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爱国诗词

2024-09-17

经典诵读爱国诗词(通用13篇)

经典诵读爱国诗词 篇1

经典诵读——爱国诗词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鉴赏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经典诵读爱国诗词 篇2

1. 多一点情感,多一点体验

也许很多学生学习诗词歌赋,很多教师教授诗词的原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传统的诗词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被动记忆,毫无疑问他们对诗词的内涵及审美无法深入理解,从而厌倦古诗词,最终既没了成绩,也没了兴趣。此时,就需要小学教师的努力了,在进行诗歌教学期间,教师应多注重诗词中情感的体现,因为古代,诗人经常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加工、提炼,来渗透自己内心的情感。可知,诗歌中,情感它的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中国古代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是古代抒情文学的代表,是想象和情感的产物。我们都知道情感是文章的核心,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为了抒发情感,其实在诗歌的世界中也是如此,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情是诗歌第一要素,无情则无诗。但是传统的小学诗词教学模式,平淡而死板,这也是诗歌情感被忽略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授诗歌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诗歌情感的表达,况且诗歌涉及的情感比较广泛,包括亲情、友情、爱国之情等等,这也更加需要教师能够将诗歌的情感分享给大家。例如,家喻户晓的诗歌《悯农》,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伯伯的艰辛来抒发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以及对粮食的珍惜之情。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时,应该多加注意将诗中情感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以及勤俭节约之风尚。

2. 多一丝想象,多一点了解

古诗词鉴赏会涉及众多的艺术表现方法,教师出于应付考试的角度,往往将考题中的诗歌鉴赏等同于知识灌输,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导致这本该惬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苦不堪言,甚至使学生表现出冷淡与排斥的态度,所以这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该被抛到九霄云外。而诗歌大多为古代所生,所以学生若想深入理解,需要联想到当时的社会及人文背景,且古代诗歌大多会有很多类意象,再加上各种形状,色彩的搭配,想象能力确实是理解好诗歌的一大必备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先为学生放映一些诗中展现的图片画面,让学生对诗中景物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学生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后,再引导学生掌握内容,会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在讲解山水诗词期间,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新诗歌进行想象,如《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教师可以自己制作ppt,将自由飞翔的白鹭,桃花盛开的江岸,水中肥美的鳜鱼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诗中内容有所了解,并以此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想象,从而让学生能更深入的学习诗歌。

3. 多一些互动,多一些情景

教师一味地讲课而忽略学生,课堂成为了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可能会磨灭学生对语文诗歌的兴趣。在此状况下,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我们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互动课堂执行方式有很多种:肢体语言的运用。毋庸置疑,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直接受到它的影响;分组讨论:在小范围内,每个学生的想法得到展现,得到肯定的过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自信。例如,教师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同学们身体及语言的结合。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小学学习的压力,而且可以学到知识,并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情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鉴定情境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其对学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我们设计情境,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的为不同的诗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即做到因材施教。并且情境教学应注重科学性,即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情境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情境中娱乐,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新技能。如杜牧的《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描绘了一幅安静却十分有韵味的画面,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古琴曲《庭院深深》作为背景音乐,从而让学生将主观的情感与音乐和诗词的双重美感相融合,在节奏和旋律中去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从而激发想象,体会作者真正的情感。

诵读诗词传承经典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0-02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单纯,简单。与之相对的,我国的古诗词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之处,不仅蕴含深刻的内涵,意境也相当高远,不仅有对当代民生的思考,也有对后代美好江山的设想。不仅有豪情壮志,也有悲思无法释怀的感叹,拥有大量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从小阅读优秀古诗词的好习惯,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举多得。

一、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一)语言精炼,情感丰富

学生最初能感受的古诗词的语言美在于古诗词的韵律节奏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诵咀嚼古诗词。这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韵律,平仄声。之后就是五言七律等。正是因为古代诗词家的重视,如今我们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即使不用唱歌的方式,单就朗读也能够很顺畅,郎朗上口,感受到音乐感和节奏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朗诵古诗词的这一步骤,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古诗词拥有另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炼,直击要害,同时又能让读者产生想象。例如:王安石的《破船瓜洲》中,描写所处环境的美好,春风又绿江南一句话,就表达的淋漓尽致,整首诗用一个“绿”字,就将祖国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表达的透彻。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和之前美丽的大好河山相对应,自然的体现出作者的相思之情。全片不过二十字,着眼于“绿”和“还”,生动形象的将景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体现出诗词的精炼特点。

(二)意境开阔,让人浮想联翩

评价一篇古诗词的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这篇古诗词的意境。一篇古诗词,就算通体拙劣些,但意境到了,就能比全片华丽辞藻但没有意境的古诗词上一个台阶。意境有三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乃第一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乃第二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乃最高境界。学生能够领悟到诗词中高深的意境,不能够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诗词,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境界。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只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将滕王阁所处的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一句话包含了五个层次的意境,不愧是千古绝句。本句首先是色彩美,晚霞余光,孤鹜深色羽毛,水天一色。其次是动态美,孤鹜在飞,云霞在落,只有天空凌然不动。秋水静静流淌,多么美好的画面。再者是虚实美,秋水依稀倒映出天空的美景,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虚虚实实。然后立体美,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最终是想象之美,在如此美妙的风景中,王勃的思绪又在何方呢?引导学生感受着层层深入的境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感受这篇千古绝唱的意思。

(三)情感丰富,引人入勝

文字生动鲜活的关键就在于注入了情感。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是我们创作诗歌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情感,只能是死板没有生气的文字,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给诗词注入了情感,就仿佛给木偶注入了灵魂,赋予了它存在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感悟诗词的情感,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悯农》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耕种粮食的艰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是,要感激农民伯伯,要帮助他们一起耕种粮食。

这就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偏差,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就是浅显不到位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问学生,为什么要描绘农民伯伯,学生们回答种田太辛苦。我接着问,农民伯伯辛苦种地是为了干嘛呢?学生们回答是为了给我们粮食吃。最后我问,那么我们有更好的方式维护他们的劳动吗?学生们得到最终的答案,要珍惜粮食。这首描绘农民的诗歌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才得以流传,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情感,对诗歌有正确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刚开始接触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多背。能够流传下的诗词都是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学生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形成我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民生的思考,对朋友的一诺千金等,优秀的文化能够在大量的背诵中得到传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背诵古诗词。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经验,带领学生多次通读一篇文章,学生凭借良好的记忆力可以自然的将整篇文章背诵下来。因此,我们只需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通读,学生自然就能够将古诗词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烂熟于心的古诗文进行思考探索,做到真正的理解。唯有了解背上的古诗词,学生才能够将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够有效的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让学生有效的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教师肩负的最重要的使命。让学生通读烂熟于心是古诗词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式,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理解,转化。传承中华文化,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经典诗词诵读 篇4

课程名称:经典诗词诵读

英文名称:Classical poetry reading 课程编号: 总学分:8

总学时:144

开课单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材:经典诗文诵读400篇, 吕梁高专中文系编印.参考书:[1]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 周煦良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3]朱东润主编.历代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程负责人:刘亚琼

课程说明: 《经典诗词诵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宗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旨在引导中文系学生阅读经典、背诵经典,提高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达到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加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达到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目的,有助于开阔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使其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专业。

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应学习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等,并对这些课程的作品选有较全面的把握。还应要求学生扩展阅读面,与所学专业结合,强化知识技能的训练,达到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总结 篇5

“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帷幕。在此,请允许我向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安排了本次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活动的筹备阶段,各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精心选择参赛诗文,各班同学刻苦训练,充分准备,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学部和年级两个层次的比赛过程中,各学部、各班级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色,一批选材贴切、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经典诵读节目脱颖而出。节目内容有诗有文,形式丰富多彩,富有创意,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高超才艺和对中华经典的热爱。选手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再一次诠释了古代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桥中学子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

“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的开展,提高了同学们积累经典诗文的兴趣,使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的暖意。本次活动让我们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得到了一次熏陶和洗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本次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我想,这次活动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这些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留下的金子般的经典诗文必将永远成为我们的“心灵鸡汤”。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把诵读经典诗文当成自己生活的必需,让我们的生命与诗意相伴,与美好随行!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词 篇6

1.一字诗 16.古朗月行

2.一去二三里 17.3.咏 鹅 18.4.风 19.5.遗爱寺 20.6.凉 州 词 21.7.登鹳雀楼 22.8.画 23.9.小池 24.10.出 塞 25.11.暮春 26.12.鹿 柴 27.13.春晓 28.14.别董大 29.15.静夜思 30.画鸡

竹里馆 村居 早发白帝城 悯农

(一)悯农

(二)画眉鸟 竹枝词 咏雪 所见 宿建德江 从军行

敕勒歌

江南

1.一字诗

(清)陈沆

ì fān yì jiǎng yì yú zhōu 一 帆 一 桨 一 渔 舟,ì gâ yú wēng yí diào gōu 一 个 渔 翁 一 钓 钩。ì fǔ yì yǎng yì chǎng xiào 一 俯 一 仰 一 场 笑,ì jiāng míng yuâ yìjiāng qiū一 江 明 月 一 江 秋。

2.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yí qù âr sān lǐ 一 去 二 三 里,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 村 四 五 家。tíng tái liù qī zuî 亭 台 六 七 座,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 九 十 枝 花。

y y y y

3.咏 鹅

(唐)骆宾王 ã ã ã

鹅,鹅,鹅,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绿 水,ï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 掌 拨 清 波。

4.风

(唐)李峤 jiě luî sān qiū yâ 解 落 三 秋 叶,nãng kāi âr yuâ huā 能 开 二 月 花。guî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过 江 千 尺 浪,rù zhú wàn gān xiã 入 竹 万 竿 斜。

q

b h

5.遗爱寺

(唐)白居易

nîng shí lín xī zuî 弄 石 临 溪 坐,xún huā rào sì xíng 寻 花 绕 寺 行。shí shí wãn niǎo yǔ 时 时 闻 鸟 语,chù chù shì quán shēng 处 处 是 泉 声。

6.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huáng hã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yí piàn gū chãng wàn râ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qiāng dí hã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chūn fēng bú dù yù mã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7.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huáng hã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yù qiï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âng shàng yì cãng lïu 更 上 一 层 楼。

8.画

(唐)王维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â 远 看 山 有 色,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近听 水 无 声。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春 去 花 还 在,rãn lái niǎo bù jīng 人 来 鸟 不 惊。

g

j

9.小 池

(南宋)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ɡ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ïu 树

水 爱 晴 柔。ǎo hã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角,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 shànɡ tï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10.出 塞

(唐)王昌龄

qín shí míng yuâ hàn shí guān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ãn wâi huán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dàn shǐ lïng chãng fēi jiàng zài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bú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xi

11.暮春

(清)翁格

mî yuàn chūn guī zǎo 莫 怨 春 归 早,ā yú jǐ diǎo hïng 花 余 几 点 红。iú jiāng gēn dì zài 留 将 根 蒂 在,ì suì yǒu dōng fēng 岁 有 东 风。

12.鹿 柴

(唐)王维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ãn 空 山 不 见 人,dàn wãn rãn yǔ xiǎng 但 闻 人 语 响。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返 景 入 深 林,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复 照 青 苔 上。

hu l

su 岁

13.春晓

(唐)孟浩然

ūn mián bù juã 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chù chù wã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yâ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huā luî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14.别董大

(唐)高适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fē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mî chï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tiān xià shuí rã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ch

15.静夜思

(唐)李白

áng qián míng yuâ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jǔ tïu wàng míng yuâ 举 头 望 明 月,dī tï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16.古朗月行

(唐)李白

xiǎo shí bú shí yuâ 小 时 不 识 月,hū zuî bái yù pán 呼 作 白 玉 盘。î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 疑 瑶 台 镜,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飞 在 青 云 端。

chu y

y f

17.画 鸡

(明)唐寅

tïu shàng hïng guān bú yîng cái 头 上 红 冠 不 用 裁,mǎn shēn xuě bái zǒu jiāng lái 满 身 雪 白 走 将 来。píng shēng bù gǎn qīng yán yǔ平生 不 敢 轻 言 语,yí jiào qiān mãn wàn hù kāi 一 叫 千 门 万 户 开。

18.竹里馆

(唐)王维

dú zuî yōu huáng lǐ 独 坐

里,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弹

啸。shēn lín rãn bù zhī 深

不 知,míng yuâ lái xiāng zhào

月 来

照。

19.村 居

(清代)高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âr yuâ 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ãr tïng sàn xuã guī lái 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áng châ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zhā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qiān lǐ jiāng líng yí rì huán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ù zhù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qīng zhōu yǐ guî wàn chïng shān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m

21.悯农

(一)(唐)李绅

chú hã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àn dī hã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餐,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苦。

22.悯农

(二)(唐)李绅

chūn zhînɡ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颗 子。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nïnɡ fū yōu â sǐ

夫 犹

饿 死。

h

l

23.画眉鸟

(宋)欧阳修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suí yì yí

百 啭 千 声 随 意 移,shān huā hïng zǐ shù gāo dī

山 花 红 紫 树 高 低。shǐ zhī suǒ xiàng jīn lïng tīng 始 知 锁 向 金 笼 听,bù jí lín jiān zì zài tí

不 及 林 间 自 在 啼。

24.竹枝词

(唐)刘禹锡

yáng liǔ qīng qīng jiāng shuǐpíng杨 柳 青 青 江 水平,wãn láng jiāng shàng chàng gē shēng闻 郎 江 上 唱 歌 声。dōng biān rì chū xī biān yǔ 东 边 日 出 西 边 雨,dào shì wú qíng quâ yǎu qíng 道 是 无 晴 却 有 晴。

25.咏雪

(清)郑燮

yí piàn liǎng piàn sān sì piàn 26.所见

清 袁枚

mù tïnɡ qí huánɡ niú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wǔ piàn liù piàn qī bā piàn 五 片 六 片 七 八 片。qiān piàn wàn piàn wú shù piàn 千 片 万 片 无 数 片,fēi rù mãi huā zǒng bú jiàn 飞 入 梅 花 总 不 见。

牧 童 ɡē shēnɡ歌 声 yì yù b意 欲 hū rán b忽 然 骑 黄 牛,ân lín yuâ振 林 樾 ǔ mínɡ chán 捕 鸣 蝉,ì kǒu lì 闭 口 立。

zh。

2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yí zhōu bï yān zhǔ 移 舟 泊 烟 渚, rì mù kâ chïu xīn 日 暮 客 愁 新。yě kuàng tiān dī shù

野 旷 天 低 树,jiāng qīng yuâ jìn rãn 江 清 月近人。

28.从军行

(唐)王昌龄

qīng hǎi cháng yún àn xuě shān

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gū chãng yáo wàng yù mãn guān

孤 城 遥 望 玉 门 关。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jīnjiǎ 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bú pî lïu lán zhōng bù huán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29.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chì lâ chuān 敕 勒 川,yīn shān xià 阴 山 下。tiān sì qiïng lú 天 似 穹 庐,lǒng gài sì yě 笼 盖 四 野。tiān cāng cāng 天 苍 苍,yě máng máng 野 茫 茫,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30.江

汉乐府

jiānɡ nán kě cǎi lián 江 南 可 采 莲, lián yâ hã tián tián 莲 叶 何 田 田,yú xì lián yâ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yú xì lián yâ dōnɡ 鱼 戏 莲 叶 东,yú xì lián yâ xī 鱼 戏 莲 叶 西,yú xì lián yâ nán 鱼 戏 莲 叶 南,yú xì lián yâ běi

经典诵读爱国诗词 篇7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拓展

中华古诗文经典包容之广博, 辞章之精华, 内涵之丰富, 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 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学校的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就使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可以在各方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现阶段, 不少学生对古诗知之甚少, 或仅能吟诵几首, 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却谈不上。因此, 加强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与同步拓展的研究, 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明确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1.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更沉积着一个民族的精魂。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 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 很有必要。

2. 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 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 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 还蕴涵着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 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 接受这样的熏陶, 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 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课, 为孩子奠定人生根基。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古诗词, 不仅能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而且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 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那些名篇名段, 学生背诵后, 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 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有效措施, 开展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

1. 轻松有韵律地重复念唱。

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诵读诗文的过程类似念唱, 整个诵读的过程, 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 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同时, 让孩子在念唱过程中体验意境, 可以在诵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 不断创新形式, 实行寓教于乐。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 解诗题”, 第二步“抓字眼, 晓诗意”, 第三步“入诗境, 悟诗情”。在此基础上, 老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推荐古诗名句, 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

3. 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

佳文古韵香满路, 名篇美文育新人。要让学生对诵读诗文产生兴趣, 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 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三、同步拓展经典古诗词诵读

1. 阅读中外经典。

把诵读内容拓展到课本外, 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除学校阅览室外, 还可以组建“红领巾书屋”。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亲子阅读”、“同诵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诗、会读诗, 让经典古诗词诵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2. 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 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可以将每个班级原来的学生手工作品制作改为经典诗词作品制作, 在班级中增设诗词学习园地, 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拓宽小学生的古诗文知识视野。

3. 建设古诗词诵读的活动载体。

学校可以成立诗词文学社, 以“诗词文学社”为阵地, 吸收小学生中的诗歌爱好者, 定期进行诗教辅导。以诗词文学社为载体, 重点培养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 使得活动正常化, 让社团活动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总之, 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开展多种活动, 不断拓展诵读内容, 就一定让经典古诗词扎根于小学生心中,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林丽.古诗词诵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黄德新.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实践.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5月.

小学班级经典诵读古诗词朗诵 篇8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同学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甲:什么古诗? 全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全体:“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全体:“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全体:“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全体:“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全体:“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全体:“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全体:“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全体:“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全体:“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全体:“十年生死两茫茫。” 甲:带“百”的。

全体:“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全体:“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全体:“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太容易啦。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全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乙: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全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全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全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全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花中四君子每个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小菜一碟。甲:写梅的。

乙:宋朝王安石写的《梅》 全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写兰的。

乙:宋朝朱熹写的《兰》 全体:“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甲:写竹的。

乙:唐朝白居易写的《题李次云窗竹》: 全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甲:写菊的。

乙:宋朝陆游写的的《新菊》 全体:“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菊花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甲:哇塞,你太有才啦!

乙:哪里哪里,你问的这也太小儿科啦。甲:那你研究最多的是什么?

乙:改诗呀!

甲:怎么改呀?

乙:杜牧的《清明》你听说过吗? 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对,我能把它改写成“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三言诗”、“词”、“小剧本”„„。甲:了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得。

乙:你不信? 甲:当然不信,好,大家鼓掌,请我这位同学开吹!乙: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甲:有意思。全体:“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甲:这是五言诗 乙:再请听四言诗: 全体:“清明节雨,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有杏花村。” 甲:高!全体:“清明雨,酒何处?杏花村。” 甲:这是三言诗,那词呢? 全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剧本呢? 乙:“有两个人物,两句台词,剧名《清明》。[舞台提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①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②牧童(遥指):杏花村。”)甲:我今天算是服啦,你能就咱们同台演出也改一首诗或词吗?

经典古诗词诵读读书汇报会 篇9

活动主题:经典古诗词诵读

活动目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古诗词是无穷尽的空间,一旦进去,会越来越深,会为其精深的内容和变化所吸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领会朗读诗歌的方法,提高朗读水平。通过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激情。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活动形式:朗读、背诵、歌舞、诗配画、比赛

活动准备:活动前,学生选择一些好的书籍,学习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消化理解,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古诗词,用自己喜爱的曲调演唱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持人:史林鑫 宋骁鹏 主要活动过程 男:禾苗在春风中成长 女:花朵在阳光下开放

男:我们是稚嫩的幼苗,老师给了我们丰富的营养 女:我们是鲜艳的花朵,祖国给了我们温暖的阳光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男:花开时季,我们乘座着学校新教育的航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用诵读,开启了一个个美好的黎明。

女:黄昏时分,我们回味着读书的快乐历程,享受着道德长跑的愉悦,用暮省,祝福每一轮染遍天际的夕阳。

男:虽然带着雏鹰试飞的冲动,虽然只有牙牙学语的稚嫩,但是,我要对所有的领导老师说:在书的海洋中徜徉,我们欣赏到了无边的风景!

女:同学们,两个月来,我们采集了不少红花绿叶,珍藏了许多收获和快乐,今天,合:实验小学一年一班《古诗伴我启航》读书汇报会现在开始

女:三百六十条道路,是您送我们远行。男:中华文明五千载,华光四射垂青史。女:渊远流长润沃土,博大精深无尽时。

男:中国是诗的国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让我们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作一个全面的汇报吧!甲: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乙: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甲:雅言传承文明,乙:经典浸润人生,甲:唐诗,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乙:请听放歌四季

1、春之声(引背)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夏之美(男女对背分句)《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秋之韵(轮背男一首女一首)

《山行》杜牧: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冬之雪(齐背)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惊雪》陆畅: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

5、宋词吟唱

甲:宋词,是中华一道永不衰老的风景,后人传唱,生机盎然。请欣赏宋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男:古诗里有歌,古诗里有画

女:古诗里有情,古诗里有爱,请听古诗里的故事

8、亲子师生吟——浓浓诗情缘

女:在诗词的海洋里,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真情,收获了缘分。一首首诗歌,带来的是一次次感动;一个个的组合,传递的是一股股浓情。那些用亲情筑起的文字流淌着浓郁芳香,亲子师生吟、浓浓诗情缘。

男:请听师生共读。和老师 朗诵《游子吟》 女:师生共背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在这词的世界,诗的海洋里,鲜花是我们的语言,快乐是我们的心情。

男:也许,我们的吟诵不够甜美,但愿能够给你留下甜美的记忆;也许,我们的姿态不够优雅,但愿能够给你留下淡淡的诗意。

女:盼望您春风又度,再听花开的声音; 男!诗风词韵里,让我们再次回味。

诵读古典诗词 提高学生素养 篇10

关键词:诵读,润物无声,熟读成诵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 都是历代名篇佳作, 不仅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短小精悍,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

由于我校地处水区, 交通不便, 所以早晨第一节课是在9点钟开始。而我一般8点半就到了教室, 大声诵读诗歌。时间长了, 在我的影响下, 学生们也开始跟着我大声诵读。虽然每次的时间都不是特别长, 也就十五分钟左右, 但点点滴滴, 日积月累。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 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 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 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 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 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 有计划

不贪多, 不性急, 每天背一首或两首, 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 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 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时每天背一首, 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 十天进行一次小结, 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十首十首地过关, 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 每天复习四首, 二十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 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 总比后面的背得熟, 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 还是像前面那样, 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 正背了倒背, 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 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 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 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 边背边抄, 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 一步一个脚印, 步步踩实, 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教给学生背诵方法,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 使学生读正确, 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 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 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 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 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 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 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 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 大量的背诵、积累, 不必加重学生负担, 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 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 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 抽空单独进行辅导,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 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 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 每天一首, 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积累在作业本上并背过, 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随机选赛中, 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 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故事, 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了一下,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熟读成诵法, 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 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 大声读, 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 (2) 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 然后顺着意思背。

《经典诵读》古诗词六一排练 篇11

A: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

B:这古老的国度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如诗如画的文字就是我们意蕴深远的汉字。

C: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词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D: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E: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 合: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第二幕 离愁别绪

一阵微雨,就可引人思念,一片落花,就可催人泪下,漫步古诗词,我们一同体味古人的离愁别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三幕 爱国情怀

逝去的是历史,不灭的是精神,诗文中的爱国情怀,激励了多少少年立下奋斗之志,刘: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合: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女合:靖康耻,犹未雪。男合:臣子恨,何时灭? 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男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四幕 尾声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合: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合: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琴声淡去,余音袅袅; 诗词吟罢,口齿留香。

合:让我们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中华现代经典爱国诗词 篇12

爱国,就要急祖国之所急,想祖国之所想,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我爱这片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您是》

藏克家

您是泰山的顶峰,

崇高又坚硬;

您是冲过三峡的长江,

汹涌奔腾,

一想到您六十一年的形象,

耳边呼啸起骤雨狂风,

您是一把熊熊烈火,

把腐朽的东西烧它个干净;

您是聚光的明镜。

把人民的希望集中,

您在创造崭新的历史,

把优秀的传统继承。

万众向您欢呼致敬,

您的胸怀恢廓,不自居功,

您脚根扎在大地上,

您的威名凌上高空。

时代风云滚滚,

您是云中一条龙;

恶虎当前,您胆气壮,

握紧铁拳,永不放松。

您是辟开阴暗的闪电,

您是惊起蛰伏的雷鸣,

您是智慧的大海,

您是高悬的天灯,

您是人民的战士--威力无穷!

您英气勃勃,

永远前进,永远年轻。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在玉米地的中央》

庞余亮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就是一位青春的将军

看满地的红缨子翻飞绿剑乱舞

果实就藏在红缨子和绿剑之下

露出它们的牙齿

我们能读懂它们的语言

平常的日子没有故人

只有风在吹,吹玉米不尽的长发

在玉米地的中央

我们就获得了战胜明天的力量

玉米叶仍在不停地抽打我

金色的玉米棒在开水中哗哗地滚动

多么美好的日子

让学生在诗词诵读中表达个性声音 篇13

把握作品整体风格, 表达个性声音

曹丕曾说过“文以气为主”, 认为有什么样的气质个性就有什么样的作品风格。风格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东西, 不同的人造就不同的作品风貌。由于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 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 其谋篇布局、形象塑造和遣词造句等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 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使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要在阅读中传达出个性的声音, 必须得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

如诵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诗的字词、格律、节奏、修辞方法等一成不变的基础知识, 学生不会真切地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这时, 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近诗人李白, 去了解他的不羁、他的浪漫、他的仙风道骨、他的豪放飘逸以及他超常的想象能力, 去评品他作品的风格, 才能把握此首诗的格调, 更好地处理远近、动静和徐疾的转换。不仅从“遥看”一词所隐含的静态美中感受瞬间奇幻, 而且于近观中承受强劲的动态冲击。“飞流直下”强烈的动感与速度以及迅猛流泻的“三千尺”让人身临其境, 这种超现实的神来之笔描绘出的淡雅空灵的意境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真是妙不可言, 把握其要, 便可淋漓地表达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惊叹, 同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抒情表达境界。

因此, 当学生捕捉到诗人的生命轨迹、倾听到诗人的心灵之声、整体把握其作品风格后, 在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才会有准确的理解, 才能深入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去体会其沉郁厚重的品性;才能让陶渊明的闲适、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在心中得以活化;才能把握“清澈者自然宣畅, 舒徐者自然舒缓, 旷达者自然浩荡, 雄迈者自然壮烈, 沉郁者自然悲酸, 古怪者自然奇绝”……从而在诵读时传达准确, 给语文课堂带来酣畅淋漓的情趣与痛快。

发掘文本文化蕴意, 表达个性声音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只有进入意境, 经典的教学才能“活”起来。而要进入意境, 必须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探秘经典文化蕴意, 寻求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汉文字中的别样精彩:或反映中华民族的文明, 或体现中华民族的情感, 或透视民族的文化心态。感受这些由于历史积淀而赋予特定文化涵义的词汇所形成的意象, 让其彰显的文化价值, 引领学生传达出有个性的声音。

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时, 必须抓准其中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屠苏”“新桃”“旧符”等词, 让孩子们明白这些古文化风俗, 才能从“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紧密呼应中, 形象地感受万象更新的景象, 再与诗人的身份相联系, 从而更形象地体会其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 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吟诵时, 雄迈激昂的基调自然倾泻而出。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登高”“遍插茱萸”同样是重阳节的风俗, 而把握了语词文化内涵, 就可体会其千百年来之所以打动游子之心、成为思念名篇的原因, 深入其里, 可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反复跳跃、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的艺术力量, 紧接着诵读时, 诗人感情的激流、幽怨的思念、无言的遗憾, 会使整首诗的语言表达像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 看似平静, 实则更加深沉。

理解文字生命意趣, 表达个性声音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均具有特殊性, 呈现的不仅仅是客观抽象的文字符号, 它的更深层面是色彩斑斓的生活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尤其古典诗词言约意丰, 沉绵含蓄, 文笔跌宕, 跳跃腾挪, 体现了鲜活跃动的生命的智慧。它内在的生命力洋溢着丰富情感, 隐藏着血肉灵魂, 充盈着生命意趣, 吸引着我们走进心灵深度阅读, 将作品的思想世界和学生的心灵碰撞构筑成一个圆融的生命空间。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以平淡取胜的诗。闻一多说它“淡到看不见诗”, 结句“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阐释人与人之间没有物欲障碍, 更没有心灵隔膜的平静与自然。“就菊花”的“就”字, 不说访人, 却单提赏花, 不仅写未来, 而且写当下, 令人怀念的不仅仅是“把酒”“桑麻”, 还有今天眼前的菊花。几景汇合, 构成和谐的情与景、内心与外物、意与境相互交融的“场”。表面上很平淡、自然, 实则是加工与创造的默契, 读起来妙趣横生, 情趣盎然。又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与“低头”的俯仰之间, 由景之“明月”到情之“思”, 由现实中的“明月光”到想象中的“地上霜”, 忽离忽合, 神驰万里, 显示出人的情绪的波动, 逼真、动人, 耐人寻味, 百读不厌, 浑然无迹中领会到它的自然, 达到明代胡应麟所说的“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品味经典语音形象, 表达个性声音

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里说:语音形象“这‘形式’里面也同样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这里的语音形象指“语音构成层次”, 它包括语言的声音组合、语言的韵律节奏、语调的轻重缓急, 文句的长短、整散,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曲直等。因而在吟诵经典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音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把文本中的文字通过自己的心灵运动, 化作自己的情感因子, 然后再现出来, 传达出有个性的声音。

可以以音步为单位, 划分好节奏, 掌握语音形式中的停顿。如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停顿一般有下面几种:“二二一式”———“春眠/不觉/晓”;“二一二式”———“好雨/知/时节”;“二二二一式”———“远上/寒山/石径/斜”;“二二一二式”———“桃花/潭水/深/千尺”等。在吟诵中注重诗词本身的意境和流畅性, 做到“声断情不断”。可以从以声传情的角度处理声音的抑扬顿挫:豪情满怀、燃起希望、情绪激动、紧要精彩处, 音调宜高扬;心境宁静、意象平淡、悲观失望、情绪低沉时, 音调宜低抑。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 描绘边关广漠壮阔的景象, 吟诵时自然是音调高昂, 语速稍快些;而“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则以婉曲手法表现戍边将士的别怨离愁, 吟诵时音调宜适当压得低沉些, 语速也放慢些。如此一扬一抑, 方能传出诗中情调的转换, 做到“以声传情”。还可以探讨语句声音的轻重、缓急来明确语意, 活现情感。

上一篇:温暖之行——走进敬老院活动总结下一篇:有关交通运输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