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忧民类古诗词

2024-08-24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通用3篇)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 篇1

爱国忧民古诗词分类复习(11首)

1.《过零丁洋》 ①诗歌首联回忆了和诗人一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

②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杀身成仁民族气节。

2.《春望》 ①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运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极强烈的感染了读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的战火(历史事件),“家书抵万金”从侧面表现了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的思想感情。

3.《己亥杂诗》

①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别的,又有回归的,还有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4、《雁门太守行》 ①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 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齐整和士气旺盛,情景相生,奇妙无比。②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五六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写法,表达了思想感情。

5、《泊秦淮》

①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②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渔家傲秋思》 ①上阕侧重于,一个“异”统领整阕,表现了塞外什么特点?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②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使用了用典写法,“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表现了词人思乡和报国的矛盾心理。

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运用了修辞,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互文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7.《破阵子》 ①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号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②这词首融与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③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④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赏析)

“秋”字用的极秒,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⑤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写将士们奏乐吃肉,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8.《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①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密州出猎渴望报效国家

②概括全词的三个典故,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孙郎射虎”------以孙权自喻,虽年迈,仍有少年的狂气,还要建功立业,表现诗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

b.“冯唐持节”------表达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杀敌报国。

c.“射天狼”-----表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这是一首诗,概括各节的内容

②说说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解。

作者直抒感慨,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不为自己着想,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10.《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①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怒”两字形象生动,将华山和黄河拟人化,不但写尽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

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

②谈谈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这是这首曲子的主旨句,是对以往历史的概括和批判,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

11.《观刈麦》 ①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农民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拿自己和农民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爱国忧民类 篇2

1.把握情感;2.分析写法;3.理解词句。

【新题演练】

一、杜甫《春望》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

2.《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杜牧《泊秦淮》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体现了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什么态度?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黄”是指__________,“苍”是指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孔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鉴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解释下列词语。

了却: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天祥《过零丁洋》鉴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首联交代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本诗的基调由悲苦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诗中句子做简要分析。

忧国忧民的古诗 篇3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3、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2、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4、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8、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22、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2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2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28、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记南征诸将》

29、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3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3、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3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8、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2、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辛弃疾

43、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44、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4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46、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4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4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

50、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

5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其一》

5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5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5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5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5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上一篇:远离网吧作文300字下一篇:广播站工作总结与2018年广电局信息化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