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2024-08-17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通用8篇)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1

教育基础模拟题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A.明朝 B.中华民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清朝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

A.课程学 B.社会科学 C.教育学

D.教育心理学

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是()。A.专业培训

B.参加优质课评比 C.校本教研 D.深化课改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扎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A.活动型 B.操作型 C.社会型 D.实践型

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是()。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A.连续 B.发展变化 C.现实 D.具体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学家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马卡连柯

简述小学教育研究对于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意义。教育观念、理论修养、科研意识、教育教学能力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专业学习;专家引领;个人反思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提高理论修养;鼓励身体力行,知行统一;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知识、能力、人格、修养 简述何谓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一个不成熟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2

教学效果评价改革既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自我教学效果检测、 调控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及总结反思整体教学行为的有效手段, 又是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构建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的必要性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了当前教育的多元化趋势。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双向性, 使评价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的方式, 而且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好办法, 更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达到“以评价促反思”的目的。 这样, 不仅对课程教学本身、对学生都能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而且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可以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反馈, 进而有效、全面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2.目前教学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末单次、结论性评价为主, 缺乏多数、综合评价。 单纯地依靠期末一纸分数判断学生整个学期对专业技能课程的把握程度, 只会把学生引导成为知识的储存器, 缺乏对真正有价值的专业技能的理解、吸收和内化, 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为实现与培养目标的契合, 需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及多元的评价形式。

教学评价指标与课程培养目标脱节。 “综合培养, 发展专长, 全程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但单一的评价体系与固化的考核内容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获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这样的学习评价模式容易使学生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知识结论, 模糊了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 导致与培养目标的脱节。

教学评价的反馈体系缺失。 教学评价的反馈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人 (教师、同学) 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学习者,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使学习者不断获得自我意识, 并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反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具有定向和引导功能, 有助于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现状, 看到学习的进展和成效, 增强学习的信心, 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指导探索出能够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循环。

二、科学化的评价内容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注重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合。

以《儿童简笔画》课程为例, 建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包括:评价内容指标 (a.20个不同形象, 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用品、植物、动物、人物、景物五类, 每类画4个形象;b.完成命题简笔画一幅) 、评价方式 (a.闭卷、默画, 时间60分钟之内完成;b.过程类评价:平时作业、协作分组;c.课堂考勤记录) 、评价标准指标 (a.造型:生动、活泼、夸张地表现物象;形象简练、线条流畅, 准确、肯定;形象夸张得体, 动态合理,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b.色彩:色彩搭配丰富生动;符合幼儿美术的色彩, 有明确的色调, 整体感强。 c.创新:构图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材料尝试新材料;技法加入肌理或手工技法, 能与之前学习课程融合d.时间:5分钟、10分钟、20分钟三个阶段) 、归档材料 (a.试实施方案;b.测试登记表;c.测试评选委员会成员名单;d.测试成绩;e.测试总结) , 通过明晰的评价指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有针对性地对其能力、技能、创新、协作等进行训练, 探索、制订每门美术课程的学习评价改革方案, 满足专业需求。

2.评价内容的可实践性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构建评价体系。 改革的根本在于将学习评价融入教学前、 教学中及教学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追踪检测学生整个学习时段的发展和学习情况, 结合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合理构建行为能力、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考核目标, 建立评价点, 建立三位一体的学习评价模式。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开发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要求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程跟踪, 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习、讨论交流、讲解演练等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与他人进行协作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素养, 有利于较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改革的广泛实施。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 探索、制订每门课程的学习评价改革的可能性方案。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及完善评价标准强调平时成绩, 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 分时段、分内容形成综合成绩, 同时要注重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

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符合“实践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1.完善评价实施方案

完善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全程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出发,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建立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既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 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真谛。

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继续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 更应对个体发展中的诸如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是否会学习、会生存、会合作、会做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丰富学习评价形式, 以多样的学习评价形式弥补学习评价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实施新的考核制度。 推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职业面试导向的考核制度, 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评定方式由原来的一个方面扩充为“平时成绩记录”、“期末成绩综合考试测试记录”、“综合成绩评定”三个方面。平时成绩记录由“单次作业成绩”、“课堂练习态度”、“小组合作练习表现”、“考勤记录”、“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表现”及“学校内外专业比赛” 组成, 课程期末成绩综合考试测试包括能力、技能、创新、协作表现测试四大部分。

拓展实训基地, 完善实习管理及考核方案。根据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标准和要求,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践课程, 需强调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建立符合幼儿园实际需求与学生情况的实践课程目标体系; 其次要制定与实践目标和幼儿园工作相吻合的实习课程框架及内容体系; 再次要建构与目标体系和幼儿园工作任务配合使用的学习评价体系。

2.多样的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表现性评价中, 对过程的观察、记录评分常采用日常行为记录、行为检核表、评定量表和学习文件夹等方法, 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 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 达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以及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素质的发展状况。

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画》课程为例, 其教授内容大体分为儿童线描和儿童色彩两大部分, 需要针对性地确定考核评价手段及标准。 线描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构图的基本形式 (S型、X型、水平和垂直分割等) , 理解点、线、面, 能用丰富的点线面装饰造型;色彩要求学生认识三原色、对比色、临近色、互补色等, 学会使用拓印、喷洒、粘贴等肌理技法丰富儿童画作品形式。 根据课程内容, 分阶段、分内容、分时间评价, 并尝试评价形式多元化 (案例分析、平时作业、行为观察、实践创新) , 将学习评价形式根据教授内容嵌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每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分值, 与需要培养的能力对应, 向学生呈现明确、开放式指标, 这样不仅可以立体、多维度、即时地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且推动、调整和促进学习过程的开展,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全面、科学和客观的评价, 达到课程学习目的。

交流式评价: 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与学生直接互动或间接交流收集学生日常学业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与学生交谈, 教师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有用信息, 根据内在的标准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判, 然后推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并调整教学过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 对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状况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评估。 在讨论中, 教师仔细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回答, 对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状况进行评估, 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灵活机动的反应 (如追问、探问等) , 由此推断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 提出进一步的疑问, 以便深入地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探测学生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学前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儿歌的学习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儿歌时, 在感受儿歌独特的语言、童真、童趣的同时, 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 并大胆运用已掌握的音乐、 美术知识, 以多种样式表现对儿歌的理解和演绎 (如演唱、律动, 插图、绘本) 。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评价是对教育效果的检验、 学生知识掌握和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 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实行评价, 提高每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强化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构建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评价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实施,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促成学生由被动、单一、封闭、个体向主动、丰富、开放、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可以帮助学校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清晰培养层次, 改善专业定位不准确等情况, 强化学生综合技能, 对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契合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丽.儿童文学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构建与实施[J].文学教育 (上) , 2012 (9) .

[2]郭力平.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融合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8 (10) .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3

一、拓宽教师培养渠道,形成开放化的教师配置体系

在美国,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是拿到教师资格证书。要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最常见有三种基本途径。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途径,即进入州教师教育机构中学习教育专业,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学制4年。第二种途径是直接向州教师管理机构递交申请。这要求申请者满足所申请证书在学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第三种途径是选择性教师培养方案。一般综合大学中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获得学位证书之后,若有志从事教育事业,可再用1年时间在大学的教育学院学习教育学课程,参加教育实习,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并可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也就是所说的“4+1”学制。此外,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途径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一种是通过紧急教师资格证书的方式获得。这是因为一些科目的教师通常是紧缺的,如科学和数学,一些偏远地区也经常紧缺教师。紧急教师证书的颁发就是为了满足这些特殊的紧急需要。另一种是社会杰出人士聘任制度,这种资格证书主要颁发给一些在特殊的领域有特别声望和成就的个人。

为吸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师工作,给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提供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机会,我国的师资培养渠道应从单一的师范院校向多样化模式发展。改革的第一条渠道是,鼓励综合性大学设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或教育课程班,承担培养、培训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只要师资、课程、设备、资源合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条件,综合性高等学校都可以依据自身的特色,参与师资培养工作,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教师培养和任用机制。第二条渠道是,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但在任教前要到师范院校进修一年,学完必修的课程,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后,方可到中小学应聘。

对参与教师培训的机构应予以严格审定,要保证这个时期培训机构的正规,培训制度的严格、严肃,培训人员的认真负责。对培训的时间、师资、内容、形式应予以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对该类培训机构予以监督,承担师范教育的高校应该参与到教师资格培训中来,并给予培训机构以专业指导,确保申请者经过培训后具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二、改革教师培训内容设置,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美国,教师教育和培训主要由教师教育机构来承担。各州教师教育机构在美国教师教育鉴定协会的指导下,制定教师培训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如下。

1通识课程教育。各州教师教育机构规定的通识课程范围都比较广,主要课程有英语作文和口语、美国历史、数学、物理、地理、生物、文学等。学生在大学完成2年的通识教育后,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自愿性人职考试,成绩优异者才有资格进入教师培养计划。

2专业课程与教职课程教育。进入教师培养计划的未来教师必须在教师教育机构指定的主要通识课程中选择主修一门作为自己的专业课程,目标是掌握该专业系统的知识,为将来的专业教学做准备。同时,未来教师必须学习教职方面的核心课程,获得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教育评价、学科教学法等。

3教育实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美国教师培养的核心问题。未来教师不管是4年制还是5年制毕业生,都必须确保足够课时量的教育实习或见习。有些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实习是分散在各学期进行的,每学期5~12学时不等,有些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年,学时最长的可达一年。

4职前培训。完成教师培训项目的所有毕业生都必须参加职前培训。因为教师教育计划的完成仅意味着毕业生获得了学位,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有了实习经历而已。但他们如何发展教学技能、如何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同教辅人员有效合作、如何面对问题学生、如何评价学生,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是教师职前培训的主要目的。为此,许多州启动了中小学与大学教育学院合作的新教师培养计划。

在我国,进入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的学生,除专业课程外,还需必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几门课程,并在第四学年参加教学实习。对于已进入教师系统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其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讲授教育类课程的形式,之后对所讲内容进行笔试,通过者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教师培训相对简单,实际效果不明显。为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培训应关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达到教师培训的目的,应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结合书本内容和教师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谈谈感想和心得体会;请有经验的教师举办讲座;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分析指导实际案例;举办现场研讨会等等。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学分制,严格地考核,对于培训学分未合格的教师不能取得考试资格。

教师培训的内容要增加通识知识模块,同时,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加入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比如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心理辅导知识、最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培训内容还应体现各级各类教师工作的特色,如对小学教师可增加三字一琴一画的培训,这样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实习环节需要加强,一方面增加教育实习的课时量,另一方面注重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提高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严格教师资格认定考核与评估,提高教师入职标准

美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格认定的高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学历高、专业水平高、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与资格考试规范而严格等方面。到2006年,美国共有47个州采用了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开发的普瑞克西斯职前技能测试系列对教师资格申请人进行考核。

前述的进入教师培养计划的考试采用的就是PraxM,称入学鉴定测验。该测试有笔试和机试两种形式,主要测量候选人基本的学业技能,据此初步判定候选人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

PraxisⅡ是用于对初任教师资格认定的测验,题型都是选择题和论述题。具体测验内容包括一般常识、沟通技巧、教育学原理(以案例研究形式出现)、特定学科知识、多元学科知识(英语、数学、历史、科学、体育等)等领域的知识。考试合格者获得初任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1年)。

Praxis I和Ⅱ重视考查书本知识,考试形式局限于书面考试,不足以全面、准确反映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表现性评价或称绩效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教师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表现,来考察其能力状况。

PraxisⅢ和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初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中普遍采用。例如,在康奈狄格州,约10个学科的初任教师在第2年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每个成长记录袋中,教师要结合一个或两个教学单元收集一些材料,包括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整个单元的教案、两盒教学录像带、学生作业的样本以及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等。评价者会根据州学科教学标准,结合一系列指导性问题,给每个成长记录袋评分。没有通过评价的教师资格申请者可以在第3年再次参加成长记录袋评价,如果表现依然不理想,他们将不能获得专业教师资格证书。

对于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学历或学位要求,美国规定最低门槛为学士学位。初任教师、专业教师和终身专业教师这三级教师证书分别以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为基础。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关键环节。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普瑞克西斯标准化的考试体系,对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有很大启示。

首先,制定科学的测试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教师资格考试体系。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中心与相关部门配合,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各级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细致、科学合理的各级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标准化的教师资格考试体系,测试内容应涵盖全面,测试项目要设置合理,测试指标宽度适度,增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可操作性。

其次,采取有效的测试方式,提高测试的信效度。对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可以采用面试、笔试、试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面试来考察申请者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反应、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试应该考察申请者运用教育理论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的内容还要增加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法、教育政策法规等;试讲能更好地考察申请者设计教学、组织课程实施、管理学生、讲解知识及运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对于试讲的评估可采用随机抽取预备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或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讲授一节课的方式,然后由评估专家现场分析评分。

最后,培训评估专家组,提升其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专家评定组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人员组成,接受测评技术、方法与程序的培训。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中,力争使评估结果与申请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为教师资格的认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在学历方面,把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到专科、本科以上的程度,实现学历层次由旧三级向新三级的过渡,即由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结构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上移。

四、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种类,建立灵活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证书体系

总体而言,美国各州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两类: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又有科目、年级和等级之分。按科目来划分,有一般教育科目证书、特殊教育证书、学校服务证书、学校管理证书等几类;按年级来划分,有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几个层次;按等级来划分,有初任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教师资格证书(二级教师资格证书)和高级教师资格证书。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主要有选择性、临时性和限制性等类型,是非正式的资格证书,主要是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而设立,持有者在学历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之后。经考核合格者也可以拿到普通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采用定期认证制度,教师在证书有效期满之前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修完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新的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初任教师资格证书是颁发给刚入职的见习教师,有效期一般为1~3年,以进一步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资格证书颁发给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式教师,有效期5-10年不等,期满需重新认证,次数不做限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颁发给成绩突出的教师,一般终身有效。

美国各州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不尽一致。基础教育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证书在地区间难以合理流动。为解决这种问题,1994年,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全国性资格证书制度,认定的标准更高、方法与程序更加严格。教师在申请全国性资格证书之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已获得学士学位、拥有州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至少3年的教学经验。同时,评估中心要求申请者写出为期三周的单元教学计划,并对其中一天的教学活动录像和评阅过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此外,申请者还要通过面试、现场教学等考核环节,才能获得全国性教师资格证书。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依次分为7个层次,但并没有按学科更细地划分,也没有按照任教年限或职称作分级设置。这种划分方法过于粗放,层次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科专业性也不强。因此,在要求中小学任课教师具备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及相关专家具备资格证书,而且应该把同一领域或类型的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证书做不同等级差别的划分。

建立资格证书的定期认定制度,逐步取消所有教师资格一次认定而终身有效的做法。对于刚毕业的新教师宜颁发短期教师证书,有效期可定为1~3年,经校方考察合格且进修完规定的课程学分即可颁发专业教师证书,有效期可延长至5~10年;对于那些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且有志终身从教的教师则颁发长期或终身资格证书;对于一些急需专业的老师也可颁发临时教师证书。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4

--博恩教育整理--免费下载

351、教师应该重视师德的力量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激情唤醒理想。师德应充满人文关怀。这种激情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的自然流露,它能震撼学生的灵魂,点燃理想的圣火。教育,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二是用欣赏培养自信。师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满天下”“有教无类”。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心田播下“自信与自尊”“善良与宽厚”的种子。教师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生。三是用行动彰显人格。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会留下难忘的烙印。教师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读。加强师德修养,就要从小事做起。

(摘自2005年第五期《人民教育》周友富《师德的力量》)352、储藏童年

童年像只彩色气球,但很多孩子的童年还没有撑开,还没有显示出绚烂多彩的空间,就空瘪着被略过了,结束了。

像许多人一样,我看到老年爱因斯坦伸出舌头做鬼脸的样子非常感动。作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都保持着一份童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成功只是把童年时的问题和兴趣一直保持下来。这就是童心的力量。

童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年龄界限,在一生中发挥着神奇的力量。童心可以让一个人生命力旺盛,让人生龙活虎、魅力四射;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育几乎都是从童心好奇开始;拥有童心的人,能够真切感到新鲜生命的脉动所带来的兴奋和快乐。

想想看吧,一个人过早地结束了童年时代,过早堵塞了童心,该有多么悲哀。这意味着麻木侵入了心灵,程式化的生活霸占了生命,再走得远一点,就奔着阴暗和仄闭而去,离物质和精神的监狱越来越近。

所以,我们必须把童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财富,小心储存起来,这会让你感到一生都很“富有”,有信心;让童心随着人生一直跳动下去。

张圣华文 《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9日第5版

361、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朱永新

362、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生 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 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中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 深刻的意义!

(2005年2月4日《今晚报》佚名《生命之花常开不败》)363、优质学校的体现

学 校必须要扩大学生的生存半径,要让他们今后生存能力更强、本事更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这是学校一项很重要的职责。要让学生学会面对精彩的世界不能回 避、要主动去参与。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要用互联网提升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质量,提升教师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也丰 富多彩,这才是优质学校的体现。

(2005年2月9日《教育文摘周报》《北京二中:让学生用互联网搞研究》)364、要教会孩子从容面对灾难

我们遭受的灾难并不少,但我们接受的关于灾难的教育却少之又少!所以不光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灾难,全社会都应该接受关于灾难的教育。

(2005年1月7日《人民日报》文慧《“海滩天使”的启示》)365、美德在你心中

美德是茫茫大漠中的一棵坚韧的小草,它勇敢地栖身绝地给人以希望;美德是农场上的一只蜣螂,默默地还农场以清洁而不为人知;美德是云中的一粒水珠,在电闪雷鸣中悄悄渗入土地,滋养生命,奉献自己。

美德不一定要做到惊天动地,美德不一定要使你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美德在你心中,不在别人眼里。

(2005年2月14日《德育报》韩卿《美德如耳鸣》 366、人要负重前行

那些心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常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的脚步,从风雨中坚定地走了过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则正像一个没有盛水的空木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就把他们吞噬了。

(2005年2月14日《德育报》钱超《负重前行的货轮》)367、教育不能失去爱和公平老师的善意,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老师的失范,也可以把学生推向深渊。教育失去了爱和公平,就会失去一切。

(2005年2月14日《德育报》唐虞《踩伤心灵的一脚》)368、把细节做亮

一 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 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灿烂星河是因无数星星汇聚,伟业丰功也是由琐事小事积累,让我们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2004年11月5日《今晚报》章睿齐)369、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伤疤

成 功人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在身心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能够自舐伤口,自我疗伤,努力让这些苦难化成美丽的坚不可摧的伤疤。伤疤不但是尊贵的苦难标记,更 是崭新的坚固堡垒,伤过以后,它也许就再不会受伤了,成了身心里最坚硬的部分,让我们可以更顽强地面对人生,迎接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伤疤!

(2004年11月29日《德育报》苗壮)370、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过去的师德建设常常等同于“劳模化“的 事迹教育,教师们常常看到劳模们抛妻别子、丢家舍业的事迹,但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师德观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如果我们单纯地要求教师忍耐,这个世界 上没有任何一种忍耐没有限度;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教师付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向的付出没有尽头。要取得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让我们的师德经久绵 长,我们就必须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中。

(2004年11月15日《德育报》赵翠娟)371、只要心中时时有一面旗

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程的时候,理想便是一面旗;

走累的时候,毅力便是一面旗;迷惘的时候,信仰便是一面旗; 失败的时候,勇气便是一面旗;一旦成功了,冷静便是一面旗 „„朋友啊!只要心中时时有一面旗,还怕什么暴风骤雨坎坷荆棘!(2004年11月1日《德育报》王清让《旗》)372、教师具备宽容这一美德尤为重要

宽容不是别的,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它是老师知识和能力的结晶。宽容的背后是老师融融的爱心,宽阔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广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及正确的 教育思想。教师具备宽容这一美德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重负在宽容中释放,让心灵在宽容中净化,让生命在宽容中升华。

(2004年11月22日《德育报》赵尚斌)373、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就不会有“会当凌绝顶”后“一览众山小”的巅峰时刻。因此,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2004年11月22日《德育报》王波)374、人工作的境界

人与本职工作有着五种境界:

1、无心无意;

2、三心二意;

3、半心半意;

4、一心一意;

5、舍身忘我。人在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境界中干工作,即使做了大官„„也还是不满足、不幸福、不光荣,也还是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夕,也还是会信念流浪、灵魂漂泊、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人在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境界中工作,即使种地、做工,即使做普通的农村教师„„也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灵魂安定,思想深沉„„他们有着坚固温馨、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和那些无心无意工作的人比,他们充满光荣感、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2004年十一期《教师博览》魏书生《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乐园》)375、真正的德育

真正的德育应该给受教育者带来精神的洗礼、灵魂的超越、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纯化,应该指向人的生成。„„可以说,目前德育实效低下的症结之一,就是过于注重“成事”而漠视“成人”,关注行为的改变而忽略情感的升华。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376、德育是追求“养成”,还是“速成”?

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有德行之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换言之,人的德行的生成是靠“养成”的,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速成”的,甚至要用人一生的时间来思考、探索和追求。德育作为转变人的思想、形成人的德行的教育,无疑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因此,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377、德育是追求“内化”,还是“外铄”?

德育的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道德是发自个人良心的、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而非是一个“外塑”的 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而非是一个外在灌输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主观方面理解、接纳和赞同某一道德规范,即使他能按照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去做,其 行为也很难称得上是道德行为。因为此时的道德行为更多的是做给他人看的,而没有把此举融入个人的情感,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不是基于一种道德自觉。因 此,任何强制性的德育“外塑”,都难以培养起真正的道德人格,都会在道德人格生成的知、情、意、行诸环节,尤其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发生阻隔。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李润洲《德育追求什么样的实效》)378、我们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

当今知识爆炸、功名浮躁之时,我们更应提倡反思,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在反思中出智慧。„„我 们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心急气躁,是否违背规律,是否追求立竿见影;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人?是在展示自我,还是在发展学生?是在关 注教案,还是在关注生成?反思自己的素养,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吗?自己的教育理念科学吗?自己的教育艺术高明吗?自己的教育智慧丰厚吗?

(2004年二十二期《人民教育》孙双金《情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379、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知识的渊博,而在于意志的坚定。成功只给于那些持之以恒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也许你并不具备天生的聪慧,但如果你坚持不懈,黄土会变成金子,沙漠会变成绿洲。

(2004、12、6《德育报》第三版裘美芳《比尔。盖茨曾是小图书管理员》)380、敲门的勇气

生活之门,在开启之前,成功与失败都无从判断,当它对你关闭着的时候,你寻求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具备敲门的勇气。

(2004、12、6《德育报》第三版蒋忠平《敲门的勇气》)381、教师要树立生命教育观

教 师首先要树立生命教育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把学生看成是自我生命的实现者,把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可以完成生命力保护的实体。教育不仅 要有它的长度,即对人的一生关怀;还要有它的广度,即展示人全部生活的各种层面;教育更要有它的深度,即教育应该指向人生终极意义的体认与终极关怀,提升 人的精神境界。因而,我们要把教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用生命的标准来评价教育。

(2004年12月6日《德育报》罗秋明《教师要有生命教育观和生活教育观》)382、德育也是服务

传统德育注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重视从社会发展需要去安排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法。但是,这种理念下的德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抵触和不合作。„„其实,德育更应该具有为学生自身发展服务的功能。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应该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安排教内容、设计教育方法。这样,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得到了学生的参与和认可,德育的内容就会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

(2004年12月6日《德育报》第一版王敬东、宋方清《德育也是服务》)383、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德育

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德育,对德育“一往情深”呢?具体来说,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德育充满人情味,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2004年12月6日《德育报》第一版张甄《怎样的德育学生才喜欢》)384、德育在学生面前怎样体现出自己的魅力

德 育要在学生面前体现出自己的魅力,就应该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结合,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紧 密结合,与医治学生的心理创伤紧密结合,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情感价值观紧密结合;就应该让德育抛弃冷漠,充满温暖,减少杀伤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就 应该在具体工作中少一些无病呻吟,多一些心灵震撼,少一些隔靴搔痒,多一些入心入脑,少一些表面文章,多一些深入细致,少一些空洞说教,多一些入情入理,少一些强行灌输,多一些自省体验。唯有如此,德育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才能在德育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2004年12月6日《德育报》第一版张甄《怎样的德育学生才喜欢》)385、“负担”的辩证法

同一门功课,不喜欢的学生会“负担”,但对喜欢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就未必是“负担”。同一门课程,某个“填鸭式”上课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负担”,换一位以“启发式”上课的教师,就可能使学生反而感到是一种享受。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计算几麻袋的数学草稿是件赏心乐事,但是陈景润却在那繁难的公式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数学人生;一些孩子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不能说眼不酸、手不痛、人不累,但是从没有听到孩子们感到玩游戏机有“负担”。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东西,一旦心生快乐和喜好,“负担”就没有了,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感到痛苦。(2004年12月8日《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原载2004、11、15《文汇报》)

386、在加大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

在谈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时候,能不能在“加”字上也做做文章呢?譬如说,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增加课程的吸引力等。如果我们在加大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学生因兴趣的增加而在心理上减轻对学习的“负担”,大概也不失为一种减轻学生“负担的做法。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教学改革或者说“素质教育”才是成功的。

(2004年12月8日《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原载2004、11、15《文汇报》)

387、可怕的教学恶性循环

实际上,在进行“题海战术”时,教师也少不了同样艰辛的重复劳动。在学生负担沉重的时候,教师并不轻松,并已失去自身宝贵的学习、进修、知识更新的机会为代价。当教师也负担重重,没有时 间学习新观念、新方法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的时候,教育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低劣的教育质量,将导致低劣的学生,而低劣的学 生又将拉扯住低劣的教学水平。

(2004年12月8日《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李白坚《换一个方向看“减负”》,原载2004、11、15《文汇报》)

388、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

语 文教学可以充满诗意: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带领学生开展富有活动的对话,让课堂充满了围炉般的氛围与深厚的人文关怀气氛。教师也要勤读书,多动脑,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教育理论等方面的著作都要广泛涉猎。在与书本、与大师对话的同时,更要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为友,使思想更加厚重与深刻,自觉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文学的钟爱和睿智的思想走进课堂,滋润学生的生命,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洋溢生命的律 动,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拥有无穷的魅力。(2004年12月8日《教育文摘周报》第一版上海200名青年语文教师发出倡议-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原载2004、11、12《新闻晚报》)

389、学会取舍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因为有太多的欲望。有太多的欲望而满足不了就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就必然学会取与舍。„„生活中,需要我们取舍的东西很多,无论大小,只要我们应该拥有的,都要学会取舍。几十年的人生之旅,会有山有水,有风有雨,人走在山水风雨中,只有学会取舍,才会生活得踏实、轻松、安详、幸福。

但是,如何做到该取则取,该舍则舍?这里面大有学问。“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只有先取,才有后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有反义,却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当取其所必需,取其所当有,取其所该有,而舍其不能有,舍其不当有,舍其不必有。只有这样,生命才会在“顺当”中度过。

(2004年12月3日《今晚周刊》董玉国)390、要做好“后教育”

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不仅在于种花植树,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在于发现错误后要做一系列扎实的挽救工作。„„然 而现实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我们更多看重的是事中的教育,而对事前和事后的教育则往往被忽略。课堂不守纪律,老师会大发一通脾气完事;作业未交,训斥一通或 罚做几遍,过后作业依然不交;书未背熟,罚站一节,再无任何补救;做错一件事,一纸检讨或保证书便了事,再无下文。这也许就是当今许多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 信的主要原因。

(2004年第六期《中小学班主任谋略》刘汉青《如何做好“后教育”工作》))391、老师的境界

肯定学生是一种教育资源,就不会因为学生的插嘴而恼羞成怒,不会因为自己的浅薄而倒打一耙,不会因为学生的超越而燃起妒火。老师,要有奉献“肩膀”的精神,让学生“登高”望远;老师,要有容人之心的示范,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老师,要有顾全大局的胸怀,让学生游刃有余。

(2004年第十二期《教师博览》8页苏军《学生是一种活化的“教育资源”》)392、教师的精华品质的兑现

学生的教育资源,经过教师乃至教育有深度的开发,有力度的挖掘,有精度的分流,有高度的提炼,就能成为学生和教师乃至社会的共同财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当然,不是把学生“炼”成自己浇铸的模子里的“模样”,才是教育的全部;相反,把学生最大的潜能开发出来,甚至超越自己,这才是教育的优良质地的体现,是教师的精华品质的兑现。

(2004年第十二期《教师博览》8页苏军《学生是一种活化的“教育资源”》)393、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应保持一颗纯朴、真诚、自然、率直的心。虽然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假丑恶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品质,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从教师的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开始,教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敷衍塞责,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面对学生,教师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因为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用正直来塑造。

(2004年12月13日《德育报》叶建寿《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共同成长》)394、“错”里的契机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磕磕绊绊,“跌倒”在所难免。当自己“跌倒”时,不怨天尤人,能反躬自省;当别人“跌倒”时,不冷眼旁观,能热心相助„„这样,既能求得自己心灵的平衡,也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2004年12月13日《德育报》冯春玲《“错”里的契机》)395、用诗意的语言构建道德认知

这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班规:(1)它默默地承载着我们的重量,即使我们的重量一天天地增加。你忍心听到它痛苦的呻吟,看到它残损的肢体吗?――不损坏桌凳。(2)一滴水就有一朵花的故事。――节约用水。(3)大地是一位朴实的老人,它可不愿再让我们给它涂脂抹粉。――不乱丢瓜皮果壳

这些条规不再露着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举着“禁止”、“不许”的拐杖,而是在启发,在诱导,在吟着一段段诗句。她传递着美,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她带来的不再是拒绝和对抗。

(2004年第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永清《行走在教育的诗情画意中》)396、这种情境是诗意的

有一种情境,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智成长的快乐;在这里创造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在这里充分展开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这种情境就是诗意的。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永清《行走在教育的诗情画意中》)397、在起点上不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许多人往往津津乐道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忘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赛跑。在起点上就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甚至随意地下毁灭性的断语,如“木头”、“笨坯”等,就仿佛一个小偷窃走了孩子五彩斑斓的梦。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友香《班主任工作三“位”》)398、适时缺位,以免挡住了孩子的阳光

传统教育中的学生是被管理者,班主任如果搞包办代替,学生只会变得更为脆弱。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善于“发现”学生,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自我体验中长大。有时候,班主任要做的其实就是让开一点,别挡住了让孩子成长的阳光。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张友香《班主任工作三“位”》)399、教育学生淡化功利观念

教师,在平时教育学生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导――让学生淡化功利观念,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看重“过程”的心态,正确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只要“过程”坚实了,成功定会不期而至。

(2004年十一期《班主任之友》鲍培利《话说“华伦达心态”》)400、感恩节的由来

美国的感恩节始于1621年,那年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的英国移民为了感激上帝赐予的丰收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举行了3天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延续下来,并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于是,美国人每逢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都要隆重庆祝一番。这一天,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面对着火鸡、南瓜派的丰盛大餐,进行餐前的祈祷和感恩。这时,每个人都会怀着感激之情细说值得他们感恩的事。现在,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感恩节比圣诞节还要重要。

(2004年十期《班主任之友》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

山东教师考录信息查看关注:

博 恩 教 育 :

中华教师网校: http://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论文 篇5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手段,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工程的根基所在。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力图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教育的主帅。他既是学生的长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这双重角色,做到深入情理,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协调能力、教育艺术、工作方法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如何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以下看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应试教育问题,二是中差生的学习成绩问题,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应试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班主任要勇于战胜自我,尽快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班主任就应该因人、因材、分层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之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特别是如何对待中差生的问题,促进中差生学习成

绩的提高,关系到能否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中差生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教育教学的生动活泼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许多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不论是讲课,还是谈话,都不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有过失,不能体罚,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给学生以鼓励性期待性的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某一优点,而且能使学生智力潜能得到发挥。协调好科任教师的关系,共同管理教育目标

班主任是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协调者。为了更好的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把本班的任课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教育集体,使其目标一致地共同教育影响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建设。班主任只有发挥自身的核心、纽带作用,虚心听取各科教师关于班集体建设、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主动与各科教师协调教育教学立场、策略,求得各科教师广泛认同。这样全体科任教师自觉参与班级管理的风气就会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多设参谋助手,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要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既是班级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织保证。因此,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强化教师的管理职能,而且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

访问学生家庭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班主任通过家访能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等,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很全面的了解,包括各科学习,纪律,性格脾气等,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学生父母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的感觉。家访时教师应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事实求是;要先讲学生的优点,再讲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同时还要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这是家访

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讲,班主任可以发动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班级知识竞赛、演讲,学习操作微机等各项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组织演唱会、艺术品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①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②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③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

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④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品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3 篇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困惑,老师指导怎样想,学生不会表达,老师指导表达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教师要激励意志而不是强迫他们顺从,教师要给于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让学生自己思考

%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演示法开始于夸美纽斯 %案例法是哈佛大学首创 %发现教学是布鲁纳首先提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永远正确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包括:认识对象、认识条件形式和认识过程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西周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书,御,?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5.太学的建立,标识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选择题)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文学学科在当时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

8.19世纪,洪堡(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9.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学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10.从洪堡开始,出现了两个新词:”教自由”和”学自由”。前者是指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自由,后者是指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自由 11.1861年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由林肯总统签署在1862年生效,称为著名的”莫利尔法案”

12.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纽约州),威斯康辛大学

13.威斯康辛思想:1912年, 威斯康辛州公共图书馆管理员查尔斯。麦肯锡首次使用”威斯康辛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对校长查理斯。范海辛提出的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的概括(1904年提出的)。”威斯康辛思想”遂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14.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一所外国语学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性质与功能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15.1903年”葵卯学制”在高等教育阶段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第二级是大学堂,第三级是通儒院。通儒院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16.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的方式的总和(错)17.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对)

18.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问题,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

19.五部法律——学位条例80年;教师法93年;教育法95年——基本法;职业教育法96年;高等教育法98年

20.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两重性,即高等学校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

21.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上可分为三大模式: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并重模式

22.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23.高等教育实践的内容: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管理制度

23.学历是一个什么术语:它是指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24.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世界经合组织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八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对):精英教育15‰以下,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高等教育-超过50‰

25.标准: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比例,又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6.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量化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性条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只是意味着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大量增加(对)

27.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对)28.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力(对)

29.判断题:知识与能力成不成正比(不成正比)30.判断题: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对)31.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对)

32.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判断题)

33.发现教学法是布鲁纳提出的34.科学研究是衡量高等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 35.真正具有科学性的高校科研,从19世纪初开始 36.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者:德国人-洪堡 3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8.(选择)教师的角色特征:传授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代理人的角色

1、“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孔子(“有教无类”——孔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2、“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原则——出自《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学文献。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3、“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4、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5、夸美纽斯(捷克):著作《大教学论》,提出“教学原则体系”的概念。

演示法——始于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中国,始于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6、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7、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19世纪初,洪堡(德国)

9、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组合。(×)

10、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P150

a、运用语言传递为主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b、通过直观感知为主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 c、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自觉指导法等。

11、案例法——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的。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P11912、发现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首先提出。

13、程序教学法——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创。

14、个体通过整理文化材料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析、转换和迁移能力,促进其心理能力的发展。(智力、能力等)——瑞士 心理学家皮亚杰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皮亚杰

15、远程授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16、上课——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17、课程——英国的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用“课程”一词18、1985年我国设立了“教师节”,以促进社会对“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1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0、“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21、“我是林中木”、“独木不成林”——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群体性”。22、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

2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4、高校教师资格是对高校教师资格任职条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5、高校教育实践研究的内容:a.研究教育对象b.研究教学内容c.研究教学方法。

26、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7、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激励法、计量法。P18428、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因于教育。P7229、高等教育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30、1973年,(美)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大众化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至50%之间。(注:比例在15%以下——精英教育阶段;比例超过50%——普及高等教育阶段。)P248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3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32、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

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35、1862年“莫利尔法案”:联邦政府在每州至少资助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即农工学院、资助办法是,按照1860年规定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由联邦政府分得三成英亩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通过出售土地获取建校资金。——赠地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

36、范海斯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包括:(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37、1903年“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1)高等学堂(2)大学堂(3)通儒院 39、199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1、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1.近代高教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教学

3.七艺: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4.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革命初期,中等教育开始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5.19世纪后半期高教的扩展和丰富表现:高教层次多样化、高教形式多样化、英才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6.1998.年8月29日公布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

实施的教育

7.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

才的社会活动

8.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决定领导权2.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制约高等

教育体制4.制约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9.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专门

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4

10.经济发展对高教的决定作用:1.是高教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

旧额定乐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教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高教的结构

11.高教的经济高能:1.高教促进经济增长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提高人们收入

12.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

结构,拉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通过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申汇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13.斯特鲁密林研究:老董简化率 14.舒尔茨研究: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5.丹尼森的研究:美国 16.科学技术对高教的影响:1.内容2.手段 17.高教的科技功能:1.高教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

功能2.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18.文化对高教的影响:1.内容2.高教的实施3高教特色的形成.19.高教的文化功能:1.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具有创新和发展

文化的功能

20.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

为社会提供服务

21.18世纪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功能:1.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

完善与欧洲中世纪,是现代教育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2.高校出现在西方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创立学院。我国追溯到西周时期……..2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大学

自治和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1862年莫理尔法案,范。海

斯的维斯康恩思想,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24.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法长的需要和基本

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5.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

26.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27.99年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8.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

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29.教育目的性质:是一种理想教育、具有客观性 30.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31.高等教育目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激励 32.1961年高校六十条,1998年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应当是学生比较系统的庄我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3.制定培养目标确立的关系:1.德与才2.身与心3.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3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见31页)

3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见32-35页)35.全面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36.高教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开始于古希腊。个人本位源

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老子的道。社会本位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理论。

37.如何看待两者: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

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8.通才和专才:六艺:礼、乐、射、书、数、御。结论:两者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各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有较大的区别。

39.通才:一种同时教育,棋迷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特征;1.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0.专才:配有比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 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特征:1.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和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41.通才专才的结合: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3.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2.马丁。特罗:15% 43.英才高教阶段体现了传统高教的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德培养,大众高教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44.高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5.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哪些学校?主办管理单

位,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

46.依据:1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水平。2.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47.办学体制特征: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多重公立和管理系统(加拿大和德国);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和美国)

48.成教的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4.夜大5.其他

49.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 大学,确立是19世纪德国洪堡 50.高教职位设置的原则:系统、整体效应、最低岗位数量、动态性原则 51.改革重点和方向:1.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

编制相结合;2.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评聘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和嘎权益要得到有效的保证,监视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物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52.高等教育攻关管理体制的模式:1.中央集权型(法国),权力分散型(美

国);既权和分权相结合(德国、日本)

53.体制改革:1.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丹蒂高效的统筹权;

2.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3.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活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4.管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学术权力,法国、意大利)美国模式(行政权

力);英国模(两者结合),1989年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点: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校长是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

事务;/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行政管理层次:校、学院、系

55.行政管理改革方向:1.调整权力机构,下移权力中心,扩大自主权,权责统一2.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化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3.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校人事制度,包括职称评定、人事聘用、分配制度绩考核4.高校后勤社会化,56.影响教育结构的因素:经济、文化传统、科技、教育因素

57.结构状况:1.层次结构(水平结构)2.科类专业结构(12个专业)3.形式结构4.能级结构(比例关系)5.地区结构(梯度/中心城市结构模式)58.高校教师的作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59.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60.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61.培养和提高:1.切实加强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3.加强职业教育 62.教师结构:1.职务结构(职称比例,倒金字/科研;卵型/并重;金字塔型/教学)2.学历结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63.结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合理流动3.克服近亲繁殖

64.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3.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65.高校师生的特点|:1.主体性和互动性增强2.独立性增强。希望平等的交流知识,建立融洽的感情

66.改善途径:1.加强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威,以学以德服人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

67.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导思想;1.尊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3.专业范围覆盖面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合理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68.专业调整:.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需要为出发点;2.积极复制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的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2.改变培养方式3.避免几种倾向:一哄而上、盲目扩大招生,缺乏社会需求预测

69.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较高的认为素质和道德风貌2.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具有现代意识4.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70.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教的总体目标一致2.与社会需要一致3.个人发展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71.社会实践的特征:1.目的在于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内容3.通过先斯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

72.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能力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73.活动形式: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74.一些关系:1.出人才和出成果2.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科研3.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指导4.深入性和广泛性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75.思想政治教育:人在私营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人、塑造人的意识观念的教育活动 76.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7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规律:1.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2.遵循高等教育规律3.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它有各种教育因素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在矛盾中进行;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矛盾运动的过程

78.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

79.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基本理论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4.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5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

80.原则:方向性、疏导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81.方法:1.调查教育2.说理启迪3.情感交流4.榜样教育5.参观访问

82.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马列主义课、思想品德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83.高教科研的地位和作用:1.是高等教育法真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水短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下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84.特点: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室高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85.遵循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3.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4.项目指南和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5.支持青年人元。开拓新的研究领域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86.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强综合研究 87.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1.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观、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88.教学的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油画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89.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90.特点:独立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91.课程分类:1.认识的主体或客体上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分,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3.层次结构上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选课形式分,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

92.教学计划的组成: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

9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育实用性

94.大学教材的特点:1.专门为教学服务2.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3.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创建性、针对性和科学性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便于学习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95.编制教学大纲的意义:它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张节、客体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文件。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96.形式:说明、正文和附录。说明部分阐明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编选的依据,教学方法的提示。正文部分安排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的讲授内容、基本论点和教学时数。附录列举参考书目

97.课程建设的意义:1.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98.内容:1.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的改革2.教学设施的建设3.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4.教学组织与管理

99.要求:1.富有特色2.教材合适3.教学资料完整4.考核手段科学5.有效的教学方法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100.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低;班机授课制(捷克夸美纽斯最早提出),它有利于扩大规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但他强调统一,忽视个性差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101.教学组织形式的趋势: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3.场所的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102.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

103.备课的要求:1.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2.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3.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

104.组织讨论课的要求:1.避免讨论课的无计划性2.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3.善于控制讨论进程4.及时总结

105.教学方法的共同趋势: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试2.由交给学生知识相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106.教育技术的作用: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有利于扩大规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7

一、成人教育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资格的提出

在成人教育领域,随着学习成果认证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强调高质量的教学指导。虽然很少有研究证明特殊的教育程序和成人学习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有许多教学实践和教学能力被成人教育的办学者、管理者和学习者认为是普遍有效的,因而它可以成为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被复制到各种成人教育项目和学习环境中。[1]从20世纪末起,随着有效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成人教育的专业化不仅引起了美国成人教育界的关注,而且也进入政府立法,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如1998年的《劳动力投资法》(Workforce Investment Act)及《成人教育和家庭读写法》(the Adult Education and Family Literacy Act)都提及“批准制定及实施成人教育专业发展计划以改善教学质量”。美国政府还划拨联邦基金用于发展和实施改善成人教育教学成效和专业发展的5年计划。[2]

在此背景下,美国有不少州已经开始为成人教育建立专业标准及指导方针。例如,明尼苏达州发布了《成人教育者教学原则和资格》(Teaching Principles and Competencies for the Minnesota Adult Educator),它概述了对成人教育教师能力的期望;肯塔基州推出了《成人基础技能教师资格概要》(Competency Profile of an Adult Basic Skills Instructor),它列出了60多条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涉及教学、咨询服务和管理;得克萨斯州推出了《成人教育指导》(Adult Education Instructor),主要关注课程和教法;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几个关于教师资格的文件,如《卓越的成人教育项目》(Adult Education Programs of Excellence)、《成人基础教育的典型标准》(Model Standards for Adult Basic Education)等。[3]虽然从总体来说,成人教育还缺乏明晰规定和普遍认可的全国专业性标准,但这些以成人教育专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指导性政策对各州成人教育实践,特别是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随着以有效的项目改善模式为核心的全国标准的推行,教育管理部门的目标是在全国标准的基础上促进教师资格和绩效指示的发展,以促进成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围绕有效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和提高学习成效等方面更好地开展工作。美国教育部推出了“成人教育专业发展合作计划”(Buil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in Adult Education),以配合《成人教育和家庭读写法》的目标。1999年2月,美国教育部成人教育办公室正式颁布了《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及绩效指示》,为各州和地方管理成人教育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示范,受到了成人学习者、管理者和教师的关注。具体的教师资格项目还被广泛用作专业发展计划的方针策略,用来改善成人教育的质量,提高成人教育的成效。

二、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的内容及实施

1. 资格的核心内涵

制定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的主导理念基于3个方面:首先是考虑最大程度有利于成人的有效学习。据研究可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成人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者能适应学习环境;能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程序制定计划和投入;有机会参加社交学习,既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也从同伴那里学到东西;对学习模式有自由的选择,包括感觉形式、思考方法、选择个人和群体学习等;能把学习和经历联系起来,在经验中学习;能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自身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资格的设立与这些设想是一致的,强调教师了解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调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其次,资格的制定反映了美国“取得必需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对工作绩效的定义,其提出的许多技能指标被综合进了教师资格和绩效指示中。例如,强调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与管理人员、督学、同事及学生相处的能力;利用科技、制定计划和分配资源、理解和顺应制度运作的能力;学习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等。[5]第三,教师资格反映了“全国读写文化项目”(National Institutefor Literacy Project)和“为未来而准备项目”(Equipped For the Future)的工作目标。正如其所倡导,教师要有效地适应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就必须理解成人作为工作者、家庭成员、公民和社会成员等多重角色的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建构学习行为的需要。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成人教育项目最需要改善的发展策略,因此现有的教师资格体系包含了多个关于成人有效教学的主题。教师需要发展的具体的技能就蕴含在这些提升质量的主题之中,教师资格也正是通过相应的任务、计划目标和教学内容,反映出有效成人教育的突出特征。整个教师资格全面体现了以下3个方面的有效教学主题:一是在内容和教学策略上与时俱进。教师需要参与一系列的专业发展行动,以保持与新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步发展;二是加强沟通合作,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合作行为,有与同事和学生的合作,也有与组织和团体的合作,教师需要掌握各种各样传达信息的方法。当他们与不同的对象合作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行商议及做出决定;三是对不同的人群开展积极公正的工作。在学习者背景较复杂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是无偏见的、绝对公正的,在组合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时考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保持动态的稳定。

2. 资格的分类

(1)保持知识和追求专业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必须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足够的知识去引导教学过程。资格强调成人学习的知识建构,例如在了解成人学习动机、知识程度、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基础上发展和维持适当的知识和技能,关注通过不同的专业发展行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从业研究和信息阅读)等获得知识。

(2)组织和实施教学。组织和实施教学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这一领域的资格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步骤、课堂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教学紧密结合学习者的能力和需要;要求教师拥有关于成人学习理论、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有序的教学步骤,适当地计划课程以及高效地安排时间,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3)管理教育资源。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强调高效的教学管理,特别是时间的管理,使学习者的时间得到高效的利用。要把时间的计划管理、课程进度准备、有效利用先进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另外,这类资格关注把社会资源组合到教育内容中,强调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4)评估和监控学习。评估学习者的需求、监控学习进展以及提供反馈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环节。监控学习的途径包括直接提问、问卷测评及其他的评估执行方式,个别学习和群体学习的形式都在监控的范围内。这项资格主要关注收集和分析关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的信息,以及使用这些信息计划适当的教学。

(5)承担项目责任和加强项目组织。每一名从业者在其参与的工作项目中都负有一定的使命,因此教师与管理人员、同事和其他团体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十分重要。这项资格主要包括收集、管理和分配信息数据,以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在选择发展项目和修改项目内容时提出建议,加强合作。

(6)提供学习指导和服务。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往往要超出教学以外,教师通常要承担额外的服务角色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这一领域的相关资格包括适当的服务知识及与学习者和同事分享额外的学习资源与教育机会的能力,当学生需要的指导和咨询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帮助。

3. 资格指标体系

《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及绩效指示》将6大种类的资格细分成31项二级指标,每一项指标均与资格相匹配,文件通过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项资格及指示,而且提出了示范例证,旨在给教师和项目管理者提供一些资格指标如何应用在实际学习环境中的具体例子。它用教师技能、行为和实践体现了资格的务实性。

以第一类资格“维持知识和追求专业发展”为例,这一资格细分成8项具体指标:发展和维持关于成人学习和发展的基本知识;发展和维持深入的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懂得怎样教育和帮助学习困难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成人(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能感受和理解成年人作为职业人、家庭成员、公民和社区成员等多重角色的需求和担负的职责;懂得科技体制的运作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和管理中;了解关于本教育机构、社区教育资源和其他途径的教育信息;评估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监控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投入自我定向和大学专业发展行动,将新的知识和技能组合到学习环境以改善教育质量。[6]每一项指标又可以分为3至8项细则,各项细则再给出详细的指标实施例证,以求较为全面、完整地反映该项资格的内涵,并实现其可操作性。

4. 资格的使用

在成人教育领域建立专业化的教师资格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成人教育的质量。有的州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如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肯塔基州等)。在加州等一些教师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较发达的州,已经通过立法规定成人教育教师必须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但专门的成人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还未在全国普及。因此,教育部在发布《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及绩效指示》时呼吁:“州和地方管理部门应把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看作一个指导,而不仅仅是一个说明性的文件。”[7]尽管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并未通过全国立法形成规定的制度,但事实上还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实践。在成人教育专业发展联合会的组织发起下,资格条例在超过3,000名成人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推进,资格体系也通过一些网络学习团队和工作间学习团体得到了发展和完善。[8]

对于州教育管理部门来说,实施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的重点是要把资格与州标准结合起来,许多州正致力于在教育体系中为成人教育制订标准,其关注点是讨论资格在实施中怎样能与各州以前发展的标准更协调一致。各州对成人教育教师认证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要在相应的普通教育层次上得到进一步认证,比如经验、学位、学历、专门的成人教育学分课程证书及其他的一些特别证明等。因此,教师资格可以作为教育认证过程的一部分,资格也可以作为测评教师技能和水平的标准。教师资格的使用与教育项目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的途径主要有:将资格融入职员的定位及入职训练活动中;组织职员对使用资格及绩效指示进行交流讨论;与职员共同协作去发展每一项与项目运转相关的执行指示的例证;指派教师“大使”去协助教育界同行促进资格的使用;与大学合作发展项目,让教师和管理人员与有成人教育项目的综合性大学分享资格的使用,探索怎样让每一类资格都进入实践应用。只有通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协作努力及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行政支持,资格的执行才能取得成功。

三、资格的意义和作用

利用教师资格来推进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有着许多不同的途径,如可以用它来发展和维持高效的成人教育项目,评估现有的职员工作绩效,选择适当的专业发展行动,也可以作为评估工具,用来鉴定项目特征和相关的教学技能。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办学部门、管理者和教师等都成为实施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的受益者。

1. 作为管理部门决策专业发展行动的基础

教师资格可以被用作测评工具来测定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管理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对于资格的集体讨论,从中鉴别哪些资格与所进行的项目更密切相关。教师个人也可以分析哪些资格是他们在专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完善的,从而将它作为自己专业发展行动的基础和重点。在必要评估的基础上,管理部门可以把这部分资格作为目标,在每年的夏季学院或在工作间学习项目中给予关注。也可以直接把资格用作专业发展的工具,鼓励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去创立新的资格指标。

2. 为选拔高质量的成人教育教师提供依据

既然资格已被用作教师认证的基础,那么它就可以作为雇用和招募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地方项目的管理者在招募教师和职员时界定职业标准和工作内容,为做出聘用决定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为了招募到高质量的教师,一些州把成人教育教师资格作为招募高质量职员和教师的指导方针,例如,纽约州就把成人教育教师资格纳入了《1999年成人文化项目管理指南》。反之,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获取资格证明的标准,通过自我评价,检测他们在准备资格条件时应该努力的方向。

3. 评估现行管理的绩效

资格能够作为制定规则的出发点,在规范化的教育评估实践中鉴别现有成人教育策略,不少州已经把资格结合到对教育部门职员的评估中。以资格为基础的专业发展行动作为一个手段和工具,为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机制,从而帮助他们识别出哪些是与评估结果和项目目标相匹配的。管理者也可以观察到,与资格有关的专业发展行动在适应职业目标的过程中是怎样受到监控的影响而改变教育绩效的。

4. 在专业发展区域促进合作

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协作是贯彻资格条款的关键,资格制度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一个联系合作的平台,提高了管理的效益。从专业知识技能的角度看,专业发展行动必须进入深入的学习研究,包括周期性学习、指导和训练以及工作间、协会、研究会和社区学院课程等方式。项目管理者和教师可以探讨不同领域的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资源发表意见,一起合作分享实用的专业发展经验,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的组织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牢固的合作关系,为高质量地实施资格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

5. 帮助教师选择专业发展行动

并不是每位教师都需要精通所有的条款。在某些情形下,有的资格条款是不相关的,如在计算机等设备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与先进教育技术相关的条款就不是必需的。从这一思路出发,资格条款应以合适的途径整合进项目的管理中,从业者应该特别关注他们在项目中的角色,教师可以只关注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所担当角色所需要的相关部分资格条款。因为现有的成人教育项目和目标具有可变性,因此资格也要有足够的灵活变通性来适应不同的项目和教师的实际情况。

6. 用作教师自我评价的工具

对教师来说,资格可以作为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的工具。一方面,资格可用来评价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测评结果可以为个体职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这一工具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实践,明白自己在哪些领域上需要改善,鉴别哪些特别的资格必须优先发展;另一方面,资格又有助于引导教师开展同行评价,以有效反馈自己的工作成效。每一资格执行指示下的具体证据可以作为同行观察的关键点,观察者可以根据他们在学习环境中的行为示范提供反馈,以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Galbraith&Gilley.Professionalization and Certification forTeachers in Adult Basic Education 1986.[M/OL].http://www.ncsall.net/?id=572.2008-08-17.

[2][3][6][7][8]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InstructorCompetencie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1999.[EB/OL].http://www.calpro-online.org/pubs/Instructor%20competen-cies%20and%20indicators%20(C.PDF.2008-01-20.

[4]Melissa Kelly.The Art and Craft of Motivating Students[M/OL].http://712educators.about.com/cs/motivation/a/mo-tivation.htm.2008-02-12.

教师资格证教育基础 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 服务 基础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52-01

自從改革开放以来,师范类院校始终坚持以引领教师的教育改革与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办学的方向,并长期扎根与基层中,不断地深入调查,了解教学改革实际情况与优质师资力量的发展需求,开展系统性理论研究,把握国内外的教师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进程,不断地强化教育特色与创新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 采用改革开放思路推动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

1.1 大力推动“五化建设”发展

第一,积极研究教师教育过程中内容、方法、体制及模式等创新、改革与发展,全面开放教师教育的体系,提升教师教育的层次;第二,稳步地推进教师在入职之前的培养和入职教育以及入职后的能力提高,协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专业、教师资格的认证与教师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之间衔接;第三,积极的寻求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辨证统一,了解要教什么,该如何教等问题,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师综合素养[1];第四,积极的推进由传统的师范教育类型向现代教师教育历史性的转型,并从定向单一的师范教师教育逐渐向分类分层的教师资源培养而转型,从职前职后相背离的二元制培训培养向着两者互相交融的教师教育转变,从专业学科教育和专业教师教育交汇的低水平教育,向着国际通行并且两者在实施阶段相分离的高层次教师教育转变,从一次性的终结式师范教育向着永久性专业化教师教育转变;第五,有效地整合相关教育信息与资源,开发与建设现代网络教育、数字化教育以及多媒体教育,并形成一种共同建立、共同分享的优秀教师教育相关课程和课件资源,从而让教师教育能够有效的运作。

1.2 大力推动“四个创新”发展

第一,努力地构建教师教育的现代化体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从幼儿教师的教育转变成高效师资资源的培训;②从专科与本科教育转变成本科以上的教师教育;③从普通的教育与高职教育转变成成人的教育、入职前的教育与入职后的教育融汇贯通;④从单纯的学历教育转变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有机融合;⑤从单纯的学校教育转变成学校教育和远程教育相结合;⑥从单纯的教师教育转变成教师教育和教师资格相衔接的多元开放性与规范有序性的现代教育体制[2]。第二,开展系统性组织与研发教师教育建设的精品课程,完善入职前与入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第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多元化教育模式,包括本科、实践入职与开放性硕士博士等教育模式。第四,积极分析硕士学位的层次中,在教育一级学科当中构建教师教育的二级学科,并开展系统性的教师教育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标准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理论研究等。

2 采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1 构建RPT能力培养课程

RPT能力培养课程指的是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三种能力,学校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等能力明确为师范生必须具备的三种核心能力,并提出“三种能力并举与三个课堂联动”的RPT培养模式。把原本穿插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计划当中的相关教育类课程有效的提炼出来,并且单独进行设置,同时建立成为以T类课程的建设队伍作为核心,并从属与国家级别的教学队伍以及以国家的精品课程作为可信的能力培养RPT课程群,而能力培养RPT课程群的核心主要有《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以及《实验心理学》等,其能够有效地强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3]。

2.2 完善教学的技能考核制度

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对教学的技能考核不可或缺,而考核必须成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与考核点,培训中心应当包括教育心理的实验室、微格教室以及教育研究的实验室等。此外,教学案例实验室与多媒体实验室等所具有的多功能性成为教师教育中首选培训中心[4]。拥有相应的培训中心后就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技能的考核制度与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竞争制度,而竞争制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在各大师范院校中开展,从二十一世纪开始,要求每一个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课程制作、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讲解内容等一些列教学技能的考核,并且这一项考核在当前逐步地完善中持续应用,并且不管是考取教师资格证还是入职教育行业,都不能脱离这些考核制度的规范。

3 采用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来提高教师的素质

通过振兴教育的行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制度,建立能够普遍的接受各种层次与形式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机构,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师教育目标体系的创新,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与高创新能力的教育人才,不断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为培养经济性高效教育人才做贡献。还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建立教育基本框架的新体制,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5]。除此之外,采用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教育在改革的基础上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教育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于教师,培养教师则主要依靠师范教育,因此,相关的师范院校必须持续坚持以基础教育作为服务任务,不断的发挥师范教学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带头作用,不断激发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潜能,创新与发展教师教育的机制与体系,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为实现现代化教育、适应人力资源需求与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之佐,吴春梅.面向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1,12(1):15-17.

[2]冼秀丽,陈锦山,黄友.解决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脱节问题的尝试[J].高教论坛,2010,25(10):14-16.

[3]张旸,林小妮.中国百年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及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2(4):20-22.

[4]刘新生,何道中.关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1(4):58-59.

上一篇:医院院长在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攻坚阶段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学雷锋班级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