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2024-09-18

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通用7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1

教学目标: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能够读准字音:“宿、尘、煮、扯、囊、脂、逆等字的字音”。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等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相应介绍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以此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金银花的照片,介绍“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你知道写的?出自哪部著作吗?谈谈你的理解?

把大家预习的内容,加上老师准备的资料,合起来是这样的:

总结出示:李时珍(1518-1593)是湖北蕲春人,是我国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下面请看一组数据: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参考了800多种著作,三易其稿,历时27年。《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共立药物1892种,各种药方11096篇,插图1160幅。为中华中医中药的繁荣光大,作出了名垂青史的贡献。

3.李时珍的基本情况,我们已经从资料中知道。那么这段资料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什么呢?

师:这篇课文就选取了李时珍编写《本草》27年中的某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来写的。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理解“宿”, 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27年的光阴漫长,一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滴水见大海,从夜宿古寺这件事情上看出李时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李时珍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怎么样,还要准备一下吗?

1.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对于文中的长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停顿是否合适。

2.(1)学生开火车分节读课文。有读错读音的立刻停,有错误吗?正音(或者板书正音)读读。

(2)指读刚才指出来的错字。个别有意思的字可以拿出来说说。

(3)难读的段落可以一起读读。

3.出示生字:

(1)读准字音:

宿 材 徒 尘 煮 庙 订 砖 详 扯

(2)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

4.除了能读通课文以外,还有些词语含义深刻,很有意思,很重要,谁来读读。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

灰尘 断垣残壁 破败 端详

呃逆 察访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1)认读生字词

(2)打乱顺序重新排列

长年累月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

破败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端详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3)学生读读,排列有什么规律?分行读读。(重新组合过的词语,每一行可以组成一句话。)

(4)找找哪些词语不理解。

a.李时珍有个弟子叫--庞宪,他们就成为“师徒俩”

b.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李时珍师徒俩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啃干粮 喝山泉水)你从文中哪些段落中看出来的?

出示:庞宪用陶碗……看出什么?(吃不好,睡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c.晓行夜宿:晓:天亮的时候。天亮的时候赶路,夜晚的时候住宿。在文中找相应的句子,体会内容。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读读,这段话写出了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这样的情况时常在这对师徒身上发生。读句子。

d.察”是什么意思?“访”呢? 仔细地搜寻,拜访。

e.断垣残壁,重点是哪个字?垣,墙,矮墙。墙壁破旧,围墙倒塌,一片破败的景象。指名读读有关语句。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破败的庙)

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f.呃逆:打嗝。涎:口水。

出示: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再读课文,组织交流,理清脉络:围绕“夜宿古寺”给课文段:

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

5.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呢?(事情发展顺序)以前表现事情发展顺序的才有两种形式;

(1)屏幕出现:发展顺序的才有两种形式:

a.用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作为标识。如:首先……接着……最后……

b.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事情的发展变化作为标识。如:上午,下午,九点……十一点……两点

c.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

出示:时间顺序: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谈体会:写文章抓住课题“夜”,写好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不仅对品读人物有用,而且对学生今后如何在写人写事的文章中穿插环境描写,习作更加优美更好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出示一幅图,加上哪一句衬托?

6.认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书写要求。

宿 材 徒 尘 煮 庙 订 砖 详 扯

7.描红

三.布置作业:

继续描红

板书设计: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错过夜宿

寺中谈苦

连夜记录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篇2

1、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我的预习卡”、“我的积累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课前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现在请拿出“我的预习卡”,把生字词再小声认读一遍,有不会的赶快问问别人。(生个人小声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请每组的3号同学起立,每人一行开火车认读。(生按要求认读)师小结: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响亮,字词预习的很成功。请大家齐读这些字词。(生齐读)

3、现在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如何?继续看到“我的预习卡”,谁来完成一下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指生交流)小结:通过以上检查,老师认为大家的预习都很成功,看来同学们的自学本领越来越大了。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李时珍,何许人也?(生交流)师小结: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药学书籍《本草纲目》。为编写《本草纲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访药材,历尽了千难万险,吃遍了千辛万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夜宿古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读“方法”,全班明确。

(一)生按要求去做,教师巡视。

(二)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汇报交流”):按生交流的顺序点击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情朗读及体会。

1、生交流:读“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里让你体会到什么?(李时珍住的地方很苦)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击课件,重点词语变红,理解“断垣残壁”)李时珍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破败不堪、人迹罕至的寺庙里,的确很艰苦,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生练读,指生读,齐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不怕吃苦)

2、生继续交流:读“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行路的艰苦)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点击

课件,重点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变红,理解词语意思)李时珍这样一路走来,有飞机可坐吗?有马车可乘吗?他走遍了好几个省,靠的是徒步行走。渴了就喝点,饿了就吃点,一早就出发,很晚才睡下。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这样做苦不苦?谁能把这种苦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齐读。此刻,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

3、继续交流:生读“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有的药材味道很苦,李时珍亲自品尝,不怕苦)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有的药材不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尝一口就会危及生命,而李时珍为了获得准确的资料,甘冒这些危险,亲自品尝,这说明他还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随机板书:认真严谨)

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点击课件,照读)1感悟人物精神:

过渡: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吃尽千辛万苦,课文所描写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访药材,从他与徒弟的一番对话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课件出示对话,指生分角色朗读)李时珍吃尽千辛万苦是为了什么?(生交流,随机板书:编写本草,万民得福)请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师朗读)此时此刻(点击课件出示李时珍塑像及《本草纲目》图片)面对李时珍的塑像和他 的著作《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说话练习,情感升华)

2、全班交流。

六、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 完成“我的积累卡”。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认真严谨 万民得福

教学反思.一、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四处内容:

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败景象;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4、李时珍的话。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一心为民的精神境界。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详、扯下、嚼嚼”让学生先表演再朗读,使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感悟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结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设计课后作业。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当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阅读名人故事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名人,增强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8《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2、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导入新课,板书:维生素,质疑:你了解“维生素”吗?

2、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3、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维生素这个大家庭中一员“维生素C”的故事。(补充完整课题)

(2)、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读了课文,你对维生素c有了哪些了解?

2、学习生字新词。

艰难

浑身无力

路程

拖累

尸体

秘密

物质

缺乏

适量

危险

又惊又喜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如维c的作用,维c是怎样发现的,人体缺少了维c会怎样?(设计意图:从“维生素”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题中的关键词的了解,然后再引出维c,前后衔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那维生素c到底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经过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作个初步的了解。

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但后来却发生了“奇迹”,最终人们还是找到了“原因”。(板书:怪病——奇迹——原因)

2、请按照这样的顺序找出相关的内容,并读好课文。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段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给出小标题,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四、练习运用

1、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生字“质”:“质”字为半包围结构,第一、二笔都是撇,不能写成“厂”。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

二、活动导学

(一)了解“怪病”

1、维生素c的发现源于一种“怪病”(板书:怪病),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那是一种怎样的怪病?这种病怪在哪儿?

2、交流相关语句,指导读好句子。

3、是啊,海上生活是危险的,也是艰苦的,我们可以从哪儿看出?

4、但两相比较,最可怕的就是怪病——海上凶神的袭击。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

5、就是这样的情况,哥伦布却成为了当时伟大的航

海家,引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设计意图:“怪病”部分扣住“海上凶神”来体会怪病的可怕与航海的艰险。)

(二)感受“奇迹”

1.这么可怕的怪病,却再一次降临在哥伦布的船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看看哥伦布是如何来应对的,他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请划出相关的词句。

2、交流: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噙着眼泪、哥伦布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3、他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沉重呢?请学生读课文,找理由。

(1)交流:一半的船员病倒了

航程只过了一半

四周是茫茫的大海抓住关键词,体会其中的意思。)(2)理解“沉重”,是指担忧。

4、他噙着眼泪,此时他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又点了点头?

4、胜利返航途中哥伦布心情又为何越来越沉重?

(1)理解这里的“沉重”是悲伤。(2)读好“越来越„„越来越”

5、结果却让他又惊又喜:(1)他为什么而惊喜?

(2)病重船员为什么能在荒岛上存活下来?

6、小结:哥伦布的心情由担忧、感动、悲伤到最后的惊喜,我相信大家也和他一样经历了这个历程。这真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设计意图:“奇迹”部分抓住哥伦布的心理变化来把握课文的脉络,弄清故事的情节,为后文的维生素c的发现作好铺垫。)

(三)探究“原因”

1.读到这儿,你有哪些猜想?你有什么疑问吗?2.探究: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发生奇迹——转危为安?(板书:原因)

3、师生介绍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

4、那哥伦布是怎样来应验自己的猜想的呢?

你对他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那你认为维生素c到底是谁发现的呢?

(1)组织学生结合课文讨论。(2)师补充绍维生素c发现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来揭示维生素的作用,通过讨论明白维生素c的发 现是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的结果。)

三、迁移创新

1、总结:正是有了哥伦布、医生们和许多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与科学实践,才有了维生素C发现。其实,任何发现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只要我们做了有心人,也一定可以有许多的新发现。

2、说说维生素C对人体还有其他哪些作用?哪些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

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怪病——奇迹——原因)

细心观察

科学实践

教学反思 抓哥伦布情感线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发现过程。

哥伦布的情感变化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教学中紧扣这条线索,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中,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哥伦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时“心情十分沉重”。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要求留在荒岛,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矛盾心情。当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接近荒岛时哥伦布心情“越来越沉重”。到最后看到他的那些船员劫后余生时的“又惊又喜”。进而引导学生以“重逢”为题,想象说话。把那些在荒岛上的船员是如何活下来的,说出来。通过他们前后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治愈“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良方,从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哥伦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活下来的原因后,并没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问告诉了医生,最后才发现了维生素C。这样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排比句式的优美,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体会出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初步体会互联网的神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生活启发学生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丰富多彩,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难点:

认识排比句式,并初步学会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一台 学生准备:了解国际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事例。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与确立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国际互联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百预习度搜索】播放《神奇的国际互联网》课文朗读 学生思考:国际互联网奇在哪里?妙在何处?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进行国际互联网的美妙旅行。

二、活动导学与精讲点拨

1、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国际互联网非常奇妙呢?想一想,画一画。

2、交流:“大网”“线”“地球村”,围绕三个加双引号的词语展开对话等学习活动。

(1)“大网”:找出描写“大网”的句子。

1、学生结合课文说感受,抓关键词。(紧扣“大”说奇妙。)

2、联系生活说感受,相机理解引号的意思。

3、边想象边说感受

4、朗读指导

(2)“线”:找出描写“线”的三句话。

1、体会 “线”的奇特。

第1句重点体会:无数条

亿万台。

体会到:线的多。

第2句重点体会:看得见 看不见

体会线的样子奇。

第3句重点体会:飞速流动 几秒钟 万水千山

世界各地 体会工作原理。

小结:这些“奇妙的线”,组成了这张“奇妙的网”,一张能够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

(3)“地球村”:

预设1:抓住中心句 “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学习设问:如此浩大的一个地球怎么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呢?

预设2:

【指导例1:】

联系生活实际,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体会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在过去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指导例2:】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互联网的快捷方便。【利用qq现场视频对话】

体会利用互联网不仅„„还„„。通过互联网,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像是——邻里一样,就像住在一个村子里!

3、引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4、小结。这张大网,把天涯变成了咫尺;这张大网,把庞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真是——“奇妙”!(相机板书:快捷方便。)

(3)、学习第3节,体验互联网带来的奇妙生活

1、齐读课文思考:国际互联网带给我们哪些便利呢?

2、【百度搜索】浏览百度网页了解互联网的丰富多彩

3、学生交流:身边的人是怎样利用互联网的?

互联网上这么多内容,试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丰富多彩)

什么词语把这么多丰富的内容都联系起来的?

(“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

关注省略号。交流人们还怎么利用互联网?

4、试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来说说互联网的其他妙处。

小结:互联网上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5、从反面想象情境体会:

生活中有没有遭遇到,突然间,网络中断,不能互通信息了,有没有?

6、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所以说,(引读)因为——有了这张“网”,——(引读第4节)

三、练习运用与迁移创新

1、搜集“国际互联网”相关知识。

1【百度搜索】登陆淘宝网 ○http:///go/act/mmbd/pd011.php?pid=mm_15891853_2192459_8654711&clk1=ca09ad15927c015828a72fefbac17c12

2【百度搜索】登陆4399游戏网页

○3了解你身边的互联网有哪些?并说说他们是如何工作? ○

2、再读课文,讨论“文明上网”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1、操作练习:学生四人一组通过电子邮件向你的父母亲朋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情况。

2、正式作业:练习册P67第1、2题 板书设计:

“大网” 包住地球

通过 飞速流动 远在天涯 国际互联网 “线” 跨过 万水千山 缩小地球

(奇妙)传到 各地电脑近在咫尺

无所不有

内容 息息相关

可以 还可以 甚至可以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时代感强,学生比较喜欢。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特点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设计组织教学的:

1、在教学设计中找准中心,设计问题。在本课中我通过读题找到题眼:“奇妙”这一词,契领全文,于是设计中心问题“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整体把握全局,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篇3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

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文一共有十三个自然段,文章主要说明李时珍“不辞劳苦、认真严谨、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给万民造福。所以我把教材分为两部分来处理:第一部分1-7自然段,紧扣“苦”字,“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住得苦、吃得苦,但李时珍却“以苦为乐”,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万民造福!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通过李时珍如何记录药材并亲尝鸡肠草,感悟他科学严谨、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能为科学事业不怕危险也是因为他立志为民造福!所以我以“为民造福”为中心线索,引领着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和“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两大版块进行教学。这样把我就把文章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提取了文章的精髓,节省了时间,又把握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了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教学反思《《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最后,又回到第七节,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打乱了原来的课文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教学时,文中的四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师徒为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千辛万苦:

1、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2、古寺的破败景象;

3、月下谈话的内容;

4、李时珍亲自尝草药。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在体会寺庙的破败时学生抓住“破败、残垣断壁、到处是灰尘”等词语体会出这是一座破败、荒凉、危险、从来没有人住的古寺;在总结李时珍师徒俩住得苦、吃得苦时,学生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深入体会:是啊,他们饿了就随便啃点身上的干粮,渴了就饮点泉水,只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需求;白天天一亮就去考察,直到晚上才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有的还不如这样破败的寺庙,这就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就是对李时珍师徒俩生活最好的写照;通过李时珍的表情“笑”和他说的话“为万民造福、吃苦也值”等词语体会他“以苦为乐、造福万民”的高贵品质;

三、设置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篇4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啃干粮,尝草药,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时,我经由第一小节的赏析品读引到本文这一察访药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接着让学生纵观全文,找到与夜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描述的,进而按时间顺序展开学习,这样使文章跟清晰明了。在有了直观的`整体印象后,我依据文本,从住破寺、啃干粮、尝草药、做记录这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师徒为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千辛万苦,但是他们并不怕苦,编写时十分细心谨慎。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感知苦

1、读题导入。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交流:主要内容)

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

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13小节,找一找。

(生读文)

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交流一:课文第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1、(卡片出示: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出示,齐读)

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交流二:课文5——7小节

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2、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交流三:课文8——13小节

1、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2、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3、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

4、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写下来。

5、交流

6、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二、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我们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学生发言。

3、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

(出示课件)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4、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简介相关内容:《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理解课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想一想,李时珍的哪些行动让你感动?指名简要说说。

三、理解词语:

1、你在读书时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重点理解:出示词语:

A-察访行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 请你读一读(学生个别读)

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理解的方法。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B-破败断垣残壁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第四小节,谈体会)反复读,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条件差和不怕苦。

C-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鸡肠草鹅肠草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交流出示:呃逆 涎滑 无涎 读一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

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重要,你能说出几味来吗?(学生自由交流)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我们还可以去了解!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看看哪些字比较难记?该怎么样来记住这些生字?

2、教师重点强调,学生动笔描红。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搜集几种中草药的名称与用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时珍一起去看看他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他在那样的古寺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2至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词或句子,并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交流,并相应板书:破败 品读句子: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1)同学们,你们见过断垣残壁吗,怎样的?(倒了一半还剩了一点的墙壁)

你们见过长满青苔的断垣残壁吗?只有哪里才会长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现在连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可见这古寺——

(2)指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到处,长满了,厚厚)

相机点评:①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②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③断垣残壁,多么危险!

(3)假如你来到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下来吗? 是呀,李时珍怎么会住在这么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里的,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吗?

3、再次快速浏览第2、3小节,想一想李时珍是因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相应板书:一心赶路,齐读,我们还可以将一心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2)小结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吧(生齐读第4小节)

6、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他一点都没有犹豫,谁再来读一读。

三、品读课文第5至12小节

这一晚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看谁看得仔细找得多,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学生交流,师相应板书:生火 烧水 啃干粮 记载草药

3、生活是这样艰苦,李时珍有没有觉得苦,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学生想象说话)

(2)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3)指读并相应点评: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5、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

(1)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2)他又是怎样来分辨“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

(3)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总结全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简介相关内容:《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理解课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想一想,李时珍的哪些行动让你感动?指名简要说说。

三、理解词语:

1、你在读书时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重点理解:出示词语:

A-察访行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 请你读一读(学生个别读)

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理解的方法。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B-破败断垣残壁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第四小节,谈体会)反复读,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条件差和不怕苦。

C-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鸡肠草鹅肠草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交流出示:呃逆

涎滑

无涎 读一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

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重要,你能说出几味来吗?(学生自由交流)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我们还可以去了解!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看看哪些字比较难记?该怎么样来记住这些生字?

2、教师重点强调,学生动笔描红。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搜集几种中草药的名称与用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时珍一起去看看他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他在那样的古寺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2至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词或句子,并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交流,并相应板书:破败 品读句子: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1)同学们,你们见过断垣残壁吗,怎样的?(倒了一半还剩了一点的墙壁)

你们见过长满青苔的断垣残壁吗?只有哪里才会长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现在连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可见这古寺——

(2)指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到处,长满了,厚厚)

相机点评:①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②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③断垣残壁,多么危险!

(3)假如你来到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下来吗?

是呀,李时珍怎么会住在这么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里的,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吗?

3、再次快速浏览第2、3小节,想一想李时珍是因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相应板书:一心赶路,齐读,我们还可以将一心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2)小结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吧(生齐读第4小节)

6、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他一点都没有犹豫,谁再来读一读。

三、品读课文第5至12小节

这一晚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看谁看得仔细找得多,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学生交流,师相应板书:生火 烧水 啃干粮 记载草药

3、生活是这样艰苦,李时珍有没有觉得苦,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学生想象说话)

(2)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3)指读并相应点评: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5、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

(1)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他又是怎样来分辨“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

(3)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总结全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以各种方式理解文中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生齐读课题)。2.李时珍是谁呢?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李时珍”。(生简介李时珍,老师及时补充)

3.李时珍的基本情况,我们已经从资料中知道。那么这段资料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什么呢?

(工作量大,时间长,贡献大)

师:这篇课文就选取了李时珍编写《本草》27年中的某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来写的。齐读课题。理解“宿”,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27年的光阴漫长,一天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滴水见大海,从夜宿古寺这件事情上看出李时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怎么样,还要准备一下吗?

1.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做上记号。

2.(1)学生开火车分节读课文。有读错读音的立刻停,有错误吗?正音(或者板书正音)读读。

(2)指读刚才指出来的错字。个别有意思的字可以拿出来说说。(3)难读的段落可以一起读读。

3.除了这些词语以外,还有些词语含义深刻,很有意思,很重要,谁来读读。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察访(1)认读生字词

(2)找找哪些词语不理解。

a.李时珍有个弟子叫——庞宪,他们就成为“师徒俩”

b.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李时珍师徒俩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啃干粮喝山泉水)在课文里哪段?

出示:庞宪用陶碗„„看出什么?(吃不好,睡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c.晓行夜宿:晓:天亮的时候。天亮的时候赶路,夜晚的时候住宿。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读读,这段话写出了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这样的情况时常在这对师徒身上发生。读句子。

d.察”是什么意思?“访”呢? 仔细地搜寻,拜访。

e.断垣残壁,重点是哪个字?垣,墙,矮墙。墙壁破旧,围墙倒塌,一片破败的景象。指名读读有关语句。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古寺的门,„„蜘蛛网。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破庙)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呃逆:打嗝。

涎:口水。酸的事物能够口齿生津。4.认识了字词,这次能读顺吧?

读词语。你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5.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呢?(事情发展顺序)

a.请认真地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用什么来作为事情发展的标识的。把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四个句子划下来,看谁找得全。(添上补充,以太阳与月亮等自然现象作为表示事情发展的顺序。)

出示:表示时间的四句话,读读。‘ 概括为:傍晚寻寺 生火谈话 月下记录

6.按照时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用上句式。_________,师徒俩___________.7.认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书写要求。宿材 徒 尘 煮庙 订 砖 详 扯 8.描红

三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继续熟读课文(2)生字描红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二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用了“傍晚寻寺 生火谈话 月下记录”概括的说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记得怎么说的吗?(生答)

师:一篇长的课文,我们能抓住主要内容,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白,这叫做把课文读“薄”,这节课,咱们反过来,学习怎么样把课文读“厚”,怎样读厚呢,这就要我们深入读书,深入思考,走进课文,走进李时珍,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相信你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走进李时珍)

三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师: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第一小节,看看那些词语最让你深有感触。(生读后,全班交流: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师:李时珍靠自己的双脚,不是旅游不是赶路,他们要到荒山野岭寻查药材,走村窜户访问药效,一天两天也许能忍受,可几个月啊,天天如此,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两个词语,八个字,你读出了什么?(生再谈,齐读这两个词)

总结:短短两个词我们读出来这么多的体会,这就叫把课文读厚了。四 学习第二 三 四小节

师:继续读二三四小节,看看这部分会有哪些词句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流连回味。(生读,边读边划边思考,全班交流)“焦急”,师引导理解:他们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找不到客店更是常有的事,心里应该有所准备,但是还焦急什么呢?(可以看出他一心想的是记录所得,唯恐不能把当天的记录下来)“破败”,引导体会古寺的破败,联系课文后面还有几处写古寺破败的,找出来读一读,师:从这一部分你能读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辛苦)五 学习五 六 七小节

师: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辛苦一天却要住这样的寺庙,大家觉得他们苦吗?再往下读读567小节,你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什么?

(生读,抓住“笑”谈谈读出了什么。抓住“吃点苦”,谈这是一点苦吗?齐读一三小节再次体会)

生填空:怎么会是一点苦呢?可能是————-可能是---------也可能是————————

比较:“家里和破庙”“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

出示:这天忙着赶路,又错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边的雨棚过夜,他想—— 漫天寒霜,冷月在天,天还没蒙蒙亮,他们又要早起赶路,他想————

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在外奔波,喝清水啃干粮,身体怎能受得了,但是,他却想——————

中秋月明,他不禁思念起家中的妻儿老小,他想——————————

师:没有修好本草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宁愿吃苦的信念,他们何以能够饥餐渴饮,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

(生再次体会李时珍是什么样子的人,板书:理想信念)六学习八到十三小节

师:我们再接着学习8到13小节,把感动你的地方找出来,做上记号,仔细体会体会。(生读,谈体会,抓住“端详”“嚼”,体会李时珍对工作的严谨和为万民得福所付出的心血,甚至生命也值得的伟大情怀)

(板书:汗水心血)(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说明此时也已经很深了,(引导看图)同学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天仅仅是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小小瞬间,多少个夜晚他们都是这样度过的,面对一切李时珍只是说__________,正是因为李时珍心里装着万民的健康,万民的幸福,装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止付出毅力和汗水,再苦也是值得的。

师:为了本草,李时珍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请听听世人对他的评价吧!出示:世人对《本草纲目》的评价。七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建议:最好截取一段有关他的电影片段播放或寻找专题介绍他的节目片段,!)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写一些,再交流。)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八、作业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篇6

一、导入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预设:从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感觉阴森森的,叫人恐怖、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师:再读一读,读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

同学们的朗读确实制造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是的,如果我们一个人在荒郊野外的古寺里,唯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由山风呼啸和猫头鹰尖叫所带来的恐怖气氛。但是,彼时,却有一个人的心似“一轮圆盘似的月亮”,他是谁?(李时珍)这时他在哪呢?在古寺。

板书:李时珍夜宿古寺

生读题目,提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生: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师再追问:李时珍为什么要一心赶路呢?

生: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

为了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只好住在古寺里。

出示图片。看着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破败

断壁残垣)那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1——4自然段,照照相关的语句。

二、感受李时珍的生活之苦

交流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厚厚的蜘蛛网。

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古寺的破败?

厚厚的蜘蛛网、断垣残壁、灰尘、青苔

古寺的“破败”不仅在这里体现,下面还有地方得到印证,能找到吗?(相机出示:“皎洁的月光„„;”“庞宪从行囊„„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住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你想到了什么?李时珍修《本草》十分辛苦,是呀,其实李时珍修《本草》的辛苦还体现在吃的方面,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话:出示语段。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气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师:啃的意思是——

生:用力咬

师:为什么需用力咬?

(可能是带的粮食风干了,硬了。可见,他们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太长了。李时珍都近五十岁了,还长年在外奔波,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饿了就啃些干粮,喝些凉水。)

师:这么多的苦,李时珍却不叫苦,还笑问:“庞宪,觉得苦吗?”从以上的苦和笑,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李时珍以苦为乐。)

师:是什么支撑着他这样以苦为乐?

(是他想到修订《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

师:那么你凭什么这样说呢?

(第7自然段。“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是值得的。”)

师:哦,原来李时珍是这样说的,“长年累月”是什么意思?补充资料。那你推想一下李时珍当时说这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吗?

生:坚定的师:好,那么你也像李时珍一样用坚定的语气把这句话告诉你旁边的庞宪们。

生齐读,体会李时珍为民造福的伟大决心。

三、体会李时珍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导入:师徒俩翻山越岭,赶了一天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也该休息了吧?让我们借着月光,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自由朗读8-13自然段

生: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1、师引读:是啊,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的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师:李时珍之所以能做到坚持白天赶路采草药,夜宿古寺还要记下寻访所得,工作连轴转,是因为他说过:“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生: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师:再读一读8——12自然段,说说书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

生:他亲自品尝药草给我的印象最深。

出示重点句子:他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又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师: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李时珍用了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

生:先仔细端详,还不能辨别,就放在嘴里嚼嚼。

师: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么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生:他是为了让他修订的《本草》更加准确,他亲自尝尝,就避免让后人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

其实李时珍这样做是经常地事:出示资料。

此时,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更深的了解,你又想起他说过的哪一句话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此时,你想对李时珍说什么?

(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好医生,你一心只想造福百姓。)

师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险,他早已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再次齐读这句话,读出我们心中的崇敬之情

四:感受不同意境蕴含的不同心境。

师: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我们在意的是夜已经很深了,山风在呼啸,猫头鹰在尖叫,师徒俩是多么的疲劳。而李时珍却只看见什么?

(看见“圆盘似的月亮”,看见“皎洁的月亮”,看见“大好月色”。)

师引说:在这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的深夜里,李时珍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1、他忘记了害怕,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心中只有《本草纲目》。

2、他忘记了饥餐渴饮,忘记了晓行夜宿,忘记了旅途的寂寞,心里只想为民造福。)

师: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要在把今天的寻访记录一一写下来。

小结:“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表面上看,这一段话是景物描写,但联系全文一推敲,我们就知道,句中“风啸鹰叫”写出了李时珍师徒夜宿荒郊的艰苦生活,“皓月当空”写出夜已经很深了,但李时珍师徒人在研究草药。因此,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

再读一读这最后一段话,让古寺的破败阴森,李时珍的执著无悔,都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

总结:正是因为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为民造福的精神,才使他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前后三易其稿。当他最终编定完稿时,已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61岁老人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时珍倾毕生精力和心血的医学巨著吧!

出示资料。

所以,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医圣——李时珍。

板书设计:

饥餐渴饮

修好《本草》

“苦 ”

“值得”

晓行夜宿

为民造福

不怕吃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7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板书贴)

3、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一步要——【梳理情节】(板书贴),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情节?

(板书贴)

察访药材夜宿古寺

啃食干粮寺中谈苦

记录所得品尝草药

4、那么,任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二步啊,那就是——【品悟人物】(板书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李时珍,去品一品这个任务。

二、学习1—4自然段

1、(手指板书)李时珍——投宿的古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破败)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座古寺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4、你从哪儿能看出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预设四处:

第一处:到处是灰尘(多媒体加红)

①你品出了什么?(品出了很破,很脏,好久没人住了……)

②请你读好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第二处:断垣残壁(多媒体加红)

①什么叫断垣残壁?(残破的围墙,倒塌的墙壁。形容残破荒凉的景象。)

②请你读好这个词。(指名读词)你从断垣残壁品出了什么?(旧,很危险)

③请你读这句话。(指名读)

第三处:长满了青苔

①青苔一般长在哪里的?(潮湿,阴暗的地方)

②你品出了什么?(古寺漏雨了,已经长青苔了……潮湿,没有阳光……)

(指名学生读)

第四处:厚厚的蜘蛛网

①你品出了什么?(好久没人住,很脏,荒凉……)

②请你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5、是啊!这破败的古寺——(到处是灰尘),还有(断垣残壁),上面(布满了青苔),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就连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多么破败呀。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

6、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刚才抓住关键词知道了这是一座非常破败的古寺,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板书贴)

7、看看,这是一座多么破败的古寺啊!你觉得李时珍他察访药材的生活怎么样?(艰苦)

8、其实,除了这一自然段能够体现李时珍旅途的艰苦,在第一部分中还有个自然段也能体现,你能找到吗?(出示第一部分)(学生答、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谁也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哪两个关键词能够体现李时珍察访药材的艰苦?(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大家一起。(齐读)任老师今天要教大家用拆字法来理解这个词语。

请你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8、是的,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历经千辛万苦,面对长满青苔,布满蜘蛛网的破庙,他说——出示: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10、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1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李时珍察访药材的那份艰辛。

三、学习5—7自然段

1、李时珍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过夜,这么苦的生活都是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还吃了哪些苦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5到7自然段,谁愿意扮演李时珍?庞宪呢?那其他的旁白就让我们一起朗读,大家准备好了吗?(生读)

出示: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谁来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些苦?

3、预设共三处。

第一处:枯枝杂草,升起火来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很冷,用枯枝杂草生火来取暖)你真会咬文嚼字。(指名读)

第二处:陶碗舀泉水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生活清苦、条件艰苦)你也很会读书。

第三处:啃

①一个“啃”字,你品出了什么?(干粮硬硬的,干巴巴的,可难吃了不喝上一口水,真是难以下咽,放在行囊里好长时间了……)

②请你读这句话。

4、真好,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艰苦的生活。(齐读两句话)

5、小结:冷了烧点枯枝杂草,取暖,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啃点干粮……这样的而生活李时珍怕吗?(不怕)你从哪个字知道的?(笑)你真会抓关键词。(笑)(点红)

6、一个“笑”字,你品出了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7、李时珍这种艰苦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不是)一月吗?(不是)一年吗?(不是)而是——(长年累月)。

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8、谁来读——(长年累月)(生读,师评价:老师觉得这种生活你已经过了3个月了。你已经过了一年了。你已经十年了。)

9、是的,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在外奔波十多年了!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谁也想读这句话?(指名读)我们一起读。同学们,你能想象这十多年李时珍吃了多少苦吗?(自由说)

14、是啊!这么多苦,真的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点红)

15、可是,他觉得值得吗?(值得)他说:但我们——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5、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桌两个人讨论一下。(因为他想为万民得福,自己苦点不算什么,只要万民得福,只要老百姓有病了可以对症下药了,健康了……自己吃点苦是无所谓的了,是值得的)

16、原来他想的是——万民得福啊!(点红:万民得福)

17、是啊!想到万民得福了(放大)他觉得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了。难怪他说引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8、此时此刻,你品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板书:【为民造福】)

四、学习8—13自然段

1、当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让我们走进寺庙看看李时珍他们在干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8到13自然段,找一找李时珍记载了哪几种草药,这些草药有什么药效,想一想他记得怎么样?

出示: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2、同学们都读好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能帮这几种草药找到各自的药效么?(ppt连线)

3、你觉得李时珍记得怎样?(学生汇报:认真,仔细、刻苦、忘我……)

板书(【认真】)

3、刚才李时珍记录的草药,它们的药性和外形都是十分确切的,那么,对于有些比较相似的草药,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找到了吗?

出示: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我们一起读一读。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找找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品一品?(端详)(嚼嚼)(点红)

5、什么叫端详?(仔细地看看)请你做做端详的动作给老师看看?(学生做动作)

6、他仔细地端详之后,有没有分辨出这两种草药呢?(没有),所有他又——(嚼嚼)。

7、大家想想尝草药会有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李时珍作为医生肯定也知道有些草药是有危险的,那他怎么还敢嚼?(他为了分辨清楚药材,让本草纲目更准确,他亲自尝尝,避免后人开错药而出现危险……)

8、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词叫——严谨(板书:【严谨】)

9、不仅仅是这两种草药,李时珍经常亲自尝各种草药。记得有一次,李时珍看到古书上记载曼佗罗有麻醉作用,能使人精神恍惚,严重的会失去知觉。为了验证曼佗罗的麻醉作用,他亲自吞服了这种药,结果昏睡了好长时间才醒过来。

10、李时珍对儿子说的这句话不也印证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1、“嚼嚼”看似简单,却冒着危险。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李时珍的这份严谨的态度。(齐读)

12、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夜已深,但李时珍仍在继续工作)

13、李时珍之所以深夜仍在工作是因为他说过——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4、这一段环境描写虽然没有正面写李时珍,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体会到他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15、现在学完了课文,你一定对李时珍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16、总结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认识了一个不怕吃苦,为民造福,认真严谨的李时珍,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复述课文和环境衬托这种精妙的写作方法。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在朗读声中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最后老师要布置几项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二大题。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人物故事抓关键词

梳理情节品悟人物

察访药材夜宿古寺不怕吃苦

啃食干粮寺中谈苦为民造福

上一篇:部门对优秀员工评语下一篇:火柴作文7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