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2024-12-23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通用10篇)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1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不可忽视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环节,律师行业在新社会组织中占有非常特殊的重要地位,经过几度改革,不同时期党建工作强弱不均。最近,十堰市司法局党委提出打造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品牌,如何打造,关键在于取得实效,在于巩固过去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找准当前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既然是薄弱环节,弱在哪里?我把它概括为:

1、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科学设置。目前,律师事务所有三名以上党员律师基本成立了独立党支部,其余党员律师归属一个联合支部,直属市律协党总支。这样设置缺乏科学性,因为,独立支部由于律师流动性强,时常出现所内党员律师不够成立支部必备条件,出现了新的“隐性党员”游离党组织之外,党组织生活很难正常。联合支部扬汤止沸地实施了“党员安家工程”,但“日常家务”基本无人管、无人问、形同虚设。出现管党与管所相脱节、管党与管人相节、管党务与管业务相脱节。

2、党的力量薄弱。律师事务所党员数量少,党员在律师中所占比例小,党的力量薄弱。不符合条件建立独立支部的党员,在联合支部长期过不上组织生活,不主动缴纳党费或年底集中一次缴纳,接受不了党的教育,主张不了党的权力,弱化履行党的义务,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理想信念淡化。有些党员尽管在执业中尽力发挥模范作用,因党员来自不同事务所,作用力不能整合,影响力也不大。

3、党建工作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制度沿用机关党建工作制度,跟不上事务所体制发展要求,执行起来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作支撑,制度的管理功能得不到彰显。律师行业由于多次改革,律师的法律地位,事务所的性质和内部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律师行业为“四自”、“两不”的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即: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拨款的中介组织,律师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较大,党组织活动时间和空间难免与律师收入相关的业务活动制约。而现在多数基层党组织制定的管理办法、党员管理制度等延续着机关党员管理模式,与律师事务所体制不相适宜。律师就其本质属性而言应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其经营理念更趋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党组织如果没有适应行业要求的党建工作制度作保障,党员和党组织作用就不易发挥,就被边缘化、软化、弱化。

4、党的新鲜血液补充乏力。新社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没有相应的规定,程序复杂,时间较长,普遍感到入党门槛高。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因考察工作不到位,甚至无人管、无人问,影响了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的政治渴望。律师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吸纳了大量高素质的青年人,而党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明显不够。

5、对律师党员教育管理松散,淡化了党员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合格党员律师的根本要求。律师行业因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存在着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倾向,价值观迷失、凝聚力瓦解的现象,还表现在过重追求功利,有操作技术、缺乏科学精神。不少基层党组织由于组织制度、党建日常工作不落实,管理松散,教育不经常,使律师党员忙于业务,忽视自身政治素质的培养,甚至有的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缺乏党性修养,抱有放任自流心态,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有障碍性反应。其次,律师的困惑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律师对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担心过分抓党建工作会影响业务的拓展,把党建工作和事务所发展,理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想与信念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律师的困惑大体表现在:一是调查、取证、会见、阅卷难。调查取证除本人同意外,还需法院或检察院批准,侦查阶段限制或限时会见,阅卷仅能看程序性文书、鉴定等。二是政治地位低。律师行业是一个高素质人才汇聚的行业,目前我市还没有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三是承载社会偏见。认为律师是替坏人说话的,是钻法律空子的。四是多数人只关注律师收入相对一般公职人员高,律师税负偏高、权益有时受到不法侵害、工作的酸甜苦辣等不太被人们理解和体谅。五是律协作为律师之家,重“家教”轻服务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律师如果长期被困惑羁绊,难免弱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甚至丧失对党的信赖,淡化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二、着力解决困扰律师队伍党建工作难点问题

1、解决组织建立难的问题。市律协党总支是基层律师党支部的龙头,能否实现律师党建工作品牌,律协总支是关键。要有专职人员负责党建日常工作,探研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现状,剖析原则、制定对策,本着伸手不及、跃而可获的原则制定长远和短期工作计划,名符其实地引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巩固独立支部建设并监督其正常开展工作,联合支部不宜设置一个直属律协总支。因为,根据律师职业特点,党员律师的教育管理、活动组织、“三会一课”、监督保障等日常党建工作,仅靠兼职的总支成员完成,不可能也不现实,设置一个联合支部形式上是完成了“党员安家工程”,事实是个“接待站”。要改变目前联合支部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笔者拙见,本着地域相邻、方便工作、老中青党员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成立若干联合支部,支部书记和合伙人适当交叉,有利于党支部政治领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选出副书记,避免书记缺席时影响既定工作,派驻政治指导员。事务所有两名正式(预备)党员成立党小组,个别党员成立联合党小组,工作多以党小组为单位,政治指导员负责督促检查。独立支部因人员流动不到三人时,以“代管党支部”名义就近由律协总支书面通知参加联合支部活动,直至恢复独立支部。这样就基本形成了局党委领导,律协总支为依托,独立支部(联合支部)为基础,全体党员律师参与的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网络,使每个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每个党员都在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

完善政治指导员职责。目前政治指导员职、责分离,难以开展工作。其职责:(1)协助支部按党建工作规律和上级组织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参加支部会议,列席有关合伙人会议。(2)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律师依法执业。(3)关心事务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事务所抓队伍的规范化建设。(4)做好律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团结依靠律师关心和维护律师合法权益。(5)树立典型,建设“四有”律师队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领律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6)总结打造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品牌的经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政治指导员在局党委直接领导下,参加律协总支活动,担负总支相关党务工作,开展党务工作活动经费由律协教育经费和在事务所筹措作保障,解决好办公场所问题。

2、解决活动开展难的问题。律师行业具有独立性、流动性、分散性、专业性的特点,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激励方面要立足行业特点,巩固成果,不断探索。一是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信息化建党的新机制,为律师注册电子信箱,结合时势政治的宣传,组织网上党课,网上发布宣传提纲,讨论课题,党员律师定期回复电子邮件实行制度要求。二是创办内部刊物,电子杂志,编辑经典案例、弘扬律师风采,介绍律所状况和人员组成情况,张扬诚实守信、模范执业等先进人物和事迹,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律师文化的形成。三是采取“四结合”的方式加强党员和律师的教育工作。既时间安排上,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学习时间上,上班与业余相结合;讨论方法上,集中与网上相结合;活动方式上,室内与户外相结。四是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公益活动。与青团组织、法援机构、学校、监所等单位互动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成立青年、党团员律师义务法律服务队;青少年维权中心等,用专长回报社会。本着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开展助学帮困、法律援助活动。本着共享、双盈、互补的原则与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采取小型、业余、灵活的形式参与法律援助咨询。参与普法授课等发挥律师专长,顾大局、讲协作,为构建我市司法行政其他品牌工作锦上添花。有些党组织活动适当邀请合伙人和党外律师参加,不断拓展党组织活动平台,党员律师在参于活动中要率先垂范,增强党的影响力,展示中国律师风采。紧跟形势,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教育活动。如今年全党开展的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政法机关开展的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公正执法活动等,充分利用大形势、大环境的公共资源,结合律师党建工作实际,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做到“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创新突破,活动开展起来就有声势,有效果,也会受到党员律师的欢迎和参与。六是积极组织律师参与不同形式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和户外参观学习活动,主动争取高层次的业务培训、高峰会等,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体质,缓解律师在激烈竞争中带来的压力。

3、解决党员发展工作难的问题。律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行业,目前还没有哪个中介组织普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因此,律师工作不仅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脸面,也是难得的财富,理应受到党的关怀,接受党的监督。入党难已成为创建律师党建品牌工作突出问题,从80年代律师改制开始,党员发展工作成了“空白地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抓住四个环节,做好律师队伍党员发展工作:一要注重对青年律师的教育培养;二要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增强支部的生机和活力;三要有计划的设定党员发展指标并努力实现;四是按照中央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求和管理办法,灵活把握考察、培训、程序等,使党员发展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三、规范管理,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前段时期,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在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结合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挥“两个作用”;党员组织活动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有些问题上有新的突破。要建设成品牌工作,不仅要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创品牌的必要性,科学规划,实施有章法,循序渐进,还要在规范管理、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深化对律师党建工作的领导。把律师队伍党建工作作为党委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部署、同安排、同考评,引领律师党建工作发展方向,为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辟新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加大领导精力的投入。关怀和体恤政治指导员深入新的工作领域开辟工作的苦衷和艰辛,忍耐其开展潜移默化的党建工作成效难以凸现和探索工作渴望成功也允许失败,鼓励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其尽心尽力地开展工作。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思想环境。利用更多的时间研讨工作发展中的困难,提出明确工作思路,确保品牌质量。二是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让那些具备想干事的意识和自信,会干事的本领和素质,干成事的毅力和决心的同志到新的工作领域,共同创造成熟的工作品牌。三是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保障开展党建活动所需经费。

2、确立试点,以点带面。在确立和指导党建工作试点中,着重是规范党建工作管理,探索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规律,从组织机构规范化,党员组织活动规范化,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党风建设规范化,发展党员规范化等方面积极积累经验,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为形成我市律师党建工作品牌树立“样板”。

3、加强监督,构建党员管理新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强化措施,出台党建工作意见、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党员教育监督、支部管理办法、党员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制度,在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管理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上深入探索,提高党员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执业为民意识,党员在全局观念,群众观念,奉献精神,诚实守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立惩治机制,对违纪党员报请上级党组织给予相应处分。

4、加强教育,树立新风,形成律师文化。结合律师和事务所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等,在广大党员中大讲诚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严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使其自觉与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现象作斗争。树立全新的工作和思想理念、服务宗旨、品牌形象,党员律师要成为一面旗帜,影响和凝聚律师形成律师文化。

打造律师队伍党建工作品牌,需要立足律师行业特点,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深层次的思考,深入进行实践,使品牌逐步得到培育、发展到成熟,为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增添一颗耀眼夺目的亮点,不断推进律师事业全面发展。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2

1. 以前, 在申请会见时, 律师往往被办案机关内部复杂的

人事管理关系所羁绊, 侦查机关又互相推诿, 等刑辩律师摸清楚分管领导是谁、审批程序如何后, 还会碰到主管人员出差、开会等原因无暇办理的实际情况等等。这些不仅消磨了刑辨律师的锐气, 还要无端延长很久时间。有时候再碰见一个讲歪理的承办人, 真叫你秀才见到兵有理说不清。

2. 以前法律没有规定律师会见场所以及会见室的建设规

范, 会见受看守所规模、后续改造等因素的影响, 有的看守所需要律师把羁押者带出看守监管区, 要求律师自备刑具, 徒增了律师的看管职责;有的直接进入黑暗潮湿的监室会客间内, 在男女监室的视野里, 听着嘈杂的尖叫声履行会见职责;在一些大城市看守所会见在押人要隔着一层防护栏和一层玻璃, 通过电话会见, 交流非常困难, 签字也更不容易, 律师却无能为力。

3. 律师会见次数多少因案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特别是刚

刚发案, 刑辩律师和侦查人员在看守所碰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出于多种心理因素, 一般情况下, 刑辩律师总是退避三舍让侦查人员先行提审。如果律师频繁会见致使侦查受挫或流产, 又有谁能保证没有报复行动呢。

4. 办案人员将被羁押人员肆意隐匿, 通过更改姓名或送

往异地羁押, 来防止律师提前介入会见, 达到防止律师干涉侦查的目的。

5. 此外, 在重大的共同犯罪、当地政法委督办的职务犯罪

案件以及被判处死刑即将执行的案件, 律师会见尤其困难, 层层限制让律师望而却步。“防止证人串供”、“高级官员职务涉及党的机密”以及“死刑犯心理承受能力有极限限制”等成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让律师不能会见。

二、律师法实行后, 律师会见难存在的问题

首先, 因为新修订的律师法缺少相关规定, 还是走老路子, 向办案机关提交委托书和会见函, 期待的结果自然还是书面批准或者口头允诺。办案机关受惯性影响仍以各种理由或者根本就不提出任何理由而拒绝安排律师会见在押嫌疑人。律师要达到会见委托人的目的, 不得不继续采取“向领导或上级部门反映”等非法律的手段“曲线救国”;在客观上对律师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大打折扣。其次, 律师会见时侦查人员在场的问题随着律师法的实施而消失, 但是几乎所有的看守所的录音、录像设备没有依据律师法而拆除。由于办案机关和看守所的紧密关联性, 律师仍然受到一种不尊重、不信任的境地。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律师会见的时间尽量缩短, 继续适用没有变动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最多只是参考律师法的新规定。再次, 在会见过程中, 为防止新的陷阱出现, 能在出事后留有排除串供或者教唆抗拒、翻供的嫌疑, 不得已自己全程对会见过程全程录音。可以说侦查人员不在场比在场“监督”给律师的精神钳制更大。

三、如何面对和处理会见难的问题

(1) 律师要严格遵守有关会见的现行法律规定。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遭控方指责的麻烦, 又可以达到支持办案机关工作的目的。 (2) 在申请会见时, 律师要不畏权势, 仗义执言, 勇于维护法律赋予律师通过会见保护司法公正的权利。 (3) 职业律师要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同执法机关齐头并进、相互配合, 认真履行会见职责。 (4) 从立法上, 进一步规定律师提前会见所应尽到的保密义务。

总言之, 在目前刑事诉讼法尚未修改而新律师法即将施行的现实条件下, 应由有关部门以解释的方式扩大律师的保密义务, 将律师会见后的保密义务从传统的民事领域扩充到刑事领域, 虽然, 律师会见是律师制度集合体中的一个点, 相对于庞杂的司法制度来讲微不足道, 但它却是律师“权力”的标志。律师会见权利能否在立法中充分保证, 首当其冲要摧毁这块影响司法制度改革的坚冰, 我们相信刑辩律师会见难将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会进一步改善和各地市律师协会以及大多数刑事辩护律师的共同努力, 律师持有“三证”直接进入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大多会得以实现, 这也预示着和办案机关的明争时代宣告结束, 让律师群体发挥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摘要:新律师法实行后, 新律师法的规定使得控辩双方之间的对抗从过去的起诉阶段前移至侦查初始阶段, 但从实际操作上看, 如果侦查机关的侦查措施和手段不能同步跟进, 那么此阶段辩护律师会见权可以说是名义上扩大, 事实上缩小, 成了单兵突进, 缺少后援, 会造成进退维谷的境地, 准确的说, 原先刑辨律师对会见难的感触是如临大敌、面对深渊, 而现在的感觉是诚惶诚恐、如坐针毡。下面, 我们谈一下新律师法实行前后, 关于律师会见都难的几个问题。

律师队伍助推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贵州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省推进依法治省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准备,筹备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建设法治贵州,为确保我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法治保障。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推进依法行政”任务、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以来,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了有力基础。四中全会公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律师队伍服务于我省依法行政的现状

贵州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广泛开展依法行政培训,部分地方政府建立了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推动各级各部门强化行政决策、政府立法、行政执法等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据统计,近年来,贵州各级各部门法制机构配合有关部门通过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领导干部培训等形式,讲解依法行政知识,受训干部达数十万人次。9个市州和大部分县级政府以及部分省级行政机关逐步建立健全了行政决策机制。80%的县级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都交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或者进行合法性审查,省公安、工商等部门建立了重大行政行为事前送法制机构审查制度。但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仅靠培训和法制机构的合法性审查还远远不够,律师队伍通过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依法行政将成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担任法律顾问、担任公职律师、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介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目前我省律师队伍服务于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方式。建立律师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是推进依法治国,促进依法行政的需要。

三、关于律师队伍助推我省依法行政的建议

1.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

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不是公务员,律师为政府提供的服务属于有偿服务。一直以来,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经费保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13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从保障措施方面对经费保障作出明确规定,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经费(包括法律顾问固定报酬、具体案件代理费、法律顾问室日常业务经费等)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法律顾问室对聘请的政府法律顾问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支付一定报酬。2014年1月,司法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的“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出: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动在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政府律师法律顾问团,协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信访、调解、群体性案(事)件处置和社区工作等公益法律服务,服务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该《意见》的“切实落实保障措施”中进一步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争取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项目,探索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政府采购目录”,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可持续。

2.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介入全省各新区(开发区)的规范化建设

我省应利用好已经组建的法律服务团队的专业特长和各自的优势,组织他们到全省在建或拟建的各个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调研,对如何引领我省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到各新区开展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并积极与各新区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以助推全省各新区的规范化建设。

3.在全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司法部于2014年1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下发了《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将“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列为构建公共法律网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服务业务工作之间有机协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县(市、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点(窗口),在政府已设立的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法律服务窗口等方式,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的法律服务事项,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全面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在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将司法所真正打造成化解矛盾、宣传法治、服务群众的一线综合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根据司法部的《意见》,我省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制定本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建设标准。我省应以遵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平台,深入遵义市及其他市州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总结经验,制定实施意见,依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尽快构建好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关于律师如何开拓案源的思考 篇4

案源两字,对于律师来说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即便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律师,也会以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的姿态,杀向每一个案源可能存在的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干的律师,没有案源也是死路一条。做律师,除去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什么比开拓案源更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存还重要。

作为新律师,案源无疑更是其“软肋”,也是其命脉。作为新律师,并不缺乏法律知识和创业激情,却缺乏案源。每年都有许多新律师因为没有案子做而转行做了其他工作。新律师由于刚刚执业,是律师界里的新人,没有执业经验,没有人脉关系,要想获得案源,难于上青天。

律师开拓案源,只有走对路才能有出路。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过路数虽一样,但每个人的走法却不一样;相同的是:人们一直在执着地追求更好的走法。

那么,新律师怎样才能获得案源?

做为新律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自卑,也不自大,客观地看待自己,认真地分析情势,从点滴做起,从小案子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新律师不能守株待兔,盲目地等案源、要案源、靠案源,要主动出击、努力争取、坚持不懈。新律师要想拓展案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新律师要把自己“卖”出去。

新律师必须激情万丈、敢作敢为,把自己推销出去。多参加培训,多接触成功律师,察其言、观其行,主动营销、不断超越,像成功律师一样思考,像成功律师一样行动。

新律师要多参加法律研讨,多听、多想、争取机会多说,切忌目空一切、狂妄自大。新律师要学会说话,“遇货添财、见人短命”;新律师要学会推销自己,不要错过每一个机会,只有把自己推销出去,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埋下伏笔。在推销自己的时候要掌握分寸、注意场合、讲究打扮、顾及形象,在推销中包装自己,在包装中展示自己。

二、新律师要积极参加法律援助的案子和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工作

不要狭隘地认为:法律援助就是等各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安排的那点法律援助案子才是法律援助。也不要狭隘地认为:法律援助都是费力赔本的苦活路。关于“舍”与“得”的辨证论述。其实,新律师要主动地参与行业主管部门安排的法律援助和自己经过判断后认为应该值得参与的社会法律援助,而且法律援助的范围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在的省、市、县,要将眼光放大于全中国。对有影响的案子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失为一个扩大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案源的好机会。同时参与打一些公益官司,可以让媒体来适当暴光,增加知名度。

同时,现在我们的社区越来越来多,新律师开拓业务千万不能忽视社区法律服务。定期去一些高档社区做免费的法律咨询,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可以跟住宅小区上午物业管理协商,免费做他们的法律顾问,他们则应提供场地和时间配合你在小区里搞一些免费的法律咨询活动。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街道或居委会。

三、新律师要学会感情投资。

律师是一个服务行业,也是一个营销行业,表面平静如水,实则充满了暗流险滩,稍有不慎,就会翻船,甚至有生命之虞。“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好律师必须有个好人脉,没有良好人脉关系的律师,寸步难行,很难在律师圈混,所以,需要新律师经常“抛头露面”,至少和一些人混个脸熟,为以后办案子打好基础。俗话说:“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新律师要多和同学、老师、同事、亲戚、甚至以前的委托人保持联络。感情投资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好办法,这正适合新律师,也许一个短信、一句问候、一首小诗就能勾起人们的温暖记忆,新律师必须在感情投资上做文章。

四、新律师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律师多数是提成制的,提成制的律师为了自己也会积极寻找案源,否则,就不能生存。但提成制的律师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时时刻刻伴随着的危机感,只要有一天没有收入,就不能沉住气。沉不住气,有时候就会表现的太过急切,反倒会导致错失良机,有时候为了揽住案源,会降格以求,导致不正当竞争。因此,对眼前的困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今后的前景有一个客观的估计,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勤奋乐观的心态就成了必修的课程。

五、新律师要充分利用网络。

目前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资源,通过网络将自己低成本的推广出去,同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结识潜在的客户,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为自己寻找更多的案源机会。

六、新律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开拓案源需要交流,交流的最好方式是有共同爱好。如果只谈法律,他们听不懂,自然不会感兴趣。如果和前来咨询或委托的当事人有了共同爱好,也就有了共同话题。有了共同话题,就会很容易的交谈,也就容易走进了当事人的心里。然后再谈案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七、新律师要有把握案源的能力。

有时并不是新律师没有机会接触案源;相反,新律师也有很多接触案源的机会,比如:咨询、代书、谈判和立案等,但是由于新律师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很多案源与新律师擦肩而过,作为新律师更要锻炼自己把握案源的能力。委托人固然愿意聘请经验丰富的律师,但是,新律师如果法律知识扎实、收费低廉、服务周到、做事稳健的话,照样可以获得委托人的信赖与好评。这就需要新律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深入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新律师照样可以有事可做、有案可办。

八、新律师适当参与企业法律培训。

新律师可以免费给企业或工厂的员工上法律培训课,这并不一定要企业聘请自己担任法律顾问。讲课一般分为授课时间和提问互动时间,并且将自己的名片和宣传资料派给来听课的每一个人。平时虽然要不时解答这些人的法律咨询,可能会很烦,但是只要他们认可了,不管以后他是否在这个单位上班,他或他所在的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客户。对于那些已经聘请别的律师做法律顾问的企业,如果自己离得近或自己愿意上门,可以经常到企业窜门,毛遂自荐并不是一开始要做的事情,应该先跟企业领导或主管聊工作聊法律,法律顾问再好,也比不过经常上门的律师,到下一年要重新签订聘请法律顾问合同时,企业可以考虑你,你的优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的坚持和服务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九、走团队服务的路

在自己还不能独立走路的时候,借助别人的“搀扶”和使出自己储存的“能力”一起走路,也不失为走路法之一。关键是自己要端正思想,这个时候您的角色只能是团队律师中的辅助人员。因此,刚开始做律师,不要急于自己独立去办案子,您可以寻求做老律师的助理或者做某团队律师驻某企业的定点律师。

十、走投书自荐的路

人应该不去想不去做的事,这事所带来的成功永远远离您。律师服务不能像开店理发的理发师一样——等顾客上门找您。多看当地的报纸、电视新闻、工商局的注册公告等信息,看见有新的企业成立或者外地企业进驻本地,一定要按CI与VI的模式投书这些还没有法律顾问的企业。纵然是这个企业本身不聘请您,至少您精美而踏实的自荐也许能打动具体读您自荐书的经办人,他(她)留有您的联系方式,说不定会给您带来意外的惊喜。

十一、走新闻媒介的路

律师需要宣传家的技巧,在“迷信”新闻媒介的国度简直就是真理。新闻媒介都有很多的公益活动都需要律师的介入,因此,律师需要经常看报纸、电视,看到信息后要主动与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5

内容提要:律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是目前律师行业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从深层次分析了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原因,并对禁止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律师不正当竞争必要性可行性

不正当竞争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竞争的产生而出现的不当行为,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最早见于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规定:“凡在工商活动中违反诚实经营的竞争行为即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将不正当竞争行为定义为经营者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而律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主要是指律师或其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

违反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原则,通过不实宣传、诋毁、及低价收费等手段妨碍其他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正常业务的开展,损害其合法权益,扰乱法律服务市场,扰乱司法秩序的行为。律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与一般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竞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律师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市场主体,具有市场主体的一般属性,但其与一般市场主体又有显著区别,律师不仅有维护与其签订委托合同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同时还负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正确实施的义务,因此,律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不仅涉及到对法律服务市场的规范问题,还涉及到我国法治目标的实现问题,对律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问题进行探讨殊为必要。

一、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成因分析及特点

我国律师行业产生不正当竞争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律师法律地位的变化。1980年8月26日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律师定位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律师的执业机构为法律顾问处,属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真正意义上交换和流通,没有冲突和纠纷,一切问题都是预先安排的,企业或生产者没有自己的独立身份、独立意识和独立经营权益,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这种体制下的法律或规则也不可能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因为这里的法律或规则实际上是居高临下的长官意志的体现,是贯彻长官意图的工具,其目的和作用是把与权威与服从关系固定化。在计划型社会中,社会主体几乎没有独立的法律服务需求。因为行政命令将它扼杀了。律师及其执业机构行使的仅仅是国家职能,并没有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其经费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并列入国家事业预算,因而也就不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律师工作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不再使用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界定律师事务所的性质,应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交往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行自愿组合、自收自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律师体制。律师及其执业机构的法律角色逐步由国家职能的执行者向市场主体过渡,律师行业被逐步纳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列,律师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当事人则通过给付金钱的方式向律师支付酬金,律师与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这种双向合意的社会契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从这点来看,律师及其执业机构与一般的市场主体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某种意义上说律师也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不过其提供的商品是无形的,是一种智力成果。作为受市场利益驱动的主体,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律师及其执业机构之间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在竞争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随着年的《律师法》的颁布,律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即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6

(2011年7月30日六届五次理事会通过)

第一条

为了发挥律师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提升律师对外整体形象,以服务广大律师为宗旨,根据《大连市律师协会章程》、《大连市律师协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连市律师协会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负责大连市律师宣传的管理、监督、指导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对律师行业的正面宣传,以律师协会名义及时发布业内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宣传优秀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事迹以及律师行业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负责组织和协调各专门、专业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对外宣传的相关工作;

3、制定宣传管理制度,对各专门、专业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在宣传工作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4、负责指导大连市律师协会网站建设管理工作;

5、理事会交办的其他宣传联络工作。

第三条 各律师事务所应安排人员负责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的联络工作,及时上报本所有宣传意义的正面新闻和有可能对律师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隐患问题。

第四条 律师个人向新闻媒体投稿宣传律师工作时,应当注明律师所 在的律师事务所。

第五条 律师协会鼓励广大律师拓展宣传渠道,对律师行业进行正面积极的宣传报道。

第六条 各律师事务所应当对本所律师向新闻媒体投稿进行管理,投稿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泄露国家秘密,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0、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七条 向媒体发布新闻提供稿件应当及时、准确、真实,不得做虚假宣传。

第八条 以律师协会名义向新闻媒体提供稿件的应当报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批准。

第九条 以律师名义接受媒体采访或参与各种正式活动时应着正装。第十条 下列稿件应当事先报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备案:

1、对敏感问题、热点问题向新闻媒体发布观点或发表看法可能影响律师对外整体形象的;

2、通过新闻媒体对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先进事迹进行表彰性宣传的;

3、各专门、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与宣传联络工作有关的通知、规定等内部文件;

4、各律师事务所自办刊物等。

第十一条 各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律师事务所举办具有社会影响的大型活动应当提前十天通告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以便协助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第十二条 宣传与联络工作委员会将依据各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个人向本委员会报送的有关宣传材料进行优秀稿件、优秀通讯员和先进宣传团体的评比,并依据所报送的材料制作工作纪录片。

第十三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集体和个人由宣传与联络委员会提名,会长会议批准,由协会给予奖励:

1、为协会网站投送稿件及时、新颖,数量多、质量好的;

2、在各大媒体刊登的反映焦点、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

3、文章反映大连律师整体风貌并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媒体刊登的;

4、对协会宣传管理工作提出积极建议和意见,并被采用实施的。第十四条 经宣传与联络委员会建议,经会长会议批准,对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协会给予通报或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受到通报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三年内不得参与协会各项评比工作并列入律师事务所和个人考核内容。

1、对协会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未指定人员负责联络管理的;

2、对有可能影响律师整体形象的负面隐患隐瞒不报或滞后上报产生 3 不良后果的;

3、违反本规定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产生不良影响的;

4、律师在个人网页和其他宣传途径中使用首席律师、大律师、最好的律师及其他不恰当宣传用语的;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7

关键词:法官选任制度,研究

一、我国法官制度概述

所谓法官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建立法官从业人员的进入、退出、培训、考核、任免、奖惩等制度, 通过考试、推荐、选调等多种机制, 为司法案件输送、培养法官人才的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总和。与法官选任制度密切相关的是法官人事管理制度和法官考试制度。在我国, 对法官进行人事上的管理主要包括法官的任职录用、级别升降、福利奖励、惩罚处分、离职退休等。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建立法官考试制度。200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法官法》、《检察官法》修正案, 规定凡是要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职业的人员, 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 两院一部各自从通过考试取得资格的后选人中挑选自己需要的法律人才。

二、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法官管理的地方化。法官管理属地化与法院管理属地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国现行地方体制是, 地方党政部门从人事任免、财力分配上制约着法院,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事制度上,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组织部门对法院的人员行使着人事管理监察权力,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财政部门来编制、规划、管理法院的财政预算和司法活动经费,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建设、规划、土地等职能部门安排法院的办公场所。于是法院未能独立于地方体系也自然无力抗衡地方权力。于是当法律所代表的最高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 法院本应公正的天平就倾向了地方一端, 由此造成了涉及地方案件的立案难、取证难、代理难、审判难、执行难等一系列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腐败问题, 最终侵蚀了国家司法统一性与威严性。

其次是法官机制的行政管理化。主要表现在:第一, 行政级别被套用于法官等级的评聘和工资升跌。法官的职责、权利、待遇等因级别之不同而泾渭分明;第二, 法官的任免升降往往取决于本人是否担任司法上的行政职务、担任哪一级别的司法行政职务, 而这种职务是由本法院院长向有关人大或人事等部门提出任免申请的。于是, 本院较高级别的法官对较低级别的法官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控制权;第三, 院长、庭长和审判委员会的领导案件进程, 法官对案件审理缺乏独立性。

再者是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文革”中砸烂公检法部门,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实行法治的需要, 便于尽快开展工作, 恢复法院之初大量引进了法院工作人员, 对进入法院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在进入法院时, 很多人甚至没有具备基础的法律专业知识, 从而造成法官的业务素质基础薄弱, 法官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八十年代以后, 我国司法系统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 审判队伍不断扩充人员, 然而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 一些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员都进入法院, 因此法院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三、建立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制度

正如著名法律人卡多佐所曾说, 法律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它起源于何处, 而在于其目标在何方。倘若我们根本不晓得路的导向, 我们又怎能智慧地选择。”自近代以来, 我国法律传统多受大陆法系之影响, 从未形成从优秀律师人才中选任法官的司法制度。笔者在这里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借鉴英美法系司法体制的立法经验, 在我国建立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制度。

由律师出任法官具有诸多的优势:可以保证法官的高素质, 因为有丰富的律师实践有利于法官快速提高驾驭庭审能力, 促进法官素质的提高;出色的律师有着丰富的出庭经验, 由其出任法官往往无须培训就可以直接进入角色, 有利于司法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他们接触的社会面广, 具备的社会经验丰富, 法庭上的对抗能力好、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强, 比知识相对封闭的法官们更具实践性, 律师转变角色后能够更好地履行法官的职责。

但是这种优势能否转化成为现实, 也就是说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是否可能呢?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 其可能性在于律师与法官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关联性, 二者之间有很多的共性:

首先是二者处于同一法域, 法律知识理论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法律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它是人类社会分工和知识分化的必然产物。人类知识系统中, 法学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 因而系统接受了法学知识的人在知识体系上具有诸多的共性。

其次在于律师和法官二者同属于从事法律这个职业群体, 他们存在共同的职业特性和职业品质。在法律“质”的规定性方面, 无论他们是律师、学者、还是司法官员, 都追求公平、崇尚正义、要求平等、热爱自由, 他们以法律为言语, 以法治精神为己任。他们专有着晦涩精炼的法学知识也生产、修正着法律的实施和运行。严格的法科教育与法律思维训练, 造就了他们讲事实、重证据、善推理、富有逻辑性, 习惯用法律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现实生活, 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职业特征。

最后, 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可能性还源自其他国家法官选任机制的启迪。正因为法律职业对整个人类文明, 对民主社会如此之重要, 世界各国对进入到法律共同体的资格无一例外的予以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以确保法律从业人员特别是法官的水平。

深入推进律师接待工作 篇8

一是明确接待工作范围。明确案管中心负责律师预约、查验律师相关手续、向业务部门转达律师有关申请要求或移送律师提交的有关书面材料、为律师查询案件程序性信息和联系办案人为律师提供阅卷、复制卷宗材料服务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且对每一项工作流程都进行了细化,推动律师接待工作朝着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理顺了案管部门与办案部门的业务分工,对来院律师的相关请求不推诿、不搪塞。

二是创造好的接待环境条件。该院领导高度重视律师接待工作,专门设立了单独的律师接待室,配备专门的电脑、复印机、饮水机、排椅,优化律师阅卷环境;设有电子、纸质、拍照三套律师阅卷方式,方便和满足了律师阅卷需求;实行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等多种方式,为律师行使执业权利提供便利。对前来查询案件的律师,只要提供完整有效的手续经审核确认后,就可知晓案件的相关程序性信息。

三是提高效率加强信息反馈。该院规定,在律师提出阅卷申请后,在第一时间由专人负责与案件承办人联络,确定阅卷时间,能当时阅卷的尽量安排律师当时阅卷,如因其他原因不能安排当时阅卷的,确保在三日内安排阅卷;对依托案件信息公开系统进行网上预约申请相关事项的律师,案管中心将申请或要求事项、相关材料及时通知、转交相关案件办理部门,待业务部门作出处理后,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律师。

该院还对律师开通短信业务服务,以发送短信方式告知其所代理案件的办理情况,便于律师清楚知晓其所代理案件在检察执法办案环节的办理情况,受到了广大律师的一致好评。(文/姜岩)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9

市律协纪委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党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群众观、政绩观,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较好地保障了律师行业拓展与规范,律师行业的党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司法局党委的领导下,市律协纪委根据新时期纪委工作的需要和律师行业发展的实际,经过认真充分的调研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律师行业特色的“党风带行风,行风促党风,党风、行风同步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来,市律协纪委以教育和规范为突破口,狠抓律师行业党风、行风建设,为律师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和政治保证。

今年市律协纪委工作可以概括为:开展了四项教育,实施了四项规范,取得了三大成效。

开展了四项教育:一是高质量地开展了律师行业 最新律师实习工作计划范文2018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发〔xx〕30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

1、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通过集中培训、网上宣传、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把学习宣传中办发〔xx〕30号文件同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全体律师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律师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市局拟在上半年根据中办发[xx]30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省厅实施意见精神,结合三明市律师工作实际,制定xx—XX年三明市律师行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实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

2、认真组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组织好全市律师行业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党员律师中深入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党风党纪、艰苦奋斗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律师行业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诚信规范执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领律师队伍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律师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促进律师党员队伍爱岗敬业,忠诚履职,规范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促进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建功立业。

二、积极拓展律师业务领域,做到执业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着眼服务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服务“五大战役”,为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消费、投资、知识产权和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认真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动依法行政,积极协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服务,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招商引资、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法律服务;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高速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领域的法律问题,在巩固诉讼、调解、政府及企业法律顾问、金融、证券、公司、房地产等领域的律师业务基础上,积极向知识产权、医疗教育、海外并购重组、反倾销、反垄断、金融衍生品等领域拓展律师业务领域,推动律师业务转型和升级;积极服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引导和指导律师履行辩护代理职责,依法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

4、着眼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引导广大律师继续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依法代理诉讼,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促进司法公正;注重发挥律师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中的专业优势和独特作用,主动参与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活动、涉法涉诉信访、医患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诉求,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协助政府疏导群众情绪,努力使各种矛盾纠纷在法治的轨道上得到依法妥善解决;

5、着眼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引导广大律师树立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执业为民,将服务群众与执业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发挥市消委会顾问律师团、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等的作用,积极向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做好农民工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努力为解决群众就医、就学、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继续开展“法律服务六进”活动,积极参与xx普法工作和各类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理。

律师管理工作思考 篇10

(试 行)

(2012年7月27日省律协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活动,完善律师执业准入制度,提高实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已依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为申请律师执业依法需要参加实习的人员(以下简称“实习人员”),其实习活动的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期为一年。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应当参加律师协会组织的集中培训和所在律师事务所安排的实务训练,遵守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期满接受律师协会的考核。

第四条

律师协会应当根据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定位,按照“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培养目标和本细则的规定,组织管理实习人员的实习活动,指导律师事务所做好实习人员的教育、训练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实习考核标准和程序,确保实习质量。

律师协会对实习活动的管理,应当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实习登记

第五条

申请实习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

(三)品行良好;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未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六)未曾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第六条

实习人员应当向律师事务所提出实习申请,经律师事务所同意并报所属律师协会审核登记后,方可参加实习。

第七条

拟申请实习人员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实习申请表》;

(二)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实习协议》;

(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正、副本或者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身份证、户籍证复印件,非实习地户籍人员应当提交实习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

(五)本人符合本细则第五条规定的申请实习条件的书面承诺;

(六)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为其出具的未受过刑事处罚的证明原件;

(七)人事代理协议、人事档案存放证明(应包括是否辞去公职)以及本人能够参加全部实习活动的保证书。

(八)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一张;

(九)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本所不具有本细则第八条规定情形的说明。

(十)拟兼职律师执业的人员申请实习登记的,除提交上述相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所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其出具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证明(教师证或工作证复印件)和同意其实习的证明。

第八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接收实习人员实习:

(一)无符合规定条件的实习指导律师的;

(二)受到停业整顿以下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自被处罚或者惩戒之日起未满一年的;

(三)受到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处罚期未满或者期满后未逾三年的;

(四)受到禁止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行业惩戒,惩戒期限未满的。

第九条

申请实习人员与拟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实习协议》,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申请实习人员姓名;

(二)律师事务所名称、住所;

(三)实习指导律师的姓名、律师执业证号、执业年限;

(四)拟安排实习的起止日期;

(五)申请实习人员和律师事务所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

(六)实习人员实习期间相关费用的安排。

《实习协议》自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市律师协会)准予实习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 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申请实习登记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审核,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实习登记,并向申请实习人员颁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准予实习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实习人员和拟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不准予实习登记的理由,同时将不准予实习登记的决定报省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申请实习人员对不准予实习登记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律师协会或者省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申请实习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予其实习登记:

(一)有公开发表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言论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有不宜从事律师职业的不良品行的;

(六)受到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处分期限未满的。

因律师事务所或者实习指导律师不符合本规则规定条件而不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应当告知申请实习人员另行选择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实习指导律师。

申请实习人员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立案查处的,应当暂缓实习登记,待案件查处有结果后再决定是否准予其实习登记。

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所称“不宜从事律师职业的不良品行”,包括下列情形:

(一)因故意犯罪但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被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或者被人民法院免除刑罚的;

(二)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行业主管机关或者行业协会吊销职业资格或者执业证书的;

(四)因涉及道德品行等违法行为被处以治安行政拘留或者采取强制性教育矫治措施的;

(五)因弄虚作假、欺诈等失信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六)有其他产生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的。

前款所列不良品行发生在申请实习人员十八周岁以前或者发生在申请实习登记五年以前,且申请实习人员证明其不良品行确已改正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及至少二名执业十年以上、未受过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当地资深律师为其出具的品行评价和推荐书,经律师协会设立的品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同意,可以准予实习登记。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撤销实习登记,收缴实习证,已进行的实习无效:

(一)申请实习人员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实习登记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实习人员准予实习登记或者违反规定程序准予实习登记的。

申请实习人员因有前款第(一)项情形被撤销实习登记的,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情节严重的,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省律师协会发现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应当责令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撤销实习登记。

第三章 集中培训

第十四条 实习人员的集中培训,由律师协会组织进行。每期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

第十五条

集中培训包括下列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律师制度和律师的定位及其职业使命;

(三)律师执业管理规定;

(四)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五)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能。

组织集中培训的律师协会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有关的培训内容。

第十六条 市律师协会可以自行组织集中培训,也可以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培训机构或者高等法学院校合作组织集中培训。市律师协会自行组建培训机构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组建培训机构的,应当报省律师协会备案。

第十七条 律师协会组织集中培训,应当选聘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业务素质和丰富实务经验的执业律师担任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培训需要选聘有关专家、学者、司法工作人员和律师管理工作人员担任授课教师。

第十八条 集中培训结束时,应当对参加集中培训的实习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笔试结合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根据集中培训大纲确定。

实习人员经考核合格的,由组织培训的律师协会颁发《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考核不合格的,必须参加律师协会为其再次安排的集中培训,所需时间不计入实习时间。

第四章 实务训练

第十九条 实习人员的实务训练,由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负责组织实施。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实务训练指南,指派符合条件的律师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实务训练,并为实习人员进行实务训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二十条 实习指导律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专职律师;

(二)热爱律师事业,忠实履行律师职责,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务经验;

(四)三年内未受过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

(五)通过上律师执业考核,且考核结果为“称职”; 一名实习指导律师同时指导的实习人员不得超过二名。

第二十一条 实习指导律师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实习人员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

(二)指导实习人员学习掌握律师执业管理规定;

(三)指导实习人员学习掌握律师执业业务规则;

(四)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律师执业基本技能训练;

(五)监督实习人员的实习表现,定期记录并作出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在实习结束时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实习纪律的情况出具考评意见。

第二十二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对实习活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定期或者适时召开会议,通报实习人员的实习情况,研究改进实习工作的措施;

(二)对实习指导律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严重违背规定职责的,应当停止其指导实习的工作;

(三)对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查,并在实习结束时为其出具《实习鉴定书》。

第二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及实习指导律师不得指使或者放任实习人员有下列行为:

(一)独自承办律师业务;

(二)以律师名义在委托代理协议或者法律顾问协议上签字,对外签发法律文书;

(三)以律师名义在法庭、仲裁庭上发表辩护或者代理意见;

(四)以律师名义洽谈、承揽业务;

(五)以律师名义印制名片及其他相关资料;

(六)其他依法应以律师名义从事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律师事务所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并报告当地的律师协会。律师协会应当给予该实习人员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实习,收缴实习证,并给予其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一)私自以律师名义从事本细则第二十三条所列违规行为的;

(二)不服从律师事务所、指导律师监督管理的;

(三)不能按规定完成集中培训和实务训练项目的;

(四)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断实习活动的;

(五)有其他违反实习管理规定或者损害律师职业形象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及时向当地的律师协会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律师协会应当责令其停止实习,收缴实习证,并区别下列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一)实习人员因有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被停止实习的,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二)实习人员因有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情形被停止实习的,在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前,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三)实习人员因有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被停止实习的,应当给予其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实习人员对律师协会依据本细则规定作出的停止其实习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处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市律师协会或者省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 实习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依规使用《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实习证损毁的,应当通过律师事务所向准予其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申请换领新证,原证应交回。实习证遗失的,应在市级以上报刊或省律协网站予以公示,公示后向律师协会申请补发新证。

第二十七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不得转所。但所在律师事务所发生终止、合并、分立等变更事项,或因律师事务所发生本细则第八条规定的情形而被中断实习的,可以在六十日内向律师协会申请转到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已进行的实习有效。

律师协会同意实习人员转所实习的,应当为其办理实习变更登记。原律师事务所应当将转所人员的实习情况记录及评估意见移交新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

实习人员因个人原因暂停实习的,应通过律师事务所报律师协会审核同意,并备案登记,暂停实习期间,实习证应交由律师事务所保管;暂停事由结束后,经律师协会审核同意,实习期限连续计算,已进行的实习有效。未按规定办理实习中止手续的,已进行的实习无效。

实习指导律师因病、死亡等情况,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经由律师事务所与实习人员协商,可以在三十日内向律师协会申请变更实习指导律师,已进行的实习有效。实习指导律师变更执业机构的,经由律师事务所、实习指导律师及实习人员共同协商,可以在三十日内向律师协会申请变更实习指导律师或随同指导律师转入另一家律师事务所继续实习,律师协会视相应情况做出决定,并就决定情况变更或移交相关材料,已进行的实习有效。

第五章 实习考核

第二十八条

实习考核工作应当由省律师协会组织实施,或其指定的具备考核条件的市律师协会组织实施。

实习人员应当在实习期满之日起三十日内,通过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向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提出实习考核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实习人员撰写的实习总结;

(二)实习指导律师出具的推荐信和考评意见;

(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书》;

(四)律师协会颁发的《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

(五)实习人员完成实务训练项目的证明材料;

(六)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七)省律师协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实习指导律师出具的推荐信、考评意见和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书》,应当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内容,对实习人员的情况如实作出评价。

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是指不少于10份的实习人员参加主要实务训练项目形成的工作文书、操作记录、训练心得以及指导律师的点评意见。

第二十九条 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律师事务所提交的实习考核申请材料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实习人员的工作场地、工作条件、工作档案等进行抽查了解,与实习指导律师进行访谈,检查律师事务所对实习人员的教育管理及实习人员的实习情况。

因同一时期申请考核的人员过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可以适当延长考核时间,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实习人员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立案查处或被投诉经律师协会立案正在查处的,实习考核应当暂停,待案件查处有结果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考核。

第三十条 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设立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对实习人员的考核工作。

实习考核委员会由律师协会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代表组成。每次考核委员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以上单数。有下列情形的考核委员会成员应当回避:(1)是参加面试考核实习人员近亲属的;(2)是参加面试考核实习人员的实习指导律师或者同一律师事务所律师的;(3)与参加面试考核实习人员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面试考核公平、公正进行的,经由申请人提出异议,由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决定是否回避。

第三十一条 律师协会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应当坚持依法、合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材料审查与素质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以及完成实习项目的情况和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实习纪律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据实评定分数并出具考核意见。

第三十二条 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实习人员及律师事务所提交的实习考核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考核材料齐全、内容和形式均符合本细则要求的,应当在规定的考核期限内安排实习人员进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将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和掌握律师职业道德、律师执业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据实出具测评意见;

(二)考核材料不真实、不齐全或者有疑义的,应当在五日内要求实习人员或律师事务所作出说明或者予以补正,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核实。实习人员或律师事务所按照要求说明或者补正的,安排实习人员进行面试考核;

(三)考核材料不符合本细则要求且实习人员、律师事务所拒绝说明或补正、无法补正或者经补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对该实习人员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依据本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对通过考核程序的实习人员,由实习考核委员会进行集体评议,形成最终考核意见,并由律师协会负责人签字确认。

(五)对经审查、测评合格的实习人员,应当以适当方式将其名单、基本情况及审查、测评的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五日,接到有问题的举报应当立即调查核实。

(六)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在实施面试考核三日前将面试考核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通知实习人员。面试考核时应当设立独立的、带有录音或录像设备的面试室。面试考核过程应当全程录音或录像,且该资料保管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三十三条 经书面审核、面试考核、公示三项考核程序后,实习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律师协会应当为其出具考核合格意见:

(一)完成集中培训项目并取得《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

(二)完成实务训练项目并被实习指导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考评、鉴定合格;

(三)通过书面审核、面试考核、公示三项考核程序,被评定为具备从事律师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

(四)实习期间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实习纪律,没有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对考核合格的,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将考核合格意见填入《实习人员登记表》,并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被考核的实习人员及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将考核结果报省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当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三十四条 经考核,实习人员不符合本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律师协会应当对其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区别下列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一)有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该实习人员不符合法定律师执业条件的考核意见;

(二)有本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及第十二条第一款所列不良品行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给予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三)有本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严重违反实习纪律的行为之一的,应当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给予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四)有不符合本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条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区别情况要求实习人员补足或者完成相关实习项目,待其完成实习项目后重新进行考核,所需时间不计入实习时间。

对考核不合格的,律师协会应当将考核不合格的意见、理由及处理结果填入《实习人员登记表》,并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被考核的实习人员及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将考核结果报省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当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实习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及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组织考核的律师协会或者省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

省律师协会发现考核工作有违反规定情形的,应当责令组织考核的律师协会对实习人员重新进行考核。

第三十五条 律师协会出具的考核合格意见,是实习人员符合申请律师执业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

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的人员,应当自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律师执业。超过一年但未满三年申请律师执业的,负责实习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依据《实习管理规则》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重新对其进行考核,并据实出具考核意见。超过三年申请律师执业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负责考核的律师协会在考核结束公示期满后十五日内将考核结果报省律师协会备案。

第六章 实习监督

第三十六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律师协会给予训诫、通报批评或者公开谴责;情节严重的,停止其实习指导工作,并给予二年内禁止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行业惩戒:

(一)不履行或者懈怠履行实习指导、管理职责的;

(二)指使或者放任实习人员违反实习纪律或者从事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为实习人员出具《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的;

(四)为实习人员出具不实、虚假的《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的;

(五)有其他违反实习管理规定行为的。

实习指导律师有前款规定情形,律师事务所不按规定给予处理的,律师协会可以责令停止该律师的实习指导工作。

第三十七条 实习人员凭不实、虚假的《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或者采取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律师协会考核的,由律师协会撤销对该实习人员出具的考核合格意见,该实习人员已进行的实习无效,并给予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处理决定应当在十五日内报省律师协会备案,并抄送当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前款规定情形的处理发生在实习人员已获准律师执业之后的,律师协会应当同时将处理决定通报准予其执业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省律师协会。

第三十八条 律师协会及其工作人员在实习组织、管理、考核工作中有违反本规则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应当追究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实习人员认为律师协会及其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或者对律师协会不准予实习登记、给予实习管理处分、出具实习考核不合格意见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或省律师协会投诉。

第三十九条 律师协会应当建立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档案,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将实习人员的实习登记、实习考核、实习违规处理等有关材料报省律师协会备案,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开展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书面报告省律师协会。

第四十条 省律师协会按要求将上一开展实习管理

工作的情况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在我省申请律师执业的实习组织管理工作,依据本细则执行;司法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人员的实习管理,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四十二条 市律师协会可根据本细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省律师协会备案。

第四十三条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由省律师协会统一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申购,按计划向各市律师协会发放。各市律师协会应建立实习证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颁发,并每年向省师协会书面报告使用情况。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所称“日”均指工作日。第四十五条

上一篇:费县一中高一19班班规班约下一篇:勤学习 敢创新 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