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随笔的好题目

2024-07-15

写随笔的好题目(共3篇)

写随笔的好题目 篇1

今收到院党支部的消息,我校将开展“ ”学习教育征文活动。借此机会说一说本人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就是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是党中央和教育局今年提出的。在征文的文件中得知,征文的主旨是引导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生党员深入学习“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强化宗旨观念,是结合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发展要求,而决定在党员中开展的一次活动。

我是级运动与健康学院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体育生,我首先来谈一谈“学校体育”。作为一个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身体健康的高素质和专业性的高级人才。所谓“性命相托”,难道是托给一个也需要医治的“医生”么?所以,学校体育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最基本要素。学校应注重体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不断创新。学校体育改革是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该认识和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过去与现状,和学校体育思想的嬗变的脉搏,分析历史经验教训,是正确开展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与前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体育在形成学生个性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多面性对于提高道德、智力、情感和美感方面的需求与爱好,取决于身体的发展、健康与劳动的协调一致”。“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换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体育是使人的精神生活充实和文化知识丰富的起码条件,

”这里贯穿了苏霍母林斯基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学校体育和学生身体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的任务包括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体育和美育。我国于1951年开始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3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苏联学者凯洛夫在北京体育学院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目标上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强调系统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和纪律性。

我认为,学校的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学校文化软实力,再次才是学校硬件设施。这顺序有些时候好像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学校发展硬件设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条件,但这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学校发展,必须从学生上下功夫,特别是当今大学生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学校应关心每位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当今我国各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和工作并不是很科学。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同时具备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过去的2里,人们认为有教育的人指的是接受过正规知识教育的人。。。。。。今后,人们将还将逐渐认为:一个有教育的人指的是懂得如何学习,

特别是懂得不仅通过学校,而且是在教育以外继续终身学习的人。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在发展和建设基本课程和专业的同时,应该具备本校显著特色的课程和专业,努力在全国打造一个或两个独有的特色专业和课程。比如:可以结合户外运动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开展或发展成一门课程和专业,可设置一门“户外救援”专业。为全国培养具有适应在艰难救援环境下的医护人员,同时具备适应恶劣环境下工作,且具备最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级人才。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传承。如果传承都没有做好,谈何创新。创新是在前人留下好的东西上创新和改进,同时也要了解不好的,这样一来,才知道我们该如何改进和创新。我们学校的口号是:努力打造西南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科大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离不开“传承”和“创新”。

我的好兄弟随笔 篇2

现在翻检起那些青春的记忆,除了有奋斗,还有迷茫、焦虑、挑战、甚至绝望和挣扎。青春的美好在于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不确定的绝望。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又昏天黑地。现在回想起来,唯一的优点就是有着更多犯错的机会。回想起那些年的玩伴,那些年的同桌的你,以及那些年挑灯夜读的日子,其实有些模糊,如同灰白无声的梦境。

有些人十年未见,仍然亲切如故,可以同醉,可以密语。甚至在洗澡堂里也能喋喋不休地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那些清纯的底色其实一直未变,变的只是在底色上涂上各种伪装的涂料,因为这是我们赖以保护自己的不得已。年龄渐大,阅历渐丰,或失意或得意,可我们的友情未变。曾经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说人生需要三种感情:友情、爱情和亲情。最伤最痛的是爱情,最轻松最快乐的是友情,最平淡的则是亲情,而爱情也好,友情也好,最终都将归于亲情。所以,我感谢我那些年和这些年的兄弟,我感谢那些年懵懂的“爱情”,而现在,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之一

其实说起来他们虽然普普通通,但细看却精彩纷呈。每个人都独一无二。

W君应是最显眼的一个。他好恶分明,不稍掩饰,又总是说着“低级”的段子和“犀利”的玩笑。假如需要小聚一下,酒桌上是绝对缺少不了他。三杯酒下肚就指古论今口吐莲花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我有时很阴暗地想:“这家伙是不是太压抑了?生活中无处倾诉?于是你给他一个水桶,他还你一个大海。”可是后来发生的无数的事证明,不是别人让他压抑,而是他压抑了别人,甚至于“抑郁”。曾有某些人被他的“投枪”所伤,郁闷不己。而且W君的话比脑子快,完全的意识流。所以Z小二和Z小三对他的评价是:“指着A说着B实际是说的`C最后伤的是D。”需要说明的是他那一套火力对有些人完全没用,这其中也包括俺。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喜欢我,他以为我们臭味相投,当然我承认就是。所以,当有段时间有人以七宗罪八宗罪讨伐他时,我总是在暗中同情他。

我喜欢W的原因还有是喜欢他的理想主义精神。如果说他满口的俗语,满身的俗气,但我知道他俗气外衣下是纯粹的理想,哪怕纯粹得有点不合时宜。最有趣的是W同学诗词张口就来,最后他承认最爱的一本工具书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后来我特地买了一本,虽然是薄薄的册子,但读起来却时有艰涩。我真佩服他在工作喝酒泡妞打麻将之余,能在枕边搁上这本书,睡前刻苦学习。

W君愤世嫉俗而又不乏智慧,有点像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自命为“牛虻”,说要做一个城邦永不停息的牛虻,刺醒已经酣然入睡的每一个公民。虽然老三更愿意把他形容成一只高昂着头的红脸大公鸡,揶揄他是见人就啄。其实很多人也许不待见他老是黎明就不合时宜地打鸣,妄想叫醒那些沉睡在黑暗中的俗人。W君极反对某党专政,鼓吹民主自由。底我初入股市赔得很惨,他不无讽刺地说:“你不相信某党,倒相信某党的股市?”我郑重地回他:“俺虽没学会怎么赚钱,但弄明白是咋赔的了。”我想若早生60年,这个家伙绝对是一革命家,而且是娶了N个老婆的那种革命爱情双丰收的成功革命家。

许多经典的段子大多与W君有关,妙语连珠口吐莲花的时候就是他最才华横溢的时候,也是我们喝得最爽的时候。其实私下里寂寞的时候,最想找个喝酒胡侃的人就是W君。W其实就这一熊人,他让你有时恨得不行,有时又不屑一顾,甚至开他的玩笑,但从内心里你会发现:这是个可爱的家伙!是个让你长时间不见又非常想念的家伙!

我们这些人,基本上是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那种。有人总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权相交,权去则弃;以情相交,情逝则伤;以心相交,静行致远。而在我的这些兄弟里,都是这样的心态,小鱼兄弟则是这里面最符合这个状态的人。

其实小鱼比俺还大几个月,但他就像气死郭德纲的林志颖,也是一个不老的传说。所以这个家伙老是让我喊哥哥,不过俺可是着实汗颜,要是让外人见了还以为俺是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呢。小鱼同学不只是面嫩,心态也是特别年轻。俺是40岁的外表,30岁的心,他则是30岁的外表20岁的心。

因此他的学生也都把它当哥们,小小鱼同学也在家亲切地喊川哥。有一篇文章说,长相年轻俊美的人大都心善,有佛心慧根,对小鱼同学来说,我以为再准确不过。他是一个温暖的人,如和煦的春风,即使你不意识到他的存在,他无时无刻都在你身边。我几乎从来没有见到过他生气的样子,我怀疑这个家伙前世一定是个高僧,要不就是没心没肺的傻子。其实,笨也是一种品格,恰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经历过繁华和风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这种返璞归真的感受。

小鱼是个简单的人,享受着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即使再近距离拥抱,你也不会感觉到他的硬刺——因为他也许已经把“嗔念”炼化了。不过我感觉到他们这种人也许就是俗世中的菜鸟,面对世间的繁华和苦难,收起所有的羽翼,怡然自得在地上散步、玩耍、觅食。当然,小鱼没有我想的那么深,他才是真正的做着自己,他的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不假思索的行动。

小鱼极具诗人气质:浪漫、纯粹、不多知世事。他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是童贞的美少年。又如乡村的早晨,清凉纯净没有烟火的气息,有点没心没肺的那种。与我们这些堕落的俗人相比,他真正拥有一颗水晶心~通透且坚硬。我以前对小鱼说欣赏他的纯洁,小鱼说这个世道谁纯谁是傻子。其实我知道,他也认可我的说法,我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我也是这样的傻子。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最快乐,一种是智者,一种是傻子。中山君是Z的花名,乃中山居士,不过我们总喊他中山狼。他排行老三,年龄最小,且皮肤颇似夏威夷海滩晒出的亚麻色,故昵称“黑三”。

当年正是小虎队风靡校园的时候,中山君和小鱼都是我们班“著名”的小虎队成员,不过大多数人都调侃Z是怎么混进去这个偶像派团体的,因为另外两人是皮肤白嫩的超级帅哥。每次他们几个打趣Z长得黑的时候,他总振振有词:“俺有老张黑么?”不过自从去年当上局长以来,Z一般不愿意与俺这等小民相提并论了。W君喝多的时候总拿Z说事,什么官宦世家云云,于是遭到小二小三一顿暴尅。我与Z君不是一路人,但我实在是很佩服Z君和小二哥,因为他俩是俺们这儿的成功典范——领导干部。我党的干群关系一贯不和,这在我们这个圈子也充分得以体现。比如L和W在酒桌上总是不失时机地编排两位成功人士,直到L君突然进步被提拔为股级干部,L君忽然对成功人士改变了态度,可见原来对梁山好汉招安的确是社会和谐的不二法宝。

Z君其人最大的优点是稳重可靠,据说他担任着上下三级同学会的秘书长和联系人,如黑脸的宋公明哥哥一样,在江湖上颇有些人缘。及时雨的名头是真金白银换来的,而这些年俺们也着实叨扰了Z君不少。比如W,虽然见面时跟Z老是明枪暗箭,但其实W是很感激这些年Z对他的关照,他俩有点冤家的意思,一辈子争争吵吵,到头来也能“白头偕老”。在我看来,这就是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如同美帝遇到了中国,老是看对方价值观有问题。

L、W和我属于那种小聪明的那种人,自然对Z这种瞻前顾后、慢慢腾腾的做法不深感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至今W还津津乐道的两件事,时不时以此挤兑Z。一件是俺一词难倒中山君,从此羞于学语文。话说某一日在W家闲玩,见桌上有水浒一本,随手拿起问Z:“会读水浒么?”Z不屑一顾:“俺中文本科,岂不会读?”俺翻开一页,指一词“百刂划”问:“怎读?”一时Z窘态毕露,举座无一人会读。俺说:“此词念baihuai,就是咱们这儿的方言!”众皆叹服。从此Z不再称中文毕业,自谦是学语文的。还有一次是某日与诸美女饮,酒至半酣欲行酒令。W问Z以何行令?某美女答:“对诗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到Z了,Z说:“这好象是首歌词哟”。满座皆惊。

当然,类似的蠢事俺还干过不少,W总结:“老张水平高啊,跟学中文的谈文学,跟学历史的谈历史,跟律师谈法律,跟学政治的谈哲学”。现在想起实在汗颜,正如孔乙已沾沾自喜于茴字的四种写法,不过是酒桌饭后的谈资而已。当然俺也有自知之明,比如从不敢跟W谈诗词和保险,因为W是干保险的。

其实这就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区别,而Z是有大智慧的人,有个词来形容他是特别准确,叫“大智若愚”。其实Z起初未必是真正智者,而可能是没有我等的这种小技而认认真真做人做事,终成大事。不过智慧是个综合指标,而情商在此占有大半的比重,老三和小二在这方面比俺高出甚多。

直到多次头撞南墙后,俺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Z君在仕途及人际圈子也算风生水起,不过小二颇有不服,这也正应了同行是冤家那句话。有大智慧的人一般表现为成熟稳重、不出恶言、不出妄语,如沐春风、人皆亲近。不过Z和小鱼显然不是一种的智慧,小鱼的智慧是自然天成,无需考虑,而Z则是厚积薄发的那种大巧似拙。因此Z这样的人虽然表面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其实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空城计——虚张声势。

一个人的好天气杂文随笔 篇3

身边的人都说我是个百年不遇的好媳妇儿,因为我从不顶嘴,一来体谅二老照顾孩子的烦闷,也理解他们抱怨背后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但更重要的是,我真心不会和人争辩,更别说吵嘴,杀敌一千自损八千的事儿只会换来更深的挫败感,所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冲突‘’是我做人的最大准则。

说来奇怪,人的适应性还真是无下限,时间长了,我就真特么的不生气了,但我不想被他们的坏脾气影响。

于是,扎起马尾、背起背包、胡乱套一条泛白的牛仔裤,就像第一次远足的18岁的姑娘,怀着一份发现什么秘密的新奇走出家门,把一切嘈杂与烦恼都关在门里,到街上去,到菜市场去,到公园去,感受着纷纭俗世的烟火气,寻找着春天的浅淡印记——在那枝头零星的嫩绿里、在扑面的湿润的微风中。

一个人,漫无目的,走走停停,看看想想,不需要同伴,这样就少了一份照顾同行者情绪的放松与自在。一个人,更容易忘记时间,也更容易看到自己。

01.自我放逐的日子

我的生命里曾有四年的时间,偏离了既定的人生轨迹,我把那些奇妙的岁月称为“消失的日子”。可是,有些人和事,只有离得足够远,远到蓦然想起,心上不再起一丝波澜,就像在旁观别人的过往那样,你才能足够客观地定义它的存在。

今天,我走在柔柔暖风中,呼吸着街道两旁湿漉漉的泥土味儿,再次不经意间回头望,心湖已无涟漪,很自然很准确地浮出了这样几个字:自我放逐。

可不,日子怎么会凭空消失而不留痕迹呢,它总是刻在记忆的某个深处,许是某种味道(一块奶油蛋糕、一个冰激凌甜筒或是别的什么),许是某个熟悉的声音(故人、情人或不相干的什么人),便会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我就又回到了那段岁月,嗅到了那时风中的气息,原来,我从未忘记。

时光阡陌交错,正是那些年自我放逐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也习惯了一个人行走的寂寞姿势。

2010年,研究生毕业,我终于有了人生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那时,我最大的担心,不是同事们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一份和爱人两地分居的工作,而是去除研究生上学的两年半,从大学毕业一直到考上研究生,总共4年的时间,我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消失了一样,其实那些年,我什么都没做,没有工作,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每天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在街上走,一个人,走到累了,走到天黑,就回家吃饭睡觉。

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从没人无聊到费心去计算,也就没人发现我这个最怕被人揭穿的小秘密。

打记事起,我就是一个喜欢搞小团体的人,在任何一个圈子里,我最急于处理的事情是:不管是用什么讨好人的方式,我都要找到至少一个‘’好朋友‘’,其实,就是找个依赖的对象,这样我才能感到踏实,然后,其他的一切就都不关我的事了,我只活在两三个人的小圈子里,满足于一份自欺欺人的鸵鸟式的安稳。

即使后来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遇事仍无法跳脱行事的奇怪风格,就像一种应激反应的原始本能。

有一天,我终于明白,就像那些走向自我毁灭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即使懂得再多的理论也无济于事(这一认识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与茫然),懂得再多遇事你仍无法控制本能的反应,事件过后,你平静下来,也分析出自己的问题了,但下一次,你还是这样子处世,周而复始,这种既知道病因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很痛苦。想来,这就是所谓的医者难自医吧。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仍对父母抱有一丝难以释怀的怨恨的原因。从小到大的责备、训斥与比较,充斥着我的每一天,我越来越懦弱,越来越不确定,对什么都不确定,患得患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于是,我开始沉溺于自己一个人的小世界,因为我很怕别人不喜欢我,那么,不接触好了,就不会给别人讨厌我的机会啦。我总是这样愚蠢地想。

小的时候看,好像也没什么,小女生的忸怩而已。但是,在大学毕业的那个纷纷投递简历的毕业季,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我很清晰地记得,当我第一次坐在面试官的对面,竟紧张得忘了自己院校的名字。我自己的错愕不亚于在场的每一位面试官。又试了几次,我都是这样无法控制自己地大脑一片空白,也许,当时面试官问我叫什么名字,是男的还是女的,我相信自己都是答不上来的。

那时的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他意识到我的问题,说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开玩笑,我怎么会去呢,我又不是神经病,才不要。但是,通过看书、上网请教度娘,我开始怀疑自己有轻度的社交恐惧症。

后来,我就拒绝找工作了,老公也不敢逼着我去找,但是,不管是同学聚会还是同事聚餐或者出去玩儿,他都会带着我。这个办法很有效,尽管面对的都是陌生人,但他始终陪在我身边,我就觉着踏实。慢慢地,人也不那么容易紧张了。

可能你们(我的为数不多的读者朋友们,对,说的就是你啦,哈哈哈),你们一定会觉着我那几年过得很郁闷,其实不然,我得了社交恐惧症的同时又培养出一种强大的能力:自娱自乐。

首先,我在心里不断对自己说:我很可怜,我病了,要安心养着不能上班。当我完全接受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之后,就不再为自己的无所事事而愧疚,反而觉着很安心,我就应该这样子的啊,再正常不过了。

然鹅,我很懂事,我知道自己不挣钱,所以,除了吃的我基本什么都不买,很多衣服都是大学时穿的,甚至还有几件高中时的,(上中学的时候,我家还是不差钱儿的,正经过了几年好日子,也攒了几件好装备,不过那又是另一个故事啦,有机会我会愿意讲一讲的)其实呐 到现在我估计自己小一半的衣服也都是上学时的旧衣服,竟然没被发现,哈哈。

然鹅,我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慢慢地,我发现了很多不花钱的小乐趣。比如:突然有一天想去逛商场,逛着逛着,发现一家店里的衣服或者鞋子很漂亮,我就会大摇大摆地进去试(这种时候我一点不紧张,真也是奇怪),试了一件又一件、穿了一双又一双,每试一款都要拍照留念,就好像我曾经拥有过一样。

然鹅,在店员第N次去库房给我找下一个款式的时候,我就赶紧穿戴好自己的衣服鞋子,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在这个飞奔的过程中,我快乐地想象着店员出来发现服务了半天的顾客不见了,那感觉一定像是到嘴边的煮熟了的鸭子飞走了一样,我就会特别开心,有一种恶作剧得逞的隐秘的快感。

我也很喜欢在雨里走,雨中的世界干净又朦胧,走在雨里就像是走在梦里一样美好。走着走着,我可能会蹲到路边一只大芭蕉叶子下面,幻想着自己是一个落难的公主等待英勇而白皙的骑士找到我,或者我会蹲在一片草丛中,再慢慢站起来,这时我就是一只被雨水浇灌而瞬间长大了的蘑菇。

如果雨下得太大,或者不想出去玩儿,我就趴在阳台上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着楼下远远近近的人和景物,偷偷听着楼下老太太们吵架。

有一回,我正趴在阳台吃苹果,正吃得高兴,楼下走过来一个老爷爷,他的头上缠着一圈儿泛黄的白纱布,稀疏的灰发顽强地站立在纱布中央,估计好久没洗头了,那样子从我的角度看,就像是一个破花盆子里长了一堆乱草。当他走到楼下时,正好我的苹果也吃完了,我用苹果核快速瞄准破花盆子中央,一下子就投了进去。我赶紧蹲下,听着楼下传来的谩骂声,我都快笑岔气儿了。

还有大自然,春天的青翠,夏夜的蝉鸣,秋天的丝雨,冬日的暖阳,一年又一年,只要没人说我,我就会过得很开心;即使是一个人坐在废弃花园的墙根儿底下,从日出天边到月落星沉,我也会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乐趣。

这样子玩儿了两年,我就结婚了。婚后,老公说:宝啊,我看你也没啥毛病,试着考考研吧,继续读书也挺好,再说,你整天这么瞎晃,我妈看着多生气。

我一想也是,再说,我也有些逛够了,便同意考研。为了让我能每天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公把离单位很近的房子租出去,在一所大学附近重新租了房,又找人办了一张校园食堂的饭卡。

每天吃过早饭,老公要倒两趟公交车去上班;我就背着大书包去上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约么老公下班了就回家等他回来。晚饭后,我们会手牵手出去溜溜儿,偶尔看场电影。那一年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平静之中不乏小浪漫。

后来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老公像父亲一样的包容和支持,我是绝对不会考上研究生的,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工作。

02.工作的奇妙体验

尽管很多人都说不理想,但现在的工作,我还是很珍惜的。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这是一家大型国企,我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员,涉及不到传说中的管理层的“办公室政治”,所以,人际关系相对外面的公司要单纯许多,但对于我这种常年自我封闭的人来说也足够惊心动魄。

记得刚入职没多久,同组的人组织了一次聚餐,还说要去KTV唱歌。没有老公在身边,也没能交到说得来的朋友,我又犯病了,开始莫名紧张,提前两三天就对着镜子练习如何说客气话儿、祝酒辞,甚至练习哪种笑才算恰到好处,还下了酷狗APP.在家里练唱歌。

当那个大家都很开心的夜晚结束的时候,我回到家把自己重重地扔在床上,累得都快虚脱了,没有快乐,只有一种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解脱,还有一丝奇怪的成就感。

那个冬天,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当时的主任(现在是书记了)不知怎么就看好我了,让我和另外的三个同事主持新年联欢晚会。那几个大哥大姐都不写台词,他们都说:小兰妹,你都研究生了,这点事儿指定难不倒你,写好了发给我们,咱们在一起练两遍就行了。没办法,我拿着节目单,写了一个晚上,终于把台词穿了起来,这到不难,难的是站到台上去说。

那些天,我总是坐卧不安,甚至失眠,想象着自己当着上百人的面儿各种出丑,然后我就开始瑟瑟发抖,就像老电影里演的打摆子一样,并祈祷着发生某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那就不能开联欢会了,我也就解脱了。

可惜直到联欢会的那天上午,还是什么事件都没发生,急火攻心,下午我竟莫名其妙发起烧来,我一边哭丧着脸背台词一边虚弱地往脸上抹粉,涂口红,画眉毛,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想到被逼着嫁给老地主的刘巧儿,一时悲从中来,哭得昏天黑地。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儿,竟抱着台词稿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天色不早,我突然有种豁出去的劲头,想着爱咋咋地吧,重新梳妆打扮,又感觉自己像烈士一样要去就义了,竟平添了几分悲壮与崇高。

灯光打亮、音乐响起,不出意外地,我的紧张已达到了极限,两条腿不听使唤地抖个不停,还好当时穿着裙子,离观众又很远,没被发现。

第一段台词艰难说完,下台观看节目的空档,小七(和我一起入职的小同事,因为名字里带个琪字,大家都叫他小七,我们很聊得来,可惜后来他走了,哎,?^?,)拉着我紧张地小声说:“兰姐兰姐,你声音真好听,一会儿我唱歌不知道能啥样儿,我都没咋练呢,要是能像你一样就好了!”

我当时一定嘴巴惊得老大,不敢相信他说的话,我真有这么好么?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紧张得要死,别人也没好哪儿去。一瞬间,我就获得了莫大的勇气,再上台,就好像潜能被激发了一样,或者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整晚下来竟没出一点差错,要知道,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对着麦克风讲话。

现在想起来,这件对于很多人都不算什么的小事儿却成为我的一道分水岭。从那以后,很多不熟悉我的同事见到我竟夸我是小才女(那样子貌似不是敷衍),说我又会写又能主持,我那莫名其妙就紧张的毛病便开始有了质的缓解,也建立了一些自信。

上班一年左右,我怀孕了,再回到岗位已是将近五年后的事。度过了悠长的假期,我好像又被打回原形,莫名紧张的感觉时不时还会来纠缠我,而且,有时紧张的点很奇怪。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小组里有一个妹妹,即使我俩性格并不很合拍,(我觉着她活得缺少了点儿情绪,她觉着我有些傻得很难理解)但至少看着都有点儿闷闷的,也还算说得来。

有个伴儿的感觉就是踏实。于是,我就又开始搞小团体了,什么事儿都不闻不问,有她陪着我就好。她偶尔休假的时候,我就会难过,甚至用一直吃东西来掩饰自己突如其来的慌张。

不过,最近,我看了一句话,深受启发,好像是爱因斯坦说的,大概意思是: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平衡矛盾不让自己摔下来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 前行。我觉着这话说得很妙,形象又准确,简直是妙不可言。

我一下子顿悟了,面对问题,逃避不是办法,向前看,大步走,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固步自封只能做井底之蛙,独自咀嚼经年不变的痛苦,更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快乐。

所以,当然,有时我还是会喜欢一个人呆着,走走看看,享受着只属于我自己的好天气,但更多的时候,我下定决心 要走到人群里去,就像姐姐说的:二宝,别整天一副欠揍的可怜相,你并没有那么差,只是有些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而已。但为什么非得一样呢?为什么总是期待得到每一个人的理解呢?

上一篇:一年级朗诵稿下一篇:第五章调查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