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后感

2024-10-16

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后感(共10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后感 篇1

感悟人生

——1-4课读后感

我在语文课学了4篇课文,这几片课文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文言文两则》:第一篇《学奕》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课,一个人心不在焉,结果专心致志的学得很好,另外一个没有学好的事。教会了我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一事无成的道理。另外一篇是《两小儿辩日》讲了两个小孩在争论太阳的大小,孔子不能确定谁是谁非。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什么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不能只看一个面否则是无法了解一个事物的。

《匆匆》主要写了时间过得很快,作者想留也留不住。全文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来写。这篇课文告诉了我:时间是匆匆的,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时间,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桃花心木》主要讲了一空地被租给别人种桃花心木,种树人在不同的时间浇不定量的水,为的是不让树起依赖的心,否则桃花心木就无法活得更久。我明白了做人不要依赖,要独立自强。

《顶碗少年》写了一名杂技少年3次表演,全程惊心动魄,前两次失败了,可是少年依然没有放弃,在一名白发老人的指导后继续表演,最终成功的故事。我从中学到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地面对,要百折不饶这样才能成功。

这几篇课文教给了我很多人生道理,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后感 篇2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就如何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重视基础,着眼语言的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测试应着力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考试命题总体来讲很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是要加强整合。

对词、句的积累及理解的考查不再采用空洞的“按要求写词语”的方式,而是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警句:我爸爸口才不错,说起话来,文采也好,写起文章来,别人都说他很有学问,是个的人。

2. 广泛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根本保障,且我认为六年级语文的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字词方面的积累。

字词对于篇章如砖块对于房屋,学生没有充分而准确的知识积累,却想要理解篇章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见积累字词的重要性。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教师在课文教学时一定要对一些易认错的字词严把质量关,即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记住形、明其意。

2.2 名言佳句的积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名言佳句,对这些名言佳句的识记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3 古诗、歇后语、俗语、谚语言的积累。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特点是语言精练,它们或感情丰富,或哲理深刻;歇后语、俗语和谚语虽然相对通俗易懂,但也言简意赅,让人喜闻乐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一些古诗名句、歇后语、俗语、谚语等进行识记和背诵,并学会运用,如根据句子填上适当的古诗或歇后语等(爸爸一个人长期在外打工,每当节日来临之际都要打电话回家,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3. 复习要讲求实效。

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可以随文复习,以新课教学目标为点带出旧知旧文同步复习;也可采用归类复习法,也就是以知识点为点,带出文本进行复习。这样就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4. 复习要求活。

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应当尽力避免。所谓求“活”,就是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实实的复习效果,在“活”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活”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5. 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5.1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5.2 拟人: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5.3 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4 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5 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5.6 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 扩句的复习。

6.1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6.2 扩写句子要注意的问题

6.2.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

6.2.2 扩充的词语要跟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

6.2.3 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

7. 缩句的复习。

7.1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

7.2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7.2.1 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7.2.2 其次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7.2.3 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7.3 缩写句子时的注意事项。

7.3.1 缩句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7.3.2 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枝叶”尽可能去掉。

7.3.3 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可能会颠倒句子的原意。

7.3.4 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呢、呀”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 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为主。

8.1 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要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沟通的桥梁。复习时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8.2 以课本为主。

现在有很多复习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使他们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8.3 以课内为主。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 篇3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编写出教案后,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教师归纳在一起,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教案。上课时,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收集得全,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进行练习设计:(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嗦;(5)不合事理;(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复习较为繁琐,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或小组商议、讨论,直至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诵读、背诵)、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分关系

有(1)总叙→分叙、(2)分叙→总叙、(3)总叙→分叙→总叙几种,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中心句)叙述。

2.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輕到重等,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六年级语文《草房子》读后感 篇4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桑桑,在六年中,亲眼目睹或亲身体验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使人心动,催人泪下的故事。桑桑那么坚强、乐于助人,拿着自己卖鸽子换来的钱,去帮助好朋友杜小康进货、卖东西,撑起他那一无所有的家。桑桑是个善良的孩子,他见杜小康的小摊没人来买,就一边安慰他,一边想办法再帮帮他,这使我感动不已,又使我想起了自己,非常后悔。桑桑一心想着帮助别人,而我……

就拿我和弟弟之间的一件事来说吧,每一次妈妈买了零食都说一起分着吃,不要抢,可我就是不听,都说姐姐要让着弟弟,可我却没个做姐姐的样。有时,妈妈趁我在上学的时候给弟弟买了好玩的东西,我就会一把抢过来玩儿,我有时还会特别讨厌弟弟……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别不应该。

我想读书也应该这样,如果遇到困难,别人给予了帮助,那么就应该好好感谢那位帮助你的人,并且在他(她)们有困难的时候也去帮助他(她)们。我也从中明白了读书不是让我们去“死记”的,而是用合适的方法去记。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学会吃苦耐劳,认真刻苦、细心地去对待各种难题。不要因为一有难题而不去动脑。

小学六年级语文笔记 篇5

1、《长江之歌》是电影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情境,显示出它()歌颂了()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

2、第一小节从()入手,抓住了长江()特点。第二小节从()入手抓住了长江()的人文特点。

3、“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写出了长江()的情怀,写出它无私的力量。

4、第2小节中“远古”“未来”写出了()“巨浪荡涤着尘埃”写出了()“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再次见证了()不仅()还()。

5、“春潮”“惊涛”是长江的()

6、“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写出了长江()的情怀,写出了她的无私力量。

7、诗歌的情感主线是()诗句是()。

8、有关长江的诗句()。第二课《五彩池》

1、表现颜色的词语中带有水果颜色的有()等。

2、作者用大量的()等修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表达了作者对()。

3、五彩池的特点是()。

4、五彩池是美丽的,美就美在(),神奇就神在()。

5、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二是:()三是:()。

6、第三段中的比喻和排比,写出了()。

7、第四段中的比喻写出了()。排比写出了()。

8、第五自然段中比喻排比写出了()。

9、理解开头和结尾()。第三课《七月的天山》

1、课文的写作思路是()。

2、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3、作者重点从天山的()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4、第三段“蓝天衬着„„银灰的暗花。”作者把()比喻为()()比喻成()说明()。作者的想象是()。

5、第三段中“那融化的雪水„„开的莲花”连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了雪水()溪流抛起的浪像()。

6、第四段中的“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细碎的日影。”“白皑皑”写出了();“蜿蜒无尽”是说();“重重叠叠”说明了()。()与()相照应,“重重叠叠驳驳”重叠词的运用()。

7、第五段中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作者精确用词把天山的(),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写出了()赛过八寸的玛瑙盘写出了花的(),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写出了花的()。

8、第三段的写作顺序是()。第四课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1、本文的语言比较独特大量用叠词,对偶句不仅使文章(),还使文章具有一种(),使我们在诵读时,在脑海中就浮现出()感受到水乡孩子那份()。

2、绍兴的乌篷船是(),是(),是(),是(),是()是()。

3、绍兴的桥(),载满了()承载了(),留下了()。

4、暗下来了,这是进了桥孔了;亮起来了,亮起来了,这是出了桥孔了。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写法,写出了(),让我们感受到了()。

5、开头的童谣()结尾的谜语与开头(),尽现了()。

6、上下桥的规矩让我们感受到了()让人()。

7、课文第三段从()等角度写作者()“滑过去”突出了()。

8、第四段作者对船夫的()描写,写出了()动作描写写出了()。

9、第六段的比喻句,写出了()。

本文通过对绍兴的船和桥及其与孩子们生活联系的描写,抒发了()的情感。第五课山海关

1、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登临这座雄关的()热情歌颂了山海关的()肯定了()而抒发了()。

2、第一段()。

3、第三段中“铮铮响、思慕已久、名不虚传”写出了()。

4、作者通过写()突出了雄关的()

5、第五段中“蜿蜒而来、伸展开去、直冲下来、一头扎向”几个动词()让山与海遥遥相连。“脖颈之上;山水之间;咽喉之地”用形象贴切的()和()准确的写出了()将其()表达的淋漓尽致。第七课最美好的礼物

1、课文讲述了()

2、文中的小男孩具有()和()。

3、保罗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的邀请,这是出乎意料的,说明()

4、故事的结尾也出乎意料()从保罗的行动中,我们能感受到()

5、保罗猜错小男孩第一次是()。第二次是()。

6、第十三段中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动词有()

7、第十四段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不仅仅是()更多的是()

8、第十五段中“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期之旅”。小弟弟难忘是因为()小男孩难忘是因为()保罗难忘是因为()

9、在这个圣诞夜(),课题中的“最美好的礼物”是指()

10、课文传达给读者的最美好的礼物是()第八课有月亮的晚上

1、课文记叙了在有月亮的晚上,为了()

2、文章的写作思路:()

3、本文的中心句是()这句话既写出了()也写出了()表现了作者()第九课成全一棵树

1、本文记叙了()。

2、本文以()为线索实质上是写()。

3、成全的意思是()本文孩子成全了()母亲成全了()其实成全就是()。

4、课文的主题是()

5、“一拐一拐”在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为了交代()其它是()。

6、“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为什么?()

7、促成母亲做出一项最伟大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是()

8、学习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

9、孩子是()的人。

10、对题目的理解:()第10课:

1、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文章。

2、题目中的“伯父”是(),“先生”则表现出()。

3、课文从()揭示了()

4、全文共分五部分,分别是()。

5、谈《水浒传》体现了()。笑谈“碰壁”表现了()。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放映了()。因此说明鲁迅是一个()的人。

6、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关系。

7、第一段中“我呆呆的望着„泪珠就像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

8、第一段伯父受人爱戴突出一个字()。

9、第2段中“哈哈!还是我记性好。”听了伯父的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受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在马马虎虎了。这句话中伯父笑着说“还是我记性好”表面上是在()实际上是();“我”又羞愧又悔恨,说明(),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说明()。

10、“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暗示了(),意思是()。此句表现了()。

11、、“四周围黑洞洞的”指();“把鼻子碰扁了”暗示了()。表现了()。

1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的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这里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的描写,说明(),这句话表现了(),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的人。“严肃”“叹气”写出了()。“按在我头上”中“按”写出了()。

13、救助车夫中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表现了鲁迅兄弟俩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心)凸显了()。

1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一个()一个表情(),再现了()。

15、解释词语 追悼: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16、本文的中心句是()。11课:心的翅膀

1、新的翅膀指()。

2、《心的翅膀》选了一段()作视点,对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进行()结果身为工程师的丈夫();身为小学数学老师的同事()而我的学生四年级的孩子却()。不由让人发出感慨()。

3、通过本文受到的启示()。

4、解释词语: 神秘兮兮: 哑然失笑: 大喜过望: 绞尽脑汁: 心急如焚:

5、对中心句的理解:()。

6、想象的名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12课:百合花

1、作者(),课文讲述了()的故事。

2、百合成长的过程()。

3、本文运用了()的手法,通过层层()塑造了一个()形象。

4、第一段镇南关“偏僻遥远的山谷”意味着()“数千尺高的断崖”预示着()“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表明()。

5、“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的挺着胸膛”。感受到()。

6、面对野草明里暗里的嘲笑面对蜂蝶鸟雀的劝导,百合()。

7、第4段至第8段写的是百合在顽强地生长过程中,在努力地开花过程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8、第10段中的“泪滴”理解:()

9、面对赞赏百合依旧不为所动,本色不改,这是多么()的品质。

10、这是一株()。

11、启示:()

12、生活中像百合一样的人有:()等。

13、励志名言: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4、背诵课文第8段到第10段。13课:世界的边沿在哪儿

1、文章以()为线索,描写了疑问的产生,以及杨卡对这个疑问的思索及探寻,杨卡是一个()。

3、杨卡为了找到答案,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是独自思索()问了身边的亲人,()自己决定问太阳()杨卡决定到学校和书本中去找答案。

4、第1段至第4段中的景物描写(),又()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的画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5、第9段到第12段是按照季节描写了四季的太阳,把太阳刻画成了一个性情丰富的人。作用()。

6、第7段中的两个叹号,我们可以读出()。

7、本文记述了()的故事,表现了他()赞美了他()。14课:壮哉,少年游

1、作者(),作者引用()。

2、题目向我们传达了两种意思:()。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也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4、汉代史学家()通过游历,为后来撰著《史记》奠定了基础()通过游历写成一部()的许多诗篇都是关于游历的如《钱塘江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宿紫阁山北村》“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忆江南》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还有课本中的()。

6、第3段写出了司马迁对旅行的热爱。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旅行方式()旅行特点()列举具体做些什么。

7、第4段中“踏勘”的意思是()句中“三十年从未停止过旅行,北至燕晋南至大海,西至云贵川。”说明()句子中的顿号说明()。

8、游历的作用()15课: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1、文章记述了()

2、题目中“我不能”指()。

3、第2段中当我走进„莫名的兴奋让我感受到()。

4、“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观察”通过()的(),让我们感受到()。

5、第10段中“唐娜老师和学生„.挖起坑来”。这一句简单的描述背后透漏出唐娜老师的一种教育思想,她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挖坑的过程,一起埋葬“我不能”,这样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我不能”已经被埋葬了,才能真正解开我不能的心结,让学生心中感到一种彻底的释然和轻松)。

6、唐娜老师在念悼词时的表情是()的,括号中的词语让人们感受到唐娜老师对这件事()的态度,从而感受到唐娜是一位()。

7、第13段段意()。每天“朝夕相处”说明(),“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说明()。

8、第17段第一句话,让我感受到()

9、第4段中“认真”一词让我们看到了()。

10、这次葬礼不是为人举行的,而是为()举行的葬礼。埋葬的是(),找回的是()。

11、、有关树立自信的名言: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狄更斯。16课:《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1986年9月25日,世界儿童集聚()共同签署了(),这个条约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情感发出()的呼声。

2、全文共分三个小节。第一节以()的方式表现出了孩子们()第二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现出对和平的祈盼。

3、第一小节中“这一切”指()

4、第二小节中“遍地彩虹”指()

5、这首条约表达了()。17课:《相片》

1、本文作者()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代表作()。

2、课文叙述了()借以表达()

3、这是一张()的相片。相片的来历是(),寄这张照片的原因是()

4、良民证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5、本文通过()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青年妇女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

6、对第7段的理解()。

7、第6段妇女的语言描写,交代了相片的来历,表达了当时的害怕心理同时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8、第10段妇女语言描写解释了()

9、第12段点明了文章“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的主要内容”。“这”指()

10、第12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高度赞美了抗属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支持抗战的崇高品质和丈夫英勇杀敌的气概。“崇高的心意”指()。

11、本文的写作特点:()以小见大()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了人物性格。18将军与孤女

1、课文记述了()

2、文章是按()即()

3、课文第6段通过对聂荣臻的()的描写、充分体现了()

4、第7段为了安全地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驻地,聂荣臻给日本军官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充分体现了()

5、第8段中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和儿童,但是我们决不能上海无辜的日本孩子,通过()体现了()6干戈化玉帛的意思是()干戈的意思是()7 兵戎相见的意思是(),兵戎的意思是()

8、义正词严()无辜()19 阳光下的皮肤 1本文主要写()

2、题目的含义是()

3、本文的中心句是()

4、第17段中“我”的()描写表达了()

5、第20段表达了(),其中我们是黑皮肤,可他也是阳光下的肤色,这句话写出了()

6、第21段中“他们立刻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原因()

7、我从桑巴哈和多列尔的话中体会到()20课:《地球万岁》

1、《地球万岁》是一首献给()的诗。它以昂扬的笔调讴歌了地球()希望人类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美好的一切”是指()

3、第一小节中的第二句话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

4、第三小节中“不管„..沙漠也是大家的”是人以丰富的想象反复强调()。

5、地球教导我们()。

6、第4小节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的()

7、厮杀争斗中作者用整齐的句式渲染了()。

8、“颤抖”写出了(),“朋友”写出了贪吃者的残忍。

9、第4小节最后一句话连用三个“还有”以及省略号好处是()。

10、第5、6小节热切的企盼泯灭怨仇享受地球上美好的一切,“美人鱼”是善良和美的化身,橄榄枝象征和平,诗人巧妙的运用这两个人们熟知的象征表达了丰富的内涵。

11、第6小节“人人都珍惜„..每一条溪流真切表达了()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第3小节和第4小节()与儿女们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引发人们深刻的反思。

13、始终运用了大量的()()。

14、诗人传达出人类共同的心声是()这既是()也是()更是()。

15、写下对地球的美好祝愿,地球万寿无疆青春永驻。

16、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拥有美好的一切? 热爱和平,保护生态环境。21课:《词二首》

一、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解释词语:著()苦()任()妒()零落()

2、诗意:上阕:生长在驿站之外断桥边的梅花无人过问,自开自落,天气已是黄昏,梅花正困孤无靠而发愁时,还有遭受狂风暴雨的摧残。下阕:梅花无心与百花争春,任凭鲜花妒忌,即使是凋落成泥化作尘土,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

3、“断桥”点明了()“黄昏”暗示了()“更著”写出了()“苦”从侧面讽刺了群芳。“碾”显示了()。

4、整首诗体现了()

5、“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表达了()。“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表达了()。“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诗人()

6、上阕写()下阕写(梅花的气节)

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1、解释词语犹()俏(俏丽)烂熳()

2、诗意: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犹吧春光迎来,虽然正值悬崖结下百丈冰的时候,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竟放,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等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在花丛中欢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3、风雨和飞雪写出了(),春日和春到象征着()以梅花象征(),俏既能表现(),有象征着()“飞雪迎春到”体现了作者()“已是悬崖百丈冰“承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用()衬托(),突出了()

三、两首词的异同点

共同点:1.都是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贵品质。

4、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1,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同,陆游的感情基调定在“愁”字上,反映了他低沉孤傲的心境,而毛泽东定在“笑”,说明他乐观、充满信心。2 词中梅花形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不与群芳争春。四补充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表达了作者()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借梅花赞颂了()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借梅花赞颂()

4、词牌还有()等。

5、描写梅花的诗有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2课:《跳水》

1、作者是(),还学过他的文章()。

2、作者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

3、故事以()写的,围绕()

4、猴子的放肆是故事的(),猴子对孩子的挑逗把故事引向(),放肆在文中的意思是()

5、水手的三次大笑对猴子的放肆和孩子深陷险境起着()的作用,分别在第1、2、3段中。

6、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7、要关注猴子和孩子的()描写。

8、“这时候,甲板上水手全都吓呆了”这句话从()。

9、第5段中“正在这个时候”指()“立刻”说明船长()三个感叹号表明了()

10、第6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转折。为什么大家觉得时间太长?()。

11、船长是()的人。

12、从孩子过于激动而失去冷静,因而陷入绝境的角度受到启示();从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绝境中得到的启示();从船长身上受到启示()。23课:清贫

作者方志敏,他在狱中写了()课文叙述了自己被俘虏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地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文章一清贫为题正是方志敏同志()题目《清贫》中清的意思是(清贫、清白),贫的意思是()清贫的意思是()本文的中心句是()第1段中“经手的款项-------用之于革命事业”,表明了()第一段中“这在国民党的伟人看来-----具备的美德”其中“伟人”使用时是()。颇似的意思是()。矜持不苟的意思是()奢侈的意思是()。筹集的意思是()方志敏把敌人搜身这件事称为()第二段破折号的意思是()第二段中“从我身上摸到-----没有搜出”这是对敌人的()描写,写出了敌人的()。“于是-----吼道”这是对敌人进行(),写出了敌人的()第四自然段的语言描写“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这句话说明方志敏()。“我微笑着淡淡的说”这是()写出了().第7段中“我不比你们国名党当官的各个都有钱------发财”这句话使用了()的写法()第8段中“他们用怀疑有惊讶的目光--------走吧”作者用()描写,从()第9段是方志敏对自己家庭财产的补充说明。充分表现了方志敏生活的清贫。“传世宝”原知流传后世的宝物,而在方志敏这里确实几套旧的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所以加引号。“唯一”传世宝充分体现了()

18、大家说方志敏很清贫,可有人说他很富有,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方志敏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他的品质精神却是极为富有的,它拥有的财富是:清正廉洁、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意志坚强等,而这些正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24课:儿子的采访

1、本课主要讲了()这个故事说明:理想要切合实际,生活总有无法逃避的压力和不顺,简单的生活最重要,每天能做到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就好.2、儿子对爸爸说出的三个愿望的反应是()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3儿子眼中的爸爸是个()的人,4、通过了解爸爸的三个愿望,要理解大人的烦恼和他们成了家庭,为了孩子所做出的奉献,从而在生活中要体贴父母,懂得去珍惜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

5、爸爸为什么有那样的三个愿望?()

6、你对这样的愿望有什么想法()7与理想有关的名言: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5挑柴

1、课文写的诗()

2、作者第一次挑柴的经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

3、本文的中心句是(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理解:())4本文的作者是()《《挑柴》获得()

5、《挑柴》不仅写出了()而且写出了()还揭示了()6第三段“可走着走着---怎么往回走呀-”写出了()

7、第七段中“我拨开茅草---我要趴下了”说明()

8、第八段我的肚子早就饿了,后面看不见了?

9、第十段我挑着沉甸甸的湿柴----火辣辣的说明()26碧螺春

1、本文点名了碧螺春的()还介绍了()然后依次写了()

2、课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三幅画分别是:()给人的感受分别是()

3、第四段写(),让人感受到(),作者以嗅觉、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灵巧、敏捷表现了(采茶姑娘的心灵手巧。)敏捷写出了采茶姑娘动作迅速而灵敏。”l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是(),神采飞扬是()描写,意思是()

4、第二段写碧螺春的传说作用是介绍碧螺春的来历。“吓煞人香”引号的作用()“春”引号的作用是()破折号的作用是()

5、第三段是(),作用是(),茶汛的意思是()

6、第五段是过渡段,起到()

7、第六段写(),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忽而---忽而---忽而---()。茶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是()写出了茶叶的()8茶叶的特点是(),无怪乎人们称之为“工艺茶”引号的作用是()

9、碧螺春称之为工艺茶不仅因为()

10、第七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上概括了前面的内容是关于碧螺春的制作,又概括指出了下面要写的内容是关于品尝碧螺春。这样的段落的好处是()

11、第九段中“有的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李,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句话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2、中国的名茶有()

27京剧

1、本文是一篇(),介绍了中国()

2、中国的戏曲有()

3、课文介绍了()

4、这篇课文的表达很具有条理性。

5、京剧的名称早有()。

6、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安徽省的徽剧,二是:湖北的汉剧,三是: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

7、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为主。

8、人物种类:

28课:用奇谋孔明借箭

1、本文选自()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本文是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

2、四大名著作者及朝代()。

3、课文右半部分注释。

4、第一段介绍了借箭的原因,第二段写诸葛亮利用鲁肃准备的船只、军士、稻草等物,并瞒过周瑜。第四、五段写诸葛亮趁江上大雾率船赴曹营水寨借箭。实际上是草船受箭,曹军果然上当。第六七段写诸葛亮按时如数交箭挽命,周瑜自叹不如。

5、诸葛亮为什么借鉴成功?

()诸葛亮有胆识,所以他敢于接受这样的任务。

()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他能够算定有此大雾可以帮忙。

()诸葛亮知人善任:他知道周瑜用此方降伏周瑜共抗曹军,他“知鲁肃”,利用鲁肃做好准备,他“知曹军”,算定曹军不敢贸然出击,必定用箭射击。()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心细致他细致的谋划和安排一切,却不漏声色。

6、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有胆识,知人善任,神机妙算()鲁肃:厚道、善良、顾全大局。曹操:多疑谨慎

7、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料定他造箭时周瑜会故意制造,借机陷害他,并置他于死地。()他料到三天后大雾锁江大雾可帮他借箭。()他料定鲁肃会为他准备好借箭的物品人员。()他料定他逼近曹军水寨时,曹军不敢贸然出击,必定用箭射击,他借鉴一定成功。

8、草船借箭的成功不仅仅是诸葛亮个人的功劳,还是鲁肃等人的功劳。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uán lǜ lián jià jiàn shǎng zhàng péng jī xiè zhū hóu

zhǔ tuō diǎn bǒ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lǎo mài hūn yōng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5分)

宽恕(shù sù) 回眸(móu mó) 固执(zhí zhì) 装载(zài zǎi)

乘虚而入(chéng chèng) (宛 婉)如 (篷 蓬)乱 (噪 躁 燥)音

三、成语练习(15分)

1、填空

赴( )( )火 出( )拔( ) 日( )途( )

再( )再( ) ( )强( )弱 ( )( )相关

金( )辉( ) ( )次( )比 ( )微( )渐

形容一个人犯了错误及时改正的可以用 形容。

形容刻苦学习的可以用 形容。

形容两者关系密切相关的可以用 形容。

2、按要求写成语

(1)写四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2)写四个如何对待过错的成语

(3)星期天,新街口人来人往,热闹拥挤。写出体现人多热闹的`成语

(4)春回大地,瘦西湖公园景色格外美丽。写出表现美好春光的成语

四、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我的心里很紧张。 (把句子写具体)

2、这棵树可真大呀! (把句子写具体)

3、我们是不会把教育我们的老师忘怀的。

改成反问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江面上

改成比喻句:

5、融化了的蜡烛流下来了

改成拟人句:

6、他的心眼很小。

改成夸张句:

五、综合改错(6分)

小学语文六年级读后感 篇7

在小学阶段,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育, 更在中小学过渡期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知道,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 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另一方面, 又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新方式, 让他们能够通过听语文课, 获得自我的成长。为此,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既要坚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的传统教学, 又要在新时期与时俱进, 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传承

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是学生了解基本汉字、训练汉语语言能力、掌握汉语阅读技巧的关键阶段。因此, 这个阶段的教学, 一定要以严格的背诵和记忆为基础, 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知道, 自古以来, 能够学好语文的学生, 都必须要背诵大量枯燥的字、词、句, 而且还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个阶段, 是多数人都无法超越的阶段。所以, 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传承以前的教学经验, 对学生加强引导和监督, 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背诵, 将基础的语文知识学习好。特别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系统地掌握基础的汉语知识, 不仅能够对他们的小学阶段进行很好的总结, 而且还能够为他们今后的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承语文教学经验, 就是要我们更多地强调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要能够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 让更多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在开展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之前,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有足够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 教师要对教学的重点有所了解, 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后,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就需要通过短时间的内容讲解, 让学生能够熟悉重点知识, 并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 他们在课余时间, 就可以对需要背诵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记忆。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解, 并在课后将其安排为课后作业, 那么多数学生就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同时快速地记下这些内容。

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

除了传承已有的语文教学经验之外, 另外一个促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途径, 就是大力倡导其语文教学创新。也就是说, 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例如, 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益智游戏, 将语文教学中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内容能够融入到游戏当中。在教师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 学生就轻松地学到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并且, 这种传授语文知识的方式, 最容易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知识点。事实上, 在“玩中学, 学中玩”一直以来都是新课改的努力方向,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 那么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上的帮助。很多时候, 适度的教学创新, 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轻松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他们对以后的语文课也感兴趣。

其实,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 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并不算多, 更多的只是在识字、读课文方面有所进步。因此, 在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创新时,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以往单纯讲解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式, 转而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 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向发展。例如, 我们可以更多采用将故事、玩游戏等方式, 将枯燥无味的语文教育转变为学生趣味学习课本知识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 将语文课程视为一种娱乐。

另外, 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历史上能够学好语文, 并且在文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 多数都对语文课程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 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习惯。正因为如此, 在小学六年级这个关键阶段, 其语文教育一定要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向发展。当然, 在通过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 适度的死记硬背和基础知识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以此为前提, 一切的语文教学创新才显得有意义。所以说,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 又需要适度寻求创新。

怎样做好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从小学开始抓好基础教育,对帮助学生成长、培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六年级作为小学教育的特殊阶段,老师除了要做好自身工作外,还必须高度要求自己,在教学革新的同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保障学习成果。

一、小学六年级学生特征

从小学教学过程来看,年级越往上,知识越多,学习的繁杂性与难度也就随之增加,加上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愿望而加大学习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学生愿意将时间花在新型科目上,对于语文却显得松懈,这也是语文成绩始终不理想,渐渐失去信心的原因。从年龄段来看,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在身体发育的同时,创新能力、思维状态都处于最佳状态,受当前网络媒体影响,很多学生钟情于竞赛、游戏中。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状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用爱烘托课堂气氛

从近年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来看,升学压力与学科重要性都要求语文老师用心。为了做好六年级语文教学,除了要将因材施教作为教学依据,还必须拥有爱心与责任心。从大量实践结果可知:和谐、轻松、温馨的课堂氛围更能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成果,同时也更受学生喜爱。因此,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多关爱学生,在学生自习、晨读中做好指导工作。对于课外活动,老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自己也应该带头加入,用满满的爱与学生和谐共处,这样才能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在课堂上,我们要以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做好阅读积累

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作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只有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现代化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读写整合,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培养写作能力和阅读习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收藏好句好词以及名言警句,在聚少成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教材和教学安排,做好引路人工作。

例如,在《船长》这篇课文阅读时,为了达到以读促讲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观看插图,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理解,在细心观察整篇图中人物神态、动作、表情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阅读中,领会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

(三)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习热情与主动性。但是从现实教学来看,很多老师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在一味套用教材灌输的过程中,不仅教学资料得不到充分应用,对小学语文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老师必须整合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或者做记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内容可以是校内生活,也可以是校外生活,内容有画画、写作、书信、诗歌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应用、知识、素养,对继续学习和语文意识也有重要作用。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领会语文美和语句美,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道德素养和情操。如,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情感因素,渲染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这都需要培养审美情趣。

(四)增强学习自信心

六年级作为特殊的时间段,它不仅需要正视身体与心理发育,还要重视人格发展。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教学,老师必须尊重学生,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这样才能理解他们,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作为内容丰富的基础学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要加强基础性学习外,还必须注重知识积累与沉淀。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有目的地带领学生阅读课外作品,并且要求学生将优美的段落或者词句摘抄下来,这样就能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小学六年级作为连接初中教育的端口,它具有特殊的一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虚心请教,整合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发展,努力提升教学实效性与有效性,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陈诚.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经验体会[J].科学导报,2013(12).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 篇9

1.初步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2.了解对偶句的基本特点。

3.欣赏美猴王的形象,理解孙悟空性格蕴涵的精神内容。

【课文提示】

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它是神话小说中秀的作品。

【正音正字】

穹qióng 阙què 须臾xūyú 圪蚤gēzǎo 濯zhuó

溅jiàn 挈qiè 樽罍zūnléi 契qì

【词语积累】

金光焰焰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拖男挈女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合契同情

【课文分析】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他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第一回便使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生于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至渐渐通灵。

人:拖男挈女,唤弟呼兄,拜他为“王”,俨然人间社会现状。

猴: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使《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引出了“水帘洞”,“水帘洞”的特色可用一个“石”字点缀: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如此“神话”的环境,为孙悟空的“出生”和“生活”,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条件。

【思维训练】

1.花果山的猴子,既有人性,又有猴性。请从文中各找出一句体现人性和猴性的句子。

(猴性: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为止。

人性: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2.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偶句。

(语言上,课文中有较多的对偶句。例如:

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锅灶傍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3.孙悟空是什么形象?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篇10

姓名:梁 叶

【指导思想】

1、巩固汉字拼音;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掌握识

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能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会用汉语拼音和部首查字法,能根据书写的需要比较熟悉地查字典、词典。(基础知识)

2、阅读有浓厚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注

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十二册指定背诵的课文,默写十一、二册指定的诗词;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方面)

3、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文从字

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习作方面)

4、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

流,体现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口语交际方面)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际中学习、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

【复习要求】

本学期是小学最后的学习阶段,总复习要体现省时高效地特点,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争取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的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做好知识的归类、整理工作,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是知识更加

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如: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把它作为复习重点,与教材重难点结合起来复习,既避免了撒网式的题海战术,有提高了效率。

2、善于归类。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

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联系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

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复习时间】六 周【复习内容及策略】

上一篇:大学教育心理学 文档下一篇:演出服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