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测查分析(共8篇)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 篇1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
本学期我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主要以涂色、添画为主,手工、玩彩泥为辅,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的也越加浓厚。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将作画技巧慢慢渗透给孩子,提升他们对色彩及线条的运用能力,让孩子敢于画出心中的画,同时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本学期,幼儿的涂色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涂色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活动相结合,让美术课更加生动、有趣。
一、充分发挥美术活动中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兴趣与能力培养在小班美术活动目标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
孩子们喜欢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游戏是培养幼儿各种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得更主动、更投入。比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描边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过不了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建议孩子们和我一起玩大雨小雨的游戏。一只只小手拿起了自己喜爱的笔,嘴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大雨声,小手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滑动,留下了一条条直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景中进行了造型艺术中的基本元素—线条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建议画大雨小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画出了长线、短线的线条。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使用各种美工材料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美术活动涉及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喜欢操作使用这些材料。因为,对幼儿来说,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好奇心所致的探索行为与游戏活动。因此,本学期我们为孩子们投放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美工材料,让孩子们在动动玩玩中,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得到锻炼与发展。幼儿对鲜艳的颜色是很敏感的。因此,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色彩鲜艳、多样化的材料。如:各种彩纸、彩泥、广告色、棉签等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美术游戏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并利用折、染、撕、画、粘贴等活动形式发展孩子的小肌肉的灵活性及准确性,增强幼儿手眼协调性。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发展情况。
孩子们很喜欢玩泥,不断地尝试着揉圆球、搓长条、压扁、捏边、塑造等,而这些游戏性的操作行为都能锻炼儿童手的小肌肉能力。孩子们还很喜欢用模子压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孩子们看着那些自己制作出的作品,对玩泥更有了兴趣。
三、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美术行为的游戏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对孩子来说很多问题都是游戏性的活动,画画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游戏。因此,对于他们的作品,用画得象不象来评价是不科学的,教师一定不要轻易说谁画得不好,这种做法很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也经常提醒自己避免对孩子的这种不科学的评价。鼓励孩子的想象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孩子会对美工活动更有兴趣,能为其今后形成良好的作画兴趣与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设计活动主要是围绕孩子的。小班幼儿年龄小,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吧!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 篇2
关键词:小班幼儿; 美术活动; 涂鸦; 现状分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12-001
幼儿涂鸦,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一种最为重要的运动之一,是幼儿视觉感受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同时又是他们认识社会、反响社会的一种方法,是他们以后全部人生发展的基础。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总体的美术涂鸦的现状却不令人十分满意,令人堪忧。
一、小班幼儿早期美术涂鸦的现状分析
在幼儿集体美术活动教学兴趣程度分析中,小班幼儿在集体美术涂鸦教学中兴趣程度存在着差异,整体兴趣表现不容乐观。对美术活动兴趣颇浓的幼儿仅占16.6%,而兴趣不足的幼儿却占了30%之多,在观察中发现兴趣不足的幼儿,在活动一开始就未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分散,从不举手,即使老师请他发表意见,他也无话可答。
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石,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形成幼儿兴趣程度差异和整体兴趣程度低下的原因可能有:
1.个体发展水平
初入园的幼儿自身存在着个体发展的差异,小肌肉发展水平、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集中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致使部分幼儿不能与老师很好的互动,对操作活动的完成受到一定的阻碍。
2.家庭教育
家长面对孩子胡乱一气的涂鸦画作,以指责的态度居多。
3.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
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对幼儿的兴趣培养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使幼儿的兴趣急速下降。
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涂鸦兴趣状况分析中看出,班上幼儿都是愿意参与美术活动的,没有不喜欢涂鸦的幼儿,只是个别幼儿相对需要安静的美术活动耐心不足,容易半途而废或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开去,放弃选择美术活动。
从这两例分析中我们发现,班上幼儿在集体美术涂鸦中兴趣程度人数和在自主性美术涂鸦中各层兴趣状况人数存在着显著差异。观察发现,早期美术涂鸦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绘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游戏或娱乐过程。在自主性美术涂鸦活动中,一方面幼儿可以有更广泛的题材供幼儿选择,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题材进行创作绘画;另一方面幼儿在自主性美术涂鸦活动中感觉更轻松、自在,或独自一人,或与好朋友一起,无所谓“正规的评价标准”带来的心理压力,那种氛围正是集体活动所缺乏的。
二、幼儿早期美术涂鸦的教学策略与指导
1.兴趣的激发,打开学习的大门
德国小卡尔·威特的父亲认为“学习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工作,应该是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石,教师应当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引导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激发浓厚的兴趣与热情,诱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的美术创作潜能。幼儿对涂鸦有着天生的喜爱,面对千姿百态的人、物、景,总想栩栩如生地把它描绘出来,教师应在平常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宽松的环境,让教学充满乐趣
常常听到家长唉声叹气:“你看看这一面面好好地白墙,给画得乱七八糟。”“一会工夫,就把沙发涂得到处都是,洗都洗不掉。”这些抱怨和责备,若被孩子感受到,往往會在不经意间,将孩子绘画的胆子、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一点点地抹杀。其实,乱涂乱画是“涂鸦期”孩子的显著特征,而画在墙面上还是纸张上仅是习惯问题,家长应当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可以选择为1至3岁的孩子准备一些安全的手指画颜料,孩子可以直接用手掌、手指作为画笔,描绘属于自己的运动轨迹,更大程度的满足“魔法”带来的乐趣,同时手指画颜料的可洗性也方便家长们擦拭。为4岁以上的孩子则可以准备一些可水洗颜料,以及属于孩子的画板或画架,让爱涂鸦的孩子养成在画板上画画的好习惯。家长们应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并创造条件使孩子真正体验绘画的乐趣。
3.适当地评价,促进儿童的发展
涂鸦是幼儿的一种意识觉醒,这种意识就是幼儿认为画在纸上的线条和形状也可以代表他们环境中的事物。在幼儿美术的课堂上,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观察,一位正处在涂鸦期的幼儿对自己的涂鸦作品,可有别样的解释。他们会对指着一根很随意的线条,告诉你,那是风筝在飞或者小狗在跑;一团毫无规律的线条里,有着棒棒糖的香味,有着小动物的影子,甚至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教师的评价、同伴间的评价与幼儿的发展有着妙不可言的密切关系。
三、反思和体会
幼儿早期美术涂鸦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幼儿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幼儿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解析美术涂鸦教学策略的核心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 篇3
911例高中、大学生SCL-90测查分析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高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911名高中、大学生(研究组),运用SCL-90团体测试自填问卷法,进行心理测评,并与正常成年人常模1388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高中、大学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分与正常成年人常模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地区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作 者:严成华 吴红霞 周丽华 施亚珍 罗雪莲 丁晓云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济医院,江苏,226005刊 名:中国交通医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年,卷(期):18(3)分类号:B844.2关键词:中、大学生 SCL-90 测查分析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 篇4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小班美术教案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小班美术教案提问:
这是什么?(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小班美术活动:花儿开了 篇5
“花儿开了”表现的是冬天梅花开放的季节,正好结合“冬天”的主题活动。利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创作梅花,让幼儿在体验活动新奇之余感受绘画作品的“美”所在。梅花在小区、公园等地会有,部分孩子有观察的经验。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新奇创作手法的诱导,孩子们会兴趣浓厚,其艺术活动价值“感受、表现、创造美”就得到体现。
目标预设
1.欣赏梅花盆景,了解梅花只有枝干和花朵的特征,感受梅花的美。
2.尝试用吹、手指点画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梅花,体验操作过程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吹画的方式创作树干。
难点:尝试用吹和点画等不同方式结合创作梅花。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对形象突出且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深冬来临,在小区里,在公园里,当梅花开放时,孩子会新奇地发现竟有在冬季盛开的花儿;部分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闻一闻、看一看等去观察这冬天里香气扑鼻的梅花开放,他们有初步的经验基础。利用颜料进行吹画对于小班下学期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趣的。而前期,幼儿具有玩颜料的基础,他们曾经用过手指和手掌等进行点、印画。但是吹画,以及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作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通过观察梅花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初步体验吹画的方法和乐趣,运用点画、吹画两种方式的结合表现自己心中梅花的美。通过欣赏梅花的盆景,感知梅花的基本特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通过个别幼儿的操作尝试,了解掌握吹画“树干”的基本方法,以及点画花瓣的经验巩固。在独立操作和最后的评价中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并建立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吹画
了解梅花特征,尝试运用吹画的方式表现树干。
1.欣赏梅花盆景,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梅花盆景。
师:冬天来了,有一种花不怕冷,它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呢。猜猜看,这是什么花?
(评析:幼儿注意力集中在梅花上,观察着梅花的样子,部分幼儿会跟老师或是同伴表述自己看到的梅花,并大胆猜它的名称。)
师:你看它长得什么样子?
(评析:幼儿会说出他看到的花朵、树干等特征。)
师:是的,它有棕色的树干、红红的花朵,它的名字就叫做梅花。
2.幼儿模仿教师自由吹画。
(1)教师示范吹画树干。
师:今天,老师想画这美丽的梅花,请你看看我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画纸、吸管、装有棕色颜料的眼药水瓶,按照滴、吹的方式进行范画。
(评析:幼儿观看教师吹画树干过程,被新鲜的绘画方式吸引。)
师:(展示“树干”)看,这像梅花的什么?
(2)提供装有棕色颜料的眼药水瓶、画纸、吸管若干,进行第一次吹画尝试。
师:你们也去试试吧。
(评析: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行为差异呈现,一部分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到的进行独立操作,方式方法正确;一部分幼儿观察同伴行为,并模仿;作品差异呈现,线状无“分枝”感、成圆点滴水状、与教师作品形似等。)
3.交流分享。
师:你是怎么做的?
(评析: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注重吹画方式方法的学习。)
二、感知体验
1.欣赏作品梅花图。
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了解梅花图树干和花朵的不同绘画方式。
(1)出示梅花图片。
师:看,这是我画的梅花图。
(2)引导幼儿描述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美。
师: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朵小花?
它们长在哪里?
你感觉它们怎么样?
2.个别操作,点画梅花。
巩固已有手指点画的经验,了解花朵的绘画方法。
(1)出示幼儿“树干”作品、红色颜料盘,讨论点画梅花的方法。
师:只用手指可以怎么画梅花?谁来试试?
请个别幼儿操作。
师:怎么蘸颜色?(用右手食指亲亲颜料,找一个枝头点一点。)
怎样变成圆圆的花?(几个点围圈圈靠在一起做朋友)
点完之后,小手要擦擦干净。
(2)操作顺序巩固。
师:画梅花,我们要先画什么?(树干)然后呢?(梅花)
三、创作表现自己心中的梅花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尝试运用吹画的方式表现树干,并用点画的方式表现梅花,体验作品的“美”和活动的趣味性。
在新的绘画纸上作画,每位幼儿领一根吸管、一瓶颜料,每桌一盘红色颜料。
师:想不想画一棵自己的梅花树?那你去试试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以鼓励尝试为主,关注到整体与个别)。
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两种颜料,两种方式绘画。
难点:吹画时的方式方法。
幼儿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吹画:局限于“一条线”,分枝感不足。
——个别指导,同伴协助
2.绘画顺序:先点印梅花,后吹画树枝。
——教师提醒,同伴互学
3.画面布局:梅花过少或者过多,位置不对。
——教师指导
四、欣赏作品,评价
体验创作的快乐,激发自信心。
1.展览作品,讲评结束。
师:你们喜欢你们自己的梅花吗?喜欢什么地方?
我觉得你们的梅花很漂亮,因为你们刚才在画的时候特别认真。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
(1)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对专注力、创造力、良好操作习惯等进行评价。
(2)幼儿的作品树干与花朵的形态,布局等评价。
2.幼儿张贴自己作品,装扮教室。
初中美术“小班化”教学效果探索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小班化;针对性教学
由于学生少,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逐渐增加,“小班化”美术教学真正改变了过去的那种管理模式,把过去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环节变为可能,所以“小班化”美术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本人践行“小班化”课堂教学多年,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师生合作
“小班化”教学带来的直接成果是足够的空间和条件,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密度,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更趋活跃,个性主动,师生合作和谐,一方面便于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有利于教室文化建设
由于班级人数较少,相比以前的大班级,教室内的空间变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教室空间,积极倡导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有利于学生美术修养的提高。
教师在开学初可以将这些空间分配到个人,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进行美化,让班级充满文化的气息。学生可以根据主题每月进行更换,这样学生就会逐渐重视自己的展示空间,课前课后也可以欣赏和评价其他学生的空间,在欣赏和评价中学生的修养也逐渐提高。
三、有利于针对性教学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课程之前,教师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素养和要求进行准备,分别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方法以及目标。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阶段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不同的阶段。
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不同,我们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练习。
当然,“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虽然“小班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加大,这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教师需要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參考文献:
陈旭远.推进新课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案例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小班美术活动:我和蜡烛来跳舞 篇7
1.复习画直线、斜线、圆圈,学习用蜡烛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2.大胆使用刷子进行上色。
3.积极参与活动,享受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刷子,各色水粉,白色蜡烛,水粉纸。
2.事先排练好“卷炮仗”的舞蹈。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活动室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
教师:今天老师就和宝宝们一起来跳“卷炮仗”跳舞,好吗?
2.幼儿随音乐舞蹈。
教师:宝宝们,我们快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二、回忆舞蹈的情景,并用线条来表示
1.回忆舞蹈的情景。
教师:你刚才是怎么跳舞的?
(走直线、走斜线、走圆圈、螺旋线)
一起学一学。
2.用线条来表示舞蹈的情景。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线条画出来。
请幼儿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三、迁移经验,绘画螺旋线
1.教师出示白蜡烛笔,示范画螺旋线。
教师:宝宝们,看,谁来啦?这个长长的白色的是蜡烛,平时我们过生日的时候点过,今天蜡烛宝宝跟我们学跳舞呢,我们拍手欢迎它加入吧!
教师:我们看看蜡烛宝宝是怎么跳“卷炮仗”舞的呢?
教师示范:“卷啊卷,卷啊卷,一圈一圈往外卷,跳舞跳得真快乐”。
2.帮助幼儿掌握从里向外一圈一圈往外面画螺旋线的方法。
教师:我和蜡烛的舞蹈你们看不到?宝宝们,你们也去教蜡烛跳舞,试试看能不能找出你和蜡烛的舞蹈吧。
教师:宝宝们能找吗?找不到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地方试试看。多教几次试试看哦。多用一点力气,绕得大一点试试看。
幼儿在轻音乐中画螺旋线。
四、涂鸦魔术,变出舞蹈
教师:宝宝们,刚刚我们都教蜡烛跳了舞蹈,那怎么在纸上却看不到它呢?
教师:那是因为蜡烛宝宝很调皮,它在和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呢。
教师:不过我有个好办法,我请好朋友来帮忙,它一定能找出来,大家仔细看。
1.教师出示小刷子和水粉颜料,示范为水粉纸刷色,幼儿学习刷色方法。
教师演示:这是我的好朋友,小刷子和水粉颜料,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颜色呢?
教师:宝宝们你们找到了吗?让我们再到没找的地方来找一找好吗?
教师:我们还能换一种颜色朋友,看这是什么颜色?还有哪里我们还没有找呢?宝宝们一起说‘小刷子,亲一亲,靠一靠,来到纸上找一找。’
2.幼儿操作,纸上进行刷色。
(教师播放轻音乐)
教师指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刷色,不留空隙。
五、展示讲评,结束活动
1.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宝宝们,你们都找到了吗?来告诉大家你和蜡烛怎么跳舞的?
播放“卷炮仗”音乐,律动离场。
活动延伸:
我对小班美术教育的活动探究 篇8
在探究过程中,我发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单调地为技法而教技法,不能按照成人画法让孩子依葫芦画瓢,以传统的“示范——指导”的教学方式进行着美术教学活动,其实,“传统”不应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能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关键在于怎样吸引幼儿的兴趣,创设情境,形成美术游戏,不单单是进行美术创作,而是让孩子在活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
一、游戏化的教学,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指导语言游戏化。教师的指导语可谓是一次活动的核心,不同的指导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趣味。在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线条的用笔方法,运动一些生动形象或诙谐地语言加以指导和启发,使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一些东西,比如:教幼儿画不同线条时,我就编了这么几句话:长长的直线开火车,弯弯的曲线在游泳,短短的直线在走路,牙齿的直线是鳄鱼,小圆点是小兔跳。又如在画圆圈的时候,我就说:吹泡泡,画大的是大泡泡,画小的是小泡泡,画上一个大泡泡,两只小兔跳一跳,加上游泳玩一玩,画出一个我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仅让幼儿感到好玩,在不知不觉当中更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了物体的主要特征和画画的技法,恰到好处的指导语言则能激发出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
2、活动过程游戏化。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吹画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摇摇瓶,幼儿只需轻轻一挤,纸上便会滴上一滴不浓不淡的颜料,再由幼儿任意吹开,并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等方向进行观察,让幼儿对自己偶尔变成的图形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添画,孩子们在奇效中,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于是这节课我这样设计:宝贝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拉根线去外面走一走好不好:我们慢慢走(短线条)……来到火车旁,开火车了(长线条)……下车了,我们来到河边,我们开始游泳啦(波浪线)……哇,有鳄鱼,尖尖的牙齿(锯齿线)……我们上岸了,看到了大小不一样的泡泡(圆圈)……我们看到了小白兔(小圆点)……孩子们情绪高涨,出现了很多奇特的作品,创作的萌芽,就在这涂鸦中慢慢显露出来。
这些游戏虽然简单,却能克服传统的临摹教学带给孩子的畏惧感,充分满足了孩子对线、形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有感而发时,其作品往往也是最有灵气、最生动有趣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灵感
1、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把整个活动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教学方式,这是我在小班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活动《孤独的小树》中,我就把小树落叶的自然现象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并引导幼儿进行手掌印画制作成小树叶送给孤独的小树妈妈,礼物完成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我鼓励孩子把小树叶悬挂在小树上,并为其送上了祝福,围着小树叶跳舞,使故事情节始终贯穿在整个活动中。而美术制作的要求、技能等自然的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创作、大胆表现自己。
2、材料情景。材料是美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但材料情景中所指的材料并不是美术创作时使用的工具、材料等,而是激发幼儿创作思维的各种素材、资料。
幼儿画的许多东西,都是他们曾经见过的,知觉经验中所有的。所以在活动前,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料,是幼儿创作的源泉。如:活动《动物乐园》中,我们已经带领幼儿参观了野生动物园,观察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对于它们奇特的造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创作时我再次呈现淹城动物园的照片,一下子就把孩子们领进了参观动物园的情景,接着我又问道: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就使得孩子们在作画中情绪高涨,有物可画。
3、音乐情景。音乐情景是以音乐为手段创设具体的情景氛围,把幼儿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的教学方式。如:在开展活动《小雨点》的时候,我以音乐导入,播放了一段《大雨小雨》的音乐,孩子们立刻被这不同节奏的音乐所吸引,于是通过启发引导:是什么声音啊,大雨是怎样下的,那小雨呢?那应该怎样画呢?把他们带入了绘画小雨点的活动中。在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时候,我又再次播放音乐,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绘画氛围。
三、感悟生活和自然、体验美术创作的的乐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表现作品,我经常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去感悟,去体验,缩短生活与美的距离,使孩子们从小能懂得美、发现美,也能欣赏美、表现美。比如:结合春天来了,我带领幼儿从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美景。先从幼儿园找,到社區,到公园里去找,引导幼儿观察小草颜色的变化、树枝上长出的嫩芽,绿绿的草地,盛开的小花……再让幼儿观察花的不同造型以及颜色,孩子们观察到了有的花在前面,有的花在后面,都有什么颜色,并让他们涂画出了不同的颜色,简单的勾勒出了不同的形状,孩子们的创造超出了我的想象,看!一朵花花瓣上有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黄颜色、花蕊却是绿颜色的,一朵花还张着小嘴巴,一朵花正眨着小眼睛……真是奇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之重“知识”而淡化“技法”。对于他们而言,前者是“游戏的序言”,而后者才是“游戏过程”的精彩所在。二者要互补互通,协调统一,才能真正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小班美术测查分析】推荐阅读:
小班美术06-02
小班美术案例01-06
小班美术《水果乐园》10-20
小班美术教育05-16
小班美术大雨小雨05-15
小班美术小鸡教案10-25
小班美术教案花朵06-08
小班美术活动小花伞07-02
球的世界(小班美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