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4-08-17

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的发言(精选6篇)

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1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本人能够作为西藏民族学院的教师代表,有机会参加自治区庆祝教师节座谈会,感受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西藏教育工作的殷切关怀和期待,聆听各位老师和专家学者真知灼见,感到十分荣幸。

作为一名有着26年从教经历的教师,虽不敢说对教育事业有多大贡献,但却可以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其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也是我个人表达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深情、热忱。教师被赋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并非虚枉之说。这个无比荣耀的评价,实际是在时时提醒每一位教师:教师固然需要开阔的知识视野,但最重要的还是具有坚定的政治品格和高尚的人格。它是在培养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意志坚韧、富于献身精神、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创造能力的现代人。从这个意义上,教师的工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万世功绩。没有一个教师有任何理由忽略自己的历史使命,推卸重大的社会责任。

教师又是伟大的文化使者。培养人的工作,主要要通过专业的教育过程来体现。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维能力,构成了教师人格魅力和教育能力的主要方面。使学生获得先进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远比获得单纯的知识更为重要。而学术研究是教师获得优秀教育能力的必由之路。回首自己的学术经历,还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针对西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的学术团队致力于运用现代文章学原理,构建文章素质训练体系,找到了一条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即使在全国也具有代表性;在进入新闻传播教学领域后,面对国内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新闻传播的误读,以及专业教育的缺席,本人自XX年开始,就进行西藏新闻传播历史、中国藏语报刊历史的研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复旦大学985基地项目等,出版了《西藏新闻传播史》,先后获得西藏民院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在西藏民族学院初步构建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术团队,建立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硕士方向,凸显了学术优势,在全国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形成一定影响力。这些努力所获得的较好的效果,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面对西藏社会需要,充分利用西藏丰厚的文化资源,选择明确的方向,坚持不懈,扎实研究,才能“学”有所成,并为西藏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关于西藏民族学院的历史和未来,并不仅仅为西藏民族学院的教职员工所关注。西藏民族学院的发展历史,与西藏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融为一体。在特殊历史环境的造就下,西藏民族学院扮演了西藏高等教育开拓者、孵化器和干部摇篮的醒目角色。作为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她对西藏社会经济产生的全面、深刻的影响力,没有其他任何一所高校可以与之比肩。在2010年学校迎来50校庆的历史时刻,xx发来贺信,高度肯定学校“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希望学校“更好地发挥西藏干部培养基地的作用,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藏各族群众生活、促进西藏安定团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西藏民院的发展也一直给予大力扶持和热情关怀。西藏民院迎来了自己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在国家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西藏高等教育布局重大调整的大背景下,西藏民院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身处异地办学的特殊位置,优势、缺陷互现,在新的办学环境下,究竟确立什么样的办学定位,成为不可回避的头等难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西藏民院党委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认真思考学校发展大计,寻求对策和发展新思路,并在今年8月份派出由职能部门、二级院系领导组成的20人调研组,在党委书记赤列旺杰、院长刘洪顺的带领下,深入拉萨、山南、林芝、那曲、日喀则、阿里等六地市实际了解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收获很大。历史的光荣不能保障未来的荣耀。西藏民族学院正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实现新的历史飞跃。在西藏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人才需求全方位、多层次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期望自治区相关部门继续指导西藏民族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宏观协调,合理安排高教布局,使各高校之间能够实现错位发展,凸显各自优势,同时,赋予西藏民院利用内地优势自主办学的权利,充分发挥西藏民院深厚的历史传统和较强的整体优势,使之继续扮西藏人才摇篮的主要角色,又有可能成为辐射中西部的著名民族高等学府,提升西藏民院的办学实力,扩大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为西藏的社会发展和中国的民族教育,做出与其显赫的历史地位、强烈的现实期待相匹配的突出贡献。

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2

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刚走上卫生行政管理岗位就了解到陈海峰同志是卫生部门的老革命, 为我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长期从事卫生部门的领导工作, 为新中国的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 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与观点, 对推动卫生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是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是卫生管理方法的传播与指导者, 是我国老一辈卫生行政管理专家的优秀代表, 深受我们的尊敬与爱戴。

我虽然没有单独得到陈老的指教, 但聆听过他的演讲及授课, 学习了他的卫生行政管理学, 受益匪浅。最难忘的一次是, 1985年10月陈老应邀在安徽省卫生厅举办的首期全省卫生局长培训班上的一次授课, 当时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各市县任职时间不长的卫生局长, 大多数同志都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缺乏卫生管理知识, 缺乏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系统学习。陈老在培训班上授课2个多小时, 他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党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卫生改革发展重点, 卫生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能。他特别讲述了卫生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导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要了解国情、省情、行情, 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要善于谋划计划, 用好人才, 协调沟通, 有效保证目标实现。他还带着激情风趣地说, 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是“脑要灵” (反应灵敏) 、“眼要明” (辨别真伪) 、“肚要大” (要有包容心) 、“腿要勤” (善于沟通与调研) 的经验之谈, 使我至今难忘。

陈老的这堂课, 我们全体学员都感到是及时雨, 很有针对性, 指导性, 收获很大。在这期培训班上, 原卫生部老司长朱潮、林伟以及安医大朱敖荣教授等专家, 也为我们讲授了有关医政、公共卫生、医学教育、农村卫生管理等课程, 使我们首次接受比较系统的卫生管理知识培训与教育, 由不懂管理到知晓卫生管理。

我在以后的几十年卫生管理实践中, 应用这些管理理论与方法, 从县卫生局到省卫生厅主持工作, 有效地推动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深深感受到, 老一辈卫生管理专家的教诲对我的卫生管理之路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我们非常怀念陈老等老一辈原卫生部的领导与管理专家, 他们不仅在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即使离退休后, 仍然满腔热情地为卫生事业作奉献。他们一方面亲临传授卫生行政管理经验, 帮助提高卫生管理干部水平;另一方面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为党和国家提出许多有益的卫生工作参谋建议。特别是他们心系农村, 关注农民的健康问题, 大力支持创办了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以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为培养卫生管理人才, 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3

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学家全体的荣誉,同时也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今年6月美国哈佛大学给了我一个奖,因为健康原因我没有去,而现在又一下子公布了这个消息,对我来说也是比较突然的。

回忆当年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发现青蒿素所做的艰苦奋斗,是令人感动的。当时的团队大协作有力地促进了青蒿素的研究、生产和临床,解决了当时国内外付出大量工作而没有得到结果的耐药性问题,为人类健康事业奉献了一份来自中国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青蒿素,这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

我1951年考入北大,后来在医学院药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刚好中医研究院成立,我就被分配到这个单位,后来又学了两年半的中医。通过国家的培养,中西医学我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得多一些。1969年,中医研究院接受中央关于抗疟疾药研究的任务,我觉得我有一定的基础来接受这个任务,后来就担任了课题组组长。之前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有2 000多个中药方,但总体不太有效。到底从何着手,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通过反复研究,才参照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到效果,很简单,青蒿一把,加水把它碾一下,压出来的水口服下去对疟疾还是有用的,就考虑怎么来处理这个药?有温度破坏的问题,还有药用部位、采用品种、采收季节等问题,更关键的是如何保持效力。多方面实践以后,才找到有效的部位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抑制率。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还分为酸性和中性两种,酸性没有功效,而且毒性比较多,把酸性去掉,留下来的中性部分才有疗效。因为很多年没有成果,大家对除疟、抗疟能不能准确地在临床展现疗效心存疑惑,当时就决定必须上临床,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药厂都停了,根本没有人能配合我们工作,上临床也要保证病人的安全,怎么办?这是军工项目,是分秒必争的,我们就向领导写报告,愿意以身试毒,起码有三个人到医院里,拿自己的身体来探索和探路,最后也证明没有什么毒性,上了30例临床得出的结论也挺好的,大家都很振奋,这是第一次的关键问题。后来很多单位都想做这件事,那很好。青蒿素含量只有万分之几,大家都来做,像云南、山东有一些资源,资源好了,条件也可以简化一些。

后来进行化学分析的工作,就是寻找有效物质,这个过程很艰苦。曾经出了一点问题,就是青蒿素块碾压不碎,溶解度出现问题,但时间耽误不起,我们就把青蒿素直接放到胶囊里去,并做了几例临床,确定疗效是百分之百的。这个化学已经定性了,确实是青蒿素,但是后来大家都做,把这个药做到上千例,我们单位才做了500例,按现在临床不需要做这么多,后来大家做了几千例的总数,这也说明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78年开科学大会,我作为组长,代表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课题组去领了一个奖,奖状现在还在。1982年又领了一个中国发明奖,6个获奖单位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排第一个。1981年WHO也了解这个情况,通过卫生部来中国召开第一次青蒿素国际会,来了七位专家,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很赞赏,认为中国人能够把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结合,研究出这个抗疟新药,是非常值得自豪的。

现在获得诺贝尔奖是被国际社会进一步的全面认可,这也是我们国家的荣誉,是当年集体共同工作的同志们的荣誉。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确实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用现代科学去研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有很多新的手段,如果能够两者结合起来,还会找出一些创新的成果。这一次诺贝尔奖也给我们一个新的激励,就是我们这五千年的历史是有自己的优势的,要古为今用。所以我也在这里呼吁,现在确实各种病很多,健康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对医药有兴趣,还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我现在已经老了,确实也担心,联合用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联合用药并不是说随便加在一起就可以,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药都弄在一起是有一些问题的,今后要共同研究。

青蒿素是一个全新结构的药物,而且它的优势是活性比较强,毒性比较低,我们这些年并没有很好地组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一直到现在抗疟的机理也没有弄清楚,一个新药把它机理搞清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还有别的病,比如说免疫病,比如说红斑狼疮,在国际上也是没有解决的问题,都很值得在中医宝库中加强研究。

我有一个心愿,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深化改革,能不能利用这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衷心地希望国家和社会形成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4

9月10日下午,参加了汽车与交通学院的教师代表座谈会,这也是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教师节举办这类座谈会。会上大家都充分肯定了学院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便于表述,我把当时的发言要点和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整理。

当了很多年大学教师,我一直认为两点,一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二是“考上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我不否认大学还有其他的功能,但是,如果偏离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如果因为其他功能而冲淡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都是错误的。学校最大的成果就是学生。

多年以来,我们在很多省市都是一本分数线招生,可以说,进来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为什么总会有学生出现问题?这当然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既然问题出在我们这个环节,就说明我们这个环节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我也设身处地的想,新入学的学生都是刚刚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家乡,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学习方式,随后还要面临考研、就业、走向社会等等,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遇到这些问题,能够向谁说呢?向谁寻求帮助呢?经常有学生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自杀,那么,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的了解这些学生、走进(这里,我用的是“走进”,而不是“走近”。因为“走近”是距离上的,“走进”是心理上的。)这些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切实的帮助呢?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学生在这期间的孤独无助的感觉呢?

没有,很多时候,只能是靠学生自己化解。

以前,也经常有学生遇到问题向我反映,我也通过谈话、聊天、短信、电话、写信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直到这个暑假,还有学生主动找到我,当面聊了关于学习、关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昨天(9月9日)还有一个今年考上外校研究生的毕业生来看我,和我聊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困惑。

每次交流,学生一方面说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是感激不尽。

这说明什么?说明学生需要这样的交流,说明我们和学生这样的交流太少了。我们总是习惯于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句话,可以做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但不应该成为不关心学生的托词。毕竟,他们还是学生。

我说这些,不是标榜我多么关心学生,说实话,我关心的也是很不到位。

我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这么少。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只是口头上把学生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甚至,所制定的制度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每个学校都在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考评的依据是什么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唯一和教学有点儿关系的考评指标是讲课效果。没有一个指标是和关心学生有关。

对教师工作也在实行量化,直接和收入挂钩,但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根本无法体现。

我并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说,制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现有的制度就根本没有把学生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也不会把关心学生放在应有的位置。

我曾经在qq空间上说过,“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这不是和邓大人唱反调,而是自己的切身感悟。因为任何管理理念、任何管理方式都是通过具体的制度来实现的,[课件]也是通过制度来保障的。(有老师说,有制度不执行,也不会有效果啊。我说,有制度不执行,本身就说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好的制度可以让人积极向上、心情舒畅;不好的制度可以让人不思进取、萎靡不振。好的制度可以让好人扬眉吐气,甚至让坏人变为好人;不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肆无忌惮,甚至让好人变成坏人。

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5

——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金鸡初中 黄永

各位青年朋友,新的学年伊始,县教育局出台了《盐亭县新入职教师成长实施方案》,要求各校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引领和考核等工作。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人为本,体现教师第一;以校为本,才能质量第一。为此,学校决定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这也是按照上级精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实施计划的启动会。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拉拉家常,在我当老师的第一年,有一天我的父亲问起我:“今后,你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我略微想了一下,就说:“应该是做一位好老师吧。”然后,他又问:“那么,你认为自己是一位好老师吗?”我打了一个寒颤,我的父亲非常了解我,他直接问我:“到目前为止,你认为自己是一位好老师吗?”那时,我开始反问自己“我是一个好老师吗?”直到2004年,已经有10年教龄的我有幸荣获了全县初中数学新课改赛课一等奖,课堂实录推到绵阳市参评,同年提了干,讲台现在总算站稳了。回想起来,近二十年的工作,感激、感动、欣喜、收获、失望、教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对我们在座的诸位老师而言,“好老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这也是今天我要谈论的话题:做一个普通的好老师。

大概是99年吧,学生对老师的“评教评学”令我非常吃惊,在学生对我的评价的字里行间里,居然全是优点,至于学生说我有哪些优点,我已经全都忘记了,我只记的,没有缺点。我还记的,在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自己问卷学生,我看到有的学生写道:“你讲的太快了,我听不懂”,还有的写道:“你讲的太慢了”,那时我才体会到做老师有多难,正所谓一人难称百人心,众口难调呵!时至今日,学生对我的评价竟全是优点,我感到欣慰的同时,在这里,也想谈谈自己在与学生相处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真诚对待学生:老师的真诚,会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可以解除冻结在学生心中的坚冰。现在的学生比较复杂,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拿我刚教书来说,当时我正上着课,就看见一个男生把一把直尺使劲地扔在地上,摔碎了,我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把一只笔摔得粉碎,因为课讲到很重要的地方,我并没有停下来,等到打下课铃时,我刚好讲完课。我就问这个学生为什么摔东西,他冲着我说:“我摔我的东西,关你什么事!”我想在座的诸位老师和我一样,都会有同样的想法,就是,这个学生没有教养,很不懂事。我当时一气之下,就脱口而出:“你等着!”我就走出了教室。其实,在我刚走出教室的时候,就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本来,我没任何错,但是,当我说出这三个字以后,事情就变了,作为一名老师,我不应该说这样的话。所以,我决定第二天在班上向这位同学公开道歉。

第二天上课前,我又碰见这位同学,他的表情和头天上课的样子完全不同,给我一种天真可爱、阳光灿烂的感觉,他迎着我走来,我笑着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说:“老师,我向你道歉。”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他说:“老师,那是因为天太热了,我心里烦,所以就扔东西了,刚才我去找班主任了,他让我找你道歉。”

我没再说什么,让他先回教室了。之后,在课堂上,我面带笑容,对所有的同学说了以下的话:“我感到很抱歉,昨天临下课时,我说了一句话,”我还没说完,就有好多同学一起重道:“你等着。”我听到有的同学在小声地笑,我接着说道:“作为一名老师,不应该说这种话,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向同学们道歉。”然后,我听到了同学们友好的笑声。我又说道:“这位同学刚才也跟我道歉了,他说去找班主任了,是班主任要他跟我道歉的。”我面对着他,笑着说,“我知道你怎么想的,你一怕我就去你班主任那里告状,二怕我告诉校长,三怕喊家长,所以你权衡利弊,决定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以免把事情闹大,是这样吗?”

他显然被我说中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耸了耸肩,然后连连点头。

我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把事情闹大,我的处事态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根本就没打算去你班主任那里告状,再说,我也有错呵。现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郑重地向你道歉。”

我再去看这位学生的表情时,我确实感受到他友好的笑容,我想,是我的真诚感化了他。

其实,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早已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有错就要道歉,放下老师的架子。这样以来,我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接下来,我想谈谈在作业批改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在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个与学生直接接触的过程,那么批改作业就是一个间接接触学生的过程。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一贯沿习的做法就是画几个对号错号,得一个ABCD,写上日期就结束了。我也曾这样做过,发现即使布置的作业次数再多,效果也不怎么好。后来,我开始在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对每位学生的作业,我都会详改详批,做的好的加以鼓励,做的不好的在作业中指出其问题所在。

开学之初的第一次作业,学生做的并不是很好,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终于发现了 2 一本做的很出色的作业,无论是步骤还是公式都很好,我正打算写一段鼓励的话时,却发现在作业的最后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这样的题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这次作业我全都是抄的。”

这句话无异于向我浇了一盆冷水,我稍微冷静了一下,却又忽发奇想,在这本作业的最后写下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写完后,我又有点担心,我担心学生误以为是在讽刺他,于是,我又加了一句:“人的成长就是先模仿后独立。”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作业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其作业的最后又写了一段话:“老师,这次作业是我自己做的,老师您给俺仔细改改,谢谢呵。”于是,我逐字逐句的改正他不够准确的语言,绝不亚于语文老师改作文的方式,改完后,我写道:“你做的很好,存在的问题要纠正呵。”在批改这次作业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份写的很好的作业,一看名字,竟是头天扔东西的那位学生的作业,我在上面做了很少的一点改动,并且鼓励他,说他阶梯方法的很好,步骤精炼,逻辑性很强。然后,我在学会写下了:“请你去参考某某同学作业,他分析的很好”之类的话。之后,在课堂上,我当众表扬了这位同学,没想到,他却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这份作业我是抄别人的。”我接着就对他说:“我不相信你是抄的,因为,你的作业和任何一位同学的都不一样。”他摸了一下头,又说,“老师,我抄的时候,发现别人写的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做了一点改动。”我说,“这说明你是在参考别人的作业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呵。”我说完后,同学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待这类抄袭作业的学生,我以往的做法就是,要么撕了让学生重做,要么置之不理,在采取这种详改详批的方式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对待作业的态度越来越端正,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潜能也正在一步步被唤醒。

接下来,我想就青年老师的备课方面,谈两个环节,一是要广积素材。在这方面,我向大家推荐一个网址:9991,5156,这个网页是面向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网站,各科信息都很丰富,并且非常权威,我建议诸位老师可以参考一下。

今年暑假,我刚刚完成了一个工作,我把这些年来自己珍藏的素材全部整理了一下,觉得很骄傲,收获颇丰,想不到我都可以出书。

关于备课方面,我谈的第二个环节,就是要处理好听课和备课的关系。听完课之后,有的青年教师就一锅端到自己班上去讲,觉得这样讲课很省劲,其实我从前也这样做过,但是讲完课总是觉得讲出来的不是自己的东西,那么,听课到底应该怎样听呢?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几位老教师,他们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要先备课,后听课。这样,才能逐渐体会到老教师对一堂课设计的匠心独运之处,这些独到之处才能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今天还想谈一个话题,就是:在老教师面前,要树立良好的青年老师形象。其实,我在来开会之前,专门咨询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希望他们对青年教 3 师提一些好的建议,在与他们交谈之后,我思索了很久,也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那么,请问:诸位老师,早上大家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看点名不?

这也是老教师给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勤干活。

早上,来到办公室,青年教师要勤快呵,拖地,擦桌子,为大家创造一下良好的办公环境。这样以来,在老教师眼里,你就是一个勤快的年轻人。

老教师给我们的第二个建议是:见面主动打招呼。

我们学校这几年新来的老师比较多,我们青年教师应该主动去认识老教师,见了面都要主动去打个招呼,这样以来,在老教师心目中,你就是一个有礼貌的年轻人。

给大家的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要勤问。

我们在座的诸位老师,都是受过四年本科教育的大学生,不知大家发觉没有,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发现和老教师之间的差距却很大。我觉得,老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诸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呵,而这,却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做到,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这样,在老教师心目中,你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

那么,大家想:一个勤快的年轻人,一个有礼貌的年轻人,一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老教师怎会不欣赏你呢?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也将会如火如荼地展开。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干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器重;或许,只得到口头看重担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于是,你恼怒、你烦恼、你怨言满腹……最终,你决议不再那么尽力,让自身的所做去匹配自身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豪情和才干了。“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性这样自嘲。但本质是,你已结束成长了。

回首近二十年教师路,有付出努力收获失败的酸涩,也有听到学生感激之词的甜蜜,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不一而足。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论及个人成长,我觉得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坚持“三有法则”。

1、做有激情的老师。

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不要把自己当回事,要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教师对自身﹑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定位一定要准确。

人们常说“舞台无四季”,说的是做演员的,不能在意客观条件的限制,需根据剧情的需要着装表演;我想说,“讲台无个人”。在校园里,面对着学生,教师必须展现温文尔雅知识渊博的一面。即便个人有再多的私事困扰着,当你走进课堂,你就必须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那一时间段,你的身份不是父母的子女,不是爱人的妻子或丈夫,不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甚至连你自己都不是,你只是班上学生的老师,4 你的职责就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传道授业解惑。作家张爱玲曾说:“老师难当,又要做人,又要做戏。”这句话,道出了我心中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之处。个中甘苦,只有有过超越个人情感投入课堂教学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演艺界流行一句话,叫“倾情演出”,我觉得,教师走进课堂,也应该是“倾情授课”。

2、做有时代感的老师。

我们所处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于教学工作,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可能一时用不上,但一定要有所了解,因为它代表了学科发展的可能方向。如果对本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刊物和大腕一无所知,我觉得是件非常遗憾的事。特别是近几年,网络成为了吸取最新信息的便利条件。经常上网查找最新资料和最新信息,制作精当的课件,会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必须时时反问自己:当具有时代感的话题出现时,我能捕捉到社会热点自如谈论而不是照本宣科吗?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需求是否有足够的敏感?与时俱进,才能增加自身的灵敏性和亲和力,与学生在认知领域沟通起来更畅快。很多老师在谈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优点时,总说和学生相处,人会处于年轻状态。我想,原因就在于关注时代热点,和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接触,给我们带来了永远年轻的心态。

三,做有思想深度的老师。

工作之初,我常常是率性而为,难免有疏漏不严谨之处。在主张张扬个性的今天,我认为教师张扬个性愈发要谨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未明白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之处,随心所欲的张扬个性,是件危险的事。这好比车手不清楚道路状况和交通规则就盲目飙车。很多事情,光有热情是办不好的。因此,成为有思想深度的老师,就成了我们职业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广博的专业学识,灵活的教学手段,需要行业风雨和个人智慧共同锻造。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把它和自己的教学行为结合起来,必要时形诸文字。思考的最高形式就是写作,教学相长,做反思型教师,让思考付诸实践,让经验教训与教学理论挂钩,这样,教学行为的技术含量才会更高。教师的价值在课堂,用以理论作底色的激情点亮课堂,会带给学生清新的思想,有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聊远了点哈,年轻的朋友们,我们金鸡初中近十年来,只所以取得今天的好成绩,是与我校老教师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近三年,我校走出去了10为年轻优秀教师,这期间,我亲眼目睹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一路走来,我非常感动,我想,如果金鸡初中要建一座丰碑的话,上面铭刻的应该是他们的名字。

在青年教师教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6

孙秀丽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有幸的坐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虽然我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并不一定先进。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就将这些年来教学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从调查表上的问题看,我负责的问题归纳一下涉及以下几类:一是、怎样象老教师那样讲课重点突出?二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三是怎样解决偏科问题,如何提高尖子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四是备课细致到什么程度,公开课怎么能上好?我认为作为青年教师,有这些困惑都是很正常的,我也经历过,但如何解决呢,我就结合我的经历谈一谈。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的提升自己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多看

“看”包括看教材和课外参考资料(参考书、网络名师博客等)以及与本学科无关的其他书籍,这样会大大开阔你的视野,拓宽你的知识面。我觉得现在的你们比当初的我幸福多了,我那时所有的参考资料就是一本黄皮参考书,而你们有那么多的参考资料供选择,上网可以认识许多名师,看他们的心得体会,把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处理教材的艺术引进自己的教学中去,就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因为你知道的东西多,讲课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深度广度自然不 成问题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佩服。

(二)要多听

听课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听的同时认真记下笔录,记下优秀教师的表扬语等细小的细节,听别人怎样处理教材,借鉴方法,课后在与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特点,否则,只是照猫画虎,不会有提高。

(三)要多想

1、想教材

我们都有一个感受,公开课要比平时上课效果好,因为无论是在教材上还是在教法上你都下功夫了。

要想把课讲的精炼,我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非常熟练地掌握你要讲的内容,把教材吃透,每节上课前再把思路默想一遍,上课时能脱离书本和教案,把你的知识清晰准确流畅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佩服这样的老师。因此,我说只有熟练地掌握教材,才能站在一定高度看教材,看高考。如果匆忙备课,甚至课前匆匆看几眼,效果会如何,重难点怎么能突出呢?

2、想教法

一堂课如何让学生易于接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

(2)联系生活,贴进生活实际,“生活就是语文”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例如:讲到古代文化常识“阴”“阳”时,用“沈 阳“为例,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而且记得牢。

(3)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衔接。这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也是教材处理时最应该注重的细节,各知识点之间要有几句画龙点睛的话,这需要在备课过中仔细揣摩,过渡得好,自然流畅,能给人美的享受,这是文科的优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细节。

另外,老师们应该特别注意,无论是备教材还是备教法,都不要忽略了学生,如果你时时刻刻想着学生,你的课就会顺畅而成功。有的老师问备课细致到什么程度,公开课怎么能上好?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到市一中去做课,《荷塘月色》。不能用自己的学生,要用市一中的学生。接到这个通知,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那时我也很年轻,经验也不多。于是我就格外用心,备课的时候细致到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怎样说最有表现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我问的问题学生都会做出哪些反应,我应该如何应对,比如,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的感情脉络是苦闷彷徨、暂时解脱、茫然失落、朦胧向往。那么朱自清为什么会茫然失落呢?你有过这种感觉吗?结合你自己的经历谈一谈。有一个同学就这样回答的:老师,我没有过失落。当时学生哄堂大笑,听课的老师们都抬起了头,盯着我看。我却立刻非常高兴的说,你太幸福了,看来你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啊。学生们又笑了,听课的老师鼓起了掌。课后,专家评课说我机敏,我自己知道哪里是机敏,是我备课时就考虑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要怎么处理。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还一直保留着我备课的这种习惯。

3、要反思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经验+反思=成长。所谓反思,是指教师善于总结学习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授课方式。

有一些教师精神可嘉,恨不得每节课都去听,听完就去讲,缺乏反思的过程,磕磕绊绊,方法生硬,没有自己的的特点,效果不好。总之,如果你让学生佩服了,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勤奋、努力、钻研,会学习、肯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经过反思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你有了深厚的知识底蕴,也不是万能的,还要讲究方法。所以下面我要谈一谈如何解决偏科问题。

在学习方面,尖子生几乎都有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语文,或数学,或综合等等。但我们都知道,如果有瘸腿的科,要想考上一流的大学那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尖子生的薄弱学科,科学指导,合理补弱。我也曾经一度认为某些偏科几乎是不能扭转的,现在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因为经过几年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林楠同学,今年高考600分,考入中山大学。这个孩子严重偏科。她理性思维比较好,数学特别强,无论多难得题,她都能达到130分以上,今年高考145分。但就是语文很弱。作为她的语文老师,作为她的班主任,我就想不能因为这一科而让她的前途受阻,于是我制定了措施:高

一、高二时,(1)重点训练她练字,(2)定期检查她的语文积累本,(3)夯实文言文基础;高三时,(1)重点培养她阅读理解能力,经常找一些好的阅读题,帮她分析她的思维在哪出了问题,(2)训练作文结构。

经过长期的努力,高考时终于有了收获,在大多数考生为语文叫苦不迭时,她考出了120分的好成绩。

罗兴旺同学语数外都比较好,但文综合很弱,我认真分析了原因:(1)高一时,没有充分重视,基础没打好;(2)比较懒惰,不愿意背。但他的优点是比较聪明,文科思维比较好。

所以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多次找他交流,解决思想问题,帮他分析原因,让他知道如果偏科对他实现理想的巨大威胁,让他充分认识到偏科的危害性。(2)采用激励手段,每次谈话时,我都会对他的综合素质给予充分肯定,每次必说的一句话是:我看好你,我的眼光不会错的。然后每次他都是信心百倍的走出去。经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高考时罗兴旺的文综合选择题在我们班对的是最多的。他也如愿的考上了他理想的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当他查到成绩时,就给我发了条短信:老师,你的眼光真好,谢谢你的一直“看好我”,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鼓励,就为这三个字我一直努力着,我没给您丢脸,以后我也会看好我自己。

上一篇:函授毕业登记表自我鉴定下一篇:文学社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