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120201559121730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实施细则
cy120201559121730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实施细则 篇1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 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51号)、〘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国资发分配〔2015〕5号)〘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总部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及所出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中冶集人[2015]9号)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企业负责人”是指在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冶集团)任职的下列人员:
(一)由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管理的中国二冶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不含外部董事、职工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二)中冶集团管理的董事会秘书。
(三)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为企业主要负责人。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履职待遇是指为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提供的工作保障和条件,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等。业务支出是指企业负责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方面的支出。
第四条 中国二冶集团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在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的指导监督下严格执行,并对所属分公司(区域分公司)、所出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实施监督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分管负责人和总会计师负分管责任。
第五条 严格按照以下原则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一)坚持依法依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坚决杜绝企业承担个人消费支出的行为。
(二)坚持廉洁节俭。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三)坚持规范透明。通过完善制度、预算管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
第二章 公务用车管理
第六条 公务用车管理是指企业负责人公务活动专用机动车辆的配备、运行管理和处置。公务用车配备是指车辆的购置(租赁)、更新;运行管理是指车辆的保养、维修以及日常使用的管理;处置是指车辆的报废、变价出售等。
第七条 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企业公务用车资源,规范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运行管理和处置,保障企业负责人公务出行,降低公务用车成本。
企业主要负责人配备相对固定的公务用车;企业其他负责人不再配备相对固定的公务用车,由公司采取统一调度等方式保障其公务活动。
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为排气量2.5升(含)以下、购车价格(不含车辆购置税)38万元以内的轿车。企业其他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为排气量2.0(含)以下、购车价格(不含车辆购置税)28万元以内的轿车。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8年已不能正常使用的,或者车辆安全状况、排放要求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可以更新。公务用车的报废和出售等处置,应当按照国有企业资产处置有关规定执行。
新任企业负责人配备公务用车或者现任负责人更新公务用车,应按照本办法配备标准,从现有公务用车中调配。确无合适车辆,可以为其购置。
第八条 企业负责人新配备或者更新公务用车要严格执行配备标准,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不得增加高 3
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已购置使用的公务用车超过规定配备标准的,在未达到更新或者报废条件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已租赁使用的公务用车超过配备标准的,应当按规定配备标准重新租赁。
企业由于非政策性因素发生亏损或者处于被托管、重组脱困,以及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期间,不得为企业负责人购置、租赁、更新公务用车。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出资企业或者其他有利益关系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供企业负责人使用。
第九条 公务用车的保养、维修费用,以及日常使用所发生的各种保险费、年检费、车船使用税、燃油费、停车及过路桥费等各种运行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在预算额度内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规范执行。
企业负责人不得因私使用公务用车。企业负责人本人提出自行驾驶公务用车的,应当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自驾公务用车违章造成的经济处罚全部由个人承担,因自身原因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个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费用。企业负责人自行驾驶公务用车,企业不得给予自驾补贴。
第十条 为企业负责人配备公务用车后,不得再以任何名目发放交通补贴。
第三章 办公用房管理
第十一条 按照庄重、朴素、经济、适用和资源节约的原则建设办公用房,严禁超标准新建办公用房,严禁豪华装修。要公平配置、集约使用办公用房资源。企业负责人原则上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异地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核程序。
第十二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办公室(含会议室、接待室、休息室、卫生间、下同)使用面积标准不超过80平方米,其他负责人办公室使用面积标准不超过60平方米。不得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
第十三条 企业负责人新配置办公用房要严格执行配置标准。现有的办公室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一般采取调换或者合用方式解决;必须采取工程改造方式的,如受现有建筑结构布局、线路和消防、空调等设施设备客观条件限制,待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或者领导干部职务变动调换办公室时解决,不应造成新的浪费。
第十四条 企业负责人办公用房因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老化、功能不全,不能满足办公需求的,可以进行维修改造。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应当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严格执行维修改造标准。
第四章 培训管理
第十五条 培训管理是指为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升企业负责人履职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所发生的培训活动及费用的管理。
要围绕提高企业负责人政治和专业素质、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展必要的培训。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以及为取得学位而参加在职教育的费用必须由个人承担。
第十六条 企业负责人参加出国培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出国(境)培训管理规定,不得参加无实质需要的国外培训。
第五章 业务招待管理
第十七条 业务招待是指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招待客户、合资合作方以及其他外部关系人员的活动。业务招待主要分为商务、外事、其他公务招待活动等。
业务招待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外事招待工作应当遵循服务外交、友好对等、务实节俭原则,从严控制招待费用支出。
第十八条 企业负责人商务和外事招待活动,由相关部门编制预算并组织安排,应当首先选择本企业食堂,在内部食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实行定点安排,发生的费用实行限额标准内据实报销。
(一)企业负责人开展商务和外事招待活动,宴请厅局级以上领导或同级别的外国来宾、世界500强企业来访团队,限额 6
标准为每次人均不超过400元(含酒水、饮料,下同),宴请其他宾客,限额标准为每次人均不超过300元。
(二)工作日中午原则上安排工作餐,工作餐限额标准为60元/人/餐。
(三)企业负责人开展商务和外事活动,赠送纪念品标准每次人均不得超过400元。
(四)商务和外事招待以外的其他公务招待活动参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办发[2013]22号)执行,宴请限额标准为每次人均不超过300元,不得赠送纪念品。
第十九条 赠送纪念品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宣传企业、展示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严禁赠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以及贵重金属和其他贵重物品等。赠送纪念品须严格执行订购、领用等审批程序。
第二十条 业务招待活动严格执行审批、报销等程序,每次业务招待活动实行招待费用总额和人均费用双控管理,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一)企业负责人业务招待费用由办公室严格按标准制定计划、编制预算并组织安排。
(二)业务招待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高档酒水。不得安排接待对象到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高档娱乐、休闲、健身、保健
等经营场所,不得参加所出资企业或者关联企业安排到上述场所的业务招待活动。
(三)业务招待所发生的费用应当由相关部门及时结算。业务招待费用报销应当提供内部审核流程、发票以及招待清单,如实反映招待对象、业务招待活动内容、招待费用等情况,不得将业务招待费用以会议、培训、调研等费用的名义虚列、隐匿。
(四)严禁报销因私招待费用及其他个人消费费用。
第六章 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 第二十一条 差旅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国内、国(境)外差旅活动和费用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严禁企业负责人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国内差旅活动,从严控制国内差旅随行人员。在保障企业负责人处理本企业境外经营管理业务的出国(境)活动前提下,不得安排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和考察性出访,不得安排与企业负责人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无关的人员随行。
第二十三条 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制度和任务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绕道旅行,或者以过境名义变相增加出访国家和地区,不得无故延长因公临时出国(境)时间。严格规范国(境)外接待工作,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用公款或者变相用公款在国内和出国(境)旅游。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不得租用商务机。
(一)企业负责人办理国(境)外考察手续必须提供邀请函和详细行程安排,严禁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或出具邀请函。每次出访不得超过3个国家和地区、在外停留时间不超过10天,出访2国不超过8天,出访1国不超过5天,出访团组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均为最高限量,不得曲解为必须用满。
(二)企业负责人不得私自办理护照签证和领取国(境)外证照,不得使用因私护照安排国(境)外考察活动。如因特殊原因需使用因私护照的,必须严格按照因私护照使用和管理流程审批。
(三)企业负责人在国(境)外考察期间,应当严守国家与集团机密,遵守考察地的法律、法令,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一切行动听指挥。
(四)企业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国(经)外考察管理制度、考察计划和各项费用标准,从严开展费用支出。考察活动发生的费用凭有效批件(审批凭证)报销,未经审批私自出国不予报销。
第二十四条 企业负责人须严格执行差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以及住宿、伙食和公杂费用标准,严格控制随行人员数量。
(一)企业负责人差旅期间可乘坐火车软座、软卧,动车或高铁商务座和软卧,轮船一等舱位,飞机经济舱。
(二)企业负责人差旅住宿费用在限额标准内据实报销,限额 9
标准为 500 元/人/天。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会议、出国差旅以及陪同外宾的差旅住宿费用可据实报销。
(三)企业负责人国内差旅期间的伙食费用实行统一标准,包干补助,补助标准不分途中、住宿,一律按出差自然天数计算,一般地区30元/天/人,特殊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0元/天/人。如报销实际伙食费用,则取消伙食费用补助。
(四)企业负责人国内差旅期间的市内交通费用凭票据实报销。
(五)企业负责人国(境)外考察期间住宿费用、伙食、公杂费用按照限额标准参照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13〕516 号)文件执行。如对方组织单位要求统一安排住宿,亦应严格把关,通过询价方式从紧安排,超出预算限额标准的住宿费用可据实报销。伙食、公杂费用原则上按照文件规定标准实行包干补助,如需报销实际伙食、公杂费用,则取消相关费用补助。
第二十五条 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国内差旅费用,严格遵守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预算、支出、使用、核算等财务制度,不得铺张浪费。差旅费报销工作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报销流程审批。企业负责人不得借出差报销与差旅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七章 通信管理
第二十六条 通信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因公务活动所发生的通信费用的管理。通信费用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时所发生的移动通信费和住宅因公固定电话通信费。
第二十七条 严格加强企业负责人从事公务活动所发生移动通信费用和住宅通信费用的管理。参考电信市场资费标准,根据企业负责人岗位要求和履职需要,合理确定通信费用预算控制额度,在预算额度内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规范执行,不得以任何名目为企业负责人发放通信补贴。
第二十八条 企业负责人通信费用按照如下预算控制额度内据实报销。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国内通信费用限额标准为 1000元/月/人;企业其他负责人国内通信费用限额标准为 900元/月/人。
(二)企业负责人因国际业务产生的通信费用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据实报销;企业主要负责人因国际业务产生的通信费须由企业其他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据实报销。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通信费用报销工作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报销流程审批。
第八章 预算管理
第三十条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按照企业财务预算的相关规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需 11
求,对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费用水平的预计安排、控制监督。
第三十一条 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实施预算管理,按、项目、人员编制预算,并报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备案。
第三十二条 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编制应当考虑上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与企业当年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相匹配,履行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程序审议后执行。如预算有重大调整,应当重新履行相应程序。
第三十三条 严格控制预算内企业负责人各项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外支出未履行相应程序前不得列支。建立健全预算动态监控机制,监测和分析企业负责人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纠正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预算的全面性、准确性,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除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关于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相关规定,以及本办法所规定的保障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外,严禁以下用公款为企业负责人支付个人支出的行为:
(一)按照职务为企业负责人个人设置定额的消费。
(二)为企业负责人办理理疗保健卡、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
(三)为企业负责人购买百科全书、中外名著、古籍文献等与工作无关的装饰性图书。
(四)支付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的、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消费娱乐活动、宴请、赠送纪念品及培训等各种费用。
(五)支付企业负责人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的各种消费支出。
(六)向所出资企业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转移各种企业负责人个人费用支出。
第三十五条 企业负责人退休或调离本企业后,企业不得继续为其提供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企业负责人应当在退休或调离本企业后一个月内腾退配置使用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等。
第三十六条 企业不得向所属分公司、所出资企业或者其他有利益关系单位转嫁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企业负责人在所出资企业兼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并且主要工作职责在所兼职企业的,可以执行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标准,按照“费用跟事走”的原则,分别在企业总部、所兼职企业报销和列支,同一费用不得在企业总部和所兼职企业重复报销和列支。
第三十七条 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制度、预算及执行情况要作为厂务公开的内容,通过职工代表大会 13
等形式按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第三十八条 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相关规定,将个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情况和预算及执行情况等,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第三十九条 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做好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预算编制、审核、调整、动态监测、执行工作,审计部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做好专项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违规案件进行调查及处理。
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执行情况积极配合外部巡视、审计以及有关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
第四十条 企业负责人违反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相关规定,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由有关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给予警示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处理,并相应扣减25%、50%、75%、100%的当年绩效年薪。涉嫌违纪的,移送纪检监察机构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 企业负责人违反本办法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予以收缴或者纠正;用公款支付、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应当责令退赔;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据国家或者企业的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由中国二冶集团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十三条 公司原其他制度、规定与本细则不符的,以本细则为准。
【cy120201559121730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实施细则】推荐阅读:
中国邮政集团待遇如何11-30
【九五安邦】安邦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集团简介及企业文化07-06
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支出管理办法09-11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小型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大唐集团制[2010]41号)12-30
四川集团有限的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06-30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1-08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06-19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人才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05-31
集团企业子公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