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共4篇)
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篇1
文章标题: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一、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伤害的故意。伤害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较为严重结果,即轻伤结果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1、结果犯的主观罪过,是行为人对行为危害结果的认识态度。根据刑法规定,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结果犯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对分则规定的危害结
果有罪过。评价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犯罪故意,是要分析其主观上是否对危害结果有罪过,对危害结果是否预见或明知,是考察行为人是否有犯罪故意的唯一因素。
2、故意伤害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严重的伤害结果。故意伤害罪属结果犯,必须要求伤害结果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既如此,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伤害结果发生,因而发生这种结果的,是伤害故意。这种伤害的结果,其实质就是轻伤以上的结果。
有人提出,轻伤标准是专业标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轻伤以上,则很多情况下无法定罪。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任何一种犯罪,理论上均存在罪与非罪的界限,只不过在实践中无法量化而已。比如盗窃犯罪,理论上盗窃犯罪与盗窃违法行为应当存在界限,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找出一个绝对的标准。为了防止滥用裁量权和便于操作,于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范围内就规定盗窃数额在800元以上构成犯罪,其实盗窃799元与800元的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但行为性质却天壤之别。同样道理,理论上身体损伤程度到轻伤应当有一个标准,为了便于操作,有权机关才规定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行为人不能认识到轻伤标准,但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是能够认识到的。比如打人一铁棍,行为人就应当认识到其伤害结果达到严重的程度。行为人可以对犯罪的标准一无所知,但至少他自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判断。当然具体最后是否严重到一定程度,要由法律专家去评判。再如,当胸推人一下,行为人一般情况下主观上就认识不到其行为会达到伤害的程度,其主观上就不存在犯罪故意。
二、实践中是否应当区别伤害与殴打的区别。我认为,殴打与伤害的区别在于:
1>伤害是犯罪的故意,殴打是违法的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犯罪的程度。
2>伤害是指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破坏身体组织的完整。另一种就是损害人体器官的机能。这是对人身造成一定严重程度的损害。殴打是指造成人体的疼痛,但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当然这里说的不损伤人体的健康,是与伤害相对而言,不是说殴打行为就不会造成任何一点损伤,但这种损伤是轻微的。另外,区分殴打与伤害,也不是完全从表面上看对人体的组织是否造成一定的破坏,还要考虑到破坏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单个人行为的认定方面,出于伤害的故意,造成轻伤以上结果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出于殴打的故意,造成轻伤结果的,构不成犯罪,造成重伤、死亡结果,应当以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在共同行为中,若各行为人主观上均有伤害故意,则以故意伤害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若行为人主观上仅有殴打故意,则该行为人不承担故意伤害罪之刑事责任。造成轻伤以上结果的,由该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如何区分殴打伤害故意和殴打故意呢?一是要分析行为人陈述和行为时的言语。二是其客观方面的表现也是认定其主观心态的重要因素,具体应当充分考虑如下因素:
1、打击时使用的工具。有时根据使用的工具即可确定行为人主观故意,如使用铁棍、匕首、剧毒药品等足以致人严重伤害结果的工具。行为人根据一般生活常识,当然能够预见到后果的发生。
2、打击时选择的部位。选择部位是能够反映行为人主观故意,如果选择被害人重要部位,如头部、鼻子、眼睛、耳朵、阴部、胸部等,中心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如果选择臀部、腿部、胳膊、足部等,不足以严重的伤害。
3、打击的力度。
4、打击时所选择的对象。同样打击的力度,对不同的对象所实施可能反映出不同的故意,比如对年富力强的人来说,就是殴打故意,而对老弱病残来说,就可能是伤害故意。因为行为人应当认识到特殊的对象所可能造成的特殊结果。
三、在被害人因特殊体质死亡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为伤害的故意还是殴打的故意。
由于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行为人在不知情时实施打击行为,因打击行为造成被害人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对此类问题定性比较疑难。此类问题中,行为人的打击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上和实践中争议不大。对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罪过和存在什么样的罪过,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同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在本类案件中,不应细分打击行为的性
质,事实上也无法区分殴打与伤害的区别,甚至殴打与伤害并无实质区别。只要出现了轻伤以上的结果,包括引发特殊体质造成的结果,就构成故意伤害罪。另一种观点认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前提必须是故意伤害罪。理由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的……”,可见,致人重伤、死亡的前提必须是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的案件中,若打击行为本身没有造成轻伤后果,即使引发特殊体质造成死亡,也构不成故意伤害罪。
我认为,上述二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第一种观点根据行为结果来决定行为人主观认识内容,与犯罪构成理论不符。对于结果犯主观罪过的考察,必须以该犯罪所要求既遂结果,即危害结果为考察对象。不考察行为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仅以造成的结果来推定行为人主观罪过从而认定行为性质,是客观归罪的表现。
第二种观点错误之处在于把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和致人死亡理解为结果加重犯。我认为,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和致人死亡不是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行为,由于发生了超过基本构成结果的更为严重的结果,而刑法对该重结果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犯罪形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死亡均不是结果加重犯,因为:
1、轻伤与重伤、死亡结果之间不是必然递进关系,轻伤并非是重伤、死亡的必经阶段,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和重伤标准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很多情况下,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不存在基本犯罪构成。
2、伤害结果具有统一性。不管是轻伤、重伤还是死亡结果,都是伤害的结果,不能把伤害的结果分割开来。
3、《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前款罪”是强调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的故意而非殴打的故意,属故意伤害罪主观内容。
关于打击行为造成特殊体质而死亡时主观故意的认定。应当从以下方面分析:
1、行为人的打击行为造成被害人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伤害的故意,但对死亡结果应当存在过失,应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2、行为人不知道被害人有特殊体质,但根据客观情况应当认识到被害人与正常人有所不同而实施打击行为,因该打击行为造成特殊体质发作而死亡,行为人仍应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如某甲抓住一七旬老太太头发而撕扯,造成老太太因紧张、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尽管某甲不知道老太太有冠心病,其实施的撕扯行为也是轻微的,但其主观上明知打击一个七旬老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仍为之,其主观上就是伤害的故意而非殴打的故意。相反,如果某甲抓住一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头发撕扯,造成年轻人冠心病发作而死亡。某甲的行为主观上就是殴打的故意而非伤害的故意,但应当预见造成死亡结果而没有预见,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打击对象的不同有时可以人作为认定行为人主观故意的依据。
3、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有特殊体质而打击,应当承担故意犯罪的责任。造成死亡的,应定为故意杀人罪;造成伤害的,应定为故意伤害罪。
四、故意伤害的过限行为。过限行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全部或部分实行犯超出了原共同犯罪的故意内容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过限行为的犯罪结果应当由过限犯承担,原共同犯罪人对该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过限行为要求行为人原预谋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超出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但在伤害案件中,在司法实践极为复杂和疑难,现举例分析说明:
1、各行为人预谋时均是殴打之故意,而实行犯超出了共谋之范围,实施了伤害行为。如甲在街上闲逛,见一对青年男女在谈恋爱,出于流氓之动机,上前调戏妇女,并对男方推推搡搡,有轻微的殴打行为,如打耳光等,在殴打中,男青年反抗中击中甲的脸,甲疼痛,遂照男青年的脸部猛击一拳,设定造成鼻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或击男青年左眼,造成重伤。
乙主观上仅是出于流氓动机实施的殴打行为,构不成故意伤害犯罪,理由是:
1>乙没有伤害罪之故意。乙主观认识上只有殴打之故意。认定乙的主观故意要综合其他因素分析,如前因、动机、目的、是否携带工具、打击部位、对造成后果的态度等。2>轻伤结果是甲的行为造成。3>伤害后果虽与乙的行为有因果关系,但仅考察因果关系而不考察主观内容违背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因果关系只是犯罪客观方面一个内容,而不是犯罪构成的全部。
2、各行为人预谋时均出于殴打之故意,而实行犯超出了共谋之范围,实施了故意杀人罪之行为。以上述为例,甲被打受疼,遂掏出刀子(乙不知情)将男青年胸部就是一刀,造成男青年当场死亡。对乙的行为如何认定。甲的行为定性为故意杀人罪,而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同上。
3、各行为人均有伤害罪之故意,实行犯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如甲乙均与丙有仇,约定要打断丙的一条腿,并准备有刀具。二人具体实施时,由于丙激烈反抗并打伤甲,甲一怒之下照丙头部猛击一棍,造成丙当场死亡。甲的行为应定故意杀人罪,对乙的行为应定故意伤害(致死)罪,理由是:
1>甲乙二人均有伤害之故意,甲突然产生的放任杀人的故意,该放任杀人的故意与乙没有关系。
2>死亡结果与乙的行为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乙帮助行为,甲的行为就不会实施,故乙对死亡结果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乙对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乙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对死亡结果没有希望或放任的心态,但有着过失的心态。健康权与生命权密切相关,肌体受到伤害与生命受到威胁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作为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应该预见到具体实施伤害行为时很容易演变为杀人行为,且伤害结果也很容易演变成死亡的结果。行为人也不可能控制伤害结果必然或绝对不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乙对于死亡结果只能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这是健康权与生命权密不可分这种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对于死亡结果,乙主观上罪过形式是过失,客观上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应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4、各行为人预谋实施伤害犯罪,实行犯实施伤害行为时因新的动机而单独产生杀人故意,并实施杀人行为,对实行犯应定故意杀人罪,对其他预备犯仍应定故意伤害(致死)。如甲乙预谋伤害丙,并准备作案工具由甲单独实施。甲具体实施时想到丙曾与自己的妻子通奸,于是索性将丙杀死。乙对死亡结果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案例3、4的区别在于,案例3甲是基于原预谋的犯罪故意而过限,案例4是甲基于预谋之外新的故意而过限,同时不排除有预谋的原因成分。这种过限行为在两个无相互联系的犯罪中容易区分,如在盗窃过程中个别共犯过限而杀人,其他共犯不承担过限行为的责任。是不是说,预谋伤害而实行犯过限杀人,其他共犯也不能承担杀人的刑事责任呢?不能,理由是:
1、出于其他犯罪故意实施犯罪时,如盗窃,行为人不可能也不应当预见到会出现死亡的后果,故盗窃犯对死亡结果无罪过,无罪过则无刑事责任。而出于伤害故意对死亡结果有一定预见,上面已经详述,伤害故意本身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的罪过,因此对死亡结果应承担刑事责任。
2、死亡结果与乙的杀人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刑法中因果关系带有必然性,即没有该行为之存在,就不会产生危害结果。也许如果不发生甲乙二人预谋之事,乙可能同样会实施杀害丙的行为。但这种推测已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刑法只讨论已然之事,不讨论未然之事。毕竟这次甲基于二人预谋之共同犯意的基础上而产生,并且利用的乙提供的各种条件。所以,乙的行为也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伤害与杀人存在竞合关系。人的生命权只有一次,甲实施杀人行为就不可能再实施伤害行为。对于甲而言,伤害丙之故意是二人共同产生的,杀害丙之故意也不是以前的伤害故意毫不相干,是在伤害故意基础上更进一步产生杀人的故意,故伤害和杀人互相联系且均不违反其意志。对于乙而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乙都是持过失态度。不能因为甲把丙伤害了,乙的行为定故意伤害罪致死,甲把丙杀死了,即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反而乙的罪行却轻了,明显违背罪与刑相适应原则。当然,如果甲乙预谋后,甲中间放弃了原预谋后的犯罪后又单独产生的杀人故意,则又另当别论。
五、故意伤害罪是否存在未遂问题。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未遂。对于结果犯,出现犯罪结果,是构成既遂的标准,而不是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如果没有出现犯罪结果,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应当以犯罪论处。《刑法》第十三条是根据犯罪的实质和法律内容相结合给犯罪所下的定义,是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基本原则。只要是行为符合该条的规定,达到犯罪的程度,应按犯罪处理。因此,对故意伤害未遂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主观故意是致人轻伤程度的,不存在未遂形态。因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本来就是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量刑也较低,不管其动机多么卑鄙,手段多么恶劣,其未完成本身就足以说明社会危害性根本上说达不到犯罪的标准。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均无未完成罪之形态,就是因为没有造成法定结果本身就说明其社会危害性达不到犯罪的程度。
2>主观故意明确以重伤为目的的,存在未遂之形态。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性质严重的犯罪,且行为人主观上恶性较大,甚至极大。虽没有造成重伤结果,这种情况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得以实施,必然造成重伤结果的出现,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对此种行为不加以处罚,必然不能达到刑法应有的作用。如行为人多次预谋要某人的一条腿、或挖一只眼,或用浓硫酸毁容等手段以报复他人等均属于故意伤害罪。即使未遂,其行为的严重性也足以达到犯罪的程度,应当以犯罪处理。
3>如果行为人没有明确的伤害目的,仅是出于教训、殴打、出气等内容,或其他概括的故意,无其他证据存在重伤目的的,又没有出现伤害结果的,不存在未完成罪之形态。
六、教唆伤害与实行犯故意杀人竟合的处理。教唆伤害犯罪中,实行犯实施了故意杀人,是共同犯罪的过限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刑法学界有的学者把被教唆的人的实行过限分为重合性过限与非重合性过限。我认为,用该理论解决教唆伤害中的过限行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重合性过限,就是指被教唆的人所实行的犯罪与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之间具有某种重合性的情况下而发生的实行过限。例如,甲教唆乙伤害丙,乙却杀死了丙,甲故意伤害,乙是故意杀人,在伤害与杀人之间存在某种重合关系,就教唆犯而言,应视为被教唆的人实行了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所谓非重合性过限,是指被教唆的人除实施了教唆之罪以外,还实施了其他犯罪,两罪之间不存在重合关系。例如,教唆者教唆他人盗窃,而实行犯实施了杀人行为。对于重合性过限,由于过限行为、结果与教唆行为、结果存在一个重合性,故教唆者承担既遂的责任。
《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来源于,欢迎阅读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篇2
一、故意伤害罪与一般殴打行为的区分
故意伤害罪, 是一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而一般殴打行为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从性质方面来看, 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 前者属于犯罪行为, 后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虽然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 两者在行为方面具有相似性, 有些案件中都表现为殴打的行为, 这就使得两者从外观上很难区分, 那么我们在实践中是否可以依据客观结果来定罪呢?即如果客观上造成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就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没有造成上述伤害结果就认定为一般殴打行为。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 刑法强调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所以伤害结果不能成为区分故意伤害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唯一标准。
对殴打行为进行准确定性, 不能仅仅依靠客观结果, 要综合全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严格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区分故意伤害罪和一般殴打行为,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第一, 从侵害客体来看,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健康权, 而一般殴打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二, 从客观方面来看, 故意伤害罪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进行破坏, 第二种是对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进行破坏, 而一般殴打行为往往只会造成他人肉体的短暂疼痛或者使他人神经受到轻微刺激, 并没有造成伤害他人的结果, 但是一般殴打行为不会伤害他人身体不能绝对化, 只能相对而言, 例如, 向他人鼻子打一拳, 造成他人鼻青脸肿, 用手撕扯他人, 造成他人皮肤损伤, 这些行为虽然对他人的健康有影响, 但是我们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行为, 第三, 从主观方面来看, 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具有伤害他人健康的故意,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危害性具有认识, 能够预见其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 而实施一般殴打行为的人, 主观上不具有刑法意义上伤害的故意。此外, 殴打的对象、殴打的部位、击打时使用的工具、殴打的时间、殴打的起因等因素对行为的定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分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都属于结果犯, 一般情况下两者不难区分, 但是如果故意杀人未遂, 被害人没有死亡但又造成了伤害结果, 通常行为人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 会辩解称没有故意杀人的目的, 只是想伤害对方。这就造成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很容易混淆, 如何区分两者成为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的难题。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相同点是客观上都实施了侵害他人的行为, 主观上都存在故意的主观心理, 仅仅从外观行为上看, 两者很难区分, 所以, 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是区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关键。
如何区分是杀人的故意还是伤害的故意在理论上有不同看法, 有的人主张“目的说”, 区分是伤害的故意还是杀人的故意关键在于弄清犯罪的目的, 因为, “犯罪目的是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条件”。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 那么证明有杀人的目的, 就是故意杀人罪;有伤害的目的, 就是故意伤害罪。有的人主张:“认定故意杀人罪, 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 就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有一些人主张:“从犯罪行为来认定杀人罪与伤害罪”。人的主观心理想法是很复杂的, 仅从犯罪行为去判断是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也不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
我认为通常情况下, 区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未遂的过程, 其实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内容的过程, 我们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 同时也要考虑一些特定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定因素来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
第一, 起因。案件的起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人的作案动机, 案件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 还是双方素来有仇引起的, 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行为人有无杀人的思想基础。
第二, 双方的关系。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是好还是坏, 对案件的定性也有一定的参考。如果平时关系很好, 很和睦, 由于一时的口角发生的殴打伤害行为, 这样的情况下, 行为人具有杀人的想法较小。如果是积怨已久的仇人见面发生的殴打争斗行为, 那么行为人具有杀人的想法较大。
第三, 犯罪有无准备和预谋。犯罪有无预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凡是预谋杀人的, 一般都要经过周密计划和准备作案工具。而故意伤害案件, 一般情况下, 行为人不会做过于周密的计划, 更不会选择那些最容易致人死亡的作案工具, 当然, 不能说用木棍就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用匕首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到底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还要结合其他参考因素。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受其主观故意内容支配的, 犯罪有无预谋和准备, 是行为人主观危险性的表现, 也从侧面反映其故意的内容。
第四, 侵害部位和力度。这两种因素最能反映行为人主观故意内容, 同时也能反映行为人的残忍程度。一般情况下, 存在杀人故意的侵害部位多集中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这些致命部位, 一个拥有正常认知的人, 是可以认识到击打这些部位可能产生的后果的, 被害人没有死亡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故意伤害的往往不会选择致命部位, 甚至有意识的避开致命部位, 通过击打的部位可以对当时行为人的故意内容进行一些判断。从侵害的力度来看, 存在伤害故意的, 行为人主观上只是想损害他人身体健康, 不想致对方于死地, 所以犯罪行为也往往会有一定的节制, 存在杀人故意的侵害力度往往是持续猛烈的攻击, 没有节制, 甚至很疯狂, 不致被害人于死地不罢休, 虽然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 被害人没有死亡, 但是, 行为人主观上是杀人的故意。
第五, 行为人平时表现。通过行为人平时的表现可以判断其杀人可能性的大小。行为人平时胆小怕事, 比较老实懦弱或者性格温顺、为人善良, 其产生杀人想法的可能性比较小, 相反一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很凶残、暴躁, 其产生杀人的想法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上面所说的特定因素对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有重要帮助, 但是不能将这些因素绝对化, 在实践中要想区分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 还需要结合全部案情, 综合对案件定性有影响的因素, 不能仅依靠某个因素, 要全面分析案件,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正确区分故意杀害与故意杀人未遂。
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与寻衅滋事造成他人轻伤的
区分
实践中,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往往由于案情相似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交叉, 引起法律适用的争议。故意伤害罪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的结果, 而寻衅滋事罪中的“随意殴打他人”也包括轻伤的情况, 因此,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造成的轻伤有一定的交叉关系, 所以, 两罪在比较相似的案件中很难区分。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可以从客体标准、客观方面标准、主体标准、主观方面标准进行区分。在一些简单的案件中, 单独适用一个标准, 就有可能将两罪区别开, 但是, 在复杂的案件中, 就要同时适用多个标准才能将两者区分。
从客体标准来看,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 侵犯的客体是相对单一的客体, 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 社会管理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的秩序, 也包括人们共同生活形成的生活秩序, 相对健康权来说, 社会管理秩序的内容复杂一些, 尤其“随意殴打他人, 情节恶劣”这类寻衅滋事罪, 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这就很难和故意伤害罪区分开。
从客观方面标准来看, 故意伤害罪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的行为, 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矛盾, 侵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明确性, 而寻衅滋事罪表现为无事生非、肆意挑事的行为, 行为人一般是临时起意殴打他人。侵害的对象往往不特定, 通常是逮着谁就打谁。
从主体标准来看,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包括14周岁至16周岁和16周岁以上两个范围, 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只有16周岁以上一个范围。
从主观方面标准来看, 两者的罪过形式都是故意, 单从罪过形式无法将两者区分开, 因此, 需要考察主观故意的具体内容。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意图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来打击对方, 目的是伤害对方, 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方面的满足, 实质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我认为为了准确界定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前提要依据上述四个标准,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以一些典型案列作为参考, 使理论和司法实务相结合, 这样对案件的定性才会更准确、更科学。
四、结语
在现实生活中, 故意伤害的案件可能非常复杂, 面对故意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要把理论和司法实务相结合, 以法律理论为指导, 深入思考案件中的各种因素, 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肖中华.伤害犯罪定罪量刑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3.
故意伤害类犯罪疑难问题案例评析 篇3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
中图分类号:D92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77-01
一、案件经过
2011年7月某日,张某驾驶汽车拉着杨某、于某在过马路时,因被害人阎某挡住其行车道路而与之发生口角,于是张某下车推了阎某一把,杨某上来打了阎某一下致阎某倒地,后脑着地并发出较大响声。在阎某神情恍惚中,三人将其抬上车后备箱,拉到振工街路旁后抬下车,杨某给阎某聊了几句,看阎某较为清醒,给阎某五十元后离开。约五个小时后阎某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15日后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对阎某尸检意见为:外伤致使阎某脑挫伤、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颅骨骨折诊断成立,阎某为符合头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造成中度颅脑损伤而死亡。
二、公诉机关指控
公诉机关认为杨某、张某以伤害的故意对阎某殴打,导致阎某重伤,并造成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已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以故意伤害罪起诉杨某、张某。
三、案件争议焦点及评析
本案中争议主要集中在:杨某构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的话是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间接故意杀人罪。在对张某的指控中也是存在罪与非罪的问题、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伤人罪的问题。下面笔者对其做简要评析。
争议一:杨某构不构成犯罪。
从不构成犯罪的角度来看:杨某虽然有打阎某的故意,但是并不是要对阎某实施刑法意义上的轻伤以上的打击,对于被害人头部着地的后果杨某是无法预料到的,其主观上没有刑法意义上的故意伤害的故意,主观恶意达不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因此只是一个意外事件,杨某只应该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杨某不构成犯罪。对于杨某把阎某放到马路边离开的问题,因为当时阎某还比较清醒,还进行了语言的交流,也没有特别明显的重伤表现,杨某在给阎某五十元后,时候杨某才离开,杨某的并没有故意杀人的故意,这种先前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因阎某的同意而得到免除,因此杨某并不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综上所述,杨某不构成犯罪,此为一次意外事件,杨某只需要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
从构成犯罪的角度上来看,杨某构成故意伤害罪。我国刑法第14条有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是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故意犯罪中的“故意”,不同于一般生活中的故意,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特定内容,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故意犯罪具有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认识因素的方面,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会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事先必须是具有明确的预见性,这里的危害结果是指广义的犯罪结果,已包括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结果,也包括非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结果。因而这是一种盖然性的结果。杨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对阎某的伤害从认识因素上来说肯定能够认识到对其面部一拳的打击会造成危害结果,在意志因素上,杨某又希望造成阎某的伤害后果,客观上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后果,完全符合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刑法中的“故意”不一定要求其意志上对于打击后果有明确的认识,只需要一种盖然性的认识就可以,而不要求故意造成的危害后果与故意的意志因素完全一致。因此成立故意伤害罪。
争议与分歧二:杨某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从过失致人死亡罪上来看,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是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以至于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杨某应预见到其一拳下去可能给阎某带来严重的损害后果,而其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杨某主观上并没有希望或者放任阎某造成倒地的故意,一般来看一个脸部被打一拳倒地的可能性不大,而阎某的倒地是杨某由于疏忽大意而没能预见的情况,其主观上没有故意。但是考虑到客观上导致严重损害后果的发生,因此构成的是过失致人死亡,而不构成故意伤害。
从故意伤害罪上来看,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认识因素上,犯罪故意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主观上存在着清醒的认识,杨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时明显知道的,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能够预见到脸部打一拳后的严重危害后果,杨某又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犯罪过失则是对行为的性质的认识发生了不应有的认识错误,对于客观情况的判断产生了偏差,杨某对于一拳打下去会照成严重后果应该有预料,根本不是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在意志因素上,犯罪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或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容忍态度,杨某打击阎某就是为了积极追求对其伤害的后果;而犯罪过失则不包含容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志,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主观意愿,是行为人力图避免的,很明显杨某要是力图避免阎某危险后果的发生就不应该动手打他,从此来看其主观恶性较故意较大。可以看出,构成故意伤害,而不是过失。
四、研究结论
笔者认为杨某是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在前面的争议过程中也有阐述,从主观方面来看,杨某有伤害阎某的故意,因为杨某在认识方面上来说能够认识到对一个人脸上打一拳是比较伤害行为,在意志方面希望阎某受到伤害,在目前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这里的故意只需要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自己是一种伤害的行为即可,并不要求其对伤害结果有认识,也不要求其认识伤害的情况和实际照成的伤害一致;另外,过失分为是粗忽大意引起的过失和过于自信引起的过失两种,无论是哪一种过失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伤害被害者的主观上的故意,在這个案子中,杨某主观上就有伤害对方的故意,这一点上来说就不为过失;显然这种伤害不为意外事件,因此构成伤害的故意。在客观方面杨某确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后果,这种后果有和其行为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伤害的主观方面和客观后果是一致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参考文献:
[1]李富强.是意外事件、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故意伤害(致死)[J].检察实践.2005(03)
[2]王英男.浅论故意伤害罪[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3]钱应学、马世俊.关于故意伤害罪及其处理的几点浅见[J].青海社会科学.1981(04)
作者简介:张建智(1990.01—)男,汉族,山东滕州市人,中共党员,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对故意伤害罪疑难问题分析 篇4
认真回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几个典型疑难问题分析》这门课,结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的要求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教学。
回想起来,以往我的阅读教学主要就是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依据我事先拟定的阅读题再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再讲解(生怕学生听不懂占用了较多的课上时间),学生整理笔记。这样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取代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我强加给学生我的解题思路,忽略了孩子们的智慧萌芽。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阅读材料来说,由于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极大,因此对同一个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以后会慢慢地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不能再让自己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培养有独到见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