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共4篇)
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 篇1
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
目的:熟悉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的法律责任
案由:
1.李树林故意销毁会计档案案
犯罪嫌疑人李树林,男,34岁,大学文化,原丘北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大队长。1979年9月至1999年8月,李树林在担任丘北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大队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指使财务人员赵某(另案处理)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贪污公款9.3万元。此案经丘北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并提起公诉。丘北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2.销毁“白条”票证 糊涂4人坐大牢
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4名干部对该室会计手中的“白条”忧虑重重,害怕露馅惹祸,竟指使有关人员将会计凭证一举烧毁。近日,博白县人民检察院因被告人朱汝洪、卢小奎、陈业伟、赵彦生涉嫌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向法院提起公诉。1999年8月,朱汝洪任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后,组织人员对该室下属企业博白县教育服务部的会计账进行清算,经清算认为账目清楚,但存在“白条”的情况。2000年,在教研室主任办公会议上,大家就教育服务部1995年至1998年的会计凭证中存在“白条”现象,是否要销毁有关会计账、票证进行讨论。这次会议后,朱对“白条”深感不安,尽管这些“白条”都是他担任主任前的事情,可以说有“事情”也不是他的责任,但他唯恐被有关部门查出“白条”后遭重罚。
2000年11月间,他指使分管教育服务部的副主任卢小奎组织人员销毁该部有关的账本和票据。后卢小奎纠集赵彦生、陈业伟一起将服务部1995年至1998年的会计凭证,分两次拿到该室办公楼后面的旧卫生间及水沟处烧毁了。
3.王荣彬是四川达县人民银行国库科的会计复核兼票据交换员,1993年5月7日,他利用工作之便,截留上划库款8.3万元,并销毁了上划票据和报表,伪造银行“进账单”,以付款为由,将其转入他的弟弟王荣勇的存款账户上。为掩盖他的犯罪事实,他乘会计科无人,窜入该室,盗出作案的会计档案予以销毁。为侦破会计档案的被盗,地、县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联合专案组侦破此案。专案组的调查,使王胆战心惊,他再次铤而走险,又寻机盗出与8.3万元贪污款有关的会计档案凭证予以销毁。经专案组的精心调查与清查账务,不仅查清了王荣彬贪污8.3万元的犯罪事实,连他在1991年12月12日盗出账本做假账,截留上划款7.89万元的贪污罪行也败露出来。经检察机关批准,王荣彬被依法逮捕。
分析:
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公司、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公司法相关条款明确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因此,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依法保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财务会计报告。只有实事求是地把公司在某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通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财务会计报告反映出来,才能让股东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公司经营效益的好坏以及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实际情况,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财务会计报告既是公司纳税的依据,也是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的依据。反之,如果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将无法保障公司正常运转,对股东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往往是为了掩盖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犯罪分子为了掩盖其贪污、挪用、走私、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行为,往往采取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行为,以达毁灭罪证,逃避刑事追究之目的。
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档案?它包含的内容有那些?它的作用是什么? 2.隐匿或者销毁会计档案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2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2)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3)涂改、伪造档案的;
(4)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
(5)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6)违反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7)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8)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9)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有第1项、第2项、第3项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10)企业事业组织或个人有第4项、第5项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征购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
(11)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并将没收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移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 篇2
会计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核算经济业务、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使命,从古至今,人们利用会计节约支出、降低消费、增加收益,其宗旨是增收节支、提高效益,作为会计人和管理者自然知晓会计的职能、作用和目标,但即便如此,仍有疏漏不能避免。当每年众多单位组织销毁到期会计档案资料时,那些在每个单位看似不多的、即将销毁的会计档案资料。如果把在该年度都到期的会计档案资料全部汇集起来,那必定是堆积如山。如果将堆积如山的纸质资料交给一个造纸厂,恐怕够一个中型造纸厂一年的纸浆原料。人类每天都在追求节约和降低成本,而此一项行为结果,就足以颠覆“会计”二字本身所赋予的超级含义。
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会计档案资料大多以纸质形式存在,这些纸质资料都是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的,既然可以再回收利用,为何一把火烧尽?管理人员的疑虑主要是,如果把到期的会计档案资料卖给垃圾回收站,这种处理方法在会计档案管理政策中没有明文条款规定,卖给造纸厂重新打浆回收利用确实是一种好方法,但也没有成文规定,况且,这些纸质资料给专门从废旧文件中收集商业秘密信息的情报人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来源,不法分子和商业间谍可以借此探秘企业很多重要甚至涉密信息,这样零成本获得商业秘密的机会,不法分子一定不会轻易放弃。为此造成不利的后果。与其如此,为了安全起见,倒不如楚人一炬,化为灰烬。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对到期会计档案资料的销毁处理措施,必须遵循无害化处置、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的原则,大多数单位组织对到期会计档案资料的销毁都是在露天的、宽敞的空地上进行焚烧,为了加速燃烧、促使焚烧彻底,有些单位组织还特意为此够买了汽油等原料,这不仅增加了处置成本,还造成了空气污染。如果采用无害化处理措施,则需要构建专门的无害化处置室、购买有关无害化处理设备,为此,也会增加单位组织的成本开支,并且这样的无害化处理房屋及其相关设备一年才能够使用一次,利用效率很低,从经济的角度,有些得不偿失。
现行的到期会计档案销毁处理程序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结合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等,由财政部牵头、会同各部委及有关机关团体,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共同协商制定到期会计档案资料处理机制,尽快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到期的会计档案资料,在不能全部一把火烧毁的前提下,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对一部分无争议、不容易出现问题、保存良好、整洁规范、字迹工整的会计档案资料可捐赠、转让或售给高等院校会计教学单位,作为会计、财务专业学生学习的模板;其余部分在会计、档案、审计、财政、纪检等主管部门人员现场监督下,出售给造纸厂打浆回收利用,售卖收入记录营业外收入或预算外收入,发生成本计入营业外支出。这样既有利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进行实物教学观摩,也增加单位营业外收支净额,还让造纸厂增加了纯净纸张的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可谓一举三得。
第二,全部售给造纸厂作为材料来源,售卖收入形成单位的利得、营业外收入、或预算外收入,虽然收入不多,但每年都有一笔收入,累计下来也会越来越多,这种做法毕竟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会烟尘滚滚,造成一丝大气污染。
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之我见 篇3
1 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现状
早在1984年6月,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就联合颁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年8月修订),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及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所以,应当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已经有章可循。但是,由于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政策性、业务性、程序性、责任性很强,使大家产生了畏难心理,导致目前没能很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保管的过期会计档案数量很大。如,中原油田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截至2010年12月份,中原油田一个基层档案室库存会计档案就达58215卷,其中,需要鉴定销毁的大约12000余卷,占库存总量的20%。
前几年,面对档案快速增加的现实,我们也曾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开展过几次档案鉴定销毁活动,但主要是针对到期的短期普发性文书档案和一些到期及无法再利用的设备档案,而并未涉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
2011年以前,我们油田虽然有个别档案室对过期会计档案做过一次鉴定工作,但也是只做鉴定而从未销毁,使得这些应该销毁的会计档案挤占了库房容量,浪费了人力物力。
2 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滞后的原因
2.1 工作责任性强,企业领导有所顾忌。在《档案法》第十五条中,对“禁止擅自销毁档案”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在第二十四条中将这种行为明确列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当经过一定的鉴定和审批程序后予以销毁也作出了规定。但以上两个法规性文件却均没有对不开展此项工作的行为提出追究责任的要求,加上对到期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企业领导出于避害趋利的心理,为了预防万一,往往一律从长,一般不主动开展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
2.2 缺乏效益观念,忽视保管产出关系。保管档案需要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等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档案数量的无限增长与有限的保存能力之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既可以通过扩大库房面积,也可以通过对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压缩档案存量来解决。现在企业为了便利和保险起见,往往宁肯增加费用,放弃可能的效益而不想及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
3 做好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辩证统一。关键是要转变企业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观念。档案保管和提供利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需要转变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在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中,要注重保管费用等因素的考虑,适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这对优化馆藏,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应摒弃不计成本、多多益善的观点,要考虑每份档案是否值得保存,值得保存多久。
3.2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便于操作的鉴定制度。档案部门应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企业会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工作标准。在制定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细则时,一要坚持突出依法鉴定销毁的原则,消除怕负责任的心理;二要充分考虑到保管费用因素,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更能体现效益原则。如,中原油田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提高档案库房的有效利用率,先后制定印发了《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办法(试行)》和《关于鉴定销毁1993年前会计档案的实施意见》,对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作出部署。还下发了《中原石油勘探局会计档案电子化实施方案》,决定对各单位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在销毁前全部转换成电子档案保存,以利于解决“有效保存”和“以防万一”的矛盾。
3.3 健全机制,严格按照规定开展鉴定销毁工作。要想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定期开展对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在鉴定销毁过程中明确规定各环节人员的工作职责、应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带来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由档案管理部门和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组成档案鉴定工作小组负责档案鉴定销毁工作,以保证企业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管理效益。
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 篇4
概念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会计档案并非是人为故意制造的,而是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等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过程申自然形成的,是具有合法地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活动的产物。
(2)会计档案产生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故意形成会计档案供人查阅,而是作为一种核算手段,为了处理会计事项的需要而产生的。(3)会计档案是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史料,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通常是由特定的机构组织制定的,而会计档案是由会计人员和经济业务的当事人为体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所形成的。同时,会计档案作为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客观记录和描述,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经济活动情况。
(4)会计档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不是随意保留下来就自然形成会计档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集中保存起来,才能形成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作用:(1)会计档案既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通过会计档案,可以反映出各单位开展经济业务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会计制度的情况。(2)会计档案可以比较详细地反映出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一些情况,如果一个单位存在会计帐目混乱、手续不清、资料散失等问题,可以清楚地从会计档案中体现出来;同时,如果一个单位存在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活动,也可以从会计档案中反映和体现出来。
(3)会计档案可以为国家或者单位提供比较详细、完整的经济、技术资料,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具体经济部门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会计档案可以为国家完善会计制度提供借鉴,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完善会计制度时,可以通过查阅、研究、分析会计档案,找出现行会计制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1)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隐匿,是挂故意隐藏的行为。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会计监督时,将应当提供出来接受检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或者对应当提供社会监督的会计凭证、会计帖薄、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都构成隐匿。
(2)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故意销毁,是指将明知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或者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存档或者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予以销毁的行为。以纵火、水浸、销毁、粘连等方式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毁坏,使之无法辨认,都可以构成故意销毁的行为。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亦可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规定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证据标准
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犯罪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将会计资料隐匿或者销毁,往往仅有被告人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共同犯罪可以有同案人供述予以佐证,单一犯罪则无其他证据予以佐证。从理论上讲,共犯同案被告人供述,无论是关于自己的犯罪供述,还是关于同案被告人的犯罪供述,均为被告人供述,而非证人证言,依据《刑诉法》第四十六条“只有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之规定,要想使证据达到确实充分,只有做到证据补强,即有其他的证据予以佐证。
认定
罪与非罪的界限
【会计档案——故意销毁会计档案罪】推荐阅读:
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_会计学堂08-14
说说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07-28
会计档案销毁流程图08-21
关于销毁到期会计档案的请示11-19
会计档案05-17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档案10-20
传统会计档案05-13
高校会计档案05-20
财务会计档案06-24
会计电子档案性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