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2024-06-12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精选8篇)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篇1

《中国合伙人》之我的就业观

不经意间,近两小时的就业指导课在《中国合伙人》里三个大学生同学的艰辛创业历程与成功逐梦中,慢慢结束。

呆呆地看着那电影中的一幕幕艰辛创业场面,我不禁思考,梦想是什么,新梦想成功在哪里,新梦想培训机构培训的不只只是英语,而是梦想,是奋斗的精神力量。梦想改变世界,而唯一途径是改变自己,成、王、孟他们都成功了,都完善了自我。而我们的梦想呢?

时间也许早已安排了我的人生,当我还在以为就业这一问题离我很远的时候,它已悄悄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以后,也许就是现在。

就业是什么?我不禁问。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一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我们最开始意识到就业之难是在高考志愿的取舍中。众多的高校、各种各样的专业,一大堆的志愿,一大堆的选择,一股脑而全摆在眼前,无从下手、无从选择。脑海里浮想着多年以后的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过深思熟虑,工工整整、虔诚的填写好志愿,那应该是人生就业指导的第一部分了。进入到学后,渐渐褪去了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慢慢蒸发。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翘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

社会竞争是异常残酷的,要好好准备,使自己在学习上有紧张感,激励自己在这三年里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要立足当今如此竞争激烈之世,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唯一自强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就业,是一种人生转折的决择,没有回头路可走。唯有自信、自强、有准备的上路才能走的轻轻松松、走的很远。

面对现实,不说大道理,自己的前途,自己来把握。当我们追求理想时,当然不能忽略了实际问题。最完美的是能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找一份自己最爱的工作。如若不行,就想找份工作积累资金,再去自主创业。当理想与现实发生

分歧时,要分三步走。(1)面对现实,只要能得温饱,有一定的收入,你能从中得倒物质的享受:(2)从实际出发,做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把不爱做的工作做得足够好,然后再说去追逐什么理想;(3)逐步实现理想,做不喜欢的工作,在不喜欢的工作上拼命,赚够了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再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或去创业。理想与现实是可以兼得的。但是我必须有计划,必须付出,必须执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不能说什么工作不好什么工作好。只有从小事做起,兢兢业业,然后才取得成功。一个工作只要你喜欢,而且这个工作又特别适合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那么,这就是好工作。但是,在现今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很难在就业的同时实现择业。在这种情况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再创业,同时积累社会经验,积累职业技能。之所以创业前去就业,是因为创业需要经验,所以先积累经验,方便以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和创建自己的工作。

或许有人认为,找到工作了,有固定工资了,为何还要放弃了去自主创业了?而我认为人活一世,最重要的第一选项就是,而创业恰好就是事业中最为关键的那一个点。

人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天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为领袖。然现实终究不会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万人之上的那个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而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获取回报在我眼里这就是创业。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这都是一种创业,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公司,拥有一份完全自主的事业这就是通俗意义的创业吧。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个人所得期许都远没有上限,不管是否好高骛远。不断攀高的物价房价、不断耀人眼球的物质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加上不甚科学管理方式。使得不论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工作岗位上的职工、甚至是企业的中管高管。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无比燥热的心、都有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渴望金钱的心。但是创业真的那么容易吗?

有太多人只看到了创业成功者的光辉,看到了他们的成功经历,羡慕他们的事业生活。但人们往往会忽视或者说看轻他们曾今的艰难困苦,甚至会在不经意间忽视那些无数失败的人。人类在决定与自然战斗的那天就注定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有着极其盲目的自信。在所有的想象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但现实的有些困难往往就会像飓风那样无法避免,甚至无法战胜。有时成功真的是种运气。没有一种创业会一帆风顺,几乎所有都要历尽坎坷,不管是准备的是多么的充分。在这阵阵飓风之中,无数的人就这样没落了。天命使然的同时,大多数我想还是自己最终没能坚持下来。

在大学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极其有理,先就业再择业,择业尚且如此更何况创业。走出校门的我们还有工作不得志的我们,我想每一个人都渴望自主创业,并且相信自己终会成功。但我想我们在有这个想法之时首先应该冷静甚至悲观的想想自己是否是在好高骛远,自己是否仅仅只是建立了一栋虚幻的空中楼阁。要知道想与做终究天壤之别。把每一种困难的去无限扩大,把每一个问题都追求完美,尽可能的想到一切,把握细节。如果这时你还认为你可以成功。那么我想你只剩下坚定的走下去,那样你终究会取得成功,也许结果不会是你当年的设想,但我想这种结果也终将美艳多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真的冷静的看透了自己。

但仅以那些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我想创业这个词或许言之尚早。先去就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让社会的风霜磨去自己天真稚嫩的思想,让现实的残酷磨砺我们的心胸,更让那无数这样那样的琐事去培养我们人脉、眼光和智慧。如果这一切没能磨灭你那颗渴望胜利的心、渴望自己去征服人生的时候,那么成熟而勇敢的你将会如一只雄鹰般在世界这片广阔的天空中翱翔、拼搏。

创业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否用一颗足够冷静的心去创业,永远不要去感慨机遇怎样,每时每刻永远都不会缺乏成功者。既然有人能成为成功者,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

创业成功者往往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甚至他们大多数都遭受过极其惨痛的失败。但他们最终走到了成功彼岸。这是为什么。除了坚持,除了思维上的闪光点。我们也许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更多。。当我们能看到多少学到多少时,我们的成功也许就会有多大吧。

所以,为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像《中国合伙》里的主角们一样,去努力、去坚持,在生命的白纸上,去描绘、去谱写我们自己的传奇吧!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篇2

关键词:现代漆画,图式,大漆,装饰味,材质

2016年7月,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在武汉进行巡展。在这次难得的展览中,我得以见到很多珍贵的现代漆画早期的作品。虽然由于各种不可抗的原因,展品的征集数量不算太多,或者是有些“准展品”因为被收藏而难以借到,只能借照片的形式展示,但是却丝毫不能减轻它的启示性意义,特别是对于漆画专业的艺术从业者而言,更是一次对自身专业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而且文献展的展示不同于文献集。正如展览前沿所述:“文献展是文献集形象性的诠释。漆画属于视觉艺术,通过形象性诠释能对漆画创作实践发挥更加有效的引导作用。而材质美与技法的丰富性又是漆画的亮点,漆画的直接的视觉效果又是任何媒材无法替代的。”材质美感因其物理特性和空间特性更适合于现场观摩。所以说,这次展览无疑是贴近现代漆画发展历史的绝佳机会。

总的来说,从历史的眼光中,我看到了漆画界的前辈们各种形式的尝试和探索,虽然有些作品看起来有些不够成熟,但是将之放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中是相当惊艳的。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观看展览的时候顺着时代的发展,我却感觉漆画的题材和表现在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内收的情况,题材和表现手法的狭隘化、以及图式自主权的丧失,导致了从起步伊始就拥有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出现了断层。不知道我的推测是否正确,但我认为现今现代漆画发展不够顺畅应该与此多少有些联系。我们仍旧徘徊在寻找独属于漆画的图式体系,让图式主宰材质肌理而非被喧宾夺主的道路上。因为这次展览,我在这个问题上看得更清楚了。

图式表现的自由被牵制,我认为有一部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大漆绝对论”。虽然时代条件所限,文献展中的绝大部分漆画都是以大漆为媒介制作的,但是从视觉效果上来看的确是满眼褐色。所以当我经过第六展厅的时候,一进去就被程向君老师的化作吸引了。他的那幅作品是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铜奖作品,表现的是高原雪山上的平层石屋,并在视觉元素的处理上借鉴了解构主义的形式美感。画面一片清新的蓝,好似高原冷冽的空气。由线条分割和构成的画面,解构意味十足。作品的色彩之靓丽,在整个展厅其他那些内缩的“黄昏色调”中特别吸睛。在这里我并不是全盘否认大漆,而是试问:就拿程向君老师的画来说,大漆能否表现足够饱和的蓝色?如果不行,固执的非大漆不用,是否会因表现题材的不自由而在艺术创作上留下遗憾?

另外一个阻碍漆画图式发展的要素我认为就是“呆”与“死”的装饰味。现代漆画的装饰性表现我不知道其源头在哪里,这是今后现代漆画史中需要研究的课题,史百宝嵌么?史材质的局限性么?难道史它们阻碍了造型的自由表现?这个问题有待解答。但从视觉呈现的事实来看,装饰意味没有理由作为一种人为的限制,它的缺点在于多余僵死、显露无疑,扼杀了绘画中“似是而非”的一些朦胧的美感和随性的表达。画作的造型一旦装饰化了,人物动态就僵死了、呆板了,从形象上没有了生气,从构成上没有了活力,从意境上缺少了“神”,将一切限制在一些既定的边框里,就快要“死水一潭”了。创作者自身尚且如此,作品如何能再在观者心中激起涟漪?所以,色调局限是其一,装饰味是其二,都是使得漆画缺少活力、限制图式表现的原因之一。

漆画的一个特殊的画种,主要的原因在于漆画的材质。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材质的直接表现是漆画的特点,但是图式一旦不够支撑整幅画的气场,不够足以吸引观者的注意,那么材质的使用很有可能就由优势变成了劣势,成为喧宾夺主的主要原因。对于观者而言,当然是画面上什么吸引他,他首先注意什么,特别是人类天生对材质肌理又有一定的偏爱,因此作为一位漆画的创作者,更加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对图式的把控能力。如果一幅漆画让人因研究画境而忘记了它所使用的技法和材质,我想它就成功了。

这就是我在看过现代漆画文献展后对漆画图式创作所产生的几点想法,也是对自己漆画创作的一种勉励。

观《赢在中国》有感 篇3

关键词:创业;梦想

一、前言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想有能够实现的一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许多的有志青年,他们满怀创业的希望与梦想,他们也具有创业的能力与才华,但是却因为缺乏创业资金而使自己的梦想被搁置,才华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赢在中国》给那些满怀理想的,充满创业激情而又缺乏创业资金的有才华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让他们通过创业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得以实现,《赢在中国》这档节目既是一个经济类的电视真人秀,也是一个挖掘具有商业潜能的人才激励年轻人进行主动创业的节目,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参与的选手,商家们更是通过此次节目的参与扩大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这档节目通过多阶段的筛选最终确定了最后的优胜者。《赢在中国》这档栏目的播出也为其他想自己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自己创业,但是他们之中成功创业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二至三左右,相信那些想要自己进行创业的人看了这档栏目以后会有很多的收获。这档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之所已取得这样的成就有,原因有两个:第一,适应了年轻人的需求是时代精神的凸显;第二,参与方实现了共赢。

二、时代精神的体现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成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赢在中国》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正符合了年轻人对成功创业的期待,与中华民族发展的潮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准确的把握住了当前时代发展的脉搏。从目前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上看,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大批的真人秀节目涌现荧屏。如《梦想中国》、《超级女声》等真人秀节目播出后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而在播出的真人秀节目中其类型大多属于娱乐类的,在带给人们欢笑与愉快的同时,这些类型的节目也使人产生了审美方面的疲劳,使观众渐渐地失去了对此类节目的关注兴趣。《赢在中国》的播出使原本对娱乐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观众们耳目一新,节目的内容大大刺激了人们理性思维,如一缕清新的空气给电视荧屏带来不一样的感觉,给电视前的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使人们产生一种成为这个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的激情。而目前中国所处的这个阶段也为人们实现创业理想提供了可能。创业梦想的实现不仅是创业者的人生价值得到肯定,而且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社会的闲置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对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对于选秀节目只是使某些个人迅速蹿红来说《赢在中国》对社会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通过节目的播出让人感受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一种奋发向上的热情,让人感受到脚踏实地的工作,通过勤奋与努力获得成功企业人士比那些歌星、影星更值得崇拜。同时也让年轻人了解到创业的艰辛,从而更加审慎的对待创业活动,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起到了積极的促进作用。

三、参与的各方都获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赢在中国》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真人秀的表现形式,充分的调动了企业、媒体以及个人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准确的定位了三方在节目中的作用,利用三者的优势,使这档节目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最终实现了参与方的共赢。

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参与节目获得了自己需要的创业基金,与自己的梦想更为接近了,为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在参与节目中的过程中他们在层层考验中锻炼了自己,在评委的点评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因而少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参与节目的过程中充满了考验,但是选手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举办这档节目的媒体通过收视率的逐渐增加,节目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人们在看完这档节目后自主创业的热情更加的高涨起来,获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收视率的增加举办单位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与节目的企业通过这档节目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档节目先进的节目理念吸引了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参与到节目中,如史玉柱、马云、柳传志等,这些成功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企业文化,他们创业的的过程对参与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而节目播出过程中植入的广告,成功地将企业形象印入观众的脑海中,起到了其他广告宣传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四、结束语

《赢在中国》这档节目,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采用当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形式,在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支持下,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而又缺乏必要资金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也使电视机前那些与参赛者具有相同梦想的年轻人从参赛者的成功中吸取了成功创业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篇4

《中国合伙人》可说是给青年人看的励志电影。主人公成东青永不言败(特别是他追苏梅的时候)的精神,让人觉得敬佩,让人想去效仿。他做的事其实很很简单,家里没有钱,课余时间做家教被学校开除,只能自己办起了私立学校,他的课比普通辅导班的课大不同,就是很幽默,来听他的课的学生络绎不绝。当然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于是他把自己的“新梦想学校”不断扩大不断扩大,成为中国第一的英语培训学校。在影片的最后,他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一个留学教父。他帮助无数人签证留学,而在当年他自己最想得到签证的时候,却遭到拒签,于是苏梅去了美国,而他却留在了中国,这样的痛楚不能用I love my country.来掩盖,而是永远的伤痕。

然而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启示却是这样的,中国需要进步,进步需要人才,我们是年轻人,是祖国的希望,只要我们进步,国家就会进步。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向往的地方不再是美国和那些西方国家,而是中国。

观中国合伙人200字观后感 篇5

片中的三个主人公性格迥异,但是个性鲜明。成东青是一个农村考上大学的“土鳖”,干事经常受挫:为了考大学,他考了好几次才考上,而且还是母亲借了全村人的钱才供得起他上大学;上大学期间,追求女生苏美也一度遭拒;毕业后想去美国,却一再被拒签;找个一份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却因为在外办辅导班被开除;后来,女朋友也抛弃了他……孟晓骏是一个在大学里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一直都自信满满,是成东青的偶像。可是,后来到了美国之后却屡屡受挫,不得不又回到中国。王阳是一个个性开朗、凡事满不在乎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经历了被洋妞甩了,写的诗不被认可的挫折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归现实,娶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女人为妻。他们合伙创立了新梦想外语培训机构越做越大,也让看似最没出息的“土鳖”成东青成了“留学教父”。这样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建立了不平凡的友谊,但是王阳在婚礼上说的一句“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开公司”,让人感到五味杂全。

“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在被美国bbs公司投诉的时候,三个人一同来到美国,和他们的高管进行争论的那些话语,让我们真正地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应该有的尊严。“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信念和勇气,才让他们“攻陷了美国”,让“新梦想”成为了第一个上市的教育机构。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中国合伙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诠释了大银幕上不曾有过的“中国梦”。这部影片让更多的人看了之后,唤起了心中积存已久的梦想,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去追梦、去奋斗!

观看《中国合伙人》有感 篇6

孟晓骏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相信自己能够去改变的人。他的梦想曾是去留学美国并定居在那里,而在美国这样一个按下“快进”键的国家,公平竞争是不存在的。孟晓骏看到了生存的不易,为了生活他受到了以前从未体会过的艰辛和艰难,所以才有了他日后在新梦想中的军师地位。在三个人中,他的生活看似最一帆风顺,良好的家境,完美的爱情,而且是三人中最先拿到出国签证的人,可他经历的屈辱绝不比成东青少。他看似沉默寡言甚至是有些冷漠,但他对于创业绝对是满腔热情。他的梦想其实不是出国,不是办新梦想,不是赚钱,他要的其实是尊严。

在我看来,三个人当中王阳是最重情义的人,从主动要去探望肺结核的成东青,到送孟晓骏出国时骂着你有种就别回来却和他抱在一起,再到在新梦想面对是否该上市时在成东青和孟晓骏二人中劝说调解,以及最后为了维护三个人的友谊和孟晓骏大打出手。我感动于他这永远把利益排在友谊之外的精神。他借着自己优秀的口语,教学生美国式思维,为新梦想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他的股份最初只占了24%,可她却丝毫没有怨言。我想王阳这种人,绝对是一个生意上的好合作伙伴,生活中的好兄弟。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篇7

1999年4月, 杨某与高某合伙在A市成立甲公司, 经营经济信息咨询、市场信息、市场分析、投资策划业务。但在经营中, 他们却以甲公司是“申银万国”、“广西证券”等证券公司的代理公司的名义, 私下进行非法的股票交易活动。他们招收了多名经纪人, 宣称在甲公司进行股票交易可允许高额融资、进行T+0交易 (即国家明令禁止的当日买入当日卖出交易活动) 等优厚条件, 引诱数十名投资者到甲公司进行股票交易。2000年3月, 他们又在B县C镇开设了经营电脑安装服务的乙经营部。利用甲公司和乙经营部, 杨某和高某共收取31人的保证金八十余万元, 按高额融资、T+0交易等方式进行升降买卖活动, 从中获利。

2000年12月, 杨某和高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01年1月被逮捕。法院在受理这个案件时, 认定的犯罪事实清楚, 却在适用法律定罪上遇到了难题。2003年8月5日, D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提审最终认定:两被告的行为扰乱了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管理秩序, 获取非法经营利润16万余元, 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至此该案尘埃落定, D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提审, 主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推翻了原既已确定生效的判决。然人民法院在“有错必纠”理念指导下, 主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追求“客观真实”的做法是否值得呢?

判决是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确定、权威的终局性判定。原则上, 刑事判决既已确定生效, 即产生确定力, 且按照一事不再理原则 (或称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不容许重新审判而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 以避免国家在行使刑罚权时给人一种出尔反尔之感, 这不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再者, 相对于法律和判决的权威性而言, 在具体案件上忍受错误判决的危害要小很多。在现今民众普遍缺乏法律信仰的时代, 以牺牲个案正义换得法律、判决的权威性和安定性的做法,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它是民众在树立法律信仰过程中必须承受之殇。

二、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思考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之规定, 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发现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上确有错误, 依职权即可发动审判监督程序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然这一做法, 不仅与一事不再理原则 (或称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相冲突, 而且直接背离了司法被动性、中立性的要求, 同时也违背了控审分离的基本原则。更何况, 法律对于人民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并无严格的限制, 其后果是由于人民法院频繁发动审判监督程序, 直接破坏法院判决和诉讼的安定性、权威性。本可以通过个案判决来构筑法秩序、树立法律信仰, 在这样的审判监督机制下, 却令人大失所望。以“法律、判决的安定性”换得“客观真实”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 人民法院主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不符合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要求。“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无罪者, 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审判或者惩罚”。这被称为一事不再理, 也可称为“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即对于被追究者的同一行为, 一旦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确定判决, 不得再次启动新的刑事诉讼程序。它强调维护判决的“既判力”, 旨在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国家权利的滥用。人民法院主动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对被追诉人的行为再次作出评价, 显然违背了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要求。

其次, 司法的被动性、中立性要求人民法院对于案件争议的处理不得采取主动的方式。“法院不得对于未向其诉求的事项有所作为”。显然, 要想使司法权得到持久的社会支持, 树立司法机构公正、中立的社会形象是必不可少的。而公正和中立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裁判者在当事人之间没有利益上的倾向, 若司法工作人员主动出击, 试图积极地发现和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或者潜在的纠纷, 势必将自己陷入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纠纷之中, 难以保持公正、中立。同理, 若人民法院主动发动审判监督程序, 在某种程度上便已对实体形成一定的预断, 其中立地位难以保障。

再者, 人民法院主动发起审判监督程序违背了控审分离原则的基本要求。在任何情况下, 人民法院都不能在控辩双方未曾提出再审申请的情况下, 自行就某一程序发动审判监督程序。否则, 人民法院就会同时成为再审之诉的提出者和裁判者, 违背控审分离的基本原则, 使审判者难以保持超然的中立地位, 以致被追诉人处于更加不利、更加危险的境地。

诚然, 公正的判决是任何重视法治原则的司法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刑事判决应当满足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需要。若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司法裁判认定的事实存在错误, 当然应予以纠正, 但就人民法院主动发动审判监督程序这种违背法治原则的做法, 必须加以改进。相较而言, 在民众法律信仰缺失的今天, 以“法律、判决的安定性和权威性”换得个案正义追求“客观真实”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参考文献

[1]邓思清.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之构想[J].当代法学, 2004 (03) .

[2]魏启柏.一事不再理原则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冲突与选择[J].当代经理人, 2006 (05) .

[3]陈卫东.论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方式[J].法学论坛, 2003 (01) .

[4]高阳涉嫌犯非法经营罪再审一案[EB/OL].华律网:http://www.66law.cn/lawwrit/6159.aspx, 访问于2013年3月20日.

中国合伙人 篇8

编剧: 周智勇 / 张冀

主演: 黄晓明 / 邓超 / 佟大为 / 杜鹃

又名: 中国先生 / 三个中国先生 / 海阔天空(台) / 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又是一部关乎青春的片子,一个月里,两部以青春为起点的片子连接上映。一个是男导演,一个是女导演。女导演眼中的青春,温婉细腻,带着浓浓的不舍与伤感,男导演眼中的青春热血激情略带一些对生活的无奈;女导演眼中的青春,在大学结束以后也就结束了,所以郑薇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而男导演眼中的青春,大学结束以后才刚刚开始,所以孟晓骏无数次逼问成东青,你的梦想是什么?女导演耿耿于怀的是青春未尽的梦,男导演想的则是,该做的梦都做成了,只是,梦还是那个梦吗?

女生眼中的青春是爱情,而男生眼中的青春是梦想——这就是《致青春》与《合伙人》最大的不同。《中国合伙人》可以看做是一部成功学的教科书,抑或是一部奋斗的血泪史,但是我觉得更恰当的阐释,应该是从男孩蜕变成男人的一个过程。

成东青的蜕变经历了几个过程:他经历了两次高考的落榜,刚进大学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看天安门,是个十足的“土鳖”,是孟晓骏告诉他,能真正实现成功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孟晓骏一直是他的偶像,为了追赶他的步伐,大学四年中,成东青看了800本书,背了无数英文字典,可是毕业的时候,他还是被美国拒之门外。无奈他只能在学校做一名英文老师。

苏梅是成东青的初恋,成东青偷偷在校外办补习班赚钱帮苏梅买托福资料,结果是苏梅成功地去了美国,自己却成了第一位被学校开除的老师。离开那天的最后一堂课,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他把自己的“土鳖”经历和失败的恋爱经历穿插英文单词讲给学生,自嘲的同时博学生一笑,这也成了后来新梦想能吸引众多学生的原因之一。

孟晓骏的家里有个“美国”传统,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留美回国的高材生,这就注定他也一定要踏上美国的土地,但是美国梦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美好。他在美国的实验室里帮人家养小白鼠,都会被学生物工程的中国留学生抢了饭碗,他在餐馆帮人端盘子,地位低下到连消费都没有资格,美国梦碎,他不得已回到中国,接纳他的是当年的两个兄弟和他们初见规模的“新梦想”。真正去过美国的孟晓骏为新梦想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思想和理念,也帮助三兄弟的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孟晓骏在美国受到了太大的打击,他急于向人们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公司是否上市这件事情,孟晓骏第一次在成东青那里得到了NO,兄弟之间的分歧,也变得越来越大。

王阳的蜕变应该来自他对生活和感情态度的变化,大学毕业,他为了不想回国的美国女友放弃了签证美国,但毕业不到一年,女友还是离开了他。王阳说,我这几年一直力求与别人不一样,后来才发现,其实大多数人的选择,或许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他选择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作为自己的妻子,结婚的当天,他在台上劝告所有的嘉宾,千万不要和自己的兄弟合伙开公司。婚礼结束了,三个兄弟也就此分道扬镳。

随着被新梦想以极高的托福成绩成功送去美国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美国也开始关注这个中国的英文培训学校,他们怀疑中国人在考试中作弊,并控告新梦想非法盗用EEC材料,并要求他们赔偿。危难时刻,王阳和孟晓骏回到了成东青身边,兄弟联手解决了危机,成东青终于决定就此机会让新梦想在美国上市,为孟晓骏赢回了多年前他在美国丢失的尊严……

上映初期“合伙人”受到了多方非议,有人觉得它就像一部新东方暑期招生宣传片,也有人觉得它是在为那些有钱人捧臭脚,更有人觉得他宣传了一种金钱至上的成功理念。带入自己的思维模式解读电影当然是人之常情,不过无可否认看了“合伙人”,会让人有一种点亮青春的感觉。有多少人在家里啃过畅销书榜上的成功学,就有多少人是这部电影的潜在观众。相较“致青春”,“合伙人”才更有致敬青春的气势和意义,因为现实已经不允许年轻人沉迷于爱情与忧伤,面对未来的迷茫无力,逼迫他们必须奋斗。《中国合伙人》显然更贴合当下现实,也更能激励人心。看了“合伙人”,或许你会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或许你也会准备开始了你自己的奋斗之路,或者你只是内心为之一振,至少可以获得一点力量,让你更有信念地完成手头的一项工作,这就是一部电影能带来的意义。

编辑/广丽

上一篇:种鸡场管理细则下一篇:丈八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