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共8篇)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民生的系统工程。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长春”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3.我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捐赠、社会互助为补充,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城乡困难群体利益。
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4.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各级政府是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和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
5.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科学整合各项社会救助资源,达到救助效果最大化,消除救助盲区,避免重复救助。
6.城乡协调,标准适度。要坚持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7.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积极稳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长效化、法制化。坚持属地管理,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8.投入多元,有力监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科学规范地监督管理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9.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标准,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困难群众就业。
三、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0.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要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深化“分类施保”,相应提高各类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的救助标准;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确保低保家庭不因物价波动而降低实际生活水平;建立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探索低保对象“就业渐退”的有效办法,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救助对象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11.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要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要求,加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信息和维权等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2.提升救灾工作应急能力。要健全灾害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灾害救助投入,建立灾害应急保障基金,增加救灾设施装备,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同时,扩大减灾宣传,提高群众减灾和防灾意识,减少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13.开展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在实现全民医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对因患有大病虽领取医保和合作医疗补助后但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要给予适当的二次医疗救助;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遍设立惠民门诊和惠民病房,加大惠民医疗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解决好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4.实施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困难家庭子女,要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和待遇;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有一助一”活动,资助其完成学业。
15.推进困难家庭住房救助。积极推进中小户型住房建设,优先解决低收入无房户的住房问题;继续购置二手住房,以实物配租的形式分配给低保户中的无房户,优先分配给低保家庭中军烈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庭等;继续实行对无房和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对租住公房和实物配租的低保家庭实行房屋租金核减政策;继续实行对集中供热的低保家庭冬季供热费减免政策;落实好棚户区改造惠民政策,确保被拆迁贫困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帮助贫困农民改造泥草房,妥善解决农村低保对象、灾民、五保户住房问题。
16.促进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加大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力度,建立市区两级小额贷款创业基金制度,重点用于扶持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免费提供创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对低保家庭子女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困难群体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17.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要积极主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街头劝导,进行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专项救助。对确实无家可归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后可送社会福利机构供养;对属本地的流浪乞讨人员根据条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
18.开展慈善救助活动。要积极扶持慈善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大力宣传慈善公益事业,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推动慈善事业良性发展;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拓展筹资渠道,加强慈善基地建设,扩大慈善志愿者队伍,广泛实施救助项目,真正发挥济危帮贫扶困、安老救孤助残的作用。
19.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对符合《长春市法律援助条例》所规定案件范围的城乡困难当事人提供诉讼、非诉讼代理以及法律咨询、代书等免费法律服务,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20.成立统一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由市民政局负责牵头,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2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相关救助项目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等,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必需的办公经费,确保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22.完善基层工作队伍。要依托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2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各相关部门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实现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管理,达到资源共享。
24.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或投资兴办慈善医院、幼儿园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承担公共服务任务的企业(集团)实行对低保家庭在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发展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广泛组织开展慈善救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25.建立健全目标监督考核机制。要把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指标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合法使用和运行安全。
长春市人民政府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2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城乡应用的是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制度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很窄、标准过于低下。以保障的项目作为比较,城镇职工享有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比较全面的保障体系,而农村农民主要是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长此失衡下去会抑制社会的快速发展,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出现两极化。因此必须高效大力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多年来,为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制度,提供法律支持,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做到有法可依。制度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了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由家庭和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以及由覆盖城镇保障向城乡居民保障的根本性的转变。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已经成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快速增长 ;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比例,生育、失业、工伤保险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提升 ;社会保险的基金规模也在逐年不断的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总收入和总支出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2 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基本制度。首先,社会保障具有调节、稳定、互助、促进等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和无法取代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健全维护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提供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并解除了生存危机。其次,社会保障能够保持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因疾病、失业和意外灾害等这些因素所致使的机会不均等,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活,使社会的人员在没有顾虑地参与经济市场的公平竞争 ;利用社会保障将国民的收入进行再分配,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共同承担风险,减少出现分配不公平的结果;社会保障担负着“防贫”和“救贫”的责任,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广泛的津贴,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尽可能的保证人们可以充分享受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成果。因此,要承认社会保障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国民精神质量和生活质量,更好地进行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体现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保证了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刺激社会的内部需求,促进我国的经济能够持续有效快速协调的发展。
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绩,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在已完成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明确认识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问题,还有很多制度性、体制性的重大问题急需要得到解决,完成体质改革以及体系发展的任务目标将依然艰难。具体为 :1管理体制断层。由不同的部分共同管理城乡的医疗保险,这些部门机制、制度间缺少协调和衔接,在参保、补贴、机构建设方面存在着重复与浪费的问题。省级政府可以自己决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体制,这样将使社会保险的个个环节出现脱节的现象。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散社会风险。2待遇差距大。虽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城乡间的待遇差距,但是城乡间以及工作的不同群体之间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差距,差距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3保值增值压力大及基金长期平衡。经过测算,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是大于其支出的。我国社会处于老龄化,这样将导致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变得越来越大,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4管理服务体系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随着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行,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面积快速发展扩大,随着制度不断向农村的延伸,就出现了人员配备不足、能力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4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明确职权范围,逐步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制定规划,尽早出台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统筹推进完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有效地衔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能够确保老的制度平稳过渡到新的制度的阶段。
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与新农保整合成一种制度,即城乡居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彻底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制度平等。探索新的筹资来源,统一规范养老保险,充分发挥社会统筹的调节作用,将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与社会统筹结合在一起,保障老年居民和退休人员有保障的生活。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为建设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统一开发软件应用软件。现在全国信息系统的规划标准和总体设计的任务基本都已完成,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网络框架。信息化建设能够适应参保人员的流动性,提高统筹的层次,增强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加强监督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社会化管理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畅通快捷有序地的运行。
研究合理的科学方法确定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可以正常调整社会保障待遇,促进社会保障水平合理、持续、有效地增长。建立一个机制能够同时兼顾社会各类人员社会保障正常调整机制和待遇确定机制,开辟和扩大全新的渠道进行筹资社会保障资金,建立一个确保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和安全的投资运营制度。
此外,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还应该包括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健全全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将优抚安置的工作完成,能够满足困难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逐渐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的管理体制,保证建立一个更加快捷便民的服务体系。
摘要: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这基础上,党在十八大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并且明确对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举措和新要求。若要确切落实,用实际行动实施由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统一原则和法治原则,快速有效地进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以法律为依据解决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策问题。做好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将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两个体系作为建设的重点,加快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使之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配套。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3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互助
一、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中工厂关闭,大批工人失业,各级政府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紧急救济工作,对失业工人和知识分子等给予临时救济,对孤老残幼给予经常性救济,成千上万城市贫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1950年到1953年,国家向农村贫困对象共发放救助款近10亿元。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中国逐步建立了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社会救助主要由“单位”提供,单位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不但为职工提供工资,还提供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职工家庭的生活困难也帮助解决。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生活得到全面改善,但由于一些农民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仍处在贫困状态,各级政府采取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捐助、减免农业税等有力措施解决其生活困难。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为解决农村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找到了新的出路,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少数生活困难的农民,也可由集体公益金给予补助。对集体无力补助的贫困对象,由国家给予适当救助。1956年和1960年,中央出台了两个法规性的文件,明确提出对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给予吃、穿、烧、年幼的受教育、年老的死后安葬五个方面的保障,简称“五保”,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村五保制度的雏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城市,社会救助逐步从“单位”中分离出来,单位原来承担的社会救助功能逐步由政府和社会承担。同时,企业不再要求把安排就业作业政治任务,企业内的大批冗余人员被精减推向社会,这时,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救助面窄、标准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凸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贫困对象也逐淅减少,国家和集体主要对缺少劳动力、无法进行农副业生产的农民给予救助,并不断提高“五保”救助的标准。
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全国最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有了一张坚固的“安全网”,贫困群体的“吃饭”问题有了根本的保障。各地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纷纷在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制订了各类优惠扶持政策,以期解决或缓解这部分人“吃饭”以外的各类问题。
为进一步扩大救助面,提高受益人口,各地还对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的“边缘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给予救助,并将对低保对象对象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有层次地逐步扩大到“边缘人群”和“低收入人群”。
二、现阶段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总体上看,全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救助理念、救助手段还比较落后,一些制度设计尚需进一步完善
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会救助法、慈善法,完备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尚未形成,使得社会救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个人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并过分依赖于行政的力量;对于困难群体存在的长期性、必然性认识不足。救助方式和内容单一,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只注重款物救助,忽略心理和权利上的救助;只注重衣、食方面的救助,忽略就业扶持、扶贫开发等发展性救助。少数受助对象对社会救助的作用期望过高,对社会救助过分的依赖;少数地方存在“等、靠、要”思想,在救助过程中重“政府”对社会成员的救助责任,轻“社会”救助潜力的挖掘。
(二)社会救助资源缺乏有机整合,部分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很多内容、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多个社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整体推进。目前社会救助的各项制度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头实施,有些社会救助活动还是由不同的慈善团体来实施的,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缺乏对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难免会造成漏救、重复救助和攀比等现象,难免会出现部门和团体之间相互推诿或相互制约的情况,从而导致有些社会救助政策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三)救助资金缺口还比较大,救助不充分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尽管这几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社会救助的投入,但与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实际问题:一是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不高。二是医疗救助矛盾突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报销门槛偏高,报销比例有限,虽然先后提高了大病报销最高上限标准,但对一些大病十几万至几十万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医疗保险的特点决定了“看得多才能报得多”,而贫困对象自付能力十分有限,由于报销门槛的存在,导致贫困对象小病不去看;由于报销比例的存在,导致贫困对象大病不敢看,在贫困对象中,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救助的覆盖面较窄。除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财政托底外,其它救助项目还不能做到按需施助,只能确保救助重点,满足不了求助者的实际要求。
(四)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力量薄弱,救助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
社会救助工作繁杂,专业性、政策性很强,救助对象不断扩面增量,救助申办要求规范,调查、审核、审批过程繁杂,社会救助需要投入的人力将不断增多,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将不断增加。长期以来救助战线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社会救助信息化系统建设滞后,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困难人员救助应用软件可供使用,所有困难人员的信息资源、救助资源也不能做到在部门之间、各慈善团体之间实现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温家宝总理2008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指出,“当代中国人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一件事——消灭贫困,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紧迫的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而尽最大努力实现消灭贫困的目标。
(一)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体系
用制度和法律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既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
1.做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划
应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统一编制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划,梳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内容,确定建设目标和进度,协调各部门社会救助内容的相互衔接,避免政出多门、自打乱仗。
2.加强调研,加快立法进程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规范统一的法律体系是实现社会救助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要将制定全国性的《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的摆上重要日程,同时,配套出台《城乡低保条例》、《灾害救助法》、《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单项法律法规。通过立法,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救助理念,充分有效地整合救助资源,解决好救助资源贫乏、社会参与救助意识淡薄等问题。
3.进一步梳理规范现行的制度法规体系
根据社会救助的实际,对与形势任务要求不相符合的有关内容及时修订完善。对各项社会救助的原则、对象、类别、标准、程序、资金来源等作出相应规定,使各项救助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对部分条款进一步细化,应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便于操作,利于执行。
(二)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体系
合理科学地安排社会救助资金,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逐步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1.加大并规范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救助体系在内的公共服务的投入。同时,要合理确定各级财政在社会救助方面资金投入的分担比例,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
2.明确税收与社会救助资金的对应关系,固定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
进一步固定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调整和开征相关税源。将个人所得税作为各级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的专项财源。适时开征遗产税,拓展社会捐赠的新渠道,开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为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新的财力支持。
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拓宽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拓宽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多方面为社会救助事业筹措资金。对国家现有政策难以覆盖的领域,如特大数额的医疗费用等,均可交由慈善组织通过社会捐赠来解决。从而形成“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互补、财政投入与民间资本运作相得益彰的社会救助新局面。
(三)夯实救助基础,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如基础不牢,社会救助这座大厦也会倾倒,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一切成果可能功亏一溃。
1.探索分类施保的方法
即对纳入低保的困难群众,按照其困难程度等的不同,实施有差别的救助和保障。其中对低保对象进行更科学细致的甄别,适当照顾收入一般但医疗、教育支出巨大的困难家庭。
2.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激励力度
一是要提倡非正式就业的理念,鼓励人们在社区邻里从事服务业,让城镇失业者参与市政工程服务。政府应积极拓展劳务输出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寻求就业机会。鼓励和支持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在费用减免、提供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困难人口的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强化低保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通过在低保“准入”、“标准”、“退出”方面一系列的区别化措施,激励有劳动能力的对象再就业。
3.加强低保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农村低保的工作程序,资金发放方式,建立健全举报监督制度等,切实把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四)完善专项救助,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能解决困难群众的“吃饭”问题,而困难群众的面临的生活困难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分门别类地建立各种专项制度,以解决其住房、医疗、教育等各类困难。
1.探索建立有效的住房救助制度
在农村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切实做到“应改尽改”、“应改快改”;在城市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受益面,对最低收入困难家庭做到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2.改革与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项目,政府应加大推动力度,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救助范围、救助水平,救助行为;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民间医疗救助事业的发展;考虑和相关医疗制度的衔接。在城镇,要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相衔接,享受医疗救助者应参加医疗保险。在农村,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衔接,凡要享受医疗救助须参加合作医疗,到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后,给予一定的医疗救助;积极完善医疗减免、低保供药和大病重病救助等政策。
3.建立健全农村专项救助制度
一是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五保供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实现社会化发放,建立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二是加强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从政策和资金的两个层面大力扶持吸收民营经济兴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幅度增加农村敬老院的床位数量,全面提高农村五保的集中供养率。
4.探索建立临时救助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低保边缘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拓宽救助渠道。建议将临时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低保边缘或生活危急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济。
5.完善灾害救助制度
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建立灾害应急反应机制,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后救助能力。
6.完善教育救助制度
要加大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步减免或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加大对非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助学券”的补贴力度,提高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标准,将教育公平落在实处。
(五)整合救助资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统筹管理机制
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中蕴藏着大量“政策、物资、服务”等各类社会救助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1+1>2”的作用,实现社会救助成效的最大化,就必须对其进行整合。
1.明确协调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门类基本齐全的专项救助制度,但各项救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有的甚至隐藏在社会中。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对可以合并的救助职能,要尽快予以融合,减少政出多门、救助对象重叠等现象;对暂时合并不成熟的救助工作,要加强整合,达到“一个目标多轮驱动”的效果。
2.整合政府、社会、民间救助资源,提高“合力效应”
首先,要整合政府救助资源,优化城乡社会救助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与民政等部门要广泛协商,科学确定救助资源的内部结构,合理分配好救助资源在不同救助项目上的使用比例。其次,要整合社会救助资源,一是对各类群众团体开展的社会救助活动要予以必要的整合和扶持,避免多头救助和救助不均现象的产生;二是认真总结现有的结对帮扶活动的经验,在帮扶的内容上,帮扶方式上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帮扶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建立相应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企业或个人救助基金,由受托人或慈善组织进行管理,同时加强民政、捐赠企业和个人对其的监督。四是充分发挥义工或志愿者的作用,对困难群众全方面开展现金、实物、服务等方面的帮扶。
3.构建新型社会救助统筹管理和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型社会救助统筹管理和运行机制。
(六)加大人才、信息、平台等配套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支撑体系
要做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树立科学的救助理念、确立正确的救助目标、创立系列化的救助制度是一个必要条件。要将这些理念、目标、制度等落到实处,需要不断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平台的建设、信息化的推进力度。这就要求:第一,积极推进救助主体合法化。设立专门的社会救助行政管理机构,并建有事业单位性质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以推进社会救助主体合法化。第二,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队伍专业化。社会救助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第三,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手段信息化。只有通过社会救助信息化,实现申请救助对象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客观公正地评估申请对象的生活状况,才能准确地认定社会救助对象;只有通过社会救助信息化,实现申请、审核、审批工作流程网上传输,才能提高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社会救助信息化,实现救助信息的统计、分析、查询便捷化,才能及时作出各项救助决策。第四,积极推进镇(街道)救助平台建设。镇(街道)是最基层的地方政府,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最终传播者和实施者,具有上承国家之政策下接百姓之呼声的双重功能,因此,建立镇(街道)救助平台,以街镇“一口上下”运作各项救助工作,充实加强街镇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统一受理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进而实施统一救助,确保救助不重不漏,实现救助效能的最大化,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务[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3]赵禹,李霞.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及完善[J].法制与经济,2007,(3).
[4]刘孝龙.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9,(3).
[5]贾宝和,廖亮. 完善我国城镇社会救助的对策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8,(9).
[6]戴瑾.中国社会救助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4
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
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司法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民银行、扶贫办《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二○一○年三月十日
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
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残联 教育部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中央宣传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文化部 人民银行 扶贫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重要意义。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直接影响2.6亿家庭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备、覆盖面较窄、城乡区域差别较大、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特殊困难和基本需求。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发〔2008〕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帮助残疾人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举措。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二)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坚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坚持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国家总体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优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重点保障与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相结合;坚持资源共享,充分依靠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服务;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理论研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构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任务目标。到2015年,建立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基本框架,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二、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
(一)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
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住房救助制度。城市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等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对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并优先安排实物配租廉租住房。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补助范围,整合资源加快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项目。
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残疾学生要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享受国家助学金;逐步实行残疾人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给予政府补贴。鼓励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按规定落实残疾人相关社会保险补贴和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补贴政策,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对各类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残疾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逐步增加工伤保险职业康复项目。
(三)着力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对低收入残疾人生活救助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对重度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日间照料、护理、居家服务给予政府补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供养范围,改善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水平。实施养育、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相配套的孤残儿童综合性福利政策;支持对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改善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实行财产信托等保护措施。做好伤病残军人等的优抚安置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规划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专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
加强省、市、县三级专业康复机构的建设,省、市级专业康复机构要建设成为当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县级康复机构要开展残疾人需要的康复服务和社区康复指导。未建立专业康复机构的县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充实康复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对城乡社区康复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康复服务需求设立康复室,开展康复训练、家庭病床、转诊随访、亲属培训和健康教育等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开展康复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临床研究等工作。制定完善聋儿语训、脑瘫、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的专业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和康复技术标准,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康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以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专门招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学校。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和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大力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有条件的设区的市和特殊教育学校举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特殊教育学院(专业)建设,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院)、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衔接的机制。
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和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社区教育、家长培训、选派巡回教师等工作中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政策。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按规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妥善解决残疾人劳动争议,依法维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和委托下,综合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发布等支持性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适应评估、就业和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开展盲人按摩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支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统一服务对象、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人员标准和统一服务准则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和服务项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将残疾人就业信息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促进残疾人脱贫。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可及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作用,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帮助农村残疾人获得扶贫贴息贷款,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
(五)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建立健全以省级或省会城市托养服务机构为示范、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精神、智力残疾
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和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娱乐等服务。省级托养服务机构负责全省托养工作的服务示范、业务指导和培训;设区的市和县级托养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和急需的托养服务,对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服务进行指导。乡镇(街道)、社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福利机构开展日间照料等服务,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
(六)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修订完善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园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教育、民政、铁道、交通运输、残联等部门制定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福利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铁路旅客车站、码头、城市交通设施、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等行业无障碍标准并监督实施。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无障碍设备。
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有关部门要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推进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产品研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公共服务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实现信息无障碍。
(七)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残疾人广泛参与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专门协会、社区残疾人组织要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全民健身等政府重点文化体育工程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加强各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和团体建设,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
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为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加强盲文出版和文化资讯建设,加大对盲文、盲人有声读物、残疾人题材的图书、音像制品出版等的扶持力度。各地电台、电视台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和手语节目,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
(八)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残联、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建立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县级以上残联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作用,鼓励和扶持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等通过多种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国家普法规划,不断增强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建设残疾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其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统计工作,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监测和调查。新建、扩建、改建一批骨干服务设施,使残疾人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增强。
四、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计划,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列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城乡基层组织要发挥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列入社区建设规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西部地区要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就学、就医等迫切需求;中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东部地区要全面建设,努力实现保障和服务的能力、水平与残疾人的需求相适应,率先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要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完善农村残疾人保障制度和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
(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经费通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捐助及个人与单位负担等多渠道筹集,其中财政投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加大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等专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并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各类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在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
加快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专门人才培养,将其纳入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渠道,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为残疾人服务的辅助技术和产品。制定政策鼓励扶持辅助器具等相关产业发展。
研究制定无障碍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残疾人社会福利、特殊劳动权益及就业保护规定,制定国家残疾人分类分级标准及配套措施,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
(三)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各种宣传资源,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宣传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先进典型和新经验、新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5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进和谐湖北建设,现就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缓解困难群众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改善其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初步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我省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制度配套衔接不够、救助资源比较分散、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部分群众因生理障碍、疾病、失业、灾害等原因,生活仍然还很困难。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迫切需要构建统一、便民、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二、进一步明确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构架、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构架。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救助为重点,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标准适度、政策配套,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长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2007年,所有市州、县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到2010年,基本达到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资金多元化、服务社会化、信息网络化、保障法制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把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完善政策、强化责任,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救助体系要面向各类特困群众,覆盖城乡,体现城乡共性和特点,做到政策逐步统一、标准相互衔接、工作整体推进、城乡协调发展。3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要围绕统一、高效、便民、科学、协调的目标,协调政府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信息、设施等资源,加大政府投入,拓展社会捐助等筹资
渠道,形成党政领导、部门配合、民政协调、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多元筹资、统一救助的合力。
4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救助标准要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支撑能力相适应、与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相适应,力争标准科学、水平适度。
5覆盖面广,不留空档。要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各类特困群众纳入救助体系实施范围,做到应救尽救、不留空档,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科学确定社会救助的对象和内容
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包括城镇“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流浪乞讨人员、特困残疾人员;农村特困群众,包括农村“五保”对象、特困户、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民;政府确认急需救助的其他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内容包括:
(一)全面落实生活救助。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要突出重点,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因大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是要健全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生活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居住在农村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实行定期定量救助,并根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救助标准。积极推进农村特困户救助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度,形成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努力完善五保供养制度。要不断深化“福星工程”,对愿意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对自愿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按规定的标准落实供养政策。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改善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同时,将“福星工程”实施扩大到城市,对自愿集中供养的城市“三无”人员和孤老优抚对象,采取多种途径,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部集中供养。
四是要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要坚持主动救助、分类救助,重点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和患重病、精神病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大社会救助保护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内,列入规划的市州、县(市)建成社会救助管理站和未成年人救助中心。
五是要健全灾害救助制度。要健全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灾害救助应急机制。做到报灾及时、核灾准确、救灾到位,确保灾民能及时得到衣、食、住、医等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加快推进医疗救助。
一是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2006年试点县(市、区)覆盖到40%,2007年试点县(市、区)覆盖到60%,2008年在全省县(市、区)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对农村特困户和五保对象,由政府资助或社会捐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是积极探索惠民医疗制度。各市(州)和具备条件的县(市)要建立惠民医院或设立惠民医疗服务窗口,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低保对象为主体的特困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优惠服务,减免有关医疗费用,一般不得少于省规定的减免项目。惠民医院应实行医药分开,通过招标或医药公司直供办法,不断降
低药品成本;其医护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定编定岗,并根据其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确定其工资待遇。政府按照服务对象优惠成效给予适当补贴,确保其工资待遇随着服务水平和实效提高而提高。省卫生厅要会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尽快研究制定惠民医疗保障具体办法,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地要根据财力状况合理确定惠民医疗减免的对象、范围、项目、标准和比例,积极探索建立覆盖所有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并资助低保特困对象参加医疗保险,以保证城镇特困居民能够享受低廉、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是逐步健全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募集、社会互助等措施,建立由民政部门主管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农村特困人员提供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起付线的设置和救助比例、救助限额应根据本地实际和财力确定。企事业单位特困人员的大病医疗救助,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建立大病统筹基金或商业保险予以提供。
(三)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加大“两免一补”实施力度。从2007年起,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
要落实“择校生”收费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规定,加大对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并要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困家庭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每年至少要资助5万名贫困中职生完成学业。要逐步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健全“绿色通道”及“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辍学。要逐步完善对贫困家庭大学生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绿色通道”及“奖、贷、助、补、减”相配套的资助体系。从2006年起,全省每年资助16万名农村特困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学,顺利完成学业,并根据需要逐年增加。
(四)积极提供其他救助
一是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各地要坚持保生活、促就业并重,采取政策扶持、对口帮扶等措施,激励、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要及时落实培训、职介、社保补贴和小额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低保对象劳动自救。要优先将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和“零就业家庭”的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户纳入就业扶持范围。劳动保障、农业、扶贫、教育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对农村特困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帮助其尽快转移就业。
二是积极开展住房救助。城镇应根据本地实际,通过扩大经济用房、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方式,逐步适应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农村应通过搬迁扶贫和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等多种措施,力争用3—5年时间逐步解决农村特困群众无住房、住危房等问题。
三是加强法律援助。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湖北省法律援助办法》,落实法律援助经费,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书、代理、申诉、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依法维护城乡贫困群众合法权益。
四、健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
救助体系。
(一)要健全科学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相关救助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管理、指导监督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城乡群众困难状况,了解城乡贫困群众救助需求,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救助措施,并对困难群众建档建卡,规范管理;具体承担城乡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城乡社会救助事业发展计划、规划和制定及扶持项目的确定,优先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及危房改造项目。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落实城乡特困群众就业援助政策和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积极帮助困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并对特困企业职工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和基本养老保险扶持。教育部门负责特困学生救助政策制定、实施及指导服务。卫生部门负责惠民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普及。扶贫部门负责扶持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及扶贫项目实施,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建设部门负责城镇特困群众住房救助政策制定和实施,并对农村贫困群众建房和灾民倒塌房屋恢复给予政策优惠。税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城乡贫困群众税收减免政策。司法部门负责贫困群众法律援助法规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监督。财政部门负责城乡社会救助经费筹集和监管。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社会互助活动。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能,研究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积极为贫困群众解疑难,办实事,提供救助服务。建立部分社会救助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保证各项协调事项落到实处。各地要切实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之列,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对措施不力、救助政策不落实、损害困难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社会救助工作要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应建立救助对象申请,社区、村组调查、初审、上报,乡镇(街道)核查,县级职能部门审批,省市督导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救助工作统一、高效、有序地开展。要健全组织网络,构建社会救助服务平台。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归口管理,构筑一个窗口对外的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城乡居民救助和承办政府部门交办的各项社会救助事务,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要通过公开招聘、加强培训等措施,建立精干高效、廉洁奉献的社会救助工作队伍。要健全以政府为主导,民政部门为骨干,乡镇(街道)为基础,社区、村组为依托的社会救助组织网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要建立档案资料,健全社会救助信息网络。民政部门要摸清底数,逐人建档建卡,逐步建立城乡各类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库,形成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五级纵向贯通,部门横向互联的统一高效、安全完整、规范透明、便民优质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决策、数据查询、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三)要建立资金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对口帮扶为补充,分级负责的救助资金筹集机制。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足额将社会救助资金及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随财政收入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而相应增加,以保证社会救助工作正常开展。各地发行福利彩票所筹集的公益金,主要用于城乡社会救助。要整合民间救助资源,加强社会捐赠归口管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断拓宽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对社会救助资金要实行专
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社会救助资金落实到每一位救助对象。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6
【文件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村[2008]14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2006年我部确定了46个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要求联系点各县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推进村庄整治的有效途径,切实搞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两年来,各地以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危旧的农村住房,整治公共环境,治理垃圾、污水等为重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村庄整治工作,村庄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为进一步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是以县域为单位,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实现“村容整洁”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强化政府改善农村民生责任的具体举措;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局面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村庄整治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积极探索。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建立健全村庄整治有序推进、防偏纠偏、长效维护、经费保障的体制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将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深入下去。
二、深入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基本要求
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要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充分依托县域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县域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一)科学制定县域村庄整治规划
各县要立足县域实际,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结合县域村庄现状特征及未来十至二十年内村庄空间变化趋势,科学编制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提出分期分批予以整治的村庄,纳入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中组织实施。对于具备一定规模、有较强发展潜力、将长期保留的村庄,须确定为村庄整治候选对象;对于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和城郊地区规模较大的、村民整治意愿较统一的村庄,应列为优先整治对象;对于确实需要撤并的、人口持续减少的村庄,也要妥善解决留守村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二)深入指导实施方案编制
村庄整治实施方案是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基本依据。各联系点要指导拟整治的村庄,依据现有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及村民的实际需要,合理编制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在尊重村庄现状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建筑、设施和自然人文环境,完善和改造村庄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村庄公共环境;立足当地实际,统筹考虑村域及居民点范围邻近的山、水、林、田、路等生产生活要素,反映村庄规划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合理规范农民建房行为,防止农民住房依河靠路蔓延建设、无序发展,制止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违反规划随意建房行为;积极指导整治村庄开展废弃宅基地和房屋的复垦、整理工作,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要指导拟整治的村庄,正确把握村庄整治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可承受性的原则,科学确定村庄整治的项目和时序;按照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要求,确定整治项目,提高整治资金使用效率。
(三)有序推进重点项目整治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公共环境。要在村内道路、村庄供水建设和沟渠池塘、人畜分离治理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实施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减少转运量和集中处理量。要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发达地区规模较大的村庄可因地制宜推行集中收集与处理。位于重要流域和水资源保护区的整治村庄,要建设符合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
提高村庄的安全与防灾水平。村庄整治要高度关注农民住房的质量安全,加强农民住房建设安全选址,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农民住宅和公共建筑,要在尊重相关利益主体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加固、拆除和迁建。完善村内消防设施,确保整治村庄有消防水源和必要的消防设施。
保护村庄的乡土、地域和民族特色。村庄房屋和公共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要尊重传统村落的规划布局特点和历史文化风貌,兼顾当代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建造方式的改变,使整治后的村庄特色鲜明、总体协调。防止随意填埋村内池塘河流、盲目取直和拓宽村内道路。
(四)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要完善农民自主参与的决策制度、投工投劳制度、账目公开制度、监督检查制度、项目验收制度等,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包办代替和盲目决策。严格保护农民的合法宅基地权利,保障农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名义,在村庄整治中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随意拆迁农民住房。各县要在尊重农民权益、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适度有序合理开展对严重影响村庄交通、安全、环境的个别农户的宅基地、房屋的整治。村集体组织制定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凡涉及农宅拆迁的,必须征得相关农户的书面同意;拆迁农宅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科学评估、合理补偿、签订协议,及时公示拆迁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凡未经农户同意,未落实新建择址和未得到妥善安置的“五保户”、特困户,一律不得拆除其房屋。
(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村庄整治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要畅通社会参与村庄整治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积极开展县直单位挂钩帮扶和驻县企事业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引导各方面社会力量支持村庄整治。积极开展骨干人员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村庄整治的有关知识、标准和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村庄整治工作,向农民普及村庄整治相关知识与适用技术。
(六)努力构建多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建设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主动联系和协调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建立村庄整治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要通过部门协调机制对村庄整治推进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会商与联合督察,及时纠正基层工作的偏差,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深化县域村庄整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深化村镇规划管理机制改革。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展,科学编制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村镇规划编制内容。要不断完善村镇规划管理制度,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方便农民办事。要通过村庄建设规划,有序引导有条件地区农民相对集中建房,逐步解决农民建房占地过多问题,推进宅基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加强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引导与利益协调。
积极完善县乡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村庄建设管理派出机构,完善乡村建设管理员制度,真正做到“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人做事”。积极发展为农村服务的县级设计单位、有执业资格的从业者和为农房建设服务的个体工匠。依托现有县、乡质检站、安监站的组织体系,建立农房建设服务与监管的组织机构。按照城乡有别、依法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民住房登记发证工作,在“一户一宅”的政策框架下,研究建立相对集中建设公寓的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保护模式。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步骤、有区别地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安全住房,研究国家住房制度框架下长期稳定的农民住房发展政策。
完善村庄整治的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原则和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村庄整治的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明确县乡两级政府、村集体组织及村民在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建立资金筹措与分摊机制,防止产生新的乡村债务和加重农民负担。要多渠道协调筹集扶持资金,整合现有的交通、土地、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村庄整治,切实保护其产权利益。积极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按照城乡统筹思路,县城及中心镇应逐步将周边村庄纳入城镇市政配建及管护系统。探索引入市场运作方式,建立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管护的长效机制。
不断创新多种形式的农民参与机制。要坚持农民自愿、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的原则,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整治。可采取特许经营和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入股合作、自建自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管理、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保护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农户自用为主的项目,应遵循“自建、自有、自管、自用”原则,政府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补助;并允许按照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向其它农户延伸服务,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收益。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各联系点必须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推进县域村庄整治工作的意义,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明确各级责任。省级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联系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开展工作,组织督查。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村镇建设职能,制定县域村庄整治实施方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中,加强对基层的督促检查。镇、乡政府负责组织辖域内村庄整治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经县级人民政府核准后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整治项目实施。
(二)抓好落实工作。要建立技术支持、驻村指导、骨干培训、以奖代补等政府帮扶制度,逐步形成村庄整治有序推进、防偏纠偏和持续改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各县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本意见要求,抓紧落实县域村庄整治工作方案。制定的方案要经省级建设部门审查后报送我部。各县要力争经过5至8年的艰苦努力,全面完成县域内选定村庄的整治任务。
(三)强化监督检查。要严格执行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分级审查制度和农宅拆迁管理制度。村庄整治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并公示后,经县级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实施。各级村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部将对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开展不定期检查,凡工作不力的将取消联系点资格;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将给予表彰和补助。
各省、市的村庄整治联系点、示范点可参照本意见开展工作。省级建设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有关典型材料要及时报我部,以便推广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7
《意见》指出, 北方各地应将供热计量改革作为推进本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 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目标, 落实具体任务和实施计划, 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
《意见》要求, 各地要坚持同步推进原则, 新建建筑工程建设与供热计量装置安装同步,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与节能改造同步, 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
《意见》要求, 从2010年开始, 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 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 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用两年时间,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地级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 实现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据《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供热计量工作实施进度同步出台供热计量价格, 出台的供热价格政策要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为调动用户行为节能的积极性, 可将两部制热价中按面积收取的基本热价比例暂按30%执行。
要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与老旧小区环境改造通盘考虑, 进行综合改造。对已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项目要及时组织验收。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内的供热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督检查, 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依法强化供热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监管, 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不按产品标准和已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以及将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
《意见》指出, 城市政府要将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建立供热计量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将供热计量改革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负责人考核评价内容, 并作为对供热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主要的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供热计量工程质量实施专项检查。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篇8
热点综述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中央连续发出4个一号文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更多的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润泽农桑,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民生问题开始逐步破解。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向迈进;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转变;以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方向发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007年,农民过得更加顺心舒心,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为部署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突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等重点。
角度分析
1、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公平、正义。新《义务教育法》保障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都体现了在社会发展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表明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我国政府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的人民政府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等,都表明国家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3、反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表明“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中央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都体现了党对广大农民的关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发展环保农业,防治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等,都体现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6、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使农村管理更加民主,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7、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也都切实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更多的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润泽农桑。这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8、体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农村乡风更加文明,我国政府注重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典型题例
(2007年宜昌市中考试题第24题)宜昌市某中学学生李明等几位同学利用“五一”长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走进农村,关注民生”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收集到了以下重要信息。
信息一:拍摄了一组宜昌“农村新景”图片
信息二:在走访宜昌市某农村小学校长时,该校长说起一年来的喜事兴奋不已:“现在学生上学不发愁了!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孩子们开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而且,本校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贫困家庭学生还得到了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回到学校后,他们在活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请你参加以下话题的探讨:
(1)信息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信息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分析:该题紧扣社会热点,选材有图有文,形式新颖,设问角度巧妙、灵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看清、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的知识,多视角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说明我国关注民生,重视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免除学杂费,有利于保证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②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免除学杂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若答出“构建和谐社会”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教育公平”等内容酌情加分)。
备考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重大举措()
①说明了共同富裕需要鼓励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②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③更好地保障了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利④体现了党和政府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据报道,11岁女孩陈彦宏的建议“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被写进了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纲要。这说明了陈彦宏()
A、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享有法律赋予的政治特权
C、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依法行使了向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检举的权利
3、山东东营市在2005年9月免除全市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基础上,2007年又把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作为重点工作
来抓。该市的做法()
①是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重大举措②是深人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体现③保障了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一规定表明,在公民权利问题上必须坚持()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B、要求有法可依
C、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
5、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形式,试点工作已开展四年了。目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有两万余人。该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给农民带来30亿元纯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我国走科教兴国之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农业部大力推广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主要解决蔬菜、水果、茶叶、畜禽、水产品等农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农业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②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农业增加经济效益④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6年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表根据上表,回答7~8题。
7、表中数据表明()
A、农村实现了共同富裕
B、国家重视农民生活的改善
C、发展农业生产已不再重要
D、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8、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加,有利于()
①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9、目前,中央在城市中清理各种歧视农民工的法律和法规,维护进城民工的合法权益。这主要体现了()
A、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
D、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0、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6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将安排示范性培训I任务350万人。安排农民工培训有利于()
①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②保证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③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④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④
11、近年来,浙江海盐县依托省内最大的境外就业服装培训基地,有组织地培训输出了2000多名农民到美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就业,人均年净收入5万多元。并且“海归农民”中的多数人成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回国后大多踏上了再次创业之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走出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对外开放③国外市场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④劳务输出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措施
A、①B、①④C、②③D、①②③
5年来,福建南平市林业局科技特派员詹夷生奔走于闽北的山川绿野间,用科技的金钥匙,帮助山区农民开启一扇扇致富之门。她也由此走进了农民的心坎。据此回答12~13题。
12、材料说明()
A、有了科技特派员,农民就会富起来
B、科技是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C、有了科技,农民就可以不勤劳了
D、全国农村都在期待科技特派员
13、要实现全国农民要求共同富裕的愿望,必须()
①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地富裕②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③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截至2007年6月底,31个省、区、市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对象2067、7万人:2429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7 2亿人。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据此回答14~15题。
1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5、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保障
B、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C、它将使弱势群体进一步得到社会的关心
D、它不利于奖勤罚懒,与社会公平相违背
16、2007年9月19日,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揭晓,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林秀贞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对她获此殊荣的正确认识是()
①她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②她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③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④她履行了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7、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家乡新农村建设”课题,通过调查和走访,搜集到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组数据:
(1)根据上表指出该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请你围绕该村存在的问题,就其中的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实践与探究题
18、九年级学生李珂看了最近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列报道,对此非常感兴趣,但也有许多不解之处,为了解开他的疑问,爸爸决定带他去农村奶奶家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这次考察,让李珂目睹了“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景象。
第一幕:汽车刚出城市,李珂就看到公路两旁新竖起几块标语牌,上面写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新一好”“三清三改”等。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啥样子呢?他浮想联翩。
(1)请你联系课本知识,说说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第二幕:村口一块墙壁上写着“新农村建设五字经”。他不由地读出了声:建设新农村,人欢山水笑。培育新农民,知识最重要。生产大发展,生活质量高。治理脏乱差,陋习全除掉。移风又移俗,破除迷信好。“五好”加“一好”,样样不能少。……
(2)“这五字经还体现了课本上的知识呢!”刚读完,李珂就自言自语起来。请你也说说看,“五字经”体现了课本上哪些知识?第三幕:走进村庄,映入李珂眼帘的是一幢幢整齐规划的楼房、宽阔的道路平坦如砥、新型的路灯竖立两旁、房前房后地面清爽、老人娱乐场热闹非凡、乡村图书馆跟城里没什么两样……是什么给农村注入了如此活力呢?李珂开始刨根问底了。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_慈政发〔2007〕80号06-18
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07-28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12-18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10-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等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10-22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2-18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12-17
夏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快速推进12-25
新建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