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学反思(共8篇)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篇1
同学们, 刚才我们从文学的角度, 赏析了苏轼“千古豪放第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知人论世是赏析诗歌的主要手法, 接下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苏轼的人生,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体悟诗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汲取东坡的智慧, 升华我们的境界。理解苏轼的人生:ppt展示“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事也。”这是孟子关于知人论世的名言, 也是诗歌赏析的主要手法, 要透辟解读苏轼的诗作, 我们首先要理解苏轼其人。老师提问:关于苏轼, 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后, 老师结合多媒体拓展点拨。
1. 被称为“古今第一全才”的苏轼。
文学方面苏轼与其弟苏辙, 其父苏洵并称“三苏”;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方面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方面,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 并称“苏门四学士”;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老师:同学们, 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旷世奇才, 他的仕途应该辉煌吧?学生回答后, 老师ppt展示补充苏轼历经坎坷的一生。
2. 屡遭打击的苏轼。
母亲程夫人卒时, 他2岁;妻子王弗卒, 他29岁;父亲苏洵卒, 他30岁;幼儿夭折, 他48岁;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 他57岁, 命运凄苦。苏轼因独立的知识分子品格, 不容于官场, 33岁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政”, 调任杭州通判, 十年间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他58岁时谪居惠州, 61岁时谪居儋州, 儋州是今天的海南岛, 当时最偏远的地方。66岁去世, 一生中有32年遭贬谪。这首词是他因“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 名义上是团练副使, 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 形同囚犯。时年已45岁。老师:同学们, 博学多才的苏轼, 屡遭打击, 那些经典之作何以铸就?学生回答后, 老师ppt展示。
3. 笔耕不辍的苏轼。
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中说:正是由于被贬谪, 苏东坡突破了人们的包围, 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 从而写出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据《海外集》统计, 他居琼期间共完成诗174首, 散文129篇, 赋5篇, 颂18篇, 铭4篇。平均近两天写一篇 (首) , 其创作不仅量丰而且质优。老师:同学们, 古今第一全才的苏轼, 虽屡遭打击, 仍笔耕不辍, 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传奇, 支撑他精神的力量来自哪里?学生回答后, 老师ppt展示补充。
4. 坚忍旷达的苏轼。
苏轼思想较复杂, 在政治上他坚守儒家入世的精神, 在生活上则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 儒、释、道三家思想圆润地化为苏轼的精神血脉, 成为他在各种境遇下的精神支撑, 使他能从容地应对人生的惊涛骇浪。虽历经挫折磨难, 但他参透了人生悲欢, 始终对生活充满了真诚的热爱, 所以能做到随缘自适、乐观旷达、宠辱两忘, 实现人生审美化的超越。升华我们的境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说:每一次政治灾难带给苏轼的与其说是惩罚, 不如说是心灵世界的一次又一次地被开发。同学们, 现实生活中, 你在学习, 生活, 与人交往等方面, 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中, 你汲取了哪些智慧和力量?给大家三分钟交流, 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最好是书面表达。五分钟后, 学生发言。学生李平:遇到痛苦, 不做无谓的呻吟, 要走出房间, 走向自然。东坡从“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如画江山中, 汲取天地之豪气于灵性, 宠辱两忘, 人生就会超脱。所以遇事不要闷在家里, 多出去走走, 心情就会好起来 (学生们善意地笑了) 。学生刘宁:虽身处逆境, 苏轼仍向往“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 心中仍点有一盏精神追求的明灯, 这样的人自然显得大气, 怎能不乐观呢?老师小结: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走向令人魂牵梦绕的文化巨人苏轼, 理解了他的别样人生, 感受了他精神巨人的无限魅力。“心有东坡词, 天下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风雨, 经过东坡的过滤, 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让我们汲取东坡的人生智慧, 远离世俗的斤斤计较, 患得患失, 面对挫折, 坦然淡泊, 坚韧旷达, 绽放精彩人生。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以《东坡先生给我的人生智慧》为题,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二、课后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篇2
一、语言境界
语文课堂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关键是靠教师掌控语言的能力,毕竟学生主要通过语言的交流获得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教材里“死”的书面语言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活”的口语传授给学生。《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中的“感悟苏轼旷达的境界人生”情节中,教师借助于焦晃老师那极具穿透力的朗诵带领大家进入旷达的境界,并用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这种共鸣使得课堂进入了第一境界:语言境界。
当然,语文课堂的核心应当是对于文本的语言领会与语言鉴赏,因此语言境界也离不开这两点。本课例中 “读”字贯穿教学始终,在“粗读”中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在“齐读”中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激情,在“品读”中彻底让学生通过有声有形的语言进入无声境界,感受语句的形象美以及文中感情与哲理的整合。课例中还十分重视对时空的再三玩味。“大江”“浪淘尽”……这些富有质感与情感的词语支撑与贯串着丰富的形象,构成天地间广阔的视野,展示了作者的豪迈激情,表达了作者面对仕途的不得志所体现出来的豁达乐观的情怀。诗歌的语句与作家的情感在赤壁与教室之间激荡,从遥远的古代缓缓走来,走进我们的文本,走进我们的心里。
二、情感境界
在语文的文本中,我们看到的是真景象、真事件、真实人,品到的是真感情、真性情,这种丰富的人文精神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如果不去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意蕴,那么语文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在本课例中,教师先从“苏轼一生写词三百四十多首,其中豪放风格词只有20多首。那为什么还称他是豪放派代表词人呢?”导入,带领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接着通过几个大的场面来蓄势,而在介绍作者时巧妙地把他的生平带入,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认同,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和讨论,把学生带入课文的境界中去了。当然,教师自己首先就是被文中的文辞美、人情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累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正如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本课例是一篇蕴藏着丰富情感的文质兼美的诗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感悟作品中极具个性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教育,出自心灵又归于心灵,教师通过对文章语言的精准剖析,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对文章情感脉搏的准确把握,把文本中的优美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让心灵变得高尚而优雅,使情趣变得高雅而有品味。
三、生命境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理念,尊重彼此的生命,尊重各自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孕育健康的心灵,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探寻生命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全面提升生命境界,这是学科人文性的需要。《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把传道放在了首位。语文浸润着人文的色彩,流淌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传递,因而语文课堂必须凸现人文关怀,使之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
科学的审美认知首先是从尊重作者的生命个体开始的。语文的工具功能只是它的“形”,人文价值才是它的“神”,每一篇文章都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一种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这就要求我们领会其中蕴含着作者鲜明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笔者第一次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感觉非常容易,由于词的语言相对较少,且本词情感的抒发又比较直接,在上课时还是能较好的驾驭的,但在课后笔者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他们除了知道“这是一首豪放词”外竟没有什么别的收获。笔者想这不是文本所想呈现给我们的,于是有了我的进一步思考。今年笔者在上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到了这点,因此改变了教学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从对词的现有认识上去思考,把一首词和我们整个词史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且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去解读作者最后的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结合作者所深受的儒道释思想,去正确把握作者的心态。这样既带领学生有了深入的思考,又充分尊重了作者的人格独立,才能真正把文品和人品合二为一。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个性化旅行的过程,是生命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来得深刻得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独特而无可替代,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内在体验和感悟也无人可替代!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并保证他们充分施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所说的“生命境界”。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独特感悟,在多向的“对话”中逐步提高感悟水平。
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设想: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感悟的模式,本设计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以解带读,以读带解,通过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更接近文本,还语文一些“文”味,因为经典的多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有时美的文章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的空白,不确定性更显文章的魅力。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所以本课的教学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品读——析诗情,悟读——悟人生。
二、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均有选用,我用的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古代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当团练副使时所写,词中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追念与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同时抒发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这首词将写景、抒情、咏史融为一炉,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思想内涵复杂而深刻,艺术手法精湛,创作风格独特,堪称优秀的文学鉴赏教材。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教班,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富有朝气并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是他们的文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诗歌鉴赏的水平相对较低,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上,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在学习交往上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绘画与表演的才能,让文化课与其专业相结合,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增强他们求知的信心。
1、知识与技能: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过程与方法:体会和品赏词中豪放的意境美,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笑对人生。
五、教学重点: 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初读、品读、悟读。
六、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词是写景抒情、借古咏怀的名篇,根据文中所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配以生动的语言(录音范读)形象的图片,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此,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词。
九、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播放音乐。我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展示了“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提问,作者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小结:从苏轼的生平简介中看出苏轼有旷世之才,济世之心却人生坎坷,但苦则苦,却风流、潇洒。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苏轼,再次感受苏轼的情感世界。
二、展现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
1、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
2、品味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三、文本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自主感悟 要求:
1、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学生朗读实际点评。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3、细读课文,分别找出词中绘景、写人、抒怀的句子。
(二)品读——品诗情(赏景色——赞豪杰——品情怀)提问:<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者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贬官失意)那么贬官的滋味如何?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遍,体会词人的情感。(打出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师:读得非常流畅,要是开头一句读出气势更好。整体感知后,我们一起细细品赏,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词题目“赤壁怀古”交代了什么?(苏东坡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给我们描绘了赤壁怎样的景色?怀念了怎样的人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件提示:
1、词中描绘一幅什么样的景致?(赏景色)
2、词中怀念怎样的人物?(赞豪杰)
3、词中抒发什么样的情感?(抒情怀)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写景、写人、写情的句子。(学生阅读找出句子)赏 美 景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你最欣赏哪句?并简要分析。学生活动: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理由。(教师指导:注意修辞,注意关键动词、形容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历来被称赞为写长江最出色的一句,好在哪? 抓住动词“穿”、“拍”、“卷”: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拍:写出惊天动地的拍岸水声。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展示了一副阔大的雪浪图,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鼓角争鸣,烽烟四起的赤壁古战场。这一句是历来被称为写长江最出色的句子,从势(形)、声、色三方面写,写得极有声势,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势,写出作者对山河的热爱,这句最体现出苏轼豪放派的词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如此壮美的祖国山河,有如画的江山,才能孕育出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这壮丽的山河有多少英雄为之奋斗啊!词的上阕,苏轼为我们描绘了赤壁壮丽的风景和古今众多的英雄人物,而作者独爱的英雄人物是谁呢? 赞 豪 杰 同学们一起读有关周瑜的片段。
1、提问:词中从哪几方面塑造周瑜形象的? 学生活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提问:作者从哪方面刻画周瑜的? 学生活动:(教师可提示:刻画人物可从外貌、语言、神情等方面)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外貌(风度)——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才能(功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就把曹操的军队烧得落荒而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若定的将领风范。明明写周瑜,为何强调“小乔初嫁了”?而且用“出”嫁?(打出小乔画面)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赤壁之战时,距小乔和周瑜结婚已经十年了。他们在建安三年结婚,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打出字)
2、作者怀周瑜的目的? 课件展示:苏轼与周瑜的简介 学生活动:对比后,自主发言 教师小结: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立赫赫战功的形象。赤壁成就了周瑜的美名却是作者落寞之处。品 情 怀 教师提示: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并品味词中蕴含的情感? 思考:景、人、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找出句子并赏析)苏轼写周瑜一世豪杰,风流潇洒,就表现出他对周瑜的羡慕。一个人羡慕英雄,热爱英雄,他的骨子里就一定有着英雄基因。苏轼羡慕英雄,他本身就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所以后面苏轼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个“神”字,让作者浮想联翩,此景、此情让作者神游。应该笑话我多情啊,我能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吗?比不了啊!周郎和我就形成了对比。一对比心中就会涌起惆怅和失意,作者也是人,不是神。面对如此落差,心境也会悲凉,消极之情是难免的。于是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三)悟人生
1、如何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是消极还是积极?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课堂表演,促进理解。[教师评点]:(先评点学生的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然后表达教师的个人观点,但不强加教师的观点给学生,而应提倡多元解读)小结: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 ——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说: 其实“人间如梦”本身并不消极,意识到“人间如梦”时,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人觉得“人间如梦”,就是及时行乐;另一种态度是,既然人生苦短,就要及时地建立功业。我们觉得,苏轼在这里没有沉沦,还有上进心。为什么呢?如果他真正地死心、真正地绝望,他就不会羡慕周瑜了,也许想都不会想周瑜了。既然他那么羡慕周瑜,骨子里是希望能像周瑜那样,去实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四)诵读结课 结语:人生失意,身处逆境,不仅需要直面人生的勇气,更需要笑谈人生的豁达。这将是我们今
天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一大收获。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诵全词结束今天的这堂课,要求读出气势、读出豪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篇4
一、背景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教师在处理此文时,大多是从感受赤壁奇景,感受周瑜的豪情,感受词人的豁达等处下手,并未去探索与发掘在对周瑜这个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时,词人微妙的心理。本堂课从探索“风流”入手,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周瑜词中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矛盾与错位中,感受苏轼对周瑜成就功业的羡慕。
二、案例描述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生1:苏洵、苏辙„„ 生2:欧阳修、王安石„„ 生3: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你能说说苏轼这首词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吗? 生:贬官失意时。
师:对,那么,贬官失意的滋味如何呢?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听一遍录音朗读,同学们体会一下词人的情感。(用多媒体放映,学生听朗读,神情专注,约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听别人朗读得那么富有感情,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种激昂高壮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朗读,约两分钟后)
师:从题目看,这是一首怀古词,“怀古”应该是我们解读这首词的关键。又有任务了:请同桌交流,就怀古的内容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你很想解决,又能代表你解读深度的。(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师:老师选择其中三个小组的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怀古”主要怀周瑜? 师:这个问题很有分量。生: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了?
师:不谋而合,老师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机会,哪一组来?(学生举手)好,你们的问题是?
生:诗人写周瑜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师:三个问题都很关键,而且都是围绕“周瑜”的,那我们先来看看“周瑜”在词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师:你来说说周瑜是怎样一个人? 生:英俊。
师: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雄姿英发。
生2:从“羽扇纶巾”可以看出他的从容闲雅。
生3:“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说明他很有军事才能,指挥若定。师:同学们好象忽视了“小乔初嫁了”,为什么要这样写?据老师所知,赤壁之战时,小乔可是出嫁十年了。苏轼有何用意?
生1:与小乔的感情如初。
生2:我觉得故意这样写是为了映衬周瑜的年轻、英俊、潇洒。生3:我认为苏轼这样写说明周瑜是个很懂感情的人物。
生4:周瑜在生活上的儿女情长,更衬托出他在战场上的大将风度。
师:分析得有道理,情场得意,战场也得意。我们能不能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定位周瑜?
生:“风流人物”。
师:风流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人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有关“风流人物”的句子谁背一下?
生(齐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不是风流人物?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不缺武功,但缺少文才,成吉思汗更没有文才。
师:那请你为“风流人物”下一个定义?
生:风流人物是具有文才武功的人。
师:有道理。大家再联系一下苏轼。此时的苏轼是怎样一个状况?
生:四五十岁了,被贬到黄州的。
师: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响起背诵的声音)
三、案例反思
本案例突显学生的对话参与意识,从探索“风流”入手,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周瑜词中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矛盾与错位中,理解苏轼通过塑造“风流”的周瑜来完成对自己理想形象的塑造。这种新的探索角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活跃,参与度高。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篇5
本课教学设计是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教学目标。同时本课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以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宋词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鉴赏唐诗宋词,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本篇是此单元第八课《词七首》中的第三首,它是承接前面两首婉约派词风的词作之后,是第一篇豪放派风格的词作,在本单元中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本词的学习。本词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用豪迈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的特征是他们的认知内驱动力和自我提高驱动力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高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对新的知识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需要为他们营造相对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心理上看,高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诗词,感悟本文的豪迈词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教学难点)
五、教学法
1、诵读感悟法
2、谈论归纳法
3、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滚滚长江东逝水》音乐导入,同时多媒体将展示赤壁的图片。在课堂上渲染一种旷达豪放的情境,让学生在影像的感染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依据: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古诗教学中,以图片和音乐相配合的教学导入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听读
先听录音范读,接着学生再齐读三遍。同时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整体感悟全文的豪迈情怀。
依据:此环节运用了诵读感悟法,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即诵读诗词,感悟本文的豪迈词风。诗歌是需要吟诵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宋词更是需要反复诵读,方能感悟其永久的魅力。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促进其会意、入境、动情。
2、质疑
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
3、释疑
老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成几个方面,然后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依据:这两个环节的设置运用了讨论归纳的教学法,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无到有,从质疑到释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这也体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自学探索,交流评议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1、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的是景和人,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豪迈的词风,请你归纳。
依据:设置的三个问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是交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施教之功贵在导学。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先前的知识积累的条件下思考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四、温故知新,布置作业
结合以前的学习以及课后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我心中的苏轼”,文体不限,课后写一篇随笔。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篇6
审视古诗词的考查与教学, 我们深感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一系列教学行为。
高考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在应试教育受到批判、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形势下, 诗词鉴赏教学处于深浅无度、难以驾驭的尴尬境地。坚持正确方向, 改进诗词教学, 在高考与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 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高考的需要。
高考与教学本是同根同源, 互相联系的。曾经流行的“考什么, 教什么;怎么考, 怎么教;考多难, 教多难”, 虽有偏颇之处, 却也道出二者之间无法割裂的依附关系。高考与教学是相同目标下的两种行为。高考是教学质量的检测和人才选拔的行为, 教学是服务这一目的行为;高考对教学提出质量要求, 教学必然成为实现这要求的过程。《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考查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两相对照, 其核心要求是一致的。遵循《课程标准》, 尊重诗词鉴赏规律, 把考纲要求纳入诗词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 正是高考与教学的平衡点、交汇处。
长期以来, 教学中存在既违背诗词学习规律又背离高考要求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讲授式的古诗词教学方式, 它脱离了高考的能力培养方向。教师总认为学生难以把握诗词的深度, 不如自己传授来得容易, 于是从背景到意义, 从意象到意境, 条分缕析地诠释。课堂没有学生参与, 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被教师的灌输取代, 无法进入诗歌优美的意境, 只落得不求甚解的背诵。另一种是急功近利的习题化教学方式, 它背弃了诗词熏陶感染的根本属性。高考是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古诗词的, 教师就在教学中也出两道问答题, 学生连诗的内容都不甚了解, 就去答题, 以致鉴赏能力蜕变为答题能力。殊不知, 这种答题能力与高考要求的能力相去甚远, 最终学生在高考中面对试题时只能是套话连篇, 不着边际。
处理好诗词鉴赏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需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诗词教学既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又要关注《考试说明》的导向。上面提到的两种施教方式正是排斥了教纲和考纲, 使教学失去方向。那么, 古诗词教学又该选取何种恰当的方式, 既创造高效课堂, 又做到与高考的有效衔接呢?我曾连续教过几届高三后, 重回高一, 认真总结高三教学的经验教训, 对诗歌鉴赏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文的教学, 谈些认识。
一、吟诵涵咏, 品味意境———这是诗词鉴赏性阅读的基础, 高考答题的前提。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要津。古人一向倡导吟诵涵咏, 就是要多读, 读熟, 读出意味, 读出境界。舍此无法开展主旨把握、情感体验、艺术赏析等一系列活动, 同样也无法准确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试题。我在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不带任何问题去熟读。梁实秋曾经说过:“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来吟, 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通过读, 学生才能品味诗词的意韵, 进入诗词的意境。当然, 根据古诗词自身的特点, 对于怎样读, 教师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我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是这样指导的:1.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可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 边读边标注, 先求读正确, 这是读诗最基本的要求。2.读懂内容, 整体把握。边读边想, 逐句理解, 概括大意。反复诵读几遍后, 学生很快就能划分出本诗的两个层次, 上阕由赤壁古迹写到赤壁之景, 下阕由写周瑜的风发英姿转而抒情。这是对诗词表层意义的理解, 借此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3.品味意境, 读出感情。意境是体会出来的, 意境中蕴含着诗人的感情, 感情要靠诵读得以体验。品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
在教学上阕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赤壁的雄伟壮阔, 我作了步步深入式的引导。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逐渐由对整体的朦胧感受深入到诗的内部, 通过单个词语的咀嚼, 最后以声音的形式把内心的感受外化。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朗读中不仅感受到了壮美的意境, 而且领略了诗人的豪放之情, 从而完成了由意义到意境再到情感的迈进。高考虽不直接考查读的能力, 但许多有关内容和情感的试题都是建立在品读的基础上的。
二、深入探究, 披文入情———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 也是高考的主体。
“诗言志”, 情感是诗的灵魂, 也是诗词鉴赏的难点。教学中只有师生共同研讨, 才能深入到诗的“腹部”, “探骊得珠”, 也才能在高考时理清思路, 应答自如。情感要靠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和挖掘来获取。如本诗的上阕写了赤壁壮景, 下阕塑造了英雄周瑜的形象, 末尾转入抒情:“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在此, 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是难题也是重点。
(此时教师投影作者与周瑜的生平、官职、际遇等方面的对比资料) 学生借此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这个“笑”字的深刻内涵:比照周瑜, 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年华老大, 功业少成, 壮志未酬, 命运多舛, 一“笑”实为无奈的自嘲。“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 “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联系文章开头:“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可能在想, 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 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何必过于执著呢?放得下, 才能拿得起;看得开, 才能出得来, 因此, 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也是人生的豁达境界。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共同讨论, 对这首词获得这样的认识, 应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
三、咬文嚼字, 深化拓展———这是诗词鉴赏的深层次要求, 也是对高考常见题型的历练。
古诗向来讲究炼字,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推敲一字, 不苟一词, 画龙点睛, 动人心魄, 这是写诗的境界, 也是品诗的境界, 更是应对高考的基本功。抓住诗词里的关键字进行鉴赏, 是学习诗词的突破口, 是教学不可疏忽的环节。炼字, 可以在诗眼上出题, 也可以针对不同版本在用字上的差异作比较。本诗教学时, 我是抓住两处不同版本的用字差异来组织炼字训练的。现以一处为例说明。“樯橹灰飞烟灭” (人教版) ———“强虏灰飞烟灭” (苏教版) 。教师:“樯橹”与“强虏”, 你更倾向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一名学生: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 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 而曹军号称80万众, 力量悬殊, 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 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 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 反而从容闲雅得很, 他打扮成儒将, 说说笑笑, 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 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另一名学生: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 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像更一致。教师:非常好。大家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把历史搬了出来。我本人也赞同“樯橹”, 我的理由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 还有一点, 就是文学要讲究艺术, “强虏”太直接了。
炼字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而且使他们增长了学识, 学会了品赏, 增加了课堂情趣。语言鉴赏是高考的常见题型, 许多时候就直接以炼字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从内容情感的整体把握继而进入局部词语的辨析, 与单纯出一道用词的习题来练习相比较, 哪一种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效是显而易见的。
四、教师参与, 促进发展———这是诗词教学向纵深推进的手段, 也是对学生应对高考的助动。
教师一切包办、越俎代庖的做法固然不可取, 但一切不办、悉听尊便的做法更是不对。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尤其是精心设计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其次, 教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性工作, 如背景的介绍。在解决问题时, 需要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 作为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助之用。如在介绍苏轼与周瑜时, 把他们分别从年龄、外貌、生活、际遇、官职几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苏轼写周瑜, 是为了对比, 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以及表达对英雄的仰慕。最后, 参与学生讨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 将问题的讨论导向深入。这些工作, 貌似与高考无关, 实际它在提示、明确着高考的应对策略———回答任何问题必须做到:知人论世, 尊重文本, 视事辩证, 言之成理。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篇7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初步掌握赏析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思考:孔子可以通过对乐曲的反复研究明确乐曲的作者形象,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诗词的研究明确诗词作者的形象呢?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可能是一个隐居乡间的老者,一生经历了很多风雨沧桑,现在已经超然世外,时而悠闲地在江边垂钓,饮酒独乐;时而自由的背着些许柴草,放歌山林。整首词表达了诗人超然世外,旷达淡泊的情怀。
面对大江,不免有所感怀,有的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有的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这节课来看看文学家苏轼面对长江作何感想。
二、出示作品,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指名个别读。
4、方法点拨:朗读的气息支持的重要性。
三、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提出翻译中的问题。
课下注释对整句的翻译不多,更多的是对词语的翻译,我们要结合注释较准确地理解句子。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句子: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总结:因为诗词的创作要考虑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等要求,所以意思高度凝练,语序会有所变化。我们在翻译时有两点基本的方法,增添(词语)和调整(语序)。
四、思考讨论。
1、在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再读,读出情感,并请学生谈这首词应该用什么情感去读,为什么?
明确:上片是激扬豪迈之感,下片是沧桑失落之情。
原因:上片:壮阔之景下片:感慨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2、上片是如何表现壮阔的?
明确:
意象:大江、乱石、惊涛、江山
动词:穿空、拍岸、卷
数词:千古、千堆雪、多少
人物:风流人物、周郎、豪杰
3、上片最后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明确:
“江山如画”:总结上片。
“一时多少豪杰”:开启下片,由景到人,引到人物周瑜。
五、拓展探究。
1、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想起“公谨”?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苏轼对周瑜的回忆的同时慨叹自己。
写到小乔,以美女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大将风采和美满的婚姻。另外,也暗示了周瑜被重用的原因。孙策——大乔(孙权的哥哥)周瑜——小乔。孙权和周瑜的关系:“外托君臣之意,内结骨肉之恩。”而作者自己的婚姻却屡遭不幸。
2、除此之外,作者把自己和周瑜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比较?
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
周瑜——————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事业: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3、分析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归纳作者的情感。
明确:“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句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与愤慨,在看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六、课堂练习:把这首咏怀诗和杜甫的《咏怀古迹》进行比较。
明确:
相同点:都是怀古诗词,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感情寄托,包括述史和咏怀;都是由景写到古人,再到和自己的对比。都突出了壮志难酬的情怀。
不同点:杜诗中王昭君的遭遇和自己相同,而苏词中自己和周瑜的命运大相径庭。
七、总结。
1、作者由观景到怀古再到抒情,情是本词的落脚点。和英雄人物相比,自己不免有失落和悲观之情。那么,我们在现实中和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明确:遇到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我们通常会有以下想法:一是对钦佩别人,然后自信的发现自己的优点,不必把二者强行比较;二是以别人为榜样,奋起直追。但无论如何,作为风华正茂的学子,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我们一定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对自己悲观失望,因为我们脚下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更多。
2、作为苏轼,也不是长期沉浸于苦恼之中,他也学会了自我调节,《赤壁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八、作业。
复习《赤壁赋》,预习《定风波》,将作者同一时期的三篇作品进行比较。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篇8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感教学案例
内容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试从诵读与情感体验的角度,以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语感教学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感教学中国古代诗歌诵读情感体验
一、背景分析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进行着这方面的探索。针对中国古代诗歌重情感抒发的特点,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我们希望探索诵读与情感体验结合在语感教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上课开始,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听说大家刚刚进行完期中考试,不知道考试的结果怎么样,好不好啊?
生:不好。
师:不好呀,那也应该有人考得好吧。
生:是的。
师:我想说考的不好的同学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吧,相信你们以前也考好过。不过,考试就是这样,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我觉得有时候人生就像这考试一样,有时会很顺利,有时又会经历坎坷和失败。特别是在经历坎坷失败的时候,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感慨。古往今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这样的情况下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在他的这首诗里面表达了怎样一种情感。(板书“情感”二字)
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什么呢?(停顿让学生回答)。
生:背景。
师: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黄州期间写的,黄州就是我们现在的湖北黄冈,文赤壁就在其附近。那么,作者为什么被贬黄州呢,这还跟一段冤案有关。当年他在湖州做官时,有人诬陷他,说他写诗诽谤朝廷。于是他曾经入狱半年,后来才被贬
到黄州。在黄州期间,由于被贬到这里,你想心情会是怎样。所以心情低落,他经常来到黄州郊外的赤鼻矶,大家可以看到课下注释2,提到了这个地方。苏轼经常来这里游览,于是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这篇豪放派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就是他写作的背景,待会儿会对大家把握它的思想情感有帮助。还有,我们这首诗的题目叫《念奴娇•赤壁怀古》,关于赤壁你们又知道哪些呢?
生:三国。
师:这位同学来说吧?
生:(该生表达不太清晰,但还是表达出了一些要点,是知道赤壁之战的。)师:我把他的话整理一下,战争的双方是谁?
生:曹操、刘备、孙权。
师:曹操与刘备、孙权——简称孙刘联军。战争的结局是什么?
生:曹操大败。
师:对,曹操大败,孙刘联军获胜。这场战争的意义是奠定了„„?(停顿让学生答)
生:三国鼎立的局面。
师:这里还有一个小的问题,战争双方的统帅是谁?
生:周瑜、诸葛亮。
师:失败的一方呢?
生:曹操。
师:其实大家可能受《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影响比较深,对诸葛亮印象深刻。实际上孙刘联军的统帅是谁呀?
生:周瑜。
师:对,我们首先就要明确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因为我们这首诗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创作的,所以我们要先做一个了解。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读这首诗,请大家结合注释来读,注意两个问题:读准字音,弄清大意。请高声的各自朗读。
(学生开始齐读,教师提醒要求他们看注释各自朗读,学生开始各自朗读。)..
师:下面我请一个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看看刚才的朗读效果如何。
(叫前排的一个同学读,但他一开口就读错,其他学生笑,教师鼓励他继续读下去。后面读得就稍好一些,虽然中间还是有错,读完后还是给以掌声鼓励。)师:刚才这个同学可能有些紧张了。除了注音的字,有一些没注的字,我们也来看看,“小乔初嫁了”中的“了”该怎么读?(生答“liǎo”)“一尊还酹江月”中的“还”呢?(生答“hái”“huán”的都有)我们按古音读“huán”。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大家读了一遍了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了,大家可以再读读这首诗,讨论下,你觉得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最好能举出诗中的实例作为佐证。
(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巡视交流。)
生:我觉得这首诗有一种壮志在里头,比如他写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他的一种豪情在里面。
师:还有没有别的观点?
生:钦佩。
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觉得表达了作者对周瑜的仰慕和敬
佩之情,因为他在谈笑间就把曹军给打败了。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更具体,很好。有没有不同的观点,这三个同学基本是一致的观点。
生:我来补充一下,刚才他们都是从诗句的上半部分分析的(实际应是词下阕的上半部分),下面又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的解释应该是,“应笑我多愁善感”,结合你刚才说的背景,他应该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但由于朝廷的腐败,他是壮志未酬的。
师:这位同学觉得还有壮志未酬的感慨。说得很有道理,还有没同学发言? 生:我觉得还有一种旷达的感觉。课文的最后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是说,将酒洒在地上来祭奠江月。(后面说的比较乱,可能只是有这样的感觉)师:你就是觉得他还是看的开的。
师:看来大家对这首词还是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正常的,下面我想这样,这是一首诗,我们要把握它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方法是很好的,那就是诵读。我们知道古人读诗时是摇头晃脑的,我们虽然不要那样,但也要找到那种感觉,更好地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读诗应该是很有技巧的一件事,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方面的技巧。(板书“语速”)语速就是读时的快慢,刚才朗读的同学没有快慢的变化就不是诵读。还有一个就是“声调”(板书“声调”),也就是调子的高低或抑扬顿挫。
师: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下第一句。这一句写的是什么呢?壮丽的长江的景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波澜壮阔,满怀豪情的。大家觉得这句的调子应该是怎样的?(生答:高)语速会怎样?(生答:慢)好,我来读一下。(有感情地朗诵第一句。)下面我想请同学一句一句来读,注意语速和语调,体会他的情感。
(诵读体会后发言。一生读,一生评价,但都不太好。又有一生发言)生:我觉得应该读的浑厚悠长点。
师:请示范下。(生读)
生:我觉得应较第一句快一些。第一句是作者见到那样豪迈的景象,抒发了他的感慨,而第二句他是在回忆,似乎在叙述。
师:一种叙述的语调吧。我们从情感的角度比较第一句你觉得有没有那么强烈?(生答:没有)这大家应该感受到了,那应该较第一句快些吧。我还想请一个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读)读得不错,下面我们在来看第三句。(学生诵读感受)
生:这句是写赤壁作战时的场景,有一种彼此撞击的感觉,所以声调突然间要拔高,体现出那种气势。
师:我提醒下,这写的是赤壁之战的情景么?
生:不对,是那里的景物。
师: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你刚才说的那些感觉?
生:“穿”“拍”“卷”。
师:这都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这些动词,给人一种有力量的感觉吧。读时我们应该比刚才的叙述表现得更强烈些。我们找同学来表现下。(生读,掌声)
师:读得很好,相信他对这一句的情感理解很深。再看看下一句。
生:(诵读后谈理由)语速要慢一点,因为作者在这里是一种感叹,语调也要高一点。
生:我不同意她的意见,前面的语调已经很高了,这里还读得很高就没有抑扬顿挫,会觉得很怪。
师:我觉得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
生:(抢着说)我觉得这里的调子要比上句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因为下句要写周瑜了,有一种豪情在里面,所以应该是中偏上的感觉。
师:他得出了一个中间的结论。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情感的变化来看看的。这一句(第一句)显然是要往上的,这一句(第二句)叙述所以要往下,写景的这句一定是往上。接下来的这句,有人说它有感叹,往下读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人说,看到江岸的情景——江山如画,自然生出一种豪情。大家高一学过毛泽东的一首词叫——《沁园春·长沙》,它的上片也是写景,看„„(让学生背诵)
师:(学生背诵到“谁主沉浮”)这首词所写景象让作者不由生出“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吧。那么我们这里似乎也可以通过高亢的语调来表现这一点吧。
师:当然读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只要你觉得有道理,都是可以的。接下来我们看它的下片。请大家在下面读一读下片第一句。(学生读)这位同学来读一下。
(学生读,错了一字,学生们笑,教师叫该生不紧张,继续读)
师:大家觉得这句该怎么读,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这句也是叙述的语调。
师:我们刚才有一句也是这样,叙述的语气,语调不用那么高吧(指黑板上的“故垒西边”句)。请你读一下这句吧。(生读)
师:读得很好。大家还可以想想,这句简单的叙述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生:敬佩,敬仰。
师:说得好,读时我们也要能反映出来。好,我们看下面一句,看看这句怎么读。生:高一点。
师:原因是什么?
生:体现当时画面的壮阔。
师:写得非常怎样?
生:有气势。
师:对,反映了战场的情况了吧,一下子“灰飞烟灭”。还是你读一下吧。(生读)师:读得很不错,我还注意到他对这三个字的处理——“谈笑间”(指黑板)。这三个字应该读的怎样?
生:很悠闲,很轻松。
师:这里的语速应该怎样?
生:慢。
师:(质疑)慢?
生:快。
师:为什么?
生:时间很短。
师:这样才能表现周瑜的雄才大略嘛。我们看下一句应该怎么读。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读得高调点?(提高调子示范)
生:不应该。因为这里要表现作者的惆怅。
师:那作者为什么惆怅呢?仅仅是因为长出了花白的头发么?
生:不是。因为他壮志未酬。
师: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壮志未酬,作者为什么这时要惆怅呢?这里还有
谁导致他惆怅?
生:周瑜。周瑜建功立业了,作者只是“早生华发”。
师:这样鲜明的对比自然让作者惆怅了。那调子也就低沉了,语速也要慢。我们一起读来感受下。(学生齐读)
师:我们看看最后一句应该怎么读。语调应该低沉还是高昂呢?
生:低沉。
师:为什么呢?
生:“人生如梦”抒发感慨。
师:那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一尊还酹江月”,字面是什么意思?——用酒来祭奠江月。江月又代表什么?他为什么要祭奠江月呢?
生:祭奠的也是风流人物。
师:说得好,我们学过苏轼的另一首词,他这样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月亮,这个月亮总是在那里,千年以前在那里,千年以后还在那里。江月可以说见证了那一段历史,所以说苏轼祭奠江月也是祭奠这些英雄人物。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凭吊这里的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凭吊这里的英雄人物。师:那么我们觉得这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他也希望一展自己的抱负。
师:对,作者也希望通过凭吊这里的英雄人物表现自己的抱负。除此之外,结合前文他说“人生如梦”的感慨和他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来看,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概括他的情感呢?
生:旷达。
师:旷达,很好。作者虽然感慨“人生如梦”但还是去凭吊这江、这月,凭吊英雄人物,充分表现了他面对打击之下的一种旷达吧。那我们再来看看读的时候调子应该怎样?
生:高。
(教师引导,学生读)
师:到这里我们对这首诗有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认识了。下面我示范着为大家朗诵一下,虽然没有朗读带好,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诵读)
师:最后,我们梳理一下这首诗情感脉络。前面讨论过了,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了。
生:旷达、敬佩、苦闷。(教师板书)
师:所以我们在把握这首诗的情感时,不应该单一地去理解,有他的豪情(板书),有敬佩,有苦闷,也有旷达在里面。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这首诗,前面我说了,我们的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坎坷,希望大家能回过头来读读苏轼的这首诗,说不定对你会有帮助。下课。
三、案例反思
本课例中我们本着语感教学的原则,对于高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进行了一下探索。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
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所以在课例中,我们以对文本的阅读为主,针对诗歌的特点,强调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本。在反复诵读中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这里我们比较少的用齐读(仅用一次来正音),较多的强调学生自读的自我感受,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感知与体验。这种语感实践,我们认为才是不受太多外界影响的,比较纯粹的语感实践。而且,每次体验到诗歌表现的情感时,我们又通过诵读再次强化了这种语感。学生也从中提升了相应的语感能力。
在语感分析方面,我们在课例中较少的使用词性、句式等传统语法教学中的分析方法,而是强调词、句与情感的联系,强化情感的投入与感知。毕竟诗歌大都是感性很强的文本,情感投入与感知是比较好的切入角度。在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情感投入与感知后,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当然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感分析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本课例旨在强化诗歌学习中诵读与情感体验,借以找到语感教学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的突破口,不能说完善,只是希望能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投稿贵刊“阅读教学”栏目
姓名:何泽斌
单位: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吴中路201号
邮编:430040
【赤壁怀古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简录09-29
《念奴娇·赤壁怀古》11-08
赤壁怀古信息化06-19
念奴娇 赤壁怀古10-28
念奴娇赤壁怀古用05-08
念奴娇赤壁怀古复习10-20
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12-25
满江红?赤壁怀古阅读答案07-30
《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08-18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