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共8篇)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1
第一课常见设备再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传统的方法收集信息,并逐步形成收集、获取信息的习惯;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普通电话、IC卡电话、磁卡电话收集和传播信息,掌握“120”、“114”等常用电话号码的用途,明白它们是特殊的“信息服务”号码;
2、了解现代通信工具BP机、手机的基本常识,知道它们是人们互通信息的重
要工具;
3、学会用设备获取录音带里的信息;
4、学会用设备获取录像带、VCD光盘或DVD光盘中的信息;
5、知道在现代社会里,还有传真机、便携式VCD机、掌中宝电视机、掌上电脑等,用它们也可收集获取信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会用传统方法直接收集信息,学习利用设备获得信息。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提问:同学们,明天是什么天气?
2、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讲述:我们把这些方法统称为收集信息。
4、谈话:同学们,你们会收集信息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收集信息的有
趣的方法。
二、新授
(一)掌握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
1、谈话: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
2、思考:除了以上收集天气信息的方式之外,你还知道那些收集信息的常用方式?
3、说一说: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试一试:选择一种方式,收集1—2条你感兴趣的信息。
5、出示电话。
6、提问:我们可以利用电话获取那些信息?各是怎样的途径?
7、试一试:用电话收集信息。
8、思考:现代通讯工具有怎样的变化?
9、说一说: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10、提问:你们会使用手机吗?
11、说一说:手机的使用方法。
12、思考:手机和家用电话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13、学生讨论不同之处。
14、学生汇报结果。
15、这些是我们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
(二)掌握运用特定设备收集信息的方法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信息是存放在特定的设备里的?
2、学生汇报结果。
3、说一说:收录机、录放机、单放机、复读机等设备的使用。
4、思考:VCD机与录放机、录像机里存放的信息的方式一样吗?
5、介绍:传真机、便携式VCD机、掌中宝电视机、掌上电脑的使用。
6、小结:以上这些设备是获取信息的专用设备。巩固练习
收集信息小比赛:
1、宣布比赛内容与要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收集相关信息。
3、评议比赛结果。
第二课图像扫描我来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把扫描仪与计算机正确连接。能力目标
掌握扫描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
1.团队合作能力; 2.与人沟通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扫描仪的安装与使用,维护。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扫描仪扫描文件。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1、2、复习上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小明在某公司工作,一天他到文印室扫描一份文件,发现扫描不了,指示灯显示错误,红灯一直在闪。
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之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去选择。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达任务
1、扫描仪安装与使用;
2、扫描仪日常维护与保养;
3、扫描仪日常故障排除。新课
工作任务一:扫描仪软件安装 1.软件安装
随机光盘插入光驱后,一般会自动打开安装程序,窗口如图5-1所示。
若没有自动执行,可手动运行光盘根目录下的setup.exe文件,进入安装窗口。单击“安装软件”按钮,出现如图5-2所示的安装类型选择窗口,本例选择“典型”安装。
图5-1 扫描仪软件安装
图5-2 安装类型选择
单击“下一步”后,出现如图5-3所示的软件安装选择窗口,本例选中了随机提供的全部两个应用软件。
再单击“下一步”后,出现如图5-4所示的软件安装确认窗口,再单击“下一步”,开始自动安装所选软件。
安装过程中全部认可默认提示,直至完成所选两个软件的安装。软件安装完成后,桌面上会显示所选安装软件的快捷图标。
图5-3 选择安装软件
图5-4 确认安装选择
2.硬件安装
扫描仪硬件的安装比较简单,HP scanjet 2200c采用USB接口方式。安装步骤如下:
(1)从扫描仪底部拔出塑料钥匙,打开扫描头的固定锁。如图5-5所示。(2)连接 USB 电缆。如图5-6和5-7所示。(3)连接电源线。如图5-8所示。
硬件安装过程中,系统可能会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遵照执行即可。
单击“下一步”后,出现如图5-3所示的软件安装选择窗口,本例选中了随机提供的全部两个应用软件。
再单击“下一步”后,出现如图5-4所示的软件安装确认窗口,再单击“下一步”,开始自动安装所选软件。
安装过程中全部认可默认提示,直至完成所选两个软件的安装。软件安装完
成后,桌面上会显示所选安装软件的快捷图标。
图5-3 选择安装软件
图5-4 确认安装选择
2.硬件安装
扫描仪硬件的安装比较简单,HP scanjet 2200c采用USB接口方式。安装步骤如下:
(1)从扫描仪底部拔出塑料钥匙,打开扫描头的固定锁。如图5-5所示。
(2)连接 USB 电缆。如图5-6和5-7所示。(3)连接电源线。如图5-8所示。
硬件安装过程中,系统可能会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遵照执行即可。
图5-5 打开固定锁 图5-6 插入USB接口
工作任务二:扫描仪的使用 1.原稿的放置
原稿在放置时,要正面朝下,居中放正,贴紧玻璃板。如图5-9所示。2.扫描软件HP Precision Scan LTX的启动。3.扫描软件HP Precision Scan LTX的使用。工作任务三:扫描仪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定期做好保洁工作 2.保护好光学部件 3.不要擅自拆修
操作训练
1、安要求完成上述操作;执行上机练习,完成教学任务,不得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2、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1.本次课达到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扫描仪使用操作与设置。
2.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重点表扬好的方面,同时也应指出不足的地方。3.对下一次课的内容进行提示,学生应提前预习。4.布置预习作业。
第3课录制声音真轻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录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
2、能学会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
3、可以选择不同的音源对声音进行录制
4、通过欣赏声音文件,增加学习的兴趣,并能对同伴的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声音的录制。
难点:对声音的录制和选择不同音源进行录音。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与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介绍一种录音软件工具,可以录制MP3.WAV等
2、介绍变声软件,引起兴趣
3、在能使用这些软件之前要先学会最简单录音工具---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录音机的一些知识。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录音前的准备 硬件设备、软件设置
自学:在线学习/录音/探究一.doc 探索一:声音录不进去怎么办?找找看什么原因呢? 双击任务栏右侧的”音量”控制
“选项”菜单---属性----录音(如下图),可以参考书本P17的录音设备软件设置
此处内容不必修改
点击”确定”
录电脑播放的声音
选择Microphone:可以录制麦克风的声音
选择Stereo Mix: 可以录制电脑音箱发出的所有声音。学生讨论自学探索一后,教师请一位同学展示他的探索过程。
2、任务一
任务:录制语文课本里的文章(三个文件“巴东三峡.doc”、“周庄水韵.do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要求:注意朗读技巧
提示:先进行录音准备(在线学习/录音/探索一.doc)打开书本P18,参照书本的步骤打录音机程序
录音内容:在线学习/录音/课文/(任选一篇)完成录音后保存在我的文档中,文件名:班座号录音
录音后请播放自己的作品,在下面回答框中回答以下问题:(回答时请在左边框中选中任务一别答错题了!在回答框中回答完后单击“回答”按钮即可!)请问你保存的文件的后缀(扩展名)是什么?
当我们播放声音的时候,你观察到“录音机”上哪些地方在发生了变化?(有3处)回答问题后交上作品(交作业时请到我的文档中找到自己的作业,右键-发送到-交作业)
已完成任务一的同学阅读书本P19的资料
3、讲解分析
选三位同学作品来演示,并指出声音大小的影响质量
4、任务二:不同音源的输入
把电脑FLASH声音或MP3的其中一部分录成彩铃或来电铃声 提示:先进行音源选择,操作过程:(查阅“探索一.doc)作业: 打开在线学习/录音/FLASH动画,播放动画,录制其中一段声音,保存文件为:班座号FLASH,上交作业
回答:1)当我们录制声音的时候,你观察到”录音机“上哪些地方在发生了变化? 2)你认为录音控制中选选择Stereo Mix 项是录制什么来源的声音呢?
5、任务三(选做题):认识其它录音软件
此题为选做题,如果你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试试任务三,!听一下你还能认得自己声音? 打开 在线学习/录音/其它录音软件 将”变声软件“整个文件夹复制到桌面上 先运行”绿化.bat“ 再运行”Vcs3.exe" 试录一段声音 你学会了吗?
6、任务四:评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录音前准备软硬件的设置,如何使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进行录音,如何选择不同音源的录入,如何播放自己的声音.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我要录一首电脑上播放的mp3音乐,要选择录音控制Microphone还是Stereo Mix?
2)如果我要自己朗读语文课本的内容,录音时要选择录音控制中Microphone还是Stereo Mix?
3)评价:播放自己的作品,对照这节课的小节,回答你对自己作品及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满意度(优、良、及格、不及格)4)对于这节课你还有疑问吗,有没什么问题还没解决呢?
第4课 影像摄制大家做
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了解“生活”、“多彩生活”、“采集生活点滴”等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对这个“多彩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有意识地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用多媒体采集设备及作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摄像头等)
2、能力目标:能在他人帮助下用常用的多媒体采集工具获取信息。
3、情感目标:激发使用多媒体采集工具的兴趣。教学重点:
用计算机摄像头摄像及获取数码相机中的照片。教学难点:
用计算机摄像头。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多媒体采集工具的照片;多个数码相机。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1、活动过程中,很多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我想拍下来,存在电脑,对其进行处理,这时我需要什么?
2、如果我想把整个活动录制下来,并在电脑中处理,这时我们需要什么?
3、我想录制自己的专辑,这时需要什么来把音乐录制在电脑中? 学生回答:数码相机、摄相机、话筒等。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采集工具,但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引出有哪些采集工具及在哪些方面运用这个采集工具。认识采集工具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适当出示数码相机,并在屏幕上播入数码相机的各种样式图片,告诉学生这种工具能帮我们获取各种漂亮的图片。问:除了这些采集工具,你们还知道哪些?
强调:这些工具能帮我们获取生活中的声音、图片等信息,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电脑中
学生可能回答:U盘、相机等
让学生对这些采集工具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获取生活信息 问:我们如果想录制一首歌,需要用什么采集工具呢?仅仅把话筒放在电脑边上就能录制吗?
老师可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怎么来把话筒连接到主机音频上去,并启动录音机程序。
由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男,一组女,分别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每组两个图片,完了之后,由教师示范输出数码相中的照片。问:你知道摄像机里的图片怎么输入到电脑中吗?
学生可能回答:还需用跟计算机连接起来
学生可能回答:一条线
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取生活信息‘,使学生对采集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资料整理
问:获取的信息多了,存在同一个地方,有时会显得很麻烦,有没有看起来清楚找起来又方便的方法呢? 老师可通过‘传奇‘来向学生演示怎么来分开存放——用建文件夹的方式来分类存放采集的资料。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认识采集工具。
2、如何运用这些采集工具?
采集完了,又如何把它们分类整理?
第5课 数字照片展风采
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制、粘贴图片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片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3、会通过“格式”菜单对图片版式(环绕方式)进行设置。
4、会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5、通过对文字图片的设置,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片的插入和图片格式的设置和调整
难点: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处理好图片与文字的关系。课前准备:准备几张主题的电子小报。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如摄像机、照像机、MP3、摄像头等设备采集生活中的图片、声音。并简单的学习了使用ACDSEE处理图片。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展示给大家看看?你们有哪些展示的方法呢?
我们的WORD程序本领可大了,我们可以用WORD排版,制作自己的小报了。我们就要学习这一招。
二、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1、小组内研究,自主探索。
2、学生示范讲解。
师:谁能说一说你找到的方法?好,今天你就来做一位小先生,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示范讲解)。
师:我们可以在ACDSEE中心缩略图的方式浏览图片,找到图片后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图像”,然后在WORD中粘贴。(教师讲解示范)
3、改变图片的大小(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结:选中图片,图片的4个角和4个边上就会出现8个小方块,这8个小方块叫做控点。将鼠标移动到任意一个控点上,按住左键拖动就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了。
4、设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环绕关系 在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选择版式选项卡选择浮于文字上方。
三、作品制作
我们学校进行了运动会,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的,我这里有校运动会的照片,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份关于校运动会的小报,让我们发现手吧!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大家掌握的较好,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小报。课后,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其他文章配上合适的图片,完成后以交给老师,我们把好的作品放在机房的内部网站上。
第6课网络在线听与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①学生能够运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CD播放器和运用超级解霸听音乐、看电影。②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够知道计算机播放音乐和电影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运用的能力。②能够归纳出操作方法(在学生展示的作品中实现)。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对计算机产生进一步的兴趣。②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重点与难点
①运用计算机播放音乐和电影的方法。②播放器的操作方法和超级解霸中视频的截取。教具 计算机VCD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学习计算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请大家说说我们能用计算机做什么? 生:画画,游戏,上网,听音乐,看电影,写文章等。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计算机交上了朋友。下面请你们观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影片中人们用计算机来做什么事情? 生:有的正用计算机听音乐,看电影。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怎么用计算机来听音乐和看电影好吗? 板书:用计算机听音乐和看电影
2、认识windows系统自带的CD播放器
(1)由大家熟知的VCD面板上的按键过渡到CD播放器面板上的播放按键。师:孩子们,你们家中有VCD吗?(同时出示VCD)你们能说出这些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 学生自愿回答。
师:真不错,那下面请大家从附件的“娱乐”里打开“windowsMediaplayer”,并试着操作一下它上面的按键,并和VCD上的按键对比一下。
(2)老师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对播放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并演示。突出播放器所能播放的音乐文件,同时将音量的控制纳入其中。师:试一试:请大家将“E:我的音乐茉莉花”播放一下。教师巡回指导。抽学生演示。教师评价。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给你们看,你们能说出老师是怎样放出来的吗?(再播放一下)
生:豪杰超级解霸。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同时打开超级解霸)。其实,超级解霸上的这些操作按键的功能和VCD上的按键完全相同(教师演示),所不同的是它增加了许多不同的功能,下面我们就一齐来学一学。
3、运用超级解霸播放电影
播放方法老师边讲边演示。重点突出VCD片段的截取方法。(略)
师:试一试:下面请大家将“E:我的音乐董存瑞”片段播放一下,并将自己喜欢的一个情节截取下来保存在“E:我的视频”里。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价。小结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计算机来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方法,大家高兴吗?其实计算机除了能给我们带来这些乐趣外,它还能帮助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起来体验吧!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2
《秋思》是张藉的一首思乡之作, 作者客居洛阳, 又见秋风, 满眼萧瑟, 满怀愁情, 提笔写信, 请人捎去, 也捎去了一位游子的思乡愁肠。
特级教师俞国平在第一句诗的教学对话中, 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文学触觉, 只抓一“见”字, 引领学生跨越时空, 慢慢地走近洛阳, 感受一颗异居他乡的孤寂的心, 着实让我们经受了一种与经典对话的满足。
师:谁来读第一句?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 也或许那是一个傍晚。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 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生:他看到树叶黄了, 一片片从枝头飘落下来。
师:是啊, 那是叶落归根呢!
生:他看到了天空的一行大雁鸣叫着飞向远方。
师:大概是飞向远方的家吧!
生:门前的地上堆满了落叶。
师:除了看见景外, 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匆匆行走的人们。可能是赶着回家吧?
生:看到了人们身上多了些衣裳, 缩瑟着身子。
师:孩子们, 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 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
生:见不到家乡的风景。
生:见不到家乡的父母。
生:见不到兄弟姐妹。
师:【出示诗句:夜月红柑树, 求凤白藕花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骨肉待我欢, 邻人望我荣 (《南归》) 。】
(生读)
师:读着这些诗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家乡的景色很美。
生:他和兄弟感情很好。
生:邻里之间也非常和睦。
师:可是在这洛阳城里, 诗人见不到红柑树、白藕花, 他看到的只是——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他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 他看到只有——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 (补充阅读张籍的资料) 你们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怎样的“见”啊!
生:悲伤的“见”。
生:无奈的“见”。
生:凄凉的“见”。
……
【案例分析】
仔细品味俞老师与他的学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值得借鉴的、把对话推向深刻的途径。
一、想象还原:“见”到什么
本诗言简意赅, 第一句诗中的“见”就是一个尽得诗意、溢满诗情的字眼。“见”是作者的一个视觉行为,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无意”见, “抬头”见, “不经意间”见。然而在这里只一“见”却处处是秋景, 满眼注秋意, 满心聚秋情。秋意是落寞和孤寂, 阵阵袭上心头;秋情是愁情, 泪眼迷蒙肝肠寸断。诗句中、诗人言说见的是“秋风”。可秋风何以见啊!见到的应是秋风里满地的秋景, 秋风飒飒, 树木凋零, 落叶翻飞, 黄叶堆地, 衰草凄凄, 雁鸣阵阵。于是, 诗人心头升起难言的凄楚。这一番对话, 需要有学生的理解的支持, 需要有学生的想象参与。俞老师的“他看见了什么”一问, 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让想象唤醒曾经的经验、经历、认识等, 于是, 学生读到的“见”就不再是一个符号, 而是一幅萧条、凄凉的画了。想象使与诗文相关的表象在读者的脑海中还原, 于是, 诗在想象还原中逐渐丰满。
二、逆向思维:见不着什么
由“见什么”而生发“见不着什么”的话题, 这是逆向思维, 它存在于视觉范围之外, 由心的思念和渴盼, 情的呼唤和期待而产生的具体的形象。诗人客居他乡, 入秋思乡, 心灵深处最想见的是家乡的亲人、朋友, 然而, 秋风里行色匆匆的行人中, 哪是我的朋友?哪有我的兄弟?去哪儿找我的父母?最亲切的是家乡的花草树木, 可是满地的落叶里, 哪一张里留有家乡的芳香, 满城的萧瑟的树枝, 哪一枝是家乡矮树的姿态?“见什么”是表象的还原, 而“见不着什么”是思维的深入, 反映的是诗人内心深处最温柔的记忆和最强烈的渴望。俞老师由“见什么”而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向“见不着什么”, 使学生不但能身临其境, 还与诗人感同身受。
三、顺势联想:想见什么
“见不着什么”很容易让人产生“想见什么”的顺势联想, 从而使诗人的情意弥漫在诗文间, 诗人的心思、情愫在诗文中鲜明起来。俞老师适时补充阅读资料, 增添一些促进学生理解的信息, 于是, “想见什么”可见一斑:想见父母, 想见兄弟, 想见朋友, 想见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然而想见而只能想念, 想念堆在心头, 情何以堪?
四、意境生成: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 抓“见”字引领想象, 还原表象, 又通过逆向思维荡开了解读的宽度, 再以顺势的相关联想促进解读的深度;以表象为原料, 以宽度为经线, 以深度为纬线, 编织着化不开的思乡情结, 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香港过去、现在及交接仪式的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揭题
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
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
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
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第一处“最后一分钟”
2、指名读第一小节
3、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处“最后一分钟”
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范读
6、有感情地齐读
第三处“最后一分钟”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1)指名读一读
(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
(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
第四处“最后一分钟”
1、师:香港终于回来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小节,体会这小节体表现出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
4、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香港吧!)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五、播放视频,情感升华
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六、课堂练笔、小结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集体交流
3、师小结: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七、板书设计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4
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教学目的:
1、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说出计算机的三个特点。
2、能和人脑的工作过程作比较,初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知道了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还知道了要计算机做某一件事,必须先给计算机安装该软件。计算机的本领很大,现代社会中,它无处不在,计算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有的这些都与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二、新授。
(一)计算机的特点。
1、自学课本--计算机的特点,说出计算机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回答。
3、教师补充: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不使用任何算法,请你从1加到13,你要用多长的时间?(学生演示)让我们的计算机来计算从1加到50000,看它要多少时间。(程序演示)
IBM的“深蓝”计算机,在对手每走一步棋时,1秒钟内便会有2亿步棋的反映。
所以,计算机可以做那些计算量大、运算复杂的工作。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可以根据程序判断下一步该做什么。(试下棋)
1993年9月,在英特尔国际象棋大奖赛中,世界第一高手被名为“天才一号”的电脑象棋系统淘汰出局。
(3)强大的存储能力。
老师这儿有一本200页的教学参考书,总字数为12万,它存在这张软盘里只占了它的六分之一。这还是现在使用的最小的存储器。(拿出光盘)这叫光盘,我们非常熟悉,它可以存电视节目,如果拿它来存书籍的话,可以存2700册那样的书。我们计算机的硬盘(出示)是光盘存储容量的6倍多,如果用我们计算机的硬盘来存的话,可以存的下多少册书呢?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相比,你就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了!
(二)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做一个实验:叫一位同学的名字,然后问同学们,他为什么站起来,分析他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总结出三步:接到指令、大脑思考、作出反应。
2、自学教材,想一想,你能完整说一说它的工作过程吗? 学生回答,讨论。
三、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四、作业。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5
案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掌握邮箱申请的方法;熟悉发送邮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添加和保存附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学会申请邮箱的方法,了解发送邮的操作,共同协作学习。
(技能性目标)在原来计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申请邮箱,从而达到发送邮。也因此电脑应用功能的技能技巧的熟悉,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情感性目标)学会用电子邮箱写信,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沟通,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多乐趣。为今后学习提高一个档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跟老师学会申请邮箱和发送邮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掌握邮箱写信交流学习等。
四、教学过程、教师演示申请邮箱和发送邮的方法,学生边看边跟着做,同学之间讨论怎样操作及注意步骤;并共同练习发送邮进行学习沟通。
2、学生探讨收取邮的方法,教师总结并演示收取邮的方法,学生交流练习。
3、教师讲解保存附、添加附的做法,并让学生自学练习。
4、学生交流总结发送与收取邮的区别,以及交流讨论经验。、教师总结本节学习内容,提出注意地方,以及提出更深发展练习和交流学习方向。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6
教师体悟1:等待的快乐
有人说, 这世界上有一种快乐是等待。也有人说, 全部的美妙即在等待中。小琦君何尝没有这样的期盼和等待啊!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 她才老是缠着母亲问同一句话:“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个句子到底表达了小琦君怎样的心情?它究竟是疑问还是祈使句?我们不妨考证一下“嘛”这个语气助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344页这样解释: (1) 用在陈述句末尾, 表示理所当然, “有什么话就说嘛”。 (2) 用在祈使句末尾, 表示期望或劝阻, “动作快一点嘛”。 (3) 用在句中, 表示停顿, 引起对方注意下文, “有意见嘛, 大家好好商量。”显然, 在这句话中, “嘛”应该选择第二种解释, 表示期望。由此可见, 这个句子是祈使句, 是期望母亲快点摇桂花, 其言下之意是, 什么原因还不摇桂花呢?该摇桂花了。再没有其它修饰的语句。就这样轻巧的一句话, 将小女孩琦君那种急切、迫不及待、不摇不罢的心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其娇嗔之态溢于言表, 跃然纸上。联系前文可以知道“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一个孩童, 还有什么比得上充满无限乐趣的事情更重要的呢!
课堂实施:
师:这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有声有色, 不仅写了我和父亲母亲做了些什么, 说了些什么, 字里行间还表达了“我”的心情。来, 再默默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第3自然段) , 看看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默读思考)
师:来, 先说说摇花前。
生:“我”的心里非常着急。
师:咱们说话要找到依据。来, 说说看, 你从文中的哪句话体会出了“我”的急切?
生:“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学生不够急切)
师:在你看来摇桂花不是件大事。 (生再读)
师:急了。谁更急的? (生读)
师:急喽。桂花都开了这么多天了, 怎么还不摇嘛!真是急死人了, 谁再来迫不及待地缠着母亲问一问? (生读)
师:“我”呀, 可是一而再, 再而三地缠呢, 谁愿意再来缠一缠?
生: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是啊, 对我来说, 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摇桂花”更重要呢!咱们体会着这种急切的心情一起读。 (生齐读)
师:孩子们, 看着琦君一而再, 再而三地缠着母亲, 她心中总是向往着那种摇花的快乐, 所以, 摇花前急切的等待也是快乐啊!
师:这个过程中, 快乐是摇花前最急切的等待! (出示此语句)
【教学顿悟:教师成了调动学生感悟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在情境化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语言的感悟。情境化的朗读, 在教师体悟与学生感悟之间架起了一座彩桥!】
教师体悟2:忙碌的快乐
“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这里连续用了两个“帮着”。平常意义上, “帮着”就是主动地为对方减轻一些负担而做事。文中, “我”帮着“铺竹席、摇桂花”看起来是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其实她什么忙也帮不了, 也许还会“帮倒忙”。一个小小的人儿怎么可能抱动那宽大的竹席, 摇撼得了那坚实的桂花树呢?对于小琦君, 不过是借铺竹席、抱花树亲自体验摇桂花的无穷乐趣啊!不管会发生怎样的意外, 不管竹席比自己高一头, 不管桂花树上的树皮怎样的粗糙, 不管脚下的泥土会沾满了鞋子, 在这“帮着”的忙碌间, 小琦君得到了多少的欢喜与满足!欣喜全都融在这两个“帮着”里了。两个“帮着”, 用得平实朴素, 又不显得重复, 完全揭示了儿童的心灵的秘密。
课堂实施:
师:终于开始摇桂花啦!说说看, 摇花时“我”的心情怎样呢?
生:“我”非常快乐
师: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就传达出了这种快乐?自己轻轻地读一读摇花时的情景, 边读边把这些语句圈画出来。
师:好, 我们来交流, 你画出了哪个句子?
生: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师:谁想来读一读? (生读)
师:我问问:小琦君, 你又帮这又帮那, 这是为什么啊?
生:因为我太开心啦!
生:我盼了那么久, 终于摇桂花了, 所以我要使劲摇!
生:我要使劲摇呀, 把桂花全都摇下来。
师:又是干这个, 又是干那个, 难道你就不觉得累吗?
生:不累。
师:是啊, 在这不停的忙碌中, “我”小小的心里全都是满足!所有的快乐都融在这两个“帮着”里了。这时候不使劲, 啥时候使劲呀!来, 一起读, 把我们的快乐充分表达出来! (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 此时, 你认为快乐是摇花时。 (出示此诗句)
生:快乐是摇花时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生:快乐是摇花时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生:快乐是摇花时的忙碌。
【教学顿悟:教师成为了调动学生情感的催生者———引领学生在体验式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深化了阅读的理解。体验式的对话, 在教师体悟与学生理解之间架起了一座彩桥!】
教师体悟3:想象的快乐
“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如果小琦君没能亲自参与摇桂花, 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纷纷扬扬飘落的桂花比作下雨的, 更不会有“好香的雨啊!”这神来之笔的妙喻和独特的感叹。正因为她站在桂花树下, 和桂花树亲密地接触着, 才使得小琦君得到了“奇思妙想”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 她先是惊叹, 接着发现了桂花密密麻麻地飘落“像下雨”, 最后则是完全沉醉在桂花香中了———“好香的桂花雨啊!”在这缤纷的、香甜的花雨中, 小琦君欢畅极了!她心中的翅膀展开了, 飞翔了!透过语言文字,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正站在金黄的桂花树下, 使劲地摇着桂花, 在缤纷的花雨中, 她欣赏着, 享受着, 陶醉着, 满足着, 也惊喜着, 仿佛自己就是一朵娇小的桂花了。
课堂实施: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传达出了“我”快乐的心情, 我们继续来交流。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看到桂花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 对, 这话可是喊出来的, 谁来喊一喊! (一生喊得不到位)
师:你把这话给说出来了, 请你喊出来! (此生再喊)
师:还有谁也想来喊一喊。 (一生喊)
师:真好!此时此刻这喊声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快乐。
师:对, 再喊一喊!除了快乐你肯定还会有新的感受。 (生自由喊)
师:好, 谁来说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惊奇、激动、兴奋、欣喜……
师:体会得好!再来喊一喊, 你一定会找到“我”兴奋、激动的原因。
生:我发现桂花像雨一样……
师:真是奇思妙想啊!在这缤纷的花雨中, “我”的心都快飞起来了!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喊一喊。
师:这一喊, 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桂花雨好香呀, 我心中无比欣喜!
生:觉得自己都成了一朵香香的桂花了。
师:孩子, 你是用心在读书啊!你看, 作者为了表达这种心情, 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呢!咱们小女孩来, 满怀着无比的欣喜, 一起来喊。 (女生齐声喊)
师:此时, 你觉得快乐是摇花时。 (出示此语句)
生:快乐是摇花时的大声叫喊。
生:快乐是摇花时奇妙的发现。
生:快乐是摇花时大胆的想象。
【教学顿悟:教师成为了鼓励学生实践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在角色式的想象中水到渠成地获得了想象的乐趣。角色式的想象, 在教师体悟与学生体验之间架起了一座彩桥!】
教师体悟4:分享的快乐
众所周知, 桂花只在秋季开放, 然而文中却这样写:“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抓住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就能理解这句较为特殊的句子。“全年”, 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单独作为短语, 并作长时间的停顿, 强调了桂花香气久远。“沉浸”一词则形象地描写出了桂花的香浓。花香的范围是“整个村庄”, 无论你走到哪里, 都能闻到桂花香。从村庄里的一朵花、一根草、一捧泥土, 甚至是姑娘的青丝上也能闻到那迷人的香气味。那是令人自豪、让人神往又叫人无限留念的香气味啊!全年, 全村人都分享着桂花香幸福地陶醉着。琦君心中的乡情也就如这浓郁的桂花香情不自禁地漫溢开来。她以最平实、最朴素的文字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
课堂实施:
出示: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个句子, 真让我觉得奇怪, 这桂花只开在秋季, 又怎么会香了全年呢?
生:桂花泡成了茶、做成了糕饼, 村里的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
生:香在了心里, 是摇桂花的那种快乐一直留在心头。
师:是啊, 心里头的回忆是最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再读读这句话, 还有哪些词也能让你感受到桂花是那样的香。
生:沉浸。
师:“沉浸”就是———
生: (齐声) 久久地陶醉其中。
师:久久的陶醉其中啊!孩子们, 沉浸在桂花香中的是什么呀?
生:整个村庄。
师:整个村庄啊!你觉得哪些东西是香香的?
生:人们在喝茶的时候, 觉得茶是香香的。
生:村里人的被子也是香香的。
生:飘来的风都是香的。
生:我觉得连泥土都是香的。
师:就这样, 全村人都在分享着这份快乐。来, 体会着这份沉醉的感觉一起读。 (生齐读)
师:孩子们, 你觉得在这里快乐是摇花后 (出示此语句)
生:甜蜜的分享。
生:快乐的品尝。
广西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篇7
便捷的电子邮件
任务一
申请电子邮件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
2、学会申请免费邮箱。
3、培养学生具有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
4、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维护网络安全、不发、不看不积极健康的电子邮件的教育。
5、为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可以说说自己的小秘密,也可以说说最近的愉快、不开心的事。
重点:E-mail地址中各部分的组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过程和步骤。难点:填写注册信息的规范要求。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有一封信需要多长时间? 生:……
师:我们在网上邮信既省钱又有效率,你们想不想学习这种本领? 生:想。
师:电子邮件是网上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内,便可以将你的信件发送到全球各个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那里。电子邮件可以是一封普通的由文字组成的信件,也可以包含声音、图像等,比常规意义的信件具有更多的内容,也携带了更多的信息。
二、申请免费邮箱
1、打开主页 键。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首都在线163免费邮箱的地址,按回车
2、申请免费邮箱 教师演示:
a.在IE“地址栏”中输入“”,进入“163邮箱”主页。b.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c.按照网站的要求,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d.全部填好并检查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e.如果填写信息有误,会出现提示信息。
f.正确修改所填信息后,再次单击“完成”按钮,如果注册成功,会出现提示注册成功页面。
3、登录免费邮箱
4、学生代表操作。
三、小结
第2课时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任务二 使用我的电子邮箱 6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浏览器发送邮件。2.学会使用浏览器回复、转发邮件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浏览器发送邮件。2.学会使用浏览器回复、转发邮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电子信箱,并在163网站上申请了免费的电子信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电子信箱。
二、使用浏览器发送邮件(任务一)用自己申请的电子邮箱给老师发一封信。
【第1步】打开浏览器窗口,进入163邮件系统主页。()【第2步】在“邮件地址”和“密码”栏中分别填上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陆”按钮,这时就进入了自己的电子邮箱页面。【第3步】单击左侧的“写信”按钮,打开发送邮件的网页。
【第4步】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linsuling0228@163.com)和主题(),然后在信件内容输入框中输入信件的内容(我是„„)。【第5步】单击该页面上方或下方的“发送”按钮,就可以把信件发送出去。
三、接收电子邮件(任务二)
1、你们在给老师发信的同时,老师也发了一封主题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电子邮件,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同学收到这封信的?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有没有收到老师发的这封信呢?
2、收读自己电子邮箱中的电子邮件。
【第1步】进入自己的“电子邮箱”网页。(如果已在邮箱内,这一步就可以省略)
【第2步】单击左边的“收件”按钮,这时可以看到收件箱中的邮件数。【第3步】单击“主题” 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邮件就可以打开并阅读该邮件。
3、师讲解邮件页面的组成。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讨论
学生打开并阅读“主题” 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电子邮件。
四、回复电子邮件(任务三)
1、回复自己邮箱中“发信人”是万老师的邮件。
【第1步】进入自己的“电子邮箱”网页,打开要回复的邮件。
【第2步】单击“回复发件人”图标,此时网页中就会出现回复电子邮件的页面。
【第3步】在邮件内容输入框中输入回复的内容后,单击“立即发送”按钮,就可以把回复的信件给发出去了。
2、直接发送的电子邮件和回复的电子邮件在主题上有什么区别?
1、让一个同学演示回复邮件的过程
2、全体学生回复“发信人”是林老师的电子邮件 学生回答
五、互发邮件进行巩固 巡视、个别辅导 同位互相发送邮件
六、转发电子邮件(任务四)
1、解释“邮件转发”的概念:把别人发送来的电子邮件转发给另外一个人。
2、把自己电子邮箱中“主题”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邮件转发给自己同座位的同学。
【第1步】进入自己“电子邮箱”网页,打开一封“主题”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邮件。
【第2步】单击“转发邮件”的图标后,屏幕上出现转发邮件的页面,在“收信人”栏中直接输入你同座位同学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单击“立即发送”按钮,就可以把邮件转发出去了。
3、有时我们根据需要,还可以把别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修改后再转发出去。学生把主题为“电子信箱的使用”的邮件直接转发给自己的同座位。
七、删除电子邮件
如果想删除自己电子邮箱中的某些邮件,只需进入自己的电子邮箱页面,单击邮件列表中对应邮件前面的复选框选取要删除的邮件,确认后单击“删除”图标,即可删除这些邮件。
学生删除所有“发信人”是林老师的电子邮件。
八、课堂小结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1、同学们我们通过这两次课的学习,大家已知道了电子邮件这种因特网上快捷方便的传送信息的方式,同时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电子信箱。
2、操作不熟练的同学,课后可以进入163网站,自己多做练习。
3、提醒:我们不能利用电子邮件来传送不文明的信息,更不能用其来传送色情、反动的信息。大家都应该能做一个有良好的网络文明和网络使用习惯的社会小公民。
4、5课时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
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
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第二课时
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
挂念.
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议深情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
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6 梅 花 魂
学习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7桂 花 雨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摇花乐”的课件.
教学过程
自读提示明要求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初读课文知大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N品读语句悟情感
◆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
◆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
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a.“我喜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与“梅花、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a.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
b.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自己的感受.
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
什么.
c.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思乡之情吗?(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想一想,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读.
积累语言求发展
◆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
◆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8小桥流水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
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案】推荐阅读:
陕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全册06-19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2-25
人教版信息技术课件06-03
五年级英语教案人教版06-14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分解08-02
五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11-2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7-1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08-09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01-05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表格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