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

2024-07-01

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共8篇)

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 篇1

郊游去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去郊游,过一个有意义假日。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下面的问题:

1、在假日里,你们一定想和小伙伴一起到大自然中尽情地游玩吧!小调查:你们最想到什么地方玩?说一说你们想到这些地方的理由。

二、新授

1、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然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去郊游点名称,地理位置,交通,并做好记录。

2、强调说明:如果说,我们要外出时一定要经得家长同意,如果你征得家长同意,会玩得更开心,更有趣。

3、提出要求:

(1)准备郊游的必需品:经济、简便、安全、卫生实用。(2)去郊游一定要注意安全。

(3)组成活动小组,做好分工合作。

4、让学生汇报一下你去郊游的交通,准备的用品。

5、根据学生汇报,大家讨论一下谁的郊游用品准备得最好。然后填表。根据你的需要选择郊游用品 郊游去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发扬三个互相,团结合作。

2、教育学生去郊游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在别人有困难时你给予了帮助,那么,他是幸运的,你是幸福的。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拉拉手,好朋友)一课中的内容。

二、让学生讨论一下怎样把故事讲完整。

三、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把故事讲完整: 课室外走廊上,小帆低着头对老师说:“老师,这次我不参加郊游了,家里有点事” 站在一旁的小关听到了,觉得很奇怪。

放学后,小关来到小帆的家里,了解到小帆妈妈下岗了,爸爸有病。原来如此,小关有了主意„„

四、请同学们说说故事二:

五、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在别人有困难时你给予了帮助,那么,他是幸运的,你是幸福的。

六、让学生阅读(愉快的郊游)这一课。提问:

外出郊游,乘车安全要则要怎样?

让学生讨论一下,再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并指导学生写下来。

七、让学生分别哪些朋友做得对? 要求学生说出对在哪里,错在哪里。

八、小组讨论:看书本上的讨论区。

1、讨论后指名学生说一说,然后把说得好的板书写下来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

2、结合本班的实际进行三个互相和有关安全教育。

3郊游去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通过野外游戏活动丰富视野,增加知识。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到处面去野外游戏活动吗?好了,你们最想去哪里玩耍啊? 说说你想到哪里去野外游戏活动。

二、新授

1、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同时设计一个和同学们一起玩的野外游戏活动,分别指名学生说一说,并把说得时的写下来,让学生读一读。

2、教育学生去野外游戏活动一定要经得老师和家长同意才能进行,并特别要注意安全。

3、讨论区:

玩过野外游戏后,你的觉得怎样?还想改进这样吗?把想法写下来。

同学们,你们想到处面去野外活动,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你想把这些景色都带回去吗?想就请你当一个摄影家吧!4提问:

要你当一个摄影家,就必需有摄影器材。

5、说一说具体摄影器材作用。

6、指导学生把具体摄影器材作用在书本上写下。

三、总结

4郊游去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外出交游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能喜欢干舍就干舍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交游要注意的事项,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告知父母或老师。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旅游常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学生看课文。

2、朗读

二、新授

1、让学生把下面有关的说法涂上红色。

(1)出交游千万不要单人行动,这样会十分危险。

(2)外出交游就要潇洒自由,喜欢干舍就干舍,最开心不过了。

(3)难得野外一游,我一定得找棵树刻上自己的名字,证明“到此一游”,作个纪念。(4)外是个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新旧朋友多接触,就能锻煅自己的交际能力。

2、指导学生填空。

3、旅游小常识

4、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1)擦伤或剌伤时,用碘酒或者红药水消毒,贴上止血贴。(2)蚊虫叮咬时,涂清凉油或驱风油。

(3)被蛇咬伤时,挤出毒血,扎紧伤口以上部,防止血液上行,用时送医院。(4)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告知父母或老师,或打120电话及时送医院。

三、总结

5郊游去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外出交游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能喜欢干舍就干舍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郊游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旅游常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唱歌

2、讨论:

你是怎样 高高兴兴交游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二、新授

1、引导学回忆旅途中的事,回答下列列问题。(1)郊游的地方美不美?(2)有没有谁乱丢垃圾?

(3)有没有谁不爱护花草树木?(4)有没有帮助同学?(5)有没有认识新朋友?(6)有没有使你感动的事情?

2、让学生写下活动小总结。

3、角色扮演

4、画一画,画一幅关于郊游的画

三、总结

6、快乐的国庆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重点:使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概况。

难点: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那你们知道我国的生日是哪一天?

二、新授

1、出示照片:(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照片)

2、师:那么曾经看见过这张照片吗?谁能说说你对这张照片有哪些了解?

3、师生共同参与、交流。

4、师: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像巨人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年是2004年10月1日,我们算一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

5、填空

我国的国庆节是()月()日 今年是国庆()周年。

三、小结。

7、快乐的国庆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重点:使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概况。

难点: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欢度国庆节的?请大家交流收集到的国庆的新闻。

二、新授:

1、师小结: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各种形式欢度国庆节,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形式,还有不少人利用7天长假去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吧。请闭上眼睛。

2、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祖国美丽的景色,配上音乐及介绍

3、小记者上台:(先自我介绍)

听说你们刚才去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特意来这里采访你们,请同学们谈谈游览后的感受。

4、播放多媒体课件,小记者请大家认一认:

这是祖国哪个抵挡的美丽景色?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地方?

5、学生进行连线。

6、小记者再请同学找一找。(看谁先找到北京、香港、台湾、长江、黄河及自己所在的省、市)

小记者答谢,教师小结。

三、总结

8、快乐的国庆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重点:使学生知道新中国诞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国的一些概况。

难点: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唱国歌

2、观看升旗典礼

二、新授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国庆的许多知识,并与小记者一起欣赏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欢度国庆吧!你们瞧,我还特地请小记者来与我们一起欢度国庆呢。

2、小记者进来向大家问好。

3、师介绍活动内容、步骤、方法。

4、学生在教师准备的儿童画框上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巨大的变化。

5、画好后,请部分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教师与小记者适时进行点评)

6、全体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里。

三、总结

1、用画笔画出了祖国的美丽和变化

2、全班齐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活动结束。

9、快乐中秋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3、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

重点: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

二、新授 1.习俗调查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

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

4、写一写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6、携手共享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要求能说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2)“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大家一定也会想到远在台湾的小伙伴,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带领学生上网,通过发Email的形式给远方的小伙伴捎去节日的祝福。

10、快乐中秋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促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重点: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月到中秋分外明,皓月高照,一家团圆,海外赤子,倍感思亲。俗话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娱乐的节日,秋实的节日。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赏诗赏月逛花灯,祭祖祭月思亲人。中秋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你说我说大家说。探寻中秋节的来历:

同学们,提起中秋节,你的脑子里会联想到哪些词句?个别交流。

二、新授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源说法不一,我们祖国各地中秋节的习俗又是怎样的呢?哪个组愿意给我们介绍介绍。

2、中秋习俗组汇报。

3、听完他们的介绍,你想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学生交流。

4、感受中秋节的美景

(1)、中秋节的习俗使我们印象深刻,中秋节的景色更使我们难忘。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想想中秋节的夜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个别交流。

(2)、是啊,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中秋节,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中秋景色。

(3)、欣赏了中秋节的美景,你有怎样的感受?指名交流。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5、品读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

11、介绍中秋节的月饼

教学目标:了解月饼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知道月饼蕴含的节日文化,加深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月饼制作的步骤和技术要领。教学难点:制作月饼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过中秋节,文人墨客会把酒临风,落笔成文。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哪个组的同学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请给大家介绍介绍?

二、新授

1、中秋美食组汇报。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月饼的种类、口感以及包装都越来越好。师生共同浏览一组月饼的图片。

3、如果请你用四个字来形容刚才你所看到的画面或者是表达你此时的感受,你会用哪四个字?(指名交流。)

4、分享中秋节的快乐,写中秋祝福:

1)、作为你们的朋友,我特别想知道往年的中秋节你是怎么过的?愿意告诉我吗?个别交流。

2)、你们想不想过一个和往年不一样的中秋节?那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想一个新颖而有意义的中秋节。如果你喜欢独立设想,就自己思考;如果你喜欢集思广益,就下位找到你的好伙伴共同设想。

5、学生交流设想。

同学们,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用你的笔记录下来,待会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畅谈活动收获。

7、写中秋祝福语

三、活动总结: 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一起成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同学们,让我们再度携手,走进春节,走进端午节,用心去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吧!

12、月饼的制作

教学目标

了解月饼的制作步骤及技术要领。

知道月饼蕴含的节日文化,加深对中秋节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月饼制作的步骤和技术要领。教学难点:制作月饼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请学生说说歌曲是怎样的意境。

2、请学生畅谈对中秋节的了解和中秋节的特色美食。

3、揭示课题《制作月饼欢度中秋》。

二、学习方法,掌握要领

1、学习小组交流,认识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

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月饼制作的要领。(1)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步骤:

和面、调馅儿——做饼皮——包馅——压模——成型——烘烤

4、师生归纳制作要领。

三、制作月饼,快乐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月饼,提出活动要求:

1、注意安全。

2、友好合作。

3、讲究卫生。

4、大胆创新。

四、交流体验,分享收获

将做好的月饼放到烤箱中烤制。在月饼烤制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制作月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哪些体验和收获?有哪些新的想法?等等。待学生交流完成后,香喷喷的月饼也该出箱了。

五、学生品尝已经烤制好了的月饼,并表达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的美好祝福。

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 篇2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的理念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书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要求,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充分关注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耐力跑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整节课始终围绕少先队队旗这一教具, 在音乐节奏的伴奏下, 让学生跟着音乐掌握跑的节奏, 既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练习中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教师用书》必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跑教学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通过改编传统的耐力跑练习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渗透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来转移学生耐力练习时的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的兴奋度, 减轻身心的疲劳感。

通过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 设计口号、队名或者标志, 突出团队意识, 特别在评价上更要突出团队精神, 在集体团队力量的激励下, 完成耐力跑的任务。本课趣味耐力跑充分发挥教具—少先队队旗的功效, 特色鲜明、操作性强。

通过自由慢跑、叫号赛跑、直线跑、曲线跑、绕圈跑、往返跑、“数字”跑、图形跑等多种形式, 对发展学生耐力速度具有重要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 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 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刺激, 而且在性别、遗传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且单一的运动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

四、课的流程

课的开始阶段 (课堂常规) →课的准备阶段 (自由慢跑、体会摆臂、跑得轻松自然、有节奏, 游戏:叫号赛跑) →耐力跑学习阶段 (体会呼吸节奏) →耐力跑提高阶段 (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伴奏下跑数字、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跑图形) →耐力跑拓展阶段 (游戏:队旗永不倒) →放松小结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伴奏下愉悦身心) 。

对耐力跑教学的试教感受和点评

笔者按照原教学设计不加改动进行授课, 感觉到这个教学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 也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针对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感受进行简单说明。

一、教学后的感受

本教案是水平三 (五年级) 《耐力跑》教学, 教案针对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流程进行论述与分析, 并按照四段式撰写教案, 教案中主要教学过程是由基本部分中的“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跑数字”、“跑图形”和“队旗永不倒”5个环节构成, 这些形式的跑的连续运用, 极大地激发、维持与提升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兴奋性;文中设计的图形跑、跑数字在小场地内就可以完成, 解决了小场地练习耐力跑的困难。但按照原文作者的设计, 教学后虽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明显出现运动量较小、需要讲解的地方较多、练习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现象。

二、教学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开始部分中的时间安排4min, 进行常规与安全教育的说明, 没有让学生动起来的安排, 笔者上课时只用1′30″, 因此, 在这个环节安排4min的时间过长。

2.准备部分中利用篮球场地线进行自由慢跑, 合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练习, 保证学生的跑有一定的方向与目标, 在教师指导栏中针对自由慢跑有专门的说明, 即用“顺口溜”口号激励鼓舞提示学生, 笔者上课中不知道具体的“顺口溜”是什么, 如果在教案中明确给出来则更好;在学生活动一栏中有“与教师互动喊口令”也存在和“顺口溜”同样的问题。

3.游戏“叫号赛跑”安排在耐力跑前面较好, 先用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并且游戏是学生都熟悉和做过的, 简单易懂;按照教案中的安排1min, 笔者清楚这1min是每名学生的练习时间, 但没有明确标明在1min时间内可以练习几次。

4.在耐力跑教学环节中, 先进行“体会呼吸节奏”的练习, 再进行“跑数字”、“跑图形”的练习, 从时间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笔者上课时让每名学生练习一次, 每次分别持续2min、3min、2min。这里出现的问题是“跑数字”时数字的大小、每个数字的大概距离是多少没有明确说明, 建议给出每个数字跑完大概有多少米的距离, 便于操作。而且笔者上完课感觉这个阶段的三个内容可以合并为两个内容完成, 将第一个内容“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融汇在“跑数字”和“跑图形”当中, 让技术与运用相结合, 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而且减少一次讲解、示范、点评的时间, 将这些时间运用到学生的练习中, 能进一步提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三、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后的整体感受

1.运用多种形式的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对“跑数字”十分喜欢, 第一个班级的课为了完成原教学设计的安排, 没有让学生尽兴地“跑数字”, 课后学生直言“跑数字”比“跑图形”有趣, 变化多样, 并建议不按照0~9的顺序跑动, 可按照每组排头自由跑动。第2节课, 笔者改变了教学设计, 删除“跑图形”采纳上一节课学生的建议, 每组利用自制“皮垫”规划出一块场地, 学生在这个场地内由组长带领进行绕“数字”跑动, 效果较好。

2.教案的出发点是利用“队旗”作为教具, 结合音乐并让学生合作设计口号、队名,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材变得生动有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形成“乐学、勤思、多动”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但在教案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队旗”在各个环节和不同练习形式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仅仅在最后一个游戏“队旗永不倒”中有明确说明。建议在不同形式的跑的练习中加以说明。

3.教案中呈现了“自由慢跑、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跑、跑数字、跑图形、队旗永不倒”六种跑的形式, 这些形式都能较好地吸引学生, 跟着教师的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利用作者的原创上课中发现, 过多的练习形式的运用, 无法凸显最有价值的练习形式, 也无法体现出重点方法。

4.此教学设计过程清晰, 每种练习形式也都相对独立, 但这些练习形式之间的衔接语言、鼓励的顺口溜、教学设计中谈到的队旗的利用、组织的形式、场地的布置等没有明确地说明, 让上课者很难把握作者的设计初衷。

以上是个人对教案设计和上课后的肤浅感受, 仅供参考。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兴发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意犹未尽团队跑, 寒冬料峭添欢乐

吴老师的五年级耐久跑 (第三课次) 很容易上手,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也不需要器材。笔者在对这篇教案进行试教时, 感受到本教案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教案, 很接地气, 体育教师拿来就可以借用。

从热身的简便易行开始, 通过“叫号赛跑”游戏, 提高学生课堂的兴奋性、注意力, 为随后进行的耐久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令指挥学生两步一吸气, 两步一呼气, 学生的体验是夸张且富有生机的, 欢乐跑也因此随之而来了。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的伴奏下, 大部分团队在进行阿拉伯数字跑时跑得很形象, 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团队不是靠速度完成任务, 而是靠投机取巧完成的。针对这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加强思想教育就很有必要性了, 除了针对队员的教育, 更要引导小组长负起责任, 确保学生在耐力练习时, 能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和思想水平, 从而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为跑出极点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体育教师需要一定的技巧。接下来,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图形跑时,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认真、扎实地使用学到的克服极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学生的练习乐此不疲, 整个教学秩序井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这样被吴叶青老师的设计所涵盖。在“队旗永不倒”游戏中, 每位学生的积极意识、尊重意识得到有效地强化和培养。最后的放松环节, 欢快有趣, 达到放松的目的。

对吴老师提到的分层教学困惑, 笔者在实践中没有体验到, 原因是学生练习的量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分层教学的需要不够明显, 究其原因是课堂借班上课和学生的配合不够, 密度和强度还没有达到分层次的要求。课后, 组内教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认为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而且也很容易安排分层教学, 将队旗跑得好的团队队旗贴星, 星越多, 代表这个队耐力素质越强。学生可以自荐, 教师可以给跑得轻松的队员贴星, 自动升级到相应的队旗队伍中去。组内教师们还建议增加走跑交替环节和音乐, 便于贴星和克服极点, 也是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

基于吴老师的设计、反思与笔者的课堂实践、课后研讨, 对吴老师的课做了适当调整, 在自由慢跑之前增加了“找朋友”的游戏, 这样过渡到团队跑更自然有趣。为了学生的安全和跑时的有效性, 建议利用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进行教学。“队旗永不倒”的游戏中, 队旗可以作为一个“接力棒”, 方法为一名学生将接力棒立于地上不动, 下一名学生跑来握住, 依次进行,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队旗的敬仰和对规则的遵守。

教学中的最后环节, 吴老师运用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 可能是因为没有现场看到教师的放松舞蹈, 所以有些质疑放松的效果。同时, 认为此音乐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 觉得稍显幼稚。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放松环节更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藏族锅庄舞, 学生放松时特别欢快, 气氛很轻松。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陈明建

五年级(上)期末学习能力自测 篇3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基础竞技场(48分)

一、拼音冰糖串。(11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这个周末,阳光míng mèi( ),爸爸开车zài( )着我们全家去旅游。我们来到了被yù( )为“空中花园”的城西公园。这儿原来是lā jī( )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绿水绕长廊、鲜花映绿树的jǐn xiù( )美景。听着园内广播的jiè shào( ),呼吸着花儿的fēn fāng( ),沐浴着从树的fèng xì( )透过来的阳光……我chén zuì( )在这美景之中了。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A.tiè B.tiē 妥帖( ) 临帖( )

(2)A.jiè B.jiě C.xiè 理解( ) 押解( ) 跑马卖解( )

二、词语泡泡堂。(11分)

1.我来纠正生活中的错别字。(2分)

(1)“你形我塑”理发馆 ( )( )

(2)“花之招展”花卉展 ( )

(3)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 )

2.根据情境填上一对反义词。(4分)

(1)《滴水穿石的启示》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 ),绝不能( )。

(2)这突如其来的危险让大家( ),只有他( ),沉着地指挥大家紧急逃生。

3.理解词语并填空。(5分)

(1)“金蝉脱壳”出自《三十六计》,在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出自《三十六计》中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2)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啧啧赞叹。(1分)

(3)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欣喜若狂,大声欢呼起来。(1分)

三、句子直通车。(13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具体。(2分)

他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儿的景色真美,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是( )(1分)

A.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B.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C.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一叶小舟。

D.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给下面一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1)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它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名言、俗语。(4分)

(1)读了伽利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名言,我知道观察和实验对于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若要唱好戏,幼年时的刻苦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5.学校标语面面观。(3分)

徜徉在草坪的小径上,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爱护小草的标语;欣赏五彩缤纷的鲜花,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禁止攀折花木的标语;走到水池旁,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告诉同学们要节约用水的标语……

四、课文刻录机。(13分)

1.古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营养,如《清平乐 村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描绘了贫寒但优美的生活环境;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生动刻画了儿童想要捕蝉时静立不动的神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真挚友情。(7分)

2.读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我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我也有“给”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对“我在学堂里放牛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1分)

A.王冕是个顽皮的孩子,他不想学习,一心只想着玩。

B.王冕说这话是在宽慰母亲,让母亲不因为不让他上学而感到难过。

4.下列名言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题不一致的是( )(1分)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C.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综合展示厅(7分)

五、看图片,回答问题。(7分)

1.请你为这幅漫画取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将下列图中所画之物与那个孩子所要补习的课程连线,并回答问题。(3分)

毛笔 美术

吉他 乐器

画纸 书法

从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中,我可以想象,他可能还带着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去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看了这幅漫画,结合自己或身边同学假期补习的情况,你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1分)

A.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将不必要的垃圾带走。

B.希望孩子们学会独立,自己背起行囊独自上路。

C.描述了目前小学生假期补习课业负担之重,呼唤给小学生适当减负。

阅读冲浪板(15分)

六、美文赏析苑。(15分)

英雄(节选)

老头很高很瘦,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但很少有人正眼瞧过老头。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所小学,自己就靠这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但是,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真正的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zhá zhā zā)进他的胸膛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一起走出电梯的,当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闪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手上的包,“白领”们看见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去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地卡(qiǎ kǎ)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老头的勋章。

1.给文中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认真读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老头身形一晃就闪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

句中的“闪”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1分)

A.设置悬念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填空。(8分)

(1)“两道寒光”在文中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道黑影”在文中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我从“很少有人正眼瞧过老头”和两个“没有人相信”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课文后面的“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形成了对比,反衬出了老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老头把退休金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小学,这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他挺身而出,与歹徒厮杀搏斗,直至牺牲,这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 的人。(2分)

(4)我从文中的“一声没吭”“ ”“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句感受到了老人的勇敢顽强和奋不顾身。(2分)

5.作者为什么说那子弹就像老头的勋章?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芳草地(30分)

七、习作抒写园。(30分)

五年级上健康教案 篇4

第一课 合理三餐促健康

教学目的:

1.了解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

2.知道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重点:明白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具: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问:同学们,能说说今天你吃了些什么?大家说他吃的东西有营养吗?为什么?

2.师:我们每天的营养素都是从一日三餐来的。但食物中的营养搭配要合理。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可以使我们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学习生活中去。因此,我们在一日三餐的选择上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那么,怎样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吃出健康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二.学习新课

1.师:一日三餐要选择最佳的时间

早餐:7点左右 中餐:12点左右 晚餐6点左右 2.观察数据,小学生平均每天选择食物的营养量。看到这些数量,你有什么体会? 3.看书自学第2至4页。

4.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5.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一一归纳完成表格的板书。6.问:开课前那位同学吃的早餐有营养吗?说说你的理由。三.动手实践

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请你根据自己身体所需,制定一份营养食谱。四.小结

根据今天的所学,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一 合理三餐促健康

三餐 总的要求 具体饮食安排的要求

早餐 营养要高 中餐 贵在吃饭 晚餐 适量最好

作业设计:

知道了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能自觉养成定时定量饮食的习惯。

教学反思:五 年 级 上 学 期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第二课 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常见症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初步掌握预防贫血的常见方法

3.树立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常见症状和危害 教学难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 教具: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泉,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物质,使血液有运输氧的能力,而人体内铁含量的减少就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缺铁性贫血。2.师:本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方法。(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阅读第17页,你知道吗?贫血的概念与种类

①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以下

②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2.师讲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①先天性铁不足 ②铁摄入不足

③铁含量丢失过多或吸收减少

④女生可能因为月经出血量较多而营养不足,或因为不当节食造成体内缺失

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危害 ①看书自学 ②汇报结果

4.讨论: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有哪些? 汇报结果,教师归纳板书。三.小结

怎样预防缺铁性贫血? 板书设计:

二 预防缺铁性贫血 1.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2.补充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少喝碳酸饮料

4.饮食中提高铁的吸收率 5.注意预防各种慢性病 6.出现贫血症状应立即就医 作业设计

改掉偏食、挑食的毛病,预防缺铁性贫血。教学反思: 五 年 级 上 学 期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第三课 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及心理卫生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2.正视自己身体变化,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教学难点: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学重点: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教具: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人的一生从胚胎开始到呱呱落地,度过了婴幼儿时期,儿童少年期,步入青春期,在经历了成年期后进入衰老期。从胚胎时期的生长发育开始,不仅是我们的身体外形、身高、体重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心智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及心理卫生知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看书自学,说说自己在青春期有哪些变化? 2.观察第5项:青春期各项发育指标。3.师讲故事:小强怎么啦?

4.问:你们有时也会像小强那样吗?

5.师讲解:这就是青春期的心理发生着变化,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爸爸妈妈太罗嗦了。这种“逆反心理”时期,心理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发展,求知欲增强,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独立人格和社会化意识增强。

6.说说如何对待“心理断乳期”?

7.讨论:怎样做好青春期心理卫生与保健? 8.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

三.小结: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三 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及心理卫生 1.学会正确认识并悦纳自我

2.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 3.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降低负面性情绪干扰 4.正确认识月经和遗精

5.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作业设计: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稳读过“心理断乳期”

教学反思:五 年 级 上 学 期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第四课 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

教学目的:

1.了解女性月经的形成及经期保健 2.了解男性遗精的产生及生殖器官保健 3.掌握青春痘的一般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女生月经和男性遗精 教学重点:学会青春期保健 教具:PPT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小贴士”小故事 2.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3师:青春是美好的,让我们以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青春前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青春期卫生与健康”知识吧!(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回答问题

①女性月经初潮一般在水面时候?月经期是多少天? ②在经期我们应该做好什么保健? ③男性遗精的平均年龄一般在多少岁? ④男性生殖器怎样保健? 2.阅读“拓展视野”

说说青春痘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3.教师归纳总结 三.小结

1.今天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师:同学们,每个人的青春期只有一个,希望大家做好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让自己顺利度过一个健康的青春期!

板书设计:

三 青春期卫生与保健 预防青春痘: 生活要有规律 适当运动 保证睡眠

多饮水,少喝碳酸饮料,饮食清淡 不要用手挤、抓

作业设计:

做好经期保健,保持生殖器的清洁

教学反思:五 年 级 上 学 期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第五课 树立自信心

教学目的:

1.了解自信心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

2.初步掌握树立自信心的基本原则及常见方法。3.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并持之以恒。教学重点:树立自信心的基本原则及常见方法。教学难点:培养自己在生活中的自信心。教具: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讲故事:自卑的小丽。

2.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师:如何增强学习信心,调节学习情绪,预防学习疲劳,提高注意力。使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处于最佳水平,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次重要的生活技巧。因此,我们要培养自信心,让自信带给我们积极的影响。(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课

1.问:自信心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2.说说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

4.阅读拓展视野,讨论,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事?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三. 小结

1.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2.说说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3.你想对小丽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五、树立自信心 1.敢于坐在最前面。2.敢于正视自己和他人。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4.敢于大声讲话,当众发言。5.用笑脸健康正能量。6.学会赞扬自己。7.体验成功。作业设计:

和同学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经验,并学会从失败中寻找有益的经验。

教学反思:五 年 级 上 学 期 健 康 教 育 教 案

第六课 预防铅中毒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铅中毒的来源和危害。掌握在生活中怎样预防铅中毒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铅中毒的来源和危害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怎样预防铅中毒 教具:PPT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奇怪的孩子小明》

1、问:小明得了什么病?

2、师小结,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学习新课。

(1)师讲解铅的危害

(2)看图,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铅主要有几个来源:

1、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2、周围环境和用具上的油漆;

3、含铅量高的食品。

(3)讨论:预防铅中毒的方法有哪些?(4)交流汇报,师讲解。

无铅汽油只是汽油里的含铅量降低了,实际汽车尾气中还是含有大量的铅。儿童大多是通过口和鼻两种渠道摄入铅的,预防铅中毒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从日常生活着手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要养成不吸吮手指、不将异物放入口中和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因为尘土中和孩子的玩具和用具(如铅笔)涂的油漆里含有大量的铅。

2、远离成人化妆品,要注意防止食品包装袋上的图案与食品直接接触,不要为婴幼儿选择内饰有花纹的碗和瓷杯,不要在家中用油漆美化墙壁。由于铅的上色性非常好,许多化妆品(如口红、染发剂)、印刷品(尤其是彩色油墨)和绘有彩色花纹的陶瓷含有大量的铅。儿童会通过食入漆屑而摄入过量的铅。美国的调查表明,这是某些儿童血铅过高的原因之一,所以,1991年美国国会曾拨款10亿美元,用来清除室内墙壁上的油漆。

3、不要在交通繁忙区和工业生产区玩耍和长时间逗留。汽车行驶中排出的尾气使得道路两旁,尤其是1米以下的空气和灰尘中含有大量的铅。

4、不要吃含铅量高的食品,如松花蛋和爆米花,水果要削皮后再吃。用传统方法生产的松花蛋含铅量非常高,即使只给孩子吃1/8个松花蛋,就使铅摄入量超过2岁儿童每天允许摄入量的5倍。由于铅的柔韧、光滑和抗腐蚀等良好的物理特性,人们大多采用铅制品来密封制作爆米花的容器。铅的熔点很低,在加热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铅进入到爆米花中。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圆明园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读着课题,你一定会有无限感慨,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指生答后,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板书:不可估量)如果用上“„„是„„也是„„”我们可以怎么说?(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到了昔日的圆明园是——

(1)预设一: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引读第二自然段)(2)预设二: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读第四自然段,板书:上自„„下至„„)你们看——(出示:还有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可谓——应有尽有。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巴黎圣母院所有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3)预设三: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引读第三自然段,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你仿佛——(生想象描述)其实,圆明园中著名的景点又何止这些,还有——(生介绍)下面,我们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读: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瑶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师:所以雨果称赞:“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2、假如圆明园没有毁灭,你会用一种怎样的感受去读这三个句子,(出示句子: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能用几个关联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吗?(指名说)

3、师: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究竟是什么?(生思考讨论)

4、师(板书:文化)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世界文化!让我们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和天下所有的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三、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过渡:然而,这不可估量的文化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

2、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3、师:这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做了些什么?用书中的词语概括。(生答)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指名说。

4、师:这里有一份真实的资料,请读一读——

(出示资料,指名读:据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

5、师:读了这些有感受吗?把你们的感受送到这句话中再读读。指名读。

6、师: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是怎样的破坏、毁掉?(生答)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

(再次出示资料,指名读: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7、师:总之,眼前的一切——惨不忍睹。此时你心中是什么滋味?(生答后朗读)

8、师:不仅如此,他们还用——火烧。让我们亲眼看看——(播放录像)

9、师:(定格熊熊火焰图)在这熊熊大火中,你看到——(生想象描述。)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把你此时的感受带到课文中再读读这段。生齐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10、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师边引读边板书“没”)圆明园中,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上自——没有了,下至——没有了。一句话,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那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板书:?)

生思考回答。(板书:!)

11、师小结:对,圆明园毁灭的是祖国的文化,世界的文化。

12、师:我们来看看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的军队和这种抢杀烧毁的行径的——

(出示资料,指名读: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雨果)

四、总结升华:

1、师过渡:现在我们明白了圆明园的毁灭,有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兰西,一个是——英吉利。前面我们用那么长的时间去体会圆明园所拥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也就几天的功夫被这两个强盗给毁灭了,你肯定会明白,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不仅没有了什么,还没有了什么,而偏偏要写有什么,也有什么,有这些,还有那些,而不按课题就这样写毁灭呢?

(生交流想法。)

2、师:总之一句话,只有有,才能体会没有的痛苦。请你大声地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出示句子,指导再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师:140年后的今天的我们,记住的是损失,留在心里的,引起我们思考的还应该是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端详书中的两幅插图,拿起你的笔,任选一幅插图,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旁边。(配乐)

(生写后交流。)

4、师总结:让我们永远记住14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永远记住写在这残留柱上的耻辱,永远记住一个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永远记住一句话:勿忘国

教学反思: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紧扣语言文字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起学生的愤恨和惋惜之情,感情朗读很充分,结合资料的拓展进一步凸显主题,教学效果比较好。、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7.交流学习情况。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相机画悬崖图;板书:接受任务、歼敌诱敌、引上绝路;涂红课题中的“壮”字。)

二、引导归纳学习目标:

三、自学讨论,理解课文:

㈠、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1:五壮士顶峰歼敌的场面),可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也可以谈谈你看了录像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顶峰歼敌)

㈡ 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四、五两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女同学读:

自学课文四、五两部分:

1.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学生自学、讨论)

㈢ 检查自学情况:

1、告诉老师,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

a.说说看,为什么这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

b.自由品读,体味这些语句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c.同桌对读;师范读后让学生评点;生齐读。

d.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你。

a.学生质疑。

b.学生解疑。

c.播放录像2: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重点理解词语: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选择跳崖的原因。)(师相机板书:英勇跳崖)

3、理解得真棒!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正如课文结尾所说的--(生齐读最后一节)

4、是呀,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生行礼)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吧!(生齐读第五部分课文,会背诵的可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谈话: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人民永远怀念为国献身的英雄们!

五、课堂练笔:

请同学们照例拿出摘抄本,把本课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

六、自由作业:

学了课文,你们回去想做什么?(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喜欢哪项就做哪项,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21、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英诱敌上山—勇接受任务—跳崖 教学反思: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⑵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3* 难忘的一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的民族情 浓浓的爱国意 教学反思:

必要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现实台海的分离,唤醒学生对台湾回归的盼望。浓浓的爱国情意中,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教育。对于文本的表达方法,也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4* 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板书设计:

最后一分钟

倾听 呼喊

奔跑 拥抱 迎接 教学反思:

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效果很好:

1、抓住作者直接抒怀的诗句来体会。

2、联系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

口语交际·习作七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回顾·拓展七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3.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4.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家庭作业)。5.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以下活动可结合班队会活动在平时进行: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3.评选活动:

五年级上数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篇6

一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二,复习重点

如何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检测1: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填空。

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有()本。

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岁。一个正方形的连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判断。

a×b×8可以简写成ab8。()

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二)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检测二:

4+X>9是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

x +5=4×5是方程。()

X=4是方程2X—3=5的解。()

(三)各种类型解方程及验算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检测三:

解方程:

5X+7=42

X÷4.2=2 3.6X-X=3.25

2(X-3)=5.8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四)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复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解:设未知数为X 2,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

2,常用等量关系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常用的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 速度(2)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 单价(3)总产量=单产量 × 数量 单产量= 总产量÷ 数量 数量= 总产量÷ 单价

(4)大数-小数 = 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 = 小数 小数 + 相差数 = 大数 3,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训练

1,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2,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的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开数。小明今年多少岁?

3,学校买回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5,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6,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第五单元复习检测: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a×x=

x×x=

b×8= 3×d=

b×1=

x×4=

二、把左右两边意义相等的用直线连起来。a与a相乘

a+2b a与a相加

a2 a的2倍

2a+3 a的二分之一

2a 比a的2倍多3的数

a+a a与b的和的2倍

a与b的2倍的和

(a+b)×2

三、填空题。

1.货车每小时行skm,客车每小时行mkm,客车3小时和货车5小时一共行驶了(2.一辆公交车上有45名乘客,在大学城站下车a名,又上来b名,这时车上有乘客(名。

3.每个足球x元,买4个足球,付出200元,应找回()元。4.当x=5时,x2=(),2x+8=()。

5.a×(7+b),当a=5时,b=()才能使a×(7+b)=52.5。

6.三个连续自然数,已知中间一个数是m,那么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之和是()。

四、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小明今年a岁,哥哥比他大b岁,c年后,哥哥比他大b+c岁。()3.x的3倍与3x相等。()4.3x+4x=7x,3a+4b=7ab。()5.2b×(b+c)=2b2+2c()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a=0.8

B.0.17x+2.5

C.3x+7>1D.3.5x<8 2.当a=8,b=6时,2a+3b等于()。

A.36

B.3

4C.54

D.240 3.甲数是a,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

A.3a

B.a÷3

C.2a

D.3+a 4.根据8x-6=50,可知3x+7的值是()。

A.50

B.28

C.21D.19 5.已知△+△+○=19,△+○=12,那么△和○各是()。A.9,8

B.7,6

C.7,5

D.6,7

六、解方程。

5.5x+6.7=7.8

2.8+x+3.6=20)km。)),三数

3.5x-0.8x=11.34

8x-27.54÷2.7=1.8

6.2x-x=41.6

9x-14×5.5=58

七、看图列方程。1.2.八、解决问题。

1.中山路每盏路灯要装5个灯泡,这条路一共需要160个灯泡,那么这条路一共有多少盏路灯?

2.一架遥控飞机现价128元,比原价便宜了23元,这架遥控飞机原价多少元?

3.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940元,比1978年的78倍还多222元。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4.学校举行书画竞赛,四、五年级共有75人获奖,其中五年级获奖人数是四年级的1.5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获奖?

5.小明家、学校和小红家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路程有560m。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去上学,7分钟后同时到达学校门口。小明平均每分钟走45m,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ax x

28b 3d b 4x

二、提示:左边对应的式子分别为a2、a+a、2a、、2a+

3、(a+b)×

2、a+2b。连线略。

三、1.5s+3m 2.45-a+b 3.200-4x

4.25 18 5.3.5 6.m-1 m+1 3m

四、1.√ 2.✕ 3.√ 4.✕ 5.✕

五、1.A 2.B 3.B 4.B 5.C

六、x=0.2 x=13.6 x=4.2 x=1.5 x=8 x=15

七、1.3x+16=91 x=25

2.4x=180 x=45

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 篇7

《秋思》是张藉的一首思乡之作, 作者客居洛阳, 又见秋风, 满眼萧瑟, 满怀愁情, 提笔写信, 请人捎去, 也捎去了一位游子的思乡愁肠。

特级教师俞国平在第一句诗的教学对话中, 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文学触觉, 只抓一“见”字, 引领学生跨越时空, 慢慢地走近洛阳, 感受一颗异居他乡的孤寂的心, 着实让我们经受了一种与经典对话的满足。

师:谁来读第一句?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 也或许那是一个傍晚。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 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生:他看到树叶黄了, 一片片从枝头飘落下来。

师:是啊, 那是叶落归根呢!

生:他看到了天空的一行大雁鸣叫着飞向远方。

师:大概是飞向远方的家吧!

生:门前的地上堆满了落叶。

师:除了看见景外, 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匆匆行走的人们。可能是赶着回家吧?

生:看到了人们身上多了些衣裳, 缩瑟着身子。

师:孩子们, 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 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

生:见不到家乡的风景。

生:见不到家乡的父母。

生:见不到兄弟姐妹。

师:【出示诗句:夜月红柑树, 求凤白藕花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骨肉待我欢, 邻人望我荣 (《南归》) 。】

(生读)

师:读着这些诗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家乡的景色很美。

生:他和兄弟感情很好。

生:邻里之间也非常和睦。

师:可是在这洛阳城里, 诗人见不到红柑树、白藕花, 他看到的只是——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他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 他看到只有——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 (补充阅读张籍的资料) 你们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怎样的“见”啊!

生:悲伤的“见”。

生:无奈的“见”。

生:凄凉的“见”。

……

【案例分析】

仔细品味俞老师与他的学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值得借鉴的、把对话推向深刻的途径。

一、想象还原:“见”到什么

本诗言简意赅, 第一句诗中的“见”就是一个尽得诗意、溢满诗情的字眼。“见”是作者的一个视觉行为,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无意”见, “抬头”见, “不经意间”见。然而在这里只一“见”却处处是秋景, 满眼注秋意, 满心聚秋情。秋意是落寞和孤寂, 阵阵袭上心头;秋情是愁情, 泪眼迷蒙肝肠寸断。诗句中、诗人言说见的是“秋风”。可秋风何以见啊!见到的应是秋风里满地的秋景, 秋风飒飒, 树木凋零, 落叶翻飞, 黄叶堆地, 衰草凄凄, 雁鸣阵阵。于是, 诗人心头升起难言的凄楚。这一番对话, 需要有学生的理解的支持, 需要有学生的想象参与。俞老师的“他看见了什么”一问, 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让想象唤醒曾经的经验、经历、认识等, 于是, 学生读到的“见”就不再是一个符号, 而是一幅萧条、凄凉的画了。想象使与诗文相关的表象在读者的脑海中还原, 于是, 诗在想象还原中逐渐丰满。

二、逆向思维:见不着什么

由“见什么”而生发“见不着什么”的话题, 这是逆向思维, 它存在于视觉范围之外, 由心的思念和渴盼, 情的呼唤和期待而产生的具体的形象。诗人客居他乡, 入秋思乡, 心灵深处最想见的是家乡的亲人、朋友, 然而, 秋风里行色匆匆的行人中, 哪是我的朋友?哪有我的兄弟?去哪儿找我的父母?最亲切的是家乡的花草树木, 可是满地的落叶里, 哪一张里留有家乡的芳香, 满城的萧瑟的树枝, 哪一枝是家乡矮树的姿态?“见什么”是表象的还原, 而“见不着什么”是思维的深入, 反映的是诗人内心深处最温柔的记忆和最强烈的渴望。俞老师由“见什么”而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向“见不着什么”, 使学生不但能身临其境, 还与诗人感同身受。

三、顺势联想:想见什么

“见不着什么”很容易让人产生“想见什么”的顺势联想, 从而使诗人的情意弥漫在诗文间, 诗人的心思、情愫在诗文中鲜明起来。俞老师适时补充阅读资料, 增添一些促进学生理解的信息, 于是, “想见什么”可见一斑:想见父母, 想见兄弟, 想见朋友, 想见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然而想见而只能想念, 想念堆在心头, 情何以堪?

四、意境生成: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 抓“见”字引领想象, 还原表象, 又通过逆向思维荡开了解读的宽度, 再以顺势的相关联想促进解读的深度;以表象为原料, 以宽度为经线, 以深度为纬线, 编织着化不开的思乡情结,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年级上科技活动教案 篇8

基础知识百花园

3.成语填空并分类。

( )通( )大

大( )无( )

( )神( )主

若( )若( )

波( )壮( )

蹑( )蹑( )

描写人物的成语:__________

描写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层意思,能够用“仍然”“果然”两个词中的哪一个连起来,写成一句话,并写下来。

我再次改变了实验步骤。

没有出现想要的现象。

5.写出句子的意思: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菜蜜园

按要求填空

1.名言警句:愿乘风_______ ,面壁_______。

2.歇后语:孔夫子搬家——_______;

3.对对联:上联:四海皆春_______,

下联:_______,

横批:_______ 。

4.把古诗中的千古名句补充完整:

(4)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

(3)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4)谁言寸草心,_______。

口语交际趣味园

丁丁和冬冬在打电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上冬冬的话,使他们的对话合理紧凑。

丁丁:你好,冬冬,我是丁丁。你找我有事吗?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噢!没问题!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不客气,这是应该的。再见!

阅读思考大观园

1.根据课文《凡卡》写一段话,说明凡卡的不幸遭遇,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语句要通顺。

痛苦 幸福 欢乐 想念

2.用课文題目填空。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素有甲天下之称的《______》,跟随老舍游赏《______》,共同感受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又与巴金先生畅游了《______》领略了榕树的大,鸟儿的多。欣赏美景之后,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因为这样的景致,有些已被破坏,看着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要向全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吧,我们人类的《_______ 》。”

请从上面这段话中的三处美景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3.阅读课文段,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答案不止一个。)()

A.兴奋B.厌恶C.惊喜D.平静

(2)“蓬松松”给人一种像棉花一样松软、轻飘飘的感觉。“沉甸甸”给人一种像铁块一样沉重的感觉。用这两个词形容同一个事物——雪球,是否矛盾?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A.矛盾。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不能同时用来形容同一个事物。

B.不矛盾。从外形上看,堆在松柏上的雪球显得很轻,但是他们堆得很厚,将树枝都压弯了,从这里更能看出雪下得大。

C.说不清楚,不了解作者的意图。

4.阅读短文,回答问題。

迷惑敌人的迷彩服

在现代战争中,侦察仪器越来越先进,部队的行动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迷彩服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色彩十分相近,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也与周围自然景物反射光波的能力相似,所以敌人用肉眼看不见,而且现代化的仪器也不容易发现。

现在,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进一步增强了遂,惑敌人的能力。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

缩句: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

③敌人用肉眼看不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说说迷彩服为什么能迷惑敌人?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日夜(操劳 操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毛主席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_______在出差的列车上,______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有趣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

毛主席在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机会 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长时间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儿,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读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外国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也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主席特别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主席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49年出国时还随身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将文章( )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在文中“_____”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这句话表现毛主席_____________

(2)“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这句话说明毛主席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写下来。

快乐习作园

上一篇:就教师口语谈谈对普通话的了解、体会下一篇:桥教案(李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