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2024-10-21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精选12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篇1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看完之后,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勇敢坚毅,喜欢航海,乐观积极的一位航海家。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鲁滨孙的航海家在航海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中间遇到许多困难,最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问题,最后回到英国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不禁对鲁滨孙不畏艰险,在困境中寻找办法,再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聊以自慰的这种生活态度深感敬佩。而且里面的两句名言使我深受启发。一句是“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另一句是“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没错,生活都有好处和坏处,只有会生存的人才会在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但那些不会生存的人,只会一味地去想这事的坏处,而不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想想该怎么解决。而鲁滨孙是哪一种人呢?对,没错!他就是一位会生存,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一位航海家!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这些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也能像鲁滨孙一样会生存吗?能!当然能!但是学会生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活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不仅这样,我们还要抛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生存。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历程才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之花才能永不凋谢!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篇2

鲁滨逊的每个动作, 每种精神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在岛上, 鲁滨逊几乎遇尽了人生种种苦难, 但他并没有被一件件难题给难住, 也没有逃避, 而是勇敢去面对、去挑战。

黑暗, 饥饿, 恐惧, 孤独, 这样的生活真是显示了命运的不公, 命运干嘛要对一个人如此残忍呢?命运是不是有问题了, 可以让人过上好日子, 不过就算了, 还想尽办法捉弄他人, 可现在, 我认为给你逆境是幸运的, 经过逆境可以加速一个人心灵的成长, 以至那个人今后的磨难视之尘灰。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天不总是蓝的, 草不总是绿的, 水不总是一尘不染的, 人生坎坷不会避着你走, 哪一天它来了, 你也不用躲着它, 要像鲁滨逊那样去正视面对, 想方设法解决, 一个成功者是不怕任何困难的。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3

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被海浪卷到了孤岛上,他把沉船上的东西运送到了岛上,给自己搭建了帐篷,还种下了大麦,驯养了狗、猫、羊等动物。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聪明才智,战胜了害怕危险的心理,在孤岛上成功地生存下来。后来,鲁滨逊成功地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这天是星期五,于是取名“星期五”。从此以后,“星期五”就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发现了一艘船,终于离开了孤岛。

读了这本书,我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并感动,更被鲁滨逊的这种坚强的毅力所折服。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因为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而在各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勇于和生活的不幸做斗争;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用凡人难以理解的心情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以此激励着世人,在困境中不断地前进。

想到他们,再想到我自己,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自惭形秽。记得有一次,在手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模型,我在用剪刀把形状刻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刺了一下,于是就停了下来。可是下课后,却看到同学们做得都很漂亮,当时就觉得特别的后悔,如果刚才坚持一下把模型做完,此刻也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可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鲁滨逊漂流记》支撑着我,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不畏艰难的坚强毅力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未来有多少荆棘和坎坷,都要踏踏实实地笑着走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篇4

我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是因为惊羡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惊险而又刺激的生活,更是因为佩服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鲁滨逊.克鲁索厌倦了英国家里恬静的生活,他决意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冒险经历,并于1659年登上了一艘从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轮船开始碎裂,鲁滨逊和他的朋友们立即为求生而与愤怒的大海抗争。所有的朋友都死了,惟有鲁滨逊活下来并到达了陆地。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荒凉的国度——还活着,却孤独地在一个小岛上,没有食物,没有船只,无路可逃。他在那儿,经历了27年2个月19天,终于告别了小岛,乘船返回了英国……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常常把自己设想成鲁滨逊,想象他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的情景。当我读到书中的“鲁滨逊在岛的西侧沿着海岸散步时,突然看到那儿到处是人头、手臂、脚和一些人体的其他部位的碎块……”时,凄惨而又可怕的一幕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得胜的野人先找来树枝、木头燃起了一堆火,他们的头领拿着大砍刀来到一位手臂被紧紧反绑着的俘虏面前,俘虏则跪在地上不住地求饶,额头都磕破了,他泪如雨下,脸上现出极其害怕和痛苦的表情,目光中充满了乞求,可这一切都没有能打动这位野人首领的心,只见他把刀向空中一划,俘虏便人头落地,血溅了野人首领一身,其他的野人一拥而上,抢着肢解俘虏的尸体,拿到火上烤了吃,他们边吃边发出嗷嗷的喝彩声,这种恐怖的声音在沙滩上空久久地回荡……如果我是鲁滨逊,看到这些野人吃剩的残羹冷炙,除了愤怒,还有恐慌,我肯定浑身发毛,腿也发软,走起路来直打飘,但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厄运,一定是连滚带爬逃回住的山洞里的。当天饭也吃不下,晚上觉也睡不着,接连几天都没有食欲,那些日子无疑是在极度恐惧和不安中度过的。苦恼无处诉,心事无人听。

然而上天还算照顾鲁滨逊,将星期五送到他的身边。一开始鲁滨逊对星期五怀有戒心,总是带枪睡觉,他生怕自己一旦睡着会被星期五杀了,因为他毕竟是一位野人。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星期五对他特别忠心,也许是为了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吧。他教会了星期五简单的语言,尽管生活清苦,也时时充满了危险,但毕竟多了一个伴,生活也就多了一丝的乐趣与欢笑。

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逃离孤岛的打算,当机会到来时,他便抓住了它。他终于结束了在荒岛上漫长的漂泊生活,带着星期五回到祖**亲的怀抱。他结婚生子,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然而他心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他知道,自己已离不开大海,大海是他生命的全部。因此,他再次选择了出海,有了更多冒险的经历。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片海,那就是我们的理想。现在,我们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不算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我们也想“潇洒走一回”,可是当我们偷偷摸摸到网上“轻松一刻”时,往往会招致老师和家长的“轮番轰炸”;当我们男女生一起为同学过生日时,往往也会有“早恋”的嫌疑;我们的日记被父母偷看;我们的信件被老师查收……我们每天围着“家——学校”两点一线或“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转,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确实会感到生活太枯燥乏味了,过得太累了,老师和家长的一些做法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但如果放眼未来,当你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翱翔在祖国的蓝天时,你将会是多么的自豪!当你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时时守卫着祖国的领海,那时的你将会显得多么的威武!当你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把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时,你又是何等的光荣!当你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在你桃李满天下时,你的心中将会是多么的欣喜!当你成为一名杰出的领袖,在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你必定会豪情满怀……

同学们!到那时,你的心中将会是另外一番感受。我想,你一定会感谢中学时代老师的辛勤教育与栽培,你也一定会感谢父母的悉心照料与严格要求,你更会庆幸现在的勤奋苦读。是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十年寒窗,哪来蟒袍玉带?”……

同学们,让我们守住现在的这份辛苦,为自己心中的那片海而努力拼搏吧!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5

英国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在海上遇险漂流到一个荒岛的故事。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能够积极乐观,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岛上盖房子,驯养动物,种植庄稼,制作自己的生活用具。就这样,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奇迹般地回到了英国。

看完这本书,我比罗宾逊差多了。我自理能力差,怕困难。平时缝衣服打洞都很难。罗宾逊在岛上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可以自己制作这么多生活用具。平时在家很少做家务,房间里的书到处乱扔,窗台、桌面、地板都是我扔杂物的地方。有时候我妈让我自己打扫房间,过几天就乱了,这是我自理能力差的表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6

鲁滨逊・克罗索,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但是,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 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是一个倒霉而又幸运的人。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

孤独和寂寞像影子一般如影随形的席卷鲁滨逊的身体。幸运的是,他救下了“星期五”――个被食人族虏获的俘虏。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他们一起劳动,共同生活。

鲁滨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乐观的人是不会被艰难打到的。他马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鲁滨逊是何等的坚毅。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也许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最终还是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

曾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鲁滨逊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和我们一样在生活着。但这些琐碎的细节却又是鲁滨孙同困境对抗的过程。黑暗,饥饿,恐惧,孤独。鲁滨孙的经历之所以具有传奇性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困境被放大了,对抗困境的时间被拉长了。

之所以挑选这本书,是因为我希望纯洁能像鲁滨逊学习。即便不能像他一样伟大,在荒岛上勇敢求生28年。但是,他的勇敢、智慧值得纯洁一直去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问了纯洁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鲁滨逊,当船遇到暴风中失事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会想他一样勇敢吗?”纯洁思索了一下,腼腆的说:“我一定不会像鲁滨逊一样勇敢,敢于向命运挑战。但是,他的优秀品质,他的善良、勇敢、智慧值得我一辈子去学习!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人!”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篇7

米歇尔·图尼埃是20世纪法国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之一, 《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以下简称为《礼拜五》) 是他在1967年发表的处女作, 并获得了当年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这部小说虽然在题材上也同样模仿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但显然又不同于之前的那个冒险故事, 在对既有素材承袭的基础上, 图尼埃又匠心独运地插入许多现代因素, 对原作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多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处理与改写, 并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哲理寓意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涵, 也使这一古老神话也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一、故事情节的变动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根据真人事迹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 以“海上漂流、遇到风暴、落难沉船、流落孤岛”这几部分构成了主要情节脉络, 从而呈现出主人公鲁滨逊远离人世, 在荒蛮的孤岛上以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创造生活的图景。图尼埃的作品尽管大体上承袭原作, 有三分之二的故事情节与笛福相似, 但是通过文本的仔细阅读与比较, 仍然能发现图尼埃在情节设置上的改动与创新。

首先, 这种改动体现在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中。《鲁滨逊漂流记》的开头比较详细地描写了鲁滨逊的身世背景、出海冒险的心理历程以及前后三次的冒险经历, 从而刻画出了鲁滨逊作为一个冒险者的前半生。笛福安排这些情节, 意在塑造鲁滨逊不安现状、乐于冒险、机智勇敢的品格, 表达其清教赎罪思想, 同时也为后来情节的安排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图尼埃没有交代鲁滨逊的个人性格与出身, 而是直接铺设了一个充满隐喻性的塔罗牌开场。当时鲁滨逊乘坐的弗吉尼亚号在风暴中已危在旦夕, 但是船长范·戴塞尔不立即寻求逃命的可能, 反而更关注塔罗纸牌显示的鲁滨逊的传奇命运。通常说来, 这种情节设置在小说中一般是不合常理的, 但图尼埃构思的不是一般的冒险故事, 而是一则现代寓言, 从而体现出与《鲁滨逊漂流记》截然不同的风格。

其次从两部小说的结构可以发现,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体部分虽然是荒岛经历, 但更侧重于冒险与物质生活。当鲁滨逊飘泊到荒岛之后, 他并没有变成一个离群索居的野人, 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条件, 在荒岛上复制了一个文明社会。相比之下, 图尼埃则集中于荒岛孤独生活的叙述, 着力表现鲁滨逊的精神转变历程, 因此, 他身上自然就多了一份哲性诗人的思辨气质, 凸现出图尼埃重写的鲁滨逊神话的崭新意义。

再次, 是结局安排的逆向处理。众所周知,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最后是离开荒岛, 和星期五一起返回了文明社会, 继续他们继续传奇般的人生;而图尼埃在《礼拜五》中则进行了戏剧化的逆转, 面对白鸟号, 在荒岛生活28年之久的鲁滨逊选择留下, 而“野人”星期五却悄然搭上轮船进入人类社会, 以这个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尾改写了自笛福以来存在于西方人心目中的鲁滨逊神话, 从而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忧虑, 使《礼拜五》显露出崭新而深刻的意蕴。

二、人物形象的重塑

图尼埃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写, 但最重要的是他逆转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 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 并注入自身的现代性思考, 使小说人物拥有了新的文学涵义。

(一) 鲁滨逊形象的改写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指导下, 人们开始用“自然理性”去认识世界, 人类的自我认同之心进一步膨胀。因此, 聪慧勇敢、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优秀品格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特质而得到大力弘扬。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正是这种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当鲁滨逊流落到完全脱离人类社会的荒岛时, 他非但没有沉沦自弃, 退化为原始野人, 反而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岛上逐渐重建文明世界和社会体系, 使自己虽然身处于自然原始环境中, 但仍然按照文明社会的规范来生活。

与笛福借笔下的鲁滨逊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不同, 生活在20世纪的图尼埃对人类生存境况和现代文明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 因此, 他巧妙地利用《鲁滨逊飘流记》的题材与框架, 对笛福文本的故事与精神进行了逆向处理。

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首先是作为孤独的人物来加以表现的。当鲁滨逊脱离了人类文明社会, 被海难抛到太平洋上的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时, 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心灵都被孤独和恐惧相缠绕。然而鲁滨逊不只是孤独的牺牲品, 他还是战胜孤独的英雄, 尽管他无时无刻不受到失望、空虚、自杀的诱惑, 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 最终摆脱了烂泥塘的幻觉, 驯服了孤独, 重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在鲁滨逊治理荒岛的过程中, 他并未沉醉于自己在荒岛上建立的秩序和物质成果, 而是不断地进行内心的的反思自省。而礼拜五的到来, 不仅标志着鲁滨逊与原作人物的分道扬镳, 更对他的精神转变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滨逊不再代表权威, 也不再是具有种族优越感的征服者和殖民先驱, 礼拜五反而成了他的引路人, 在广袤的自然怀抱中, 帮他认识了自然以及自然界其它存在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因此他放弃搭乘“白鸟号”回归文明社会, 以出世的姿态体现了他对现代文明的失望和厌弃,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痕迹和影响在鲁滨逊身上逐渐消失, 他从一个已恢复了文明社会人化特征的人开始向自然化的“新人”进行转变。

(二) 礼拜五形象的逆转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对星期五着墨不多, 因此, 作为故事的配角, 星期五的形象内涵是比较单一的。而图尼埃的小说直接以礼拜五命名, 使礼拜五的人物形象已经具有了崭新的意义。

首先, 在对异质文明的接受上, 笛福的礼拜五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与拒绝, 他在所有问题上都唯鲁滨逊马首是瞻, 而图尼埃重塑的现代星期五表面顺从驯服, 但实际上他却是动摇鲁滨逊文明根基和体制的不稳定的存在。当爆炸破坏了鲁滨逊与文明社会的一切联系和脐带时, 鲁滨逊重又回到了初到荒岛的原始状态, 自此, 人物的关系开始发生本质性的易位, 奴隶变成了主人, 儿子成为了兄弟, 土著人开始教授白人“自然”生活原则。

在图尼埃的笔下, 礼拜五自然伸展的生命状态似乎与世间万物都平等而亲密, 面对着礼拜五自然的生命状态, 鲁滨逊也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言行。可以说, 鲁滨逊的自我实现就是以对礼拜五最大程度的认同为前提的。而随着礼拜五的形象越来越被神化, 使鲁滨逊甚至在日志中发出了呼告:“太阳啊, 把我变得跟礼拜五一样吧!” (1)

由此可见, 图尼埃笔下的礼拜五不再是西方文明的被动接受者, 这个另类、原始的礼拜五在亲手打破了笛福所设置的宗教偶像后, 自身却成为了鲁滨逊在精神上的另一指引, 成为了新世界中新人的助产士与向导。而在礼拜五的引领下, 希望岛上的空气似乎变得温情脉脉, 时间也不再拥堵着现代人忙忙碌的目的化生存, 人际关系充满着真诚、宽容与和谐。

三、思想主旨的易位

图尼埃对笛福原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颠覆式创造, 使改写后的文本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产生了思想主旨上的易位。而《礼拜五》所拥有的深刻内涵与思想内蕴, 既是图尼埃反思探索的结果, 也是他改写创作之初的动机与意图之所在。

图尼埃曾坦言, 《礼拜五》这部小说的真正的主题是两种文明的对抗和融合, 并且使他更感兴趣的, “并不是两种文明如何在某个发展阶段相互融合, 而是在一个人身上, 一种文明的痕迹如何在常人无法想像的孤独环境中消失殆尽, 是裸露在这种背景上的人的存在和生命的真谛,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怎样在这块白板上, 经过尝试、探索直到建立起来的过程。” (2)

作为现代神话人物, 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首先表达了对当代西方文明及其所遭遇的危机的反思、对人类普遍面临的孤独问题的思考, 对他者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思量。笛福在小说中颂扬的欧洲文明在此遭到质疑, 转变之后的新人鲁滨逊鄙夷白鸟号船员的贪婪、骄傲和暴力, 以及他们对金钱的膜拜, 这实际上是在影射生活在商业社会的现代人拼命追求财产和获取财富, 却并不清楚究竟为何目的。随着财富的增加, 加附于人身上的枷锁和束缚也日益增多,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逐渐扩大, 即使面对着众多的他者, 却仍然倍感孤独和空虚。

其次, 图尼埃使星期五成为鲁滨逊的引领者, 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这一逆转性的改写向我们指出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野蛮人”存在, 有的只是他人, 只是与我们不属于同一种文化范畴内的人类, 人种没有贵贱之分, 从而揭示了文明也不存在孰高孰低之说, 而只有当人类回归自然, 回归本原, 才能重获精神的净土。

当岌岌可危的文明堡垒随着爆炸轰然倒塌, 鲁滨逊再无力挽救这一切, 转而投向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向礼拜五学习在荒岛生活的一切, 与礼拜五平等相待。鲁滨逊再也感受不到文明的重压, 不必再板起面孔对待礼拜五, 不再虚伪、矫饰地做毫无意义的一切, 荒岛的生活变得自由、轻松而惬意。同时, 他也不再醉心于开拓、占有自然, 而是转而投向自然的怀抱, 和自然以及自然万物诗意地依偎在一起。自然不再是客体、对象物, 而是作为他本体的一部分融合在一起。因此, 图尼埃借鲁滨逊在荒岛的精神探索历程表达了回归自然的主旨, 并借以寓指全人类的命运:人类由最初的原始人类发展到文明社会的人, 再从文明社会的人发展为“自然化”的新人, 惟其如此, 人类才能摆脱孤独的命运。

四、结语

笛福的“鲁滨逊”和图尼埃的“鲁滨逊”虽同为神话, 但却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精神探索的缩影。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作家, 图尼埃所面对的时代主题已不再是笛福对资产阶级力量的讴歌, 转而变成对现代文明的诘问与反思。因此, 图尼埃在借鉴笛福原作的基础上, 别具匠心地插入现代因素, 对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文学意象以及主题表现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写。通过哲理性的思辨, 图尼埃揭示了解决当下人类生存困境的唯一途径即是回归自然, 回归本原, 从而取得了寓意上的重大突破, 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涵, 使《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具有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由此实现了对笛福原作的成功改写与超越。

参考文献

[1]米歇尔·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M].王道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2]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3]柳鸣九.从选择到反抗——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观[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

[4]柳鸣九.“铃兰空地”上的哲人[J].世界文学, 1999 (1) .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7) .

“当代鲁滨逊”漂流记 篇8

这一趟我们登临的岛屿有两个一一苏尼瓦奇瑞度假村(Soneva Kiri)占据的泰国沽岛(Koh Kood)与苏尼瓦富士度假村(Soneva Fushi)所在的马尔代夫昆夫纳杜岛( Kunfunadhoo)。两者的共同点是,岛上只有这一个度假村。因为从国内前往马尔代夫交通颇费周折,通常规划路线都会加入泰国一站,让旅程更丰富。泰国是我们熟悉的目的地,本身的海岛资源毫不逊色,与其暂作停留,倒不如与马尔代夫一同放在天平的两端。两个热带国度,两个海岛,在同一种理念下’会呈现怎样不同的风情?我们是蛮好奇的。

在路上就听了英籍印裔富家子Sonu与瑞典模特Eva的爱情故事,牛津毕业的Soiiu联两人之名建立了苏尼瓦(Soneva)系列度假村。作为鲁滨逊爱好者,他竭力在苏尼瓦营造孤岛原始生活的气氛。当然,苏尼瓦的客人比鲁滨逊幸福多了,有舒适的木屋居住,有不同风味的餐厅选择;且与孤身奋战了二十年的鲁滨逊不同,上岛时“礼拜五”就已在栈道上迎接我们了一一接下来的日子起居饮食都由这位私人管家照料,苏尼瓦奇瑞度假村还为客人配备简单的移动电话,可以随时随地打给管家。

上岛前先将鞋子收进布袋子里。苏尼瓦说“NoShoes,No News”,赤脚踩在土地上,忘记瞬息万变的新闻,没有景点要赶,只是看看云,看看海。我们脱鞋后就放松了不少,喝着香槟,舒展身体躺在斜阳里,脚板与手臂都镀上了一层金棕色。前方的天空与海相连,从翠蓝添上西瓜红再转为镶金边的黛青,魔术时刻让人目不转睛。

苏尼瓦奇瑞度假村所在的沽岛是泰国的第四大岛屿,仅次于普吉岛、象岛和苏梅岛,但人为开发程度最少,仍保留原始热带雨林、淡水瀑布与传统渔村。35座别墅隐没在密林中,相邻并不相望,出行可自己驾驶Buggy(一种沙漠赛车)。跟一般的奢侈酒店作派不同,苏尼瓦崇尚天然与原始,别墅全部用原木搭建而成,室内陈设简单,没有地毯、壁画,木头沙发加上亚麻坐垫。最奢侈的无疑是其对空间的利用,每一套别墅都超过400平方米,有些适合朋友或一大家子度假的多卧室别墅,更有一两千平方米。除了卧室,大部分空间都是敞开式的,客厅、泳池、山林、大海连成一片,海风穿堂而过。这些天总是忘了锁门,每每风来掩门,风过柴扉又吱呀一声开了。是的,树枝捆成的院门掩映在苍翠中,像是回到古诗所说的“夜不闭户”好光景里。

而苏尼瓦富士度假村的布局稍有不同,所在的昆夫纳杜岛是马尔代夫最大的岛屿之一,却只有泰国沽岛的十分之一大小。绕着沙滩环岛漫步一圈大约需一小时,中间以热带丛林中的蜿蜒小道相连,不怕迷路的话,到哪儿都可步行。全岛65座别墅散落在海滩边,我们相邻而居,沿沙滩可绕到后门拜访,每个清晨与星夜,相约在沙滩拍照。远处红日一点一点浮上之前,细白沙滩会跑出小小的寄居蟹,有只鹤偶尔呆呆地伫立在清蓝的海水里。

海岛的美食与好酒

我们到泰国沽岛苏尼瓦奇瑞度假村第一晚,乘快艇到海岛的另一端吃晚餐。晚霞燃烧后渐在山峦边缘褪色,我们的船穿过一片红树林,已见岸边的Benz’s餐厅点起摇曳烛火。苏尼瓦的老板颇为欣赏这位名为Benz的大厨,特意请她在海岛接近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开了这间餐厅。 Benz每天到街市采买沽岛和旁边象岛所产的新鲜食材,做泰国家常菜;因食材不同,每晚的菜式都有些不一样。

我们这晚前菜是本岛自种的一种略带甘苦味的叶子,包着小虾干、烤花生、生洋葱、红辣椒、青柠檬等碎粒,加一撮用虾酱混合椰糖做的深咖啡色酱汁,卷起来吃,酸、甜、辛、辣、苦、鲜,痛快极了。接下来三道菜都有虾一一看来今天Benz买了不少虾一一做法却截然不同,有的略炸蘸酱,有的拌新鲜沙拉,还有一些加白蘑菇煮碗清汤。靠海吃海,在这样的海岛,鱼虾蟹都是常见食材,如何将料理调味得有声有色,才是厨师的工夫所在。大菜是红咖喱煎海鲈与洒了一点青柠檬提味的辣椒炒蟹,众人赞不绝口。

过了几天,我们去参观菜园子,看到不少每顿饭都吃的花草蔬菜。苏尼瓦将环保理念引入奢华度假村,提倡“智慧豪华”( Intelligent Luxury)。他们希望能自给自足,将海水转化成淡水以玻璃瓶盛装,杜绝塑料瓶存在;设自然通风设备,减少制冷需求;尽量雇佣当地人;蔬菜家禽也自种自养。我们住在马尔代夫苏尼瓦富士度假村的日子里,每天凌晨都听见公鸡打鸣,不时看到笨鸟扑棱在丛林里,还有松鼠在墙头走动。有天干脆就在有机蔬菜园里午餐,大厨已给我们准备了斯里兰卡风味的素菜,然而大家看到有这么多新鲜食材,当然要亲手掌勺做两道。说做就做,马上走到田里割了一捆水灵灵的韭菜,再去鸡窝里掏了几颗蛋,然后就开锅了。可这炉子怎么点火?还得请教大厨。斯里兰卡大师傅慢条斯理地走过来,伸手折下一根房顶的茅草点燃丢进炉子里,火蹭地就起来了。没想到是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倒也简便。

不知道爱酒如命的人,如果流落荒岛会带哪一瓶酒?苏尼瓦富士度假村已经想好了答案。乘水上飞机上岛前,先选择一款酒作为welcome drink,进房间时就看到这瓶葡萄酒以恰到好处的温度在等待你。每个房间都有大大的酒水间,酒款选择品味还相当不错。最意外的是附设酒房的By The Bar,竟然有多款陆地亦难寻的绝版老酒,比如已经关张的Rosebank,单一麦芽威士忌厂出品。泰国的苏尼瓦奇瑞度假村还有一个专业的地下酒窖,设计得仿若洞穴,室温极寒,有不少心水的酒款。

树上海底皆是游乐园

就像卡尔维诺笔下“树上的男爵”说的那样:“从树上观望这个世界每一件东西,居高看,都变了样儿,这是一件十足的赏心乐事。”我们坐在一个鸟巢一样的树屋里,喝下午茶吃点心,越过树梢看得到粼粼海面的反光。侍者送餐都是吊着钢索像“小飞侠彼得潘”一样利索地滑过来。苏尼瓦奇瑞度假村这间树屋餐厅非常有名,在各种奇怪餐厅的名单里都出现过。附近还有一些更奇妙的乐园,The Den是竹子建筑,像个硕大无比的蚕茧,爬上去一看,里面有美术室、音乐室、阅读室等等,小孩子可以在这儿做手作或学习泰式乐器,阅读室是透明地板,往下看就是森林,脚板顿时感觉凉飕飕。度假村里还有巧克力房、雪糕房,样式色彩漂亮极了,像是走进了查理的糖果工厂。我们从脱下鞋子上岛那刻起,好像就成了野孩子,到处走走看看吃吃,好不欢乐。

同行者带来了“大玩具”——大疆Phantom 2 Vision航拍小飞机,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引来不少艳羡的围观者,甚至还有海鸟以为这莫名飞行物是外敌,召来同伴严阵以待。小飞机可拍摄晚霞,也可在天空中回望海岛上站在晚霞中的我们。原来在大海包围之下,我们这么的小——这大概也是海洋之旅中最常见的发现与感叹吧。

如果觉得此地还不够荒僻,可乘游艇去附近更小的荒岛野餐。我们在马尔代夫就去了附近一个小沙洲,烈日下一览无余,仅茅草屋一间,植被若干,覆满如雪细沙,环顾尽是蓝天蓝海,某一刹会觉得,若真有天涯海角,大概就是这里吧。侍者将沉沉的编织提篮抬上沙滩,犹如变戏法一般,一碟一碟取出来,铺展开竟是丝毫不减丰盛的大餐,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我们涂上厚厚的防晒霜下水浮潜,这里邻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珊瑚礁生态圈自然保护区一一巴阿环礁。在摇曳的渴湖下,一丛丛珊瑚礁展开,数以千计曾在《海底总动员》里出现过的斑斓鱼群在其间游动。若是想冒险,苏尼瓦富士度假村的海洋生物学家可带你去哈尼法如湾(Hanifaru Bay)与鲸鲨们一起徜徉一一它们会在8月至11月迁徙之时经过此处。还可在黑夜潜水,会看到海鳗、狮子鱼、章鱼、龙虾、睡着的鹦嘴鱼和发光浮游生物。

黑夜还可以仰头看星星。苏尼瓦的度假村都设有天文台,购置了昂贵而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可望得到月球表面与星云;其实在通往塔楼的木栈道上,抬头就已看到漫天星星,从没看过这么多星,像是有人将玻璃杯子碾得粉碎抛在墨蓝天鹅绒布上,细碎密集地闪着亮光。坐在暗夜沙滩上,听海浪扑打,看到遥远的对岸隐约有璀璨光亮,似乎是夜总会,竟有种隔世之感。美食家蔡吴喟叹岛居日子,让他“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忘记了身处何地,就像此生没有来过、没有做过,远远的……只见到了借用的皮囊在阳光下的影子。”金光闪闪的建筑,精致的陈设,在酒吧里跳舞到天明,这里都欠奉。

要能体会低调的阔气,原始的妩媚,你才会爱上这样的海岛,就像张爱玲说的:“蛮荒的日夜,没有钟,只是悠悠地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日子过得像钧窑的淡青底子上的紫晕,那倒也好。”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9

一个人,从小喜欢航海。为了航海,他放弃了平庸的小康生活,放弃了家庭。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用船上留下的布之类的东西造了一个帐篷。为了防止野兽攻击,他用石头为自己围成了高大三米的围墙,进出都用自制的梯子翻墙。他还在岛上种植水稻和小麦,自己做面包,把山上的羊抓起来饲养,这时吃有羊肉,穿有羊毛,可是只有一个人在岛上他觉得非常孤独。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他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他就是鲁滨逊。他在岛上整整待了28年!

读到这里,我深思:如果我是鲁滨逊,我会自己自立生活在岛上吗?如果我是鲁滨逊,我会与野人斗智斗勇吗?如果我是鲁滨逊,那我又能不能制服叛乱的水手呢?想到这里,我被鲁滨逊这种勇敢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

好吧,我承认,我在家里是享受着小公主一般的待遇,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不愁吃,不愁穿,怎么会想自己做面包呢?我似乎从没想过长大后的事,更没有想过自己做事,别说28年了,就连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承受得住。现在,我要学习鲁滨逊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

作文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10

今天我读了《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里面的内容使我读的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它主要讲述了一位热爱航海的年轻人在出海时遇难,流落到荒岛,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岛上创造许多东西才得以生存。

《鲁宾逊漂流记》中《记述最初的`日子》和《荒岛上的孤独生活》两章内容讲了鲁滨逊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赖的的情况下自力更生,他造木筏,盖房子,种植,做生活用品和养牲口……读了这些,我联想到我的生活中:丰衣足食,温馨舒服,无论什么东西都一应俱全。如果当我面临这种困难,我一定会活活饿死或者郁闷而死。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科技发达,辛福美满的文明世界,但我们也要动手实践,体验生活。只有动手做才可以体会到想要做成一件事的付出,这个过程中还会让你有一种成就感。我们不能依赖着我们身边的一切,要学会独自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沮丧。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说任意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用大数减去小数,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我当时听了感到非常神奇,回到家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问我:“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老师说的还能有假?”“老师说的不一定都对,你自己试一试证实一下不就行了?”我照着老师所说的演示了一遍,果然是6174。我高兴极了,这个动手实践的过程让我牢牢的记住了这一个数学游戏。之后,我经常动手计算,发现了许多规律,这些规律等我上了高年级时都得到了证实。

实践是一种享受,是一个令人快乐的游戏。鲁滨逊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把一个荒岛变成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也可以动手改变一切。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乐观向上,百折不屈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11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冒险中遇险,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岛上耕种、养殖,靠自己的勇敢和坚强独自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来获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英国……

28年啊,独自一人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是何等的孤独!文中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要从我不幸的处境中吸取一个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滨逊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理智面对现实、不逃避。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鲁滨逊的敬佩与日俱增,我常常会想:如果我也像鲁滨逊一样流落到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我会怎么做?我想,假如是我到了那样一个小岛上,肯定会因为忍受不了这么恶劣的环境跳海自杀。即使没有跳海,也会因为没有一点儿生存技能被饿死,或者被野人抓住吃掉……因为像我这种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只知道依赖父母,没有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真的离开父母,可能连如何活下去都是问题。

记得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游玩。第三天,爸爸准备带我去登长城。在去长城的路上,我信誓旦旦地向爸爸保证:“爸爸,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定能够自己登上长城最高点,当一回好汉!”爸爸微微一笑,说:“好,我就等着看你是如何当好汉的!”

下了车,我们走了没多久就来到长城脚下。终于开始登长城了,一开始,我感觉自己体力充足,想着就凭我的体力,登长城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了在爸爸面前表现自己,我还时不时在台阶上奔跑。可是,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没多久,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就体力不支了,感觉每上一个台阶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我这时才明白,自己刚才是多么的无知和自大。又往上爬了一会儿,我就彻底泄了气,坐在石阶上,任凭爸爸如何劝说,我也不愿意起来。最后还是爸爸搀扶着我,我才勉强走到了长城的最高处。下山时,我真的没力气往下走了,瘫坐在台阶上。爸爸看到我这样的状态,最终决定坐缆车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差劲,我就是缺乏像鲁滨逊那样的勇气与毅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斯图里亚斯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我在以后成长的路上要多向鲁滨逊学习,做一个乐观向上、不轻易言放弃的人。

《鲁滨逊漂流记》读有感 篇12

Picaresque narrative, emerged in 16th century Spain, is a loose series of episodes recounting the adventures of wanderers and lovable rouges."Picaro”is Spanish for"rogue."The picaresque fiction is realistic in manner, episodic in structure (as opposed to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 single plot) , and often satiric in aim.For instance, Cervantes's great quasi-picaresque narrative Don Quixote w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ogenitor o the modern novel, in which engaging madman tries to live by the ideals of chivalric romance in everyday world.

Picaresque narrative is developed by the knight tale, which is one kind of chivalric literature.Chivalric literature, the typica form of the feudal literature in the middle ages, is the product o the knight system.In Europe, there were often conflicts between each feudal lord, so they raised many knights to defend themselves, which led to the knight system.Owing to the developmen of the knight system,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was beginning to form and then flourish.As a genre of literature, chivalric refers to a medieval narrative in a romance language.It often adopts legendary form, and unfolds the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es'adventures.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often based on legend, love and adventure, which developed in the 12th century France, especially the heroic folk and oral sagas, such as the famous representative chivalric works, King Arthur and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nd Beowulf.Chivalric literature is first written in verse, later in prose as well, using the narrative style's extempore and free methods.Their authors are some unknown minstrels and court poets who write these chivalric works to meet the pleasure of court and knight status.So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ourtly and chivalric age.As the times passed, its forms wer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verse to essay, and its subject matter is also transformed from hero histories to meadow legends, eventually the Picaresque narrative.Though it also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adventures, the protagonists have become the thieves, robbers, or rogu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It'seen that though the knight system had destroyed since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lood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has still been flown in the vein of the Europe literatur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upon Defoe when he wrote the famous masterpiece Robinson Crusoe in three aspects:narration, theme, and characterization.

1 Narration

Narration refers to both the story and sequence of events in the novel.The study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and the activity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is the subject of narrative analysis which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of the narrative work, distinguishing such elements as story outline and plot structure, the spheres of action taken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the way narrative information is channeled and controlled through points of view.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methods and narrative forms in Robinson Crusoe as compared with the chivalric works.Chivalric, as a genre of literature in middle ages, often unfolds the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es'adventures, uses the narrative style's extempore and free methods and adopts the legendary form, while, Robinson Crusoe draws references from chivalric literature in the narration Most of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organizes their plots by one or two hero's adventures.Although some chivalric works are short and their structures are not complete, they're always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of central characters.It's said that the chivalric epic narrative style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the later long novels in Europe.In Defoe's fictitious biography—Robinson Crusoe, inevitably he uses the same narrative structure—arranging Crusoe as the hero.Crusoe, born in a rich family, is determined to go to sea and take up a life adventure regardless of his parents's arrangement.When once aboard an African trading vessel, Turkish pirates attack it.And Crusoe is sold into slavery.He manages a desperate escape in a small boat and is picked up by a Portuguese freighter, bound for Brazil.There he sets up as a successful sugar planter;but, finding that he needs slaves for his plantation, he is persuaded by another English planter to sail to the slave coast of Africa.The ship is wrecked off an unknown island, he made 28 years hard living and then rescued by an English ship.But his adventure is not an end.After he returns home he continues some adventures.From the summery of the novel we can see all of the plots are according the hero—Crusoe's interesting adventures.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the hero in chivalric work is always the knight and Crusoe is the protagonis of the bourgeois.

2 Theme

Theme is always expressed through the images, plots and pictures depicted in the works.In most of chivalric works, the plots are often unfolding by the heroic adventures that influence the writing of Robinson Crusoe.In addition, the pious religious belief expressed in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s also reflected on the hero—Crusoe.But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Crusoe's belief is just utilitarian.Heroic Adventure Heroic Adventure embodies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 which reflected in the most of the chivalric works.The heroes venture for the country, love, and Christianity.They are easy to be weary of the settled lives and like to venture around the world.They're very brave when come across the fierce and malicious enemies.Religious belief The medieval age was a belief era.In the sight of people, god—superpower beyond nature—not only dominate anything in nature but also human being's destinies.The Christianity influenced the whole aspects of the society, inevitably the popular genre in the medieval age–chivalric literature.In the chivalric works, the folks and sagas in the ancient and Middle Ages ar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Christianity, especially the Christian godly belief.So, it's considered that idealistic knight is always a Christian.

3 The Characterization

The author often adopts effective methods to mold the typical characters.As regards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it often uses description about the horrible environment and malicious enemies to form a sharp contrast.In this aspect, Robinson Crusoe refers to this in same ways.But from the heroes in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 and Robinson Crusoe, there'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 typical characters'behaviors, such as life value and humanism on Crusoe.In chivalric works, the heroes are often depicted as brave through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fierce and malicious enemie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gloomy and horrible environment.In Beowulf, the epic is unfolding through the deeds of Beowulf—killing the monster–Grendel and its mother and triumphing over the fiery dragon.The exaggeration of the savage and ruthless monsters and dragon just reflect the hero's character—bravery.In Robinson Crusoe, Defoe emphasizes the characters'molding and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too.But he doesn't use his own words to molding Crusoe's character, while, narrate it by the hero's own specific behaviors in a horrible environment.There're many descriptions about the uninhabited island in the novel where Crusoe made a hard living without aids.All alone he builds a fortified place, grows barley and rice, domesticates the goats and makes a boat fights the cannibal and has innumerable mishaps before he is carried home by an English ship.The hero—Crusoe's behaviors in such a desolate island display his character enough—willpower, bravery and creativity.From this aspect, Robinson Crusoe refers the chivalric literature's methods of molding the characters—description to form a sharp contrast.

The medieval chivalric literature influences Robinson Crusoe in the course of Defoe's writing.He refers to its fundamental narrative structure, which organizes the whole novel by the hero—Crusoe's adventure.In most of chivalric works, there're reflected a spirit of heroic adventure that can also be seen in Robinson Crusoe.Defoe describes him as hero struggling against nature and human fate with an indomitable will.Most of the chivalric works embody the spirits of Christianity;while in Robinson Crusoe, Christianity is also reflected in Crusoe, but his religious belief is utilitarian.In the methods of molding the characters, Defoe refers the chivalric works'way of description about the horrible environment and malicious enemies, and successfully molded the hero--Crusoe's lively character who has been remembered by the readers that is a man sure of himself and sure of being able to establish himself anywhere in the world.

Bibliography: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因此也奠定了他作为英国小说之父的地位。笛福采用了流行于16, 17世纪流浪汉传奇的体裁, 第一次把流浪汉传奇带入了现代小说的轨道,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流浪汉传奇是由中世纪骑士文学发展而来的, 该文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相互影响出发, 阐述了中世纪骑士文学在叙事结构, 主题, 和人物性格塑造三个方面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

关键词:中世纪骑士文学,鲁滨逊漂流记,影响

参考文献

[1] Rubinstein A T., 《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陈安全, 高逾, 曾 丽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2]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徐霞村,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3] 范存忠.英国文学史提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4] 来东方.从《鲁滨逊漂流记》看英国价值观念的改变[J].河南 大学学报, 1995 (6) :41-42.

[5] 刘正之.中古英雄史诗艺术与基督教[C]//梁工.圣经与欧美 作家作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44-59.

[6] Watt I.小说的兴起[M].高原, 董红均,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2.

[7] Malory T.圆桌骑士[M]谢眩, 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3.

[8] 吴景荣, 刘意春.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2000.

[9] 杨浩勇, 杨保利.人文主义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J].许昌 师专学报, 2000 (6) :68-69.

上一篇:讲解员岗位职责和制度下一篇:基层就业调研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