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的实例三(精选7篇)
新闻特写的实例三 篇1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本报通讯员
刘柱石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湖南省吉首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新闻特写的实例三。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主考官: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宋友达和副市长胡德敏。
主监考:市委组织部长。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的知识,范文《新闻特写的实例三》。”
3点15分,考生开始答卷。考场上格外肃静,只听见沙沙的答卷声。担任监考员的市委组织部两位副部长,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有两名考生刚一交头接耳,便被提出警告。4点过后,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师浏览几份试卷后告诉笔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试结束后,笔者在考场采访了宋副书记和胡副市长,他们说,市委、市政府采取考“科技资格”的办法,“逼”乡镇领导带头学农业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实际本领。市委组织部长告诉笔者:“市委、市政府将张榜公布这次考试成绩,并奖励成绩优秀者;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限期补考,再不及格者,将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没有‘科技资格’,就不能胜任乡镇领导。这样的考试,今后我们每年都要进行。”
新闻特写的实例三 篇2
一、新闻特写两个具体特征
对于新闻特写而言, 其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 是集合情、事、理、景为一体, 同时还以新、短和快为主要特点, 这属于一种特征非常明显的新闻报道体裁。一般而言, 其篇幅比较断, 关注的都是比较细微的地方, 然而却能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透过局部观察整体, 根据一时一地里来对历史与现实开展宏观的审查, 从一个人物里面探索出整个事物的内涵, 从而为观众找出能够抨击现实的强大主题。
这种通过特写方式来展现的新闻主题, 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还能够引起读者的相关情感, 这些是普通的新闻无法达到的。因此在一条新闻中寻找一个或者几个能够特写的角度, 来曲折的叙述整个事件, 从而使新闻脱离平淡化和普通化, 这就是所谓的新闻特写化的重要表现。其作为提纲挈领的主题, 既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新闻事件中独特的富有代表性的事件与片断, 同时鉴于其是另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在详细的描绘出具有真实意义的人物与事件时, 还能够富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真实性, 在一些细节方面也能够进行比较小和恰当的艺术加工, 通常把新闻特写的特征分为新闻性和文学性这两个方面。
二、合理分析新闻特写的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由于新闻性的具体要求, 使得新闻特写的横截面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 并且还需要有比较强的时效性, 这就要求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每个细节与片段的描写, 都必须是客观真实与亲眼所见的, 坚决禁止凭空虚构。而新闻特写的文学性要求, 则是指其要用比较生动形象的, 蕴含深情的艺术表达手法来描绘与渲染具体的场面和细节, 从而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受, 和比较深的印象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处理好新闻特写条件下新闻性与文学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是当前新闻工作者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1不要过分的追求文学性
对于新闻特写而言, 经常会出现过分追求文学性, 可是却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生活中, 要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来不断的提高新闻报道的主题, 从而在新闻特写中而在特写中合理的运用优美的语言、音响以及图像艺术化剪辑和特效处理, 从而使得新闻特写作品更加具有美感。
与此同时, 由于对新闻特写的限制比较少, 使得其拥有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于是许多期望出现好作品的记者容易过度的使用文学手法, 从而严重影响了新闻特写的真实性。例如为了增加作品的华美程度而对事实进行捏造, 增加了所谓的合理的想象来虚构新闻点;或者过度的追求艺术的效果, 而对其进行比较随意的摆拍;片面的强求轰动的效果, 而在选取素材中而偏向某一方, 取代了客观现实, 从而违反了新闻规律;片面的追求艺术的美感与悬念, 而忽略了新闻体裁所要求的“时间线性、地点具体、事件单一”的基本原则, 从而混乱使用倒叙、插叙和蒙太奇等手法, 从而导致报道顺序的混乱。相关人员使用这些手法, 极大的超越了新闻特写允许的“文学性”的度, 进而对新闻事实的本身进行了歪曲, 误导了观众的思维方式, 从而对相关新闻传播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 不能为了片面的追求文学性而失去了新闻性。
2.2切忌新闻特写过分写实
由于新闻特写是对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特征的某个点进行特别展示或者放大, 因此会使这个点中的细节比较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 从而达到写实与震撼心灵的重要作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对新闻事件或者人物的局部进行过度的写实, 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对新闻特写过分写实既是关于新闻伦理的话题, 也是从事新闻工作相关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问题。尤其在新闻特写需要放大局部特征, 对其进行充分的写实和再现现场的报道方式中, 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与敏锐。
从新闻职业性角度而言, 虽然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 “事实”是其重要信仰, 然而当我们报道由人的活动与生命构成的新闻事件时, 要牢记我们的所要传播对象也是“人”。因此加强对人的关注和尊重是重中之重, 这要求相关人员要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 永远保持一份人文关怀。
结束语
对于新闻性和文学性而言, 在新闻特写的前提下, 似乎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然而在实际中, 双面是新闻特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主要特征。新闻主要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详尽的报道。因此要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 正确的面对和平衡新闻性和文学性双方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而熟练的使用这一体裁, 不断的推进特写手法在新闻报道中的广泛使用, 促成新闻体裁相互融合交叉格局的早日形成。
摘要:最近几年里, 新闻特写这一报道体裁受到了新闻业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和重视,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当今逐渐发展的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下, 关于政府相关媒体形象, 不断的改变报道的文峰, 从而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愈发明显。本文结合具体实际, 针对当今条件下, 新闻特写的具体现状和新闻学与文学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来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闻特写,新闻学与文学性,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金英, 李泽鹏, 张晶.新议新闻特写的新闻性与文学性[J].探索与争鸣, 2009, 5 (9) :23——25.
[2]于利前, 王林章, 雷斌.新闻采访与写作[J].中国青年报, 2010, 4 (6) :32——33.
[3]江建慧, 靳昂, 楼俊钢.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回归[J].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9 (42) :15——16.
萧乾新闻特写的宗教情怀 篇3
正因为如此,《辞海》对特写就有了以下三种解释:
1.特写——新闻体裁的一种。要求生动地、形象地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使读者获得较深刻的印象。要求真实、及时。
2.特写——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描写有社会意义的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但在某些细节上也容许恰当地想象或艺术加工。
3.报告文学——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也是速写、特写的总称。直接取材于现实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有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之称。①
具体到萧乾这位自称是文学与新闻两栖动物的颇富才情的作家,其纪实性作品更难以特写、报告文学的文体对之加以界定。如其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刘淬刚之死》就分别被归入报告文学、纪实小说、散文、特写等。本文无意对上述概念及概念的历史作出详细的梳理,之所以采用萧乾新闻特写的文体对其此类作品命名,是因为萧乾创作此类文体的历史语境及其作品的风格都更接近西方媒体对新闻特写的概念界定。众所周知,萧乾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以一组反基督教题材的小说建立自己独特的地位的。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他的确是现代作家中宗教感较强的一位作家。对此,从事萧乾研究的学者傅光明并不讳言,萧乾在回应美国汉学家路易斯·罗宾逊称其为“反基督教作家”时,也真诚地说:“我揭露并反对的是20年代的强迫性信仰,以及宗教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但并未反对宗教本身。”②故而,本文将从萧乾新闻特写的宗教情怀这一被遮蔽的角度,阐释宗教感在其新闻特写中的表现,以及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其宗教感与爱国主义之间复杂的纠缠、反文化殖民主义与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矛盾的痛楚,最终,作家在左冲右突的文化飘零感中别无选择地寻觅的文本叙事策略。
一、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感
由于特定的生活际遇,萧乾身上有太多的压抑:贫困、种族、民族。我们知道,萧乾出身于社会最底层,而且是个遗腹子,11岁时不得不孑然一身地谋生;同时,蒙族的身份也使他的童年更加黯淡,他曾说:“然而上学后我发现同学们专欺负少数民族。他们追着回族孩子骂不堪入耳的脏话,也喊过我‘小鞑子’。于是我就干脆把这个民族成分隐瞒起来了,填表总填“汉族”,免得受歧视。”③最后,萧乾经历过五四爱国运动,从小在教会学校长大,对民族歧视以及由此带来的反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起构成萧乾精神结构的宗教维度。他从边缘者的角度反抗着统治者:阶级的、种族的、民族的。这就构成了其新闻特写的独特的宗教情怀。
首先,是弱者对正义与公正的诉求;其次,是其特写中表现出的对弱者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感。
《流民图》曾被《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列为30年代优秀报告文学之列:“就这一时期而言,其创作的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时代社会的推动、对中外传统的继承和作家们的自觉探索。正因为此,这一时期在创作上出现了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名篇佳作。它们既代表着当时报告文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又为后世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本’资料。如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流民图》、宋之的《1936年春在太原》、邹韬奋的《萍踪寄语》以及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与《塞上行》等。”④杨义认为萧乾在通讯特写这一点上的开拓之功高于小说,此为以往的新文学史所忽略。萧乾将撰写这类文章的目标定位在“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较之小说,他这类文章的现实性更强,极富战斗性色彩,也写得更加得心应手。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用一系列反常的行为细节,表现出水灾对人性的扭曲:“我迈过收容所的门槛,即刻一股难堪的气味扑鼻而来。那是一座祠堂,堂的中殿两厢都躺满了裹着破烂的人。我耳边充满了哭喊声。迎门,一个年纪近八十岁的老太婆正和一个小女孩争着一片破军毯。老太婆由脚步声觉出有人走近,就用她朦胧红肿的双眼寻找。她颤颤地嗫嚅着:‘你小丫头,俺这把年纪,夜夜冻得睡不着,你抢啥!’”这一幕近距离特写镜头,是将作家的激情转化为冷静的貌似客观的描写中,增强了特写的文学张力。作家逼视现实,以悲悯的情怀,控诉着人间惨剧:本应安享晚年的老妇与花季少女为生存失却了女性的优雅。《雁荡行》中作家无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不禁为山民二十块钱一条命的表演感到心悸。“然而那小小黑影这时离天柱峰又远了些。天阴得那样惨灰,衬托着这在天空中挣扎的小生物,挥动在灰天里的四肢几乎连成黑黑一团,由那缓慢的蠕动,我几乎可以听到他的喘息,看到他筋骨的痉挛。”如果说,《流民图》中相当于一组组电影特写镜头,《雁荡行》中这段描写则近乎远镜头虚写,加进作家的艺术想象。作家感同身受地对生存艰辛的心悸,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作家童年谋生的心酸。故而,虽然题材同《捕蛇者说》相似,由于作家一份更为深切的生命体验的渗入,这篇现代景物特写更为感人。同样的悲悯情怀,使作家在《南德的暮秋》中对曾是敌军的德国人民,面对一片废墟的故土,少了法军战胜者的骄横和优越感,而是把目光投向同是战争受害者的德国平民,平添一份弱者对战败后重建家园的不幸者的牵挂。
或许有人说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现代作家大部分都具有,不一定与基督教文化有关。但笔者以为,萧乾的悲悯意识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中个体意识独立的基础上。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比照中,萧乾毫不保留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而且是个体存在的人。萧乾主体意识中对个性的坚守在现代作家中是非常鲜明和独特的。他曾说:“思想方面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华林的《新英雄主义》,那薄薄一本书,我读了绝不止十遍。在读它之前,我脑子里净是些光宗耀祖、个人奋斗的思想。这本书谈到了比个人小圈子更高超的理想。现在回想起来,都谈得很模糊、很抽象,但它确曾领着我走入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我还贪婪地读着潘家询译的易卜生的文章,曾把《国民公敌》最后一句台词‘最孤独的是最坚强的’抄下来贴在墙上,作为我的座右铭。”⑤易卜生的这句话“最孤独的是最坚强的”,对个体人格的崇尚與坚守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萧乾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变化较大,但个性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性的悲悯情怀,在人格平等与伦理观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是其新闻特写的内在理路。
二、文化身份的认同
不管是在其人物特写、景物特写、事物特写,还是政论性特写中,萧乾和他那整个一代知识分子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话语:首先是其内在的价值伦理观念被西方文化强势打破以后,如何重新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确立其内在的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其次是外在的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国家体制问题。不用说其人物特写、事物特写,还是政论性特写,即使是景物特写,国内题材的《雁荡行》,国外题材的《瑞士之行》,都在风景游记之外,隐藏着现代性国家的构建问题。正如杨义所言:除了特写外,萧乾还做了不少的英文演讲和政论性文章。这个时期的文章都有一个潜在话题或隐形的对象——中国,即战时的中国如何赢得胜利、战后的中国如何重建家园……从1946年踏上故土始,直至1948年,萧乾言说最多最集中的话题是民族国家的建制思考。如《雁荡行》中,然而为国货本身想,它不应长久寄生在国人的同情上。一件代替洋货的东西发明出来还不够,得使这东西逐渐赶上洋货的精细坚固。它必须繁兴在国人的坚定信仰上,使人们因国货本身的价值而骄傲。看看内地公路的发达,木炭汽车实在有它远大的前途,希望发明者珍视这前途,继续研究它、改善它、推广它,使它在实质上取代汽油车优越的地位和威望。像是帮我们赌一口气,这车安然无恙地把我们载到泽国。萧乾不愿意将爱国主义停留在空喊和同情上,而是愿意坚实地以现代化的国家实力屹立于世界之林。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萧乾无疑在国家民族建构的想象上与左翼作家之间存在着冲突。左翼作家企图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构建红色现代国家。而萧乾从小生活在教会学校,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在之后长达7年的欧美之旅更使他坚定了关于现代国家自由民主平等的乌托邦构想。
其次,在文化身份的认同上,萧乾坚忍的人生态度与基督教精神有着内在的统一,同时反殖民主义话语与基督教教会之间的冲突使萧乾的宗教精神表现得分外复杂。萧乾特写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受奴役的弱者,只不过一个是个体一个是国家,这种承受苦难的生命的坚毅,是典型的基督式的。詹姆斯·里德在阐述“基督的人生观”时,借用爱德华·威尔逊的话:“无忧无虑地对待生活,唯一能够使我们惋惜或者忧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外物。当生活来到你面前时,你要尽快地生活。你要尽力去做直接呈現在你面前的工作。这才是在人们意志中体现出来的绝对希望和绝对信仰。这将教会人们去相信不管怎么样,一切都是美好的。在你人生不顺利、遭到打击时,你不要去奢望有一把使你获得幸福的钥匙。”⑥对时代、民族的责任感与萧乾从小所认同的基督的坚毅品格达成一致。并且,耶稣作为人之子的悲悯情怀,富于反抗的革命精神,以及作为弱小民族的民族英雄奋进的人生态度,都得到萧乾的认同。在他的心里,耶稣显然不是神或神之子,而是一个人之子,而且是像他一样的穷孩子出身。这是萧乾与基督教文化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同时萧乾认为基督教文化是跟在洋枪洋炮后面的文化侵略,故而是一种应该遭到揭露的殖民主义话语。这些时期新闻特写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最后,虽然萧乾自认是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其思想中的确带有许多西方文化的色彩,但在烽火连绵的三四十年代,爱国主义的确是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基本的正义感和良心的表现,并构成其新闻特写的基调。
三、独特的叙事策略
萧乾独特的新闻特写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赵遐秋先生在《强化了中国报告文学性——浅议萧乾在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中高度评价了萧乾新闻特写的文学性:“第三阶段以人物为主体的报告文学作品主宰了报告文学创作的领域,完成了这种文体的纯文学化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说这个发展过程,也就是报告文学的新闻纪实性的不断弱化淡化,以至于在作品中退居为次要地位,而代之以人物为主体的文学性不断强化、浓化的过程。而这种新闻纪实性和以人物为主体的文学性的彼消此长过程,又正是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突出表现。”⑦众所周知,萧乾正是这一时期新闻特写的优秀代表。
具体而言,萧乾的叙事策略首先表现为客观叙事,随着文学的发展,30年代文学已经超越了五四时期文学泛滥的抒情化色彩,带有很强的文学自觉意识的萧乾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文学客观化的理论主张,并将之运用于新闻特写之中,大大增强了其新闻特写的文学张力。
其次,其叙事策略表现为注重侧写虚写,避免与政治发生直接冲突,同时与其主体情感中的宗教情愫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可以看他的自述:“每当有人读了40年代我在伦敦写的系列通讯,问起我怎么会在报道纳粹闪电战时,却还不忘记写写大轰炸下的猫狗时,我总解释说,新闻通讯的内容也得多样化,硬的软的都得照顾到。我当时报道的不仅是战争,还包括战时的英国社会,只能多方面着手;而且从侧面着笔,以小的事物反映大的方面,有时会更真实生动。”⑧熟知萧乾生平的人都知道童年的萧乾生活非常孤寂,与之相伴的往往只有一些野地里的动物,并且在教会学校他还亲自喂养过羊,他从这些动物身上获取精神上的温暖,所以侧写虚写就不仅仅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作家主体情感的下意识流露。
最后,萧乾在将新闻特写文学化的过程中广泛地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对比、反衬、象征、意识流手法,甚至摄影技巧、蒙太奇手法,使新闻特写更加具有跳跃性、现代感。
注释:
①《辞海》第276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傅光明:《萧乾散文选集》,《在十字架的阴影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③萧乾:《萧乾文集》第6卷《生活回忆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④章罗生:《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⑤萧乾:《萧乾文学回忆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⑥詹姆斯·里德著,蒋庆译:《基督的人生观》,三联书店,1989年。
⑦傅光明:《萧乾研究专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⑧傅光明:《萧乾散文文集》,《透过活物看人生》,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
新闻特写的案例 篇4
人物特写:2010年2月18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后,由白宫工作人员从后门带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田东发自北京
长约70分钟的闭门会谈,拒绝任何媒体进入,谁也不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流亡藏人”**说了哪些“悄悄话”。
2月18日,会见结束后,**兴高采烈地告诉守候在白宫的美国媒体:“奥巴马总统非常支持我。”但转身后,自恃为“贵宾”的**却被“主人”从白宫后门请出。
华盛顿的积雪还未融化,就在后门边上,几个黑色大垃圾袋鼓鼓囊囊地挺立着。身着藏服的**不得不暂时卸下脸上的喜色,小心翼翼地从路面上绕行过去。
例2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 1958年8月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参观者注视着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读者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精警的语言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新闻特写 篇5
一个雨天的下午,刚走进教室,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戴着眼镜的男老师正坐在讲桌前翻着书看。于是很自觉地退回到教室门口,又重新确认了一下上课教室,这才重新走进去。找了个靠前的位子坐下来,仔细打量了下这位“新”老师。他上身红褐色外套的拉链拉着一半,里面穿着淡蓝色衬衣,最上面两粒纽扣没扣;下面穿着一条微微泛白的宽松牛仔裤和白色的运动鞋,还可以隐约看到鞋子周围的水渍。俊朗清瘦的脸上,一双大眼睛可能是因为长期戴眼镜的原因而有些深陷,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颇有些文艺男青年的味道。
上课铃响了,他微笑着站起来说道:“大家好,我是你们老师的师兄,由于家里有点事他回老家了,所以我带他给你们上今天的课。”接着同学们鼓掌欢迎。“教师心理学的课程就是很结合实际的一门课,因此我们大家可以很开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始终用一种很标准的普通话说着。当说到对于课堂上教学时,应该以哪种方式为主,老师走到我们的座位旁让大家随意发言,第一个同学要站起来发言时,他就用手轻轻的拍着同学的肩膀让他坐着说。‘‘坐着说才轻松嘛,大家想说的都可以畅所欲言,这样才有氛围!’’其间他说到自己小时候上学的经历,引来我们的一阵阵笑声。
他喜欢把一只还很长的粉笔在手指间转来转去,一边讲课一边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老师最受欢迎呢?”他闭上眼睛歪着脑袋想了一下,俨然一个小学生认真思考的模样。“我上学时,最喜欢不提问自己的老师。”有个同学说她也喜欢这样的老师,老师走到她身旁笑着说到:“看来学生都怕提问啊,但是有问题还是要回答的,不过好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至于回答的对错不要直接评价,要说很好,很不错的鼓励话语,至于对错,要让他自己感觉。”看来老师深知学生心理啊!
课间老师坐在我们中间,问我们所期待的教师生涯是怎么样的。后来他又说:“我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不是很熟悉你们以往的上课模式,所以就根据自己以往的上课风格上了,希望不会很差劲啊。”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课程结束的时候,新老师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说道:“以后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话,可以联系我的。”
萧乾: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 篇6
萧乾: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
萧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京派作家.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他在恪守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熟练地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可以和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也因此,他写的新闻特写引人入胜,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
作 者:王俊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刊 名:采写编英文刊名:JOURNALISM PROBE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新闻特写的实例三 篇7
2011年5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的公寓中,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用手捂着嘴,来尽力缓解疼痛发作。
27岁的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伤后应激障碍症退役回到祖国。作为第二侦察营的士兵,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战争中,患上了应激障碍症。
他表示,伊拉克军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惨痛的。没有什么事能和他在伊拉克的经历相比。他说,自己患上这种症状时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生活中渐渐习惯了。他现在每天都挣扎着,从找工作、努力工作到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虽然他对在军中服役感到自豪,但他仍然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有种罪恶感。(摄影师/Craig F.Walker)2011年4月30日,斯哥特开车到一家酒吧与女友见面。这周早些时候,他与女友吵了一架后,企图割喉自杀而在脖子上留下伤疤。他说自己充满愤怒和仇恨,对自己很不好。自从当了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后,整天就是战斗和杀害。他说,每位患上应激障碍症的老兵都有意外计划,每个人都有自杀计划,每个人都知道怎么杀人。
斯哥特在酒吧一边喝着酒,一边数着企图自杀后手腕伤口的缝合线。他表示,要是在伊拉克战场,自己都死了好多次了。他说,日前寻短见时,他拿了一把剪刀刺喉部时未遂,便抓了
一把菜刀割了手腕。
2011年4月16日,斯哥特与三名退役士兵在山中徒步旅行之后进行交流。该活动由“退伍军人探险”机构组织,旨在帮助生活艰难的退伍军人找到家的感觉,并平衡他们的生活。
2011年5月2日,在一次恐惧感爆发后,斯哥特失去控制,用拳头砸着公寓的卧室门。他说,当天女友和他谈话后搬走了她所有的东西,才让他感到焦虑。
与女友在电话中争吵之后,斯哥特得到一名友人的安慰。他随后坐在床上,哭了起来,过后将他与女友的关系比作当年在战场上面临的压力。
在4次拳击房门打出一个大洞后,斯哥特站在客厅冥思。他说:“长期为战争所受之伤所困让我患上应激障碍症。我想正因为我幸存了下来才会得上这种病。”
2011年5月4日,斯哥特提前一个小时赴约前往丹佛市的退伍军人医疗中心。担心自己心脏出现问题,他说希望做个压力测试,不过有质疑医生是否会为自己做这个。
2011年5月6日,得知自己在威斯敏斯特的公寓申请被驳回,斯哥特表情难受。租房经理说,很抱歉,但不能让斯哥特搬进去,因为经过背景调查,他发现斯哥特曾因攻击别人而受到过指控。
租房经理离开公寓后,斯哥特看着自己的服役记录资料,落下了眼泪。他表示,对自己的指控书和荣誉奖章都不能说明什么。
当天晚些时候,斯哥特带狗到达退伍军人医疗中心治疗扭伤的手腕时,服用了抗惊厥药物。他是在一天前参加专为作过战的退伍老兵开始的柔道课上扭伤手腕的。
在听医疗中心的医生建议后,斯哥特开车去了社区医院急诊室为手腕进行治疗。在离开急诊室后,斯哥特手中夹着烟,坐在皮卡车后面。
2011年5月11日,斯哥特和宠物狗Jibby走进布隆姆菲尔德的新公寓。他说他在以前的公寓有太多的伤心回忆,他曾在那里两次被捕,浴室地板上满是血迹,而且那里太小、太吵。
斯哥特公寓冰箱上贴着一张他和弟弟的照片,那是他2003年6月从帕里斯岛的海军陆战队新兵军营毕业后和弟弟照的相。
斯哥特一边抽着大麻烟,一边思考着战争。他说,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给他开的药治不好自己的应激障碍症,因此他抽起了大麻烟,因为他觉得这样他说得更好,也没有副作用。
2011年5月15日,斯哥特从曾经住过的公寓邮箱里取回邮件,在皮卡车里拆开看了起来。
2011年6月16日,斯哥特在博尔德县法庭出庭后和其律师商讨什么。他被指控三级伤人罪,但最终只承认骚扰别人和违规驾驶。
2011年5月24日,在一整晚未睡着后,斯哥特站在窗前,等待女友前来拿走她所有的东西。在与女友重新和好后,他还是无法与她在一起,并对此表示遗憾。
与女友闹翻时,斯哥特准备离开公寓,却被女友拽走了眼镜。他与女友恋爱了近两年,如今两人却要分手。
斯哥特看着女友奋力从他的公寓带走床垫。他的女友说,床垫是她买的,所以要带走。但经过15分钟的艰难背抗,她还是放弃了,愤怒离开。
2011年5月26日,斯哥特与宠物狗在博尔德县北部山中野营时,在一处河岸上生火取暖。
晚上在山林中睡觉前,斯哥特抬头望着天空,想起了在伊拉克最难熬的时光。
2011年5月27日,斯哥特在野营时与宠物狗玩耍。他说,宠物狗Jibby就像是自己的女儿一样,和他在一起有益于他的身心健康。
斯哥特躺在吊床上,看着《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他说这本书自己已经看了不知多少遍了,他认为这本书是野营时最适合要读的书。
2011年5月28日,斯哥特和Jibby等着搭便车离开山林。
2011年5月31日,斯哥特在博尔德县的一家服装店里挑选着领带,准备去参加餐厅工作培训。
2011年6月21日,在与位于朗蒙特的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岗哨的一名雇员在电话中吵翻之后,斯哥特在该岗哨外喝啤酒。
斯哥特盯着公寓里的鱼缸。他说,照看鱼缸中的鱼让他有事可做,有种成就感和责任感
2011年8月12日,斯哥特和他的宠物狗Jibby躺在公寓的地板上。他说自己非常疲惫,然后就安安静静地什么也不想。
2011年9月13日,“受伤勇士团”海军陆战队中士Dean Sanchez说要给斯哥特买一套西服。将要去华盛顿的斯哥特和这名中士在去买西服的路上攀谈着。
斯哥特在丹佛市一家服装店购物时与这名中士说笑着。这家服装店的老板也曾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他以成本价卖给斯哥特一套西服。
2011年9月19日,在丹佛国际机场,斯哥特和另一名退伍军人(左)还有美国参议员迈克尔•贝内特(Michael Bennet)在一起说笑。
2010年10月24日,斯哥特在公寓中看着在伊拉克服役期间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他自己的照片。
斯哥特看着在伊拉克服役时一张**者的死亡照片。
2011年10月25日,在睡梦中被邻居家的狗吠声吵醒后,斯哥特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赶紧给动物控制组织打电话。
斯哥特情绪紧张地站在厨房里,这一天开始,他的恐惧症就犯了。
斯哥特抽着烟向退伍军人医疗中心走去,他希望挂号诊治自己的应激障碍症。
斯哥特紧张地等待退伍军人医疗中心公告牌叫他看病。
斯哥特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休息。
看到斯哥特回到家里,Jibby奔到他身边问候他。
2011年11月4日,斯哥特在丹佛市的退伍军人医疗中心进诊室等待看病
在离开这家健身中心前的退伍军人日,斯哥特进行最后一次攀岩训炼。
斯哥特开着皮卡穿过博尔德的大街。他每年在退伍军人日和纪念日这两天会带着海军陆战队军营旗帜开车在博尔德闲转。
2011年11月11日,斯哥特和另一名曾一起奋战的退伍军人在餐厅握手交谈。
2011年12月23日,斯哥特在家中收拾行囊,准备去退伍军人医疗中心治疗应激障碍症。
【新闻特写的实例三】推荐阅读:
关于人物特写的新闻07-19
电视新闻特写10-09
特写新闻范文05-24
新闻人物特写范文集07-26
校园文化活动新闻特写08-22
人物特写范文二年级05-22
给罗伯特写一封信06-28
科比投篮特写500字范文10-28
【细节认证】淘宝卖家申请细节描述特写服务考试题官方标准答案06-21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三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