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教学反思

2024-11-21

《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教学反思(通用4篇)

《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教学反思 篇1

因为我站得太高,我看不见学生;因为我不深入到学生中去,我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因为我作业批得太少,不了解学生的需要;因为我的水平还不错,就觉得学生简单的东西都应该会------这一切都是我自以为是,脱离学生实际造成的,我也从中尝到了苦头。

前一段时间对于8班的教学我很迷惘,总觉得学生很差,很简单的绝不该错的东西也错得很厉害,心理上很是接受不了,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自觉得有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我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也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于是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我的不足及如何改进,气氛活跃后,学生也真的给我指出了不少的缺点,有时对学生严厉有余而温情不足,老是拿9班和8班比,课堂上对于回答不出简单问题的人比较凶等等,我立即就对同学们指出的问题进行了承诺,保证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不犯,如果有再犯的话请大家及时提醒我,在近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遵守着我的承诺,课堂效果也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善。

我要永远记着这个教训。

以平常心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篇2

故事二:一次期末测验后,正聊着一道题的答案。有个同学立刻举手说自己做错了。我叹了口气说:“怎么有的同学到现在还分不清左和右呢?真让老师失望!”

批改作业时,老师是很容易生悶气的,教过了,还不会,讲过了,还错,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学生的错。刚刚讲的那两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不,那位分不清左右的小女生拼命地仰着头,看着正在板书的我,大声说:“老师,我并不是分不清左右,我知道这是左这是右。”边说还边用手比划着:“可是我不知道哪个字是左,哪个字是右,所以就弄错了。”我心中咯噔一下,立刻停下手中的笔,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我沉默了。

不几天,那位被我认为“偷懒”,不肯用尺画直线的男生又来交作业了。还是连线题,映入我眼帘的仍然是那些怪异的“小蚯蚓”。我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本子塞回给他,严厉地说:“再这样老师可就不喜欢你了,去用尺重新画。”这孩子不大爱说话,低着头,捧着作业本回位了。为了督促他,我也跟着来到他座位旁,准备看着他完成作业,适机再教育教育。只见这小家伙慢吞吞地拿出了笔,继而又慢吞吞地拿出了尺,然后用左手轻轻地摁住尺子,右手握笔,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笔尖竟然完全不按照尺子的轨道,自由地画开去了。我让他再试一遍,还是如此。原来,他是不会使用尺来画直线,而不是偷懒没用尺,上次完成了只是请同学帮忙的。如果我没有走近他一步,没有看到刚才那一幕,我会明白为何他画的直线总是曲曲弯弯的吗?

回到办公室,我陷入深思,如果我不能克制生气,不去耐心询问,我能读懂这些孩子吗?是谁说教过的就一定要会,讲过的就不能错呢?我明白了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宜简单粗暴对待,而应细心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

一、 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出现

1. 准确把握识字教学的目标

“课标”提出要让孩子喜欢汉字,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汉字有趣味,有用处,也能启发人的智慧,所以我们应该让识字教学生动活泼一点。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极为重要。

2. 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

汉字是依象形会意为本源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强化感知,促进联想,避免机械识字。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首,有趣的构字规律,看清汉字,联系语境,就可以立体地识字了。例如:在学“武”字时,一些学生总是多写一撇。一句“小武不挎刀”就解决了。教“月”字旁时,告诉学生它是“肉”字的变形,许多带“月”的字旁都与肉有关,如肩、背、胃、肚、肥等。教“从”字时,让学生明确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即“跟随”的意思。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展开想象识字,利用情境让学生尝到味道,看到色彩,体会情感,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也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3. 充分关注学生的年级特点

中低年级的学生,其认知过程与成人正好相反:先整体后局部,先记忆后理解。低年级,应该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为重点,要强化习字。中年级应该逐渐向字义转移,要关注字义,在语境中识字。高年级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寻找规律,学会归类辨析,防止错别字的产生,也防止生字回生。

二、 读懂孩子,从多方面分析错因

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是有些汉字在记忆过程中没有精确分化,对字形掌握不牢,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别字。其次是大量的同音字容易混淆。教师在学生作业出错时要及时进行指导,反复强调区分形近字,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同音字。

随着儿童用字量的不断增加,出现错别字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儿童识字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会随着儿童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得到解决。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的错误,多与孩子交流,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

三、 批改与评价解决问题

1. 作业的批改

作业批改分三种情况:教师批、学生批、集体订正。教师批,是说教师只批不改,而且尽量做到面批。新课作业教师需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采用这两种形式批的作业一般是家庭作业或课前的常规练习。另外,学生错题改正后也可以采用生生互批的形式。

2. 作业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评价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与家长评,使评价自主、公正、公开,能很好地激励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可采用同学喜欢的符号(笑脸、拇指)等作为评价方式,定期开展作业展览活动;还可以在班级建立一个“错别字收购站”,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收购”大家平时作业或者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错别字,然后整理,矫正和交流。

用“平常心”对待不平常的中考 篇3

用“平常心”对待不平常的中考

http://

2011年06月06日 20:40

新民晚报

再过十多天就要中考了。因为对中考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面对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家长、学校、社会都有很高的期望值,有些学生因此背上包袱,失去了一颗平常心,导致在备考和考试期间出现紧张、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会有失眠、全身不适、消化机能减退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症状。

小英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人挺聪明的,接受能力也强,可就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月考、模拟考有时候成绩是班上的前几名,可下一次考试又掉到了班上的十几名,真是大起大落。为此,小英很是苦恼,整天悲观消沉、患得患失,搞得现在心烦意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复习迎考。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临近考试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不少考生(包括家长)的情绪波动在这时达到高峰,而考前几天,焦虑值会达到顶峰。在这个特殊阶段,考生容易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反应。

● 怀疑 初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到了这时会发现,成绩好像变得不稳定起来,上次考得高一些、下次考分就可能降低了,而此时要提高成绩已经非常困难。这其实是正常现象,但学生不能理解,情绪容易围绕成绩发生很大的波动,甚至怀疑自己的付出到底有没有用?努力会不会取得效果?

● 恐慌 中考只剩几天了,考生会不断地拿自己与身边的同学相比,得知别的同学复习到深夜两三点,会觉得“太可怕了”,因为自己睡得太早、复习得比别人少;看到别人做了很多套题目,就觉得自己“完蛋了”,因为自己显然做题太少。这些比较放大了自己的一些所谓“负面”信息,内心难免惶恐,于是更要加班加点学习,即使晚上脑子已经麻木了,还不肯去睡。

● 惧怕 此时的初三学生会有很多的担忧,不过全都是想象中的担忧: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要是考试前失眠怎么办?考试时出现了突发情况怎么办?越想越怕。

教你几招

临近大考,不少考生都像小英一样,被种种烦躁心绪困扰。良好的考前心态,是高考(微博)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能否调整好心理,进入最佳临考状态,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考前和高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呢?

● 降低“外压”

针对学生出现的焦虑的种种原因和情形,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和谐而富有弹性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考前的生理和心理都进行松绑,缓解紧张窒闷的考前气氛。其次是要淡化学生的考试结果,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三是要注意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提醒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少和其他学生进行不适当的攀比,彻底改变“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

● 降低“脑压”

现今备考的学生大都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时时、事事、处处大脑都缠绕在功课上,导致大脑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最终使大脑抑制和调控机能紊乱。实际上,“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改变“家庭——学校”或“寝室——教室”这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格局,对放松生理和心理,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好处。合理地开发大脑,讲究用脑卫生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这是预防考试焦虑的主要措施。

● 降低“心压”

大多数考试焦虑者都有过失败的经历,他们十分害怕考试的结果会让家长和老师失望,担心受到责罚,或者认为考不上大学自己就前途无望,他们比正常学生的心理创伤面积大,次数多。此类学生可以找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争取做到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复习备考,把考试当作业,把作业当考试。

另外,有的学生考前容易紧张,可能与自己顾虑太多有关。调整考前心态,一要忌“浮”,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得“差不多”了,似乎没有什么可复习的,就坐等考试,这种应考状态是不可取的。二是忌“忧”,有些学生因基础差或期望值高而产生了担忧情绪,总担心自己考不好。

考前几天,应对所学知识做最后梳理,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查缺补漏。如果学生们考前复习得充分,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如复习得不充分,考前心态就自然不会很好。

在考前的“非常日子”里,还要特别提醒那些比孩子还紧张的家长,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比如,很多家长口中对孩子说“没关系,只要尽力就行了,考上普通大学也行”,但他们自己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在孩子面前,说话轻声慢语、走路蹑手蹑脚、避免一切声音。孩子其实非常聪明、敏感,他会注意到你的一反常态,注意到你讲话的神情、语气,知道你作为家长其实非常在乎他的考试。

家长要做的其实很简单,把孩子备考的日子当成平常的日子来过,平时怎样就还怎样。

另外,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情绪波动看得太过严重,因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而且适当的紧张还有助于考生发挥潜能,激发出更好的状态。

关键是家长应制造愉快的家庭气氛,不知道讲什么就讲笑话,每周可以陪伴孩子参与一些放松活动,比如一起打球、散步,这可以很好地释放双方的压力、缓解情绪波动。

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做些辅助性的事,为孩子收集一些有用的资讯那当然是锦上添花了。如一位母亲每天在网上收集一些有影响性的新闻事件,包括各方不同的声音、评论,打印出一两页,给孩子浏览。这会给孩子很大的帮助,既有助于了解时事,也有助于打开思路。

确实,家长的劲使对了,跟孩子一起准备迎考,孩子会觉得父母是战友、伙伴,孩子的心情就会不同。

章剑和(教育心理硕士,心理咨询研究员)

.Part_M_1 h3{font-size:12px;font-weight:normal;height:23px;line-height:23px;background:#ededed;padding-left:12px;clear:both;}.Part_M_1 a:link{color:#0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Part_M_1 a:hover{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INA竞价 我要发布 浙江华林瓶盖有限公司

如何去对待教学反思问题 篇4

教学反思的写作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何对待教学反思问题。“课后反思——研究性反思——专题性反思报告”,这三个类型是教师写作教学反思的发展过程。

1、课后反思

写课后教学反思,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主观性强,但也要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如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体会、教学小结、教学日记等,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发性反思、前反思水平的反思。这种教学反思,如果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后思,思后教。

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还可以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写不足之处

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最有效的形式。只有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才能得到提升。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再教学积累经验,吃一堑,长一智。

写教学机智

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迸出“智慧的火花”,教学反思《如何对待教学反思问题》。这些不由自主、不期而至的灵光,急需课后捕捉,以反思的形式去提炼。否则,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俯首长叹不已。教学机智是师生共同体验、感悟后创造出的“奇思妙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更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丰富今后教学材料养分。

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什么教学规律;教法上有无创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重新整合,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研究性反思

这种教学反思属于理性式反思、准反思水平的反思。教师可围绕着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分析教学的症结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试图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澄清个人的理解。这类教学反思比较客观,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它积淀的时间要长,非“厚积薄发”不可。

3、专题性反思报告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_《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新课标人教版下一篇:商品盘点操作流程-2013.8.10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