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精选4篇)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 篇1
Unit 3 Happy birthday.【单元教材分析】
功能:谈论生日所在月份及生日聚会上所做事情,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活动。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并认读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in March.”“Happy birthday.”“Make a wish, please.”“What did you du at the party?”“We sang and danced.”能与谈论生日这一话题,并用一般过去时复述生日的相关活动。
教学难点:“What did you do at the party?” “We sang and danced.”一般过去时的理解与运用。【单元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认读、正确书写单词:party, when, open, song, children;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和短语:March, May, October, wish, say cheese, had, did ,sang, took, ate并能在情境中灵活运用。
2.能听懂、会说、认读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March.” “Happy birthday.”“Make a wish, please.”“What did you du at the party?”“We sang and danced.”
3.能运用所学语言询问他人生日所在月份,描述生日相关活动,并能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复述。
4.通过本单元学习,懂得感恩父母。【教学程序建议】
Lesson 1 When is your birthday?
(第一课时)
一、热身(Warm-up)
教师给学生一些信息,让学生猜是哪个月份,比如:“It’s in autumn.It’s cool.Teachers’ Day is in this month.”引导学生猜出是September,用学过的月份单词,结合文本内容导入新课。
二、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isten and say部分的挂图或播放教学光盘,提问:“What’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回答:“They’re having a birthday party.”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教授新词party。
2.教师提出问题:“When is Ling Ming’s birthday? Is it in September?”播放课文第二段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找出单词March,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并教授新词March。
3.教师板书:“When is your birthday?”引导学生操练重点句型。教师出示单词卡片May, April, October并教授新词。
4.教师提问:在询问Wang Hong的生日时,Peter和Danny是怎么猜出来的?请学生自己从文本中找答案。引导学生注意,当Peter猜不出来时,Wang Hong 提示了自己生日所在季节。
5.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三、练习(Practice)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并进行展示。2.完成Let’s talk部分。请学生看教材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上台展示。教师可以呈现其余四个没学过的月份:January, February, November, December,便于学生进行真实的对话,最后全班分组操练此部分内容。
四、运用(production)1.完成Let’s do部分。
此活动是调查小组内同学的生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将同学的名字填到相应的月份下,形成一个生日墙报。
(1)首先请学生看Let’s do中小组内如何进行生日月份的调查。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问答生日月份。
(3)教师提供或请学生制作生日月份墙报,请学生将调查结果填写进去并向全班汇报。
2.完成配套练习。
五、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1.听录音,模仿跟读。
2.课后调查朋友和家人的生日月份。
Lesson 2 Have some cake, please.(第二课时)
一、热身(Warm-up)
1.教师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将学生引入本课情境。
2.教师与学生交流:“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 „”复习巩固上一节课的语言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isten and say部分的挂图或教学光盘,提出问题:“Whose birthday is it?”学生说出Wang Hong的生日。
2.教师提出问题:“They have a birthday party.What do they do?”然后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引导学生回答:“They get presents.They sing.They eat some cake.”教师接着请学生结合课文找出:“Open the present.”“Make a wish.”“Sing the birthday song.”“Have some cake.”“Take a picture.”
3.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并新授单词present, open, wish, song, cheese。
4.教师呈现重点句型,学生在小组内操练。
5.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 模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三、练习(Practice)
1.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课文,并到台前展示。2.请学生看教材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上台展示,最后全班分组操练此部分内容。
四、运用(production)1.完成Let’s do 部分。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所给图片提示,说一说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自己将做哪些事情。学生自己勾出相应的图片,并在小组内进行描述。
2.完成配套练习。
五、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1.听录音,模仿跟读。
2.调查朋友会在家长生日时做什么事情。
Lesson 3 We sang and danced.(第三课时)
一、热身(Warm-up)
1.教师呈现前两课的单词卡片,学生快速抢答,复习所学内容。2.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滚动复习所学语言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iste and say部分的教学挂图,图上孩子们很开心的样子。教师提出问题:“The children looked so happy.What did they do?”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回答出关键词:have a birthday party。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引导学生听听Danny是怎么说的。
2.教师板书:“We had a birthday party yesterday.”第一次接触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教师可以将had 和yesterday标红,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师追问:“Whose birthday party is it?”“We sang and danced.”“We played games and took pictures.”“We ate a big cake.”将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标红。教师呈现动词过去式及原型,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了解一般过去时的动词词形变化。
5.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三、练习(Practice)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分角色演练对话,并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2.教师先请学生看教材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上台展示,最后全班两人一组操练此部分内容。
四、运用(production)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问答昨天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情。2.完成配套练习。
五、句子书写(Let’s write)
此活动中给出的词组took pictures, sang and danced, played games,ate the cake都是一般过去时态,此处只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句子的需要,将所需内容填入相应位置即可,不需要做词形变化,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习难度。注意书写要正确、规范。
六、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1.听录音,模仿跟读。
2.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询问朋友上次过生日时做的事情。
Lesson 4 Again, please.(第四课时)
一、热身(Warm-up)
1.教师采用词汇卡片或课件出示本单元学习的短语,如:played games, took pictures, ate cake, had a good time, sang and danced, make a wish, open the present等,请学生说出词组,复习本单元已学知识。
2.教师将本单元已学句型整合,与学生交流:“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party?”“What did the children do on Wang Hong’s birthday party?”
二、练习(Practice)
1.完成Let’s listen 部分的内容。
2.完成Talk about your birthday部分。
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日都做了哪些事情,两人一组进行对话。
3.学习Listen and repeat部分。
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找出每组单词中字母组合fr, ts, oa的发音规律。然后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模仿跟读,找出其他符合此发音规律的单词并朗读。
三、运用(production)1.完成Let’s read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王红的日记,引导学生借助“Notes”来理解文章,学生阅读文章之后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检查。
(2)教师播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模仿跟读。2.完成Fun time部分。
通过阅读欣赏一则有关母亲生日的趣味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亲情,此处教师可以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3.完成配套练习。
四、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1.听本单元录音,模仿跟读。
2.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与他人谈论有关生日的话题。【参考资料】
(一)文化背景知识
外国人的生日聚会
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很特别的日子,一般过生日的人都会受到朋友和家人的特别待遇。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对自己的生日十分期待。
在国外,人们在生日聚会上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如果生日聚会在餐馆举行,那么餐厅的服务生可能会领唱,还会送上餐后甜点。餐厅的其他顾客一般也会加入进来一起唱歌祝福。在一些餐厅,还会有特别的非传统生日歌曲和舞蹈表演。
孩子们的生日聚会一般比较有趣,会组织许多有意思的游戏,例如给小毛驴粘尾巴,抢座位游戏等。成年人的生日聚会就比较正式了,一般是在餐厅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些聚会的目的都是让过生日的人感到幸福快乐。有个笑话这样讲:生日有时候被称为一年里最美好的一天,生日后一天则是一年里最糟糕的一天,因为到下一次生日还有一年呢!
还有一个传统叫惊喜聚会。有时人们故意表现得像把某个人的生日忘记了,要过生日的人会感到自己被忽视了,而实际上大家都在暗中准备惊喜聚会。所有人对这个聚会都守口如瓶,这样,当过生日的人收到这份“意外惊喜”,会更加激动和开心。
(二)趣味活动
活动名称:Our birthday party。
组织方式:可以将近期过生日的同学集中起来举办一次“生日聚会”。同学之间可以互赠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并送上真挚的祝福,一起唱生日歌,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送祝福的时候可以用本单元学过的相关句型,如“Happy birthday!”“Here’s a present for you.”“Make a wish.”等等。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它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2)会对磁感应强度进行合成与分解
(3)理解什么是磁通量,知道其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并能进行磁通量的计算,能初步判断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意义,知道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由于还没有学习电流所受的安培力,还不能用F=BIL来给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使得学生较难将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进行公式上的比较;由于高中学生不理解面矢量,所以对磁通量的正负、大小与哪些量有关这一点也较难理解。
【教学安排】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本章的导入部分,引入了迷路的信鸽的故事,那请问大家信鸽为什么会迷路呢? 生:
师:其实,自然界中,不只是信鸽是靠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大量的和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燕子、海龟这些生物从原居处远行后再回到原居处,也是与地球磁场有关,当科学家在这些生物周围加上额外的较强磁场时,它们辨别方向的本领就受到了影响。由此可知,磁场是有强弱的,如何表述磁场的强弱呢?
板书:标题 2.新课教学
一、磁感应强度
(一)定义
在我们明确磁感应强度概念之前,我们先来看课本上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磁场中小磁针位置不同,指向不同; 结论:磁场有方向。实验二:不同电磁铁能够吸引铁钉数目不同; 结论:磁场有强弱。实验结果也表明:磁场不仅有方向性,而且有强弱。电场除了用电场线描述外,还可用哪个量来描述? 既然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用电场强度来描述,那么类似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也可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这个量就是磁感应强度。
(二)大小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那么磁感线的哪一项指标可以直观的表示疏密呢?(引导学生说出磁感线条数)继续提问:只数磁感线条数可以吗? 抛出关键问题:
条数相同就意味着磁感应强度相同吗?若穿过两个面的磁感线条数相同,但两个面的面积不同,我们还能说B相同吗?
结论:要数单位面积的条数。
穿过的条数相同,面积也相同,但S1⊥B,S2不⊥B,B相同吗? 结论:为了有可比性,我们应数垂直于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即B⊥S。于是我们可以得到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板书并强调
(三)方向
思考,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对研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有何启发? 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场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因此,磁场的方向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规定。
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四)匀强磁场
类比匀强电场得出匀强磁场定义:B处处相同(大小和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叫匀强磁场. 其磁感线平行且等距.长的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两个靠得很近的异名磁极间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
(五)矢量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磁通量
电磁学研究和磁技术应用中只考虑穿过垂直于磁感线的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是不够的,还要关心总条数,我们就把磁场中穿过磁场某一面积S的磁感线条数定义为穿过该面积的磁通量
(1)定义:把磁场中穿过磁场某一面积S的磁感线条数定义为穿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用Φ表示.
(2)公式:Φ=B·S(3)单位:韦伯(Wb)1Wb=1T·m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提出问题】B与S不垂直呢?
作S的投影Sn,使Sn⊥B,则φ=BSn
板书设计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一、磁感应强度
1.大小:穿过垂直于磁感线的单位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等于该处的磁感应强度 2.方向:切线方向,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 3.单位:T 1T=1N/(A·m)4.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 5.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 篇3
1.金属导电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
2.氯化钠晶体和氯化钠溶液是否都能导电?为什么?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前提和实质是什么? NaCl晶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因NaCl在水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实质是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3.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4.酸、碱、盐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是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5.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6.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7.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HCIO4、H2Cr2O7、HMnO4、。强碱;NaOH、KOH、Ca(OH)
2、Ba(OH)2。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HNO2、H2SiO3、HAlO2、HAl(OH)
4、H2C2O4、HCN等;
弱碱:NH3·H2O、Cu(OH)
2、Fe(OH)
3、Mg(OH)2等; 水:H2O 8.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说明:①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导电能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②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的溶液,强电解质的溶液不一定导电能力强。
9.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
(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2)实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都是离子反应。
(3)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总之,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或数目的方向进行。离子浓度降低的形式有: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等。
10、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来源:Z,xx,k.Com]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领悟·整合】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 篇4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强调说明这里的结论都建立在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这一基础上。例:书P59/3(2)
(2)提问:什么是并联电路?——把各导体(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到一起,再接入电路构成并联电路。
板画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连线成并联电路,并照此连接实物。
实验1:把伏特表先后并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同。(分析原因——由导线是等势体得出。)U=U1=U2=U3=—— 实验2:把安培表先后串联在不同的支路和干路中,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流电流之和等于干路总电流。(分析原因——可由电荷不堆积得出。)I=I1+I2+I3+——
重要推论1:1/R=1/R1+1/R2+1/R3+——;这里的R是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刚才的三个串联电阻,效果要相同。
重要推论2:由于各支路电压相同,则U=IR=I1R1= I2R2=——;可推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并联电路中大电阻得小电流,小电阻得大电流。
重要推论3:P=IU= U(I1+I2+I3+——)=I1U+I2U+I3U+——=P1+P2+P3+——;并联电路总功率仍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同时P=U2R可推出PR= P1R1= P2R2= P3R3=——=U2,说明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强调说明这里的结论也都建立在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这一基础上。
例:书P59/3(1)
2.混联电路:例:书P65/例题——体会逐层简化的思路。巩固练习:手册P60/9 3.含非纯电阻的串并联。
提问:若是电路中有电阻和非纯电阻串联或并联,电压和电流的分配还如前所述吗? ——不可能按电阻值成正比的分压或成反比的分流,因为对非纯电阻来说,欧姆定律不成立。但仍有串联电路U=U1+U2+U3+——;并联电路I=I1+I2+I3+——;无论如何连接,总功率都等于P=P1+P2+P3。例:手册P60/6 4.利用串联分压来改装电流计为伏特表。
提问:如果将一个伏特表接在固定电压的电源上,伏特表的示数是3伏;若将两个一模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一样的伏特表串联起来接在该电源上,伏特表的示数是多少?
实验演示——示数为1.5V;为什么呢?其实伏特表并非电阻无穷大,它只是电阻比较大而已。所以将伏特表串联起来,两伏特表一样要串联分压,各分一半电源电压。虽然我们还没学习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原理,但大家要牢记,电压表测量的是它自己两端的电压,当它与被测电阻并联时,就能反映出被测电阻的电压值;而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它自己表头的电流,当它与被测电流串联时,就能以它的电流去反映待测电流。
提问:要是我们需要用到一个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而手头又只有一个3mV,10μA的表头和一些定值电阻,你可不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制造出一个适用的电压表,需要用上多大的定值电阻,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归纳:表头也是一个定值电阻,其最大电流为10μA,最大电压为3mV,可以计算出其阻值为300Ω。若将3V电压加在表头上,表头将烧坏,所以我们可利用一个定值电阻来帮它分担走2997mV的电压,串联分压,因此该电阻加2997mV电压时的电流也是10μA,可见该电阻应为299700Ω。串上后,整个串联部分(新伏特表的)电阻为300KΩ。最大能测量3V电压。而且即使表头上电流未达满偏,他们的分压比也是定值。所以我们只要按电压比1:1000将表头的示数换成伏特表的示数即可。
巩固练习:书P61/例题
5.利用并联分流把电流计该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刚才的电流计,如果要用来测3A的电流,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并给出结果。)结果略。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09-20
鲁科版必修二原子结构11-21
鲁科版《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07-04
高中化学 2.3《化学反应速率》复习教案 鲁科版选修12-26
【物理】3.3《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教案(鲁科版选修3-2)12-17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03-01
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03-21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6-11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