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共8篇)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1
蚌埠市2017~2018学 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与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相对应 ②我国通过法律规范权力运行
③协商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于2018年元旦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符合条件 的小型微型企业按照规定实行缓征、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措施。这体现了
A.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B.小型微型企业可以不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关键 D.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1.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
族代表、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等人数比例都有所提高,而党政领导干部代表人数比例却降低了0.95个百分点。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7年12月14日民政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区发展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居民自治深入
推进,社区协商成突出亮点。截至2016年年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共计66.2万个,其中村委会55.9万个、居委会10.3万个。我国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是因为 ①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②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③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本经济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 ①说明我国维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③表明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氏群众切身利益,使他们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这些举措 A.将不同程度妨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B.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维护考生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不利于学校选拔人才,阻碍学校特长项目发展
D.对确有特长的优秀考生不公平,不利于培养优秀人才
17.2017年8月,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合法途径 正确维权】(8分)
2018年4月,因为开发商拖欠工钱,江苏省淮安市4名水电工爬到工地在建楼房房顶,扬言要跳楼。最终开发商把拖欠的工钱给了他们,但4名水电工因涉嫌扰乱社会秩序,被当地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7日。
结合材料和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跳楼”讨薪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2)你认为漫画中的“讨薪”人员应该怎样维权?(4分)
22.【情境探究 知权明法】(12分)
情境一:2018年两会召开前夕,中学生李雪通过中央政府网站开展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就本市城管部门对共享单车混乱的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李雪行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2分)(2)行使该权利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二:李可到好朋友程青家做客,期间未经程青同意,翻看了其电脑QQ中与他人的聊天记录。(1)李可的行为是侵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的行为。(2分)(2)程青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三:年满18周岁的刘源应征入伍后,因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队纪律约束,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最终被相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1)刘源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2分)(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扬宪法精神 建法治中国】(10分)
2017年12月4日,时值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24.【聚焦宪法修改 助力国家发展】(14分)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为提高青少年学生(2)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守护正义?(4分)
(3)某班决定召开一次“崇尚英雄,向正义榜样学习”主题班会,请你帮助设计一下班会流程和内 ____ __题___:号位座答 _____要__________:不名姓 _内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订________:装学校的宪法意识,某校法治探究小组决,定开展一次宪法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 容。(6分)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2
邱泽鑫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新年就过去了。冬去春来,新的学期又开学了。新的学期,打开新的课本,顿时眼前一亮。新版的八年级下册改动如此之大,实在出乎我的意料。细细地阅读新的教材,发现它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读性也更强。其中鲁迅先生的《社戏》、贺敬之的《安塞腰鼓》等课文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民俗气息,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本地区的民俗活动,因此学习兴趣较浓。针对教材的内容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首先,八年5班的后进生还比较多,大概占了五分之三,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所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即使是老师带着满腔热情去上课,到头来也是效果一般,收效甚微。这就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吃力而不讨好。
其次,要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在课堂上加以培养,还要在课外加以强化。对于本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作为老师的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再次,本班的C层生较少,学习又不够自觉,成绩也不够拔尖,这确实是一个棘手又亟待面对的难题。所以,本学期必须强化对他们的当堂训练,努力培养他们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积极落实分层教学在课堂的实施,努力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乐于表现乐于学习,那么我就进步了。
最后,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求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把语文课越上越新!一个问题的研究:《让课外阅读不再“课外”》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3
一、试题结构及内容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所有内容,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和分式。其中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本试卷分三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共25个小题。本试卷命题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如选择题和大部分填空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控制,避免繁琐的运算(如计算题第21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17、24题)。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如第1、13、25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比较好的方面
1、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完成试卷,而且卷面比较整洁干净。
2、大部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一点的提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1、从基础题可以看出较大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不扎实,对基本知识的概念、定义理解掌握不到位。
2、学生答题不够规范。如计算题21题,解答题23题和24题。
4、学生的解题能力较差,不太会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题,不太会用排除法和举例法,不会利用类比法。
5、学生审题能力不够,推理能力较差,有部分题目理解不了题意,导致题目做错。如选择题第10题,填空题第15题,20题(2)小题,等。
五、教学建议
1、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平时缺乏读题审题的培训,关键时候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读懂题意,对一些关键词缺乏理解。
4、培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双碓中学 赵杰
年2月1日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4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人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因为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宇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B.有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C.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D.对没有完整实证材料的事物,哪怕理应存在或实际有过,也应该认定其不存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的观点。B.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C.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出现时文字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时期。D.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汉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B.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
C.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事,而甲骨文存在一些非常简练的书体,所以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边城(节选)沈从文
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葬了老船夫,老道士、船总和帮忙的人各自散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
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
杨马兵是个近六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还高一筹,加之为人特别热忱,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有许多是翠翠先前所不知道的,说来便更使翠翠心中柔和。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乡下女孩子动心。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又如何流行。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被掀下了金銮殿,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总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说不定二老要来碧溪岨驾渡船。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为了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让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爷爷的死使翠翠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中坚强的一面。
B.小说中的白塔具有象征意味,结尾圮坍了的白塔得以重建,说明无论社会怎么演变,美好的人性都不能坍塌,表现了作者重建美好人际关系的愿望。
C.小说选文中两次写船总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既表现了船总对孤女翠翠的同情,也展现了边城人质朴、善良、热忧的美好人性。
D.选文对翠翠的心理刻画细腻,用朴素的语言叙述了小说悲剧的结局,揭示了“边城”人们精神的孤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
5.画线的句子中写杨马兵“不由得苦笑”,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5分)
6.小说以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材料一: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我国仍需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我国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近10年中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统计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四: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已近百岁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是因为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文字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材料一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材料三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材料四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威里故用。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仁宗为罢守忠。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故鲜传世。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徙邓州。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兑曰:“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谥曰庄。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积官至秘书监致仕。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闲居一纪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指关系较远的亲属,如妻族,“戚里”泛指亲戚邻里。B.谥,有官谥和私谥,指按死者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C.归养,指官员回家休养,文中的“归养”就是这个意思。D.致仕,指古代官员辞职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兑明察于事,知人善任。处理案件十分果断,明辨是非;仁宗时就官员任职之事进谏,帮助朝廷选拔合适的官员。
B.李兑为官敢谏,处世淡泊。在官吏俸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为政简明严肃,年老精明,后来无意仕途。
C.李兑历任多职,备受荣宠。他任职期间,皇帝曾赐字赐诗;后来在便殿谒见皇帝时竭力求退,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D.李兑家风淳厚,受人称赞。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职,为官理政不仅有才能,还擅于明察秋毫,年老时对兄长依旧恭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纂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2)“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之地是巴南,行人所去之地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相隔遥远。B.第一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反问谁见过离别时的啼哭抒发别情,比第二首诗歌表达情感更含蓄。C.第二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夜烟弥漫、明月高悬的场景,渲染了离别后凄凉、孤寂的氛围。D.送别的人总会因朋友离去而感到寂寞,所以本来不寂寞的离亭也关着门,显得寂寞无比。E.第二首诗结句中的“寒”字不仅写出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还写出了离别之夜的内心感受。15.两首诗题为“送别”,诗歌中不直接写离别,却满含别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鉴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小题,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2)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化用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成千古绝唱。
(3)庄子《逍遥游》中,作者借助“大鹏直上”表达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为成语“扶摇直上”。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5小题,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首架大飞机的成功首飞证明,高端技术装备的升级与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②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③经济危机下,人们处处俭省节约,就连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也锱铢必较。....④如果没有时尚度、品质、服务为前提,品牌精神也只能是空中楼阁。....⑤巴尔扎克看到封建贵族社会已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者统治的社会。....⑥他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幅笑呵呵的样子。....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通过描写一群在欧洲流浪的青年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影响。
B.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C.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为减少雾霾,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
D.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能力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你和我在黄山迎客松前的合影,我一直当做珍贵的纪念品惠存。B.教育局寄发的文件,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C.新买的笔记本电脑的说明书上有几点我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D.我的一篇散文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了,现抄给您,请雅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① 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②。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③,不会走偏路、走错路。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每位大学生固然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但抽空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读了名著,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能更好地驾驭生活;而只有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才能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取得成功。
①读了名著未必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家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的关键词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要求: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蚌埠市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B 3.(3分)A 4.(3分)D 5.(5分)①自己成了翠翠唯一的依靠,对命途多舛的翠翠充满同情。(1分)②自己曾爱过翠翠的母亲,如今斯人已逝,对翠翠母亲逝世的叹惋。(2分)③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叹。(2分)
6.(6分)①“也许明天回来”的暗示让读者看到了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回味的空间。“永不回来”增加了结尾的悲剧色彩。②照应了前文杨马兵口述二老下行闯滩,以及认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情节,结尾不能确定二老能不能回来,合情合理,具有真实性。③翠翠坚守渡船等待二老,充分表现了翠翠的坚强品质,但二老回不回来不能确定,让读者对翠翠的命运既充满了同情又充满了期待。④小说充满不确定性的悲剧结局,暗示了古老美德的沦陷和作者重建美好人性的渴望,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每点2分,答到任意3点即可)7.(3分)C 8.(5分)AC(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得5分)
9.(4分)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归国。②国家实力增强,且有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活跃的经济等客观条件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有爱国情、强国志,渴望回归祖国。⑤归国可以使海外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10.(3分)D 11.(3分)C 12.(3分)C 13.(10分)(1)审问齐州叛乱的士卒,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间劫走囚犯,李兑就斩杀了囚犯,人们佩服他的胆略。(“按”、“狱”、“篡”、“略”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这样的道理吗?一定是官吏受了贿赂教他的。”审问后确实如此。(“既”、“是”、“赇”、“果然”各1分,句意1分,共5分)14.(5分)BD(B项3分,D项2分)
15.(6分)这两首诗主要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以及别后诗人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的场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3分)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离愁别绪。(2分)16.(5分)(1)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3)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17.(3分)B 18.(3分)A 19.(3分)D 20.(6分)①更因为英雄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芒。②却可以穿越时空而凝为不朽。③看清前行的方向。(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②懂得生活的真谛未必能更好地驾驭生活。(2分)③不是只有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才能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取得成功。(3分)22.(60分)立意举隅:
(1)成功的人生要选定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追名逐利,且要有坚持精神,不怕失败。(2)做一个平凡的成功者,自足常乐,远离贪婪,不求高薪工作,但求高洁人生。(3)健康是成功的本钱,家庭是成功的后盾。
(4)成功人生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还应有美好的感情世界。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5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 内容
2.本试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他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 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
眼睑(jiǎn)
惆怅(chàng)
白驹过隙(xī)....B、窥视(kuī)
犀利(xī)
蝉蜕(tuèi)
养精蓄锐(xù)....C、喑哑(yīn)
坍塌(tān)
羸弱(léi)
满目疮痍(chuāng)....D、湮没(yān)
嗥叫(áo)
泯灭(mǐn)
猝然长逝(c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狂澜
碌碌终生
祈祷
险象叠生 B、玷污
获益匪浅
炽痛
迫不急待 C、骊歌
多姿多菜
禁锢
诗意盎然 D、眺望
郑重其事
菜畦
更胜一筹
3、下面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理想开花
夜幕降临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B、独立思考
慷慨的决定
性情温和
完成作业 C、机灵得很
放下包袱
漂亮极了
轻声叹息 D、不折不扣
用心学习
改善生活
伟大坚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伤仲永》的作者王安石与杜甫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
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中的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5、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这首诗题目“春夜洛城闻笛”,题目“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B、诗的第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C、第三句的“折柳”是指《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了自己闻笛的感受及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结句“何人”一词,说明爱国思乡人人皆有,爱国思乡之情是崇高的。
二、积累与运用(共15分)
6、文化常识与名落阅读。(5分)
(1)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唐朝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四大家。其中“颜筋柳骨”指 _________的书多筋骨,柳公权的书多骨力。(1分)
(2)夜暮降临时分。我不得不为睡觉做打算了。大多数野兽都是在夜间觅食的,我不能 断定自己身边有没有潜藏的野兽,一旦有野兽,我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3分)这一段文字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说选段中的“我?是何解决睡觉问题的?
(3)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童年》中的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 行着抗争:酒馆女主人无端辱骂外婆,阿廖沙就趁女主人进地窖时把她锁在地窖里;继父恶毒殴打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4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慘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
司》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2分)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荐国学
暑假即将来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激励同学们多读些国学经典。(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6分),(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乐天者保天下,_________________。(《梁惠王章句下》)(6)___________________,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尽心章句上》)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部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 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 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可限而不可 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 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合问,其奚 决焉?
(节选自清刘升《问》)
注:【奚】怎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贫者语于富者(2)子何恃而往 ..(3)吾欲之南海(4)而或不达于事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越明年 理明矣 .B、孔子不以决也 其奚决焉? ..C、未尝识书具 非问无以广识 ..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好学而不勤问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狂学者也
12、甲乙两文都论述何做学问,甲文侧重于阐明_____________对于为学的重要性; 乙文侧重于阐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分)
13、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中心论点。(2分)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外婆的温度(14分)
杜若冰
①小时候,我最喜欢土豆了,外婆也最爱土豆,分别是我喜欢吃,外婆喜欢种。
②外婆将土豆当个宝,土地还未收获时,她就时不时来看看,拂起这片叶,翻翻那边土。如果土是透明的,外婆恐怕就天天趴在那儿看了吧。每每这时,我就站在外婆身后,痴痴地笑她。风吹过,土豆的叶随着夕阳的旋律轻轻摇摆。
③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土豆时,外婆便经常带着我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掏累了,外婆就站在田埂上,她身上的衣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要起飞一样。每当这时,我都觉得外婆
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蹲下身,拿着一个小木棒,细细地抠着土豆边缘的土,待看到那浅黄色的薄皮了,我便开心的扔掉木棍,抓住土豆白色的茎,猛地向上一拔。清脆的断裂声响起,我跌坐在田螣,手中还死死的捏着一片大大的叶子。
④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外婆拿起土豆,轻轻一抖,土块便落了下来。外婆又挖了几颗,然后将土豆递给我,领着我回家去。
⑤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我低着头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着,土豆是温暖的,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
⑥到了家,土豆被外婆切成了细丝,经过油与火的双重作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我趴在桌子上,晃着够不到地的腿,深吸一口土豆丝散发来出的香气,外婆只吃一点点,便将一整盘土豆丝推到我面前,宠溺地看着我将土豆消灭干净。
⑦饭后外婆在小溪边洗衣服,我就趴在草坪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找着话题。
⑧‚土豆啊,就是土疙瘩,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外婆洗衣服的手顿了一下,她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加了一句,‚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
⑨外婆用辛勤种植出的土豆,将我为养成结结实实的人,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黄的皮肤,觉得自己就像是大地的外孙女,大地就是我的外婆。外婆曾对我说过,长在地里的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聆听着大地的脉搏,所以它们懂得大地的快乐与痛苦。
⑩现在我搬到了城里,菜场就在楼底下,外婆却坚持给我送土豆。她说,外面的土豆都是人给催产出来的,不好吃。我摸了摸外婆刚刚送来的土豆,依旧透着几分暖意。我闭上双眼,感受着从土豆表皮传来的温度。我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体的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
14、根据文章内容,参照提示,填充下列内容。(3分)看土豆----_________-----_________议土豆———_________
15、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这句话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16、找出与第⑩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
17、你认为文中的外婆是个什么人?(4分)
(二)十一号楼的猫(16分)
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
放出去了。
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⑥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
⑧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
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选自《智慧少年》2016年第8期,有删改)
18、通览全文,请简要概括猫的特点。(4分)
19、阅读②-⑤段,说说十一号楼的人们是如何关照猫的。(4分)
20、文章第⑥段续写朋友来家做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21、结合⑦⑧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五、作文(50分)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6
肇庆市第八中学八5/6班 余钊兴 2017年11月6日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7
学科:语文 姓名:某某某 本学年度,我继续担任高一年级470班、471班的语文教师。紧紧围绕我校“三位一体”的工作部署,稳步推进“三增长一突破”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校、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工作安排,以及新课标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学期课程标准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本学期的必须三课本绝大多数篇目都是文言文,新课标里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二、教学任务
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 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
今年所代两个班级学生语文功底整体不错,但对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够,积累整合的能力有所欠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学习不够重视,态度不端正。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教学内容和进度
本学期要完成语文必修
三、必修四的教学。3月4日至3月25日预计完成必修三第四模块的文言教学;3月26日至4月10日预计完成第二模块《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品质》《老王》两篇现代文,4月10日至4月15日预计完成第三模块内容;4月16日至4月29日预计完成必修四的《离骚》、《氓》、《蜀道难》、《登高》、《锦瑟》;5月7日至5月13日预计完成剩下的《琵琶行》、《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
五、教学措施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本学期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预习:(课下)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文提示及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利用导学案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对课文内容、思路、线索及主旨有初步的认识,学会作预习笔记。
朗读:根据文体不同特点采用齐声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须知,诵读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听课:强化主体参与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发表不同见解,回答问题要求有根有据,言之有理,思维连贯,声音洪亮。课堂笔记不追求形式上完备,不记录结论性的观点,突出反映一课一得的个人体会。要求有课前活动,不同单元课前活动内容不同,主要为了充分抓住点滴时间积累语文知识、以及学生说话能力的锻炼、优秀美文的朗读等等。
积累:利用早自习进行语文知识积累,内容分成语、文化常识、诗、词、朗读一段文字、讲一个故事、介绍一个人物、推荐一本书、分享名言警句等。
六、教学工作
1.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周一教研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做好学习笔记。2.注重师生互长,做好课堂反思工作,充实对文本理解,对有些文本形成小文章,以供日后参考。
3.积极参与听课,听有益的课,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4.做好作业反馈工作,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篇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05年10月8——11日,当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强调坚持以统领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A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科学发展观
B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发展观
C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经济建设为中心
D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
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_______后,______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
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A.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六号B.空间科学实验神州五号
C.太空行走 神舟六号D.太空载人技术神舟六号
3、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_____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
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今年本日是_______600周年纪念日,选定本日
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首届“航海日”的主题是“热爱祖
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A.7月11日郑和下西洋 B.7月11 日郑成功收复台湾
C.8月11日郑和下西洋D.7月11 日新大陆的发现4、2005年,我国税制进行重大改革,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
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
准为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
次会议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6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A 800农业B 1400渔业C 1500个人所得税D 1600农业5、2006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温家宝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
上年增长,计划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A、8.9%;7.5%B、9.8%;7.5%C、9.9%;7.5%D、7.5%;9.9%
6、小军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因一次自驾摩托车出事,致右腿严重骨折,住院
2个多月,耗费3万元,上七年级后,因病情未愈复发,严重影响学习,这使小
军产生以下想法。你认为这些想法错误的是()
A责任在自己,不该无牌驾车B深感内疚,对不起家庭
C学业前途已尽,无脸见人,不如死了还好
D善待自己,设法生存,尽量自食其力,让父母开心
7、要使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有价值,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①立志读大学②为社会作贡献,不干则罢,干就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③认真对
待今天学习中的每一件小事,多为家里、学校、社会做有益的事④想干什么就干
就干什么,满足心理需要,不致后悔幸福的初中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8、张丽第一次月测失败了,她意识到自己前段时间没有认真学习,于是就更认
真对待学习,这是她应用了应对挫折方法的()
A冷静对待B自我疏导C请求帮助 D精神升华
9、“流自己的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这说明()
A要树立远大志向B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C要敢于面对困难 D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10、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不屈不挠”。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挫折有两重性B对待挫折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一个有勇气战胜挫折的人就是一个卓越的人D勇于战胜挫折是成功人士对待挫折的态度
11、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在生活中,青少年合法权益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当受到非法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以牙还牙地报复②通过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③使用法律手段,打击侵害自己权益的违法者④忍气吞声,忍一时风平浪静
A 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3、中学生要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必须做到()
①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②自觉纠正严重的不良行为③远离有不良行为的同学④自觉遵守法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要想取得成功,最可靠的保证是()
A辛勤的劳动B良好的品质和性格C坚强的意志D强健的身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5、七年级学生阿强一天放学回家,因父母外出做工一时无法赶回家做饭,结果阿强就吃不上饭,只好饿肚就回校上课,并说:“我得不到保护,真不该”,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阿强父母应千方百计赶回家做饭给阿强吃B阿强缺乏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C阿强还小,依赖父母是应该的D阿强应努力学会自己做饭,最起码应自立
16、李萍小学成绩一直很好,又是班干部,上初中后,第一学期考试考差了,于是整天闷闷不乐,同学问她,竟然哭了,从此也变得孤僻了,学习也没劲头,李萍要摆脱困境,应该()
A寻找老师查阅试卷,看批改是否出错B不过于自责,要善于自我排解 C冷静对待,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D下决心加强学习,争取下次考好
17、中学生陈某由小偷小摸,屡教不改,发展到持刀抢劫,这一案例说明 A一般违法必然导致犯罪B一般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C犯罪不一定违法D未成年人应加强学法、自觉守法,才能避免违法犯罪
18、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因此()
A人类可以任意处臵其他生命 B人类最有权利生活在地球上
C人类无需其他生命的存在D人类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践行题(共60分)
19、阳光行动
(1)你认为自己能珍惜青春吗?请列写自己从哪几方面做到了?(6分)
(2)你认为在家庭生活中要自我保护就应做些什么事情?(6分)
(3)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在节假日,甚至逃学到营业性网吧,上网玩游戏,打桌球,为杜绝这种现象,家庭、学校、工商行政部门都要配合做好工作,就此,请你向各有关方面提些建议。(9分)
家庭:
学校:
工商行政部门:
20、敞开心扉(18分)
(1)最近我自觉抗拒了这样一个诱惑:
(2)结果是:
(3)我体验到:要磨砺坚强意志,就得:
21、阅读感悟
材料一:雷锋以智暂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业绩的人民战士。他的英名,流芳百世。
材料二: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深圳歌手、五星级义工——丛飞,十多年来为贫困孩子捐资捐物价值300多万元,而自己却清贫自守,他以真诚的爱心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只要人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最近他离开了我们,他那大爱无疆的精神永驻人间。
(1)雷锋、丛飞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3分)
(2)上述二则材料,给处在青春期的我们什么启示?(3分)
22、真情相告(15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众多案例启迪我们:如果不学法,就不知法,不知法,就容易违法,经受不住不良的诱惑,不注意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也容易违法,严重违法,便走上犯罪道路。
请你以“做个守法的小公民”为主题,给初一级全体同学写一份倡议书(内容至少应包括守法的意义,怎样守法两方面)
做个守法的小公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BAADC6—10 CDDDA11—14 CCBC
二、15、BD16、BCD17、BD18、D
三、19、(1)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树立奉献意识②努力充实自己③珍惜时间④人小事做起
(2)防水、防气、防火、防盗
(3)家庭:沟通、教育其子女。
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学生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工商行政部门:加强检查监督,甚至责令经营者整改
20、(1)略(2)略(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21、(1)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或对社会的贡献)
(2)应向二位伟人学习,从小事做起,树立奉献意识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附答案)】推荐阅读: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政治试题09-05
蚌埠市期末考试试卷05-29
蚌埠英语小升初真题试卷及答案07-15
关于蚌埠市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10-25
安徽蚌埠自我介绍05-17
蚌埠行知实验学校08-08
安徽省蚌埠地区12-18
蚌埠城市规划发展07-07
蚌埠文化经济状况分析09-21
蚌埠供电公司事故案例资料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