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

2024-09-27

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通用9篇)

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 篇1

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

(一)话题紧扣热点和时代主题:2007年切合奥运火炬传递,2006年切合“八荣八耻”主题,2005年切合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都是命题时的热门话题(跟全国试题回避热点又暗合时代主题明显不同)。

(二)内容上:重视体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三)形式上:从1999 ―2007年全为话题作文,发展已缺后劲,新材料作文或(全、半)命题或为最大热门。

(四)由文体不限到不主张写诗歌,实际上近年广东高考作文根本没有诗歌佳作,“诗歌不限”仍可视为文体不限。

(五)审题向无障碍发展:出题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体现评分标准的考查说明,因为在考查说明中没有一个审题难度的考查,在没有任何审题难度的前提下,着重考查考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考查的点比较集中,考生的竞争完全落在写作能力差距的高下。这种没有难度的考题对于考生来说,竞争的考查点也更集中了。

2008年高考广东作文八大主题预测

预测主题之一:北京奥运参与体验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雅典奥运冠军、世界记录保持者、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冠军最大热门刘翔,开始接触田径运动时,竟是一名跳高选手。刘翔是在12岁时接触田径的,当时他要比同龄人高不少,所以在他进入少体校训练时,选择的项目是跳高,而一练就是三年。也许是刘翔对于运动具有独特的天赋,在跳高这个项目上,他也是不断地进步,并代表少体校参加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一次骨龄测试后认为练跳高不会有太高的成就,刘翔改练了跨栏。此后,刘翔的成绩突飞猛进,成为一代“飞人”,为中国获得无数荣誉,让人最难忘的莫过于雅典奥运会的夺冠和在瑞士洛桑以12秒88的成绩破世界记录。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通常,体育明星们小时候就表现出对某一项目的痴迷:马拉多纳会跑后,就一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踢碎布包的石头;舒马赫第一次开小卡丁车时,只有4岁;老虎伍兹3岁时就玩起了高尔夫。然而,一些体育明星并非“从一而终”,他们有后来的成就,完全是因为当初的“半途而废”。身高2.26米的姚明,小时候练过水球,是“守门员”。水球运动员的确需要身材高大,守门员当然也是越高越好――人高,手长,封堵的面积大。撑杆跳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无数的伊辛芭耶娃小时候练的是体操,还梦想拿世界冠军。假如刘翔练跳高,今生难以成“飞人”;倘若姚明打水球,今日不会成“巨人”。正是因为他们善于根据自己的身体、爱好以及天赋等条件放弃已经取得的成绩,重新慎重选择,勇敢接受新的挑战,才最终成就了日后的辉煌。

预测主题之二:环境社会生活观察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中新社2007年4月10日报道,历时20年、投资1.8亿元的炎黄巨塑在河南郑州落成。这座巨塑高达106米,坐落于中国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它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巨塑前面是15万平方米广场。与此报道相映成趣的是郑州市所属的新郑市始祖山上的水泥巨龙,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与质疑,林业与环保部

门也快速介入调查,使这一人造景观停建并有可能被拆除。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人造景观要注重真正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而不是投资规模、占地面积与高度。数量巨大并不等于价值巨大。自由女神的价值核心是“自由”,当美国独立之后,法国人民为了表达对美国人民的祝贺,赠送了自由女神像,象征着一个民族与它的人民从此获得独立自由,走向幸福。而俄罗斯母亲塑像则是将母亲与民族国家抽象为一尊塑像,它是一个精神与情感的象征。当代人要有当代人的文化自信,不能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重新神化、祖宗化。我们应该让传说成为传说记载在书里,让景点成为单纯的景观留存在大地上,既不要毁弃它,也不要过分张扬它、神化它,不要让历史与传说成为巨大的塑像让当代人仰视,要让人们用一颗平静的心来慎终追远、遥想怀思。

预测主题之三:一种倾向各抒己见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贝塔斯曼书友会与某门户网站读书频道联合举办“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全国总评选活动。在接近尾声的即时投票前20名中,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三位青春文学写手的票数甚至超过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等人,引起网民的激烈争论。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出现这种评选结果非常正常,这说明在当下,时尚文化占据主流,比传统文化受关注度高。至于说谁的作品文学价值更高,要看评价标准。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分层的,非常细致,比如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而在中国,缺乏这样的细分。评选的取向来自大众,这次的评选只代表了参加评选的这一部分人的文学趣味和文学见解,并不能代表大众的观点,更何况现在的评价标准则是精英型的,取向和评判标准的不一致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预测主题之四:一种个案折射时代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7年9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为正值创刊15周年的《美文》发去了她的祝词,很快,这份题词就被刊登在了《美文》9月下半月刊封底的显著位置。祝词中有“《美文》杂志年方十五,风华正茂,英气逼人……”等话,但是有细心读者发现铁凝在“茂”字里多写了一点,草字头下面的“戊”变成了“戍”。

铁凝究竟有没有写错别字,一时间成了热议的话题。经过几天的辩论,目前关于这件事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个多了一点的“茂”字肯定写错了,有《新华字典》为证。一种认为,错没错还值得商榷,因为“作品里有书法家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应该尊重铁主席”。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茂”字该怎样写,本不是个问题。几笔几画,间架结构,字典上写得明明白白,课堂上老师讲得清清楚楚。可在此处,“茂”字的写法,就成了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孩子们而言,此番“闻过则改”,或许更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书法,本是中国的文化国粹之一,绵延数千年而流光溢彩。至少在10年前,人们评判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标准之一就是他“写字好坏”。其实,这就是书法传统深入骨髓的影响所在。但就是这样一个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却在电脑时代、数码时代的蓬勃运动中日渐式微,进而“沦落”到近乎可有可无的地步。电脑时代、网络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效率优先,因此,在什么都可以甚至必须在网络上搞定的今天,客观上已经在推动着人们无须钻研写字的要领与书法的美学。而书法,则成为极少数专家把玩和自诩的贵族化产品。这样一来,书法更加远离大众,更加远离中小学生。当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字都写得东倒西歪,甚至只能依赖电脑才能写字时,那已经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了。

预测主题之五:个性成长自我修炼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梦想成为专业歌手的丹阳市高一学生司马辉俊,将自己创作的歌曲《美丽丹阳》的歌词寄给丹阳市有关部门,他希望这首歌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和市民的认可和支持。从2006年年底开始,司马辉俊就忙着制作歌曲《老外公》并进行网络发行,2007年更是退学在家专心圆梦,想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司马辉俊的做法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议。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当下,“退学”二字总是那般惹人眼。只要有学生主动退学,总会引发一场争论。而且,争论矛头多指向教育,说教育缺乏包容性、不够人性化,等等。那些争论有其合理性,但应该对教育形式多一些建设性评论,毕竟,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大众群体,而非某一个体。如果一味地迎合个体,学校教育的主体也许就偏离了大众教育,教育本身也许就少了一份秩序。对个别学生的退学,没必要大惊小怪,赠予一份祝福就好。

韩寒、丁俊晖曾经退学,他们都成功了!有很多歌手没有高学历,也成功了!而且例子举不胜举。有时候,个性的张扬,不一定要逼迫教育制度让路。就拿司马辉俊来说,他选择退学并不是说放弃了学业,而是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譬如请专业音乐老师指点他,等等。那是他的自由选择,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教育制度。我们都知道,音乐学院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但同样有若干歌手是草莽出身,他们同样演绎出了精彩的人生。退学的人多了,也许更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

预测主题之六:反思经典感悟现实

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山泊劫富不济贫!一百单八将起码有四五十人不是好汉!还有,宋江受招安,不是丑化他!知名学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近来新解《水浒传》,对许多定论作了颠覆性新诠释,在学界引起争议。对中国古典名著及其人物的“解构”在学术界正在蔚成风气。于丹“曲解”《论语》、易中天“歪品”《三国》、胡觉照声称《〈出师表〉做的是皇帝梦》,北大博士檀作文甚至用了一本书的当量阐述李白只不过是个蛊惑仔,凡此种种无不引起热烈的争议,网上网下口水飞扬,一派硝烟弥漫。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导写]古典名著不是块石头,即便是石头也是有棱有角的。单一的、停滞的和被垄断的“名著观”已经不合时宜,今人有权利运用当代思想资源和个人智慧去发掘潜藏名著深处的“宝石”,这其实是一种为名著做文化增量、赋予其现代人文气息的行为。在我们这个日渐开放的社会中,一种深度体制化、头脑被外力所奴役的景观已渐行渐远,这正是解构名著之风行于国中的时代背景。因此而论,当今学者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私人化解读,不仅意味着人的创造性的松绑,更意味着文本的解放。对此,我们确应抱持一种宽容姿态,有的时候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你可以不认同他们的每一个字,但却不能不捍卫人家说话的权力,毕竟,学术的繁荣、思想的破冰,人文的鼎盛莫不由此肇端。

预测主题之七:生活片断有感而发

7.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主题为《你正在为什么而奋斗》的在线调查,9844名参与者中,84.3%的人确认自己“正在奋斗”。而人们眼中的奋斗目标排名比较靠前的依次为“房子和车子(53.5%)、”“更理想的生活(44.0%)、”“成为有钱人(43.70%)”、“找个好工作(23.9%)”、这些贴近自我的现实目标。调查同时显示,年轻人的奋斗目标正在变得多元化,有1268名青年把“人更平等,社会更和谐”、763人把“帮助弱势群体”、715名青年把“国家更富强”明确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调查中,尽管高达69.7%的青年人认为“自己压力比父辈更大”,71.9%的青年依然确认,自己的梦想还在。

请以“我正在为什么而奋斗”为题,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为内容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导写]在这个日益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奋斗目标正变得愈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开始有自我价值的思考。目标多样化是其显著特点,突出表现为思想观念多元,价值取向多变,发展需求多样。只要格调健康,突出关键的时态词“正在”,结合目前个人奋斗目标的实际,大可以各抒己见。

预测主题之八:寓言故事喻人成长

8.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它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它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它咬住撕碎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导写]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巧妙而轻易地让自己的敌人受到惩罚。所以,在遇到坏人坏事、麻烦和危险时切不可自乱方寸,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来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来解决麻烦和危险。当然,在和坏人做斗争时,可不要听信他们骗人的美丽谎言,如果轻信的他们的谎言,受伤害的将是我们自己。

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 篇2

spare time(业余时间), interest(兴趣), hobby(爱好), appetite(嗜好), taste(口味), read novels(读小说), play football/basketball(踢足球/打篮球),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在线聊天), play games(玩游戏), collect stamps(集邮), make e-friends(交网友), enjoy popular music(喜欢流行音乐), 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develop an interest in(在……方面发展兴趣), be fond of(喜欢……), be keen on(喜欢……), have love for(喜爱……), have a taste in(对……有兴趣) 等。

话题二:劳动与劳动观念

work(工作), be at work(在工作), work hard(努力工作), produce(生产), worker(工人), labor force(劳动力), voluntary labor(义务劳动), 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physical labor(体力劳动), mental labor(脑力劳动), labor viewpoint(劳动观念), Labor Day(劳动节), workday(工作日), means of labor(劳动方式), honorable(光荣的), be devoted to(奉献于), value(价值), earn money(赚钱), personal interests(个人利益)等。

话题三:创建和谐社会

harmonious(和谐的), friendly(友好的), civilized(文明的), honest(真诚的), credible (诚信的), be public-spirited(有公德心的), balanced(平衡的), be in order(有序的), peaceful(和平的), live in harmony(生活和谐),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等, help each other(互助), care for each other(互相关心), have deep love for (热爱), be concerned with (关心), build(创建), cherish(珍惜), take an active part in(积极参与),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moral(讲究社会公德),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save energy(节省能源)等。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can be achieved by hard wok……可以通过劳动获得。It is difficult to find work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在当前形势下,很难找到工作。It is honorable to………是光荣的。If everyone…for others and the society, our world will be…如果每个人为他人和社会做……, 我们这个世界将会……。Everyone should…and devotes himself to building our motherland into a strong country.每个人应该……,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话题四:招聘与求职

employ(雇佣), look for(寻找), take in(吸纳), full-time(全职的), part-time(兼职的), well-paid(薪水高的), be paid by the hour(按小时发工资), requirement(要求), résumé(个人履历), schooling(受教育情况), subjects(课程), working experience(工作经历), qualification(合格证明), transcript(成绩单), health(健康状况), present address(现在通讯地址)等, apply for(申请……), graduate from(毕业于), major in(以……为专业), degree(学位), scholarship(奖学金), good grades(良好的成绩), favorite(最喜欢的), be skilled in(在……方面熟练), be good at(擅长……), experienced(有经验的), confident(自信的), 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英语和计算机能力), healthy(健康的)等。

话题五:中学生的健康问题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身体与精神状态), un/healthy(不健康/健康的), overweight/fat(肥胖的), thin(瘦的), near/short-sighted(近视的), mentally unhealthy(精神不健全的), normal(正常的), abnormal(不正常的), energetic(精力旺盛的), unhealthy eating habit(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eat much junk food (吃太多的垃圾食品)等,stay/keep healthy/fit(保持健康), build up ones body/improve ones health(强身健体), enough sleep(充足的睡眠), 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proper diet(合理的饮食), good living habits(良好的生活习惯), lose weight(减肥), remove heavy burdens(减轻负担), be good for/do good to(对……有益处), nutrition(营养), go on diet(节食), form a… eating habit(养成一个……的饮食习惯) breathe in as much fresh air(多呼吸新鲜空气)等。

话题六:环境保护

pollute(污染), Waste is scattering here and there.(到处撒满了废弃物。),protect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send out smoke and poisonous gases into the air(散发出烟和有毒气体), cut down trees(砍伐树木), pour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s(把废水注入河流), It is a shame to throw rubbish around. (乱扔垃圾是可耻的), form good habits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养成良好的习惯来保护环境),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rare animals(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稀有动物), take good care of our forests(关心我们的森林), plant more tre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多植树来改善环境), The terrible pollution have done great harm to us as well as to the surroundings. (可怕的污染已经给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话题七:校园文明与安全问题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学校规章制度), obey(遵守), observe(遵守), keep/observe discipline(遵守纪律), behave well(表现良好), be neatly dressed(穿戴整洁), respect ones teachers and parents(尊敬师长), be on time(准时),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保持环境干净), civilized(文明的), break the rules(违反规章制度), spit(吐痰),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乱扔垃圾), 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 get in line (插队), fight with sb.(与……打架), punish sb. for (因……处罚某人)等。The students are told not to break any of the rules of the school. 学校要求学生不要违反任何规章制度。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学校期望学生……。It must be made clear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学生应该……。…is of no good to a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对创建友好和谐的社会是毫无益处的。It is honorable to obey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our school.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光荣的。It is worthy of praise to………是值得表扬的。It is shameful to………是可耻的。What we should do is that… 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

话题八:友谊

get to know sb.(认识某人), know sb. really well(熟知某人), make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a strong personality (一个很强的个性), personal matters(隐私), friendship(友谊), friendly(友好的),a close friend(一个亲密的朋友), trust each other (相互信任), precious(珍贵的), worthy(有价值的), understanding(通情达理的), share …with sb.(与……分享……), be loyal to(对……忠诚), keep in touch with sb. (与……保持联系), keep company with sb.(和……结交), stay best friends with sb.(和……保持很好的友谊)等。在描述此话题时常用的句型有:

1. Friends give us…朋友给予我们……。

2.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you can…

一位好朋友就是一个我们能够…的人。

3. The first time I met…, he was…

当我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他……。

4. Friendship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友谊在……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5. You can…to be a good friend.

你可以……来成为别人的好朋友。

6. We can turn to…when we feel down.

当我们心情糟糕时,可以求助于……

7. …makes a good friend. ……成就好朋友。

8.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知。

9. …is one of the things people value most in a friend.

……是人们在朋友身上最重视的东西。

10. …have a friend of…years with sb.

高考作文预测热点话题 篇3

有人说,要把自己看成单数,因为每个人都那么独一无二。

有人说,要把自己看成复数,因为离开了群体,你将一事无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即将参加高考的青年学子理应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理应对集体主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崇高精神进行思考,当然也包括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树立。这个作文题借“单数”与“复数”两个概念引导同学们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如果单向审题,可以有观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言下之意就是鼓励张扬个性、拥有自信、特立独行;或是“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群体”,言下之意为感恩他人、融入集体、珍惜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更好的是将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起来,比如,在个性的前提下讲求集体的融合;虽然个性的突出在创新的时代十分必要,但家国的振兴更需集体的力量;个人不自由,集体无意义;等等。如此,既张扬个性接地气,也弘扬集体主义提升格局。

【佳作赏析】在森林中骄傲生长

人从一生下来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与周边的人或事物发生联系,由此交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生活的网。尽管我们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但我们也不能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我们要在群体之中,造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可以把每个人都比喻成一棵树,“独木不成林”,只有千千万万的翠绿汇聚在一起,才能勾画出那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足球比赛的胜利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付出,拔河比赛更需要大家的齐心一致、拼尽全力。可见,我们无法脱离群体去进行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这或许是自然万物运行必须遵循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姹紫嫣红的鲜花总是簇拥在一起,天空中的大雁总是成群地翱翔。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项工作的完成也离不开他人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群体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在强调复数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对单数的否定呢?实际上,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在群体中,同样可以造就独一无二的自己,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看成单数体现在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这实际上是许多人的生活的一个写照。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除了要编织与他人相联系的网,还要酿造属于自己的蜂蜜。我们应该是辛勤劳动、勇于奉献的。在某些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沉思,去追寻和探求那蕴藏在自己体内的能量,去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

由此观之,群体与个体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群体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而个体的发展要致力于为群体做贡献,从而推动整个共同体的发展。

千万的翠绿汇聚成一片森林,我们在森林中享受惬意的阳光,品尝清晨的露水。于是,我们也在骄傲地生长,用我们的枝繁叶茂为人们带去阴凉,为雄鹰带去歇息的地方,成为森林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

【点评】

高考英语话题作文热点预测 篇4

1. 你目前的情况;

2. 国内疫情的控制情况;

3. 你学校的情况。

注意:

1. 词数 100 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传染病 epidemic

Dear Joh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tter concerning my recent situation. The good news is that I

am very well and the epidemic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basically under control. My life is back on

track now. Our school has started and we are finally able to return to classes, though we still have

to wear masks.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courses we have missed, we need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to make up for them. In terms of personal protection, I am still very careful. After all, the

epidemic is still spreading worldwide.

How are you doing?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Hua

高考作文热点预测 篇5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一、审题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名言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我们需要在分析各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组合。而理解名言的大意是触发联想和思考的前提,是准确立意的关键。

三则名言均与“信用”有关。第一则材料大意为: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第二则材料大意为:做人没有经常的信用,做事没有经常的道德,只要利益在的地方,没有不竭尽全力的,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说是小人了。第三则材料大意为: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用。行动了不一定非要有结果,只要符合道义。

第一则强调人要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无以立足。第二则强调,没有信用和道德,只贪求利益就是小人。第三则强调“义”,不必完全守信,一方面要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义”为原则通权达变,义才是根本的原则,言行只是手段。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三则名言各自侧重的角度,分别立意。也可以综合三则名言辩证综合立意。

二.立意:

根据材料单则立意:(1)坚守诚信,立身做人。(2)信用是人生名片。(3)讲信用、守道德。

综合三则材料综合立意:(1)辩证看待诚信。(2)以“义”为本,坚守诚信。(3)“信”与“不信”,以“义”为准。

【佳作赏析】:唯有诚信,行稳致远

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汉代韩婴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认为弱水三千只取诚信来饮,才能让人生得到的发展,国家得到最快的进步!孔子认为人失去信,就不能成为人;荀子批判那些唯利是图、失去诚信的小人;孟子提出符合义的诚信才是真正的诚信,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诚信是至暗时刻的一盏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正如荀子所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人人都是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小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这个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往昔的苏丹红、地沟油、大头娃娃的食品安全事件依然令人深思,现如今翟天临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高深的学术层面,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名不在大,守信则成。诚信是各个群体都应具备的修养,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浩渺无行极,扬帆但信风。诚信是舟行海上的顺风,让人生的航船行得更远!

“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如是说。孔子感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们都把诚信作为为人的根本,绝不能失去的原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诚信是亲子之间的必需品;尾生抱柱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诚信是爱情的起点;一诺千金的季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与朋友交的方式,如果说丢失钱财悔一时,那么丢失诚信则悔一生,所以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长帆当破水,鸥鸟会凌云。诚信更是国之根本,大国风范的所在!

诚信既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更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有晋文公在战场上兑现退避三舍的诺言,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今有国家带领全民奔小康,异地搬迁、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等年度热词,是国家用行动实现承诺的表现,面对百姓建立信誉,才能形成政府公信力!诚信是国家赢得人心向背的基石,恰如王安石当年曾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200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大预测 篇6

社会热点“拼爹”背后的冷思考。

【预测依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大国崛起》、辽宁卷《高晓松醉驾案》等社会热点作文。

【2012高考金题预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楚天金报》报导,武汉一家长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设计名片,详细标注自己的“身份”。该家长坦称,如果幼儿家长有一定的官职、地位,或者经济条件优越,老师就可能给予孩子更多关注。

2011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叔叔奥扬戈·奥巴马酒醉驾车案在马萨诸塞州开庭审理,当天他在辩护律师的陪同下来到当地法院,进行庭审。但这位总统叔叔始终没有表明“我侄子是总统”的“身份”。

2011年春晚,农民工“身份”的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让无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为何“情不自禁”,显然,真正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两位歌手的朴素酣畅,也不仅仅是俩人人格精神的坚韧执著,而是《春天里》唱响了“草根力量”崛起的乐章。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 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关注现实的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学生能轻易地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并提取出关键词“身份”。

“身份”隐现于诸多新闻事件中 ,从“你是哪个单位的”的骄横,到“我爸是李刚”的张狂;从“蚁族”艰难的处境,到对“阶层固化”的焦虑;从个别地方招录干部子女的红头文件,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基于不同“身份”之上的生存状态。身份,已成为标签,成为尺度,有人想炫耀它,有人想掩盖它。本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一、论述“身份”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及现实状况。

二、论述处处讲“身份”的利弊,辩证地看待“身份”。

三、思考“身份”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比如教育、历史、文化等,并以此呼唤公平、和谐等。

四、“身份”折射出的是这个社会的国民心态及文明发展程度,由此可反思工业文明下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和素养迎接未来的发展。

【佳作展示】

百年前有孙中山之喟叹“大清国人人有病,乃愚昧、封建之病”;今有作家许宏语曰“中国人,人人皆有‘两性人格’之病”。中国人,何病之有?只因那荒唐的“身份”意识,把国人弄出了个“身份之病”,人人都病得不轻。

身份非毒,却胜似毒。“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自先秦之初,“硕鼠”的肆无忌惮,至魏晋之交,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专权垄断;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忿起呼号,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落魄凄凉……

及至当下,身份之差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刚事件的热议纷纷,除了因为他开车撞倒人之外,更因为他的身份——官二代;郭美美母女遭到铺天盖地的批评,除了因为她们肆意地炫富之外,更因为她的“身份”——中国红十字商会总经理。所以武汉一家长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设计名片,并详细标注自己的“身份” 也就不足为怪了。

身份,即名也。有人用名为自己谋利,有人却视它如粪土,依旧在名利这些烟雾中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恬淡的生活。

有人称她是著名的大作家,她却说“配不上”;有人赞她的书十分畅销,她却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草尖上的短暂时光”。她有好多身份,作家、翻译家、钱锺书的夫人,但她一生中,只在乎那最后一个身份,她就是杨绛。拒绝记者,拒绝出席作品研讨会,她拒绝了一个作家都该做的事情,年近百岁的她,全心全意地存在于钱锺书夫人这个身份中。

然而,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因为“身份”而被拒之门外呢?一大批“蚁族”在就业的巨大压力下踽踽独行;高考招生多少高校考的是“爹”而不是学;多少农民工子女还在城市人冷漠的侧视中巴巴望着学校的门槛。所以2011年春晚,农民工“身份”的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让无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他吹响了“草根力量”崛起的号角。

身份不是才学,它推动不了社会的进步;身份不是美德,它辅助不了灵魂的发展。众人只会对炫耀身份等现象予以谩骂,却不懂得对此施以解决之良方!众人只云为富不仁之可恶,却忘记了自己也在附庸权势,众人只知制度、人心之缺憾,却不知身份之病乃是国人之剧痛!

我们应该以思想和社会舆论为武器,用思想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重视身份问题造成的危害,用媒体及其他方式监督那些有身份的公仆们,减少贫困差距,消除不公平现象,慢慢淡化人们的“身份意识”。

让我们用“公平”来化解正在恶性循环的“身份”问题,为共创干净的蓝天下的和谐社会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点评】

文章从孙中山的喟叹入笔,分析了“身份”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并给予批判,然后联系现实,正反对比,指出滥用“身份”标签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方法。文章立意深刻,切中时弊,内容充实,说理完整,实乃上乘之作!

英语高考作文话题预测 篇7

Walking along the beach, we can see the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standing like a gia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uangpu River. It‘s visit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every day.

The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which can be seen from far away, is 468: meters tall, It‘s the tallest TV tower: in Asia and the third tallest in the world.From the TV tower, we can get a clear view of the whole city. Its construction was started in 1991 and completed in 1994. Soon after that,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Now it has become the centre of the culture, entertainment and tourism in the city of Shanghai.

The Shanghai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is the symbol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udong in recent years. We‘re all proud of it.

这篇“东方明珠电视塔(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高考英语作文范文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考生们不妨就这个话题来写一篇这样的作文,看自己写得怎么样。

二、话题预测:调查报告

【预测作文】调查报告――[报告]

【猜题理由】高中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实践性,做调查是一种很基础的应用形式。调查报告也成为高中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文体,作为近两年越来越盛行的文体,高考英语作文也不能避免调查报告。这不仅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考察他的逻辑思维,严谨。

【预测题目】最近,你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成员就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看法在同学中间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报告的开头已给出。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连贯。

I recently surveyed my classmate s about their views on the new English textbo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范文】

高考英语作文话题预测 篇8

【题目要求】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会将举行“诗歌朗诵大赛”(Poetry Recitation Contest),邀请学校国际部学生参加。请你根据提示写一则通知.内容要点包括:

1. 大赛的目的;

2. 大赛的时间、地点;

3. 朗诵内容:唐诗宋词(Tang and Song poetry)。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内容连贯.

【范文】

Notice

Aiming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tudent Union is to hold Poetry Recitation Contest.(大赛的目的)

There is no doubt that reading poetry reflects on th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in ancient literature.【高分句型一】 As scheduled, the contest is supposed to launch on June 6th, at the school Lecture Hall. Students from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are expected to take part. Additional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should prepare Tang and Song poetry. Not only can the contest cultivate the habit of reading classic works but also arouse the interes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高分句型二】(大赛的时间、地点以及 朗诵内容)

Hopefully, you will benefit a lot and be immersed in the world of fascinating poetry. Your participation will surly make a difference.(鼓励参加)

2008年高考热点文综专项练习 篇9

【背景材料】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007年8月8日,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曾庆红率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内蒙古自治区60年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创造性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手足情深、鼎力相助的结果。60年来内蒙古的历史性巨变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内蒙古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综演练】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略图(见右图)

材料二 科学家在对图示A地调查时发现,由水源所在地向外观察,地表植被在很小的空间范围也会出现变化。其中水源地附近的土地几乎完全裸露;在距水源地约200米左右,能看到一些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到1000左右,才出现草本植物与灌木。

(1)简要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2)图中B是草原钢城__________,简述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材料四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情况

(3)材料三中规定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施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4)何谓民族区域自治?内蒙古自治区是何时成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

材料五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

材料六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七 60年来内蒙古的历史性巨变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内蒙古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5)结合材料五、六,说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

(6)结合材料七,运用有关民族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开创内蒙古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答案:

(1)原因:过载(或过度放牧)导致水源地附近植被破坏。策略: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

(2)包头 有利条件:附近有白云鄂博铁矿,原料丰富;邻近煤炭产地,能源供应充足;有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目的:实现共同繁荣。

(4)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时间:1947年。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①各民族的文化总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保持社会稳定。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6)①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高度重视和关心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②要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发达地区要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援,各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杭甬运河改写千年古运河历史,将成浙江经济“发动机”

【背景材料】

2007年12月29日下午,浙江隆重举行杭甬运河改造工程基本建成庆典仪式。杭甬运河贯穿浙江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和宁波三大地区,跨越钱塘江、曹娥江、甬江三大水系,素有浙东“黄金水道”之称。全线改造杭甬运河,不仅将为浙江开启一个浩然的“运河经济时代”,同时将京杭运河向东延伸近240公里,与大海相连,改写了千年古运河的历史。

【文综演练】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杭甬运河贯穿杭州、绍兴和宁波地区,沟通了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长239公里,其中杭州段全长56.5公里。今后从山东、江苏、上海、宁波—舟山港运来的煤炭、钢材和化工原料以及出口成品均可通过水路直达杭州,而杭州的货船以及萧山工业园区的各种出口物资也可以通过水路直接运到宁波港。

(1)杭州与宁波之间已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联系,为何还要对杭甬运河加以改造利用?

(2)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杭州是受咸潮影响较大的城市之一。在我国,为什么咸潮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咸潮对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四省二市,沟通五大水系,全长一千七百余公里。

扬州大运河连接南北,既是交通要津,四方财货骈集,南北商贾争赴。尤其以两淮之盐、江浙之丝更是有极大的利润。……作为大运河的中枢,扬州既有“腰缠十万贯,跨鹤下扬州”的富豪,更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文人。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扬州在唐朝后期成为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 《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9月8日报道,京杭大运河沿线17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发展运河沿线城市特色文化。

近年杭州市运河指挥部将运河杭州段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初步整理为十类,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古桥古井、古宅、古建筑、古塔、寺庙、书院及藏书楼、石刻碑碣、近现代史迹、古街巷以及其他各类遗迹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杭州市积极参加运河申遗活动的历史原因。

材料四 浙江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但资源在外、市场在外,潜在的水运需求十分巨大。水运成本低廉,运能巨大,又能节约土地,减少污染,更何况通过运河改造,能综合利用水资源,在航运之外兼防洪抗旱、灌溉农田之功效。因此,不少有识之士一直以来大声疾呼重振内河航运。交通部门也积极研究准备改造杭甬运河,提高通航等级,适应现代化航运需要。

材料五 杭甬运河穿绍兴而过,为振兴绍兴内河航道注入了活力。水乡绍兴将实现从没有深水港到拥有深水港的跨越,绍兴将从单一的内河运输向“江河海联运时代”迈进,杭甬运河将成为绍兴市连接长江经济带和宁波—舟山港之间的黄金纽带,这对提升区域经济,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促进绍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千年的“山阴古水道”将成为古城绍兴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发动机”。

(5)结合材料,分析杭甬运河的改造对运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6)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浙江在杭甬运河的改造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参考答案:

(1)①原有的铁路、公路等运输不能完全满足杭甬之间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②相比铁路、公路等运输形式,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等优势;③内河运输与海洋运输之间的对接(联运)要优于其他陆上运输方式。

(2)因为冬春季节我国河流正值枯水期,径流量小。咸潮可能导致自来水取水口盐度超标,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完善预警机制,做好咸潮预报;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以淡压咸;将自来水取水口向上游方向迁移;加强河道管理,限制河道采砂;节约用水。

(3)扬州位于运河岸边,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水路交通便利;扬州周围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良好的市场条件;扬州是唐朝海上对外交通线的起点之一。

(4)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迄)点,是运河最南端“江南河”上的一座重要城市;运河杭州段的沿线有古镇、古桥等十类历史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明。

(5)①交通运输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杭甬运河的改造是扩大再生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周边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②杭甬运河的改造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的状况,节约了运输成本,有利于推动该地区第三产业(商品流通、旅游和文化交流等)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③杭甬运河的改造和运行,有利于加强该地区与外地区的广泛联系(如经济、文化等交流),有利于促进当地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或市场机制的形成、完善)。总之,杭甬运河的改造对提升区域经济,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促进运河周边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①正确认识到事物是客观的,又是普遍联系的。浙江在规划“杭甬运河”的改造过程中,把保护资源、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满足当代,又着眼未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②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杭甬运河的改造坚持科学规划、理性决策,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③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杭甬运河周边地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浙江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注:若答出“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做到趋利避害”等观点并结合材料分析也可)

三、关注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背景材料】

2007年12月3日—14日,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齐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其间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对于主办国印度尼西亚来说,这次会议似乎有种“关乎生死存亡”的意味,因为面对因气候变暖而不断上涨的海水,这个“千岛之国”岌岌可危,2 000多座岛屿可能将葬身海底,其中也包括首都雅加达所在的印尼最大岛屿——爪哇岛。

【文综演练】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殖民征服。当时,印度尼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分布着许多小国家。荷兰人到来时,印度尼西亚已被葡萄牙控制,但16世纪葡萄牙日渐衰落,荷兰趁机排挤葡萄牙人的势力。在征服印度尼西亚的过程中,荷兰人多次发动战争,进行武力征服,建立殖民统治。

东印度公司在开始进入印度尼西亚时,是采用谈判和订立协定的方式,以便公司代理人按照市价收购货物,包括奴隶。……最后在其绝对垄断权确立后,便按照任意规定的低廉价格来收购货物。……至于其他强大的王国,东印度公司则不得不极小心地利用其封建国家内部矛盾和部落间的战争,以便确立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7世纪末,印度尼西亚完全沦为荷兰的殖民地,称荷属东印度。

材料二 蒂博尼哥罗(1758-1855年)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惹素丹的小王子。他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文化受到西方外来势力的蹂躏和摧残感到极大愤慨,对荷兰殖民者日益剥夺印尼贵族的权力,深为不满。1825年7月,荷兰人借口修公路,派兵包围了蒂博尼哥罗的住宅,企图逮捕他。蒂博尼哥罗领人奋起反抗,冲出重围,正式宣布起义。起义军包围了日惹城堡内的殖民军。起义军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印尼其他地区的人民,抗荷斗争风起云涌。起义军采取游击战术,灵活机动,打击殖民军。荷兰政府为了改变在印尼的被动局面,撤换了驻印尼总督。1830年3月,荷兰殖民者以谈判为名,骗捕了蒂博尼哥罗,起义失败。

(1)依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进行殖民活动的条件与手段。

(2)蒂博尼哥罗起义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材料三 马来群岛地图

(3)用符号在图中标注爪哇岛。该地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简述其原因。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印度尼西亚等岛国的版图有哪些影响?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还经常受到海啸的袭击,为什么?

材料四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自2007年12月3日起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我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世界各国均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我国主张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但又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承担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来处理国际环境问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开展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

材料五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认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既有利于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完成减排义务,也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选择;我们认为,过早地、过激地、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去承诺量化的减排义务,是不公允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5)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四的内容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6)运用政治常识中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四、五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参考答案:

(1)条件:荷兰政府对东印度公司的支持;印度尼西亚处于分裂状态;葡萄牙势力的日渐衰落。

手段:通过战争(或武力征服),建立殖民统治;采用谈判和订立协定的方式,收购货物与奴隶;待垄断权确立后,随意压低价格收购货物;利用印尼封建国家内部的矛盾和部落间的战争,征服较强大的王国。

(2)原因:荷兰在印尼的殖民侵略活动导致民族矛盾尖锐;荷兰殖民者损害了印尼贵族的权力和利益;蒂博尼哥罗的爱国精神。

意义:鼓舞了印尼人民,人们纷纷起来参加抗荷斗争;沉重地打击了荷兰殖民者,迫使其撤换驻印尼总督;表现了印尼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3)标注略。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4)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毁林。

岛屿消失,淹没低地,国土面积缩小。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海底火山、地震频繁,易引发海啸。

(5)①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认识事物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上的分歧,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发展问题的分歧。②联系是普遍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联系是指事物及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而且气候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连,因此,国际社会应共同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③事物及内部每一侧面、每一阶段各有特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有特殊性。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关注有普遍性的全球意义,但又必须顾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尤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区别对待。

(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的观点等,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6)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明确表明了我国政府的主张。②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的上述认识和主张,体现了发展是我们的权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确处理环境问题,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到国际重大事务之中,与国际社会一道,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基础上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等问题。

(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发展的主题、竞争的实质、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四、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

【背景材料】

2007年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中信国安第一城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共同主持对话。吴仪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五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美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这一关系发展同两国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成为中美整体关系的坚实基础。保尔森在致辞中表示,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两国经贸关系更为强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对话和交流渠道更富成效,双方信心在增强。

【文综演练】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1)上图中甲、乙两地都有水稻种植业,但在种植上有明显的不同,请说明乙处在种植上的独特之处,并说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丙处附近有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这是个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平等地交换意见,弄清彼此之间的分歧,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摘自纪录片《周恩来》

(3)根据材料一,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是什么?

(4)材料二中,周恩来所说的“最辽阔的海洋”和“新的开始”各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开始”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话的主题“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既有战略高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经济问题,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体现了中美两国妥善解决经济关系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望。

材料四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出席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时表示,应当妥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化问题和挑战为深化合作的机遇,拓展中美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吴仪在致辞中说,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牵涉各方面利益之深,已经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经济关系。这就需要双方站在战略高度,用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处理好在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把问题和挑战化为深化合作的机遇,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5)加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6)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参考答案:

(1)采用旱地直播技术,利用飞机进行作业。好处: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与传统水稻栽培方法相比,省去了育秧、插秧等环节。

(2)“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是为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3)闭关政策。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4)分别喻指:中美二十多年的断绝交往、尼克松访华。影响:打破了由于美国遏制中国所造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中美关系迅速发展;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上一篇:关于书签的初中作文下一篇:部队整顿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