太阳啊, 把我变得跟礼拜五一样吧!” (1)

由此可见, 图尼埃笔下的礼拜五不再是西方文明的被动接受者, 这个另类、原始的礼拜五在亲手打破了笛福所设置的宗教偶像后, 自身却成为了鲁滨逊在精神上的另一指引, 成为了新世界中新人的助产士与向导。而在礼拜五的引领下, 希望岛上的空气似乎变得温情脉脉, 时间也不再拥堵着现代人忙忙碌的目的化生存, 人际关系充满着真诚、宽容与和谐。

三、思想主旨的易位

图尼埃对笛福原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式创造, 使改写后的文本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产生了思想主旨上的易位。而《礼拜五》所拥有的深刻内涵与思想内蕴, 既是图尼埃反思探索的结果, 也是他改写创作之初的动机与意图之所在。

图尼埃曾坦言, 《礼拜五》这部小说的真正的主题是两种文明的对抗和融合, 并且使他更感兴趣的, “并不是两种文明如何在某个发展阶段相互融合, 而是在一个人身上, 一种文明的痕迹如何在常人无法想像的孤独环境中消失殆尽, 是裸露在这种背景上的人的存在和生命的真谛,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怎样在这块白板上, 经过尝试、探索直到建立起来的过程。” (2)

作为现代神话人物, 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首先表达了对当代西方文明及其所遭遇的危机的反思、对人类普遍面临的孤独问题的思考, 对他者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思量。笛福在小说中颂扬的欧洲文明在此遭到质疑, 转变之后的新人鲁滨逊鄙夷白鸟号船员的贪婪、骄傲和暴力, 以及他们对金钱的膜拜, 这实际上是在影射生活在商业社会的现代人拼命追求财产和获取财富, 却并不清楚究竟为何目的。随着财富的增加, 加附于人身上的枷锁和束缚也日益增多,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逐渐扩大, 即使面对着众多的他者, 却仍然倍感孤独和空虚。

其次, 图尼埃使星期五成为鲁滨逊的引领者, 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这一逆转性的改写向我们指出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野蛮人”存在, 有的只是他人, 只是与我们不属于同一种文化范畴内的人类, 人种没有贵贱之分, 从而揭示了文明也不存在孰高孰低之说, 而只有当人类回归自然, 回归本原, 才能重获精神的净土。

当岌岌可危的文明堡垒随着爆炸轰然倒塌, 鲁滨逊再无力挽救这一切, 转而投向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向礼拜五学习在荒岛生活的一切, 与礼拜五平等相待。鲁滨逊再也感受不到文明的重压, 不必再板起面孔对待礼拜五, 不再虚伪、矫饰地做毫无意义的一切, 荒岛的生活变得自由、轻松而惬意。同时, 他也不再醉心于开拓、占有自然, 而是转而投向自然的怀抱, 和自然以及自然万物诗意地依偎在一起。自然不再是客体、对象物, 而是作为他本体的一部分融合在一起。因此, 图尼埃借鲁滨逊在荒岛的精神探索历程表达了回归自然的主旨, 并借以寓指全人类的命运:人类由最初的原始人类发展到文明社会的人, 再从文明社会的人发展为“自然化”的新人, 惟其如此, 人类才能摆脱孤独的命运。

四、结语

笛福的“鲁滨逊”和图尼埃的“鲁滨逊”虽同为神话, 但却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精神探索的缩影。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作家, 图尼埃所面对的时代主题已不再是笛福对资产阶级力量的讴歌, 转而变成对现代文明的诘问与反思。因此, 图尼埃在借鉴笛福原作的基础上, 别具匠心地插入现代因素, 对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文学意象以及主题表现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写。通过哲理性的思辨, 图尼埃揭示了解决当下人类生存困境的唯一途径即是回归自然, 回归本原, 从而取得了寓意上的重大突破, 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涵, 使《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具有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由此实现了对笛福原作的成功改写与超越。

参考文献

[1]米歇尔·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M].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2]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3]柳鸣九.从选择到反抗——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观[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

[4]柳鸣九.“铃兰空地”上的哲人[J].世界文学, 1999 (1) .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7)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7

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被海浪卷到了孤岛上,他把沉船上的东西运送到了岛上,给自己搭建了帐篷,还种下了大麦,驯养了狗、猫、羊等动物。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聪明才智,战胜了害怕危险的心理,在孤岛上成功地生存下来。后来,鲁滨逊成功地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这天是星期五,于是取名“星期五”。从此以后,“星期五”就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发现了一艘船,终于离开了孤岛。

读了这本书,我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并感动,更被鲁滨逊的这种坚强的毅力所折服。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因为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而在各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勇于和生活的不幸做斗争;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用凡人难以理解的心情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以此激励着世人,在困境中不断地前进。

想到他们,再想到我自己,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自惭形秽。记得有一次,在手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模型,我在用剪刀把形状刻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刺了一下,于是就停了下来。可是下课后,却看到同学们做得都很漂亮,当时就觉得特别的后悔,如果刚才坚持一下把模型做完,此刻也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可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鲁滨逊漂流记》支撑着我,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不畏艰难的坚强毅力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未来有多少荆棘和坎坷,都要踏踏实实地笑着走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8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从小胡思乱想,一心想要出海远航。但父母坚决反对,在一次偶然情况下登上一艘船。上天对他开课个玩笑,让他留在了一座小岛上。鲁滨逊他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他能镇定、理智的去思考,懂得自我安慰。在孤岛上为了生存,他与困难乃至死神作斗争。他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之所以他能生存下来,靠的就是他那不服输的精神。他注重于行动,从不坐以待毙。

鲁滨逊这一人物的形象,相当于现在的创业家吧,如果每个创业家能有鲁滨逊的精神,那事业一定有所成就。

再来说一说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特色人物星期五,星期五是一个野人。在躲避野人过程中,被鲁滨逊意外所救,从此他将鲁滨逊当作自己的主人。我一直很喜欢星期五的形象。他很热心,比任何人都老实,知恩图报,对待主任忠心耿耿、惟命是从。他虽然是一个野人,但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听话可爱,性格开朗,待人诚恳。愿意牺牲自己保护自己的主人。他也很聪明。虽然他如同我们所说的奴隶、下等人,但上等人的品质也未必比他好。

当今社会能有多少人具有星期五的品质,有多少人具有鲁滨逊的精神,虽然这两位人物都是虚构的,但现在缺少的正是像这类人。毕竟现在好人实在不多了,人虽随着时代而改变,但本质是永远不变的。

一本名著是一个作家的结晶,是他用一生总结出来的道理相信《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等书,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吧!可要体会其中的道理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你能只凭自己一个人在荒岛上建造自己的城堡、种植庄家吗?你能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二十八年吗?这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却真的发生在了鲁滨逊身上。热爱航海事业的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他遇到了暴风雨,船只翻了,其他人都遇难了,只有他,侥幸的活了下来,但是他却漂流到了那个毫无生机荒岛上。在他刚到荒岛上时,是多么无助多么孤独啊!但逐渐的,他克服了,克服了无数的障碍,无数的困难,把生命延续了下去,并还找到了许多的乐趣。这之间需要多少的毅力与勇气啊!在现代生活中,如果要找一个煮汤的锅似乎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但在那个孤岛上确是难于登天啊!鲁滨逊绞尽脑汁,尝试了许多办法,也失败了无数次,最后终于成功,做出了一个“锅”,这一个个困难都被鲁滨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征服了。在孤岛上,他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成功而高兴的无法形容。读完这本书,感觉它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太大了。在生活中,我想,只要像鲁滨逊一样,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有他那样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有强烈的求生信念,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就都会成功的。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就应该想一想,我们遇到的事与鲁滨逊相比如何呢?我想,只要这样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了吧!

鲁宾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宾逊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9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 艺术评介 主题评介 不平衡

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初版于1719年,此后就开始了它在各个民族、各种语言中的漫长“漂流”。近二百年之后,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交汇点上,这部小说来到中国,开启了另一段百年漂流。本文将把目光集中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这一中国人初次大量接触西方小说的时期,主要分析当时的主要译本及相关的评介,厘清此期中国人接受《鲁滨逊漂流记》的主导倾向、时代特色,以这部英国小说名著在中国的遭遇作为典型,映照我们对西方小说的认识和接受过程。

要了解《鲁滨逊漂流记》二十世纪前半叶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状况,最直观的方法莫过于考察此期的译本——译本的种类、译本的翻译方式。最早的中文译本是沈祖芬的缩译本,1902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书名为《绝岛漂流记》。1905年,林纾、曾宗巩的译本《鲁滨孙漂流记》由商务印书馆初版,随后曾多次再版。从这个译本开始,这部小说的中文译名开始固定下来,尽管还有细节上的差别。例如,有的译本把人名写作“鲁滨逊”,有的写作“鲁宾孙”、“鲁宾逊”;有的写作“漂流”,有的写作“飘流”。而后出现的重要译本有严叔平译本(1928年崇文书局初版)、徐霞村译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初版)、顾均正、唐锡光译本(1934年开明书店初版)、李嫘译本(中华书局1941初版)、汪原放译本(建文书店1947年初版)、范泉译本(永祥印书馆1948年初版)等等。这些译本有全译,有缩译、节译,有文言,有白话,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当我们越过这种直观印象,用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来提问:我们的接受偏重于它的思想价值,还是偏重于它的艺术价值?这时,真正的接受状况才开始呈现出来,我们将会发现在这两种接受方面的失衡。

我们首先从各译本的序跋之类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介绍来观察这种不平衡。在1902年沈祖芬译本(《绝岛漂流记》)的译者自序中,谈到的是作者被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感动,所以立志将它翻译成中文,借鲁滨逊的冒险进取之志气“以药我国人”,对此书的艺术魅力却并未着笔。林纾、曾宗巩合译的《鲁滨孙漂流记》(一般称林译本)是二十世纪初最为流行的本子,林纾在书前《序》中只简略地提到此书“实为欧人家弦户诵之书”,大量的篇幅被他用在阐发此书的思想启迪上。这两篇序中对小说思想教益写得洋洋洒洒、对艺术手法和价值惜墨如金的做法,也同样出现在清末民初一些报刊的评论上。

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在我们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跟清末民初小说引进中那种“得鱼忘筌”的工具主义态度有关。“小说界革命”、“新小说”运动的发起,最初的动因就是借小说输入域外思想文化,达到“新一国之民”的政治目标。在二十世纪之初,像蔡元培提倡“美育”,像鲁迅兄弟主张把“异域文术新宗”移植到“华土”,这些比较重视文艺本身涵育人格的价值的主张,还只是“小众化”的声音。既然如此,对这一时期的人们来说,引进和介绍域外小说,当然要大力说明它在启发和改造国人思想上的作用,流连于小说的艺术本身反而像是不务正业。

第二个原因可能更为重要,影响也更为持久,那就是时人对《鲁滨逊漂流记》这类小说的艺术还不能接受,或者虽然内心能够欣赏它的艺术,却缺乏必要的批评话语来加以表达,以致心知其善而口不能言。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如果不能说是走着一条“西化”的道路,至少也可以说是一条不断与西方小说融合的道路。但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于习惯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读者来说,骤然涌来的域外小说中还有许多他们不能接受的艺术形式。1905年,《新小说》杂志“小说丛话”栏发表了侠人的看法,他明确提到:“中国小说,卷帙必繁重,读之使人愈味愈厚,愈入愈深。西洋小说则不然,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茶花女遗事》等,亦仅一小册子,视中国小说不及十分之一。故读惯中国小说者,使之读西洋小说,无论如何奇妙,终觉其索然易尽。”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早的一个译本——出版于1902年的沈祖芬译本和最后一个译本——出版于1948年的范泉译本,都是缩译本,大致相当于中篇小说的规模,其文体已经类似于“故事体”。这种译法,固然有针对少年儿童提供通俗读物的考量,同样也考虑到了“原汁原味”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否方便读者接受的问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鲁滨逊漂流记》的译介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受到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影响,《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几乎都采取白话语体,内容上也较前一阶段的译本更忠实。从借助缩译来克服《鲁滨逊漂流记》的接受障碍,到中国读者能够真正接受“原汁原味”的《鲁滨逊漂流记》,这需要在长期的文学交流中培养出读者的新趣味。从对于《鲁滨逊漂流记》艺术手法的“无言”和无从言说的状态,过渡到能够中肯地阐发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质和文学成就,需要译介者深入到西方小说艺术之中,并更新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看到了译介者这方面的努力,但还没有看他们实现这个目标。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相较于对《鲁滨逊漂流记》艺术方面的介绍和分析,译介者对说明这部作品的“思想价值”更感兴趣一些,谈论得更多一些。然而,他们热衷于此,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部作品主题的阐释是全面的、丰富的。在半个世纪中,牢固地贴在这部小说头上的是“冒险小说”、“探险小说”这样的标签,评介者反复申说的是鲁滨逊“冒险”、“探险”经历对国人的启迪、教育作用。这部小说包含的其他一些重要内容,如个人主义、宗教观念等,或者被评介者忽略,或者被评介者回避。这些情况意味着,这半个世纪对《鲁滨逊漂流记》主题的评介也是不平衡的。

首先为《鲁滨逊漂流记》贴上“冒险小说”标签的是“小说界革命”运动的发起者梁启超。1902年,他为即出的《新小说》杂志打出广告,预告杂志的栏目安排,就以《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冒险小说”的样板:“如《鲁敏逊漂流记》之流,以激厉国民远游冒险精神为主。”①在梁启超发布广告的同一年,署名“跛少年”的沈祖芬缩译本在国内出版,但远在日本的梁启超未必能够见到,这则广告代表着他那种“虚位以待”的态度。1905年,二十世纪前期影响最大的林纾译本出版,林纾在《序》中引述曾宗巩的话,说在西方世界“探险之书,此为第一”,因此“各家序跋无数”、“欧人家弦户诵”②。林《序》中说《鲁滨逊漂流记》是“探险”小说,与梁启超所说“冒险”小说略有差异,但在晚清批评语境中,这两者含义大致相同。林纾译本后来收入商务印书馆“林译丛书”时,封面就题写着“冒险小说”这可以作为“冒险”、“探险”互换的例证。因此,从翻译者的角度看,实际上是林纾第一个为《鲁滨逊漂流记》贴上“冒险小说”的标签,他的《序》也的确花了很大的气力来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敢于冒险的性格。他试图把这种冒险精神推荐给国人时,显然意识到它与中国传统观念存在的冲突,为此他不惜重新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声称不敢冒险的做法不过是“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而不是真正的“中庸”,而真正的“中庸”却是敢于冒险的。这样,他就借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的名义为引进《鲁滨逊漂流记》里的冒险精神保驾护航。

为什么这半个世纪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缺乏深厚根基的“冒险精神”会成为翻译、评论界推荐的重点?

“伟大国民,冒险精神”。当“冒险”与“国民”联系在一起,冒险精神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冒险,它还被赋予激励、警醒国民的重任,但这样似乎有违原作者笛福的本意,而它本身也存在新生事物缺乏根基的弱点。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迫切需要“冒险”“自强”的精神去改变“懦弱”的国民性。冒险精神的出现如同一剂“强心针”,令爱国者重新燃起了激励国民、救亡图存的希望。1906年,革命先驱宋教仁在暂居日本时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也认为“其冒险性及忍耐性均可为顽懦者之药石”(1906年12月)。

除了时代对冒险精神的呼唤外,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情结也是《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偏重冒险精神的重要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的传统,与中国人崇拜智慧之美和顺应天命的精神恰恰相反,西方多崇拜力量之美和开拓精神,西方文学中的英雄大多集力量与勇气于一身。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勇气和冒险精神的西方英雄,在他“来到”中国以后,他的英雄形象被赋予中国色彩。在沈祖芬译本中,为了“激励少年”,鲁滨逊被塑造成哥伦布式的英雄。沈祖芬以后的林纾、严叔平、徐霞村等人对鲁滨逊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和重塑,着重突出既能冒险又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将中西方英雄形象糅合在一起,使其既能带给读者新鲜感又更符合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情结。

我们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偏重于表现冒险精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当时社会呼唤冒险精神,译者为迎合社会需要使译本内容着重表现冒险主题;第二,中国人自古有“英雄崇拜”情结,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成就了国人眼中新的英雄形象,其顺应安命的情怀刚好符合国人的英雄崇拜。

在西方文学史中,《鲁滨逊漂流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除了冒险精神以外,它还涉及西方殖民主义、个人主义、宗教观念等其他主题。但是这些主题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汉译本中鲜少被提及。从《鲁滨逊漂流记》不同的译本可以得知,当西方小说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观念不符时,译者往往选择遵从传统文化,摒弃西方的价值观念。

《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的百年漂流并不是一帆风顺,它在历史的洪流中载浮载沉。从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译本来看,当时的中国人对它有好奇,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1950年以后,随着新时代的开启,《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越来越多。自1950年至今,《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的数量比起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较具权威性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徐霞村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黄杲炘译本、译林出版社的郭建中译本等。这些译本与前人译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避免了只重一面的不平衡,这与人们对西方文学的接受水平不断提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鲁滨逊在中国摸索着“漂流”了五十年以后,终于找到了正确航线,沿着正确的路线重新出发。

注释

①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

② 达孚著,林纾,曾宗巩译.鲁滨孙飘流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2.

参考文献

[1] 狄福著,沈祖芬编译.绝岛漂流记[M].上海:开明书店,1902.

[2] 蔡元培著.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 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 (英)达孚,著.林纾,曾宗巩,译.鲁滨孙飘流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

[5]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第一卷(1897——191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 Daniel Defoe,著,徐霞村,译.《鲁滨孙飘流记》[M].香港:商务印书馆,1930.

[7]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艳丽.《东西交汇下的晚清冒险小说与世界秩序》[J].社会科学,2013(3).

[9] 宋教仁.宋教仁日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鲁滨逊漂流记心得体会 篇10

Picaresque narrative, emerged in 16th century Spain, is a loose series of episodes recounting the adventures of wanderers and lovable rouges."Picaro”is Spanish for"rogue."The picaresque fiction is realistic in manner, episodic in structure (as opposed to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 single plot) , and often satiric in aim.For instance, Cervantes's great quasi-picaresque narrative Don Quixote w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ogenitor o the modern novel, in which engaging madman tries to live by the ideals of chivalric romance in everyday world.

Picaresque narrative is developed by the knight tale, which is one kind of chivalric literature.Chivalric literature, the typica form of the feudal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ages, is the product o the knight system.In Europe, there were often conflicts between each feudal lord, so they raised many knights to defend themselves, which led to the knight system.Owing to the developmen of the knight system,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was beginning to form and then flourish.As a genre of literature, chivalric refers to a medieval narrative in a romance language.It often adopts legendary form, and unfolds the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es'adventures.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often based on legend, love and adventure, which developed in the 12th century France, especially the heroic folk and oral sagas, such as the famous representative chivalric works, King Arthur and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nd Beowulf.Chivalric literature is first written in verse, later in prose as well, using the narrative style's extempore and free methods.Their authors are some unknown minstrels and court poets who write these chivalric works to meet the pleasure of court and knight status.So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ourtly and chivalric age.As the times passed, its forms wer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verse to essay, and its subject matter is also transformed from hero histories to meadow legends, eventually the Picaresque narrative.Though it also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adventures, the protagonists have become the thieves, robbers, or rogu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It'seen that though the knight system had destroyed since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lood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has still been flown in the vein of the Europe literatur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upon Defoe when he wrote the famous masterpiece Robinson Crusoe in three aspects:narration, theme, and characterization.

1 Narration

Narration refers to both the story and sequence of events in the novel.The study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and the activity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is the subject of narrative analysis which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narrative work, distinguishing such elements as story outline and plot structure, the spheres of action taken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the way narrative information is channeled and controlled through points of view.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methods and narrative forms in Robinson Crusoe as compared with the chivalric works.Chivalric, as a genre of literature in middle ages, often unfolds the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es'adventures, uses the narrative style's extempore and free methods and adopts the legendary form, while, Robinson Crusoe draws references from chivalric literature in the narration Most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organizes their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s adventures.Although some chivalric works are short and their structures are not complete, they're always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of central characters.It's said that the chivalric epic narrative style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later long novels in Europe.In Defoe's fictitious biography—Robinson Crusoe, inevitably he uses the same narrative structure—arranging Crusoe as the hero.Crusoe, born in a rich family, is determined to go to sea and take up a life adventure regardless of his parents's arrangement.When once aboard an African trading vessel, Turkish pirates attack it.And Crusoe is sold into slavery.He manages a desperate escape in a small boat and is picked up by a Portuguese freighter, bound for Brazil.There he sets up as a successful sugar planter;but, finding that he needs slaves for his plantation, he is persuaded by another English planter to sail to the slave coast of Africa.The ship is wrecked off an unknown island, he made 28 years hard living and then rescued by an English ship.But his adventure is not an end.After he returns home he continues some adventures.From the summery of the novel we can see all of the plots are according the hero—Crusoe's interesting adventures.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the hero in chivalric work is always the knight and Crusoe is the protagonis of the bourgeois.

2 Theme

Theme is always expressed through the images, plots and pictures depicted in the works.In most of chivalric works, the plots are often unfolding by the heroic adventures that influence the writing of Robinson Crusoe.In addition, the pious religious belief expressed in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also reflected on the hero—Crusoe.But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rusoe's belief is just utilitarian.Heroic Adventure Heroic Adventure embodies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which reflected in the most of the chivalric works.The heroes venture for the country, love, and Christianity.They are easy to be weary of the settled lives and like to venture around the world.They're very brave when come across the fierce and malicious enemies.Religious belief The medieval age was a belief era.In the sight of people, god—superpower beyond nature—not only dominate anything in nature but also human being's destinies.The Christianity influenced the whole aspects of the society, inevitably the popular genre in the medieval age–chivalric literature.In the chivalric works, the folks and sagas in the ancient and Middle Ages ar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Christianity, especially the Christian godly belief.So, it's considered that idealistic knight is always a Christian.

3 The Characterization

The author often adopts effective methods to mold the typical characters.As regards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t often uses description about the horrible environment and malicious enemies to form a sharp contrast.In this aspect, Robinson Crusoe refers to this in same ways.But from the heroes in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and Robinson Crusoe, there'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typical characters'behaviors, such as life value and humanism on Crusoe.In chivalric works, the heroes are often depicted as brave through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fierce and malicious enemie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gloomy and horrible environment.In Beowulf, the epic is unfolding through the deeds of Beowulf—killing the monster–Grendel and its mother and triumphing over the fiery dragon.The exaggeration of the savage and ruthless monsters and dragon just reflect the hero's character—bravery.In Robinson Crusoe, Defoe emphasizes the characters'molding and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too.But he doesn't use his own words to molding Crusoe's character, while, narrate it by the hero's own specific behaviors in a horrible environment.There're many descriptions about the uninhabited island in the novel where Crusoe made a hard living without aids.All alone he builds a fortified place, grows barley and rice, domesticates the goats and makes a boat fights the cannibal and has innumerable mishaps before he is carried home by an English ship.The hero—Crusoe's behaviors in such a desolate island display his character enough—willpower, bravery and creativity.From this aspect, Robinson Crusoe refers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s methods of molding the characters—description to form a sharp contrast.

The medieval chivalric literature influences Robinson Crusoe in the course of Defoe's writing.He refers to its fundamental narrative structure, which organizes the whole novel by the hero—Crusoe's adventure.In most of chivalric works, there're reflected a spirit of heroic adventure that can also be seen in Robinson Crusoe.Defoe describes him as hero struggling against nature and human fate with an indomitable will.Most of the chivalric works embody the spirits of Christianity;while in Robinson Crusoe, Christianity is also reflected in Crusoe, but his religious belief is utilitarian.In the methods of molding the characters, Defoe refers the chivalric works'way of description about the horrible environment and malicious enemies, and successfully molded the hero--Crusoe's lively character who has been remembered by the readers that is a man sure of himself and sure of being able to establish himself anywhere in the world.

Bibliography: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因此也奠定了他作为英国小说之父的地位。笛福采用了流行于16, 17世纪流浪汉传奇的体裁, 第一次把流浪汉传奇带入了现代小说的轨道,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流浪汉传奇是由中世纪骑士文学发展而来的, 该文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相互影响出发, 阐述了中世纪骑士文学在叙事结构, 主题, 和人物性格塑造三个方面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

关键词:中世纪骑士文学,鲁滨逊漂流记,影响

参考文献

[1] Rubinstein A T., 《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陈安全, 高逾, 曾 丽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2]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徐霞村,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3] 范存忠.英国文学史提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4] 来东方.从《鲁滨逊漂流记》看英国价值观念的改变[J].河南 大学学报, 1995 (6) :41-42.

[5] 刘正之.中古英雄史诗艺术与基督教[C]//梁工.圣经与欧美 作家作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44-59.

[6] Watt I.小说的兴起[M].高原, 董红均,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2.

[7] Malory T.圆桌骑士[M]谢眩, 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3.

[8] 吴景荣, 刘意春.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2000.

[9] 杨浩勇, 杨保利.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J].许昌 师专学报, 2000 (6) :68-69.

上一篇:全院护士理论培训下一篇:暖通空调监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