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共10篇)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1
第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实行有效期制。从事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业务的证件有效期为6年;从事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业务的证件有效期为4年。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并编号,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前30日到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换证手续。
第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变更许可事项的,应当向原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实施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的,应当向原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经营前30日到原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教练管理
第二十条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交通部制定的考试大纲、考试题库、考核标准、考试工作规范和程序组织实施。
考试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考试合格人员核发《教练员证》。
《教练员证》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并编号。
《教练员证》的有效期为6年。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应当在《教练员证》有效期届满前30日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换证手续。
第二十三条
鼓励教练员同时具备理论教练员和驾驶操作教练员资格。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应当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规范施教,并如实填写《教学日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记录》(简称《培训记录》,式样见附件2)。
第二十五条
教练员从事教学活动时,应当随身携带《教练员证》,不得转让、转借《教练员证》。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时,随车指导的教练员应当持有相应的《教练员证》。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驾驶新知识、新技术的再教育,对教练员每年进行至少一周的脱岗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职业素质。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教练员教学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进行评议,公布教练员的教学质量排行情况,督促教练员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十八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对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实行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内容应当包括教练员的基本情况、教学业绩、教学质量排行情况、参加再教育情况、不良记录等。
第二十九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教练员档案,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软件,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教练员信息。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是教练员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十条 教练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有关注销手续:
(一)提出注销申请的;
(二)年龄超过60周岁的;
(三)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的;
(四)发生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
原发证机关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未办理注销手续的,应当公告《教练员证》作废。
经营管理
第三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按照经批准的 行政许可事项开展培训业务。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教练员、教学场地等情况。
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注册地开展培训业务,不得采取异地培训、恶意压价、欺骗学员等不正当手段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允许社会车辆以其名义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学时制,按照学时合理收取费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将学时收费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对每个学员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时预约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和预约方式。
第三十六条 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人员,在报名时应当填写《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员登记表》(以下简称《学员登记表》,式样见附件3),并提供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参加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的人员,还应当同时提供驾驶证及复印件。报名人员应当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培训。培训结束时,应当向结业人员颁发《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以下简称《结业证书》,式样见附件4)。
《结业证书》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全国统一式样印制并编号。
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员档案。学员档案主要包括:《学员登记表》、《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结业证书》复印件等。
学员档案保存期不少于4年。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使用符合标准并取得牌证、具有统一标识的教学车辆。
教学车辆的统一标识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四十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教学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保持教学车辆性能完好,满足教学和安全行车的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更新。
禁止使用报废的、检测不合格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不得随意改变教学车辆的用途。
第四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学车辆档案。教学车辆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维护和检测情况、技术等级记录、行驶里程记录等。
教学车辆档案应当保存至车辆报废后1年。
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在道路上进行培训活动,应当遵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并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学车辆。
第四十三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保持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好,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培训记录》以及有关统计资料。
《培训记录》应当经获得相应《教练员证》的教练员审核签字。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执行教学大纲、颁发《结业证书》等情况,对《培训记录》及统计资料进行严格审查。
第四十六条 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评体系,制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监督管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考核结果。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评应当包括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结业证书》发放情况、《培训记录》填写情况、教练员的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培训业绩、考试情况、不良记录等内容。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七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四十八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乱收费、乱罚款,不得妨碍培训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四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当指派2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交通部监制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执法人员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教练员、学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提供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明材料;
(二)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教学日志》、《培训记录》及其他资料;核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技术资料;
(三)在违法行为发现场所进行摄影、摄像取证;
(四)检查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教学车辆和教学设施、设备。
执法人员应当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并按照规定归档。当事人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五十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在许可机关管辖区域外违法从事培训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对其予以处罚,同时将违法事实、处罚结果抄送许可机关。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管理人员、教练员、学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
(二)使用无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
(三)超越许可事项,非法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非法转让、出租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处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接受非法转让、出租的受让方,应当按照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或者在培训结业证书发放时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
(一)未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培训的;
(二)未向培训结业的人员颁发《结业证书》的;
(三)向培训未结业的人员颁发《结业证书》的;
(四)向未参加培训的人员颁发《结业证书》的;
(五)使用无效、伪造、变造《结业证书》的;
(六)租用其他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结业证书》的。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
(一)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许可证件的;
(二)未在经营场所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教练员、教学场地等情况的;
(三)未按照要求聘用教学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学员档案、教学车辆档案的;
(五)未按规定报送《培训记录》和有关统计资料的;
(六)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及设施、设备从事教学活动的;
(七)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
(八)未定期公布教练员教学质量排行情况的;
(九)违反本规定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
(一)未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
(二)填写《教学日志》、《培训记录》弄虚作假的;
(三)教学过程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
(四)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
(五)未按照规定参加驾驶新知识、新技能再教育的;
(六)违反本规定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附则
第五十八条 外商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独资等形式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应同时遵守《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五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件等相关证件工本费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交通主管部门核定。
第六十条 本规定自4月1日施行。12月2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部令第11号)和1995年7月3日发布的《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交公路发〔1995〕246号)同时废止。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2
一、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驾驶员培训行业制度存在问题, 缺乏对驾驶员培训学校有力的考核与监管。
目前我国对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年末, 而且只有这一次考核, 在平时主要以随机抽查为主, 这种简单、松懈的考核监管机制致使驾校把握住了主管部门的检查规律, 做足表面文章来应付管理部门的考核与监管, 甚至不惜采取违法违纪的行为。
(二) 缺乏健全的驾驶员培训教练人员的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驾驶员培训教练人员是挂靠在驾校名下, 驾校只负责学员报名、考试等日常性的管理活动, 而教练员的薪酬是与学员招生直接挂钩, 为了提高自身经济利益, 教练员通常挂靠在多个驾校名下, 这就导致难以实现对教练员的有效管理。此外,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员传授通过考试的技巧, 而缺乏对学员综合驾驶能力的培养, 培训质量较差, 而且教练员还存在着一些辱骂学员、乱收费等现象, 这也制约着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行业的发展。
(三) 驾驶员培训管理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和驾校是负责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的三大组织机构, 由于目前我国驾照考试实行的是“考培分离”的模式, 这就造成了三大机构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与合作,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协调分配问题。一是驾驶员的培训与考试是由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单独运行的, 虽然两者都各司其职, 确保自身工作的有效进行, 但是它们之间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协调, 部分工作不能相互配合、有效衔接, 阻碍了驾驶员培训的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二是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在针对驾驶员培训管理中存在着工作交叉、重叠的现象。公安部门虽然只负责驾驶员考试的相关工作, 但由于其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较大, 它还能进行对驾校和教练员的部分调控和管理工作;而交通部门则是驾校、教练员及驾驶员培训工作的直接主管部门, 这就造成了两者在工作中存在着交叉与重叠, 会给驾校、教练和学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 技术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IC卡计时培训管理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驾驶员教学之中, 该系统通过采集学员的指纹和照片图像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 只有完成培训学时的学员才可进行考试。IC卡计时培训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保证了学员的培训课时和培训内容, 使学员能够充分掌握驾驶技巧, 而且有效规避了学时缩水、偷工减料等现象, 这对促进驾驶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该系统的广泛应用, 驾校为了降低培训成本, 开始采用一些非正规的手段来刷学时, 学员只需掌握驾驶的基本技巧便可参加考试, 脱离了培训课时的束缚, 这就导致取得驾照的学员大部分驾驶技术较差, 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相关管理部门虽然已开始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但是采用的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这类作弊现象依旧存在。
二、完善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 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考核机制。
一是多层次立法, 完善政策法规。国家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和了解驾驶员培训行业和驾校的实际运行情况, 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对法律中相关的空白和盲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要留意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中细节, 发现现行法律法规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 并提出详细化、科学化的意见;各级地方政府要以中央法律法规为依据, 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驾驶人培训政策法规, 实现对本地区驾驶人培训行业的规划与指导。二是制定行业规则, 严格市场准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考取驾照的需求不断提升, 驾驶员培训学校也在不断增多, 为了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培养出优秀的机动车驾驶人, 国家要制定完善的行业规划, 做好对驾驶员培训行业发展的调控与限制, 不断优化驾驶员培训行业结构,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 建立健全驾校的市场准入标准, 成立以驾校、教练员、学员为主体的行业管理协会, 采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新驾校的经营与否, 但要充分保证整个决议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三是深化责任倒查制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机制中责任倒查制度主要是指取得驾照的新司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除了要追究驾驶员的责任外, 还要追究驾校、教练等相关人员的责任, 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部门做到对驾校培训质量的有效评估, 而且还可以使驾校、教练更加重视学员的综合驾驶能力的培训, 从而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 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 多方协调, 加强沟通。
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是对机动车驾驶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的两大组织机构, 但这两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只是各司其职, 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 这就需要一个信息资料交流互通平台, 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促进对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培训、考核与责任倒查的工作效果。公安部门要及时将学员的考试情况及考核过程的优缺点反映给交通部门, 交通部门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培训内容的调整和细化, 引导驾校和教练提高培训质量, 培养出优秀的机动车驾驶人。同时, 在信息资料交互平台上, 公安部门要及时上传新驾驶员的安全事故记录和相关资料, 交通部门以此作为考核评价驾校的依据, 加强对驾校的检查与监管。
(三) 提升技术手段, 提高培训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提高驾驶人培训质量的重要方法。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引入现代化设备, 如多媒体设备、模拟训练设备等, 让学员在上车前首先体会到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 生动、直观地培养学员的应变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 并实现对学员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从学员接触驾驶开始就培养他们良好的驾驶习惯;软件方面主要是指驾校要转变经营理念, 做好培训的合理规划和培训成本的控制, 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驾驶员培训市场的良性竞争;而教练则要采取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和水平, 为我国交通运输培养出优秀的驾驶人员。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人民的机动车驾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交通安全问题。但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机制还存在众多问题, 这就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对驾校和学员的考核机制, 促进相关管理部门的多方协调沟通, 驾校和教练员依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提高培训质量, 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机动车驾驶人员。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机制的完善, 以期促进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的质量提升, 培养出高素质的机动车驾驶人员。
关键词: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政.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机制研究[D].沈阳大学, 2015
[2]陈军星.我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3]陈丽飞.广东省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信誉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08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如今,在交通运输业以及汽车行业发展的双重带动之下,机动车驾驶员产生了巨大的缺口,而为了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与机动车驾驶员相关的培训设计及组织工作相应开展开来,而这种培训工作又急需一种可行、高效的计时培训系统作为参考,保证驾驶学员的合法权益。然而,就这计时培训系统的设计而言,其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包括GPS全球定位、无线通讯、互联网以及人脸识别等在内的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将当前驾驶员培训机构、管理部门以及考试部门在进行驾驶员培训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并最终在实现机动车驾驶员习得的同时提升整个培训企业和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率。
一、系统功能目标概述
本文所设计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系统,旨在利用现有的包括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内的技术,解决目前驾驶员培训、监管机构在进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有效融合当前现有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管理流程,从而最终实现各个用户的使用需求。事实上,就本文所设计并实现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计时系统而言,其主要将计算机管理平台、非接触式IC卡、计时设备以及通讯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几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并最终实现相关单位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过程进行记录、监督、审核、以及建档等功能。其又具体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组建其一个可行的完备驾驶员培训信息系统中心机房,实现对驾驶员培训的数据处理以及视频监控,并与公安交警和交通监管部门实现数据交换;(2)建立起一种可以用于实现驾驶员培训系统与包括省运管网系统、市运管机构内网以及公安交管部门系统在内数据交换的三级光缆专项网络架构;(3)实现满足相关驾驶员培训管理部门对驾驶员培训行业的综合管理,包括训练场地、教练车辆定位、培训场地视频监控等功能;(4)实现满足相关驾驶员培训机构的业务办理及综合管理,包括对学员各类信息的管理。
二、系统设计原则及技术选择
为了实现经济成本最低化以及工作效率及效益最最大化,本文所设计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经济实用型原则,充分调用包括国家通讯网在内的资源、服务、安全及成本優势,在实现结构性能最优的同时,降低硬件设备的成本花费;(2)技术先进性原则及系统稳定性原则即采用现今较为先进并成熟的技术,并兼顾系统的升级、维护等。采用由应用层、通信层以及终端用户层在内的三大结构,保证各层的稳定;(3)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及可扩展性原则。设计的系统要支持多种规格和样式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系统化,并且其运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向广域拓展。
当然,为了实现上一节中所提及的目标,我们主要采用的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中间件技术、构架/构件技术等。另外,基于架构以及建模语言主要用来加强系统设计人员对系统构造的理解,指纹认证技术、RFID射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主要用来杜学员信息作假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学员合法的培训权益。
三、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其在逻辑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共四个模块。其中三层分别为前段通讯层、数据传输层以及数据应用层,这三层的各个功能实现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1)前端通讯层:负责无线数据传输协议的解析,通过本层一方面能够接收安装在车辆里面的车载计时终端的各种数据报告,将不同类型的车载终端数据转换为系统内部统一的协议;另一方面,监控中心通过本层向各车载终端发送各类指令,如设定GPS定位时间间隔、允许学员培训计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此外根据车载终端类型和协议的不同,对指令进行编码后通过无线通讯协议发送出去。通过本层的作用,能够使系统具备兼容多种车载终端的能力,同时保证系统不会因通讯协议变化而变化太多,从而使系统的先进性得到保证;(2)数据传输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处理层;通讯层接收转换完成的数据,统一转发到数据传输层,本层收到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分类存储、解析,将GPS车辆卫星定位数据根据各监控网关的管理权限,将数据下发到各监控终端处理显示;同时将学员培训学时依据平台设定计时条件限制存储于系统平台中,供管理部门、企业、以及学员查询使用;同时本层还负责各监控终端的登录验证,权限管理等工作,通过标准数据协议,能够实时为上级主管部门、培训企业提供定位数据服务和培训学时服务,使系统具备灵活、开放的能力;(3)数据应用层:负责接收来自数据传输层的各种数据,显示电子地图及车辆位置,向车辆发送遥控命令、培训学时计时参数等;数据应用层又可分为上级培训主管部门、培训企业、学员等单元。
四、系统的安全设计及实现
建成后的运营中心以总监控中心为主,随着业务的逐步开展,系统运行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在运营总监控中心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计,避免由于总监控网络的崩溃给客户带来的损失。
本系统是一个从硬件网络先到软件系统再到数据全方位建设过程,因此,系统的安全策略也必须是从硬件、网络、软件系统、数据全方位地考虑。当然,对人员、设备的管理等也是系统安全策略的重要内容。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是决策的集合,它们集中体现了一个组织对安全的态度。更准确地说,安全策略对于可接受的行为以及应对违规做出何种响应确定了界限。
五、结束语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行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目前先进的GPS技术、网络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数据库等技术而提出,具有十分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其还可以在实现机动驾驶员培训过程中的记录、监督、审核及建档管理等功能的同时,对外来的攻击进行防卫,无疑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具有广阔运用和推广前景的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莉.浅析驾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章,2014(01).
[2]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S].
[3]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S].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4
(1996年12月23日交通部令1996年第11号发布)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培训业户
第三章 学员
第四章 教员 第五章 教练车
第六章 教练场
第七章 处罚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培训业户和学员的合法权益,满足道路运输发展和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研究道路交通管理分工和地方交通公安机构干警评授警衔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3〕204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4〕29号)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的业户及参加培训的人员。
第三条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阶段从学员向培训业户申请报名起,至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以下简称结业证书)止。
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单位实行许可证制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考核发证的原则。
第五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包括以下种类:(一)初学驾驶培训(非职业和职业);(二)增驾车型培训;
(三)非职业转职业驾驶培训;(四)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五)机动车驾驶员再教育培训;(六)与驾驶机动车相关的其他培训。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方式分为全日制、学时制两种。学员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培训种类及培训方式。
第二章 培 训 业 户
第六条 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业户必须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以下简称培训许可证)。
第七条 申请培训许可证应符合当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发展规划、依据交通部颁布的开业条件及《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申请、立项、筹建、审核、发证的程序进行。
第八条 申请者凭培训许可证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开业。
第九条 培训业户必须严格按照培训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规模培训,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统编教材,保证培训质量,无教练场地的培训业户须到符合条件的教练场培训学员。
第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每年对培训业户的经营资格、经营行为进行审验,并对培训质量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学 员
第十一条 申请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人员必须到持有培训许可证的培训业户报名。
第十二条 申请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人员应符合下列身体条件:
(一)申请参加大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驾驶员培训的,身高不低于155厘米;申请参加其它车型培训的,身高不低于150厘米;
(二)两眼视力不低于标准视力表4.9(允许矫正);(三)无赤绿色盲;
(四)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五)四肢、躯干、颈部运动能力正常;(六)无妨碍安全驾驶疾病及生理缺陷。
第十三条 申请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年龄应符合下列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2/3(一)大型客车、无轨电车为21-45周岁;(二)大型货车为18-50周岁;(三)其他车型为18-60周岁。
第十四条 申请参加初学驾驶培训的人员应当履行下列手续:
(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申请表》(以下简称培训申请表)(见附件一);(二)交验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护照等);(三)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身体检查证明。
第十五条 需要增加准驾车型的,应当参加增驾车型培训,申请时应履行下列手续:(一)填写培训申请表;
(二)交验驾驶证及相应的结业证书;无结业证书的,须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增驾培训。
第十六条 非职业驾驶员申请职业驾驶员资格,应当参加非职业转职业驾驶培训。申请时应履行下列手续:(一)填写培训申请表;
(二)交验驾驶证及非职业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无结业证书的,须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参加非职业转职业驾驶培训。
第十七条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由培训业户报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后,发放交通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学员证》。
第十八条 学员在培训期间必须按照交通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
第十九条 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业户报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后,发放结业证书,学员凭结业证书报考机动车驾驶证。
参加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机动车驾驶员,除应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车驾驶员)》的有关规定,还必须持有职业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
第四章 教 员
第二十条 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员准教证》(以下简称教员准教证)。
教员包括理论教员(含实习操作教员)和驾驶操作教员。
第二十一条 驾驶操作教员的年龄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大型客车、无轨电车驾驶操作教员为28-60周岁;(二)其它车型驾驶操作教员为23-60周岁。
第二十二条 申请教员准教证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理论教员应具有汽车及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维护、排故实习操作教员应具有驾驶或维修专业技工学校毕业以上学历、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以上技术职称或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资格;驾驶操作教员应具有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驾驶操作教员须持有驾驶证及职业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和汽车驾驶员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大型客车、无轨电车驾驶操作教员须同时具有相应准驾车型7年以上驾龄和15万公里以上安全驾驶资历,其他车型驾驶操作教员须具有相应准驾车型5年以上驾龄和10万公里以上安全驾驶资历。
第二十三条 申请教员准教证应当履行下列手续:
(一)到持有培训许可证的培训业户报名,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员准教证申请表》(见附件二);(二)交验身份证件;
(三)提供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要求的有关证明材料;(四)接受身体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符合本章规定并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核发教员准教证。
第二十四条 教员必须持有教员准教证方准上岗执教;培训业户不得聘用无教员准教证的人员。教员实行轮训制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每年对教员准教证进行审验。
第五章 教 练 车
第二十五条 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练车必须持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教练车标志牌、教练车证。
第二十六条 教练车的要求:
(一)大型客车,车长8米以上,轴距3.9米以上;(二)大型货车,车长6米以上,轴距3.6米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3/3(三)小型汽车,车长3.3米以上,轴距2.3米以上,轮距1.3米以上;(四)
二、三轮摩托车至少有四个档位;(五)其它教练车应符合有关规定。
有自动变速装置的车辆不得作为教练车;教练车的技术状况应符合二级车以上标准,按规定装有副制动器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第二十七条 申请教练车标志牌、教练车证应当履行下列手续:(一)填写《教练车标志牌、教练车证申请表》(见附件三);(二)提供车辆技术等级证明。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符合本规定第二十六条要求的,核发教练车标志牌、教练车证。
第二十八条 持有教练车标志牌、教练车证并在教练场内进行封闭性训练的教练车,凭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办理养路费的免征手续。
第二十九条 教练车应当定期进行二级维护,并每年进行一次技术等级评定。
第六章 教 练 场
第三十条 教练场是指符合《机动车教练场技术条件》,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提供教练的场所。《机动车教练场技术条件》由交通部另行制订。
第三十一条 开办教练场,应当分三个阶段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请审查:(一)立项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初步设计文件;(三)竣工验收资料。
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对符合《机动车教练场技术条件》的,核发培训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经营性教练场凭培训许可证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手续后方可开业。
第三十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每年定期对教练场进行审验。
第七章 处 罚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未取得培训许可证擅自经营驾驶员培训业务的,处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未办理营业执照的,交由工商管理机关按规定处罚;
(二)培训业户超越核定的培训范围和规模经营培训业务的,处以非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
(三)未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规定教材进行培训,致使培训质量低劣的,除应赔偿学员经济损失外,同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四)聘请无教员准教证的人员从事驾驶员培训教学工作的,处以培训业户1万元以下罚款,并对无教员准教证的人员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五)教练车不按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参加年检的,处以每辆车500元以下罚款。罚款必须统一使用财税部门的罚款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国库。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书的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提出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既不提出复议又不起诉且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机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负责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的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不准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违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培训业户、教练场的收费项目、标准、结算凭证及行业管理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税务部门共同制定。
第三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5
昆明市交通局 昆明市公安局公告
第2号
《昆明市机动车驾驶培训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06年3月16日昆明市交通局第6次局务会议和昆明市公安局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昆明市机动车驾驶培训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和考试的监督管理,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驶培训机构)及其教练员的从业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及其教练员从业行为的监督管理。本规定所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培训资格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以及各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驾驶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负责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的考试、发证工作,并对本市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及其教练员的从业行为予以监督。
第四条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对驾驶培训机构及教练员实行培训违规行为累计记分制度和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培训质量排行榜制度。驾驶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练员教学水平、职业道德评议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第五条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驾驶培训机构、教练员违规记分情况以及培训学员的交通事故率、考试合格率,结合教练员教学水平、职业道德评议等情况对驾驶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排位,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的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驾驶培训机构的考试合格率和驾龄在3年以内的机动车驾驶员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向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进行通报。
第七条培训违规行为累计记分制度实行周期记分,一个记分周期为12个月。驾驶培训机构违规记分满分分值为30分,教练员违规记分满分分值为10分。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分值累积未达满分的,分值不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第八条驾驶培训机构以及教练员在教学培训中的违规行为,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理并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予以记分,作为培训质量排行榜评定标准之一。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发现驾驶培训机构以及教练员在教学培训中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通报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九条驾驶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理,并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予以记分:
(一)采取虚假广告招收学员的;
(二)未按照教学计划和训练大纲组织培训的;
(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培训记录》上伪造签名或提供不真实培训记录的;
(四)聘用无教练员证或者教练员证过期人员从事教学培训的;
(五)不使用教练车进行驾驶培训的;
(六)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未及时上报交通主管部门或者隐瞒、瞒报的;
(七)在教学和考试中巧立名目向学员收取额外费用的;
(八)以营利为目的,将由其招收的学员转让到其他驾驶培训机构收取费用的;
(九)未按规定建立教练员、教练车等相关管理制度的;
(十)培训期间有违规行为被投诉,经查证属实的;
(十一)教练车未按期进行等级评定及二级维护的;
(十二)不按规定上报教学计划和教练员不按规定填写教学日志的;
(十三)在办理学员报名手续时不按规定开具发票的;
(十四)在非标准规定教练场地训练的。
有前款第(一)项至第(七)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30分;有前款第(八)项至第(十一)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10分;有前款第(十二)项至第(十四)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5分。
第十条教练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理,并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予以记分:
(一)未按照教学计划和训练大纲开展培训的;
(二)教学中擅离职守,造成学员单独驾车的;
(三)不履行审批手续,串校执教的;
(四)教学时不使用教练车进行培训或者未携带教练员证的;
(五)在教学中有违反职业道德等不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10分;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5分。
第十一条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发现驾驶培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处理之外,应当将情况书面通报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予以处理,并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记分:
(一)在学员考试过程中有贿赂或者舞弊行为的;
(二)不符合条件申报和预约考试的;
(三)驾驶培训机构在申请和预约考试等业务中不按规定使用计算机操作口令的;
(四)业务代办员或者教练员提供虚假身体条件证明的;
(五)对科目一、二初考及格率达不到70%,科目三初考及格率达不到80%的;
(六)实际考试人数未达到预约报考人数85%的;有前款第(一)项情形的每次记30分;有前款第(二)至第(四)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10分;有前款第(五)、第(六)项情形之一的每次记5分。
第十二条驾驶培训机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分值累计未达满分的,以实际记分累计分值计算驾驶培训机构培训质量排行榜排名。第十三条驾驶培训机构及教练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分值累计达满分或者一次性记分达满分的,作如下处理:
(一)驾驶培训机构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分值累计达满分或者一次性记分达满分的,培训质量排名末位,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抄告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
(二)教练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被累计记分达满分的,由所在驾驶培训机构暂停教练工作三个月;
(三)教练员一次性被记分达满分的,由所在驾驶培训机构暂停教练工作六个月。
第十四条教练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一)饮酒后从事教练的;
(二)在非指定路线进行科目训练的;
(三)教练过程中让与教学无关的人员在教练车辆上乘坐或者乘坐学员超过核定学员人数的;
(四)教练员在教学中故意指使学员违反交通法规的;
(五)其他在教学训练中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教练员做出处罚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应定期向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通报。第十五条依法对驾驶培训机构做出责令限期整改的,在整改期间,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可暂不受理该驾驶培训机构的申请和考试业务,其学员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调安排到其他驾驶培训机构培训。驾驶培训机构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并经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检查验收合格的,由市驾驶培训管理机构或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情况抄告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所。
第十六条本规定未尽事宜,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 篇6
甲方(培训机构名称):___________
乙方(学员姓名):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员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
报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准驾车型:____________型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本协议书为维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就机动车驾驶培训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义务
1.甲方在乙方办理报名手续及签订本合同前应向乙方出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及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如实向乙方说明本校的基本情况,并按照交通部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向乙方提供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
2.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教练员须持有交通部门颁发的教员《准教证》,教练车须在交通部门注册登记。
3.本合同签订后,甲方一次性收取学费_______元,包括所有培训费及理论、场地驾驶、路面驾驶考试______次的报考费及相关费用。同时,针对以上发生的费用,甲方须向乙方开具发票。
4.甲方必须严格按照交通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学员进行培训,保证学时及教学质量;由于甲方教学不规范,给乙方或第三人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失的,应由甲方赔偿经济损失,并对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二、乙方义务
1.乙方入学后,应配合甲方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培训计划,认真学习,服从教员指导,保证完成课目训练,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交通部门所规定的培训学时;
2.按照本合同第一条第三款的约定,按时向甲方交付培训费用及相关费用;乙方如果考试不合格需参加补考,按本合同第一条第三款报价,未包含补考费用的,乙方按考试部门规定的金额的要求需另交与补考相关的费用,并由甲方按本合同第一条第3款的约定向乙方出具相关票据;
3.乙方报名申请培训时提供的证件及相关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在各科考试过程中,因乙方提交的证件或信息有失真实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4.乙方因违反相应法律法规或因拒不服从教练员指导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由乙方赔偿经济损失,并对其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三、甲乙双方的权利
1.如有一方未遵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的培训学时,另一方有权拒绝在《教学日志》、《培训记录》上签字。
2.乙方未按照甲方通知的时间参加培训或考试,超出驾驶技能证明有效期仍未取得驾驶证的,甲方有权不予退费;如未超出驾驶技能证明有效期的,可以安排乙方继续参加培训、考试。
四、关于退学
培训过程中,乙方因自身原因中途申请退学的,应参照沈阳市物价局[XX]114号文件退费或在补充条款中增加退费的约定。
五、关于补充条款
关于本协议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如不能达成一致,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讼诉。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并由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一份。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至乙方取得驾驶证为止,合同最长有效期限以乙方驾驶技能证明的最后限期为准。
附件:
1.参考收费项目及标准
2.学时计划及时间安排
3.沈阳市物价局《关于规范沈阳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收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沈价发[XX]114号)部分内容摘要 。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法定人代表人签字: 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乙方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1.参考收费项目及标准:
体检费:_____元 教材费:_____元
照相费:_____元 保险费:_____元
理论考试费:_____元 邮递费:_____元
场地考试费:_____元 制证费:_____元
路面考试费:_____元 场地费:_____元(c1)_____元(b2)
资格鉴定费:_____元
以上收费标准以政府部门规定为准
培训费:_______元其他:_______元
合计:_______元
2.学时计划及时间安排:
c1:理论培训:_____学时路面培训:_____学时
场地培训:_____学时其他:_______学时
合计:_______学时(1小时/学时)
b2:理论培训_____学时其他:_______学时
合计:_______学时(1小时/学时)
(c1、b2培训学时中的驾驶模拟器培训学时暂不执行)
3.沈阳市物价局《关于规范沈阳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收费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沈价发[XX]114号)部分内容摘要:
浅谈机动车驾驶与英文 篇7
目前我国常见的外国机动车品牌及其英文有以下几种:奥迪 (AUDI) ;宝马 (B.M.W.) ;奔驰 (BENZ) ;本田系列 (HONDA) ;飞度 (FIT) ;锋范 (CITY) ;思域 (CIVIC) ;雅阁 (ACCORD) ;CR-V;思铂睿 (SPIRIOR) ;奥德赛 (ODYSSEY) ;标致 (PEUGEOT) ;别克系列 (BUICK) ;新世纪 (CENTURY) ;君威 (REGAL) ;凯越、英朗 (EXCELLE) ;HRV, 君越 (LaCross) ;荣御 (ROYAUM) ;林荫大道 (Park Avenue) ;别克商务车 (GL8) ;昂科雷 (ENCLAVE) ;大众系列 (VOLKSWAGEN) ;宝来 (BORA) ;高尔夫 (GOLF) ;捷达 (JETTA) ;桑塔纳 (SANTANA) ;朗逸 (LAVIDA) ;迈腾 (MAGOTAN) ;速腾 (SAGITAR) ;辉腾 (PHOETON) ;帕萨特 (PASSAT) ;途安 (TOURAN) ;途观 (TIGUAN) ;途锐 (TOUAREG) ;菲亚特系列 (FIAT) ;博悦 (BRAVO) ;领雅 (LINEA) ;朋多 (GRANDE PUNTO) ;派力奥 (PALIO) ;丰田系列 (TOYOTA) ;威驰 (VIOS) ;雅力士 (YARIS) ;花冠、卡罗拉 (COLOLLA) ;特锐 (TERIOS) ;锐志 (REIZ) ;凯美瑞 (CAMRY) ;普锐斯 (PROUS) ;汉兰达 (HIGHLANDER) ;RAV4, 普拉多 (PRADO) ;皇冠 (CROWN) ;福特系列 (FORD) ;福克斯 (FOCUS) ;嘉年华 (FIESTA) ;麦克斯 (S-MAX) ;蒙迪欧致胜 (MONDEO) ;锐界 (EDGE) ;铃木系列 (SUZUKI) ;奥拓 (AUTO) ;雨燕 (SWIFT) ;天语 (SX4) ;浪迪 (LANDY) ;利亚纳 (LIANA) ;凯泽西 (LIZASHI) ;路虎系列 (LAND ROVER) ;览胜 (RANGE ROVER) ;神行者 (FREELANDER) ;卫士 (DEFENDER) ;发现 (DISCOVERY) ;马自达 (MAZDA) ;起亚系列 (KIA) ;锐欧 (RIO) ;赛拉图 (CERATO) ;霸锐 (BORREGO) ;凯尊 (CADENZA) ;狮跑 (SPORTAGE) ;秀尔 (SOUL) ;尼桑系列 (NISSAN) ;骏逸 (GENISS) ;蓝鸟 (BLUEBRID) ;骐达、颐达 (TIIDA) ;骊威 (LIVINA) ;天籁 (TEANA) ;奇骏 (X-TRAIL) ;逍客 (QASHQAI) ;帕拉丁 (PALADIN) ;三菱系列 (MITSUBISHI) ;戈蓝 (GALANT) ;伊兰特、悦动 (ELANTRA) ;雅绅特 (ACCENT) ;劳恩斯 (ROHENS) ;瑞纳 (VERNA) ;索纳塔 (SONATA) ;途胜 (TUCSON) ;雅尊 (AZERA) ;雪佛兰系列 (CHEVROLET) ;乐驰 (SPARK) ;赛欧 (SAIL) ;乐风 (LOVA) ;景程 (EPICA) ;克鲁兹 (CRUISE) ;乐骋 (AVEO) ;科帕奇 (CAPTIVA) ;雪铁龙系列 (CITROEN) ;爱丽舍 (ELYSEE) ;毕加索 (PICASSO) ;凯旋 (C-TRIOMPHE) ;世嘉 (C-QUATRE) 。
1.2汽车车身上的常见英文及其含义
1.2.1什么是ABS
ABS是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缩写, 即“刹车防抱死系统”。在没有ABS时, 如果紧急刹车一般会使轮胎抱死, 由于抱死之后轮胎与地面是滑动摩擦, 所以刹车的距离会变长。如果前轮锁死, 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 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 后轮将失去侧向抓地力, 容易发生甩尾。特别是在积雪路面, 当紧急制动时, 更容易发生上述的情况。ABS是通过控制刹车油压的收放, 来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 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1.2.2什么是EBD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 中文直译为“电子制动力分配”。汽车制动时, 如果四只轮胎附着地面的条件不同, 比如, 左侧轮附着在湿滑路面, 而右侧轮附着于干燥路面,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 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由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 然后调整制动装置, 使其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高速调整, 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 (牵引力) 的匹配, 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
1.2.3什么是ESP
ESP是英文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的缩写, 中文译成“电子稳定程序”。这一组系统通常是支援ABS及ASR (驱动防滑系统, 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 的功能。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 然后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 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P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 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1.2.4什么是SAS
SAS是Safety Alarm System的缩写, 即汽车安全预警系统。装有该装置的汽车运行后, 安装在车胎内的各分机由动态传感器自动供电, 通过各类传感器对轮胎进行压力、温度实时监测。若某一个轮胎发生气压、温度变化时, 则无线发射信息给主机, 主机通过中央处理器运算判断各种数据后, 发出对应的语音、数字显示、灯光提示, 使驾驶员及时获知警情;视线不好的天气, 开启可自动调光的强光警示灯, 实现引路导航及防追尾功能。从而为您实现智能化预警, 保证了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1.2.5什么是AIRBAG
SRS/Airbag指的是安全气囊。气囊, 是大家所熟悉的被动安全配备。其英文正式名称为SRS (Supplement Restraint System) 辅助约束系统, 而依其结构亦常直接称呼为Airbag。
气囊是高强度的布囊, 平时折迭扁平地收纳在车室装潢之中。当车辆发生撞击意外时, 撞撃感知器侦测到意外发生后, 便会启动气囊。气囊将会迅速的充气, 做为乘员与车辆之间的缓冲体, 避免因为撞击到车体的结构或是破损的玻璃等物品而受伤。而在达成缓冲效果之后, 气囊的机构亦会迅速排气, 以避免阻挡驾驶人的视线及救援工作的进行。
1.3高速公路上的常见英文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篇8
编辑同志:
老张今年已满62岁。这些年来,他儿子通过经商办厂使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并且购买了一辆小汽车,老张望车心动,也想学习驾驶技能过上一把车瘾。但是,他听说法律对老年人驾驶机动车有一定的限制。对此,他想弄明白自己是否可以去考取小汽车驾照,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驾驶机动车有哪些限制?
黄立海
黄立海同志: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银发一族中驾驶机动车的人有所增多。但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法律对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驾车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一是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八条规定,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老年人允许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的驾驶证。二是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条规定,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轮式自行机械车。
所以,根据以上规定,老张可以申领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的驾驶证,圆自己的驾车梦。
兴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雷小荣 刘辉
这两笔保险金应如何处理案情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叶和礼李明炯
案情:年近8旬的徐老汉于2000年购买了二份大额人寿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0万元,其中一份30万元指定他老伴许某为受益人,而另一份30万元则没有指定受益人。去年7月15日,徐老汉因病去世。债主们听到徐老汉去世的消息后,纷纷上门追债,在他的财产远远不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主们提出将保险金额领出来用于偿还徐老汉生前所欠下的债务,但徐老汉的老伴及其子女们坚决不同意。于是,5个债权人在无法实现自己债权目的的情况下,将许某及某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用徐老汉的保险金额偿还徐老汉的生前债务共计19万元。
法院受理后,首先对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计60万元人民币予以冻结,然后经审理认为:在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计60万元中,其中一笔30万元已指定了受益人为许某,应归许某所有;而另一笔30万元未指定受益人的,则应转为徐老汉的遗产,应由其配偶许某及其子女共同继承。但继承开始,应当首先清偿徐老汉生前所欠债务,然后才能进入继承程序。据此,法院根据《保险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判决:在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计60万元人民币中,其中一笔指定了受益人为许某的30万元,归许某所有;未指定受益人的30万元保险金中,首先应清偿已故徐老汉生前债务19万元归五原告,尚余11万元,则应由许某及其子女共同继承。
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申请报告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和《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已发布施行。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省交通厅是全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部门要在坚持“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指导下进行行业管理。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枪对机动车驾驶员行业管理实行二级管理、一级审批的原则,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及发展规划、开业标准、培训标准等,并组织实施;指导驾驶员培训管理机构的工作。
(二)负责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业户的开(歇)业审批,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并对“培训许可证”进行审验。
(三)负责本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员准教证》,并对“准教证”进行审验。
(四)负责本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车辆的车型、装备、技术性能的认定工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车标志牌、证》的印制管理工作。
(五)负责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培训学员结业考试,印发管理《机动车驾驶培训学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
(六)组织实施国家统一制定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统编教材,负责本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管理和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查。
(七)负责本省机动车驾驶员的再教育培训、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与驾驶机动车相关的其他培训工作。
(八)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工作需要,负责本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证、表、章、牌的印制、核发和管理工作。
(九)负责协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有关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的培训方法,为驾驶员培训工作提供服务。
三、各地(市)交通局是本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地(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的办法、规章和培训标准,负责制定本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的发展规划,并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对本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职能。
(二)按照管理权限受理和审查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户立项、开(歇)业申请的初审及审批培训计划,对其办学条件和培训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本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培训学员的招生审核,建立学员技术培训档案,核发学员证,监督培训业户按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统编教材培训,负责学员的结业考试和核发结业证书工作。
(四)负责本辖区内机动车驾驶员的再教育培训、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与驾驶机动车相关的其他培训工作。
(五)会同当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物价等部门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的各项收费进行监督检查。
四、培训业户、教练场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结算凭证及管理费,由省交通厅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共同制定。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培训过程中收费情况的管理和监督。
五、对违反驾驶员培训管理规章的单位和个人,由地市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委托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交通部1996年11号令和1998年3号令中的有关条款给予处罚。
六、本通知下发前已开办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中心、班),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到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委托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具体事项另行文通知),逾期不办理者,不得从事驾驶员培训业务。
广东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 篇10
从业资格考点基本条件
一、理论考试场地及设备条件
(一)理论考试室不少于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130平方 米。
(二)理论考试室应配备以下设备设施: 1.配备监控电脑的考试监控台椅1套;2.投影机及投影屏1套;3.音响设备及麦克风1套;4.独立考试台椅不少于50套,每套配备独立考试电脑1 套;5.满足制冷要求的空调设备;6.满足考试室全景监控的闭路摄像设备,摄像存储空间应满足所有考试摄像保留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三)理论考试室应配套以下场地及设施设备: 1.候考室1间,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可容纳不少于50人就坐的连体椅子,配备空调、音响设备、可播放考生须知的投影机及投影屏等设备;
2.满足与省道路运政信息系统连接的网络系统及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不间断电源等电脑网络设备;内部局 域网网络线路应采用光纤或5类以上双铰线,如需接入互联网,应配备硬件防火墙实现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二、场地考试场地及设备条件
(一)场地考试的场地及设备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场地考试要求。
(二)场地考试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
考试场地:考试桩位不少于3个,桩考监控室一间,能同时进行大客车、大货车场地道路10个项目,小汽车场地道路5个项目考试的场地,能容纳100人的候考区,并全方位进行视频监控。
考试设备:能满足所有考试类型的考试用车。1.满足各车型场地考试要求的车辆。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原则上不少于1辆;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原则上不少于5辆;
2.满足待考考生休息的遮阳遮雨场所并配备足够的休 息椅子;
3.满足考试场地全景监控的闭路摄像设备,摄像存储空间应满足所有考试摄像保留时间不少于6个月;4.因场地或报考人员有限等因素制约,不能在场地实现的考试项目,应配备相应的模拟驾驶考试设备实施考试。
三、示范教学法考试场地及设备条件
(一)示范教学法考试室不少于4间,每间面积不少于 15平方米。
(二)示范教学法考试室应配备以下设备设施: 1.满足2名以上考核员就坐的考试台椅1套;2.投影机及投影屏1套;3.音响设备及麦克风1套;4.独立考试台1套;5.满足动作示范考试要求的设施设备; 6.满足制冷要求的空调设备;7.满足考试室全景监控的闭路摄像设备,摄像存储空 间应满足所有考试摄像保留时间不少于6个月。
【机动车驾驶人员培训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机动车驾驶教练培训合同02-26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07-13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02-04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证过户、换证、补证04-06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08-12
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工作06-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07-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办法(暂行)08-01
机动车驾驶行为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