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2024-10-11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共11篇)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1

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法指导:

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重点

2、对照自学提纲精读课文(可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录像等,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标出重点(△▲)疑点~~~~~~?

3、进行知识小结

三、自学探究

(一)表皮 自学提纲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图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3、思考:许多植物(如莲、蓖麻)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而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是什么原因?

4、气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开闭由哪种结构控制?

5、讨论: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浮水植物贴浮水面的叶片是怎样分布呢?为什么? 自学检测

1、叶片基本结构包括、、。

2、气孔的开闭由 控制。

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二)叶肉 自学提纲

1、为什么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

2、比较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什么不同点?

3、思考:一片绿叶正面颜色总比背面颜色深,一片落叶通常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落在地上,为什么?

4、讨论:大白菜外层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却是白色的,请你分析原因。自学测评

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其中含有的 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

2、下面结构中,不含叶绿体的是,含叶绿体最多的是。a、保卫细胞 b、栅栏组织细胞 c、海绵组织细胞 d、表皮细胞

(三)叶脉 自学提纲

1、叶脉有哪几种功能?请你说出为什么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脉有何不同? 自学测评

1、叶脉具有输送有机物的结构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因此,叶脉中这两种结构属于 组织。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 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 脉。

四、自学小结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2

今天教学《认识0》, 课始我从讲台桌里拿出一个不透明的包装袋, 神秘地问:“小朋友们, 你们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想摸一摸吗?”小家伙们瞪大了眼睛, 新奇的盯着我手里的袋子, 一个个小脸上呈现跃跃欲试的表情, 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刘涛同学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好, 你来摸一摸!”被选中的“幸运儿”刘涛乐呵呵地走上来.

“乒乓球!”下面的小朋友兴奋地叫起来.

“乒乓球啊, 你们能跟着刘涛一起数一数吗?”我乘机问道.

“1, 2, 3, 4, 5, 没了…….”

“数得不错, 我们昨天刚学习了1~5的书写, 刘涛你能将你摸到的球的个数写在黑板上吗?”

刘涛写下了漂亮的“5”字.

我悄悄地把3个球重新装进了袋子里, 高高地举起, 问:“还有谁想来摸一摸?”

学生摸球, 下面的孩子跟着数出来:“1, 2, 3!”

“你能在黑板上写个漂亮的‘3’字吗?”

(学生写数)

下面的孩子兴奋的同时, 又努力地坐端正, 希望自己也有机会上来摸一摸.

就这样我又悄悄地放了一个球在袋子里.

……

最后我什么都没放, 将空袋子弄得鼓鼓的, 说:“我再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

张灿被我叫上了讲台, 她兴奋地伸出小手, 左摸右摸, 皱起了眉头, 然后小声说:“老师, 没有.”

“哈哈, 一个也没有!”下面的孩子大笑起来.

我摸着张灿的头, 笑着说:“一个也没有!那我们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零!”孩子异口同声地喊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我们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开头我用“摸一摸”这一活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新课改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特别在数学教学中, 让“枯燥的”数学知识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显得特别重要情境越新颖, 越贴近学生最近的生活, 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 好奇心就容易被引发, 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当然情境不光是“新”“奇”就好, 一定要注重实效, 不仅是“好看”, 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将孩子引入要学的知识中去.

“摸一摸”这一活动也给孩子提供了活动的空间, 把数数、写数也融入其中, 起到温习的作用.在教具的选择上, 我尝试过小花片, 玻璃球等, 发现这些东西不能让学生经历一个一个数的过程, 他们也许会一下子把所有的都抓起来, 于是我选择了乒乓球, 学生的小手一次只能抓一个, 在细节的深化中达到了我的设计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了0的含义, 这一知识教学过程不是平白的说教, 是让0表示“没有”这一含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感知中去.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 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而且, 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 对于0这个数字, 学生是见过的, 如果我在课的开始去教学生认识0, 相信他们会感到很乏味,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 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

片段二

在教学了0的含义和写法之后, “想一想、做一做”给我们带来了一组图片, 要求看图写数字.

师:看了这组图片, 你能根据图来写出我们学习过的数字吗? (学生写数)

生1:4个桃子写“4”, 3个桃子写“3”, 1个桃子写“1”, 没有桃子写“0”.

生2:老师, 我来说, “从前花果山上有只聪明的小猴子, 一天他在山上发现一棵桃树, 树上有4个桃子, 我们写4, 小猴子口渴了, 吃了1个桃子, 树上剩下3个桃子了, 我们写3.第二天他带着他的好朋友一起来吃了2个桃子, 树上只有1个桃子了, 我们写1.小猴子想:最后1个带给妈妈吃吧, 他摘下了桃子, 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就用我们今天学的0表示.

话音刚落, 在我感叹之余, 一个男孩子带头鼓起掌来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综合是数学教育改革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课改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故数学新教材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 把互相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看图写数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 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 却意外的收获了惊喜, 因为这个孩子不仅用语言完整地表达了图的意思并且生动合理, 同时完成了题目的要求, 就算脱离了数学课简洁的特质, 我仍然要给他最大的肯定.最让我感动的是, 他想到了猴子有伙伴, 想到了孝敬妈妈, 这都是我们数学课堂上出现的其他学科的闪光点, 我们不能排除有数学教学过分倾向生活化的现象, 我们也在极力地排除这样的现象, 但是只要把握好“度”, 还是会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光添彩的.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节平实的数学课, 同时也是快乐的一节课, 因为学生给我很多精彩, 很多感动, 他们在快乐地学习着数学.新课程改革传播着新的教育理念, 使传统的课堂有了喜人的改变, 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老师的思路开拓了, 大家都在努力地像夸美纽斯说的那样:“找出一种教育方法, 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学生可以多学, 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 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朗读、认字。2.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2.准备一幅山水画。3.乐曲磁带。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1.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1.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2.指导熟读诗句。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指名读诗句。3.理解诗句。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4.朗读古诗。师配乐范读。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5.背诵诗文。6.识字。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记忆字形,小组讨论:7.写字。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8.展评。

三、实践活动。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第二课时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1.学唱:abc song。

2.讲解复习要点(2)。

3.语法:am, is的缩略形式(初步掌握its = it is;im = i am)。

二、教具

录音机;全套字母卡片(或字母表)。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日常用语(方式同前)。

2.复习字母表。教师出示卡片,问:

t:whats this?

ss:its„

3.集体背诵字母表。继续做“can you say the abc”的游戏。

4.学唱字母歌

教师放录音,学生跟唱。学习歌曲之前,教师可将歌曲中最后一句歌词进行简单讲解并领读。

反复演唱几遍。如条件允许,可分男女声两部或以其他形式演唱。

5.讲解复习要点(2)。可要求学生用下列句型造句:

1)im„ 2)are you„? 3)this is„ 4)my names„

如时间允许,可将lesson 5~lesson 6的录音放一遍,学生跟读。

6.小测验

1)听写10个左右字母,要求大、小写及格式正确。

2)口头检查一些同学,看他们能否做出正确、迅速的反应。口头检查的内容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以下仅供教师参考。

a)t:good morning(afternoon).s:„

b)t:hello!are you„? s:„

c)t:whats your name? s:„

d)t:how are you? s:„

e)t:hello!nice to meet you.s:„

f)t:(手持字母卡片)whats this? s:„

g)t:(使用课本彩色插图第ii页)where is d? s:„

h)请几个学生做“can you say the abc”游戏。

四、难点讲解

be 动词的缩略形式。

在口语中,be动词常采用缩略形式。am缩写为m;is缩写为s;are缩写为re。读音也有相应变化。如:i am [ai $m]缩写后,读作[aim];you are [ju:%:]缩写后,读作 [ju:+];he is [hi:iz]缩写后,读作 [hi:z]等。在具体应用中,由于有肯定、否定和应答等其他情况,be动词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缩写。比如在肯定的回答中,一般都不用缩写。例如: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使学生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学难点]

历史性的转折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前,请同学们先一起欣赏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歌曲《社会主义好》。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当时人们为什么会自豪地歌唱社会主义好?(播放mtv《社会主义好》)

教师:当时人们为什么会自豪地歌唱社会主义好?

学生:社会主义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正是由于社会主义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才会发自肺腑地歌唱社会主义好。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究竟给我们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一、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先一起回顾一段近代中国的历史,请看屏幕:

(多媒体播放片段一:鸦片战争片段)近代中国,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政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据统计,在近代100多年里,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每次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先后被强迫签订了1182个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教师: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不断提高。请看屏幕:

(多媒体播放片段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1971年10月24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百年国耻一朝洗雪;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教师:前后两个片段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的状况和当代中国的状况,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请问:这一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社会主义使我们能够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使国家获得独立。

教师:(归纳)新中国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

(一)、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然后思考回答:《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人们和刘巧儿的命运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看屏幕:(多媒体播放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片段和评剧《刘巧儿》片段)

学生:旧社会妇女受压迫、受剥削,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命运只能由别人摆布。只有在新中国,妇女不仅能享受婚姻自由,还能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充分享有发言权。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对了。新中国的建立,永远结束了几千年剥削阶级的统治,结束了广大人民连起码的生存权都受到侵害的状况,人民上升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多媒体播放片段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片段)

教师:(分析)从刚才的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同学继续看屏幕:

(多媒体播放片段五:2002年大事纪要片段)2002年是中国人民进入新世纪后的又一个闪光的年份,大事不断,喜事连连: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80000亿元;11月8日,举世瞩目的党十六大顺利召开;12月3日,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还有三峡二期工程顺利截流、“神舟四号”飞船顺利升空。

教师:请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社会主义中国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三)、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50多年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板书)

教师: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从社会主义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学生讨论)

学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师:对,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经历了严重的挫折。这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

二、历史性的转折(板书)

(一)、探索的十年:1956~1966年(板书)

教师:这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的十年。其间,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去搜集相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国家在这一时期会遭受严重的挫折?

学生:由于国家脱离实际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对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显示一幅“亩产粮食十万斤”的漫画和一幅“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标语。)“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当时,由于党中央错误地估计了国家取得的成就,在工农业上定的指标太高。为了完成这些完成不了的任务,各部门都虚报数字,随即在全国刮起了“小麦亩产7320斤,水稻亩产十万斤”的浮夸风。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化运动也一轰而起,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这些严重脱离实际和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结果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教师:(归纳)虽然这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课文52页插图就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升起的磨菇云;又如开发了大庆油田,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但是从1966年开始,我国又陷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那就是“文化大革命”。

(二)、灾难的十年:1966~1976年

教师: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去查阅有关“文革”的资料,相信同学们对“文革”这段历史已有一定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反映“文革”的图片,再次感受一下“文革”这段历史。请看屏幕:(多媒体显示“红卫兵现场批斗会”图片)

教师:“文革”十年,由于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曲折的弯路,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文革”十年究竟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什么样的灾难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2~53页小字部分后回答。

学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并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教育、科教和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对了。然而,党和人民最终战胜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革”。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中国走了20年的曲折历程。请问:这20年的曲折历程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充满曲折性和复杂性的历史过程。

教师:对。那么,我们应该从这20年的曲折历程中吸取什么教训?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学生: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教师:(归纳)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20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党和国家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党和人民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于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三)、历史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3页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6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识读并记住生词和词组

2.正确书写五个难点汉字

怎 得 读 新 屋 3.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描写汉字

4.通过组合、分解汉字,理解汉字结构

5.理解王、心、斤

等偏旁的意义,并能写出同偏旁汉字 6.反复练习、会用课文中的句式句型

二、教学环节及内容 第一课时

处理生词 1.识读并记住生词和词组

北京 语言 大学 怎么样 觉得 语法 听说 比较 容易 但是 读书 写字 同屋 同班 2.按正确笔画写出下面五个汉字

屋 3.组合汉字与分解汉字

(1)组字

左右结构

车:交 俞 两 仑 专 甫

讠“卖 兑 井 舌 吾 上(2)分解

京 较 觉 新 写 但 得 4.理解下面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汉字 王

与玉石有关

瑜 瑾

与“心理观念”有关

与“斧斤”有关

新 斩

5.作业:完成练习与课外练习

(1)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的题要查字典、理解其意义 第二课时

处理短文 要求:

(1)理解对话内容,并正确回答问题(2)流利背说短文内容,并能默写 1.处理对话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2)提问式分析课文

你是留学生吧?

汉语难吗? 你在哪个班? 你觉得汉语难学吗? 2.处理短文 提问:(1)汉语语法难吗?

发音和汉字难吗? 3.分角色背对话 4.检测背诵效果

5.作业:背诵并默写短文

第十二课

练习题

1.看拼音写汉字,并翻译

Běijīng yǔyán dàxué

zěnmeyàng juéde yǔfǎ

tīngshuō

bǐjiào róngyì

dànshì

dúshū

2.给汉字注音

觉得 但是 怎么样 容易 比较 语法 写汉字 说汉语 同班同学 新书 3.根据偏旁,写出汉字(至少3个)王

4.写出笔顺 怎 得

读 新 屋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7

第一课

处理生词

教学目标:1.认读理解记忆本课生词。1.掌握重点扩展词汇的意思和句子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及环节:

1.同学们认读黑板上的生词并写出翻译意思。2.教师出示重点生词并让同学们认读理解意思。结果/结婚/结束

礼堂/礼貌/礼物

所以/所有 打针/打折/打扮/打电话/打篮球/打扫/打算/打印 结果/结婚/结束

礼堂/礼貌/礼物

所以/所有 1.五月我姐姐就要()了。2.我们的考试十一点()。3.医院的检查()出来了。4.这个孩子很有()。

5.生日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6.()的同学都来上课了。

(7)因为外边下午了,()我们就不出去散步了。打针/打折/打扮/打电话/打篮球/打扫/打算/打印(1)体育课上我们常常()。(2)商场的衣服正在()。

(3)我感冒了,所以我要去医院()。(4)我常常给妈妈()。(5)周末我()去北京玩儿。

(6)经历让他去()一份文件。(7)今天她()地非常漂亮。(8)今天同学们一起()教室。3.口述该句子做填空练习。4.老师让同学们听写本课生词。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2.阅读短文 第二课 处理课文

教学目标:同学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来提高汉语阅读能力。教学环节:1.认识掌握课文生词的意思。

主要(次要)遇见 由于......造成..... 得

坏 2.读课文后完成短文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来。3.口述判断题答案。4.精读课文内容并回答问题。(1)我最近怎么了?(2)我的检查结果怎么样?(3)我的朋友怎么了?

(4)我朋友的化验结果是怎么说地? 5.根据提问同学们简单复述短文内容。

第一册《提醒幸福》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未来应当怎样享受幸福?渗透人文教育。

2、着重训练语言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初步训练思维的辩证性。

教学重点:讨论怎样享受幸福,训练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教学难点:唤醒生命意识,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担心开染坊的女儿布晒不干。整天在忧虑中过着一种不快乐不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 “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精神上开始愉悦了,天天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了。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不同了,你们说说老婆婆变得快乐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于别人的提醒(板书)【板书成为:提醒幸福】

看来幸福有时确实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凑巧的是,在我们学习的这本书中有个叫毕淑敏(板书)的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提醒幸福”,早读时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读过这篇课文,在文中,她大声疾呼:“请从此注意幸福”(板书)

二、研习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第138面倒数第四段。

(二)以前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幸福吗?(没有)生活中先哲们是怎么提醒我们的?(第138面倒数第二段)就是没有提醒幸福。看来毕淑敏就成了提醒幸福的第一人了,她可以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权了(笑)。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回到正题。

1、①既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幸福,那她是怎么看待、认识幸福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幸福是……”(板书)的肯定判断句式,改造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看看课文中有多少个句子可以被改造。

(1)幸福是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相依相伴。

(2)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3)是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是朦胧的、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的甘霖。

(5)是披着本色外衣的亲切温暖。

(6)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7)是守候在年迈父母膝下的时光。

(8)是生命中的黄金。

(9)是现在的每一分钟。

(10)是曾经生活过。

……

(学生发言并不要求以教师预拟的为准)

②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幸福感觉呢?

明确: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的安慰;幸福是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是朋友一双温暖的手;幸福是战胜困难的兴奋,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2、幸福的确是美好的妙不可言的,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大量的比喻。请同学们用“幸福像……”(板书)的比喻句式,找出课文中使用过的喻体,并说说作者选用这些喻体的表达作用。/

3(1)幸福像皎洁如银的月光。

(2)幸福像令心灵震颤的音乐。

(3)幸福有时像散发清香的露水。

(4)幸福像水龙头慢慢流出的水。

(5)幸福像披着本色的外衣。

(6)幸福有时像小小的矿石。

(7)幸福像黄金。

(8)幸福像可大可小的梯形的切面。

(9)幸福像春天泛起的茸茸的绿意。

(10)幸福像纯净的酒精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11)幸福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太阳。

明确:这些喻体既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又是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反映。很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幸福的真诚告诫。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感性,有创意。

(三)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幸福是如此美好,可她又是那么隐蔽,让我们不能轻易发觉,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和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她的征兆和特点是:

(四)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感知幸福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0面最后一段至141面1—3段,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三个幸福的时候。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五)拓展对幸福内涵的进一步认识。

(六)再思考一下,从这几个段落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感知和享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明确:“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放得下、丢得开的自信与豁达(板书)

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我们就能创造幸福,尽情的享受幸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 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要板书),幸福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降临在你身上。

三、讨论:

古人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无不都在提醒我们时时考虑将来,而毕淑敏却要我们及时把握现在,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是否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明确:这需要从作者的写作原因出发去研究,作家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而并非讲的只是要眼前的欢乐。其实,我们旱就知道天凉了就应该多加一件衣服;下雨了就应该注意路滑------我们明白应对一些灾难的方法,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过于提醒苦难而忽视了幸福,所以作者才呼吁提醒幸福、感受幸福(板书)。提醒幸福,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幸福来自于别人的指点;二是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

毕淑敏既是作家也是医生,还是一位心理专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前往绵阳灾区的北川中学,那儿的学生知道她是《提醒幸福》一文的作者,就让她讲讲她的这篇文章,她就从写作此文的初衷谈起,她说大约20年前,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国外的一家报纸,面向民众征集“谁是最幸福的人”的答案。回信纷至沓来,报社组织了一个各方人士汇成的班子,来评选谁是最幸福的人……讲到这里,她稍稍提高了声音,问道:大家说说,那谁是最幸福的人呢?她的本意是说当年的报纸会征得怎样的答案?但孩子们以为是在问他们:现在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果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孩子们一个个地站起来发言说道,我们还活着,这就是幸福。我们还能上课,比起我们死去的同学们,这就是幸福。全国人民这样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就是幸福。我们的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们的希望,我们要高高飞翔,这就是幸福……”凭着一名心理医生的判断力,她认为那些孩子绝对是非常真诚地这样认为的,没有任何人事先授意他们。经历了一场旷世悲剧的孩子们竟能说出如此动人的话,这绝对是对生活用心感受过的,其实只要有心任何时候幸福就会充盈我们的心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就算我们一无所有。就让我们再次齐读倒数第二段来结束这节课吧!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教学教案 篇9

行星的运动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二、教学重点

1.“日心说”的建立过程.?

2.行星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天体运动缺乏感性认识.?

2.开普勒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四、教学方法

1.“日心说”的建立的教学――采用对比、反证及讲授法.?

2.行星运动规律的建立――采用挂图、放录像资料或用CAI课件模拟行星的运动情况.?

五、教学步骤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 篇10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11

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序号

标题

内容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信息;信息表现形式;信息活动;

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的应用;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

Windows的操作界面;Windows的操作;

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计算机互联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因特网

5.访问因特网

利用网络浏览、搜索、下载信息;

电子邮件、论坛、远程登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 1 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

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第4课

计算机互联网络,本课从我们生活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开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既而介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因特网的工作原理。通过本课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应用和工作原理。了解怎样构成计算机网络,网络是如何工作的,都需要什么硬件和软件资源。

第5课

访问因特网,通过安排利用网络搜索、收藏“南极科考”相关信息并使用电子邮箱、论坛、远程登录发送信息,网上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处理信息,引领学生掌握利用网络浏览、搜集、下载、传递信息的方法。

本单元作为开课之篇,既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潜能,又要注意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内容,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要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及其价值,并加以分析和提炼。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思考和探索等方式,结合视频教学、实地考察、案例学习、问题驱动及交流展示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信息的基本含义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提炼和概括,让学生领略并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第二单元(6—11课)

多媒体世界

序号

标题

内容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媒体与多媒体;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的概念;图形图像的数字化;

数字图像的压缩和加工处理; 8.声音

声音的数字化;音频的加工处理 动态图像

视频的形式;数字视频的压缩和加工处理;

什么是动画,简单的动画制作 图文处理

在Word中编辑文字、图文混排;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在PowerPoint中编辑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学习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所必需的内容。

本单元介绍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通过活动了解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特点、格式及采集、加工的方法。介绍了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建议6个课时完成。

第6课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安排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含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学习多媒体知识的出发地。要让学生们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多媒体,对多媒体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采用比较形象、声文并茂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第7课

图形图像,本课安排了图形图像的概念、数字化过程、压缩、数字图像的加工处理等内容。了解图形、图像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矢量图,什么是位图,两者的区别,分别有什么文件格式。图像在多媒体方面的作用,能对图像进行加工,达到不同的效果。

第8课

声音,从声音表达信息开始,引入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介绍声音和音频的关系。在“信息岛”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数字音频格式,几种格式的应用等。安排了使用Adobe Audition音频处理软件编辑音频的活动,学习对音频文件加工处理等。

第9课

动态图像,视频和动画都属于动态图像,两者的产生原理很相似,两种媒体形式都是活动画面。本课介绍了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的区别和转换,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压缩、编辑处理等,了解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学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加工处理视频。

第10课

图文处理,通过制作“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这一活动,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图文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包括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绘制表格,图文编排和打印输出的方法。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积极性,通过调动愿望——认识操作——完成任务——提高巩固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们掌握Word软件的 3 应用。

第11课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本单元的综合活动课,通过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来体会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共同表达信息的效果,以及学习在PowerPoint中如何合理搭配各个媒体,从而让学生对多媒体演示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把知识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结合起来,可以采取各种教法,比如:让学生们进行感性认识,观看图片、多媒体演示、实物,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体会总结出知识性内容;操作性的内容,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着操作,不要限制他们,等等;可以先给学生们提出一个疑问或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带着疑问或兴趣开始教学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解决疑问、加深认识,最后结束课程的时候,由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我总结。

第三单元(12—16课)电子表格-——Excel 序号

标题

内容数据的计算

认识Excel;

在Excel中使用公式、函数等进行数据计算;数据的排序

在Excel中对数据排序; 在Excel中筛选有用的数据; 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表

在Excel中将数据分类汇总; 图标的制作和修饰

在Excel中制作数据图标;

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对数据(文字、数值、符号等)进行处理,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电子表格可以输入输出、显示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制作各种复杂的电子表格文档,进行繁琐的数据计算,并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统计运算后显示为可视性极佳的表格,同时它还能形象地将大量枯燥无味的数据变为多种漂亮的彩色图表显示出来,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可视性。电子表格有着很广泛的用途,用于各种“表格”式数据管理的领域,如财务、行政、金融、经济、统计和审计等众多方面。Excel是基于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它既有功能强大的各种处理模块,可以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和统计,完成多种多样的图和表的设计;同时它又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易学易用的按钮式操作,使用户能轻松地处理数据,是当前十分流行的数据处理工具。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统计活动使学生来熟悉电子表格——Excel的功能,学会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工作。学完本单元,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图表直观地表现数 4 据。建议5个课时完成。

第12课

数据的计算,通过统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的活动任务,熟悉电子表格工具,掌握输入数据、添加表头和数据求和等操作。

第13课

数据的排序,通过排列雅典奥运会奖牌榜的活动任务,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以及学会根据表达信息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表格格式。

第14课

数据筛选,通过统计各国游客入境情况的活动任务,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高级筛选)。

第15课

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表,通过对我国2003年城市国际旅游情况汇总的活动,学会运用Excel进行分类汇总。通过统计运动会比赛成绩的活动,学会利用数据透视表和生成数据透视图来呈现信息。

第16课

图表的制作和修饰,通过制作网龄与网络认识图表,学会利用图表的形式描述数据,掌握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方法。

本单元学生通过完成感兴趣的、和现实密切联系的活动任务,学习运用Excel处理数据。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提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也可以采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作为活动任务。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与数学知识相联系,探寻数据处理的规律。体会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中数据处理工作的帮助。

第四单元(17—22课)图像处理——Photoshop 序号

标题

内容 图像合成与分层图像

认识 Photoshop; 使用选取工具合成图像;

认识 Photoshop中的图层;认识 Photoshop中的路径

Photoshop中的路径含义;路径的使用; 调整图像色彩色调

Photoshop中的色彩调整工具;

20认识通道

通道的作用和使用;蒙版;绘制图画

Photoshop中的绘图工具;图层样式;制作公益广告画

综合实践课

目前,人们所说的图像处理,指的是对图像进行某些加工,使之能够输入计算机,并用计算机完成存储、编辑、组织、展示、传输等操作的过程。图像处理任务要在软件的支持下才能完成,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查看、编辑、存储、绘制、管理图像文件。目前,能够用来处理图像的软件很多,例如,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程序、“照片编辑器”程序,Photoshop,PaintShopPro以及国产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等。本单元安排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认识和使用,Photoshop重要的功能就是图像合成,本单元首先介绍了图像合成的方法,图像选取的工具总结等,然后是图像色彩的处理和通道的使用,最后介绍到Photoshop的绘画功能等。学生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学会图像处理,能够对图像进行色彩、亮度和大小进行调整,能实现多张图片的合成,并且能运用Photoshop绘图。建议6个课时完成。

第17课

图像合成与分层图像,本课介绍了认识Photoshop,安排“我和埃菲尔铁塔合个影”这一活动,学习使用魔棒、仿制图章、抽出等工具完成照片的合成。安排“合成宽幅风景图像”和“制作皮影效果图像”等活动,练习图像合成的三种形式。从中了解Photoshop中的图层、选区等概念。

第18课

认识Photoshop中的路径,通过制作“鼠标小汽车”,熟悉并运用Photoshop中的路径,了解路径的作用,并进一步学习使用Photoshop中的选取工具选取图像。

第19课

调整图像色彩色调,学习使用Photoshop的对比度、色阶、色相等工具调整图像的色彩色调,进一步体会色彩与表达信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第20课

认识通道,本课安排制作“蝴蝶掌心舞”的图画这一活动,介绍了Photoshop中通道的功能和用法,通道在调整颜色方面的作用等。涉及到蒙版的使用和功能等,主要学习艺术图画的处理。

第21课

绘制图画,绘图是Photoshop的一个功能,本课通过绘制一幅“美丽家园”图画,学会使用Photoshop中的绘图工具绘制图画。

第22课

制作公益广告画,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使用Photoshop制作生活中用到的公益广告画,体会Photoshop这个工具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同时提高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程度。

教师应运用适当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学会图像处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Photoshop这一工具。用Photoshop很容易制作出具有某种效果的作品,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时,不仅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处理图像的基本技能,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 6 时地渗透、总结知识与方法。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逐层深入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先介绍用Photoshop合并图像并进行初步编辑加工的操作方法,然后介绍用Photoshop处理图像的常用操作,最后学会使用Photoshop绘图,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逐步积累、螺旋上升。教学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上一篇:提高大脑记忆力的办法下一篇:穿越、跨越公路作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