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月考的复习知识点(通用5篇)
高三地理月考的复习知识点 篇1
高三(3)部“一轮”考试后的总结与反思
在“十一”前结束了第一次月考,对刚刚在高三“站稳脚跟”的学生而言,这次月考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检测机会。月考失常 大部分学生出师不利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月考不熟悉,由于月考的考题形式和分值安排都接近于高考,部分学生可能还不是很习惯,在答题时时间分配得不合理,影响了最后的成绩;二是心理因素,可能是因为学生自己太过紧张,求胜的心态太迫切了,再加上马虎,从而影响正常发挥。她指出,既然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学生就应向前看,不要再纠结为何第一次考得不好,不如将这些时间花在分析月考的试卷上,这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做法。
明确月考性质和作用
学校组织月考是希望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让学生熟悉高考的流程和题型,由于学生平时可能习惯了分模块做题,但在对整张试卷的把握上有所忽视,而学校在安排月考时也比较正规,六门考试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类似于高考,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尽快熟悉高考的整体流程,到了关键的高考时不用太紧张,也是一个让每个学生把握在做题时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的机会,哪些题是自己可以看一遍就回答的,哪些是要花些时间来好好思考的。第二是一月一次的考试能让学生有个反思的机会,对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很有利。学生可以通过这次考试找出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积累经验。
而第一次月考主要是为了检验在开学以来的这段时间中学生是否适应了高三年级的学习,是否进入了学习状态。考试内容一般以前一阶段学习的知识为主,多为基础题。有些学生在月考中考砸了,可能是因为不适应月考这个形式。所以陈明青提醒学生,月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阶段性复习效果的诊断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发现。实际上,在高考前的一切大考小考都是为了发现,而不是为了下结论,高考才是最终的考试结果。通过月考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是知识方面的?或是应试技能方面的、应试规范性方面的、还是应试心理方面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月考来诊断和发现,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补缺。
理性看待月考成绩的作用
既然月考是高考复习过程中检查和诊断教与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一种常规考试,所以学生对其目的、功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常的心态。否则,很容易把月考看作是一种负担或给自己增加不应该有的压力。
既然月考是一种常规性考试,所以大可不必搞得过于紧张。只要你抱着发现与改进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月考,你就会觉得每一次考试都是一种收获和发展。月考既是智商的检验,更是情商的考验。通过考试,你会更加全面地发现自己,使心态变得更加成熟,使意志变得更加坚强,让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而如何利用月考的考试结果则是一个是否能科学备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的结果也是复习备考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通常来说,在每次月考前都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学科考试目标,这样有利于自己考后及时找出目标差,然后分析目标差背后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补救。
第一次月考后的困惑
一、第一轮复习近平尾声,我怎么觉得自己没有明显进步?
1、可能因为很多知识耳熟能详,95%以上的知识自己都熟悉,所以听课时应该更进一步深究,课外多与老师探讨,以达到自己全面掌握的目的;
2、自己是否进步,并不一定只看自己考了多少分,分值与考试的难度系数有关,这次600分并不一定与上次的620分差,这一点每次考试完后应注意老师的试卷分析。
3、自己是否进步还有一个可靠的参照系,就是要看自己在班级或年级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那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参照物。这与班级和学校的水平有直接关系。
4、高考录取是看总分,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弱科补救的效果,要特别小心自己学科的薄弱章节解决和程度。因为自己特别强科目与弱科分数总和,往往不比一般同学的两科分值高。
5、如果以上问题自己心中有数了,那说明你特别注重学习过程,特别注重学习的本身,这已是不小的进步了!
二、“一诊”考试后,假期补课没有激情,应该如何做出调整?
1、“一诊”考试的两种结果很影响假期补课状态:考试效果特别好或特别坏。
2、离高考只有240天了,如果放弃了假期时间,下学期一到开学,就处于高考100天倒计时了,所以寒假对高三学生来说,利用好了必将有不少的收获和效益。
3、坚持和信心是高三学生的法宝。
4、从两个方面总结和反思学习方法:一是学习本身的方法,二是追问落实的程度,并及时自我检测,或积极配合老师的检测。
5、调整心态,分析自己的优劣,放大自己的优点,也不放过自己的缺点。
三、有哪些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优方法和手段?
1、学习方法最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发扬光大。探究问题要深入,看问题角度要广泛,解决问题方法要多样,要具备各个学科的基本功。
2、适当加大训练量。自己听懂的,不能算自己掌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训练量,在实践中、在实战中体验,悟出更好的方法,在悟中增长智慧。
3、在每次重大考试中锻炼自己的应试技能,发挥出自己的平时水平。
4、要有良好的考试心态和学习心态,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切忌患得患失分散精力。
5、明白一些简单道理:如果不没有考好,是自己积累的量没有达到形成质变的拐点;天道酬勤,付出终有回报;认真了刻苦了考得好坏是天意,不考大学一样要生活...四、怎样克服数学运算粗心的毛病?
1、运算粗心、看错数据、看漏条件等等粗心毛病与性格有关,所以要从改变性情入手,学会遇事镇静,临危不惊、胆大心细等习惯。
2、做题时精力集中,全力以赴,认真审题,记忆条件,回忆相关知识,力争全面掌握题目已知条件,不错看,不漏看。
3、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很多同学在平时做题时,或者边做边与同学对答案,或者慢慢吞吞地做,尽管当天的作业都完成了,但一到考试要求是在单位时间内要求准确性,就慌乱地应对,故而丢三落四,乱作一团。
4、运算错误不全是运算的问题。运算量大每个人都可能出运算问题,关键是如何回避复杂运算。可能是解决方法不优,导致运算特别复杂;或者算理不佳,绕了不少弯路。因为应该从优化解题过程中想方法。
5、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前段时间有近十名同学,通过每天与老师对题目答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还有意加大平时习题的运算量,这样就很好的 提升了考试时运算信心,成绩不断上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效率才是高三学习的“王道”
在这一阶段,大家通常需要“两条腿一起走路”,在接受新知识点的同时开始第一轮的复习,所以对他们而言,压力还是不小的。但是也不要总是埋头于学习中,适当还是要抬一抬头总结一下前阶段的得失,适时地“升级”自己的复习计划。
千万不要偏科,毕竟一门学科的“跷脚”可能让你与其他学生相差十几分,甚至是几十分,这是很难追回的。此外,提高复习效率也是高三学习的“王道”,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不可能无限延长复习时间,只有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复习。
最有效的高三复习方法
高三的学习,有它的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高
一、高二新课的学习。它更加侧重的是学科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三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这一切的主体都是学生。高考,就是这样一种检阅,学科问题解决了多少,学科问题解决的如何。所以,学科问题解决的好和坏,直接影响高考的质量的高和低。
高三,这样复习最有效
当我写下“高三,这样复习最有效”这个标题时,心里不免忐忑和不安。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方法没有好和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是的,没有哪一种方法适合于所有学生,就好像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医治所有疾病一样。
高三的学习,有它的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高
一、高二新课的学习。它更加侧重的是学科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三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高考,就是这样一种检阅,学科问题解决了多少,学科问题解决的如何,但这一切的主体都是学生。所以,学科问题解决的好和坏,直接影响高考的质量的高和低。
这里就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学科的问题解决呢?在高三,几乎没有人不提倡要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计划解决复习问题。但事实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现实,绝大数学生制定的计划,没有完成或者中途变更。就其原因,是学生的执行力不行?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高三的学习,不复杂。高三的学习,很简单。高三的学习,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哲学存在其中。问题哲学的一面就是,“有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少;没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反之在认知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思考、思索,提不出问题,那么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问题哲学的另一面就是,“有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没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你有问题,你一旦进入了问题领域,你就会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反之,你如果没有更多的思考、思索,提不出更多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没有进入认知问题领域,那么你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当我们立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侯,这样的高三复习最有效!
一、善于整合高中三年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核心,常常需要重复温习高一二已学知识点基本技能,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实现温故而知新,即在原有基础上要有新的发现,这就需要在复习高一二所学知识时,善于镶嵌高中三年所学内容,来实现复习的新意和高效。
二、善于拓展原有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在高一二我们所掌握的方法毕竟很有限,高三学习后无论是视野和基本技巧都得到了 较大的改善,因此,一些高一二必须采用的方法,到现在可以优化和改进,以便减少计算量,提高运算速度,改善学习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要从士兵抓起,提高考试成绩要从一个个知识点抓起。单兵战力训练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掌握每个知识点。要求考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认真做每一道题。努力做到:
1、准确记忆书本上所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
2、准确理解书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
3、完全正确地解答课本后面的复习题。
在做题方面,我们需要做一些配套的单元练习题。完成单元练习题后,对照习题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查找自己在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回到书本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如果是某些知识记忆不准确,就需要加强这些知识的记忆:如果是对某些概念和定理等理解有偏差,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直到弄懂这些概念和定理。然后,再次做单元练习,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复习工作。如果仍然有问题,就需要再次回到课本上进行复习,直到问题解决。
三、善于嵌镶高中三年所有学习技法,造就思维落差
高三第一轮复习仅仅是回顾和实践旧知识是永远不够的,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和更新旧知识,不断造就思维落差,才可能获得新智能。只有在不断发展和领悟中,获得惊喜,才会感受到第一轮复习不是无谓的重复,机械的回顾。高三第一轮复习需要在强化和更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感悟,才能持续不断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题突出,活而不杂,多而不乱
我们提倡高三第一轮复习要整合高中三年所学内容的所有基本方法,但我们并不主张高三复习出现过大思维跳跃,或者主题不突出,甚至没有主题的复习方法。我们所提倡的整合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活而不杂,多而不乱的复习策略。
在演练方面,第二轮复习的习题策略就是进行模拟试题练习。考生在这个阶段可以用成套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这个时期的解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综合题,多做一些综合题,可以增强综合应用多章节知识的能力;另一个是试题-知识对应辨别分析。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试题进行分析,辨别每一道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属于哪章哪节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审题错误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之,高三第一轮复习应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和过关,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巧妙地整合高中三年所有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让每一节复习课活而不杂,多而不乱,主题突出,方法有新意,思维有落差。
高三地理月考的复习知识点 篇2
一、梳理知识, 注重联系迁移与拓展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可以体现高考试题的公平性原则, 也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导向, 因此在高考试卷中, 基础的主干知识往往占到65%~70%。所以教师在二轮复习中仍然要依据课本, 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但要注意这个阶段不能简单地重复课本知识, 要根据考纲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 进行归类和整合。
1.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地理基础知识的网络, 重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链。如气候知识, 在《考试说明》“考试范围”的第一部分中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部分中有“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对这两个知识条目, 复习时可以串联在一起, 形成如下知识链: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影响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使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温与降水的组合 (气候特征) →形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普遍性)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和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特殊性) →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殊性) →除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外, 洋流、地形对局部地区气候也有影响等等。按照以上这条知识链把有关气候的知识从普遍到特殊梳理清楚, 尤其要注意几个特殊气候区的位置、成因, 因为高考试题的切入点常常会落在特殊性的地方。
2.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主干知识, 但很少出现与课本上同样的案例, 所以梳理课本知识时, 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如在复习荒漠化内容时, 应该把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南方地区的红漠化、云贵高原的石漠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从成因的异同、形成的危害、治理的措施三方面探究。要对同类的地理问题进行归类, 并做好知识的迁移、拓展、运用, 使之融会贯通, 才能适应“稳中有变, 变中创新”的高考试题。
3.把课本中的地理原理与生活、时事联系起来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导向, 纵观每年各省区的高考地理卷, 都体现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特征, 选材从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入手, 这类试题在难度上不是很大, 但能够考查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如2013年福建卷第9~10这组选择题, 考到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 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旅游过的人都看到过, 试题让学生判断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意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现实中的自然现象进行鉴定。再如2013年高考全国卷第36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 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 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请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这是从当前我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选取题材, 试题用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设问, 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充分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二轮复习中, 要对近年比较热门的且和地理有关的现象和事件, 让学生从多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因为这些现象和事件都可以成为地理命题的显性或隐性题材, 学生要能用课本中的地理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和事件。
二、提升能力, 重点是读图析图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知识载体, 集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以及考试形式于一体, 因此地图始终是历年地理高考的考查重点。浙江省2013年文综试卷地理部分11道选择题, 有6幅图, 充分凸现了地理的学科特点, 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试卷考查的形式和要求来看, 高考对地图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正确地图信息的基本技能;二是利用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利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学生必须掌握和提高的基本技能。二轮复习 中, 下面四类图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1.经纬网图
这是记忆性的知识, 所以要学生反复练习, 要做到世界和中国任何一个小区域, 给你经纬网图, 都能熟练判断出具体位置。虽然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经纬网读图的要求逐渐降低, 但在复习中, 这部分的训练还是应该落实的。如在中国地理复习中, 可利用小区域经纬网图, 进行区域主要特征的综合复习, 列出一些地区的经纬度, (132°E~135°E, 48°N~49°N) 、 (104°E~107°E, 29°N~31°N) 、 (85°E~95°E, 28.5°N~29.5°N) , 要求学生首先判断出具体位置, 然后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主要地形区名称;②地形特征;③气候类型、特征、年降水量;④主要资源; ⑤主要农作物;⑥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这六方面的分析, 可以把一些主要区域特征概括起来, 让学生充分了解某个区域作为高考试题“载体”的基础条件。
2.等值线图
这类图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灵活性很大, 试题设计时通过一幅等值线图可以多方面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 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值线图的读图技巧, 对各种情境的等值线图进行正确判断, 并解决其中的地理问题, 特别是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如修路, 沿等高线修工程量小, 投资少, 比较安全;引水自然是从高处往低处引;泥石流、滑坡与地形地势及降水有着密切关系等等, 要培养学生把生活实践知识用于读图分析之中。
3.地球运动图
这是大部分文科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图, 浙江省近两年对这类题考查的难度有所下降, 但还是有一道4分的选择题。近两年地球运动试题的形式较前几年有些变化, 试题题干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出现, 没有示意图, 这给文科学生其实是增加了难度, 如果有示意图, 学生可以把读取的信息在图上分析一下, 或进行图形转换, 但无示意图的情况下, 因为文科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 通过题干文字信息无法自己画出正确的示意图, 从而给答题带来障碍。因此, 在二轮复习时, 教师要反复让学生练习地球运动不同的题型, 笔者曾采用每天一题的方式让学生多练、多画、多思考, 熟能生巧, 慢慢地学生对这类试题就不怕了, 读图析图能力、图形转换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渐渐得到提升。
4.坐标图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地理试卷选择题的6幅图中4幅是坐标图, 对于坐标图学生不会感觉难, 但容易错。一是横纵坐标单位不一致时学生易错; 二是当学生习惯的横纵坐标变换时易错;三是坐标图变形为三角坐标、四方形坐标时, 学生分析判断过程中会出现思考不周而出错;四是坐标图的题型, 通常在图和题干信息中隐含着已知条件, 学生往往会因信息获取不全而导致做错试题。因此, 二轮复习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各类坐标图仔细阅读,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各种不同图形的读图方法与技巧。
三、注重方法, 掌握答题技巧和规律
二轮复习, 在梳理好知识的同时, 还是要做一些模拟试题, 使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和答题技能不断巩固和提高。但不要片面追求题量, 重要的是练习后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从中总结归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1.选择题
按照往年的情况, 文综试卷地理部分只有11道选择题, 每题4分, 分值较大, 要取得高分, 选择题的正答率高是关键。一般地理单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选项是明显错误的, 还有一个选项则具有迷惑性, 它和正确选项之间往往让学生难以抉择,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分析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迷惑性”选项的一般呈现形式: ①有的选项作为一句独立表达的话语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的要求不符合;②有的选项虽然是题干提出问题的原因, 但不是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③有的是题干与选项之间因果关系倒置了;④有的选项前半句话是正确的, 而后半句就不对了;等等。
2.非选择题
文综试卷地理的非选择题虽然只有两道, 但分值有56分, 所以学生答好非选择题很重要。非选择题的解答要提高得分率, 首先要从审题开始, 要从试题中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 理解试题的考查要求。其次, 调动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知识, 书写答案。第三, 阐述问题时用词要规范, 思路要清晰, 回答要全面。对一些是似而非的问题复习时一定要理清楚, 如很多学生对热量、光照两个概念分不清, 错误地认为热量丰富的地方光照时间一定长, 光照条件好的地方纬度肯定低等等;还有学生经常错误地认为沿海地区都有湿润气流带来充沛的降水;有的学生在回答人文地理试题时, 用词不够贴切, 如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这三个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但很多学生往往通用, 主要是对产业不了解, 所以对三个词真正的意思不明白。第四, 要掌握不同问题的解题思路, 如交通运输中选线路的问题, 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应包括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
3.平时练习严格要求
教师应要求学生书写字迹工整, 且字不要过大, 过大考试时容易超出答题区域;也不要过小, 过小阅卷老师看不清楚;字迹颜色过分浅也不好, 因为考生的答题卷是扫描到电脑上让阅卷老师批阅的, 因此字迹颜色过分浅容易不清楚。这些规范都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练习, 考试时才能正常发挥水平。
高三地理复习迎考的要求与建议 篇3
关键词:高三地理 复习 要求与建议
【分类号】G633.55
进入高三后,很多同学都觉得文综成绩要提高很不容易,特别是地理是提高文综成绩的一大障碍。在紧张的复习迎考中,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固然重要,但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光凭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独到的技巧、适当的策略,这样才可能尽量少丢分、得高分。那怎样才能少丢分、得高分呢?
首先要明确高考的目标,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能力要求总体来说包括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完整,不会灵活运用,导致学生的成绩总是提不高。要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人将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归纳,与大家交流:
一、熟读考试说明,细研考试大纲
2015年的福建文综测试《考试说明》中指出,地理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难度值在0.55~0.6,考试范围也基本不变。而考试大纲告诉我们高考要考什么,重点在哪,考点有哪些,如一些热点问题:能源、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也是年年必考的。在进入高考总复习之前,教师应仔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分析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侧重点,出题的形式和风格,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要分析近几年来,地理高考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并预测地理高考命题的规律。只有在这些都了如指掌后,才能制定出科学高效的高考总复习策略和计划方案。大方向把握住了,才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方向,如何把学过的地理知识串起来,我的做法是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二、制定复习迎考的详细计划
高三地理分阶段进行,具体要求是:
第一阶段从2014年9月—2015年2月,为知识梳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完成必修1、2、3内容的知识梳理。要求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逐一整理,对相关的地理图表的判断方法进行指导,并用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第一轮复习可以说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这轮复习的成败直接关系着高考的成败。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认真剖析每个知识点,讲清楚每个知识点。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把知识讲透,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举一反三。
第二阶段从2015年3月—4月为专题复习阶段,包括自然地理规律、人文地理事物与原理、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等专题,选择小专题,巩固主干知识,并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理清知识间的联系,逐步构建地理知识的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阶段从2015年4月—5月为综合训练阶段,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答题的思路与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这强调学生要主动反思问题,拓展思维空间,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阶段从2015年5月—高考,为基础回归、综合训练、心理调适的阶段,这一阶段指导学生进一步整理知識,并以地图为载体,图文结合。此时学生的心态也极其不稳定,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调整状态,迎接高考。
三、利用地理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表)的能力
各种地理图表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读图(表)能力的培养,注意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如在复习自然地理内容时,可用一幅幅图形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地球运动图、光照图、大气运动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洋流模式图、地壳物质循环图、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等,当学生一看到地球运动图,马上就会联想到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一看到大气运动图。就会想到大气的运动,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成因、特点等知识。还要记住一些特殊的经线和纬线经过的地形区、大洲、国家、城市、河流、山峰,运用比较记忆和分类记忆的方法,将不同区域进行比较和分类,构建思维地图,从而将许多地理图(表)整合在头脑中,需要用到时再现。
四、提高综合题的答题效率
综合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解题的思维过程是审题→解题→答题,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用准确、科学、简洁的语言或图形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或用科学的地理观评价地理问题和现象。要熟悉试题指导用语,如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地理学科中语言表达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要准确、有逻辑性,即文字表述简洁、科学,不说废话,力争做到规范答题,要注意字迹工整、清晰,还要注意编序号分点作答和段落化,这样阅卷时让人很容易看到关键词,不遗漏得分点。
五、关注热点新闻与地理的关系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大量的图题和材料题都取材于最近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热点等现实发生的问题,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适应高考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习惯的问题。我们的学生 获取知识的渠道是相当狭窄的,基本上是靠老师课堂上来传授的,如果老师本身讲课就是照本宣科,那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所以首先学校家庭社会应该给学生和老师提供畅通的多方的信息通道。其次,教师应该首先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平时在课堂上适时适量地引申一些课外的新闻热点,并指导学生如何用地理学独特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养成用地理的思维观察身边地理事物习惯。
总之,在紧张的地理复习迎考中,只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调适好心态,坦然面对考试,就一定能考出最好的成绩来。
参考文献: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点 篇4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⑴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即地域差异。
⑵表现: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⑶成因:不同地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同。
思考:1、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哪个要素能最直观地看出各地自然环境的的差异?
2、陆地自然带
⑴概念:同类植被和土壤在地球陆地表面呈条带状分布,即构成自然带。
⑵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哪些气候类型?
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那些自然带?
3、南半球缺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低纬度地区最明显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自然带与纬线平行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与纬线平行
1、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
2)基带的确定: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致假如该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 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可以用它判断南北半球吗??)
5、同一自然带随山体所在纬度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
6、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等有关。
1、阳坡高于阴坡
2、迎风坡低于背风坡
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4、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南北向山脉阻挡,多降水2、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
2、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巴西高原东南沿海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受地形的抬升,降水多。
2、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中美洲的东北部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1、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2、沿岸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几内亚湾北侧狭长分布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1、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沿岸有几内亚湾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蒸发弱,降水少
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向赤道延伸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
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1、安第斯山脉阻止向东扩,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2、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使其向低纬延伸。3、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高三地理知识城市专项复习教案 篇5
小专题23 城市 课后练习2
1、当今世界有五大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世界五大都市圈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多选
A.附近矿产资源丰富B.气候条件优越C.交通便利D.均有河流流经E.历史悠久
(2)现今,世界五大都市圈出现的城市问题主要有 。
(3)目前长江三角洲已经具备冲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实力。长江三角洲冲击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劣势在于( )
A.没有起主导作用的中心城市 B.服务范围有限,经济腹地不大
C.圈内人口规模较小,市场狭小 D.城市间有机联系和协作程度不足
2、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1)~(2)题。
(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
(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2)题。
(1)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
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
圈层[ 净增减人口比例(%) 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2)
1982~1990年 1990~20 1982~1990年 1990~年
市中心区 -13.09 -12.06 -3100 -2776
内圈 25.97 30.66 2333 3754
中圈 20.29 52.76 392 1334
外圈 1.58 2.76 12 23
(2)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A.市中心区和外圈 B.市中心区和内圈 C.中圈和外圈 D.内圈和中圈
4、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地租值为ac),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 的影响,受此影响各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大体
呈 状。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 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 (高于或低于)b,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变化的可能原因。
(3)若该市规划在甲、乙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房地产业,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甲城镇应发展 ,乙城镇应发展 。这样决策的理由是什么?
5、下图为某县1963年设县开始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读图回答(1)~(3)题。
(1)将县设置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A、该地为水陆交通枢纽的地区 B、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
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 、有丰富的水能资 源
(2)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冲积北岸所致
C、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冲积北岸所致
D、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3)化肥厂的原料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车间是十分合适的一种设计方案,但下列关于其优点的叙述中有一项是不正确的是
A、设备投资小,灵活性好 B、石油不外漏、损耗小
C、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很大 D、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6、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回答(1)~(2)题。
(1)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A.A B.B C.C D.D
(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读广东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镇驻地应设在居民点 (填代号),理由是 。
(2)根据当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试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镇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以及花卉区的是
A.a和e B.a和d C.b和d D.b和c
(2)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依次选择在(河流自东向西流)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⑤④ D.①②⑤
9、某房地产商欲开发某城市中EF沿线房地产,预先调查了沿线地价,图中正确反映EF沿线地价变化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城市是人类对自然改造最强烈的地方,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具有巨大的影响。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1)~(2)题。
(1)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11、下图反映了某地区不同年份的城镇总面积及其与城镇总人口的关系。从图中可知
A.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密度基本稳定
B.2000年以后该地区的城镇总人口增长缓慢
C.该地区的城市人口密度在下降
D.2000年以后该地区的城镇总面积增长缓慢
12、下图反映了某市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比普通服装商店少
B.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的服务范围比日常用品商店小
C.该市蔬菜食品商店的数目最少
D.该 市的普通服装商店比家用电器商店等级高
13、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1)~(2)题。
(1)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布局
A. 客货物流区 B. 高新技术区 C. 旅游度假区 D. 金融商业区
(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 ① 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
14、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1980年和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比较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评价1980年钢铁机械工业区的区位。
(2)为预防或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城市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图中信息,城市化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
(4)20,行政文教区C以北的广大区域(B区周围)最有可能成 为 。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 商务区 C.工业园 D.低级住宅区
15、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反映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的是 图,其形态特征是如何演变的?
(2)反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的是 图。
(3)A、B图反映的是 的两种表现形式:A是 ,B是 。
(4)B图中①工业区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16、下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D.活动D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17、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
A.青藏高原Y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1、答案:(1)BC(2)城市过分集中,人口稠密,地价过高,不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还出现大气、水、噪声、垃圾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小等问题(3)D
2、答案:B点拨:N地临近大学城和科研所,最适宜建高新技术区。
答案:A点拨:大型零售企业应该选择交通便利、临近消费 市场地区,①处位于城市比较居中地区,交通便利,南部和东部为居民消费区
3、答案:C点拨:通过表格分析。
答案:D点拨: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所以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内圈和中圈。
4、(1)距离市中心远近同心圆 商业
(2)高于 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汇处等
(3)房地产业 钢铁工业 甲城镇位于西南风(西风带)的上风方向,适宜布局住宅区;乙城镇布局钢铁工业,对城区大气污染小。
5、答案:B点拨:这里不是水陆交通线交叉点,所以不是水陆交通枢纽的地区;这里地处长江中游平原,临长江,所以说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但 没有丰富的能源;这里没有石油资源。
答案:D点拨:该县位于长江北岸,属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没有大量泥沙沉积。
答案:A点拨:管道运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6、答案 :B点拨:郊区比城市气温低,A、B、C、D中夏季午后气温最低的是B。
答案:A点拨:卫星城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7、答案:(1)D村 地形相对开阔和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临河临海,有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处多个居民点中间位置,方便与其他居民点联系。
(2)利用光热充足、降水充沛的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利用临海以及陆地河流、水库等水域面积广优势,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淡水养殖;利用临近发达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利用劳动力充足和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建厂,兴建现代工业区;利用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和交通便捷优势,发展生态旅游。
8、答案:B点拨:根据市中心各类用地付租水平和经济地租曲线斜率,可以判断,从a到e分别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花卉区、小麦种植区。
答案:A点拨:印染厂有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故①处为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占地广,运输量大,并且要求交通便利,应布局在城市边缘,靠近主要交通线地方,故④处为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满足人们到城市中心商务区或商业区的需求,必须布局在市中心,故⑤处为豪华宾馆。
9、答案:C点拨:市中心地价最高,向两侧波状下降。
10、答案:C点拨:工业区得到了合理布局,工业污染日益减轻。
答案:A点拨:Ⅱ阶段,城市中心为商业区,居住人口减少,从市中心向外分别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人口密度住宅区最大,分别向市中心和郊区减小。
11、答案:C点拨:城镇人口密度必须经过计算,2000年城镇人口密度为850/1000=0.85,城镇人口密度为1000/3000=0.33,故C对。
12、答案:A 点拨:购物距离越近,说明商店经营的商品越普遍,级别越低,该类商店服务范围越小,数目越多。家用电器商店服务范围大,级别高,数目少。
13、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高技术工业的区位因素。高技术工业要求交通便捷、科技发达,环境优美。N地靠近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水平高,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靠近绿地、湖泊等,环境质量好,适宜建设高技术工业。
答案:A 点拨:大型超市属于商业中心,要求靠近居民区,即消费市场,靠近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者多
14、答案:(1)铁路运输条件较好;位于铁矿区附近;冬季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 (2)加强道路建设,修建高速公路;建设中央广场和森林公园;建设居民小区,将重污染工业迁向西南郊区。 (3)菜地和饲养厂的规模扩大,并布置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4)A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工业、农业、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因素和城市化问题。
15、答案: (1)A 从点状分布逐渐发展为网格状(2)B(3)城市化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4)接近主要交通干线,保护环境
【高三地理月考的复习知识点】推荐阅读:
高三月考地理试题07-31
高一月考的作文08-14
七年级月考的事12-10
好与差?-月考的反思作文700字06-09
记叙第一场月考的作文08-09
记第一次月考的作文12-11
第三次月考的教师实习心得体会08-21
高三第四次月考06-30
高三数学月考总结08-28
高三语文月考1答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