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古诗

2024-10-05

登鹳雀楼古诗(通用10篇)

登鹳雀楼古诗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学习生字词语, 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设计理念:

1.对于二年级的孩子, 由于知识储备较少, 理解能力也较差, 对于古诗的含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就诗教诗, 而应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课文的图与文字的描述, 将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孩子进行熏陶和教育。

2.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 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后由图入文, 图文结合, 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 渐入佳境, 在读中思、在读中想、在读中悟, 直至最后融情于境, 感悟其哲理。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 板书“登”, 指名读, 读准字音和复习写法。

2. 给“登”组词 (登上、登高) 。

3. 今天, 我们要和古代的大诗人去登一座楼, 这座楼的名字叫——— (继续板书:

鹳雀楼) , 谁能读好这个楼的名字 (指导学生读好楼的名称) 。

4. 鹳雀是一种鸟, 形状像鹤。

这座楼 (出示图片) 就是因常有鹳雀留在上面休息, 而得名为鹳雀楼。这座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城上。本来这座楼并不出名, 就是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成了游览胜地。

5.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登鹳雀楼》的意思就是登上鹳雀楼) 。

6.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意思, 相信你们自然就能读好这个题目了 (指导读好题目:登/鹳雀楼) 。

二、扣题质疑

1. 读了这个题目,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 生质疑。 (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诗人还想到了什么?)

3.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读准诗音 (知音)

1. 拿到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读准它的音, 谁来读一读。

2. 指名朗读, 纠正字音。

(点评:你读得既正确又流利;你读得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你不但读得流利, 还读出了古诗的味道, 真了不起!)

四、理解诗意, 体悟诗情 (明意、悟情)

1. 了解诗人

读了课文以后, 我们知道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回答) 对, 他是唐代的大诗人王之涣。 (出示诗人的画像) 王之涣的诗歌在当时很有名气, 他的诗有不少被当时的乐工制成乐曲, 广为传颂, 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这首诗中诗人王之涣在一个傍晚时分登上了这座鹳雀楼, 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2. 借助图画, 学习诗的前两行

(1) 诗人站在楼上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看一幅画面 (出示课件, 再现太阳依着山慢慢下沉的画面) 。

(2) 生回答:诗人站在楼上看到了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

(3) 说得真好, 在鹳雀楼的前面是中条山, 山脉连绵起伏, 诗人站在楼上看了太阳就是靠着这座山在慢慢地往下沉, 所以诗人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 此时的太阳是靠着山下沉的? (生:依) 说得非常准确。

(4) 太阳下沉到最后怎么样了? (生:看不见了) 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 就说出了你们说的意思, 是哪个字 (生:尽) 真聪明!“尽”就表示完, 没有了的意思。

(5) (出示诗歌的第一行:白日依山尽) 借助画面我们理解诗中的“依”和“尽”, 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白日是什么意思?) 对, 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 我们再来看这幅画面, 诗人是什么时候登上这座楼的? (生:傍晚) 傍晚时候的太阳有时是什么样的?有时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生:有时通红通红的;有时颜色很淡) 对, 你们说得很好, 因是傍晚时分, 太阳颜色很暗淡, 所以诗人才会说它是白日, 而不能理解为白色的太阳。

(6)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行诗, 读出太阳慢慢下沉的情境。 (点评:太阳下沉得还不够慢;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一幅太阳靠着山在慢慢下沉的画面, 谢谢你!)

(7) 在鹳雀楼下是一条黄河, 诗人站在楼上还看到了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再现滚滚的黄河水流向大海的情境)

(8) 生:看到了黄河里的水在流动。

(9) 黄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呢?你可以用学过的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生:滔滔) 对,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词语 (教师相机出示:滔滔、滚滚、奔腾不息、波涛汹涌) ,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记一记。

(10) 这样气势非凡的黄河水它最终流入了哪里呢? (生:大海)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诗中说到的“黄河入海流”)

(11) (出示第二行诗:黄河入海流) 指导学生读出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 流向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情境。

(12) 站在鹳雀楼上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象,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太阳靠着山慢慢地往下沉, 滚滚的黄河水流入了大海)

(13) 将前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

3. 学习诗的后两行,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1) 诗人此时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 这句话就是说 (出示:想要看到, 就要

(3) 生: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就要再上一层楼。

(4) 那诗中的“欲”就是想要的意思, “千里目”自然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通过这句话, 诗人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只有站得, 才能看得

(5) 指导读好后两行诗句。

4. 配乐朗读、背诵整首诗

(1) 指名配乐朗读。

(2) 指名配乐背诵。

(3) 集体配乐背诵。

五、听音乐, 画诗境

1. 请同学拿出你的笔和纸, 来画一画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

2. 配音乐, 学生自由作画。

3. 交流、赏析。

六、学习生字词

1. 出示生字:“雀”、“楼”。

2. 指导书写。

经典名著《登鹳雀楼》 篇2

据《清一统志》,旧楼在山西蒲州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世事沧桑,河道变迁,尽管当年的鹳雀楼已淹没于黄河中游,今目的鹳雀楼已非故物,然而诗人的绝唱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和享受。

《登鹳雀楼》是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包含白日、山、黄河、海四个意象(image)。何谓白日,有人说是太阳,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的本体,而是明晃晃的日光。实际上它有双重含义,一重指太阳,另一重指的是与黑夜相对的白天,曹植诗《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郭沫若词亦有“东方白”之句,白日者,白天也,光明也。原因是白天、光明与“日”是紧密相连的。

“依”不仅有“依傍”之意,太阳、整个白天以至于光明依傍着中条山冉冉消失了,作为诗眼,“依”饱含着感情,白日不仅依傍着山,白日还依依不舍的消失在山的那一面,诗人凝视着这一情景,是眷恋、是惆怅、是赞美,确实难以言表。

秦晋高原是壮丽的,郁郁葱葱的中条山是高耸的,太阳不仅消失在山的那面,整个的白天和光明也消失在山的那面。值得注意的是,“白日依山”不仅写出了白日和山的空间关系,而且写出了白日和山的时间关系、起初是整个太阳,接着是半个太阳,“尽”则是太阳隐没在山的另一面,留下的是晚霞,接着是黑夜,因而“白日依山尽”写出了日落的全过程,写出了光明与黑暗的分野。太阳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光明与白天也将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因而这一瞬间是精彩的,美妙动人的瞬间。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写海上日出,写草原日出,写泰山日出,写大漠日出,而王之涣写的却是日落,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的是远离故乡的愁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直指云天,长河则是长长的线条衬之以圆圆的落日,王国维认为此乃“千古奇观”;王之涣抒写的则是光明与白昼即将消失的白日,这既是天空景,又是远方景,还是西望景,意味极为深长。

第二句“黄河人海流”,鹳雀楼距入海口山东东营何止千里,站在鹳雀楼上,只能看到黄河汹涌澎湃的向东流去,和落日的动态美一样,黄河人海流也是一种气势磅礴,有声有色的动态美,上下相映,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一般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出,情景交融。比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长江”这一浩浩荡荡,无尽无休的意象体现出来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心理深层次的感情,通过“桃花潭水”的意象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登鹳雀楼》抒发的不是情,而是理,一种具有超越意识的哲理,“欲穷”者,尚未穷尽也,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并不满足于眼前秦晋高原落日之美和大河奔流之美,所谓“千里目”,千里是一个大数,不是十里八里,也不是三百里,五百里。诗人所要追求的有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样极其广阔的境界,有的学者认为,一二句所写是诗人站在第二层楼所见,所以要更上一层楼,我则认为诗人的“欲穷千里目”是要看到白日落在山的另一面,另一面会是怎样一个景象;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蜿蜒数千里,奔流到海(海又是何其宽广)不复回的完整的宏伟景象,因此“更上一层楼”不是形而下的实指,而是在形而上的想象中超越日常生活有限的视野而进入到无限的那种“更上一层楼”。

登高才能望远,这是常识,王之涣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通,富有诗意地升华为哲学层次的哲理。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演绎,不仅观赏胜景需要“更上一层楼”,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更高更远的进取精神。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王朝衰微的时代精神的映照,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盛唐精神的象征。

《登鹳雀楼》把景物与感情、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想象、具象和抽象、有限与无限,浑然—体地提升为哲理,我想,这才是《登鹳雀楼》魅力所在。

《登鹳雀楼》四句全用对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骨高”指的不仅是间架结构的高,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進取的精神。前一联用的是工整的正对,“白日依山”对“黄河人海”,“尽”对“流”,(“尽”是无,“流”则是有),后一联则是流水对,最后一个“楼”字扣题。

唐人登鹳雀楼诗作多矣,沈括《梦溪笔谈》认为:“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首七律,诗题为《同崔邻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鹤雀耧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的诗也是首五绝,题目也是《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古诗登鹳雀楼扇面画 篇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登鹳雀楼赏析

(1)登鹳雀楼这首诗写出了壮丽的黄昏景色。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阳依傍着群山缓缓下沉,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为止;放眼黄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浑壮丽之景,又有留恋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2)登鹳雀楼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观察美景的情趣。诗人面对日落水漾的壮丽美景,游兴未尽,不能满足,他急于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想看得更开阔更高远,于是写出了要看尽这千里风光,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登鹳雀楼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登鹳雀楼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登鹳雀楼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篇4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似乎都在走着一个相同的模式,不论是以自学为主还是以讲授为主,都走的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路子。把学习的重点过多地放在了古诗本身上面,忽略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对古诗的宏观感受,基于此我决定从 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上一节不一样的古诗教学。在本届可我力求体现两点,那就是在古诗教学中较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及体现学习古诗时的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情。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登鹳雀楼古诗文鉴赏 篇5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登鹳雀楼古诗 篇6

登鹳雀楼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和会写的生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鹳(出示“鹳”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4、(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 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古诗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楼、河、海、千、层”五个生字。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中展现的壮阔景象。[教学重难点] 识字、诵读古诗是教学重点,了解诗意,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王之涣给我们当导游,去鹳雀楼看看。想认识这位导游吗?(幻灯—介绍作者)

看!这就是鹳雀楼。(幻灯—鹳雀楼简介)下面我们就随诗人出发吧!(幻灯—出示课题,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诗人说,过了以下两关就能顺利到达鹳雀楼,你们有信心吗? 我们来闯第一关:请你们借助拼音,读准下面5个字的音(幻灯—出示有注音的5个字)

①生试读②指名读③领读④齐读

师:同学们能读准字音,王之涣诗人让我们进入第二关:借助拼音,看谁能读通古诗。①请同学们好好表现自己,读读古诗。②指名读 ③范读 ④小组赛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赛读

三、体会诗意,指导朗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诗人王之涣让我们一起登上鹳雀楼。(幻灯—鹳雀楼)想象一下,自己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幻灯—“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⑴诗人在楼上看到了什么?

①指名说 远处:太阳-------。

楼下:黄河-------。

②诗人用怎样的语言写出这些景物的呢?

③指名读第一句诗(板书 看见 白日 山)

师:诗人由远及近,看见远处的落日依傍着群山落下,楼下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谁能读第二句诗

⑵登上鹳雀楼看到太阳。。。黄河的水。。。这真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你们可以读得比老师更好。

①练读 ②赛读 ③齐读

⑶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还想看到更多的景象,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 ①生读3、4句诗

是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板书 想到: 想看远 须登高)

②(幻灯—第3、4句诗及大意)生再度第3、4句诗。③范读 ④指名 ⑤齐读

小结:诗人由远及近,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用这首诗写出来。我们下面也来吟一吟这首诗吧!

四、诵读古诗

小小的吟诵会现在开始 ⑴试吟

⑵指名上台吟诵 ⑶闭目体会诗意

《登鹳雀楼》之鹳雀楼 篇8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永济市于19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

1、名楼浏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和名楼中心浏览区。

2、黄河风情浏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和柳园。

3、山水浏览区。包括:苍山苍林自然景观区、吉祥如意湖和鹳雀宛。

4、康乐浏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代马球场和日潭戏水园。

开放时间08:00-18:00(夏 季)

08:00-17:30(冬季)

交通指南

线路一:到永济乘三路公交车到普救寺转车

登鹳雀楼有感 篇9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焕的一首不朽之作,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面就学过。不过那时候我们只是似懂非懂地会背而已,但实际蕴含的深远含义远非我们那时的年纪可以懂的。明白的只是表层的意思而已。前些日子教儿子学这首诗时,我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地将这些感受写出来,请朋友们指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说的是太阳朝着山那边落了下去,黄河汇入了大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如此。平平淡淡地,没有一丝奇特,也没有人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可是诗人在登鹳雀楼时,一下就把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高度的概括出来,并形成直观的感受:要想看的远一点,那么就要站的更高一点。这些平常的事物、道理经诗人的一提炼,把它们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意味深远的意境。

白日,白天的太阳。在白天是何等的强大,辉煌啊!但是一到晚上,还是要落下去,没有一天不是如此。无论多么辉煌,伟大,总还要向黑夜投降,经过黑暗的洗礼,再重新绽放光芒。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绵延几千里,但最终还是汇入大海。在内陆大地上,黄河是多么巨大啊,可这么大的河流,汇入大海时,不也被静静地吸收了,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它也只是一条涓涓细流而已。

诗的后两句说的人生的一种境界。我们着眼点的.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站的越高,看的当然也就更远了,看到的也就更多了,其实人生什么事情也不都这样吗?要想收获的更多,自然就要向更高的境界攀登。如果说看的更远更多是一种收获的话,那么向上攀登就是耕耘,就是付出。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上绝没有不劳而获的事物。

登鹳雀楼教案 篇10

注重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创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采用读、想、议、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本课生字卡片、画纸、画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释题,感知全诗

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提问:

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2.简介作者王之涣及鹳雀楼的地理位置。

小朋友们在图上所看到的这座楼,名叫鹳雀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楼高三层,建好后有鹳雀在上面栖息,因此而得名。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登鹳雀楼》。孩子们,你们想和这首诗交朋友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

要求:老师很想朗诵这首名诗,可以吗?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到位?

学生评价。

2.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号。

(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

(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

3.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雀”、“鹳”的字音。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比赛认字,互当小老师考考别人。

(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识字,分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入”,将“入”与“人”比较记忆。

3?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指导读诗,读出节奏。

(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练习练习。

(3)同桌孩子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4)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图文对照,了解诗意。

(1)反复吟诵,图文对照,同桌互相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2)课件播放与诗相配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全班交流对诗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欲”、“穷”的意思。

(3)作者登上鹳雀楼后,他能看见些什么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你可以用语言说一说,也可以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画。

(4)结合评价学生发言和绘画,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更上一层楼以后会看见什么?

(5)教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登得越高,眼界就越开阔。

五、熟读成诵,想象意境

1?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再次朗读这首诗吧。你可以和同桌比赛读,可以扮成诗人来读,可以找自己信任的伙伴合作读……

2?配乐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意境。

(1)配上动作,表情朗读。

(2)闭眼想象画面读。

3?借助媒体指导熟读成诵。

4?抽学生背。

5?齐背古诗。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大会上的演讲稿下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