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2024-07-10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精选9篇)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篇1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审题错误:

“君子和而不同”一句话,虽选自《论语》,但材料中的解释文字,其实已经对“和而不同”作了清楚的解释,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解释的文字,就不难确定一个较准确的立意。但显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和仔细分析,因而,立意不够准确;当然,也有的学生是理解能力欠缺,而把握不住那段文字的主旨。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弄清“和”与“不同”的概念,尤其不理解“和”与“不同”的关系,或没有谈到“和”,或没有谈到“不同”,尤其没有把文章的重点放到“不同”这一方面。从这类标题可略见一斑:《求同存异》《善于纳谏》《安定团结最重要》《感谢对手》《出于淤泥而不染》《让社会持续发展》等。

2、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通盘的考虑。从这类标题也可见一斑:《站起来吧,墙头草》(材料中有“不能随风倒”这样的话);《矛盾》《生活中的矛盾》(材料中有“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这样的话);《中国要走向世界》(材料中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样的话);《君子论》(材料中有“作为君子,要„„”这样的话)。对策: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就拿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所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中作者就很好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

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就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直接亮出话题,如2001年北京模拟考题,直接要求以“冷与热”为话题作文。②由具体材料抽象出话题,如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先是转述韩非子“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再提出两个问题,而后抽象出话题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分页-->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三、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我与地坛”谈的是人与空间;“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四、要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五、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这是对文体的一种淡化,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要文体。事实上,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各省都毫不留情地将文体不符的“四不像”作文视为“严打”的对象。因此,考生的考场作文更应彰显文体特点。

应试训练中,可供选用的文章体裁多种多样,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小说或散文,或寓言或童话,或诗歌或戏剧,或书信或演讲,或辩论或报告„„但粗略来分,主要有记叙、议论两大类。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重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文,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定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你不管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表述过头,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解读。

二、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

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这些,都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是他们熟悉的,但不少学生,可能受到“引申”“创新”等影响,放着熟悉的内容不写,而去写一些大而空泛、自己又不熟悉或驾驭不了的内容,结果,并没能获得自己预想的好分数。且看这些标题:《战争与和平》《科学与人文》《论共性与个性》《冷门和热门》等。写这些内容,即使贴题,也是自讨苦吃的。

三、运用的事例不能说明观点

1、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如举屈原投江,触龙说赵太后,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这些大概可以体现他们的“不同”,但又如何体现他们的“和”?又如说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举文成公主出嫁塞外“和番”,都是“和”,但又如何体现“不同”?此外,还有关羽败走麦城、文天祥慷慨就义、韩寒不考大学专事写作等,都是用得十分牵强附会的事例。

2、有的事例,不仅用得不合适,本身还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如说马加爵,不与室友“和”,而走上“与众不同”的复仇之路;如说台湾阿扁能“和”人民在一起,但他又有“不同”,有自己的台独纲领,等。

四、未能把作文写完

这次的作文,未能写完的为数也不少,有的差一二百字,有的差三四百字,有一本编号为43号的卷,30份作文中就有10份只写了不足400字的。写不完的学生,一般是能力较为低下的,作文写不完,前面的答题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这里就有一个应试技巧的问题,是要西瓜,还是捡芝麻。

【1号文】 因和而贵,因不同而精彩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思想并不是统一简单的,而是多样灵活的。世界因为和平而宁静,因为有不同的思想才擦出耀眼的火花。世界因和而贵。调和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重要的,因为只有充分调节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使整体的力量加大。先看战国时期,楚国之所以被强秦所灭,是因为楚王听信谗言,轻易地打破与齐国的联合,才使秦国有虚可乘。可见,和睦共处的作用之大。再看以色列与巴基斯坦,因为种族和地界的矛盾,导致双方冲突不断,生灵涂炭。因为不和而导致惨剧的例子举不胜举。再一次证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令世界经济处于和谐的局面,多方经济唇齿相依,使得经济和谐发展。所以,和平是重要的,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世界因为存在着思想的碰撞,而萌发许多新思想,发掘更多真理。诸如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子的与民同乐,庄子的自在消遥,令中国的文化发展炫丽多彩。还有牛顿和惠灵顿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冲撞讨论,让后世的科学家探索出事物的真理——光的波粒二象性,使光的运用踏上一个新台阶,为人类创造不少新发明。达尔文因为破除传统制画壁画的限制,研制出新的画法,才令惊世杰作《最后的晚餐》如此精细细腻。如果摒弃掉不同,会带来恶果。像邯郸学步的人,最终忘记了自己走路的方法。所以,世界因为存在不同而精彩,没有了不同的世界,并不耀眼。

要和而不同,就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坚持己见的人,有如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能做到不同流合污,最后得到后世的认同,名留千古。要虚心接纳他人不同与己的意见,正如魏征进谏唐世宗的“谦冲而自牧”、“思江海下百川”。别人的意见是宝贵的,有了它,才看到自己不足;有了它,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可见,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必须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虚心向别人求学的宽容。世界因和平而可爱,因“不同”的存在而精彩。

【评语】本文属议论文的一类文。文章切合题意,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能较有力地证明论点。文章结构严谨,符合文体要求。卷面欠整洁,语言有待提升。25+23+8=56 【2号文】 和谐?真我

用你真正的自我,与人和谐相处。

——题记。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基醴”,说的就是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这种和谐不仅能助你润滑人际关系,而且能笼络人心。史上汉高祖刘邦难道不是靠他的谨小慎微,广纳贤士才得以打败盖世英雄项羽的吗?如果他只是一介赳赳武夫,不懂君子交友之道,又怎能顶立于乱世这中?又如美国一代NBA巨星乔丹,当年他带领公牛队横扫全美大小赛事,无人能及。可是当终于有队友在比赛中超越他的夺分时,备感欣慰的他与队友相拥而泣。事后人们知道,这位球场上的君子长期都鼓励那位一直视自己为敌人的队友练球,最终他们握手言好,共同进退。此谓君子也,此谓和谐和相处也。相反,像瓦特、牛顿那样功高气盛的科学家,在晚年力阻后辈的超越,蒙住自己的双眼不看那天外之天,山外之山,最终被历史所摒弃,这是我们最好的反面教材。

那么反观我们莘莘学子,在人际关系上似乎稍微缺课。有人极端进学,十八年无反;有人三天交友,两日结仇。这些行为的背后,透着的是无知和愚昧。智者应当与别人和谐相处,就如经济学中的困筹理论,当人人互相和睦时,学生的功效是最大的。与人和谐相交是好,然而“君子和而不同”,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忘了要坚持己见,不要盲目随从,做一颗“两边倒”的墙头草,这就要我们即使是在一片否定声中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坚持真正的自我。在爱因斯坦刚提出相对论时,有科学家联合出版了《百人驳相对论》这本书。而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如果我的论点是错的,那么一个人驳我已经足够,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再有为真理献身,在火中永生的科学勇士布鲁诺不也是中坚持己见吗?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之时,断不能随风倒,随大流,要忠于真我,并且记诠住“是是非非则为知,非是是非则为愚。” “和而不同”,请让这一信念随我们扬帆远航,漫步天涯,让我们永远用真正的自我与人和谐相处,谱写人生五彩的篇章吧!

【评语】这是议论文二类文,本文审题准确,内容上兼顾了“和谐交往”(和—)与“坚持己见”(不同)两个方面,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内容较充实。标题也拟得准确,题记的形式也用得恰到好处。本文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但作为议论文,本文对观点的分析论述尚嫌不够充分,在结构上不够严谨,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体现不够。综合以上情况,内容分为20分,表达分18分,发展等级6分,总分44分。【3号文】 求同存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衰败、科技落后,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弱国,国际信誉、声望都是一片空白。在万隆会议上,各国代表对中国百般刁难,认为中国没资格参加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重要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中国与会,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求同存异;加入亚非组织,各国联合起来商议对策,才能在当时不稳定的局势中寻求发展。这一方针使各国都心悦诚服,与中国订立了友好盟约。

“求同存异”这一方针,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周总理并没有把中国当成“天朝上国”地自居,而轻视亚非等经济落后的国家,却是努力地寻求相互的磨合点,使各自和平发展,也并不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落后而卑躬屈膝,惟命是从,充分展示中国人不卑不亢的君子风度,使各国对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使中国的国际声誉明显增加,为中国今后的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而不同”这个君子格言对当今先进的社会仍然有深刻的意义。一份经济周刊统计,当今各企业需要的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合理地调用各方面的资源才能有好的生产效果,个人的知识技术毕竟是有限的,在当今社会想“闭门造车”独立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当今的人才除了自身高素质外,还要懂得与人和谐相处、合作无间,利用别人的素质,才能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另外,创新精神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一笔无形财富。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养一帮应声虫的,因此适时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使自己才能展现的有效途径。所以当今人才切勿自视过高而独来独往,也不可妄自菲薄,随波逐流。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总体上呈现一派和平,但霸权主义仍然时时有所体现。在世界多极化的同时,中国不与任何国结盟,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对各联盟间的战争都持否定的广度,但与各国友好相处,和平发展,正是这“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中国能在世界之林屹立不倒,飞速发展。

【评语】文章属议论文。该文意及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议论中层次尚欠紧凑,个别的议论尚有游离。18+18+6=42 【4号文】

坚持己见,破浪前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社会。在各种思想潮流的涌动下,人们仿佛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有人会随波随流,但明智的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破浪前进。

一个成功的人,当他面对社会的大潮流时,并不会盲目跟从。而是仔细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肯定,坚持自己的路线。这正是所谓的慧眼独到。古往今来,哪个名人是随大流,跟风走的呢?他们不是都是坚持己见,创出自己的一条道路来,让自己引领潮流吗?

在80年代,人们在研究电脑硬件的大潮流中慢步爬行的时候,比尔?盖茨却创出软件开发的新领域。这成功的原因正是他在大浪潮中,看清了方向。

创新,是冲破浪潮的必要条件。一切旧的事物将会被新事物所取代——马克思曾这样说过。的确,没有创新人们只会永远在旧的潮流中飘荡着,永远找不到生命中的陆地。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呢?

做人面对社会发展时,要看清方向,有预见在作出分析。当肯定自己的方向便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才能创新,否则经常跟着社会潮流走,那将永远只能做人家前进后扬起的灰尘。在社会大潮逆行而上时,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否则只会有半途而废,埋首于浪潮之中。意志,是人生前进的催化剂。坚定的意志更是人们攀上人生高峰的拐杖。钱学森能够在留洋出国的大浪潮下,毅然作出回国贡献的决定这体现了他惊人的意志和爱国的赤子之心。假若没有这些信念,我们怎能赏析令人叫绝的《离骚》,怎能有岳飞、司马迁等伟大事迹。更不用说万里长征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改革了。

濯污泥而不染,这更是人上人的表现啊!为君子者,不与世俗同流,做到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确,让我们在这社会的大潮流下,擦亮自己的眼睛,冲破世俗的障碍而扬帆千里,乘风破浪。

【评语】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体的三等文。文章观点较明确,论证有一定的层次,论据包含古今中外,有一定的说服力,全文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但论述内容只涉及创新精神,没能顾及话题中“和”这一方面,偏离了题意,内容只能判为三等。15+18+5=38

【5号文】

和谐是帆,不同是船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

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燕瘦环肥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

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

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评语】以散文的笔调,对“和而不同”的话题,展开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说理透彻,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富于深刻的内涵。22+23+10=55 【6号文】

和而不同——君子的选择 针锋相对,刺猬的选择。随风而倒,墙头草的选择。和而不同,君子的选择。那么,什么是和而不同呢?

和,与人和谐相处,不同,有自我独特见解;和,不与人针锋相对,作无谓的争辩,不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和,协调好各类矛盾,不同,发展区别于人的个性特征。人不能独立于世,人是群居的动物。因此,与人相处至关重要。成语有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是因为“鹬”和“蚌”不懂协调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导致两败俱伤,使得第三者得利。这个成语虽说动物,但对人又何尝不是相同。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只开了一扇小门来迎接他,借以嘲笑他身材矮小。这时的晏婴没有大脾气,立刻离开,也没有忍气吞声进入小门。而是用一句“出使狗国才会进入狗洞”来回击楚王,既没有伤齐国的国威,又圆滑地给了楚王一个教训,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不就是君子要“和”的一个例证吗? 君子要“和”,与人协调共处,是否就要埋没自己的个性,随着大家行动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个性是种子,孕育着成功的希望;个性是小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个性是花,开出绚烂和光彩;个性是果,结出丰硕与成功。

没有个性,没有独特的自我见解,只会庸庸碌碌湮灭于人群之中,而个性会让你蒙上一层光辉。司马光扭转常规思维,砸缸救人;鲁班不想在亭子里避雨,冲破惯有思维,发明了可移动的“亭子”——伞;钟南山在众多专家学者都认定“非典”是衣原体引起的情况下,坚持己见,终为解决“非典”病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君子和而不同,让君子立于世,成于世,利于世。

岂止是君子,我们不应和而不同,协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发挥自己所长,和而不同吗? 让我们和谐共处,张扬个性,放飞青春吧!

【评语】紧扣话题“话而不同”立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较好运用了引用、对比、呼告等修辞手法。20+21+8=49 【7号文】

走适合自己的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走在大街上,忽然仰起脸,似乎在看天空中的什么,周围的人很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奇观,亦学着那人仰着脸,走在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又跟着仰着脸向天空张望,大家发现天空什么都没有。最后问明究竟,原来只是那个人想打喷嚏而已。鲁迅先生用他那辛辣讽刺的笔杆道出当时社会人云亦云的无知现象,但是,在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现象仍不是屡见不鲜吗?雅思热、托福热、MBA热、GRE热„„蜂拥而至,充斥在社会这大熔炉中。东风来了东风倒,西风来了西风倒,人们只是一味麻木跟从别人,而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事,要想成功,简直天方夜谈。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南沿岸各地成为人人的宠儿,梦寐以求的地方,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诚然,当中不乏成功者,但,更多的是因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而丧气而归的“淘金者”。再者,现在不是流行一股“跳槽热”之风吗?有的人稍稍不顺心就转投其它职业,一而再,再而三,如此这样,这些人仍搞不清自己适合什么,终究为此负出沉重的代价。

有句谚语:十只手指有长短。一个人如此,更何况地球上几十亿的人呢?每个人生存在这世上,都有其作用,人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怎能不分东西一窝蜂般跟着别人跑?到最后,吃亏的仍然是自己。人人应运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开创自己的天地。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不是一句很合适的话吗?当比尔?盖茨断然中断在哈佛的学业,投身于当时并不流行的电脑软件时,有谁敢说这是比尔?盖茨的“阳关道”?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时,有谁不说这是他的“独木桥”呢?凡事都应因人而异,世界因人人的不同而显得五彩缤纷。

庄子说,黄鹂适合在树上,蚯蚓适合在黄泥中生长。难道人也应在树上、黄泥中居住吗?显然不是。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各自的生活。乔丹在篮球运动中是天才,若要他做发型师、设计师,恐怕难以如在篮球所获的成就相比了。走适合自己的路,不要随波逐流,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碌碌无为中脱颖而出,创造一个独具一格的天地。朋友,展开你个性的翅膀,飞吧!

【评语】文章属议论性散文,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完整,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字体工整。但只侧重写“不同”,没有扣话题的“和”。15+20+6=41

【8号文】 我的偶像

我从小就有一位偶像,他不是什么歌星影星。他是一位曾经叱咤球坛的一代球星——意大利的“忧郁王子”巴乔。我是从小学三年级的美国世界杯上认识到他,喜欢上他的。在那一届世界杯上,是他把意大利带进了决赛,与巴西人争夺“大力神”杯,也是他,在最后一刻,把所有意大利人的希望打破。在那时也为他的进球所欢呼,但更为他那一球射失的十二码而感到伤心、惋惜。

在那一届世界杯之后,巴乔转会到了AC米兰,但像他这样出色的球星在这里却只能做后备,长期不能做为正选上场。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别的东西,只是因为巴乔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教徒,在欧洲这些基督教的国家中,有一些固执的基督教信徒对于这些不信奉基督教的人是很鄙视的,而AC米兰的教练就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遇上一个固执的基督教徒,后果可想而知。在AC米兰的日子里,巴乔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巴乔并没有与教练发生矛盾冲突,也只是在默默地等待再上场的机会,而上场时进球后的狂欢,也就成了巴乔的唯一渲泄途径。尽管心里十分不满,但巴乔为了全队的利益,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他所信奉的佛教去信奉基督教来讨好他的教练。

98年的时候,巴乔从AC米兰转会到小球会博洛尼亚。在这里,巴乔迎来了第二个事业的高峰期,他在26场比赛中打进了22个进球,让世人感觉到了这一位意大利王子的回归。也再次披上意大利国家队的战袍,代表意大利参加法国世界杯。他的默默忍受也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一届世界杯是属于法国的齐达内的,或者说是属于更年轻的欧文。但在意大利队里,巴乔仍旧是队中最夺目的人物,虽然他已不再像四年前那样,但到了最后,他还是拿不到“大力神”杯。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巴乔这个人,但他却受到了世上大多数人的尊重。他在这个赛季打完以后就会退役,但他那“和而不同”的作风却永远地烙在我的心头,他是我一生是最尊敬的人。

【评语】本文是记叙文三等文。文章叙述“我”的偶像巴乔足球生涯中的片断。巴乔在球队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同时,仍能与教练相处,体现了题意。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较通顺,但表现中心的部分叙写欠具体,内容欠充分,中心也不够明确。16+17+4=37

满分作文:善哉,君子和而不同

【评语】本文是一篇满分作文,立意切合话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文章议论层次清晰,从古代到近代,从外国到中国,名人名例名言信手拈来,贴切自然,结尾引用苏轼的一段论述提升全文,尤令人击节叫好;布局谋篇,行文转换,从容镇定;语言平实流畅,又不失感染力,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老练成熟;字迹清晰,整洁工整,令人赏心悦目。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篇2

“三网融合”有各种官方和学术上的定义。但对于运营商而言, 就是固网、无线网和互联网;有线网络实际上只是固网, 现在大力发展宽带业务, 算是涉足了互联网;而广电无线网主要的单向的广播网, 无论是直播卫星、地面广播、CMMB等都是如此;在智能手机为第一终端或第一媒介的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的时代,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收看电视的“后电视时代”, 广电即便是按照官方或学术上的“三网融合”定义实现了“三网融合”, 也依然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儿, 充其量是装上了假肢、戴上助听器而已。对广电的主体电视台和报业集团而言, “三网融合”就是三个CP;即ICP, 互联网内容服务商;MCP, 移动终端内容服务商;TCP, 电视内容服务商;面对新老媒体融合, 完成和履行提高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任务和使命, 电视台和报业集团急需成为ICP和MCP。对百姓而言, “三网融合”就是三个终端, 电视机终端、平板电脑终端、智能手机终端, 才不管是广电、还是电信提供的服务;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普遍且频繁的使用, 电视机已经边缘化, 甚至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对政府而言, “三网融合”是三个“社会”, 即以电视为代表的“政治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个人主义社会”、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社会”, 要求广电在三个“社会”中传播正能量,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没有移动互联网, 广电难以履行使命……

提到令人兴奋或振奋的700MHz, 不得不提当年同样让人兴奋或振奋、现在让人失望的CMMB。在笔者看来, CMMB有三个主要的失误或错误。第一个失误或错误是定位, 明明应该定位为以农民工和出租车司机为主体的弱势群体服务, 非要定位为所谓的“高档”人群服务, 脱离了公共服务的主流人群, 也就是“宗旨意识”出了问题, 自然是三个不满意, 即百姓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市场不满意。第二个失误或错误是自己造手机, 而不是OTT已有的手机;CMMB在技术上可以找出太多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误或错误辩护或找推托之词, 实质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的产物, 甚至是具有封建意识的垄断思维产物, 缺少起码的“资本主义”协作精神或社会分工意识;更谈不上理解和认识OTT的“资本主义”本质, 即抢夺公共资源、霸占百姓终端和让百姓愉快地“享受”被剥削;如腾讯的微信, 抢夺或欺占了移动网络, 霸占了百姓的手机, 让百姓“乐此不疲”地为腾讯贡献流量;又例如阿里, 欺占了电信的网络, 霸占了百姓的网络终端和银行卡, 让百姓“乐此不疲”地网上购物。第三个失误或错误是没有大量贴近百姓生活的应用, 过于狭隘地理解了“宣传”职责或“广电特色”, 把信息服务狭隘地限定为电视服务……因此, 构建“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必须吸取CMMB的教训, 即“三个错误”不能犯!不要让令人振奋的700MHz再变成令人震怒或失望的CMMB!

回到“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话题。构建双向或交互的无线网已经没有太多的异议了, 但大家还在争论广电的700MHz用什么技术, 是TD-LTE?还是NGB-W?在笔者看来, 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技术成熟度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产业配套能力问题, 另行开发和产业配套, 不仅是技术一时半会难以成熟, 而且成本必然居高不下, 千万别再用垄断思维的“TV+”了, 接点地气, 否则定会成为同CMMB一样的孤家寡人。第三个问题是融合发展?还是独立发展?如果融合发展, 自然要考虑未来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否则既可以TD-LTE, 也可以NGB-W……

无论700MHz技术的三个问题如何回答, 在笔者眼里, 都是小问题;关键是解决“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未来持续经营的六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是否还是学CMMB, 自己造手机或定制700MHz的手机?还是OTT现有的智能手机?也就是抢夺电信用户的手机?笔者倾向OTT现有的智能手机。第二个问题是, 如果OTT现有的智能手机, 700MHz/2.5G (手机Wi Fi的频率) 转换装置在哪里?是采用700MHz/2.5G公共Wi Fi部署热点吗?如果采用700MHz/2.5G公共Wi Fi部署热点, 成本有多高?而且700MHz/2.5G公共Wi Fi热点是“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的网络边界, 而不是700MHz基站是网络边界;需要提醒的是, 在700MHz设计中有三个边界需要考虑, 分别是投资边界、服务边界和责任边界。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互联互通?第四个问题是如何尽快地找到大量的应用?是自己制作?还是开放?特别是合作已有的、适合移动终端的应用?第五个问题是, 如何体现广电的特色?第六个问题是, 商业模式如何构建?是垄断思维“TV+”独赢?还是“互联网+”的合作共赢?

笔者的700MHz解决方案是, 利用高速公路车辆的ETC卡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卡座, 构建接收700MHz的车载Wi Fi环境, 进而构建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满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发挥700MHz优势的、体现广电公共服务属性的、较低成本投入的、具有盈利模式的、可持续经营的“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首先是构建与互联网相通700MHz网, 通过当地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其次, 按照国家“互联网+”的要求, 不是按照自以为是的“TV+”要求, 与现有终端产业链对接, 即OTT现有的智能手机。再者, 与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或公司合作, 在共赢的基础上, 将ETC卡的卡座替换为保留ETC卡的700MHz/2.5G转发器, 实现车载Wi Fi的环境, 并可作为未来车联网的网络基础;此外, 此举不仅将“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的网络边界界定为700MHz的基站, 而且将公共Wi Fi热点的部署成本转移到了市场, 大大节省了“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建设的投入。第四, 在700MHz/2.5G的转发器中嵌入北斗卫星的芯片, 直接引入北斗卫星的上百项应用。第五, 将体现广电优势的视频服务器部署到有线互联网的网内, 以便提供流畅的、适合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车载无线Wi Fi点播的服务, 包括点播广播电视服务 (注意:非过时的CMMB广播服务) 。第六是利用互联网实现智能手机之间的互联网互通, 包括语音服务;由于是OTT手机, 号码段不是必要条件。最后, 由于ETC卡或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商业模式非常成熟, 而且广电与高速公路管理局或公司之间具有强烈的互补 (如高速公路之外的车辆定位服务、危险品车辆的跟踪服务、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ETC卡通用消费服务等) , 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完全可以创造出很多共赢的赢利模式;例如发挥ETC卡银行卡的功能, 通过ETC卡及其系统代收代缴700MHz的各项付费业务;又例如, 每月刷ETC卡上高速公路数次, 可以享受车载700MHz/Wi Fi的免费服务等;此外,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具有很强的ETC卡推广能力, 可以弥补广电市场能力的不足……

笔者的700MHz/ETC卡解决方案, 是“天地”融合的解决方案。“天网”是指北斗卫星网及其丰富的应用, “地网”既包括“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 也包括有线互联网, 还包括ETC的高速公路网。需要强调的是, 笔者解决方案的用户重点, 首先是私家车和出租车, 其次才是公共交通的车辆, 最好才是特种车辆 (如运钞车、救护车等) 。如果同仁们采用此方案, 千万别本末倒置。但在试点时, 为了体现“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的公共服务性, 可以在公交车上进行试点。不过, 笔者更建议在出租车上进行试点, 同当年的CMMB应该定位于农民工和出租车司机一样, 出租车司机的师傅们是“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应用的主力“红军”;如果出租车广泛使用广电的700MHz及其应用, 庞大的出租车群体将成为“广电700MHz公共服务移动网”的宣传队和播种机。

笔者700MHz/ETC卡解决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基于OTT“资本主义”本质的思想。第一, 抢夺公共资源, 包括抢夺北斗卫星系统及其应用、互联网、高速公路ETC卡收费系统和银行卡系统等。第二, 即抢夺百姓终端, 包括抢夺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网络智能设备等。第三, 即让百姓快乐地享受被广电剥削, 主要是让百姓乐此不疲地使用广电700MHz的信息服务和文化服务。

从 与π的不同说起 篇3

如果一个数是某个系数不全为零的整系数多项式方程(即形如anxn+an-1xn-1+an-2xn-2+…+a1x+a0=0的方程,其中系数an,an-1,an-2,…,a1,a0均为整数)的根,则称此数为代数数.不是代数数的数,叫做超越数.

比如,有理数都是代数数,而那些开方开不尽所产生的带根号的无理数,通常也都是代数数(例如,是方程x2-2=0的一个根).

法国19世纪数学家刘维尔开创了对超越数的研究的先河,他于1844年构造出历史上第一批超越数.可以看出,超越数的研究距今才仅仅100多年!在这之前,对无理数的研究已成为数学界的一个热点.1744年,数学大师欧拉证明了自然对数的底e是无理数(e≈2.718 281 828 4).1761年,德国数学家朗伯证明了圆周率π是无理数.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了π 是超越数,并且据此完全否定了“化圆为方”作图的可能性.还有,前面所说的自然对数的底e也是超越数.另外,像0.101 001 000 100 001…这类的无理数,一般也都是超越数.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和研究的超越数少之又少,因为要证明一个数是超越数极其困难.然而,这并不表明超越数的“数目”不多.19世纪末,数学上最令人震惊,同时也是最引起争论的成就,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设的集合论.这是人类首次“冒犯”无穷大这些数,并企图揭开它们的面纱.康托尔的理论之一,是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含有无穷多个元素集合之间元素个数的大小,像比较实数与有理数的“个数”的大小.康托尔的集合论中,证明了一件相当重大的结果,那就是,实数的“个数”远远多于有理数的“个数”.由于实数是由无理数和有理数组成的,所以无理数的“个数”远远多于有理数的“个数”.超越数虽然都是无理数,然而超越数的“个数”远远超过代数数(里面也包括一些无理数)的“个数”!用一句不太数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实数中几乎所有的数都是超越数!

要判断一个无理数是不是超越数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至今仍有一些数我们无法将它们归类(代数数、无理数、超越数等).举两个例子,就是π+e以及π×e.人们已经证明π和e都是超越数,而且还可以证明它们的和和积中至少有一个是超越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可以严格地证明到底哪一个是超越数.

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发表了《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现在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它们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中的第7个问题是:如果α是不等于0和1的代数数,β是无理代数数,那么α β(例如,2)是超越数吗?或至少是无理数吗?

希尔伯特曾预言,这个问题的解决将迟于23个问题中许多困难的问题.然而,前苏联的盖尔封特于 1929年、德国的施奈德于1935年分别独立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现在人们称其为盖尔封特-施奈德定理.即2,3这类数都是超越数. 1966年后,这一结果又被英国数学家贝克等人大大地推广和发展了(比如, eπ是一个超越数).

但是,关于超越数的理论还远未完成.目前,确定所给的数是否为超越数,尚无统一的方法,也是很困难的.

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作文500字 篇4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着很多事,有丑的,美的,善的,恶的,好的,坏的我从小不知遇到了多少事,但是有一件对我产生了很深的想法。

那是很久前的事了。那一次我坐公共汽车到寿光去。在车上,人很多,本来一辆车只坐二十人,可那次却近四十人。汽车行驶后,人们在车上等着自己的站牌出现,车厢里很安静,连小孩子也不哭不闹。在半站上,进来了一位三十几岁的妇女,她上车后,发现已经没有座位了,从在一个小弟弟旁边坐下了,把那个小弟弟挤到了一边,只坐了一丁点位子。那个妇女又很胖,从那个小弟弟的.脸上,可以看出一百个不乐意。而那位妇女却说:小孩子,干嘛占一个座!我听了,十分生气,想:社会主义怎么还有这样的败类!那位妇女好像又发现了自己的同乡,说:你也上寿光。干什么?那人与她说起来。弄得全车人没有一个不埋怨的,除了她们俩。她们滔滔不绝的讲,而且声音非常高,甚至从上车一直说到下车!

我知道,这种事在我们身边发生,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她(他)们变得这样呢?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不顾他人呢?自私!为了自己的私利!人人都会自私。自私的人以自己为圆心,以做事原则为圆脚,无论如何画,都是为了自己。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总是理直气壮,人不为己,是,是这样。但是,人如果做什么都为了自己,请问阁下,那么社会又如何的发展,文明又如何进步?再问说此话的人,你自私到什么程度呢

大家都知道雷锋的故事吧。这可是最普通的例子,雷锋无论做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这也不用说吧。雷锋处处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虽然人少力薄,但是他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从某个意义上讲,这样替他人着想就是只为了他人吗?答案是否定的。雷锋干了一生好事,却受到人们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称赞!从这个方面去说,你认为到头来雷锋还不是为了自己?这样说虽然不好,但是也只好如此了。

从话题作文“和而不同”说起 篇5

今天是我们这一学期的最后一天,我把试卷和素质教育报告单等材料发完后,孩子们陆续离开了学校。中午下班的时候,我再一次来到教室,想看看有没有没有没关紧的窗子。我到教室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张顺同学还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

张顺同学,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回家?我十分纳闷地问。

张顺同学怯生生地看着我说:张老师,如果学校能不放寒假,那该多好呀?

为什么?我一脸的惊讶。其实放假是孩子们最渴望的事情,特别是寒假,我告诉他说:寒假里你不仅可以参加放花炮等名目繁多的小活动,而且过大年的时候吃的东西比平时丰盛多了,更何况还可以得到长辈送来的压岁钱。为什么不愿意放寒假呢?

张老师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个在班级里一直担任班干部的小男子汉突然满眼噙着泪说:我爸爸给我报了三个辅导班,找了一个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主要是检查我当天补课的掌握情况,为此爸爸昨天晚上还给我订了一个协议,辅导班上当天教的内容当天必须会,辅导老师负责检查,如果有一处不会,就要掴我的脸10下,而且不准哭

对于孩子而言,好不容易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习,本来要学的就已经把孩子压弯了腰,好不容易盼来了假期可以放松放松,可是辅导班与家教,又让孩子们感到苦海的茫茫无边际。诚然,父母们的良苦用心让人无可辩驳,但如何为孩子减负,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

精彩、健康的假期生活,这些问题,父母们是否该深深思考一下呢?

从贺岁短信说起 篇6

从贺岁短信说起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也就“盗版”一通儿转发. 手机普及带来年轻人的短信风暴,成为一种“拇指文化”.虽然短信的.时尚和它廉价有直接关系,但也无可否认,“拇指文化”自有它的味道.如今,像我等之辈也不能免俗,竟相发起短信或贺岁或问候起来了,自觉其中别有滋味.它不只经济,还省时、省事.最大的好处是,收信者什么时候接收都无所谓,有自己的自由度.电话就不行,要不然打不通,要不然搅合了对方的事.

作 者:陆士华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刊 名:新闻与写作 PKU英文刊名:NEWS AND WRITING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不知从何说起 篇7

手机欠费已久,但仍能够记录,消息的方式几下一些没有归宿的话……

一路追赶夏天,炎热开始悄悄退去,有风有雨的日子,我们驱车长途盘山而上,阴雨和雾霭总是给人萎靡的感觉,我看着云雾缭绕的山腰就一向渴望着冲上山尖,然后站在望不见山脚的顶端泛滥情怀……

车终难行,徒手拾阶,任雨挥洒,逢水相嬉,遇石而立,见崖则避,途惊飞虫,恐遇走兽,几欲迷途,路遇山客,问道于人,登高相望,几处村落,山间人烟,待落脚时,衣发通湿,裤鞋泥泞,流云幽幽,青山深深,旅人行路,仍觉心畅,依旧神怡,谓大自然。

穿越山洞是那么的惊心动魄,我臃胖的身躯侧行方可前行,流水冲刷是钟乳石壁贴身的压抑,昏暗的灯光里我听见流水清脆的喧哗,那里是阴寒之地,双脚踩进水里,顿觉冰冷,洞很深,我们不愿意匍匐,于是渴望出去,该死的压抑感……

来来回回的道路上,我断断续续的沉睡,清醒,兴奋,呆木。。。。。。:

我从那个宾馆的房间里醒来的时候才发现窗外竟是葱葱苍山,绿色铺天盖地的映入眼帘,遥望山巅,漫想散步。最后我会认为我所耗费的周折和疲惫,一切都是那么的值……

有时候想一想,再普通但是的生活莫过于寂寥,寂寥惯了,就不再那么寂寥。总有人痛恨今生,渴望着拥抱来世。我却总是学着自嘲,这是一个心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的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让人觉着疲惫劳累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一种感觉同样叫做水深火热。。。。。。

不由自主的迟疑,我不敢设想未来,总是自以为长大成熟,到头来在家人面前我们都还是少不更事的孩子。我在我的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生活,却学得像个孩子一样,就像我能够整天整天地看见家里的长者,肆无忌惮的去迎受那份溺爱的时候,就觉得倍感亲切,那种感觉一向都是细微的,庞大的,短暂的,漫长的……

我说过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出去走走看看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一向在想用最最唯美的文字来赞美那个然让我神往的翠绿山野和幽幽峡谷。想了很久以后就认为还是平淡一点描述更好,我真的不愿意说那里的个性,我只是满足于欣赏那样陡峭的山壁,叮咚的瀑布,清澈的山泉,苍翠的树木,清新的空气,还有在淅沥的雨丝里藏匿在云雾深山里的别墅,我喜爱有雨的峡谷,嘴里念念叨叨的一向是同样的一个词,云里雾绕。一路的长途奔波我始终都没有觉得劳累,仅仅是沉醉于前所未有的惬意里。。。。。。

那个音乐喷泉的的广场上总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想起欢快的旋律,那些刚刚离开家的女生就会在优美的音乐里起舞,歌声一向都是悠扬动听,舞动的衣袂遮掩了并不好看的舞姿。孩子的欢笑从来都是天真无邪,风一样的奔跑穿过拥挤的人群,孤身的老人独坐凉台,看着穿梭的孩子和随乐而起的喷泉笑的那么慈祥。。。。。。

突然发现人类竞入此自私,刚刚的新闻里还在播报,雨水泛滥,在那个在深山脚下的县城正因无懈可击的泥石流而陷入无比巨大的灾难里,瞬间化作荒原和废墟,数以千计的生命一夜间就被洪水淹没吞噬,华丽和毁灭一次次重复上演,不厌其烦,我们却乐享此福。人的自私就是在自身的安逸里忘却了他身的苦难,何等卑劣。。。。。。

真的是无从说起,在我的生活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我在怎样想,我都不知道……发现已经好长时刻没有看书了,我说的是好好看书,于是我决定,就像谁说的,从明天起,看书,写字,做一个赏心悦目的人……

在远处,想起和惦念都是不由自主。我确实十分记挂着她,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我涣散的渴望,前所未有的简单,就像我宁愿一向站在彼岸的礁石上,看着她如河流一样欢乐自在地伏地轻淌,然后随随便便的送我几朵浪花就行,可知一个微笑足以让我享用半世,之后惦念成了习惯,就变得习惯了。。。。。。

一向不愿意猜度和算计,然后再无数无数的计较和时刻里做出抉择,我没有那样的大智慧,我只是在问心无愧的凡事里不计得失。没有人会甘心就此罢了,我还没有果断的决定放下一些不堪回首的羞涩,那时的冲动,何其盛大!真的,过错与错过俩字相差只一步之遥。我害怕的是“错过”,如是“过错”我们都还能够改,我在发奋做一个尽管会心酸但仍然会笑的人。于是想再一次放出音乐,让歌声无处跌落,却在延伸感染,我的神经已经高度的松弛,简单的就正因一首歌被糊里糊涂的感动了。。。。。。

年少时感性是正因浅薄,长大后若把握得当,感性还会成为一种深层的品质。

我学着所谓的坚强就看见了自身的脆弱,我学着所谓的向善就看见了自己的卑劣,我学着所谓的坦然就看清了自身的狭隘,我学着所谓的承诺就再也没有对天发誓过,真的,人生的开阔,不在于朝夕……

那里的雨季来的晚了一些,炎热的天气似乎已经退下。撑伞走过这个县城街道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丝冷意,我记得她说,雨在下,已成灾……

我说,雨已成灾……

依然频繁的是用省略号,我不知道这能代表什么,有时候觉得话很多,但都是废话。。。。。。

我那里是已过凌晨的夜,告别网络,时隔一个星期,无眠的夜在微落细雨的无声里延伸膨胀,最后打开电脑开始记录,突然觉得上一次上网记录是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世间风景千般万般熙攘过后,字里行间,相对无言,于是感叹。

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案 篇8

一,导入

猜图片。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猜猜看这是什么?(指南针)这个呢?(火药)。下面增加难度,我这里还有两张图片,你觉得我可能会出示什么?(造纸术,印刷术,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分析的非常好,这些就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四大发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大发明说起(板书课题)二,初步了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1,那么四大发明分别产生于什么时候?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3-6页,共同讨论,来完成这张表格,组长负责写。

2,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四大发明起到了那么多的作用,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感受?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深入了解它们的魅力所在。三,深入了解四大发明,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1,昨天老师发给你们一张纸,让你们去搜集这里面的一些信息,你们搜索到了吗?搜到的同学请举手!来,让我看看你的。恩,你搜集的可真不少,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搜索到的?你呢?还有通过其他方式搜索到的吗?看来,我们搜索信息的方式可真不少,那么这次没有搜集到的同学啊,相信我们这么多的方法会给他们一些启示。好!下面我们首先来看造纸术。

2,在没有纸的时代,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1),(回答“石头”,补充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就是刻在石柱上的。(2),看来大家的课前调查做得很好,那你觉得把字写到这些材料上方便吗?你重点调查了哪一个,用来写字有什么缺点?(3),谁还搜集了其它材料?

说到这儿,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用两个武士抬到宫里,皇帝看了很长时间。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有多少字?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5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20页。还需要抬吗?(不要)只要放进口袋就可以了。教师随即比划一下20页的厚度。

3,所以,通过我们刚才说的,比起其他可以书写的材料,纸有哪些优点?生1:“便宜” 生2:带起来很方便生3:很轻巧„„

小结:是啊,纸是最适合书写的材料。正因为有了纸,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是如此方便,正因为有了纸,先进的文化可以在世界更快地传播。可以说,纸为传递世界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那你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吗?(学生说)

学生交流后点击课件,简介蔡伦,造纸材料,造纸过程。

我们的造纸术在几个世纪后陆续传到其他国家,遍布世界各地。看,传到最晚的大洋洲是19世纪了,也就是说在19世纪的时候,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它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去了方便,让他们摆脱了笨重的石头,昂贵的羊皮等等。用上了廉价的,最适合书写的纸。是我们中国,让他们的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看到这个,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我国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6,了解印刷术。

(1)师:造纸术的发展,引发了一门新的技术——印刷术。它的诞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你们知道是哪两个阶段吗?(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我们先来看雕版印刷术(出示视频)这就是雕版印刷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和画,然后上墨再印到纸上。(再欣赏一些精美的雕版印刷)这些都是雕版印刷的作品。一件件非常的精美。不过,虽然雕版印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但它仍然存在问题?谁来说说它的不足之处?(费事费力(每一页都得刻一张版,版上一旦有一个字刻错了,就得重新制作)不能重复使用)

(2)我们中国人啊,非常认真,知道了雕版印刷的缺点后,就想方设法去改进他,终于有一个人发明了更加先进的活字印刷术,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没错,就是毕昇,我们来看看他的简介。他发明的活字印刷使印刷效率大大提高。那么,活字印刷究竟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橡皮活字,这是我仿照活字印刷的铅字做的,因为是仿照品,所以不能印刷。下面,我们来看看做这个实验的规则。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生做)

我们只使用六个铅字就能组合那么多词句,现在你能说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吗?(节约时间,节约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3)是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使得印刷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几个世纪后同样传遍世界各地,给全世界的人民带去了方便。是毕昇,让印刷技术一步步的完善,是毕昇,得以让全世界的文化进行迅速的传播。你们有没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毕昇说的吗?

7,了解指南针的发明(1),师:印刷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在人类实现漂洋过海的历程中,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指南针的知识(2),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份资料,是有关于指南针的研究过程,请组长从桌板下拿出这份 “小资料”分发给组员。认真看一看,并找出指南针分别是从哪些事物改进过来的。

司南(战国)—指南鱼(北宋)—罗盘—指南针 看来古代人民在指南针的研究上也花了不少的功夫。(3),小结: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看看这三个人在航海史上做出过什么贡献?在茫茫大海之中他们靠什么来辨别方向?没错,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因此指南针成为了船员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8,了解火药的发展史

(1)师: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还有!(教师点击“火药”)来,畅谈你们所了解到的火药。学生交流。

(2)师:火药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同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前两天,去徐霞客大道看过开游节烟花表演吗?好看吗?我们来重温下当时美好的一刻。(点击课件)这绚烂的烟花给外来游客留下了对我们宁海难以磨灭的印象。提升了我们宁海的形象。让我们宁海的知名度逐步提高。这里面我们还得多谢火药呢~!

9,我们一一的了解了四大发明,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是啊,我国是文明古国,不仅因为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更因为我们有灿烂的文化。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们中国人首先发明的,是中国人的骄傲。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这样评价我们的四大发明。(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看了他们的话,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那除了四大发明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

从一堂电影赏析课说起 篇9

-----浅谈英语教学的多重功能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随着高职的不断扩招,随着大学新生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下降,面向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智能化手机的大量使用正在与课堂争夺学生,学生缺乏互动式交流学习的动力。那么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供启发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阶段过渡到实际交流。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机会,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将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途径与效果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授课手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实行的是全英文教学,但学生们听的是单纯的语音材料或教师的陈述、讲解,说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或与之相关的有限制性的话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又比较单一,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二、电影赏析课的教学途径

电影是以形象为主,将人、景、物、声、光、色相结合的艺术体,在其百余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电影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到国外当今以及历史上的语言的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艺术的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场面感染着英语学习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电影赏析课在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同时展示文字、图表、声音、动画音像和其他信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电影赏析课兼具多种功能

(一)、语言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借助电影这一形式,给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与愿汁原味的英语成为朋友,促使学生练就地道的口语。

(二)、文化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

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三)、道德功能

课程目标:

1.2.让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评论的习惯。3.借助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英美文化。课程特色:

此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意义,健康,政治导向好。影片人物的语言地道,非常贴近生活,影片长短适中,内容广泛并适合分解。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好的了解背景知识(影片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获奖情况,演员简介和影片类型等)。学生有侧重的进行欣赏,并就所观看的片段给出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难懂的句子,总结段落大意,就各自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最喜爱的剧中人发表评论并阐述理由等环节可以大大的提高英语水平,为形成英美文化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文名著电影赏析》选修课总结

龙泉一中 聂荣 通过这学期的选修课教学,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理念:针对目前高中课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展开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学生情况总结

班上共有67个学生,他们都是对英语名著电影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其中部分学生只是喜欢电影但对英语不太感兴趣。

二、上课内容形式概括和总结

对于每节课的英文影视作品我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以确保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每节课我们都会重点鉴赏一名作者的成功经典作品,在欣赏作品片段的同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

景,作品的故事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宽了英文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学到很多英语的有用表达。由于电影和文学的诸多相似性,使得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这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电影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到国外当今以及历史上的语言的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艺术的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场面感染着英语学习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在英美文学欣赏课的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更自然而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提供文字、图表、声音、动画音像和其他信息。比如,在教学中,我制作了作者的照片,介绍作者生平的动画片,还配上声音等,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提高了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但永远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和运用现代化手段,使之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三、学生学习成果总结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很多学生不仅对经典的英语名著电影,著名的作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欣赏类课程的开设关键在教师。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关键仍然在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这就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首先,应该利用各类师范类院校的资源优势,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培训应该系统化、制度化,为中学教师开设欣赏类课程创造条件。其次,应该积极制作有关欣赏类课程开设必需的教学软件,提供课程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第三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制作欣赏类课程所必需的教学材料,也为促进个性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英语欣赏类课程的开设要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上,应防止开设课程的盲目性,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学习英语并无兴趣的学生不应一概要求选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可接受的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开设成应试的复习课或必修课的补习课,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层面的选修课。因此,要针对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且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的需要,适当选修欣赏类课程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欣赏类课程的开设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它是世界英语学习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好欣赏类课程必将会加快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真正实现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浅谈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知识都蕴含在自己的语言之中。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所以英语教学应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英文电影是对西方国家

文化生活的生动再现,因此作为大学英语辅助课程之一的英文电影赏析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识、跨越文化障碍、培养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文电影赏析;西方文化

电影是以形象为主,将人、景、物、声、光、色相结合的艺术体,在其百余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但人们对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或练习听力等方面,而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曾提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3)则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代表文化、体现文化,而且语言是文化的象征。因此,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应只局限于教授语言知识的层面,还应包括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事实上,大量的实践证明,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辅助课程之一,不仅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跨越文化障碍、提高文化修养以及对电影的鉴赏能力。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途径与效果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授课手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实行的是全英文教学,但学生们听的是单纯的语音材料或教师的陈述、讲解,说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或与之相关的有限制性的话题。即使教师偶尔会播放一些经典英文电影片段,也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或提高听力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又比较单一,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二、英文电影运用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电脑、幻灯片、投影仪等已广泛用于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使大学教学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模式,也使大学英语教学突破了教学场地和设施的限制。

其次,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育为辅。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英文电影是对西方国家文化生活的生动再现,影片中的人物对白、行为、风俗等无一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精华。英文电影集声、光、形于一体,内容翔实,节奏紧凑,语境真实生动,这使得学生们在欣赏原声电影的同时能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深刻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跨越文化障碍、牢记语言知识。

三、英文电影运用于文化教学的优势

相对于以语言知识讲授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集多种信息资源于一身的英文电影赏析课无疑能更全面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一)提供直观真实的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英文电影以视、听、说为媒介,充满了大量鲜活的语言,是西方英美国家文化生活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电影中呈现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真实场景常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教学效果绝对不是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讨论或对话可以媲美的。例如,在看了好莱坞电影中人们打招呼时说的最多的“Hi”或“Hello”之后,学生心中不免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是他们最初学的“How do you do”?相信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了解这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用语习惯和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学习为主,文化教育比较少。在反复的机械记忆中,学生难免会因为枯燥、单调的学习而产生压力。加上外部环境的生活压力、升学压力、求职压力等,学生感到不堪重负。英文电影综合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其美妙动人的音乐、丰富多彩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情节为学习者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极大地缓解学生因繁重的学习所产生的压力。大量事实证明,英文电影赏析课不仅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单纯的语言学习又比较枯燥,久而久之,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视频材料,画面真实,内容生动,语言丰富且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获得感官上的享受。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四)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当中,靠听觉记忆的占15%,靠视觉记忆的占25%。但若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学生能记忆的知识可达到65%!电影融合了文本、字幕、声音、音乐、图像等各种素材,把视、听、说糅合到了一起,可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同时能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去接受信息,使其全方位地感受语言信号的刺激,从而很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大量实践证明,学生从电影当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比从书籍上获得的既深刻又牢固。

四、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课进行西方文化教学

在英文电影赏析课上,广大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人物对白

在英文电影的人物对白中有很多富含文化信息的谚语、俚语等,对于学生理解语言、提高口语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经典爱情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两段对白: 1.Rose:Paris?You took it around for poor……well,a per-SOn of limited greens……

Jack:A poor guy,you call say 2.Jack:Let me try t0 get this out.You,you’re amazing,I’m not an idiot,I know h

ow the world works,I’ve got ten bucksinmy pocket,I have nothing to offer you,andI knowthat,But(原作者:邵琳娜 刘寅齐)I’m too involved now,You jump,I jump,remember? 其中“greens”“bucks”都是美国人生活中常说的表示“钞票、现金、美元”的俚语,而学生们在书本上了解的最多的则是“dollar”“change”和“money”。生活中一些人们熟知的事物在俚语中也常常会有多种说法,这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在描述自己的好友珍妮时曾说:“Jenney and I ate like peas and carrots”在美国,豌豆和胡萝卜总是被做菜的厨师一起放在主菜上作点缀,因此被人们用来比喻两个人关系好。这就有点像汉语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都是用来描述朋友关系亲密。(二)人物行为

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同样也能反映出西方文化。例如在美国人看来,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观念已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生活中去。大量的英文电影中,父母与儿女直呼其名,勾肩搭背,嬉戏玩乐,完全是好朋友的模样,根本没有东方文化中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等级界限。《老友记》中,钱德的母亲在一次脱口秀中甚至语出惊人,说儿子的第一个安全套是她买的。《刮痧》中许大同打自己的儿子以示对外国老板的尊重,却没人领情。如果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对于独立平等的注重之后,就不难理解东西方在子女教育上的巨大差异了。(三)风俗礼仪

英文电影中时常穿插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等。例如在《阿甘正传》中,有一幕珍妮和伙伴在街头唱歌,路人给了钱的镜头。其实在西方的大城市中,有很多的街头艺术家或音乐家,他们与中国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乞讨者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人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街头卖唱或卖艺与其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他们的一种创作方式。这一点在很多英文电影当中都能看到。而通过观看《公主日记》,人们则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许多西方传统礼仪。(四)历史事件

历史是文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英文电影因其含有文化信息的特点往往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反映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勇敢的心》和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的《乱世佳人》。而有些电影本身就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或浪漫再现,比如《刺杀肯尼迪》《珍珠港》等。而其中涉及历史事件最多的影片就是《阿甘正传》。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汇集了60~80年代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事件,包括性解放、黑人民权斗争、越战、肯尼迪被刺、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等。如果想要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就一定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牵涉的人物。(五)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教学中较深层次的内容。例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诚实、守信。《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诚实、守信、勇敢等美德的化身,他反映了美国人敢于追求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这个深受美国人认同和喜爱的形象的塑造正是该影片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水门事件中因窃听丑闻下台的尼可松总统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掩盖真相,并欺骗他的顾问、公众、国会甚至自己的家庭而导致众叛亲

离,不得不中途下台。在《老友记》中,朋友之间的坦诚相待、直言不讳也充分反映了他们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五、结语

上一篇:酸枣的味道作文下一篇:描写姥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