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通用9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篇1
四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河北远洋学校邢继友
四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尤其学困生太多。但是科学与其他学科联系不是太大,只要师生一起努力一定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成绩。为此,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复习措施
1、认真复习和梳理每个单元知识重点;
2、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同桌之间相互抽背,小组组长进行监督和
检查;
3、教师第二次上课抽背上一次知识点;
4、逐个单元加强测试,反复检查,校对,查漏补缺。
二: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运动着的世界》
1、资料卡的制作;
2、世界是运动的理解。
第二单元《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方式;
2、小吊车的工作原理;
3、仿生学的定义。
第三单元《位置与运动》
1、参照物及确定位置的条件;
2、判断动、静的方法;
3、比较速度快慢的条件。
第四单元《力与运动》
1、推与拉;
2、常见的力;
3、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第五单元《昼与夜》
1、地球的形状;
2、影子与温度的变化规律;
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第六单元《交通运输》
1、常见的交通工具;
2、选择交通工具的因素。
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篇2
教材部分:
1.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乐园”中《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3.补充部分的两篇文章,均根据百度百科改写而成。
卵石的形成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大约在1亿年以前的中生代,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浆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却的岩浆便形成花岗岩。此后距今几千年前,由于岩浆入侵引起花岗石错动挤压,从而产生了大量体积较小的石块,那些在水边的石块,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最终形成今天的鹅卵石。
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由于地壳运动等自然力的震动风化,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和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终于形成可爱的浑圆状小卵石。河流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山体有不同的岩石,经过冲刷,就会形成不同成分的鹅卵石。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冲刷过程中,受到水的搬运作用和相互磨圆,形成了卵石。再硬的顽石,在河水的冲刷下,也慢慢变得光滑,直到浑然天成,光滑如卵。
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卵石的种类有许多:彩砂石子、太湖石、鹅卵石、千层石等。其颜色丰富:红奶油、青奶油、广红、咖啡、中国啡网、黑底白、螺纹奶油、杭灰、黄洞石、米黄洞石、绿宝、丹东绿、大花绿、米黄玉、黄水晶等。雨山红、汉白玉、墨玉、金香玉等原来是又粗又大的山石,但经过千百万年雨水的冲刷和彼此之间的相互碰撞,便成了一块块剔透美丽的鹅卵石。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其特点是长于运用文艺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有机联合。所以小品文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归纳起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A.描述式。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
B.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
C.故事式是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故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因强调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选文缘由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文”。对于本单元的选文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1.尊重教材。当前方兴未艾的群文阅读,就阅读内容的组合方式而言,存在着“重人文主题的整合,轻语文本体的凸显;重课外文本的引入,轻课内文本的统整”的弊端。以人文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偏重于人文视野的拓展,未能深入扎实地提升语文能力;以课外文本为组合方式的群文阅读,未能将文本群与教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呈现出课内外脱节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群文阅读其阅读内容应该源于教材单元。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其优势毋庸置疑,教学中教师会自觉地将以主题编排的单元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血脉相通的整体。从目标的制订、方式的选择、时间的分配、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然后依据单元目标,对课文进行合理取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缩短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重建教材。源于教材单元,但不拘泥于教材。“源于”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组合,而是在适宜切入点处进行群文阅读的内容建构。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对年段目标 、 学年目标 、 本册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有通透了解的基础上,突破教材束缚,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事物的特点把握说明顺序,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 、 文体特点 、 阅读策略 、 表达方式等,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重新组合新的单元阅读材料 。 因而我们又补充了两篇课外的文章: 《 卵石的形成 》 和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如图1所示,本课的教学内容前后有两次重建过程:首先,将教科书中的三篇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视作一个整体,将它们与同单元“语文乐园”中的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联结,让学生了解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其次,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和补充的短文《卵石的形成》进行对比,了解一般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第三,再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三篇文章和补充的《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进行联结,感受科学小品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备课构想
“群文阅读”从表面看,好像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组,实则涉及“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两大难题。部分一线教师以为“群文”就是变“单篇”为“多篇”。备课时是整组备,“教”的时候却是分开“教”。因为他们将“群文”简单地理解为“内容的叠加”。其实,把“群文”中的“内容重组”是对教学目标、时间、资源、教与学方式的全面重组。要重新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那么,如何依据文本体式重新选择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如何根据核心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这两个核心问题对有效推进群文阅读至关重要。
一、关于“教什么”(“学什么”)
1.单元整组构想。
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单元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要点,了解文章说明顺序和基本说明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学习并运用习得的阅读策略阅读相关的说明文。
单元教学流程及目标分解:我们设计的单元主题框架,分为基础、阅读、写作三个板块(见图2)。
本组“群文阅读”教学共用五课时完成。
“单元导读课”两课时,主要解决课内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字音、生字词、课文朗读以及课文质疑,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精读课”,了解说明顺序、方法和表达形式,品味语言特色。
第四课时“博览课”,主要推荐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章,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进行拓展阅读。关注科学小品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第五课时“练笔课”,尝试仿写,以拟人化的手法、自述式的形式介绍一种物品。
因篇幅限制,以下仅选择“精读课”展开叙述。
2.“精读课”教学构想。
教学内容:
群文组合:《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 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 卵石的形成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生动有趣地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运用联结策略弄清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2.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独特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通过对比的策略,感悟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 产生对科学小品文的阅读兴趣,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见图3。
二、关于“怎么教”(“怎么学”)
1.提供阅读策略:联结、对比。(见图1)
2.提供自主学习时空。阅读的主体是学生,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前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什么”(“学什么”)发生改变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怎么教”(“怎么学”) 的改变,“教什么”往往会落空。群文阅读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参与,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话,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提供自主学习方式:孩子虽然是天生的学习者,但“课堂”的意义在于,教师能从专业者的角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思考折页”。“折页”的意思,不是将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一页一页地打开。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
课例呈现
一、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回顾群文主要内容
1.回顾群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主要内容。
师:上节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交流了预习成果,来,咱们一同回顾这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什么。
2.学生分别用结构图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小结。
师: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三篇文章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其实这一类文章就是我们曾学过的说明文。(板书:说明文)
二、阅读群文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阅读群文1,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师:既然是说明文就应该关注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我们的“语文乐园”中就有一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的小短文,默读思考,看看对你了解这三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方法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出示)
2.明确要求,自主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阅读短文,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读《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作批注。
(2)独立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3)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4)分享员展示小组思考成果。
3.集体交流分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生1:我们小组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因为从我们画的结构图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卵石的排列、色彩、大小及形状等外在现象推断出卵石的方向、地点、所走的路程。
生2:《奇妙的田螺》是以时间为序,因为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如“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生3:《假如人类也有尾巴》是按照事物的外形、作用及其生理功能的顺序介绍。从我们整理的结构图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从尾巴的外形、作用及其功能来介绍的。
师:(小结)原来我们把握了文章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说明顺序。回顾我们的思考折页,我们发现了:作者依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采用了适当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教学说明:通过将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和三篇文章联结,帮助学生很快理清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三、对比阅读,初步感知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异同
1. 出示“ 思考折页2”,即《卵石的形成》,对比文本《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比较语言风格的异同。
2.集体交流。
师: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哪一篇更有意思,更吸引你?为什么?
生1:《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更吸引我,因为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更亲切,更有趣。而《卵石的形成》语言较生硬。
生2:我也喜欢《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因为它语言更易懂,也更生动。
师: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生2 :能 。 (读文中描写卵石形成的一段说明)
生3:我也喜欢这篇,因为文中采用了讲话的方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
师:大家刚才读到的《卵石的形成》是篇一般性的说明文,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三篇是文艺性 说明文 ,又叫科学小品文。(板书:科学小品文)这类文章文笔生动,内容通俗易懂。
四、阅读群文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
1. 默读《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第二次联结三篇主体课文,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
师:打开“思考折页3”,《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读读看,对你了解三篇文章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有什么帮助呢?独立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出示)
2.小组交流。
3.集体分享。
生1: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谈话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其语言风格是真实、丰富、亲切。
生2:我不同意,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自述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自述式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
师:老师觉得你们谈得都有理,因为你们都能从提供的短文中寻找依据,真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师:同样是介绍卵石的形成,一般性说明文《卵石的形成》是这样介绍的,咱们再一同读读。
(生读)
师: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具体说说。
生1:《卵石的形成》 运用了许多专 业用语 “ 风化 、坍塌”,专业性很强,我不太懂。而课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卵石的经历。
生2:课文中把卵石比作“像鸡蛋一样滚圆”,说卵石顺水而下的过程好似人“流浪”一样,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卵石的产生、构成,既生动,又通俗易懂。
生3:我觉得 《卵石的形成》虽然不好读懂,专业术语多,但也介绍得很清楚,只是不太适合小孩子阅读。
师:这也就是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不同。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依据不同的事物特点,采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和方法,比一般性说明文表达的形式更多样,语言也更生动有趣。
【教学说明:利用课外文本的联结,帮学生了解这三篇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同时习得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这里讨论非常激烈,孩子们颇有争议,但也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让每个小脑袋都动了起来。】
五、小结本课,布置单元习作
1.回顾“思考折页”,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
2.推荐科普网站,鼓励阅读更多的科普文章。
3.布置观察和习作任务。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迎春花也吹起了小喇叭,河里小蝌蚪在找妈妈,同学们也开始养蚕宝宝了。细心观察的同学请做好养蚕宝宝过程的图文记录,一个月后我们将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介绍它们的生长过程。
课例评析
本课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
1.“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
“群文阅读”需要的教学方式是“长文短教”,是“精读博览”,其目的是“轻负高效”。但是,如果“群文阅读”中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介入,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往往所用教学时间不会减少,有时还会增加,甚至出现备课是“整组”,教学是“单篇”的现象。
2. 关注学生 阅读策略 的习得
本课教学中最核心的阅读策略是“联结”和“比较”。教学中出现多次,而且,每一次的联结和比较都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说明文的顺序与方法;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些目标的落实符合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体现了“ 精读博览 ”的课程重 建思路。
3.“思考折页 ”———导学案的设计颇具匠心
教师课堂上为什么用的是折页,而不是一张打开的纸?我想,折起来的目的是:每一次打开,都是与一个阶段的自主学习相照应。正如教者所说,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一次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折页中两次出现了表格,学生通过勾画语句,提炼关键词语,填写表格,在小组讨论中,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正自己的想法,留下思考的痕迹。
4.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体现在:能整体阅读三篇主体文本;能主动将主体文本与其他文本联结;表达时能有理有据;独立学习时能通过圈点勾画,寻找重要信息;小组交流时,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集体交流时,能主动站起来表达、回应、补充、反驳;学习结束,能公正友善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要立足四点 篇3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小学生对科学的欲望和需求是学好科学的原初动力,也是提升自身教养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原动力,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极致散发。小学生对大千世界充满着好奇。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小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大到日月星辰、天体宇宙,有着诱人的声光电磁、风霜雪雨。我们如何恰当利用这些科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欲望和需求?首先可以放大这些奇妙的科学素材。我们或用实物、或用模型、或通过多媒体等巧妙地将这些美妙的自然景物或现象呈现在孩子们的身边、眼前,让他们触手可及,拉近它们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那些奇特的景观或现象不再是那么遥远而神秘莫测。我们还可以课内引导,课外延伸。课堂上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究材料,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既动眼又动手,在亲自探究中获得学习科学的需求。课堂外,为学生构建更大的平台,拓宽他们科学探究的空间,鼓励并组织他们开展课外科学阅读,搜集科学信息,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种植饲养等,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的科学欲望和需要得到更大满足,使他们的原动力得以深度挖掘,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散发。
二、倡导小组合作,凝聚集体情愫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己意见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形成尊重差异、共同生存的积极人生观。当前各地各学科都涌现小组合作学习热潮。有些只是形式上的合作,三四个人围坐一起,就某个人人皆知并没有太大探究价值的问题讨论一番,就算是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学习,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和效果。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需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如,在教学《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在学生认识电磁铁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我只是为各组学生准备了一根导线、大小不同的两枚铁钉、三节电池、大头针若干等研究材料,其余自主权都交由学生,让他们自行研讨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各自分工、共同合作探究。我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一旁观察并适当指点。发现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分工明确,有的动手操作、有的动眼监督、有的动笔记录,在这个小集体中各自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分工有合作,有争议有统一。小组合作让孩子们的个性灵动飞舞,个人价值彰显,同时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和谐,集体情愫得以凝聚。
三、讲究规范操作,养成精细习惯
学生特别喜欢上科学实验课,因为他们知道实验课上可以自己动手。有些学生一进实验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将老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结果既耽搁了学习时间,又耽误了实验进程。有的学生虽然听清了实验要求,但是具体操作时随意性较强,不讲究科学规范,同样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开放、创造性地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例如,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求学生轻拿轻放温度计,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读数时温度计不要拿出来,眼睛要平视液柱顶端刻度。使用天平时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以免沾污了砝码,影响测量的精确度。实验操作中时时讲究规范操作,注重细节到位,养成追求精细完美的科学习惯。又如,有的对比实验需要规范控制变量。我在教学研究摆球的摆动时,首先让学生搞清楚摆球摆动过程中涉及的变量(摆线长短、摆球轻重、摆角大小、摆球摆动快慢),然后让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变量进行探究。若考察摆线长短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则保持摆球轻重、摆角大小不变,改变摆长,测量摆动周期。在选择好确定好一个变量后,其他的量要严格控制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规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和准确的观察,能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少走了弯路,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平常的规范化操作,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和热情,养成精细习惯,让学生懂得细节决定成败。
四、尊重实验结果,追求求实精神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有一个班级。班级学生数基本在55个,较多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留下了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计划)
四、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学生素质的要求:
1、环保教育
通过对“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心理素质
①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②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③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
本轮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已经到达四年级阶段,学生普遍对科学学习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爱动手,爱思考,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少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不能认真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探究性学习层次不一,有差异。课外对科学的延续学习做得不够,与生活联系也不够紧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需要加强。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6个单元、22课,共9个导人活动、41个主体活动、4个拓展活动.其中“1变与不变”“2动物的一生”“3生物与环境”三个单元,以探究物体的特征与变化为重点,旨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调查、搜集信息、比较分析、模拟实验、阅读理解、推理判断等探究活动,发现物理变化、动物的生长变化、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带来的变化,主动探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或作用条件,培养证据意识;“4岩石与矿物”“5电”“6房屋照明电路”三个单元,以结构与功能为主要探究内容,以特征与变化为重点,从特征结构的角度认识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物,了解其相应的功能;从电路的结构、电器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实验,设计电路,制作开关,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四年级下册的基本框架
第一单元“变与不变”,按“分(认识形状变化)→分(认识形态变化)→总(应用物理变化分离混合物)”的结构布设了3课、1个导入活动、4个主体活动.第1课“泥巴变形记”,以“情境导人→示例聚集(纸、吸管)→类比举证
(黏土捏成的小泥人)→比较抽象[找相同与不同,抽象出“形状”变化,“组成”不变(还是黏土、纸料、塑料等)]→迁移判断”的流程,“扶”着学生初步建构物体发生形变时的“物理变化”概念(共同属性:物体形状变化,组成的物质性质不变).第2课“蜡的有趣变化”按同样的流程,引领学生初步建构物体发生形态变化时的“物理变化”概念.第3课“混合与分离”应用前两课提炼的概念,分离盐和芝麻,进而引领学生想更多的办法(如利用物体的轻重、大小、沸点等特征差异)区分生活动中的其他混合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设计了“1蚕宝宝出生了”“2蚕宝宝在长大”“3蚕宝宝大变样”“4昆虫的一生”“5生生不息的动物”5课.引导学生饲养蚕,让学生亲历养蚕的全过程,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动物通过繁衍后代得以生生不息.通过每日照顾蚕的饮食起居的琐碎活动,培养儿童关爱动物的情感,使他们体验饲养小动物的快乐;通过坚持观察、记录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的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在养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蚕进行一些小实验,培养训练学生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能力.通过饲养动物了解其生命周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宜采用课外饲养、记录与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要结合季节时令变化和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本单元的课时分散,穿插于其他单元之间.蚕的生长周期短,饲养过程无危险,特别适合小学生进行饲养.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了解它的生长过程,能够为认识昆虫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为了探究不同类别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单元划分成四个层次的研究主题,布设了4课,3个导人活动,12个主体活动.第1课“动物与环境”、第2课“植物与环境”引导学生探究如阳光、温度、水、气等环境要素对动物、植物的影响因素,观察不同环境下动植物的形态特点,了解这些特点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第3课“互相依存的动植物”、第4课“人类对生物的影响”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查阅、调查整理资料,了解鸟类及其他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发现导致白居豚和银杏濒危的原因、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保护动植物及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以“认识外部特征→观察内部结构→了解功能用途”的认知线索,布设了“1认识岩石”“2认识矿物”“3岩石、矿物和我们”3课,6个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阅读、实验、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岩石和矿物,引领学生认识岩石和矿物的外部特征、成分与结构,了解岩石的用途、人类对矿物的利用以及很多矿物资源的开采现状,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引发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第五单元“电”,按“认识电路→控制电路→设计电路→检测电路→电的应用→电从哪是来”的认知逻辑线索,布设了“1点亮小灯泡”“2控制电路的通断”“3设计电路”“4导体和绝缘体”“5电和我们的生活”5课,3个导人活动、9个主体活动、1个拓展活动,通过观察结构(电路、开关、小灯泡结构)、试验电路(尝试连接)、设计电路(开关、电路)、制作电器(开关、红绿灯)、检测电路(电路、导电性)、调查应用(电与生活、电的来源)等活动,训练学生观察、试验、设计、制作等探究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六单元“房屋照明电路”,属技术与工程领域,是上一单元的拓展延伸.教材以上一单元“电”的探究结果为认知起点,按“明确需求→设计电路→安装电路→评估交流→调试改进→成果展评”的流程组织教材内容,布设“安装房屋照明电路”“改进房屋照明电路”2课,2个导人活动、4个主体活动、1个拓展活动,通过对话、呈现活动讨论场景图、学生设计电路图、安装制作图等,引导学生将上一单元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展开设计安装房屋照明电路活动,训练学生观察、设计、制作、试验、评估等技能,培训学生实事求是、客观评价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单元/课题
课标点(科学知识)科学态度、STSE
一、变与不变
1.泥巴变形记
2.蜡的有趣变化
3.混合与分离
1.4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
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1.尊重事实,严谨求证;
2.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与此类变化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二、动物的一生
1.蚕宝宝出生了
2.蚕宝宝在长大
3.蚕宝宝大变样
4.昆虫的一生
5.生生不息的动物
11.1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12.1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
1.坚持长期进行观察;
2.观察细致、如实描述;
3.乐于发现问题、表现出对动物的探究兴趣;尊重动物的生命
三、生物与环境
1.动物与环境
2.植物与环境
3.互相依存的动植物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5.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6.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
7.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与环境接触.
8.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9.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
10.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一些动物吃其他动物。
11.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
1.乐于尝试用多种思路、方法进行探究。
2.乐于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事实,用证据说话;
3.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乐于采取行动进行保护。
四、岩石和矿物
1.认识岩石
2.认识矿物
3.岩石、矿物和我们
14.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表现出对岩石矿物的研究兴趣。
2.观察细致、记录求真。
3.初步形成节约、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的意识。
五、电
1.点亮小灯泡
2.控制电路的通断
3.设计电路
4.导体和绝缘体
5.电和我们的生活
6.4.1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6.4.2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6.4.3电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有危险性。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6.6.1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
16.2工程和技术的产品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1.对电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2.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3.知道电是一种能源,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六、房屋照明电路
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区别与联系。
16.2工程师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各种可资利用的实际物品。
18.1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
18.2工程的核心是设计。
18.3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安装房屋电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敢于大胆创新、开拓思维。认同创新设计能够改善生活。
3.体会人类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关键。
教学措施
本册探究活动中,我们继续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扶”和“引”。教材上的探究活动的编排设计,采用了以学生活动案例、学生讨论场景图、指南车提示、指南车信箱提供科技史、阅读资料等方式去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教材针对不同难度的活动任务,用不同的编写策略和呈现方式,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难度大的活动引导多,对难度不大的活动采用启发的策略,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更大,以体现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编写原则。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
四年级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也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本学期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本学期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问题情境导向,激活探究兴趣
四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证据”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到的领域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组织活动,把握“教扶放”时机
爱观察、爱动手,仍是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天性,为此,在四年级科学课教学中,仍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讲解、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趣味实验、角色扮演、科学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选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二是四年级以“扶和放”为主,“教”为辅.教师指导时注意梯度,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观察、制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处,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3.尊重个性发展,重视习惯培养
小学中年级学生对科学学习态度、热情、兴趣等有所分化,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具备的相关探究技能也存在个体差异,坚持、耐心、细致、严谨、专注的科学品质大多还未养成,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不高,需要教师尊重个性,关注差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引导.教师要重视小组团队建设,采用“同质异组,异组同质”的分组方式,通过对小组团队激励性评价,引导同伴互助,立标杆、学榜样,让每个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科学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进行策略性引导.批评、表扬要客观公正,因人而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尽量不公开批评,多找个别谈话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处着眼,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同时也要在低年级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观察、实验时,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中年级有什么新的要求;教师讲述、讲解、演示时,怎样注意昕讲;观察、实验后,怎样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介绍(首先说观察对象、实验目的,然后说采用的观察、实验方法,最后说在观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研讨时,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倾昕其他同学的意见,怎样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怎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和辩解;归纳概括结论、判断解释问题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表达;教学反思时,应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评价手册应该怎样填写;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研究项目,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切,都要有计划、坚持一贯地训练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科学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科学探究课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科学探究与交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是形成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中年级定位于引导性探究,将侧重训练借助工具或仪器观察、测量、描述、类比、归纳、抽象、概括、分析等单项技能方法,以及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等综合技能。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授课时数
第1周3.1-3.5开学第一课1.泥巴变形记2
第2周3.8-3.12 2.蜡的有趣变化3.混合与分离2
第3周3.15-3.19 1.蚕宝宝出生了2
第4周3.22-3.26 2.蚕宝宝在长大2
第5周3.29-4.2 3.蚕宝宝大变样2
第6周4.5-4.9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1.认识岩石2
第7周4.12-4.16 2.认识矿物3.岩石、矿物和我们2
第8周4.19-4.23 1.点亮小灯泡2
第9周4.25-4.30 2.控制电路的通断2
第10周5.3-5.7期中考试2
第11周5.10-5.14 3.设计电路2
第12周5.17-5.21 4.导体和绝缘体5.电与我们的生活2
第13周5.24-5.28 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2
第14周5.31-6.4 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2
第15周6.7-6.11期末复习2
第16周6.14-6.18期末复习2
第17周6.21-6.25期末复习2
第18周6.28-7.2期末检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篇6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
一、实验方式的安排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很多,我们能做的有8个,分别是:
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小米粒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凸透镜成像。
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镜成像五个实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米粒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采用老师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的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5、教会学生收集实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6、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与结果,丰富他们的实验。
四、合理评价
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篇7
后坝小学:潘胜莲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 篇8
四年级上学期
中心小学
四年级一班
周次 实 验 内 容 演示 分组 实 验 器 材 √ √ 各种有关天气的图画 √
天气日历、温度计、画有天气符号的1 我们关心天气 1 天气日历 温度与气温 2 风向和风速 3 降水量的测量 3 云的观测 4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6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的快与慢 8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听听声音
√
√
√
√
√
√
√
√
√
√
√
√ 小卡片等
温度计、温度填充图、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气温
风向图、制作风向表的材料等 制作雨量器的材料等 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等 气温、云、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食盐、面粉、沙、烧杯、滤纸等 装水的透明玻璃杯、高锰酸钾、沙、溶解纪录表等
各种常见的液体、玻璃杯、酒精、记录表等
玻璃杯、食盐、小苏打、汽水等 玻璃杯、冷热水、水槽、记录表等 烧杯、纪录纸、天平等
浓盐水、清水、蒸发皿、石棉网等
课前打开门窗让学生听到教室外面的声音,科学笔记本、大小音叉和铁
钉等
√√√√√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 面鼓、,钢尺、音叉等 10 声音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 √
钢管、长短不同的铁钉、粗细不同的铁管等 √ √ 钢尺、或塑料尺、活动记录单等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 音叉、铝箔条、木制米尺、棉线等 11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保护我们的听力 12 身体的结构 骨骼、关节和肌肉 13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14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5 口腔里的变化 15 呵护我们的身体
√ √
√
√
√
√
√
√
√ “耳的结构”图片、音叉、塑料杯等
阅读材料、黄豆、棉花、空罐、废报纸等
观察记录表单、气泡图
哑铃或者其他重物、记录纸 心跳与呼吸次数纪录表、粗吸管、广口瓶等
水盆、洗耳球、塑料管等
人体消化器官图、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等
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画牙齿排列图的记录纸等
画图纸张若干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篇9
第一、二单元《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
班级_________
姓名
等级________
一、查漏补缺。
1、我们常吃的食物,有的来自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
等;有的来自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食物虽然多
种多样,但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_____________。
2、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__________。像花生、肥肉、大豆中含________
多,鸡蛋、瘦肉中含
多,馒头、米饭、煎饼等面食中含。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多种营养。
4、合理的饮食应是这样的:把我们的食物分成10份,那么米、面食应占
__________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___________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_________份左右。
5、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_________,我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_____________计划。
6、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多吃的是_______类食物,其次是_______________
类食物,__________性食物,也要常吃,但要适量,而对________类食物
应当少吃。
7、将花生米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_____________,这说明花生米里
含有___________。
8、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9、制作饮料时,每次都要对每种配料______________选取。
10、____________不同,制作的饮料的主要口味就不同。
11、除去水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________、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页(共2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方法。
12、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过滤能除去水中___________的杂质。
14、把沙子放入水中,不论你怎样搅拌,过一会儿沙子都会沉到水底。这说明
沙子在水中不能__________。
15、生活中最简单的给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6、在物体沉淀的过程中,___________的物体先沉淀,____________的物体
后沉淀。
二、海滩拾贝。
1、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是()。
①精制小麦粉
②韭菜
③带鱼
2、含淀粉最多物是()。
①馒头、米饭、土豆
②黄瓜、白菜
③萝卜、苹果
④肥肉、花生
3、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 主食中不可缺少粗粮
②可用饮料代替喝水
③蔬菜不能生吃
4、下列烹饪方法中,()对维生素的破坏较少。
①煮
②炸
③炒
5、在下列食物中,滴上碘酒能变蓝色的是()。
① 土豆、面条、米饭
②白菜、萝卜、西瓜
③蛋清、鱼片、花生米
6、在下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的是第()组。
①水煮卤蛋、五香干 ②油炸花生、红烧肘子 ③清蒸螃蟹、海米西芹
7、肥胖往往是由于()而造成的。
①遗传
②摄入的食物或脂肪过多、又缺乏相应的体力劳动
③内分泌代乱
8、下列补钙方式中,第()组比较好。
①多吃钙糖片
②打补钙针
③喝牛奶或吃奶制品等,从食物中补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2页(共20页)
9、只要保持平衡膳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适量食用海藻、菌
类,膳食营养就不会缺乏。
①油、糖
②鸡、鸭、鱼、肉
③蔬菜、水果
三、明辨是非。
1、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搭配食用,不仅能提高食欲,促进吸收,而且能
充分发挥各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满足人体的各种需要。
()
2、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需要量又不多的营养物质。
()
3、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4、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
5、沉淀能除去水中比较重的、不易溶解的物质。
()
6、人体哪一种营养成分能缺乏,否则就容易患病。
()
7、水的温度对物体的溶解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
8、好的饮料配方经过一次调制就可以得到。
()
四、我帮它们找朋友:将食物和所含的营养成分用线连接起来。
蛋白质
瘦肉、鱼 脂肪
花生油、香油 淀粉
食盐
盐类
镘头、大米
维生素
大豆
五、我的科学实验。
1、将瓜子在白纸上用力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会留下________,说明
瓜子中含有____________。
2、把碘酒滴在馒头上,蘸有碘酒的馒头就会变成蓝色,这说明馒头中含有。
3、在烧瘦肉时,有一股特别难闻、像烧焦头发一样的气味,这是___________
燃烧时特有的气味。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3页(共20页)
4、将食盐颗粒放进水中,过一会,食粒不见了,尝一尝水有咸味,说明
食盐在水中能____________。
5、如图,________号杯水的糖溶解的快。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科学饮食、健康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4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漏补缺。
1.植物的身体一般包括、、、、、、六部分。
2.茎上有叶、有芽、有节,叶和芽都长在 上。3.植物茎内的导管有运输
和
的作用。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
和
、的作用。5.根主要靠
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
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 也吸收了。
6.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的环境也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有
种。
7.拔一颗大草的时候,会感到有点费力气,说明草根具有
的作用。8.植物的根分
和
两大类,如果根的某一部分因贮存大
量的营养物质而发生了就化,这样的根叫做
。9.观察叶子的气孔时选用叶子的,用
观察。
10.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 从叶子气孔中跑出,腾飞
到空中,这就是叶子的。
11.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提供的。
二、明辨是非。
1.所有植物的身体都可以分成六部分。
()2.叶子越多、越大,蒸腾的水分就越多。
()3.因为有叶绿素,叶子才呈现绿色,所以,红色的叶子中没有叶绿素。()4.叶绿素可以产生叶绿体。
()5.叶的光合作用只的生产提供了养料。
()6.在树干上,环割的上口和下口都会产生“大瘤子”。
()
7、叶子通过气孔蒸腾水分。
()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5页(共20页)
三、珠海拾贝。
1.叶子的蒸腾作用能促物的根不断()水分。
①吸收
②排出 2.能进行光合用的是()。
①叶绿体
②叶绿素 3.水在植物体内的活动路线是()
①根→茎→叶子
②叶子→茎→根 4.树皮中运输养料的细管,叫()
①导管
②筛管
四、我认识它们。
1.标出下面植物各部分名称。
2.写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6页(共20页)
五、我来告诉你。
1.叶子的蒸腾作用有哪些好处?
2.为什么树林里的空较湿润?
3.什么是叶的光合作用?
4.植物是怎样运输水分的?请你画箭头表示。
六、我的科学实验。
1.怎样证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请把你的实验设计写出来或画出
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实验现象:看到。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7页(共20页)
2.如图,号杯中的水下降的快。因为
。说明植物吸水的多少与
的多少有关系。
(1)
(2)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用透明塑料袋将一株生产旺盛的盆栽植物(最好是叶子大的)罩起
来,在茎底部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处,并按时浇水。1—2天后发现,塑
料袋内壁上
。如果选择一株没有叶子的植物做同样的实
验,发现塑料袋内壁上
。说明叶子具有
水分的作用。
4.如图,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过一会,发现酒精变
,叶子变
,说明除去叶子中的,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5.如图,将带有叶子的枝条浸在红颜色的水中,放在阳光下1~2个小时(木
本的要更长一点时间)后,会发现
变红了,说明植物茎
内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8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的力》
班级_________
姓名
等级________
一、查漏补缺
1.空气受热会
,变
,会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3.救生圈、轮胎、充气蹦蹦床内都充满了
。都是利用了
有弹性的原理。
4.是发明球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热气球是。
5.当松开充满空气的气球时,气球运动的方向与球内空气运动的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
6.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
米厚,人们把这层
厚厚的空气叫做。
7.大气有
,处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受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
力就是
。方向是来自。
8.在研究水流的力量时,我们设计的实验属于
相同时,相同时,必须不同;当
相同时,必须不同 9.人们生活在大气层里,而没有感到大气的压力,是因为
。10.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它的体积被
;当压力减小或消失时,它
又会
,这说明压缩空气有。
11.同样多的空气,受到的压力越大,体积
,产生的弹力
。12.篮球内气越足,球弹跳得越
。13.“神州五号”是利用
的原理升空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9页(共20页)
二、珠海拾贝
1.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①越大
②越小
2.用双手拉紧吸在一起的吸盘,你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①在水平方向用力
②在竖直方向用力
③无论是在水平方向,竖直还是其它任意方向,都要用力 3.在两个吸盘紧紧地吸在一起的实验中,成功的关健是()。
①吸盘的材质
②吸盘的大小 ③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挤压出来
4.下列现象,是应大气压力的作用,是利用了压
缩空气的性质,是利用了热空气的性质。
①给自行车内胎打气
②水从上游流向下游 ③水泵抽水
④热气球上升,孔明灯升空
5.医生将注射器活塞上提从而使药液进入注射器,在液体上升过程中,下列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针管中仍有空气,且气压比外面大气压大 ②针管中仍有空气,且气压比外面气压小 ③药液在自身压强作用下流入针管
6.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一会儿,鸡蛋就会自动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①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②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及瓶中
③瓶内气体压力小,外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④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三、明辨是非
1.大气没有重量,因为我们周围就有大气,但我们感觉不到。
()2.离地面越低,大气压力越小
()
3、橡皮艇乘坐舒适,减缓撞击,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弹性。
()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0页(共20页)
4.墨鱼主要靠反冲的力量推动身体向前进。
()5.水流的力量既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带来害处。
()6.喷气式飞机、礼花都是用反冲的原理升空的。
()
四、我来告诉你
1.家庭用的抽油烟机通常安装在橱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2.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3.生活中,常见跌伤病人用拔罐的办法疗伤。其做法是在一个瓶中伸入点燃的酒精棉球,然后取速把瓶子倒贴于患处,瓶子就倒立于患处,而且很结实。它应用的是
原理。
五、我帮它们找朋友(把下面的生活应用与相应的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足球
气枪
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火箭
橡皮艇
反冲 喷气式飞机
六、我的科学实验
1.如图,图1中的塑料袋会
,图2中的纸蛇会
,图3中的碎纸屑会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1页(共20页)
①
②
③
2.如图,图1过一会,鸡蛋被吞进瓶子里;图2把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水
流出来;图3两个吸盘
吸在一起。这些现象都是利用了
原理。
①
②
③
3.如图,边图中水流产生的力量大。因为它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2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热可以沿着
传递,从温度较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2.我们把粗细、长短相同的铁丝、木棒同时放入开水中,先热,这
说明它
,这种物体叫做热的 ;
热得
比较慢,我们把这样的物做叫做热的。
3.热在水中可以通过
的方式传递,在空气中也可以通过
的方式传递。
4.单门电冰箱的冷冻室多在冰箱的。
5.冬天,教室里的暖通过
的方式使教室里暖和起来的。6.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的衣服,这是因为。
7.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涂上了
色,目的是为了。
8、黑(深)色物体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9.保温材料都是些导热性能
的材料。
10.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主要储存在 内,因此加热后的热水不
容易凉。
11.在羊绒、木头、金属、泡沫这几种材料中,保温能力较强的是
,保
温能力较差的是。
12.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就是把
转化为人们需要的 能。13.棉花比毛皮散热快,说明
保温效果好。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3页(共20页)
14.按照物体传导热能力的不同,将物体分为
、两
大类。
二、珠海拾贝
1.夏天,用棉被盖上雪糕是利用了棉被的()作用。
①生热
②保温
2.把两支同样的温度计的液泡分别用黑布和白布包起来,放在阳光下,过一
段时间,会出现()现象。
①包黑布的比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②包白布的比包黑布的温度计的读数高 ③包黑布和包白布的温度计的读数一样高。
3.下面几种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效果最好的是()
①平放
②竖放
③与太阳光相对
4.冬天,室内的暖气片或炉子的热,使整个屋子的空气变暖了。这主要是靠
()的方式传递热的。
①传导
②对流
③辐射 5.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①这些材料能生热
②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③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6.下列哪种物体传热最快?()
①羊绒
②布
③金属 7.做饭用的锅一般是属材料做的,这是因为()
①漂亮
②传热快
③结实
8.性急的小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开水的温度降到能喝,他应用()
①陶瓷杯
②塑料杯
③不锈钢杯
9.在一锯条上粘放三支小小的生日蜡烛,用酒精灯对锯条的一端进行加热,()的蜡烛最先倒掉。
①中间的②距酒精灯近的 ③距酒精灯远的
10.我们站在火炉旁,会感到烤得很,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接受了()。
①对热流
②传导热
③射热 11.冬天穿棉衣比较暖和是因为:()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4页(共20页)
①棉衣能生热
②棉衣能保温
③棉衣能挡风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5页(共20页)
三、明辨是非
1.羊绒和棉被的保温性能是一样的。
()2.羽绒服自己不会生热,但保温能力强。
()3.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如果不存在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
递现象
()4.根据热对流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暖气片安装在室内最高处。
()5.保温材料都是些导热性能很好的材料。
(6.将空调口朝上可让室内温度降得快。
(7.热的良导体对人类有用,热的不良导体对人类没有什么用。
(8.热传递只能在固体中进行,在气体和液体中不能进行。
(9.热稀饭时,用勺子搅几下会热的更快,这是因为搅动加快了热的对流。(10.开水养鱼实验中金鱼能自在地游着,是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11.夏天人们习惯穿浅颜色衣服,是因为浅颜色衣服吸热能力弱。
(12.冬天穿棉袄暖和是因为它能生热。
(13.冰糕在保温桶中长时间不化,是因为保温桶有很强的散热功能。
(14.因为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所以锅柄不用金属做。
(15.冬天下雪时,路面洒上煤渣会使雪化得更快。
(四、我来告诉你
1.酒精灯的火焰分几层?怎样使用酒精灯?
2.冬天,暖气片是怎么使整个房间变暖的?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6页(共20页))))))))))))
3.太阳能热水器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五、实验
1.用棉花、毛皮分别绑住一根温度计,同时放在暖气(温度高的地方)周围
相同位置,观察温度注的变化,十分钟后,记下度数;再同时拿到室
外(温度低的地方)仔细观察温度计液注的变化,十分钟后,记下度数。
比较两次记录的温度数可以发现,保温效果好,保温效果不好。说明不同的材料
。2.如图,将塑料勺、铝勺、铜勺、铁勺、木筷同时放进热水
里,过一会发现
不热,而
热,说明不同的物体传热的能力。
3.如图,将木屑放在水里,加热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冷
水时
,热水时。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7页(共20页)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期 末 测 试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热气球会上升是因为
。三国时期,军事家诸葛亮利用
的原理,制成了一种能升上天空的灯,后来人们把这种装置叫做“孔明灯”。2.我们的食物归根结底都自于。
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
4.、_________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5.植物的身体通常是由、、、、、组成。
6.把气球吹足气,口朝下松手,气球会
,气球运动方向与空气喷
出的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
7.叶子不断的蒸腾水分,能促进植物的根不断地吸收
和。
8.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
和。
9.大气有压力,所有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这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
。这种压力的方向来自
。10.去除叶绿素时,可以把绿叶放在 隔水加热。
11.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
12.救生圈、轮胎、充气蹦蹦床内都充满了
。都是利用了
有弹性的原理。
13.瓶子“吃”鸡蛋、钢笔吸水都是利用了
。它的方向来自
。14.
、,水流的力量就大。
15.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不同的物体传递热的本领
。16.冬季穿棉衣是因为棉衣能。
二、珠海拾贝
1.植物生产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提供的。
①根
②土壤
③绿叶
2.一株植物叶子的多少和大小与它蒸腾水分()关系。
①有
②没有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8页(共20页)
3.观察叶子的气孔用到的仪器是()
①显微镜
②放大镜
4.能除去水中比较轻的不溶解的杂质的方法是()
①沉淀
②过滤
③消毒
5.根据对流原理,厨房里排热空气和油烟风扇,安装在炉灶的()
①上方
②下方
③相同高度
6.当屋内的温度比屋外温度高时(室外无风),开窗后窗帘会()。
①向窗外飘
②向窗里飘 ③有时向窗里飘有时向窗外飘 7.给水加热后,水中的小米粒在水中游起来,这是()现象。
①对流
②传导
③被热水拖起 8.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装置是()的。
①白色
②黑色
③红色
9.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合理的食物结构蔬菜、水果应占()份
①5份
②4份
③2份 10.能在水中溶解的有()
①粉笔末
②小苏打
③奶粉 11.传热能力最强的物体是()
①金属
②木头
③水
12.要获得校园里一棵大树高度的数据,下面()种办法是可行的①爬到树上实际测量
②根据教学楼的高度估测
③请老师帮助,根据树的影子精确计算
三、明辨是非
1.面粉和洗衣粉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一样的。
(2.制作饮料时每次都要对各种配料定量选取,才能调制出好的饮料。
(3.水里溶解的所有物质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植物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珍贵,我们要爱惜它。
(5.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就是用灯帽盖灭。
(6.用棉被把冰糕包起来,冰糕会融化得更快。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19页(共20页)))))))
7.牛奶中既含有维生素,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等,所以,牛奶中含有人体所
需要的全部营养。
()
()9.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10.夏天穿红色衣服比穿白色衣服要凉快些。
()11.冬天,有穿棉衣的,有穿羽绒服的,还有穿毛衣的,所以各种材料
的保温效果是一样的。
()12.平放的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量多。
()13.自行车轮胎内的空气也是被压缩的空气。
()
四、我的科学实验
1.如图,托盘上的食物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2.如图,将一株植物的根完全浸在水中,水面
处滴一层植物油或用棉花把瓶口封好,再从水面到
达处做一个记号,将这个装置放在向阳通风处,观察现象。几天后,会发现瓶子中的水
,说明。
3.如图,将食盐和砂子分别放在水里,搅拌,会发现食盐
,砂子
,说明食盐
,砂子。
201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20页(共20页)8.因为米饭和馒头是我们主要的食物,所以,我们的食物只能以面食为主。
4.如图,第 根火柴(从左向右数)先掉下来。说明热可以沿着
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是
热在 中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叫做。
5.如图,将木屑放在水里加热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冷水
,热
水
,这就是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叫。
五、我来解释
水是怎样变热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08-28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07-05
小学科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7-05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论文范文07-04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精编版07-21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06-15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