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通用11篇)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像伞的动、植物。
2、通过倾听、讨论、讲述,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
3、乐意画出自己看到的大自然中像伞的动、植物。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
2、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像伞的植物、动物。
3、故事《借你一把伞》。
4、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我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借你一把伞》。
1、听故事:借你一把伞。
第一遍不演示幻灯片;认真听老师讲。
2、第二遍故事前提要求:请你们记清楚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当的伞?
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银杏叶—蚂蚁、莲叶—青蛙、菠菜—兔子、芋头叶—小狐狸、大荷叶—大熊、伞—小狗。
提问:
—故事里的动物们都借了什么给娜娜当伞呢?
—小动物们用菜和叶子当他们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蚂蚁把银杏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青蛙把莲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兔子把菠菜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狐狸把芋头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大熊把荷叶当作它的什么?
二、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好多的伞,你看见了哪些像伞的植物?
1、演示幻灯片: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 篇2
“山水”是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一年一度的绿色艺术项目。200年获得热烈反响的“山水:综合艺术视界中的自然生态”涉及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环保政治、绿植产业等多个主题,由林璎、汪建伟、周伟等参展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及相关纪录片和主题论坛,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这个项目的延续,2010年,第二届“山水”展将集中关注“水”(H2O)主题。展览由美国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策划,力邀四位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影像艺术家参展:比尔·维奥拉、贾奈娜·查普、王功新和宋冬。本土专业自然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亦贡献了特别艺术项目。这一系列以“水”为题的影像装置作品,旨在以“水”为线索,通过对人与水的关系的探讨,从不同维度激发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水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必备元素,它覆盖了逾70%的地球表面,过半的人体组织也是由水构成的。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在自然界中以雨、霭、雾、云、冰、凌、雹以及海洋、湖、江河、瀑布等形式呈现,常被看作一种善变和易逝的符号,是对自然感兴趣的艺术家的“母题”之一。尤其在过去2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水”是一个持续被关注的主题,出现在大量优秀艺术家的绘画、雕塑、摄影、录像和装置作品里。
“山水2010:H2O”的四位当代知名艺术家,以带有各自鲜明风格的作品诠释了“水”这个主题。来自美国的先锋影像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带来其经典作品《洗礼》,这件原本为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作的双频影像作品,描绘了一男一女清洗身体的仪式,缓慢活动的画面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水流中弥漫着静谧、冥想的视觉情绪。对巴西裔德国女艺术家贾奈娜·查普来说,始自儿时的水下世界的幻境常年萦绕着她,此次参展的四频影像作品《血,海》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美人鱼、塞壬女妖等神秘女性游弋在阳光穿透的海底幻境中,该作品曾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过。中国艺术家王功新根据场地特别创作了影像装置《雨,或水》,他通过画面和音响精心营造了一个富有戏剧感的影像情境,让观众猝不及防地置身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收获真实而不寻常的心理体验。宋冬则根据最近从公共平台收集的1910年至2010年的100个历史人物与事件画面,创作了一条触手可即、却转瞬即逝的“历史的长河”,在充满怀疑论色彩的长短虚实之间,探讨人与记忆、时间、历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此外,展览上还会出现来自中国水源地的村民们独立创作的十部纪录片作品,选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的“乡村之眼”计划,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草根化表达,它们以真实而朴素的方式,探讨了全球水资源危机以及全球共同关注的自然资源保护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等议题。
倾斜的伞教案 篇3
项城市工业路小学
李 云 霞
2015年9月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项城市工业路小学:李云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3、读懂课文,让学生体会祖孙间的温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4、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而体会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场景、人物说话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由“伞”导入,激发热情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伞的图片,斜着贴),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第19课倾斜的伞。(板书课题)
2、师: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读得真精神!有信心学好吗?
二、看图设疑,初尝亲情
3、同学们,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文中的两幅插图,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不想知道雨中伞下发生怎样的故事?,自由朗读课文,去课文中感受吧。
4、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谁来说图
(一)的内容? 小的时候,外公为丹丹撑伞,伞歪向丹丹那边。(板书)
5、说得真棒!图
(二)呢?
长大后,丹丹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板书)
三、走进文字,感悟亲情
(一)感悟第一幅画面:
1、谁能找出描写图
(一)的内容,读一读。
2、老师也找到了。(出示课件第3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它同学仔细听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读一读,好吗?(指名生读第3自然段)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那请你来读一读,好吗?(再请一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请学生评价。)
4、看来大家都想读,那就一起读吧。(生齐读第3自然段)
5、读得真棒,现在谁来说说,我的头顶和外公的头顶有什么不一样?(我的头顶是一片墨绿色的;外公头顶上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6、那你再说说你从中体会了什么?(我体会到了外公对我的爱。)
7、你们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外公爱丹丹?那些地方让你感动了呢?
8、伞明明是歪向丹丹这边了,外公却说没歪?丹丹困惑了,她不明白,你们明白吗?(明白,因为外公爱她。因为外公不想丹丹被雨淋湿身子。)怪不得外公这时笑而不语。谁来说一下“笑而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是这样的意思吗?
9、都同意。你们真棒。那么,外公此时可能想说什么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10、同学们说得真棒!这雨的世界充满了温情,那么,由雨的世界回到家里又是怎样的情景?走,咱们一同到丹丹家里去看看?(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
11、指名读,其他同学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来,并说一说你在读这里的时候体会到什么?
12、那么这种爱是不是只是一次、两次呢?(不是。)你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内容)第一小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余的同学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外公对我的爱不是一次两次?谁来说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外公对我的爱不是一次两次?(“每次”和“总是”。)她找得对不对?
13、哎,真聪明。现在,老师被这份爱深深地打动了呢?你们有同感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外公与丹丹的对话吧!(课件出示对话)先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待会老师再请同学读。(同桌分角色读对话)谁愿意读?(指名读对话)还有人想读吗?哇,都想读啊!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爱读书,真好,值得发扬下去。既然都想读,就一起读吧,男同学读外公的话,女同学读丹丹的话,好吗?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对话)教师小结: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外公操劳了一生,把自己的爱无私的洒向他的亲人,这种爱是温暖,在传递着,(师板书:传递)在子孙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而丹丹就是感受着这份爱,渐渐长大了,外公却老了,(课件出示第二幅图)你们看——同样是在雨中,同样是我和外公,同样是那把大伞,伞下同样有个动人的故事,那么是否一切都没有改变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第二幅画面的温情吧。
(二)感悟第二幅画面
1、谁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其它的同学想一想:体会到什么?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它连用了三个仍然。)
2、说得真好,那么,我们也用“仍然”来说一句排比句,好不好?
3、那么我们请几位同学说说。(指名说,评议,课件出示练习,师生一起完成)
4、既然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7、8自然段,(课件出示7、8自然段)
5、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助老师一下,为什么我的心热了起来?
6、为什么外公的声音会颤抖?双眼会泪光点点呢?你们读懂了什么?
7、此时感动的不只外公,还有我们,那么你们能带着感动和外公的激动来再读读这一部分吧。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来这把伞不但为丹丹遮挡了风雨,让她感受到了外公的爱,同时也让她学会了做一个懂得回报爱、感恩爱的人。(师板书:回报)
8、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再看看这把伞,这仅仅是一把墨绿色的伞吗?那么,它还是一把怎么样的伞呢?(温暖、感恩、幸福、爱心的伞······引导学生一一说出来)(板书:画心型代表爱)
9、这把伞是多么的宝贵,所以作者说:“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那么我珍惜、爱护的只是那把伞吗?(不是)我还珍惜外公对我的爱。对,我们更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保护好这份爱,让爱,感恩一直传递下去。
9、让我们带着这份珍惜、感动,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配乐朗读)
四、激情延伸,回忆亲情
孩子们课文学习到这里,我们一定被课文中的外公和丹丹感动了,这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懂得了长辈对晚辈那种无私的爱,也明白了晚辈要回报长辈的爱。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爱,这把“倾斜的伞”也在你我身边,可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请你再次从记忆里拾捡起这些爱的片段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情景:(配乐出示)
在我生病时:-----在我被雨淋时:------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在我跌倒时--------------在寒冷的冬天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回忆把爱说出来。
五、作业布置,回报亲情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也要做一个懂得回报爱的人。因此,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请看——(课件出示)
1、回家给爸爸倒杯热茶、或者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等等。我们也让我们的长辈也感受一下我们对他们的爱,好吗?能做到吗?(能)
六、板书设计
倾斜的伞 爱
外公 传递
回报 丹丹
19倾斜的伞教案 篇4
西韩岭小学
徐叶平
19倾斜的伞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雨中人们撑伞行走的情形,说说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家王婷一起去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倾斜的伞》。
3、复习词语。
4、出示两张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体会外公对“我”的爱。
1、走进第一幅画面(学习课文1——5自然段)
默读1—5段,画出描写伞是倾斜的语句以及“我”和外公心情的句子。
交流重点语句:
(1)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2)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3)“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4)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5)就这样,每次我们从 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 一半干一半湿的。
2、师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外公对我的这份爱和这份情!
(二)走进第二幅图(学习6——8自然段)
1、过渡:是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丹丹在外公的关爱下健康幸福的成长着。可外公却老了,腰也弯了,头发也白了。
2、请同学们一起走进第二幅图(小组学习6——8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多少年过去了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可以说出来的: 变化的:撑伞的人
不变的: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交流:①“仍然”是什么意思?
②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3、教师:多少年过去了,丹丹长大了,仍然是雨在下,仍然是外公和“我”,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不变的是倾斜的伞,不变的是温情的伞,不变的是深深的爱。
4、当外公发现伞歪了之后是什么表情? 全班交流。
“回到家里,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5、小结:多少年过去了,丹丹长大了,外公也老了。当年是外公关爱我,现在是我用爱心回报外公。
(三)学习第9自然段
师引导:这份浓浓的祖孙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所以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说(生读最后一段)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保护它。”
拓展:这还是一把———的伞。
三、小结
这倾斜的伞是温情是关爱,它是外公和我之间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的表现。
四、情感延伸
1、在你身边,一定也有不少的爱,有家人对你的照顾,老师对你的教导,同学对你的帮助„„请你选择一件令你感动的小事说一说?
2、观看视频,说说感受。
五、总结全文
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也应该把爱心献给别人,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歌曲《感恩的心》
板书设计:
外公 ←→ “我”
关爱
小班语言《小松鼠的伞》教案 篇5
1、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感受帮助人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词语:责怪。
活动重点:
引导观察图片,启发幼儿想象。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试着把观察到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小松鼠的伞》挂图4幅、小松鼠图片一张、小松鼠的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小松鼠尾巴的用途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图)它是谁?它长的是什么样的?它长长的大尾巴有什么用呢?
二、观察图片,通过看看、想想、猜猜、说说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1) 现在小松鼠用大尾巴做什么啦?从哪里看出来的?小松鼠把大尾巴盖在身上当伞高兴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总结:小松鼠有一把伞,就是它的大尾巴。有一天,小松鼠在树林里玩忽然下起雨来,小松鼠赶紧竖起大尾巴盖在身上,高兴得向家里跑去。
2、(出示图2,遮住一部分)图上是谁?你怎么知道的?松鼠妈妈正为家人准备香喷喷的饭菜,这时小松鼠进来了,小朋友猜想一下,小松鼠会淋湿吗?(打开遮住部分)引导幼儿仔细观小松鼠,小松鼠淋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想一想,小松鼠有大尾巴当伞怎么还会淋湿呢?
现在老师小声说,小朋友大声说咱们一起把这幅图说一遍。师幼一起讲:松鼠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香喷喷的饭菜,这是小松鼠进来了全身都湿透了,鼻子、耳朵、尾巴上还直往下滴水珠。
3、猜想一下,松树妈妈看到小松鼠全身都淋湿了会怎么样?(出示图3)妈妈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妈妈为什么生气?学学妈妈生气的样子,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妈妈生气的样子?(为理解责怪打基础)妈妈生气了会怎样说?责怪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把这幅图说给小朋友听?师幼一起松树妈妈看了非常生气,就大声责怪小松鼠说:“你真是笨极了,有尾巴当伞怎么还会淋湿呢?”
4、(出示图4,遮住一部分)刚才妈妈还很生气小松鼠还很委屈,现在为什么笑了?(打开遮住部分)百灵鸟可能说了什么?
三、听故事磁带(配乐)完整欣赏故事,知道小松鼠帮助幼困难的同伴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讲的连成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松鼠的伞》
小松鼠为什么全身都湿了?妈妈知道小松鼠帮助了有困难的小鸟还会责怪小松鼠吗?会怎样表扬小松鼠?你觉得小松鼠做的怎样?你想不想表扬一下小松鼠?怎样表扬它?
小松鼠听了小鸟的表扬,又听了妈妈的表扬,更重要的是我们小朋友也表扬了它,真是太高兴了。你愿意做像松鼠一样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吗?
四、活动延伸: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欣赏伞的各种色彩及造型美。
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伞(单色、双色间隔、动物造型)、各种伞的图片PPT。
活动过程:
1.感知欣赏伞的色彩美。
(1)欣赏各种不同的雨伞。
①师:宝宝们,你们看,这儿有许多什么?看到这么多伞,你觉得怎么样?这么多伞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上面还有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去看一看,找一找,讲一讲。
②幼儿自由欣赏观察。
③幼儿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分享交流。
提问:刚才你看到的伞是什么颜色的?上面还有些什么?除了这些伞,你还看到过什么颜色的伞?这些伞真漂亮啊。
(2)欣赏各种不同颜色的伞的图片①播放制作的PPT,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伞的图片,并提问幼儿喜欢上面的哪些伞,它们是什么图案的?颜色有哪些?请你们自己先去看一看,找一找,讲一讲。
②幼儿自由欣赏观察。
③幼儿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分享交流。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一种颜色加上一些图案和花纹的单色伞,两种颜色有规律间隔排列的双色伞,还有可爱的动物造型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伞,他们都很美,宝宝请你们回去后再去找找看看,下次我们再一起来欣赏。
2.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师:奖励你们,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游戏,我们每天早上做操的时候都要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早操场上红红的方格地砖是小白兔的家,那么在这儿我们可以把什么当成小白兔的家呢?对了,一把把伞,就像小白兔的蘑菇房,它就是小兔子的家。听好音乐,开始玩游戏了,记住,听到大灰狼出来了要赶紧躲到蘑菇房里。
(2)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很感兴趣,回答问题特别的积极,小雨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他们都比较了解,但是没有特意的去观察过伞上的花纹,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认真的去发现,雨伞上面的花纹,注意雨伞的颜色,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优美诗文。作者以其慧眼发现自然之美,以其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他们的笔下,有春的烂漫,春的柔情,春的勃发,春的希望;有济南冬天的慈爱、温暖、明净、祥和;有自然带给人的那份亲切、澄澈、单纯、深邃;也有秋天的幽谷、农家小院、满载而归的小渔船„„清脆的鸣响和丰收的欢畅。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诗文,对其中某一个片段或细节进行品味,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从而进入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交流与写作当中。
二、漫话“感受自然”
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试着把自己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印象最深刻的那段经历从记忆中调出来,与学生交流。2.明确主题(立意)。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温情”二字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学生对于自然,往往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常因为过于笼统而显得模糊不清。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受。一方面,让他们的感受变得明晰、具体,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表达的中心(主题)。
示例:西湖——秀丽,桂林——神奇,西藏——五彩缤纷等。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回忆,通过回忆,在心中置新体验曾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引导他们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把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并仔细揣摩,想想自己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表现自然带给自己的那种感受。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尽量帮助他们把粗略的感受变得更细腻更具体更全面,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准备从桂林的山和水的角度来表现它的神奇,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从山的色彩、形态、气势以及水色、水质、水的光泽等多角度去认真思考,力求把感受表现得更形象更丰满。
三、共话“感受自然”
不同的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片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个环节,教师从学生的漫谈中选取一个大家都熟知的自然之景,鼓励学生就此畅所欲言,谈出感受。同时,教师也加入讨论,把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并调动学生认真思考:如果我们要表现它带给我们的其中一种感受,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选取材料。例如学生对深圳南山荔香公园的感受是多样的:舒适、自然、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等,教师抓住生机勃勃这种感受,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表现它,学生的视野就打开了。
他们有的从苍翠茂盛的树木去表现,有的从人的活动去表现,有的从盛开的缤纷的花朵去表现,有的从欢快的鸟叫声去表现,有的从天上飘动的风筝去表现,也有的通过层层叠叠的绿去表现„„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1.不同的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同一片自然之景,不同的人走进它,其感受也不尽相同。感受不同,产生感受的基础也不尽相同。
2.共话“感受自然”环节非常全面非常丰富地把我们对自然的感受表现了出来。可以说,从中选取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完成一个片段作文,把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篇内容翔实、结构完整的作文。片段连缀成篇,需要我们调动多方面的感受,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自然加以体验。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 篇8
琴鹃
一、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抓住景物特征,学会观察,通过联想、想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1、情感态度培养:关爱亲近自然。
2、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
3、语文能力培养:说真话、诉真情。
三、课时安排
4课时(1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写作;1课时讲评。)
四、活动内容
(一) 活动准备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有一个朋友
1、开展认养活动,你准备认养哪一种树木或动物?为什么认养它?你将会做什么?
2、分小组进行表演。
一同学扮演大树,其周围同学扮演春风、夏雨、秋风、冬雪。感悟树的`心声及成长的艰辛。
活动二:体味四季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在你眼中它有何特点,请说出独特感受。
2、调动你的五官感受(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联系实际仔细观察。
3、春夏秋冬各组代表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在你心中四季个象征着什么?请构思成文。
5、师生总结。
活动三:心中的美景
1、大胆发挥想象,给你的老师、同学描述你心中的乡村、都市的美景。
2、写精美短文,展示交流。
3、学生互评,交流收获。
(三)活动总结
雨中的伞随笔 篇9
眼前一片朦胧
有一把伞
孤独的走在雨中
很慢,很慢
他不理会周围的喧嚣
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
那份自然带来的宁静
他是高傲的
高傲的不愿向狂风暴雨低头
高傲的敢于在电闪雷鸣中屹立
终于
有人发现了他的笑容
但人们只发现了他的笑容
却没有见到他的孤单
几世轮回,断桥无忘情,在往生去处情如故
几世轮回,断桥无忘情,在往生去处情如故。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本是花草树木皆虚妄,可渡?心如明镜里的傲然清绝。在最初的年华里,他只乞相望于她醉人的笑容。情比轮回长,爱比生命多,付出无愧凭天意;冥冥自有缘注定,相伴相守在花灯尽处,怎么似离愁?
望断桃源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可堪孤馆避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可以说,桃源从未存在。更为确切地说,桃源从未被人感知正在存在。无数文人墨客苦苦得寻觅桃源,只是心驰神往,只为心之所安。
因为没有,所以追求。
因为追求,所以彰显出没有。
绝大部分人明确而敏感的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当然了,不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于是,在追寻与收获,得到与失去之间,在爱恨情仇、苦乐交织之中,体味多面人生。
一切信仰都带有呻吟! 追梦过程之中必然会带有痛苦。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苦痛,你迷茫了。痛到极致,便容易产生偏执。如,会困惑于“我为什么而活”“我是谁”这些古老而经典的问题,久久不能自拔。又如,固执的嘲笑与否定一切,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嘲笑与否定的紧了,也就同时嘲笑与否定了嘲笑与否定本身。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人在世间所受得磨难,都将沉淀为一种成熟!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贫困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万古长风,一朝风月!
你,想通了。不由得抬头看看天,当然了,天不是蓝的,也不是灰的,只是,辽阔!
铅华洗尽,当你回望,你会发现,你曾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中的一块跳板。不是跳下去的那一刻,而是跳下去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与患得患失,根本无法向别人倾诉。
回头看去,什么也没有!
你发现,以前的.纠结是多么的可笑!曾经的痛苦是多么的卑微!你骄傲啊,骄傲得忘乎所以。
以为:自古多情空余恨,爱恨情仇转头空。又,回首向来萧瑟处,无风无雨无晴。
可是人生如戏!
当又一次陷入苦痛时,又会发现,原有的豁然开朗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曾引以为傲的堪破迷雾是多么的可笑无知!
最终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我以为怎样怎样而已。
人生就是这样,哭哭笑笑。在苦与乐的轮回中成长。
中华漫漫五千年,出来了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物。后人称之为圣人。
如是我闻,一时我问佛:何以达之?
佛曰:修功德。
又问:何为功德?
佛曰:见性乃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是为功德。
即:随心而动,随意而行,念念无滞,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雨中的伞的作文800字 篇10
我看看周围,左边一位老人举着一把红伞,这情景怎么那么眼熟呢?哦,想起来了,原来是那次……
放学了,天气骤变,一场未预料到的瓢泼大雨降临了。幸而当时我在广告板的檐下,淋不到雨,并且很快坐上了公交车。窗外大雨肆虐地扫打着玻璃窗,发出“咣咣”的声音,雨声之大吞没了所有其它声音。我开始犯愁了,一会儿下车后还得走上一段路才能到家,我身上没带伞可怎么回去啊!
就在我焦急之中,不知不觉到站了,我缩着脖子下了车。令我惊讶的是,明明昨天的天气预报没说要下雨,可车站上所有的人都举着一把伞。看来今天我注定要在雨中沐浴了。就在这时,一个亲切的声音在我身后想起:“怎么,小朋友没带伞吧?快,快把这把伞拿去用。不早了,赶紧回家吧!”我转过身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爷爷,他个子挺高,头发斑白,虽然举着一把伞,但被吹得胡乱飞扬的雨打在他的身上,衣服被雨水浸湿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在风雨中,他的身子有些发抖。手中拿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花花绿绿的雨伞。我接过他递给我的一把小红伞,心里既感动又感激,谢过爷爷我刚想走,却忽然想起了什么,“爷爷,您什么时候还来,我把伞还给您。”“明天早上,我就在车站。”我记着爷爷的话后就匆忙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空气格外清新,我带上那把雨伞早早地出了家门,向车站走去。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个我盼望出现的身影,原来那个爷爷比我到的还早。我连忙跑过去,边跑边喊:“爷爷!爷爷!”他转过头看见我来了,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会来的!”我把伞递给爷爷并不解地问:“您把伞借给人家,万一没人还给您,那损失多大呀!”爷爷笑了:“以前我也这样,但大部分人都还回来了,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爷爷的话使我深受感动。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的意识。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了解水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对比,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
指导探究法 仪器药品:
略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你了解水有多少
[交流讨论]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围绕教材P47,几个问题,分层讨论,引出新课。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演示实验]水电解的实验
[交流讨论]围绕水电解实验,分组讨论教材P48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讲解]水通电分解后的产物,并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创设问题]如何证明氢气和氧气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然后归纳总结 [演示实验]教材P48实验二
[教师讲解]氢气可以燃烧,可做能源而且污染少,写出文字表达式,从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交流讨论]教材P48的三个问题
二、水的净化
[创设问题]你知道矿泉水、蒸馏水、海水、自来水与纯净水的区别和联系吗?
[交流讨论]各种水的形成及成份 [探究实验]教材P49 [交流讨论]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自由发言,教师引导。[阅读]教材P49、P50。
[实验探究]教材P50,水的净化及过滤 [归纳小结]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三、水的利用 [阅读]教材P51、52 [交流讨论]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 [课后活动]
1、分组完成水的简易净化装置。
2、教材P52的“练习与实践”。
板书设计: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水的净化
【大自然中的伞综合教案】推荐阅读:
省综合自然区划07-06
综合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保护环境09-13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03-30
大自然中的食物链大班教案06-18
庐山地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03-19
大自然中的风作文02-06
大自然中的语文作文11-03
大自然中的发现作文七年级11-24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棵小草作文10-22
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800字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