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初中作文

2024-06-06

打鸟初中作文(精选9篇)

打鸟初中作文 篇1

爸爸不要打鸟

爸爸,不要打鸟,鸟儿们也有生命,也是有灵性的。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树木的好伙伴。可是这些可爱有美丽的鸟儿却因为它的羽毛漂亮或肉质鲜美就被人类无情地猎杀了。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鸟儿因为人类的贪婪而灭绝啊!如果没有鸟儿,那么庄家上,树木里的小虫将到处肆虐,如果没有鸟儿,那么原本安静平衡的生物链将失去平衡,如果没有鸟儿,这个世界将会缺少美妙的鸟叫声,以及美丽的鸟儿掠过天空时的好看场景。

鸟儿是属于大自然的,人类没有权利把原本该在蓝天白云上飞行的鸟儿抓紧笼子里,给个人观赏。大自然也是美好的,慷慨的,它为了这个世界创造了这么多物种,也为人类提供了这么多的资源。可是人类满足了吗?答案什么样的。人类至今仍大量捕捉着如此多的生物,让一个个物种灭绝。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是人类的亲人,降临在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会降临在人类身上。

所以,爸爸。请放下你的猎枪吧!让动物和人类可以更好地生活在同一个自然大家园里!

打鸟初中作文 篇2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透视,原因分析,读者意识,模仿写作

一、现状透视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权重已不言而喻。对此,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作了八点说明, 但现实生活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 虽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投入很多, 但产出较少。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现状主要是:1.感情虚假, 常常无病呻吟, 缺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2.结构混乱, 条理不清, 谋篇布局随意性很大。3.语言枯燥乏味, 面目可憎, 毫无表现力。4.选材重复, 题材撞车现象司空见惯, 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加工素材。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在小学阶段作文写得尚不错的学生, 到了初中阶段作文质量却停滞不前, 甚至有后退的迹象, 作文中的童真童趣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八股腔, 这不能不说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悲哀。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 应该是多方面的。

1. 教学理念的偏移

在语文教学中, 人们对作文及作文教学的认识较片面, 从领导到家长到教师再到学生, 都对作文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只重分数不重素养。由于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 人们还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意识, 觉得语文成绩提高慢, 考试中偶然性大, 相反, 理科成绩提高较快, 并且在每次考试中, 成绩相对稳定, 所以语文拉不开差距常常成为人们轻视语文的理由。即使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讲, 有些语文老师, 包括一些学生, 认为作文教学的效果更慢, 所以他们宁愿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文本的阅读等方面花更多的功夫, 也不肯在作文上多花些时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 作文教学见效较慢, 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可能立竿见影。

2. 教师作文指导和批改的简单化

目前,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但在作文指导中, “指导—写作—批阅—点评”的僵化模式至今仍然盛行, 没有发挥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以写作前的指导来说, 教师往往讲一些原则性的理论, 不太注重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大讲特讲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诸如感情要真挚, 内容要饱满, 情节要曲折, 语言要生动。但针对性训练却很少, 不能围绕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展开作文教学活动, 作文课仍然是纸上谈兵, 学生写出的作文还是原来的水平, 久而久之, 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 作文水平始终难以提高。再就教师的作文批阅来看, 缺少个性化的作文点评, 常常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语, 如“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乏味”、“选材陈旧”、“书写马虎”, 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一些教益。

三、解决途径

1. 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生尚处在心理彷徨期, 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往往感性多于理性。教师应该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引导他们敢于、善于说真话, 抒真情,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此也做了明确要求,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在这一方面, 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 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换位思考, 是预设并靠近读者的意识, 可用一句话概括为“写给谁看的问题”。接受美学告诉我们, 读者不仅以阅读者的身份存在于任何一种文本之外, 而且以“隐性读者”的形式隐含在文本之中。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就是要学生考虑如何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递给读者, 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能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并让他们乐于理解和接受。写文章时总要想到这篇文章写完后给谁看的问题, 总要假想读者就坐在自己的旁边, 吕叔湘先生说过, 我写文章时总想到有一位读者就坐在我旁边看。

但学生在实际写作时的情况却是怎样呢?可用“目中无人”四个字来概括。不少学生把写作当作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是考试的需要, 错误地认为作文就是写给老师的, 而老师也似乎成了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 有的学生甚至在作文完后, 连自己都不想再看一遍, 更别提精雕细刻, 认真修改了。长此以往, 学生难以用一种坦诚、直率、诚实的态度去写作, 写作的内容也就没有了真实感。因为在学生的意识中, 读者对象几乎为零, 这样写作没有了倾诉对象, 没有了交流对象, 等于没有了读者对象。初中生作文中的很多问题, 小到遣词造句, 大到谋篇立意, 都需要进一步雕琢加工, 而这些工作都与学生的读者意识有关。

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对读者意识也有精辟论述, 他在《论教本与写作》一文中写道:“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 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一向的写作练习都有假想的读者。”如果学生“不意识到假想的读者, 往往不去辨别各种体裁, 只马马虎虎地写下去”。由此看来,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要打破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模糊认识, 因为以往部分教师只关注作文教学中的“写什么”和“怎么写”, 而对于“为谁而写”即“写给谁看”却关注得太少。学生有了读者意识, 等于有了一个沟通与倾诉的对象, 能给自己的作文以明确的定位, 相当于为自己设置了一个“话语情境”。有时候, 为什么学生的日记和书信的质量比较高, 笔者以为原因就在此。

2.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针

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写作, 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假想读者, 如老师、同学、朋友、父母等, 教师要提醒学生, 读者对象不同, 写作的内容、重心、表达的方法也应该不同。比如《谈幸福》这样的命题作文, 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误认为幸福就是有钱、有房、有车, 就可以分析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性情古怪, 内心封闭, 就可以谈谈幸福的意义;如果假想的读者对象是追求幸福而不断碰壁的人, 就可以阐述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样, 学生作文时便能增强针对性, 情感真挚, 思维活跃, 作文的效果就比较好。作文虽无太多的捷径, 但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最佳的捷径,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认为模仿是初中生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人们学习写作, 都离不开模仿。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崔灏《黄鹤楼》诗作的模仿。所以,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模仿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模仿立意。立意, 就是一篇文章的主旨, 立意有高低之分, 平淡与新颖之分, 浅薄与深刻之分, 立意受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经验的提炼感悟等因素的制约, 而初中生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缺漏, 他们的文章难以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所以, 教材中的文本, 包括一些优秀范文的立意, 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立意品位的有效办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事物、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使作文立意新颖深刻。比如, 可以模仿萧乾的《枣核》中的爱国情怀, 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至爱亲情, 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等等。

(2) 模仿结构。部分初中生作文时, 在谋篇布局方面带有“信天游”现象, 有如猪八戒踩西瓜皮, 遛到哪里算哪里。笔者在作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从模仿语段着手, 即由教师提供一个结构清晰规范的语段, 让学生在课上当堂模仿, 比如模仿写景的顺序、角度, 模仿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模仿议论语段的结构, 模仿应用文的固定格式。实践证明, 模仿语段结构是较为有效的训练手法, 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作文谋篇布局的基本技巧。比如对于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 笔者在指导学生了解它记游时的多角度变化及作用以后, 提示学生这一特点可以模仿借鉴, 就有学生写了《九寨沟记游》一文, 习作采用了写景时观察角度的多变化, 文章层次清晰,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模仿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外壳, 一篇立意、布局俱佳的文章, 也需要个性化、生动形象的语言。古人云,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就是这个道理。而语言的习得也需要从模仿开始, 可以模仿教材中的文本, 也可以模仿一些时文, 借鉴极富生命力的部分, 以丰富习作的语言, 使习作语言或生动典雅, 或简明朴实, 或明快酣畅, 要引导学生多模仿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 如朱自清、沈从文、梁衡、鲁迅、老舍、毕淑敏等, 他们的作品语言风格鲜明, 极富感染力、表现力, 会给学生很大的熏陶和启发。比如贾平凹的《月迹》的第三小节, 写月亮时所采用的拟人手法和口语化的语言, 活泼生动, 体现了童心奇妙的想象力。据此, 笔者让学生用类似的语言仿写一段晚上观察天空中星星的文字, 效果也很好。

当然, 以上三个方面的仿写在教学实际中不是完全孤立的, 而要根据不同学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文本综合进行。

五年级作文:打鸟、放鸟 篇3

放学后回到家中,快速的写完作业,我拿起我的弹弓,来到我家小鸟密集的 后院,准备打鸟。

“啾――”一声清脆悦耳的鸟叫划破长空。我扭头一看,好漂亮的鸟!我仔细打量着它,真美呀!白白的羽毛好似洁净的雪花,红红的尾巴又如鲜活的火,那么小巧。

“就是它了!”我兴奋地大叫,“看来,你的美丽和你的优美嗓音要把你给害了。”我拿着弹弓,悄悄瞄准了它。“嗖――”唉,石头打偏了点儿,只打在它站立的树枝上。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呀,刚好把小鸟给震晕!我欣喜若狂,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连忙拾起这只小鸟,快活地哼着曲子上楼了。

半路,小鸟醒了,惊恐地睁圆眼睛望着我,可我还沉浸在打到好鸟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感觉到它的害怕,它的颤抖。

突然,一声嘹亮的长鸣吓了我一跳,声音是从院子里传来的。我握着小鸟跑到院子,只见一只大鸟在枝头上,也是白羽毛红尾巴,和小鸟一个模样。在它四处张望的眼睛分明带着许多焦急,这迫切的叫声,充满了母亲的呼唤,大概是在召唤小鸟回归吧!此时,手里的小鸟也应了一声。没错!它们俩是母子!

沉默。

此时,安静的环境和夕阳西下的情景配合得十分和谐,可是我的`心却似一团乱麻。到底把不把小鸟归还给大鸟呢?这只需一两个字回答的问题,却是那么的难――还吧,这只活蹦乱跳的小鸟就再也不是我的了。

但是不还呢,那它的母亲该多伤心呀。――这是一个爱心和私心的决斗!

一分钟很快地过去了,两分钟也整装待发,即将过去。可是我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沉思着。

终于,爱心战胜了私心。

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这只小鸟,忍痛割爱,把小鸟放了。

就在这放鸟的一瞬间,不知怎么的,原先的痛心完全没有了。看着它们母子团聚的开心的样子,我如释重负,舒了一口气,觉得身心轻松了不少。

小学作文:小明劝阻爸爸不要打鸟 篇4

且听我分解:

每天早晨,鸟醒得最早。它在树上一边捉虫,一边歌唱。每当我们醒来,听到鸟的歌声,便会想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顿觉神清气爽。鸟是大自热的歌手,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们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如果地球上的鸟类灭绝了,大自然便没有了音乐,失去了生机,失去了灵性。

鸟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一只杜鹃一年能吃掉5万多条松毛虫。大山雀号称“果园的卫士”,一只大山雀一天捕食的害虫相当于自己的体重。大家都知道,猫头鹰是“捕鼠能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从鼠口夺回一吨粮食。啄木鸟堪称“森林医生”,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500亩树林不受虫害。喜鹊一年的食物中80%以上都是害虫。一窝燕子一个夏季吃掉的害虫,如果头尾连起来,长达3公里。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还有些鸟类能传播花粉,传播植物的种子。

鸟类还是环境保护的检测员。许多鸟类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当这些气体超过正常浓度时,它们便会出现不适的症状,离开这里。

总之,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鸟类在地球上绝迹,不但大自然失去莺歌燕舞的生机,更重要的是使生态失去平衡,昆虫、小兽就会大量繁殖,森林、草原会被一食而空,地球上的动物以及我们人类就会失去资源、失去食物。

可是,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的捕杀,鸟类资源遭到破坏,种类、数量越来越少。据统计,已经有90种鸟从地球上消失。爱鸟是一种美德。为了保护鸟类,1981年9月,国务院规定每年4月至5月初,确定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一位爱打鸟的父亲作文700字 篇5

啊,爸爸又要去打鸟啊,不行,这次我一定要阻止他去。小明心想。

于是,小明拉拉他爸爸的袖子,说:爸爸,为什么非要去打鸟呢?小鸟也是有家人的,它们都是有亲情的。小鸟的爸爸妈妈一定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您疼我一样。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呀!小明的爸爸生气地对他吼到。爸爸,我的知识是没有您丰富,但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啊,我们为什么总要去无情地杀害他们呢?小明说道。只见小明的爸爸说:动物本来就是我们人类的盘中餐吗!小明生气的说道:爸爸,您怎么能这样想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你这么想,那么迟早会有一天,动物会被我们人类吃完。到那个时候,地球上只剩下我们人类,这样快乐吗?即使不会这样,可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报道,说如果世界上的鸟类全部灭绝了的话,那么就是到人类灭绝的时候了,到最后,地球只会剩下鼠类。再说现在平均每分钟就会灭绝一种动物,照这样下去,离我们人类的末日也不远了。所以,爸爸,我求求你放下猎枪,不要再去打鸟了,不要再杀害动物了,好吗?这么多的时间,你可以陪我一起运动,辅导我作业啊!

小明的爸爸听了,感到非常惭愧,说道:小明,爸爸对不起你,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以后再也不去杀害动物了,并且与动物和谐相处,把剩下来的时间来陪你

初中作文教学技巧 篇6

一、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积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 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这些道理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说明。像高考、中考中, 因写作失分而名落孙山的, 应用文中闹出笑话的, 或造成严重损失的等典型事例, 都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在一定意义上说, 环境可以起到导向和动力的作用, 可以使人受到感染, 产生兴趣, 产生力量, 从而努力进取。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除了可让学生坚持正常的课外写作活动外, 还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 创办写作园地, 定期开展写作比赛等。

二、广积素材, 奠定写作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语可写”, 就是缺乏材料的明证。因此, 要写好作文, 就必须先具备广泛的素材。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呢?这就要求学生经常积累。主要可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多观察体验生活, 如组织春游、观日出、学雷锋、做好事、义务劳动等, 从中获取生活素材, 通过写日记来实现。另一种是多读典范文章, 摘抄精彩片段和写体会, 通过写读书笔记来实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多读范文, 揣摩写作技巧

1. 讲评好课文。

在讲课文时, 应有所侧重地讲些相应的写作技巧, 并随时让学生模仿训练, 做到读与写两种能力同时培养, 同时提高, 一举两得。像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语言技巧, 陈群的《理想的阶梯》的结构技巧, 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的说明技巧等, 都让学生领会并训练掌握, 对他们写作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2. 选讲好课外作文。

平时让学生多读一结课外读物, 特别是优秀作文, 使其汲取收营养。在写作课上, 讲一些典范作文,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并随时让学生模仿, 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技能, 又能丰富知识。

3. 选讲好学生作文。

学生的作文与他们的实际联系紧密, 他们最乐意评议和模仿, 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多数写作课上, 要讲评两三篇学生生作文, 其中既有正面的优秀作文, 又有反面的问题作文, 对优秀的要给予肯定和表彰, 对有问题的要指出不足, 提出建议。同时选出一些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轮番评议并模仿。这样直接而具体地指导写作, 学生的写作技能会迅速提高。

四、加强训练,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训练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般地说, 初中生课外时间有限, 要求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 平时可以多练笔, 多写日记。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 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 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笔头熟练了, 素材也丰富了, 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 就应降低写作难度。而随笔, 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 只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 可抒情, 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 无话可短, 尽兴而写, 随意而止, 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 渐渐地, 观察视野不断扩大, 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 写社会、写人生。在随笔里, 我感觉到学生的写作欲望, 感受到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发的观察兴趣, 不仅有话可写, 而且更真实, 更贴近生活, 收到显著的效果。对写作训练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批阅, 老师批或学生批, 写作园地主要通过征稿和轮番写稿两种形式进行登载, 每周更换一次。每学期开展两次写作比赛, 评出优秀者, 给予表彰和鼓励。这样每学期都连续不断地训练, 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逐步提高。

五、开放评改方式,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主观性强,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 要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 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 请同学打分或评价, 并谈谈为什么得分、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 欣赏他人的等, 并且让学生人人办自己的文学小报, 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达到充分共赏共评的效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 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 作文教学应该“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 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增强自己的感性认识, 并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 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徐风兰.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8.

[2]武小翠.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作文课.学周刊, 2013.5.

初中作文教学探析 篇7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 使学生胸中有“竹”

十多年语文教学 经验告诉 我:积累丰富 的语言词汇, 是学生写出上乘佳作的必备条件。“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 卷, 下笔如有 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是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词汇与写作素材都没有, 又谈何写作呢?因此, 作为语文老师,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 中积累丰 富的语言 词汇和写 作素材。只有厚积了, 学生胸中才有“竹”。

1.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习惯。词汇是语言的细胞, 是组织文章的基础。学生习作的语言生动、形象、凝练与否, 与学生有无丰富的语言词汇息息相关。学生的词汇丰富了, 组织起语言来, 便能信手拈来, 文思如泉涌。基于这一点, 我在平时的语文课上, 就特别重 视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每上完一节课, 我都及时地指导学生记忆和运用书本中出现的新词佳句, 并让学生从自己的鉴赏角度, 看看那文中有哪些妙语佳句, 逐句摘录在专用的读书笔记本上, 并让学生学会运用, 就刚刚积累下来的词汇、句子写一 段文字, 进行词汇 运用的训 练。同时, 我还注意在班级中开展“名家名篇每周读”、“经典美文每周读”活动, 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篇和经典美文, 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和激情盎然的意境中日渐丰富自己的文采。

2.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素材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是文章的 骨肉, 没有素材, 便无所谓 文章了。因此, 培养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 善于观察, 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善于捕捉素材的心, 随时随地地积累见到的印象深刻的人、事、物, 富含哲理的精辟语言, 发人深省的场面、情景, 这样就不至于写起文章来搜肠刮肚也找不到素材了。唐代诗人杜牧, 每次外出都带着文房四宝, 便于在发现好的素材时立即把它记录下来。我也常让学生效仿古人“博采众家之长”的做法, 培养积累素材的习惯。

二、教会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使文章更具文采

我们先看一些句例:

例一:

A.秋天是美丽的。

B.秋天是美丽的, 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例二:

这个年代, 没有宋词, 所以, 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的意境, 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 脉脉此情谁梦”的惆怅, 寻不到“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 寻不到“泪眼问花, 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 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 我却固执地认为, 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 (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例一中的B句使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秋天如何美丽写得血肉丰满, 这比A句的简单陈述更生动形象, 文采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例二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让读者一 看便不得 不为你的 文采飞扬 所折服。这便是修辞手法的美丽。

所以说, 大凡成功的文章, 都得益于 各种修辞 手法的巧妙运用。学生学习亦如此。如能将各种 修辞手法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 一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而学生能否合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在于教师能否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因此,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适时灵活地进行引导。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的时候, 特地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分类找出相关的句子, 然后逐类分析, 让学生在具体的文章中认识到什么是比喻, 什么是拟 人, 什么是排 比, 认识到比喻、拟人、排比会使文章充满无限的生 动和活力。进 而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让学生知道朱自清的《春》, 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感染力地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这基础上, 我又让学 生即兴仿写, 尝试运用, 久而久之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重视文章谋篇布局的指 导, 使 文 章 结 构 安 排 合理

文章的谋篇布局指的是章法, 也就是组织安排结构层次的法则。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而有生命力, 巧妙的构思, 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同时, 不同的文 体表达主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议论文要以理论鲜明、论证严密的谋篇布局去突出中心论点;记述文要求以新颖的构思、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而说明文则要求以分明的层次、条分缕析的谋篇布局来说明事物、事理。正 因为文体决定谋篇, 所以教会学生谋篇布局, 也是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关键。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 教会学生在不同的文体中如何开头结尾, 如何安排段落的顺序, 如何进行段落的展开, 如何进行小段落里句子的分配以及逻辑性地安排材料, 可以使学生写起文章来思路明晰, 运笔如行云流水, 避免结构乱作一团的现象。如在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谈节俭》的写作时, 我先让学生懂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逻辑结构,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段论, 然后让学生围绕“节俭”确立论点, 根据三部曲谋篇布局, 再要求学生通过举例子、讲道理、摆事实等论证方法, 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来严密地论证自己的观 点, 让人信服, 最后得出 结论, 水到渠成, 问题自然解决。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写出 来的议论文的结构就严密而有条理了。

四、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表达 真 情 实 感, 使 文 章 能 打动人

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叶圣陶早 就指出过:“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话, 说出自己 的话。”《初中语 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于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手,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达真情实感。”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写作要融进自己的真情实感, 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抒写发自肺腑的切身感受。任何文章都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文章好比盖楼, 事实是根基, 真情实感是钢筋水泥, 有了钢筋水泥, 楼房才更 加坚固。文章 有了真情 实感的流露, 才会更有生命力, 才能紧紧地捉住读者的心灵。

总而之言,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若能紧紧 围绕以上几点进行, 学生便会在写作中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从而达到有素材、会修饰、能谋篇、表真情的快乐作文境界。

摘要:提出初中作文教学见解, 主张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 教会学生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教会学生谋篇布局,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以及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尝试 篇8

一、下水作文法

所谓下水作文法,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范文引导学生仿写作文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一是教师预先准备好范文, 作文课时向学生讲析, 而后要求模仿写作;二是师生进入同步写作状态———教师一边板演而写, 学生一边听一边效仿而作, 但绝不能单纯抄袭。一堂作文课后, 几十篇带着固定框架的习作便产生了。

这种方法虽然有些生搬硬套, 甚至有束缚创意思维的危害性, 但比起盲目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出题目, 辅导说几句, 学生思维的野马肆意驰骋, 有的同学为作文而“憋”文, 寥寥几笔应付交差要好得多。

农村初中学生, 写作能力普遍低下, 有的在作文方面还是门外汉, 有的在作文的崎岖路上, 如同初学走路的幼孩, 需要扶与帮。教师下水作文起了牵引和支撑作用, 适合于低年级作文教学, 也适用对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起步训练。

二、观察审题法

它是指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命题条件限制, 分析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为写作定向定调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 离不开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反映的主题等, 或者事物的特点、方法、结构、功用等, 或者要求阐明的观点、见解和寻找的证据是什么等。例如:

“童年趣事”:体裁——记叙文;时间———童年;人物———我 (们) ;事件——一件或几件;主旨———快乐有趣。

“我们的学校”:体裁 (说明文) ———顺序 (时间、空间) ———布局———详略等。

“谈‘读书无用’论”:体裁 (驳论文) ———摆事实、讲道理 (驳谬) 等。

从对以上几个作文命题的简易分析可以看出, 观察审题法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和选材。

诚然, 随着见识的增长, 写作水平的提高, 学生逐步会甩掉支撑的“拐杖”独立行走的。

有的作文题目, 没有明确的主题, 如“我的母亲”“第一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审题法, 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写有意义的积极的一面, 否则就会离题万里。曾经有一个学生写自己的母亲, 纪实性选其好吃、爱撒娇、发泼、脾气大等内容, 忽略了母亲勤苦、操心、仁爱等优秀事迹, 结果笑话百出, 作文等次低档。

三、习作评讲法

语文教师通过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 利用课堂讲析和讨论, 总结肯定优点, 对比认识弊端, 强调带共性的问题。如常见的错别字、病句、内容空洞、文章有头无尾等等, 通过一次次见识辨析, 学生逐步会加深印象, 在下次作文时克服的可能性较大。

习作评讲法反过来向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 就是要随时发现和记载学生作文的情况。

四、互批互改法

不妨试一试, 将习作交叉分发给学生, 教师只要口头或板书提出批改方法和要求, 让学生讨论或独立批改, 不久, 一篇篇带着稚嫩笔迹的批阅方案就出来了, 尽管有的批示不大恰切。

很明显, 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语文教师批阅作文的工作量, 让你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看书备课, 更主要的增加了学生“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机会, 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互批互改的次数也不能过多, 多了就是一种投机取巧, 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五、积累教学法

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内外获得写作方面的知识经验的一种方法。积累的过程是师生教学双边活动,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以一些名家名篇写作方法和技巧为主线, 以现实生活为主镜头。积累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除了课内间接感知、消化吸收各种文体的知识经验之外, 课外直接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更为重要。积累的方法灵活多样, 如学习教读课文时领悟接受法, 对比吸收法;课内定时定量定向作文法;课外练笔法, 如坚持写日记、周记、景物片断描写等等, 不一而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广泛积累的益处, 同时启发语文教师,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指导学生多渠道不拘形式的积累学习和训练。

六、触类旁通法

日常应用文的写作, 往往令人头疼, 许多学生毕业后基本应用文写不来, 基本格式弄不懂, 一提笔就出错。而应用文我们一生都会用到, 因此学好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大有必要。如何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呢?触类旁通法是一条捷径。这就是懂得某一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可以推知其他类型的应用文的格式。例如申请书的写法:

入团申请书

东岳初中团支部:

我自愿加入__, __, __, __, __, 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

2009年-月-日

从上例可知申请书的基本格式:1.应用文标题写在正中;2.称谓顶格写;3.冒号表提顿, 后面不能接着写问候语;4.正文内容提行空两格;5.祝语要对准称呼并顶格;6.落款 (人名、单位、时间) 于右下方。

那么书信体如“倡议书”“决心书”“检讨书”“通知书”“感谢信”等类似的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就不难了。

初中作文批改方法指导 篇9

一.明确批改内容指标, 提高评价作文能力

在指导学生批改时,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改什么, 扣住哪些关键。就内容而言, 要求立意深刻,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可评最高分。要求如下:文章切题, 内容充实具体, 详略得当;材料典型, 围绕中心, 符合实际;认识透彻, 意境深远, 想象丰富;感情充沛动人, 形象丰满, 细节生动。就表达而言, 做到语言连贯、流畅、得体、生动, 就可以获得专项最高分。要求如下: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句式灵活, 词语丰富, 用词生动;文句有意蕴, 无语病。就结构而言, 构思精巧,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就可以得最高分。要求如下:开头扣题起笔, 开门见山, 点明主题, 造成悬念, 设下伏笔;中间条理顺序清楚, 过渡自然, 前后照应;结尾照应前文, 前尾呼应, 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另外, 也可针对学生情况设书写指标和相关减分指标。

二.教给批改方法, 让学生学会批改

批改, 有批有改。大致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问题重在批。用词造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的问题重在改。批, 就是用语言对作文中的优缺点的分析、说明、评定, 是启发性的指点。批, 用批语, 批语有两种, 一是眉批, 二是总批。眉批就是对文章的某一部分的优缺点的指点、分析、说明、评定。眉批常写在文面的旁侧。总批就是针对全文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方面主要优缺点作总体评价, 指出努力方向。总批写在篇末。写眉批和总批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启发性, 有的可直接写出具体的批改意见, 有的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对问题有新的见解。二是针对性, 要针对作文的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的进行批改, 尽可能一针见血, 好的, 指出好在哪里;错的, 说明错在何处, 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道其所以然。三是鼓励性, 要以鼓励性为主, 多找作文的闪光点,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以当次写作要求为重点, 发现作文长处。四是言简意明, 批语力求简明具体, 能说明问题, 切忌空话套话。写总批须注意方法, 应总观批改内容一级指标四个方面, 再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 具体审视二级指标13项。先整体后局部, 先重要后次要, 先优点后不足给建议。改, 就是对文章的修改。错误地方要修改, 多余重复地方须删掉, 前后颠倒或次序混乱地应调换, 遗漏或不足地方宜补充。只有这样批改, 才能对学生作文起到真正实际的指导作用。

三.敬业乐业, 诚心批改

作文批改是费时劳心的艰辛劳动。语文教师“既然选定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批改作文, 须得全力以赴, 专心致志, 把“苦”变成“甜”, 潜心批改。批改作文时, 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识水平, 批语需要写详细些, 对于优点要充分肯定, 哪写得好, 好在何处。哪里不好, 差在何处, 应该怎样修改。对缺点, 不能夸大, 不能斥责, 不能讽刺, 要坚持正面教育。教师批改作文绝不能用简单的“优、良、中、差”词语概括, 因为每一篇作文都自身不同的优点和不足, 简单的等级不能说明具体问题, 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 不足在何处。即使是最差的作文, 老师也得反复推敲, 沙里淘金, 耐心挖掘, 寻找他的闪光点。教师写批语时, 本着爱学生、理解学生、满怀爱心, 多动脑筋, 多下功夫, 措词准确, 语言生动, 批出个性, 批出特色。要表扬中有批评, 批评中有表扬, 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意见,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泰祥社区残联2010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明亮发光杆菌毒性试验在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