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共10篇)
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篇1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主备人:毛桂林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2、难点: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具:生字卡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2、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起来读读课题吧。
2、鼓励学生对题目质疑(A:什么实验
B:为什么说是成功的实验
C: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怎样……)
3、导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生子卡片抽读、正音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词语,引导全班讨论解决。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4、练习:用以上几个词语练习造句。
5、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指导书写,强调易写错之处
1、强调:育、系、获、瓶、危、茶易写错之处。
2、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笔和本子,把每个字抄写一遍,要是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可以多写几遍。
(五)、小结
1、这次实验的结果怎样?
2、决定实验结果谁最关键?
3、这个实验有没有成功过?这次实验为什么能成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把课文在家长面前读一遍,并思考这次实验为什么能成功?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认读生字词。
2、陈述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读懂实验过程和要求。
2、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争)
3、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4、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5、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
(三)、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2)指导朗读,读出紧凑,低声的语气。
(3)“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团结协作,紧密配合。)(4)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不假思索”形象地反应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四)、总结
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沉着冷静、先人后己、团结合作)(补充板书)
(五)、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六)、作业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在日记本上。
2、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一次成功的实验
争 ——失败
沉着冷静、先人后己、团结合作 ——成功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篇2
一、实验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 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
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 绳子、尺、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一)、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四、实验结论:
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特点,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都能长大。实验名称:《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
一、实验目标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教学器材:
记录纸
绳子、尺、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里的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四、实验结论:
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不同的植物。实验名称:《观察小动物》
一、实验目标:
1、观察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放大镜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蜗牛。
2、观察蚂蚁、观察鱼。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或鱼。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实验结论
动物都需要呼吸,要水分,会繁殖、会长大、会死亡。实验名称《认识常见动物的习性》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人与黑猩猩的比较
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人与黑猩猩的
相似之处 人和黑猩猩的 不同之处
吃东西 人会制造东西 生孩子 人会说话
都可以走路 黑猩猩会爬树
四、实验结论
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实验名称《小草喝水》
一、实验目标:
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二、实验仪器 水 500ML烧杯
三、实验步骤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毫升的水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四、实验结论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实验名称《会爬的水》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实验仪器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三、实验过程: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四、实验结论: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实验名称:会团结的水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实验仪器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三、实验步骤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四、实验结论
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名称:《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
一、实验目标:
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实验仪器
纸、木头、金属、塑料、放大镜
三、实验步骤
(1)、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球鞋或者其他物品,研究他们制作的材料。
(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3)、汇报研究结果。
四、实验结论
材料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实验名称:《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不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二、教学仪器:
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烧杯、滴管、托盘、打火机、镊子、显微镜或放大镜;活动记录表。
三、实验步骤:
我们了解了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材料纸。但许多地方用纸作材料是不可行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生活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穿的衣服都是由它们织成的。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
2、常见的纺织材料织成的。不同的材料织成的布可以做成不同的衣物,比如:有棉布衣物、羊毛衣、尼龙伞、丝绸衬衫和领带等。
3、讲述:同学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认一认上面的标记,你知道这些衣物是由什么纺织材料织成的吗?
4、学生分组进行,通过纺织材料的标志来识别不同的纺织材料。
四、实验结论:
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篇3
13、花钟》片段教学设计
福建省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李梅霞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妙与神奇!(播放各种各样的花.)
品读重点句子
刚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鲜花,它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花的开放,最先开放的是什么花?(出示: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你也来吹吹看。
(出示:牵牛花开了)
读读这句,你觉得哪句写得美?为什么?
简简单单几个词把牵牛花描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出示: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你读懂了什么?能学学蔷薇绽开笑脸吗?
此刻蔷薇的心情怎样?带上这种心情再读读。
(出示,睡莲从梦中醒来。)
喜欢睡莲的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作者把睡莲开放的样子跟人从梦中醒来的样子有机联系起来,非常生动。想想她会做些什么美梦?
学学睡莲从梦中醒来的样子,带上动作读。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样写花开放,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是花的颜色,可以是花的动作,更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课文中这样美的句子还有许多,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出示其它描写花开的句子)
喜欢哪句就读哪句,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学反思
自评: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展开教学。同样是写“花开”,课文里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品读重点句子时,我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动作读句子,想象花开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情
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妙。为了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句式,我把文中句子进行改换,然后与课文中的句子对比,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总之,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乐学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点评:
在教学中,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让美丽的花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真切、直观的感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能顺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各种花儿开放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学生反馈:
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篇4
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但是,复习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应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提升。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第一、二单元测验数据分析
学生总数:93人
题号 题目 题目分值 总扣分数 正确率
一 选择题 20 260 86%
二 填空题 20 186 90%
三 解答题 计算题 30 418 85%
作图题 6 44 92%
应用题 24 513 77%
第三、四单元测验数据分析
题号 题目 题目分值 总扣分数 正确率
一 选择题 20 160 91%
二 填空题 20 149 92%
三 解答题 计算题 24 185 91%
作图题 6 33 94%
应用题 30 697 75%
第五、六单元测验数据分析
题号 题目 题目分值 总扣分数 正确率
一 选择题 20 141 93%
二 填空题 20 205 89%
三 解答题 计算题 30 363 87%
应用题 30 279 90%
第七、八、九单元测验数据分析
题号 题目 题目分值 总扣分数 正确率
一 选择题 20 175 90%
二 填空题 20 205 89%
三 解答题 计算题 26 314 87%
作图题 10 28 97%
应用题 24 246 89%
从以上单元检测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在计算上,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连续进位、连续退位)、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有余数的除法这几方面。由于计算难度加大,涉及的计算知识点增多,所以学生容易出错。另外,在递等式计算上,也是学生的薄弱方面。
2、在概念的理解上,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如:长度单位,学生对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这些长度观念不清晰,因此,当要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就容易出错。
3、分析、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解决二步计算的应用题中,部分学生没有找准中间量或只求出中间量就止步了。还有部分学生没能抓住主要的已知条件去解决问题。
4、在解题的技能、技巧上有待加强。如:做选择题时,可以采用直接答题法、排除法、检验法等。
二、复习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时、分、秒,毫米、分米、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册第八单元“可能性”和第九单元“排列、组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三、复习目标
1、比较熟练地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3、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4、初步认识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6、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7、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乘法。
五、复习课时间安排
计划课时:10节
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目标 复习重、难点
第一节 数与代数 万以内的加、减法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2、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笔算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有余数的除法 比较熟练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多位数乘一位数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掌握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 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
第五节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有关的加减乘除法知识分析解题思路并解决问题。
分析解题思路并解决实际问题。
①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在解决二步计算的应用题中,找准中间量。
第六节 空间与图形 毫米、分米、千米和吨 1、进一步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3、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画线段。
4、进一步理解吨的质量概念,熟记1吨=1000千克。 1、建立清晰的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和吨的质量观念,结合实际情况正确填单位。
2、能够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第七节 四边形、周长 1、初步认识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会画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3、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2、能正确指出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八节 常用的量 时、分、秒 1、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熟记1分=60秒,1时=60分。
2、能够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 1、建立清晰的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熟记1分=60秒,1时=60分。
2、能够进行时间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第九节 综合练习
第十节 综合卷讲
六、1--4单元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及复习对策
单元 知识点 主要存在问题 对策
一
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毫米、分米、千米、吨的机会少,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不深。
典型错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火车每小时行驶60(米)
小明的身高约是15(米)
橡皮擦的厚约是8(厘米)
一头大象的重量约是5(千克) 1、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引导学生用自己身体或某一具体实物形成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象。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对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可采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加深体验“1千米有多远”,“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
3、先估测,再实测。
4、对比法,理解选择哪个单位更合适。
2、对单位间的进率认识不深,容易混淆。
典型错例:3分米=(300)厘米
60毫米=(6000)厘米 1、建立清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表象
2、熟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辨析相邻单位间和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如:毫米厘米分米米
101010
100
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1、漏加进位“1”和漏减退位“1”。
典型错例:697
+235
822
百位漏加进位“1”
457
-58
405
十位漏减退位“1”
2、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典型错例:402
-74
338
1、通过摆小棒演示,进一步理解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
2、进行进位和不进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进位、退位和不退位、连续退位和连续不退位的对比练习,避免学生出现定势思维。
3、针对漏加进位“1”和漏减退位“1”,进行专项练习。
如:479613
+386-255
58
1、通过摆小棒演示,进一步理解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的算理。
2、进行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和不连续退位的对比练习。如:402-71
402-74
三
四边形 1、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和应用;
3、物体长度的估量。 1、画平行四边形容易出错。 1、明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一般先出相邻的两条边,在分别画出它们的对边。)
2、求组合图形的周长
典型错例: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
它的周长是(8)厘米 1、理解周长的含义。
2、进行对比性题组训练,如:
有一个长方形(如下图),长是6,宽是3。
33
6
1)先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再算一算它的周长是多少?
2)把这个长方形剪成2个相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两个正方形周长之和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吗?为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知道求组合图形的周长不是各个小图形周长之和。
四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没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的方法。
典型错例:36÷5=66
1、借助图形,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明确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3、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口诀,进行最大能填几的练习。
如:()×5〈47
4、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检验方法。
2、对“余数〈除数”的定理的理解不深。
典型错例:
在 ÷=5中,除数最小是(A)
A3B4C5D6
1、演示操作,进一步理解“余数〈除数”的定理。
2、对比性练习,加深理解。如:
在 ÷=7中,除数最小是()
在 ÷7=中,余数最大是()
3、在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中,单位名称的书写。
典型错例:有44个同学参加植树活动,每组有6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出几人?
44÷6=7(人)2(人)
借助图形,理解有余数除法中“商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掌握单位名称的书写方法。
4、“加1”的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
典型错例:1壶茶可以倒6杯,来了16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
16÷6=2(壶)4(人)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篇5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教育家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而这个成功的实验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三段:
实验的准备(第1-3自然段)讲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小学校请三个学生做游戏。
实验的过程(第4-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
成功的原因(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二、说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尝试自学、引导自悟、训练自能”(我校县级教研课题)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教学思路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四、说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了解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如:
1、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在说这句话时是不假思索的。就是不用思考,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表现了女孩关心别人、舍身为人的崇高品质。
2、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说教学方法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让学生运用本单元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
(2)把班上的同学分组做类似的实验,看看哪组同学在实验时用得时间最短,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3)继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包括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查找有关资料)。
八年级上册30课诗四首精品教案 篇6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安全 教育
内容
交通安全
缺席学生
无
重点
品味语言,难点 体味诗歌的内涵。
关键
背诵诗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设计
学生活动
课前展示:《湖心亭看雪》相关知识。
两名学生主持,各组准备:
创境激趣: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学生感受
自主学习,展示汇报:
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并明确: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4.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各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汇报,实践创新: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给优胜组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板书设计:
田园生活——热爱归隐农村——自豪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使至塞上》王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安全 教育
内容
交通安全
缺席学生
无
重点
品味语言,难点
体味诗歌的内涵。
关键
背诵诗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设计
学生活动
课前展示:古诗背诵,看谁背的好背的快!
两名学生主持,各组准备:
创境激趣: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流连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学生感受
自主学习,展示汇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2、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4、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各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汇报,实践创新: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圆”“直”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给优胜组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板书设计: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李 白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安全 教育
内容
食品安全
缺席学生
无
重点
品味语言
难点
体味诗歌的内涵。
关键
背诵诗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设计
学生活动
课前展示: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学生竞背。
两名学生主持,各组准备:
创境激趣: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学生感受
自主学习,展示汇报: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3.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明确: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c.“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赏析: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
各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汇报,实践创新:■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略
给优胜组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板书设计:首联:远渡的地点,此行的目的——颌联:写景(远)颈联:写景(近)——尾联:抒情(思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登岳阳楼》陈与义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安全 教育
内容
运动安全
缺席学生
无
重点
品味语言
难点
体味诗歌的内涵。
关键
背诵诗歌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诵读法,教师点拨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设计
学生活动
课前展示:上节课内容。两名学生主持,各组准备:
创境激趣: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记其事,本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学生感受
自主学习,展示汇报: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诗是一首言诗。全诗紧紧围绕“”字展开。
2.欣赏: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将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帘旌不动夕阳迟”,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齐读背诵
各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汇报,实践创新: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略
给优胜组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板书设计: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一年级上册成功训练教案 篇7
教学内容:第一课 播种希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充满希望。
2.培养学生独立规划未来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上创造快乐、体验幸福。教学方法:讲授法、汇报法。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对于和老师同学组成的这个新集体有什么希望。指名学生汇报。
例如:A.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个人都能取得好成绩。
B.我希望老师能多关心我。C.我希望大家都快乐。
2.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
二、试一试
1.把自己的希望画下来并展示。
2.把一年后在学校里的情景画下来并展示。
三、总结
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上创造快乐、体验幸福。
四、成功小提示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第(2)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二课 与成功有约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知道成功都是从小开始的,让学生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成功都是从小开始的,让学生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汇报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
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还有三尺三”
b.小猪
小猪扛锄头,吭哧吭哧走。小鸟唱枝头,小猪扭头瞅。锄头撞石头,石头砸猪头。小猪怨锄头,锄头怨石头。
三、成功小提示
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四、成功加油站
1.学会在大家面前讲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当然,训练很重要。2.在大家面前说话时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事,经过学习就会改变。3.我们只要充满自信地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4.如果能经常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都会成为演说家。
第(4)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四课 快乐合作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使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合作的快乐。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三人一组合作完成任何一幅画 2.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二、说一说
1.说说是怎样分工的? 2.合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3.是怎样解决的?
到垃圾箱里。
2.小青,你最大的优点是爱学习,你在课外学到了很多天文学知识
二、想一想你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别人的赞赏?你在收到别人赞赏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把你认为应该向同学们学习的方面用自己的方式记下来,以后时常看看,勉励自己加倍努力吧。
学生完成作业。
和大家分享读给大家听听。
三、成功加油站 读一读《天使的翅膀》
1.一个小女孩和一个驼背小男孩在快乐地游戏。
2.小女孩得意地说:“我知道你的背为什么是弯的,你猜里面有什么?”。
3.小男孩很紧张,无力地回答:“我不知道。”
4.小女孩笑着说:“弯弯的身体是个竹篓子,里面装了一堆还没有被上帝打开的——天使的翅膀。”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四、成功小提示
要记住紧急电话号码:火警119,盗警110,急救台120,交通事故报警122 第(6)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六课 爱的表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面对众人的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方法:引导法、谈话法、汇报法。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我们每天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邻居都在爱着我们,我们也每时每刻在和他们进行着爱的交流。那么面对给
日
粗野行为。
回想刚才的游戏,按工作纸的内容和大家交流。
三、成功加油站
读一读《陈阿太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第(8)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八课 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换个角度想同一个问题。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汇报法。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用“‖”“○”“△”三种图形,创造一副画
画一画,你就会发现,这三种图形放在一起,会表达很多不同的意思。
二、成功小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是红色,五个五角星是黄色的。
三、成功加油站
读一读《不要急于寻找正确答案》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四、教师小结
第(9)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九课 照镜子
教学目标:1.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汇报法。
第(11)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十一课 排队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过程:
一、我们做游戏
游戏内容:你与另外14名同学要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在一个黑夜里,你们被飞机投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一个地方。现在你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事前规定的顺序站成一排或一列。
游戏规则:a.每个人的号码只能自己看。
b.排队时要蒙住眼睛,并且不能说话。c.按号码大小排列。
二、成功小提示
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
三、总结下你在游戏中的感受
四、成功加油站 读一读《说沟通》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三年级上册习作第一次独自回家 篇8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习作第一次独自回家三年级上册习作8(北师大版新课标)
【要求】写写自己成长经历中最____的一件事
【提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每经历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成长很多。想一想,哪一件事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写时,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写详细,其中自己记忆犹新的一些细节要重点写,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21316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四年级 苏冯睿
指导老师 庄彩琴
夕阳西下,打扫完教室,我匆匆来到校门口,等待家人来接。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家人的影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校门外的人越来越少了。
太阳渐渐西沉,我孤零零地站在校门外,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突然,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独自回家。刚艰难地迈出第一步,我不禁愣住了:天色已晚,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路上车水马龙,被车子撞了怎么办?……进退两难时,我突然想起曹与知同学曾经带病冒雨自己跑着回家。“我既没病,天又不下雨,为什么不能独自‘长征行’呢?”我不断给自己鼓劲儿,决定独自回家。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照着我回家的路。一路上,要过十多个红绿灯,我提心吊胆地迈着步子,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生怕一不留神与家人擦肩而过。
不知不觉,我已站在第一个十字路口。看着眼前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我紧张极了,心怦怦直跳。(小学生作文 )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一位年轻的阿姨从我面前走了过去,我突然想起妈妈曾对我说过的话:绿灯亮了,要和行人一起过马路。我鼓起勇气,随着人群走上斑马线,跟在一个我自认为比较可靠的大姐姐身后,安全地穿过了马路。接下来,我按照同样的方法,终于安全地过了一个又一个红绿灯。
快到爸妈的学校了,突然,我感觉好像有一个身影紧紧地跟着我,心里不禁一紧,出了一头冷汗。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拼命往前跑,浑身是汗,也顾不得停下来擦一擦。就这样,我一路小跑来到了爸妈的学校。
当我站在妈妈面前,正和学生谈心的她大吃一惊。看我脸红彤彤的,头上直冒热气,忙让我坐下。“真对不起,没有去接你,今天我和你爸事情特别多……”妈妈为我倒上一杯水,高兴地说,“睿睿长大了!”
每一个人都会有第一次,只要你有勇气尝试,敢于接受挑战,相信你一定会收获不小。
【简评】
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 篇9
Language Focus:
1. Useful expressions: be based on, as well, climb down…
Teaching Objectives:
1. Master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2.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Christmas Day.
Properties: Recorder
Teaching Procedures:
I. Organizing the class
1. Ask the students to get ready for class.
2. Greeting and a duty report.
II. Revision
1. Check homework.
2. Revise the dialogue of lesson 29, Read and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pairs.
III. Presentation
Give the words connected with Christmas and have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Christmas.
Then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ords.
IV. Pre –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small groups, write down the answers and ask one of each group, to read their answers.
V. Reading
1.
A. Lesson 30
Well, how about in England? What festivals do they have?( Thanksgiving, Hallowmas, Easter and Christmas and so 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 Christmas)
How do they celebrate it?
B. Talk about Christmas
What day in Christmas Day?
What do people call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 Day? (Christmas Eve)
Draw some pictures to help express the meaning.
In that night, children all over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because their parents tell them that Father Christmas will come during the night. Father Christmas is very kind-hearted. Because he gives people presents. How? He lands on top of the house and climbs down the chimney into the fireplace. Then he walks quietly to the bedrooms and fill the stockings with presents. (Teach: eve, stocking, kind-hearted, chimney, fireplace.)
C. Part 1
Get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Part 1.
D. Part 2
Read and do Workbook Ex1
E. Analyze the passage and divide it into three parts.
F. Conclusion.
The new words.
VI. Practice
Have 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together, then in groups.
Have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story of Christmas Day, make sure every student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Day.
VII. Workbook
Do Exercises 2 Individually and check the answers with class.
VIII. 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spending spring festival
一次有趣的实验三年级作文 篇10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说用塑料尺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细小的碎纸片,我决定的自己试一下。于是我先找一张纸,然后把它任意撕成碎片,然后拿起一把塑料尺子慢慢靠近纸片,结果却毫无反应。我再把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起来,一直到尺子发热,然后慢慢地靠近纸片,结果奇迹出现啦,纸片真的被吸起来了,我高兴不已。
后来,我通过查询得知:原来是塑料尺子和头发摩擦产生的热量把纸吸住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啊!
【三年级上册《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09-20
三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教案07-19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7-05
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07-15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10-1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5-20
三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教案05-29
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11-13
三年级体育上册全教案11-17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案分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