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2024-10-25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共15篇)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1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

A.<18B.18-22C.22-26D.>26

3.您所学习的专业是__________________。

4.您多久上网一次?

A.一天B.2-5天C.一周D.长于一周5.您通常上网的地点

A.家里B.学校C.网吧D.其他

6.您每次上网多久?

A.<1小时B.1-3小时C.3-8小时D.>8小时

7.上网是否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A.是B.否

8.您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多选)

A.看新闻B.聊天C.游走于各大论坛D.游戏E.查阅资料F.博客G其他(请举例)_______

9.您认为哪种上网活动最容易导致网瘾:

A、游戏 B、QQ聊天 C、浏览网络社区 D、搜索资料

10.您对上网这一时尚持有何种态度:

A、只是暂时的潮流;

B、互联网自有其价值,值得推崇,并希望它能长盛不衰;

C、不关我什么事,顺其自然吧

11.您的月平均收入

A.<800B.800-2000C.2000-4000D.>4000

9.您每个月花费在上网方面的投入有多少?

A.<100B.100-300C.300-500D.>500

10.您平时除了上网是否有其他课余生活?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大学生上网依赖的问题您如何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多数学生的业余生活已被上网所取代,您认为网络文化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提供的宝贵资料,谢谢您的参与,祝您愉快!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2

1.1 网络依赖的定义

网络依赖是区别与网络成瘾概念而产生的, 主要是那些还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成瘾症状的上网者而言的, 他们往往只是在精神上对网络有依赖性。这种表现介于正常上网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一种状态, 我们定义这种状态为“网络依赖”。

处在网络依赖状态的人是可以正常生活、交友和学习的, 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高于网络成瘾状态的人, 但是这种人往往将互联网当作一种精神的依赖, 而不再是可以利用和使用的“工具”了, 他已将互联网作为寻求刺激的途径, 他们更多的是在遭遇挫折后到网络上寻找安慰, 这部分人占上网人数的比重也较大。

1.2 界定网络依赖的方法

目前, 比较常用的界定网络依赖的方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Kimberly Young编制的临床诊断问卷, 该方法是借鉴了病理性赌博行为, 因为二者的内在特性比较相似, 这个判定标准由8个题目组成, 被测试者给出肯定答案得1分, 如果得分大于等于5, 则可被判定为网络成瘾者, 其中又对分数进行了细化:0~1的是无依赖;2~3分是轻度依赖;4~5分是中度依赖;6~8分是严重依赖。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调研对象

选择北京某高校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0份, 其中未收回问卷14份, 收回的无效问卷7份, 有效问卷559份, 占全体问卷总数的96.38%, 有效样本的比率较高。问卷在4个年级中的分布为:大一236份, 大二247份, 大三43份, 大四33份。其中, 男生167人, 占29.87%, 女生392人, 占70.13%。被调查者的年龄多集中在20~24之间占总体人数的73.70%, 基本符合高校的学生年龄分布。

2.2 调研方法

采用自己设计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 调研基本情况和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整理,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3.1 性别与网络依赖程度的交叉分析

上表给出了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与性别的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大多数属于轻度依赖, 中度依赖的比例占女生总数的18%;男生虽然占总体比例较低, 但是中度依赖和重度依赖占男生总数的比例分别是46.71%和27.54%, 明显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都比女生要严重。

3.2 生源所在地与网络依赖程度的交叉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559份有效样本中有64.04%的被访者来自城市, 其中中度及严重网络依赖的比例比来自乡镇的被访者的比例都要高。

3.3 年级与网络依赖程度的交叉分析

由上表可以直观的看出被访问人的构成中大一、大二占多数, 这与选择的高校的年级分布基本一致。大一年级中, 轻度依赖者比较多, 有121位, 占总体人数的21.65%, 其次是无依赖者、中度依赖者和严重依赖者, 分别占总体人数的10.55%和6.26%。

4 结论

根据调研的情况以及综合的分析, 可以得到目前被调研高校的“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现状”为:无依赖的人数为101, 比重为18.07%;轻度依赖的人数为245, 比重为43.83%;中度依赖的人数为148, 比重为26.48%;严重依赖人数为65, 比重为11.63%。

初步得出结论是被访问的大学生有网络依赖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81.93%, 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比较严重。

5 对策与建议

高校可以从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实际情况入手, 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力度,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拓展多种渠道, 引导大学生科学的使用网络, 进而合理的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够实现人们的很多需求, 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 而在校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有更多的上网的机会, 也成为网络成易感人群, 高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研, 并且结合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网络依赖程度的表现, 分析网络网瘾的成因,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 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 避免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倪亚兰.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原因及对策探索[J].价值工程, 2010 (2) .

[2]左兴红.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1) .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3

报告后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800多名中学生中,有20%的孩子每晚都会用移动设备阅读或者发信息,而孩子花在社交传媒上的时间和精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身体伤害,会远远大于人们所想象,而这份研究也引起了人们对学生健康和手机依赖问题的广泛关注。

研究数据显示,有22%的8年级以及23%的10年级的学生会每天晚上使用社交媒体,且大部分学生都有就寝过晚的现象,其中17%的8年级和28%的10年级的学生表示会在凌晨以后睡觉,甚至还有6%的更低年级和8%的更高年级的学生会在凌晨1点后入睡。更为严重的是,只要是晚上使用社交媒体的学生基本上第二天上课时都会感到疲劳。

一份来自英国苏格兰的研究显示,很多11岁左右的孩子会经常使用Facebook和推特这两种社交媒体,而且部分学生还会浏览各种网站的信息以至于很晚才入睡。除了关心社交传媒对年轻人产生的不良影响,威尔士研究也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的睡眠和成绩的关注。就在上周,牛津大学睡眠与生理节律精神研究所的Paul Kelley教授在英国科技节上表示,学校应该延迟3小时到早上11点再上课,以填补学生被剥削的睡眠时间。 但是,在周三举办的英国教育研究协会年度会议上,大家讨论的一篇文章却反对学校延长开始上课的时间。文章总结道,学校通过设定有规律的时间安排,可以帮助青少年很好地集中精力学习。且研究的作者Kimberley Horton教授表示,青少年尽量不要在晚上使用社交媒体,因为即便再怎么努力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无法补偿社交媒体带给我们的损失。

(摘自环球网)

【素材解读】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活动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社交媒体使用的低龄化以及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已成为新的问题。在英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当社交媒体耗费我们过多的精力,甚至影响大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适用话题】 社交方式 作息习惯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我们是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生,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完成此问卷调查。随着科技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据此情况,特进行此次问卷活动,请您如实作答,谢谢合作!

沈阳工程学院政法系课题研究组

2007年12月12日

填答说明

1.请先选择符合您的情况或看法的部分,然后在后边的括号内“()”协商相应的选项.2.如果填写问卷中“其他”选项时,请在其后面的横线上“___”填写您的具体情况或看法.1、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有自己的电脑吗?()

A、有B、没有

3、你的网龄有多长?()

A、一年左右B、三年以内C、三到五年D、五年以上

4、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长?()

A、1个小时以下B、1-3个小时C、3—5小时D、5个小时以上

5、你主要在哪里上网?()

A、宿舍B、网吧C、其它_______

6、你上网的目的?(可多选)()

A、查找学习资料B、玩游戏C、聊天、交友、QQD、阅读新闻E、收发电子邮件F、音乐,娱乐G、其它_______

7、平均每周你上网的花费为()

A、10元以下B、10—25元C、25—50元D、50元以上

8、你觉得自己在网上花费的时间精力程度如何()

A、很耽误时间精力B、一般影响C、没什么影响D、对自己有用E、没想过,就那个样子吧

9、近年来政府号召的“文明上网”而展开一系列维护网上健康文明环境的政策措施,你对这些的实际评价是()

A、很有必要,效果也不错B、是应该整治一下,但效果不明显

C、没什么感觉,无所谓吧D、觉得妨碍了网上宽松自由的气氛

10、你对上网的依赖程度如何()

A、很轻,只是为了娱乐放松B有一定的依赖,一段时间会上一次

C、相当沉迷,一两天不上网就会感觉异样D、其它_______

11、促使你上网的原因是什么?()

A、好奇B、追赶时髦C、学习需要

D、同学影响E、打发时间F、其它_______

12、你的父母或师长对你上网持何态度?()

A、禁止上网B、周末或假期可以上,工作日期间不能上网

C、课余可以适量上网D、任其自然E、无条件支持上网

13、如果他们反对你上网,理由主要是什么?()

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B、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C、错交不好的网友D、增加了开支

14、你学过专业的网络知识吗()

A、有B、没有

15.您在网上聊天时注意文明用语吗?()

A.从来不上网或上网时从不聊天B.不太注意,因为大家都不文明C.非常注意

16.对于网恋你有什么看法()

A.赞成B.反对C.无所谓

17.对于现在高校应用多媒体教学,你认为()

A.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接受新知识B.限制了我们的思维C.没有太大的用途

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是理学院统计专业的学生,首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来完成此次调查问卷。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特此进行此次问卷活动,请你如实回答,谢谢。(如没注释均为单选)

1.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有自己的电脑吗()

A、有B、没有

3.你的网龄有多长()

A、一年左右B、一年到三年C、三年到五年D、五年以上

4.你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

A、一小时以内B、1~2小时 C、2~3小时D、3小时以上

5.你双休日或节假日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

A、0~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8小时以上

6.你每个月在网络上的消费为()

A、基本不消费B、100元以内C、100~200元D、200元以上

7.你在网络消费的用处为()【多选】

A、购买学习资料 B、淘宝服装 C、游戏充值

D、话费E、团购F、其他

8.你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多选】

A、查找资料B、游戏C、了解资讯D、聊天交友E、影音娱乐 F、网络学习G、网购

9.你觉得自己花费在上网上的精力程度如何()

A、很耽误时间精力B、一般影响C、没什么影响D、没考虑过

10.你对上网的依赖程度如何()

A、并没有依赖,上不上网无所谓

B、很轻,只是为了娱乐放松

C、有一定的依赖,一段时间会上一次

D、相当沉迷,一两天不上网就会感觉异样

学生在校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篇6

1、请问你的性别?

A、女B、男

2、你有自己的电脑吗?

A、有B、没有C、舍友有,偶尔会玩一下

3、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你的网龄有?

A、1年以下B、1~3年C、3~5年D、5年以上

5、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长?

A、1个小时以下B、1~3个小时C、3~5个小时D、5个小时以上

6、你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

A、上午B、中午C、下午D、晚上

7、你上网的场所一般是?

A、宿舍B、网吧C、学校机房D、其它

8、你平均一个月上网的花费?

A、10元以下B、10~30C、30~50D、大于509、你平时上网主要是做什么?

A、网购B、网游C、看新闻D、学习,查资料E、看电影,听音乐F、其它

10、你觉得自己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A、很轻,偶尔会上B、更多是为了学习

C、有一定的依赖D、很依赖,一天不上会不舒服

11、你认为上网与学习存在怎样的关系?

A、耽误学习B、促进学习C、因人而异D、可增强综合素质

12、你觉得校园内网速怎么样?

A、很差,网页经常打不开B、一般,偶尔打不开网页C、基本满意 D、非常满意

13、认为每个月限定的流量是否能满足同学需求?

A、不够用B、有时候不够用C、基本够用D、会有剩余

14、你认为学校局域网共享的内容足够丰富吗?

A、根本没有想要的B、有很小一部分感兴趣

C、很好,好多东西感兴趣D、基本就是我想要的15、你认为网络中心的服务怎么样?

A、很差B、一般C、基本满意D、非常满意

16、你认为经常上网会对你现实的交际面产生影响吗?

A、严重影响B、一般,交际面变窄C、基本没影响D、会使自己交际能力变好

17、你认为经常上网对你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A、伤害很大,尤其是眼睛 B、一般C、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D、一点也没有影响

18、你认为上网改变你的性格吗?

A、改变很大B、有些改变C、只有一点改变D、没有任何改变

19、你能说出经常浏览的几个网站吗?

高职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篇7

关键词:上网调查,网络文化,高职院校

1 调查目的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 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 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昧。网上聊天、发邮件、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诸多优点,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起产生过度依赖, 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 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 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 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 我们进行相关的调查。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系为总体, 共调查人数30人, 六个汽车班级 (新生班除外) , 每个班级推荐五名学生, 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调查。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采访谈心的方式。主要有若干个问题组成, 主要询问了学习关于上网的基本情况、偏好、上网的影响以及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

2.2 调查情况分析

经过采访调查以后, 总结出以下情况进行分析。

100%的受访对象表示曾经有过上网的经历。在上网原因中, 有46.06%的受访同学选择了娱乐, 该比例远远领先与其他项。上网娱乐作为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的方式在此次调查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作为学生主业的学习则以21.01%, 比例次之, 即只有五分之一不到的学生能教合理的利用上网来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因“无聊”而上网受到21.54%的同学的支持说明高职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常常都要经历一个无所适从, 浮躁放纵的阶段。

聊天俨然成为最受青昧的娱乐方式。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学生,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社会不易使他们倍感艰辛, 心理上常处于抑郁状态, 非常需要有共同话题人的抚慰, 聊天软件的推出, 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QQ号已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是必备的身份验证码。本次调查中, “查询娱乐资讯”和“游戏”以14.41%和39.21%的比例占第三和第二。从统计来看, 35.62%女生选择“娱乐资讯”, 有11.26%的男生选择此项, 而对游戏的选择男生达到33.12%, 双方性别偏好有很大差别。

2.3 高职生对待上网的内容和态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 上网的目的和态度, 学术网站影响力比较有限, 学生上网的目的十分固定, 就是为了获取信息, 但对网站信息不懂得搜索鉴别, 而是怀着一种随便浏览的态度看待各种信息。学术网站的利用情况, 调查发现, 高职生对汽车类网站的认可度不高, 说明这类网站不足以对他们产生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某些学生反映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汽车专业网站进行自我学习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检索这些汽车类的网站, 即使知道这些汽车网站, 也不懂得如何从这些网站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2.4 高职学生对网络的综合看法

网络可以使高职生即使获得大量信息,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这是无须置疑的。58.5%的同学表示网络的影响为“利大于弊”, 只有7.8%的同学认为是“弊大于利”。这说明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总体把握能力比教强, 同时也说明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网络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3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情况总体上还不错, 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 对高职生的素质培养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需要区别对待。

(1)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导致某些学生道德认识的开放性。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共享, 这对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说, 一方面给他们打开了新奇世界的大门;另一方面如果缺少有效和正确的引导, 将可能对他们的道德认识带来了一些困惑, 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网络交往的匿名方式和实际距离的虚拟化使一些高职生的道德行为出现冲突和失范现象。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共享又使时间和空间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取得的虚拟体验和虚拟成功感觉, 这使得青少年容易产生认识上的错觉, 从而他们的道德行为之间以及行为和真实的认识之间产生一定的偏差。

(3) 网络使少数的高职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 容易使他们玩网丧志、精神空虚。青年时期是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时期, 也是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最佳实际, 应该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但是调查发现, 班级里有极少数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包夜上网, 不仅浪费了钱财, 而且严重影响了学业。

4 解决对策

作为时代进步的引擎, 网络自身是中性的, 无论是良性作用, 还是负面效应, 我们都不能将网络存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认真总结, 积极发展, 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疏、堵结合是引导高职学生正确上网的选择。

4.1“堵”是设置网络技术上的屏障

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新、奇、特的东西充满好奇与兴趣。因而, 为了防止因好奇心而导致的不良网络行为, 学校可以限定访问站点, 限定上网时间, 对一切用户违规的行为留下日志记录, 并通过屏幕或声音向管理员报警。学校可以利用绿色软件在校园网上设置“过滤器”。在过滤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监督。如成立校园网上担任指导、协调、检查、监督作用的“网络警察”。认为可以有网络技术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学生共同组成, 各司其职, 明确责任。

4.2“疏”是以教育引导为主,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提供相应的网络培训。学校可以让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深德育工作者开办相关网络冲浪学习讲座, 提高学生上网搜索的技巧, 教授学生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用的专业网站和专业学习资料, 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认知感。

二是开办学生的网站, 比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网站上开办“青春网”, 提供“学生天地”、“课程之窗”、“团员之家”、“学生论坛”等栏目, 将德育工作隐藏在人机交流中, 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三是班主任加强正面引导, 通过谈心, 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 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之, 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培养正确的上网习惯, 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抑弊扬利, 趋利避害, 这对学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只有认真面对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 认真研究他们的网络行为, 就可以减少网络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德育工作者既要懂思想政治工作业务, 又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 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竖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效果的影响因素[J].时代教育, 2009 (教育教学版) .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交焦虑;对策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通讯工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得到迅速普及。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66%,已超越美国、英国。可以说手机早已融入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生活中。手机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苦恼”—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也称手机成瘾、病理手机使用,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度滥用手机导致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不适应的一种现象。[1]社交焦虑是指对某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一般起病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和青年期过渡的中国大学生正面临着社交焦虑的困扰,若不及时调整,很可能延伸到成年甚至发展成严重的社交焦虑症。

过去的研究有探究网络依赖与社交焦虑、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及两者可能的联系,提出对策,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于2014年4月在海南某高校展开,发放问卷125份,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91.2%。男生44人,女生70人;大一12人,大二14人,大三32人,大四56人。

(二)方法

1.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引用问卷,分析后剩余21道题。采用4点记分制,得分3、4分检出符合该项目。符合0-6个症状为无手机依赖,符合7-12个症状为轻度手机依赖,符合13个以上症状为严重手机依赖。Cronbachα为0.801,显示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总分与其它条目相关系数至少为0.41。结果说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交往焦虑量表

交往焦虑量表(IAS),本量表是Leary于1983年建立的,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含15条自陈条目,按5级分制回答。所有条目与其它条目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α系数超过0.87,显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基本情况

114名大学生中,有手机依赖倾向者49人,占43.0%,其中轻度手机依赖38人,占33.3%,严重手机依赖11人,占9.6%。

大学生社交焦虑均值M=44.12(SD=9.206),低社交焦虑(≤29.12)组3人,占2.6%,高社交焦虑(≥48.16)组28人,占24.6%,中间(29.12~48.16)组83人,占72.8%。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相关系数r=0.361,P<0.01,t=3752,P<0.01呈显著正相关。

以社交焦虑总分为预测变量,手机依赖为因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社交焦虑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力能解释13.1%的变异量。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别平均分女生高于男生,且表现显著差异(t=2.701,P<0.05),交往焦虑程度性别平均分女生高于男生,且表现出显著差异(t=3.133,P<0.05)。

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年级上未表现显著差异(F=0.543,df=3,P>0.05),交往焦虑程度总分在年级上未表现显著差异(F=2.429,df=3,P>0.05)。

三、讨论

结果显示,超60%的大学生在排队或其他等待中总利用手机打发时间,超50%因手机消息中断学习,超40%在做事之前总先玩一会手机再做、若忘带手机会感到焦虑不安,近40%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是否有新消息、每次用完后又忍不住再玩手机。这些数据显示,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群体中较普遍,对其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很深。

刘红等2010年贵州4所院校442名大学生测验中,有131名手机依赖者,占总数29.8%。[3]黄时华等2010年广州8所院校536名大学生测验中,有140名手机依赖者,占总数26.1%。[4]本研究114名大学生中,轻度手机依赖占33.3%,严重手机依赖占9.6%。相比之下,本研究中手机依赖比率较大,导致该差异可能原因有:(1)本研究样本总数较小,取样存在误差(2)本研究总体手机依赖比其他高校严重(3)以上调查均在2010年,四年中手机发展迅速,也是手机依赖更深的可能原因。

社交焦虑量表常模来自美国三所大学1140名受检者,其均值M=38.19(SD=9.17)。任顺元对杭州5所大学273名大学生社交焦虑测验均值M=39.173(SD=8.141),高焦虑者占总人数14.3%。[5]认为本研究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焦虑现象较严重。

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手机依赖均值较男生高,这与韦耀阳的研究一致。[1]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女生在人格特质上较男生更敏感,更易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焦虑程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普遍高于男生,这与邢强等的调查一致。[6]但也有学者认为,交往焦虑在性别上并无差异,男性相比而言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交往上的焦虑症状。年级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和交往焦虑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年级可能与这两者无密切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随着社交焦虑程度的增加,表现更高手机依赖倾向。回归分析表明,社交焦虑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说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可能更易产生手机依赖。

四、对策

第一,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目标,明确责任,避免逃避。许多学生因突然改变环境的不适应而迷失目标、空虚寂寞,对手机产生依赖。高校可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目标,充实自己。在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中,大学生自然会远离社交焦虑和手机依赖。

第二,引导大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关系,避免孤独。根据韦耀阳的研究,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和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7]在面对困境时,若大学生拥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他们就能利用这些资源。因此,高校应致力建设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引导大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三,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及时做好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对新生做全校心理问卷,筛查并个别辅导。平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缓解社交焦虑,远离手机依赖,发展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作者单位:琼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韦耀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2]汪向东(执行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增刊

[3]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

[4]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6)

[5]任顺元.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2)

[6]邢强,唐志文,黄裕兴.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J].广州大学学报.2009(2)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篇9

亲爱的同学们,占用你们几分钟的时间帮我完成这份调查问卷,这份问卷不需要填写名字,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在合适的选项上打“√”,非常感谢!

1、性别

A、男B、女

2、你喜欢上网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

C、不太喜欢D、一点都不喜欢

3、你每个星期大约有多少时间能上网?

A、没有时间B、一天

C、两天D、三天或者三天以上

4、你每次上网一般会用多少时间?

A、1小时以内B、1-2小时

C、2-3小时D、3小时以上

5、你一般在什么地方上网?

A、自己家里B、学校电脑房

C、网吧D、其他地方(亲戚、朋友、同学家里等等)

6、你上网一般会做什么?

A、使用QQ、校内等工具聊天

B、看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

C、玩游戏

D、看新闻、找资料、学习知识

7、你觉得网络在生活中重要吗?

A、非常重要B、一般

C、不怎么重要D、完全不重要

8、你的爸爸妈妈会关心你上网的情况吗?

A、很关心,经常陪着我一起上网

B、比较关心,会看看我上网做什么,但不会一直陪着我C、很少关心,只有在我上网时间太长的时候才管我D、不关心,完全让我自由上网

9、你会利用网络来帮助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每次都会B、经常会C、偶尔会D、不会

10、你喜欢玩网络游戏吗?

A、非常喜欢,经常玩

B、因为同学、朋友都玩,所以我也会去玩

C、不怎么喜欢,偶尔会玩一下打发时间

D、一点都不喜欢,不玩

11、你会在网上和陌生人交朋友吗?

A、会,我相信他们都是真心的B、有些时候会,要看具体情况

C、很少会,只有在我觉得必要的时候

D、完全不会,网络不真实

12、你觉得网络上滥用成语、错别字连篇的情况多吗?

A、非常多B、一般

C、不怎么多D、很少

13、你会在生活中使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吗?

A、经常使用B、有时会使用

C、很少使用D、完全不会使用

14、你上网的时候会看到有广告自动弹出吗?

A、每次都会有B、经常会有

C、偶尔会有D、没有

15、你有自己喜欢的网站吗?(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来)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范文) 篇10

问卷编号: 亲爱的同学:

你好!在大学校园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有一份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我们需要一份你参与填写的调查问卷。谢谢你的合作。

以下调查问卷请如实填写:(请在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前打“√”,简答题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

2你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的网龄:

A 1年以下B 1-3年C 3-5年D 5年以上

4你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A 1小时以下 B 1-2小时C 2-3小时D 3小时以上

5你上网的目的:

A学习B玩游戏C看电影D购物E其他6你经常使用哪种搜索引擎:

A 百度B新浪C谷歌D 其他

7你上网会去逛论坛吗:

A 经常去B 偶尔去C 没去过D 没听过

8你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网络消费:

A 从网上看到B朋友介绍C电视广告D其他

9如果父母对你上网管的很严时,你的态度:

A 很烦B可以理解C无所谓

10你因为上网影响学习了吗: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11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如今的大学生几乎每人一台电脑,网络使用及依赖的现状不容忽视。我们选取教育大省湖北的省会武汉作为调研地点,选取几所有代表性高校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调研,综合分析,旨在给出一些建议,引导合理使用网络。

关键词:武汉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对策建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的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 月底, 我国上网用户总数高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网民中学生占28.6%,为最高比率。本项目组尝试通过对武汉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分析网络使用的现状,给网络依赖一个合理的建议。

一、网络使用现状

本课题着重关注武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现状,旨在规范大学生的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由于课题的研究对象覆盖面广,为此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进行调查,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汉大学。在校内随机发放问卷,保证抽样样本具有可信度。同时,还对一些高校进行辅助调查,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

调查过程中,我们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合起来,作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评价工具,得出了个体的网络依赖情况,以下是单因素统计结果:

调查的学校都实行断网制度,但是这并不能减轻网络依赖的程度,有很多学生使用校外网,更有甚者为了玩游戏而在网吧通宵。中南大某一大三学生在校外网吧通宵三夜,结果刚回到宿舍就晕倒,幸好同学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才无大碍。情况不仅仅如此,中南大另一大四的某班级,男生整天呆在宿舍里玩游戏,性格变得孤僻不说,和班级女生的关系更是僵硬。

而像华科和武汉理工这样理工类、男生多的学校,平常的学习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人选择周末出去“放松”,常很多同学一起玩游戏,甚至通宵。有同学的学习规律就因此而打破,陷入无节制的“放松”之中。而相对于较轻松的学校的学生又常常会因为没有学习压力,觉得“没事做”“无聊”而上网。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都成为习惯,看小说、逛贴吧、聊QQ的大有人在,导致心不在焉,学习下滑。

连续上网超过三个小时就相当于慢性自杀,但是每天上网达8个小时的高达11.3%,这是对自己甚至是家人的不负责。网络依赖已经成为大学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二、网络依赖分析

(一)专业的差异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管类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比较长,理工类学生的相对较短。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第一是课余时间,第二是课程的需要。经管类的需要关注新闻、国际大事等与时俱进的东西,只能用网络来解决的问题是挺多的,这也是经管类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的诱因之一。相比之下,理工类的,实验比较多,需要网络来解决的问题较少。但是也有不少理工类学生在周末选择“放松”自己,从变成网络依赖。不正确的放松方式也是导致网络依赖的诱因之一。

(二)年级的影响

各年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百分比有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大一的网络依赖不算严重。大一时课外活动比较丰富,而且刚入大学还没有完全摆脱高中的学习习惯。大二时熟悉了校园与生活,深造或就业的压力还没有感受到,娱乐现象增多,网络依赖高达5%。而大三大四,面对未来的不可知与不确定,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就会自觉的将重心投向学习或寻求就业机会,这种有效的压力不但可以使网络依赖程度降低,还会激励自我的提升。

调查过程中发现,好多老师和领导们没有管理好网络使用的问题,而且不知道网络依赖程度的严重性。大一的时候老师们管理学生的方方面面比较多,但大二开始,老师们对学生的信任度和学生的自律性的提高,可能导致管理的疏忽,网络依赖也是连锁反应之一。为了降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需要加强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大二的学生。

(三)人生目标的确定与否

据统计,职业规划的人的网络依赖普遍较少,只有1.2%。即便使用的频率与时间相差不大,但是因为他们能明确自己使用网络的目的,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没确定人生目标的人,只要确立,解脱网络依赖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有人生目标但还是沉溺于网络的将近10%,这说明有的学生只做计划、没行动。无论是确不确定目标,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是很重要的,在体验中成长。调查统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只占三成,这种现象十分堪忧。大学并不是混时光的时代,青春经不起挥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四)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因素,调查问卷中还设置了许多其他变量,如性格、学校的断网制度、人际关系等。

据分析,性格的外向和内向对网络的依赖的影响不大,因为生活中很多活动都要通过网络来解决。虽然外向、内向在使用网络方面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依赖程度上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已经是不能再忽略的问题。

学校的断网制度对控制学生的网络依赖也有明显的作用。使用校园网的学生的使用网络时间明显较少,而且网络的使用质量上也有提升。虽然不能减轻依赖程度,但是对减少依赖还是有帮助的。学校的断网管理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主要还是靠自己来控制时间比较好,可以从本质上消除问题。

现在网络社交已经很普遍。似乎网络是联络友谊的必要工具,网络聊天是一种扩大人脉的较好方式。有的支持网络社交,因为大家都在使用,不使用的人反而成了“脱离”现实的人。但是也有人表示不同看法,因为过于依赖网络会使学生对现实中的一些感情失去兴趣,宁可玩手机也不和对面的人讲一句话,这不是一个良好社会应有的风气。

三、对策建议

(一)社会方面,应加强网络法制化,完善网络监察机制

9月11日,在全国政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协商会上,有政协常委、委员呼吁,应立法规范网络传播行为。可见,网络使用的文明规范已成为社会的焦点,政府机构采取相应措施来规范网络使用已刻不容缓。

我们认为,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具体可有如下措施:

(1)相应部门可颁布有关文明上网的法律条规,明文禁止建立黄色网站传播不良信息,对违规者进行罚款或拘留。(2)建立网上监察机制,经常开展检查活动,组织专门机构定期清理不良网络信息,为扩大清查力度,可采取有奖举报色情网站的政策,用以鼓励群众积极配合工作。(3)推广网络实名制。除了网吧以外,对于个人用户安装网络,需登记身份证并对应相应IP地址。这样,对于网络恶意使用者,可追查其IP地址和个人详细信息,对其进行上门警告或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二)学校方面,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供网制度,制定辅导员监督机制和心理委员咨询机制,增加班级活动

大的环境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从我们对几所大学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学术氛围浓的学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相对较轻。当然,小的环境也很重要,班级和宿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才会陶冶出好的情操,宿舍同学之间更要互相监督与激励。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适合大多数同学参与的文体活动,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同学们在竞技中磨砺意志,同时也缓解网络使用带来的疲劳。

2.对学校的供网制度进行歧视性的时间管理。目前,学校的断网时间是一刀切的,很多同学对此感到不满。一部分同学认为断网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也有部分同学是因为断网阻止了自己打游戏等娱乐行为而抱怨。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可设置不同的断网时间。我们可以采用填表申请断网时间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选择断网时间;当然,我们也必须为同学们的不自觉做好防范,在23:30之后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网速,防止同学们打游戏。

3.班级方面,首先,辅导员可以常去走访学生宿舍,尤其是男生宿舍,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状况,多与学生沟通。通常说来,大学生的生活是比较有规律的,如果发现异常行为,要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学习轨道。其次,班级可以组织网络使用交流活动,由心理委员主持。这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方法。通过了解同学们对网络使用的反应,在发现其对网络使用趋于依赖的时候,及时对其进行开导,帮助其快速回到正常使用网络状态。同学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亲切,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班集体更加团结。

(三)个人方面,需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改变来缓解网络依赖

只有沉溺于网络的同学自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网络依赖。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培养广泛的兴趣。我们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如书画协会、街舞社等;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展示自我,没特长的同学可以参与其中去学习;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去图书馆欣赏一本小说或是了解学术专著,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

2.参加文体活动。学校每年都有一些文艺晚会和校运会我们不一定要上台当演员,我们作为观众也会得到很美好的享受;我们不一定要拿运动会的名次,重在参与,这也是对自身意志的一种锻炼。

3.去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谈一场恋爱。我们可以偶尔参加一下老乡聚会、社团聚餐、班级聚餐,多与同学们交流,找到有共同话题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出外逛街、骑单车等。我们也可以去谈一场恋爱,要知道谈恋爱对转移注意力是很有作用的。

上述种种,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网络依赖程度,还或多或少的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塑造了大家的性格,明确了大家的人生目标。

总之,摆脱网络依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更需要个人的认识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马众,谢司,李哲谦,洪惠塘.大学生网络依赖现象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

[2]牛红艳,刘伟.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咨询中的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

[3]滕国鹏,江静.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1(02).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12

一、医学院校“90后”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1,2], 共发放问卷613份, 收回605份, 有效问卷600份, 问卷从网络依赖程度、行为偏好两个维度进行评价, 研究了网络行为偏好及依赖程度在性别、专业间的差异[3,4]。

1. 网络行为偏好及依赖程度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首先, 调查结果表明, 网络使用行为偏好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 主要集中在游戏、购物、信息获取、学习等方面。男生网络使用行为偏好的数据:游戏 (21.11%) 、购物 (5.53%) 、钻研计算机技术 (4.52%) 、浏览下载信息 (17.09%) ;女生网络使用行为偏好数据:游戏 (3.25%) 、购物 (15.58%) 、钻研计算机技术 (0.65%) 、浏览下载信息 (24.68%)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 男生相对女生缺乏有效信息的获取意识, 在学习及社交生活中更容易形成落差感, 且不善于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因此, 男生较女生更容易依赖网络寻求情绪舒缓, 在网络中寻求成就感。

其次, 对网络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网络使用时间每天六小时及以上的男生 (18.39%) 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1.61%) , 利用空余时间的上网的男生比例 (70.79%) 低于女生 (84.13%) , 并且仅有33.68%的男生能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 表明男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与盲目性, 也体现出男生在大学中生活模式单一并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意识。分析表明这可能是由于男女生的心理年龄及结构差异造成的, 大部分男生相对女生心智缺乏有效感知, 主要反映在学习及生活中男生相对女生缺乏心理沟通与疏导能力, 进而对网络及其衍生物表现出了更强的依赖性。调查还发现当远离网络时, 男生 (13.79%) 表示会很焦躁, 远超过女生 (1.61%) , 该部分男生对网络依赖的表现呈现网络成瘾者的特征。调查表明, 男生 (51.96%) 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是由于自我约束力差, 且缺乏更高的学习主动性与目标性。“90后”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表明男生相对女生对网络的依赖更需要外界的制约与引导, 需要引起大学思政工作者的关注。

2. 网络行为偏好及依赖程度在专业间的差异。

每日上网时间数据显示, 医学专业学生 (36.36%) 上网时间达3小时及以上的低于非医学专业 (48.62%) , 反映出非医学专业比医学专业学生的网络使用率更高, 其中非医学专业学生 (10.90%) 上网游戏比例高于医学专业 (7.83%) , 学生网络使用时间的增多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 在虚拟平台寻求较为自我的空间定位, 渴望获得独立与认可的行为偏好, 此种行为偏好与其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不可预知性判断存在内在联系;医学专业学生 (27.05%) 上网聊天的比例高于非医学专业 (23.87%) , 试通过网络聊天来缓解社会、家庭、学习给予的高要求压力, 这也客观反映出医学、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行为偏好受其学习性质和今后工作性质的影响, 而“90后”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上网方式﹑上网互动对象等项目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二、解决“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及依赖程度问题的途径

以上对“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及依赖程度状况的分析表明学生存在对上网目的、具体网络行为不明确和自我约束力不强问题。当今“90后”大学生作为学生向社会过渡的特殊群体, 担负向社会传播新思想、新技术的职责, 而近年来由于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寻找寄托, 而一旦成瘾, 就将加重其学业不良及社会适应问题。

1. 学校应加强网络建设, 实行规范管理。

由于网络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医学生上网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管理制度, 而且涉及很多法律问题。医学院校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思想,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使学生上网做到有章可循, 促进大学生科学上网[5], 从制度上给予学生规范, 使其网络行为受到约束而非如调查者 (13%) 所言的随性而为, 发挥网络真正的能效。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健康网络行为。

正如调查结果显示:15%的受调查者表示上网玩游戏是其团队关系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要, 7%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一个能交流内心想法的朋友;24%的受调查者表示上网主要目的就是使用聊天工具, 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学生存在情感孤独与孤寂感, 使他们欲在网络上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因此, 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间的关系。各院校尽早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 团队辅导与个人干预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网络成瘾的危害意识, 加强学生个体在团体活动中个人价值的提升, 降低网络成瘾比例[8]。

3. 加强网络使用教育, 强化学生自控力。

虽然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也存在正面影响, 即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 但大学生存在的某些人格特质也造成其对网络成瘾[7]。65%的受调查者坦言自我约束力是造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的培养。41%的受调查者认为自我认知是解除网瘾的关键[6], 因此学校应发挥思想教育和指导优势, 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 杜绝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另外, 38%的受调查者认为丰富精神生活可有效解除网瘾, 7%的受调查者表示除了上网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因此学校应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 丰富精神生活。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表明, 面对“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偏好问题, 只有学校、团体、个人各自发挥效能, 必能使网络的使用步上正途。当学生做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 在道德教育中加强自我修养, 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 增强网络道德判断力,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避免网络成瘾.必将促进自身健康发展[7]。

参考文献

[1]黄璐, 王爱云, 杨梅.关于网络调查问卷设计的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6, (3) :13-15.

[2]周世杰, 唐志红, 彭阳.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 (5) :455-458.

[3]冯聪, 凌霄.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偏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5, 15, (2) :39-40.

[4]易海燕, 陈锦, 杜晚新.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2006, (11) :69-73.

[5]刘宪亮, 郭继志, 尹文强, 吕晓丽, 陈祥华.关于医学生网络成瘾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3) :25-26.

[6]林绚晖, 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卫生心理杂志, 2001, 15, (4) :281-283.

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篇13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充满活力的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网正在“网络”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比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大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

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习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人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网络上充足的资源 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吸收更多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从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不乏有一些不良信息侵入我们的视野。年青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沉溺游戏娱乐,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等。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调查人员居住的小区内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4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问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题,再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报告 篇14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95.5%。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结果与分析:(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57.59%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7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三项作用分别是:通话(85.86%),短消息(85.34%),上网(52.36%)。

(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79.06%)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53.93%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 1500价位的机型,62.83%的选择国产品牌;92.76%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39.27%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

(4)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相关问题,选项A-B-C-D的给分分别是4-3-2-1分,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受调查者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占45.55%。有35.08%的受调查者每月的短信量在200 ——400条,每月短信量在800条以上的有21.47%。有65.45%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在上课时收到短消息,有33.51%的受调查者会忍不住掏出来看看,有46.07%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当问及与人聊天时是否会因短信而打断聊天,有60.73%的受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被问及是否会有发短信发到手指发麻这个问题时,有6.81%的受调查者表示“经常有”,27.75%的表示“偶尔会;被问及是否存在长期使用手机后会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现象时,有6.81%的受调查者选择“经常会”;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时就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等情绪时,有 47.12%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其中有10.99%的表示“感觉强烈”;被问及是否一段时间手机没响就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时,只有 30.37%的受调查者表示“无感受,无行为”,其余的69.63%均会表现出“有感受”或者“有行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达到了23.56%;当问及是否会出现手机响了的错觉时,“有此错觉”的占到了55.5%,“经常有此错觉”的占到了11.52%;有49.74%的受调查者偶尔会有写字时突然忘记了写法,需要用手机的拼音查了后才知道该如何写,经常有的占8.38%;46.0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只能记住5个以内的电话号码,记住10个以下的占到了 72.77%;在被问及是否有发短信时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讲的情况时,60.21%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对手机依赖症了解情况:有 40.31%的受调查者听说过“手机依赖症”,而被问及在大学生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时,有62.83%的受调查者表示“存在”。在13个相关问题中,最高得分为46分,最低得分为14分,平均为31.8分。得分≥39分者,即每题的平均分达到3分,我们认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共有146人得分≥36分,占到受调查者的15.29%。在全部调查中,而各项超出平均分的分别有819人,即有519人有偶尔出现手机依赖相关症状的现象,占总数的 85.76%。

调查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 篇15

关于教材依赖的论述, 多散见于报纸和网页, 在学术刊物上相关的研究论文极少, 更没有专著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在既有的研究中, 吴小鸥的《试析教科书依赖及其改变》一文对教科书依赖的定义、表现、危害、原因及其改变策略进行了论述。吴文指出:“教科书依赖是指人们夸大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从而对教科书寄予过高的期望。” (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教科书不再单纯地体现为纸质课本, 而是发展为包括磁带、光盘、网站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教材, 而且各种形式的教材在综合地起着作用。在目前阶段, 任何仅以一种教学材料为主的教学都不一定是成功的, 因此急切地需要明确教材依赖的概念。彭华清认为:“教材依赖症是指人们夸大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从而对教材寄予过高的期望的‘不良症状’”。 (2) 吴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彭文则从教学实际中的现象出发进行阐述, 尽管没有进行明确说明, 但从其内容看, 二者应是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材依赖对高校来说依然适用, 因此, 本研究重在根据对A学院的调查进行教材依赖的程度、主要成因及其对策的分析, 其中既有与吴彭二文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

二、教材依赖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一) 调查对象的选择

教材依赖在不同类型的院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 因此, 在调查时必须进行分类调查。由于笔者对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相对比较熟悉, 本研究选择一所民办高职学院——A学院进行调查。A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浙江省, 具有五个招生系, 每年的招生数量稳定在3 000人左右, 共有十几位教师担负公共英语课的教学任务, 在学生大一时开设公共英语课, 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因此, 本次选择的具体的调查对象为A学院的大一学生。

(二) 调查的设计

本次调查以封闭式调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 以访谈为辅。共设计题目12个, 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对各种教学材料的依赖程度及其原因。因为使用频度是依赖程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将教师在课堂使用教科书、讲稿、教学参考书等的频度作为教材依赖程度的调查题目, 从侧面反映教师教材依赖的程度。

(三) 调查的实施

笔者于2011年11月对五个系的400名大一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请学生根据课堂中教师的表现进行实事求是的回答。结果共回收问卷367份, 其中有效问卷358份, 有效回收率为89.5%。有效问卷中男生194人, 女生164人;工科专业197人, 社科专业161人。对15名同学 (每个系3名) 进行了访谈。然后将调查结果发给该系的公共英语教师, 请他们指出教材依赖的原因。

三、教材依赖调查的结果统计

教材依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为了调查研究的方便, 本文将教材分为教科书、教科书增减、讲义、教具、教师参考书、其他教学材料 (网站、视频等) 、推荐参考资料等。

(一) 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

教科书亦称课本, 主要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它规定了教学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 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而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因此, 教科书是英语教师教学中必须依赖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料。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测量: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频度 (见表1) 。针对该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中使用教科书的行为, 17%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频度比较高, 39%的学生认为使用频度一般, 而仅有16%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使用。这直接反映出该校公共英语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较高。二是对教科书的整合程度, 主要从对教科书内容的删减和增加方面来反映 (见表2) 。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科书的增减频度适中, 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增删频度较小, 25%的同学认为教师经常增加, 13%的同学认为教师经常删减。总体上, 教师对教科书依赖程度还比较高。

(二) 对讲稿的依赖程度

讲稿是教师结合教学需要,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加工和提炼的讲授内容的文字或图像表述, 它既不是教材的翻版, 也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案。在很多教学活动中, 教师依赖讲稿或教科书, 从而产生了教学中的照本宣科。根据调查, 3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讲稿的使用频度较高, 43%的学生认为使用频度一般, 而只有28%的学生认为使用频度较低 (见表3) 。这表明该校教师对讲稿的依赖程度虽然没有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那样高, 但是其依赖程度仍是比较高的。

(三) 对教师教学参考书的依赖程度

教学参考书是教科书编写者为了给任课教师提供方便, 根据教材的内容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的解析, 便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 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 完成教学目标。它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仔细研究和参考的内容, 而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脱离教学参考书, 很多院校还规定不允许教师带教学参考书去授课。通过调查, 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教学参考书的频度相对较低, 仅有17%的同学认为教师课堂使用教学参考书的频度较高, 而有45%的学生认为使用频度较低 (见表4) 。

(四) 对教具的依赖程度

依据百度百科, 教具是指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幻灯片等, 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典型性等特点。教具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 深切地体会到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活动过程等方面。在现代教学中, 教具已经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具使用的度非常重要, 太多的直观感受可能会掩盖事物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而太少的教具可能会使学生因缺少直观感受而不能掌握其形式。关于教具的使用频度, 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教具的频度较高, 44%的同学认为教师使用教具的频度适中, 而认为使用教具较少的和没有的有25% (见表5) 。可见, 该校教师对教具的使用频度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用太多和太少的教师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总和超过了半数。

教具的来源也与教师的教材依赖程度有很大关系。教材附带的教具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体现着普通的教育原理和一般的教学需要, 但是个性化不足, 很难体现不同基础学生、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而自制教具就能很好地体现个性化的需要, 而且通常在附带教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会涵盖一般的教学要求。因此, 采用自制教具是最好的。调查结果表明, 47%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了教材附带的教具, 而认为教师使用自制教具的学生仅有19% (见表6) 。因此, 该校公共英语教师对教材附带教具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的。

(五) 对多种教学材料的依赖程度

现在教学材料极为丰富, 除了纸质的, 还包括电子的、可视的、可听的教材;除了书籍, 还有报纸、字典、杂文等;除了实际的资料学习, 还包括思考活动、表演活动等内容。正因为如此,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材, 不断取其精华, 补充和融合最新的知识, 囊括最新的发展动态, 力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系统。对多种教学材料的依赖程度可以通过教师对多种教学材料的使用频度来测量 (见表7) 。从表中可以看出, 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材料的频度仍有待提高, 几乎半数的学生认为一般, 有33%的同学认为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材料的频度较少或没有, 而仅仅不到1/5的同学认为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材料。

这一指标还可以通过使用的教学材料的来源来测量 (见表8) 。可见,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材料主要有三大来源:网络、纸质书籍、光盘和磁带。

(六) 推荐参考资料的程度

为了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相互补充,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教师多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资料。推荐频度较高的, 证明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较低, 反之, 则依赖程度较高。经调查, 43%的学生认为教师推荐参考书目的频度适中, 41%的学生认为频度很少或没有, 认为推荐频度较高的仅16% (见表9) 。这表明, 教师推荐参考资料的程度还有改善的空间。

推荐参考资料的程度还可以通过参考资料的来源来体现, 推荐资料来源越丰富, 对参考资料的依赖程度越小。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网络、光盘和磁带、图片和卡片是参考资料的主要来源 (见表10) 。可见, 虽然参考资料的来源比较丰富, 但是该校公共英语教师对参考资料的依赖程度仍需降低。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 该校公共英语教师在对教科书和讲稿的依赖程度较高, 对教学参考书、教具、多种教学材料和向学生推荐的参考资料方面情况相对要好得多, 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太高会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产生影响, 因此, 必须分析其成因, 以便于改进这一状况。

四、教师教材依赖的成因

关于教师教材依赖的成因, 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一方面, 对学生进行了教师教材依赖的成因问卷调查。调查因素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高校主要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养为主, “知识性教科书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 有其可取的一面。而高校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有自主权, 因此本研究并未选择吴文中的“知识性教科书观”和“控制式教育管理方式”两个因素。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观察和省思, 认为个人习惯、考试内容以书本为主、备课不充分是主要的成因, 而唯书观念、其它因素、教材内容复杂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见表11) 。另一方面, 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材依赖的成因访谈。访谈结果表明,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备课不充分、标准化考试、教材难度较大是造成教材依赖的主要原因。所以, 综合师生的调查结果, 导致教师教材依赖的主要成因有如下方面:主观方面, 在于教师个人习惯和准备不充分。客观方面, 在于标准化考试、学生基础薄弱与教材难度大等。鉴于吴文对标准化考试已有充分的论述, 所以此处将重点讨论其他两个原因。

(一) 教师个人习惯和准备不充分

学生的选择结果中, 教师的个人习惯占了半壁江山, 备课不充分占了1/4。而这两点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事实上, 很多教师的个人习惯就是在初为人师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 或者发现不良习惯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而造成的。换句话说, 教师的个人习惯可能是有意识形成的, 也有可能是无意识形成的。这一习惯对学生确实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访谈中有同学这样讲:“教师依赖教材的习惯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没有准备好, 不重视教学工作, 上课不认真, 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而准备不充分时, 教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求助于教材, 寻求正解, 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正如一位同学所讲:“教师不认真备课, 对着课本教学,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因此, 教师的个人习惯和备课不认真都导致了教师教材依赖。

(二) 学生基础薄弱与教材难度大

本研究所调查的学院为民办高职学院, 其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据了解, 很多学生的录取总分数在200多分, 其英语成绩非常低, 最低的为20多分。公共英语教材基本上都由公办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的教师编写, 而非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写, 因此, 编写者对学生的基础认知不足, 导致教材难度较大, 对学生不适用。而高校教学又有一定的标准, 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就给教师在平衡学生的基础和教材难度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这个讲授中“度”的把握,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实在不易。没有相当的教学经验, 是无法把握这个“度”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多为青年教师, 因此, 很多教师对“度”的把握仍有不足。

五、教师教材依赖的改变

教师教材依赖的危害很大, 主要表现在“禁锢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使教学走向僵化”、“萎缩了学生的多样兴趣, 使发展走向片面”、“忽略了对主体附加值的判断, 使评价走向僵化”。 (3) 因此, 必须改变教材依赖的现状, 针对上述主要原因, 对教材依赖进行充分的干预。

(一) 养成良好的习惯, 充分备课

人们常说:“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用。”使用教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融会贯通知识体系, 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 有利于青年教师的逐渐成长, 对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学校要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完善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制度, 提倡青年教师听课制度, 确立青年教师授课诊断制度, 督导跟踪听课制度等。青年教师开始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努力多学多听, 勤于实践, 扬长避短, 待养成良好的习惯后, 自然会将教材依赖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充分备课其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而现实中出现不充分备课的现象, 有着种种的原因, 而且其中很多原因是无法消弭的, 只能说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其中比较明显的且很多高校不愿提及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待遇偏低, 生活条件有限, 很多青年教师不得不为生活奔波, 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教学,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动量大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 当前要留住教师, 仅仅创造有利的软环境是不够的, 还要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来改善教师的生活状况, 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使教师乐于教学, 勤于研究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减少教材依赖。

(二) 提倡使用自编讲义和教材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适龄青年数量的萎缩, 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面临严重的威胁, 很多学院在多次降分的情况下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因此, 对入学生的要求很低, 生源的英语水平非常薄弱。而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 选用合适的教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教材大部分远远超出这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民办高校的教师要组织骨干力量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基础, 明确国家规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 掌握熟悉的日常接触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编写讲义和自编教材。这样的讲义和教材符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 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为教师教材依赖的合理解决找到了出路。

教师教材依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囿于篇幅和研究范围所限, 只是大致地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教材依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希望有志于研究相关问题的学者能够将教师教材依赖的相关分析延续下去, 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摘要:通过调查和访谈, 我们发现公共英语教师对教科书和讲稿的依赖程度较高, 对教学参考书、教具、多种教学材料和向学生推荐的参考资料方面的依赖程度情况稍好, 但仍存在着不足。公共英语教师教材依赖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个人习惯、准备不充分、标准化考试、学生基础薄弱与教材难度大。改变教材依赖的现状, 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充分备课, 应倡导教师使用自编讲义和教材。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师,教材依赖,调查,访谈

注释

1 (3) 吴小鸥:《试析教科书依赖及其改变》, 载于《教育科学研究》, 2007年第1期, 第14页、第14-15页。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科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财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