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上册教案

2024-09-14

三科学上册教案(通用8篇)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1

活动方案二 我们的鞋子 活动目标

能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初步了解几种不同鞋子的特点和作用 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几种不同鞋子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能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活动准备

宝宝图片(一只脚穿着大的黑色皮鞋,另一只脚穿着小一点儿的红色布鞋);皮鞋、布鞋、运动鞋、拖鞋、雨鞋、棉鞋各1双;鞋架;配对图片若干;爸爸、妈妈等各类人的头像;音乐《鞋子踏踏响》。.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出示宝宝图片,发现两只不同的鞋子

提问:图片上的宝宝穿的两只鞋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鞋子穿的不一样,就会不舒服,还可能会摔倒、受伤。一定不要穿错鞋子呀!了解鞋子的外形特点

看看说说自己的鞋子并进行比较。

提问:我们穿的鞋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但前头朝向相对的鞋子,是一双鞋。图片配对,尝试凑成一双鞋。

观察筐子里面有什么鞋子的图片,尝试为其配对,凑成一双鞋,并摆放在一起。了解不同种类鞋子的作用

观察鞋架上不同种类的鞋子,说说作用。游戏:看谁说得又快又对,出示雨天、冬天、做运动等场景的图片,幼儿说出适合穿的鞋子。游戏:送鞋。

出示图片,幼儿根据图片上不同人的需要送鞋。如:给打伞的人送雨鞋等。

小结:不同的鞋有不同的用途,我们一定要选合适的、舒服的鞋子,才会更健康。体验表演鞋子舞的快乐 播放音乐《鞋子踏踏响》,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师幼手拉手,快乐表演鞋子舞。

活动方案三 小兔的水果店 活动目标

学习3以内按物体点数,感受点数的乐趣。能手口一致地逐一指点3以内的物体。

按物体点数时能有顺序地说出数词,并说出总数。重难点 重点:能手口一致地按物体点数。难点:能正确地说出总数。活动准备

小兔的水果店图片:2个苹果、3个橘子、3个香蕉、1个西瓜、2个桃子。幼儿用橘子图片3张。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指导语:小兔开了一家水果店,看看他的店里有哪些水果?(苹果、橘子、香蕉、西瓜、桃子)

学习3以内的点数 出示图片:2个苹果。提问:有几个苹果? 2、2的点数:教授幼儿正确点数2个苹果。按物点数要求:用右手食指,手口一致地从左向右逐一指点2个苹果,并按顺序说出数词“1”“2”。在点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时,要用手指围绕所点数过的物体画个圆,并说出总数(一共是2个苹果)。

3、幼儿跟随教师,反复练习2的点数。

4、出示图片:3个橘子。幼儿找出3个橘子的图片。5、3的点数:幼儿手口一致地进行3的点数,教师巡回指导。

(三)做游戏“数水果”

1、指导语:小兔水果店里的水果太多了,他已经数不过来了。请小朋友帮忙数一数吧!

2、依次出示图片:3个香蕉、1个西瓜、2个桃子。幼儿练习点数。

活动方案一 多彩的小脚印 活动目标

知道小手本领大,体验用小手印画的乐趣。

能大胆尝试印画,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印出彩色的小脚印。重难点

重点:能握紧拳头,并用拳头的下面(即小拇指的一面)蘸颜料,在纸上印出小脚印。难点:能在较正确的位置用手指点画出脚趾头。活动准备 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作品2~3幅;水粉颜料黄、蓝、绿各1盘;每人1块抹布;水粉画纸。活动过程 谈话活动:“小手真能干” 做律动《我有一双小小手》。

说一说:小手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魔术表演,掌握印画方法

出示颜料盘,以魔术表演的形式,演示手掌印画的方法:右手握紧拳头,用拳头的下面(即小拇指的一面)在颜料盘中蘸颜料,要把拳放平,均匀蘸色。然后在水粉纸上印一下,轻轻抬起。印好后,说一说:印出的画像什么?再用手指蘸颜色,点上脚趾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手印画小脚印。自由印画,个别指导

出示准备好的颜料盘,认识颜色。

在水粉纸上进行手掌印画。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巡回观察,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展示多彩脚印,体验创作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脚印是谁留下的,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对幼儿的作品给以积极的评价,鼓励幼儿动手动脑。

活动方案二 美味比萨 活动目标

愿意动手制作纸盘比萨,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能用彩色三角形纸拼贴出比萨的外形,并会用纸团、碎纸等装饰比萨。重难点

重点:会用三角形彩纸在纸盘上拼贴出比萨的外形。

难点:能大胆地用多种颜色的纸团和碎纸装饰、粘贴比萨。活动准备

场景:用玩具橱、各式比萨图片、粘贴比萨的作品布置成比萨店的情景。

材料:一次性纸盘;三角形彩纸(同纸盘一样大的圆形,对折3次后剪开)若干,彩色皱纹纸若干;抹布(或纸巾)每人1块。活动过程

参观“比萨店”

参观布置好的“比萨店”,欣赏各式美味比萨的图片,了解比萨的外形特点。指导语:你吃过比萨吗?比萨是什么形状的?它的上面有些什么? 继续参观“比萨店”,欣赏粘贴比萨的成品,引发动手制作的愿望。指导语:这些比萨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展示制作材料,探索粘贴比萨的方法

将一次性纸盘、三角形彩纸展示给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测粘贴比萨圆饼的方法。

小结:把三角形彩纸的角朝向纸盘的中心,一张挨着一张地均匀粘贴在纸盘上,做成一个圆圆的饼。

呈现皱纹纸团、彩色碎纸等材料,鼓励幼儿说出装饰比萨饼的方法。小结:为了让我们的比萨更“好吃”,可以用胶水将纸团、碎纸灯不同的“馅料”粘贴在圆饼上。

动手粘贴比萨,个别指导

粘贴时要尽量整洁,不要把胶水彩纸弄到身上、桌子上。巡回观察,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布置比萨展柜,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图案的均匀、画面的整洁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幼儿体验粘贴成功的快乐。布置比萨展柜,互相欣赏。

活动方案三 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表演的快乐,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重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

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过程

猜谜语,引出课题 十个朋友,你有我有。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只会干活,不会开口。(谜底:手)

通过谈话理解歌词内容

指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小手,请你告诉我,你的小手都会做什么? 请幼儿动脑思考,自由发言,尝试用动作表示出来。(可用歌词进行小结,进一步熟悉歌词)教师完整示范,幼儿欣赏并尝试表演

指导语:老师把能干的小手编进了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进行歌曲表演示范,激发幼儿学习歌曲表演的兴趣。带领幼儿进行练习,着重强调动作和歌词的一致性。多种方式进行歌曲表演练习并及时评价。

通过分组、男女、个别等方式进行歌表演练习。

教师评价,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对大胆表演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

活动方案四 椅子律动 活动目标

感受用椅子做韵律活动的快乐。

能运用椅子做道具,随音乐节奏做动作。重难点

运用椅子做道具,随音乐节奏做动作。活动准备

音乐《泼水歌》;每人1把小椅子。活动过程

倾听音乐,感受节奏

欣赏一遍音乐,感受音乐轻快、跳跃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感受心情怎样?心情好的时候,你想做什么事情? 再次欣赏音乐,并随音乐拍手,打节奏。师幼一起,创编动作

与小椅子做捉迷藏的游戏。

找几位动作好的幼儿到前面示范,教师随即哼唱律动音乐进行配合。全体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炼动作,集体表演

教师将刚才幼儿创编的动作加以整理,为幼儿做示范。哼唱音乐,带领幼儿分解动作练习。

着重练习最后拍打椅子的节奏。如:XX|XX X|。配合音乐,完整地做椅子律动。尝试变换不同节奏

变换不同节奏类型。如XX XX | XX X |。

活动方案五 小猪像大象 活动目标

能比较出小猪和大象鼻子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幽默风趣的风格。能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重难点

能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活动准备

小猪和大象的图片;不同花纹的小猪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出示小猪和大象的图片,熟悉其外形特征

指导语: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来做客。瞧!他们长的是什么样? 观察比较,思考两者鼻子长短、形状的不同 提问:小猪和大象的鼻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播放歌曲,幼儿完整欣赏。

告诉幼儿这首歌是三拍子的歌曲,请幼儿说出听后的感受。带领幼儿用拍手、拍腿的动作感受三拍子节奏。反复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诙谐有趣。巩固练习,创意表演

为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小猪头饰,边演唱边表演。教师带领幼儿做出各种憨厚可爱的动作、表情,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

分一分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2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为三节。第一节先讲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和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因此,本教材把口算除法单社设一节。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节重点讲笔算除法。第一段讲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重点。学生掌握了用两位数除,用三位数除就比较容易掌握。学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掌握试商的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难点。本单元所采用的用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主要是使学生学会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是与他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遇到商大了或者小了,能够较快的加以调整。为了突出解决试商的方法,教材是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编排的,先教学数目比较小、商是一位数的;再教学数目比较大、商是二、三位数的。

第三节讲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除法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

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课时划分:13课时

口算除法 „„„„„„„„„„„„„„„„„„„„„„„ 2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 10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2 6÷3 36÷6 42÷7 450÷50 360÷90 810÷90 80÷40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2、书后:(P80 1、2、3、4、5)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附板书设计:

出示例1(1)80÷20 如何计算?(2)列式:120÷30

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

第二课时

课题:口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1—5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

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

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练习口算

30÷10= 1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7200÷90= 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1、口算。(完成教科书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1、口算:60÷20 12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 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小结: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分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十四的第2题。逐题分析错的原因。

4、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十四的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及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5、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十四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后,列式计算。

6、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三课时

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的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 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板演: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附板书设计:

出示例2(1)84÷21=(2)196÷39=5„„1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第四课时

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五的第1—6题。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巩固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会熟练地应用这两种试商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巩固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会熟练地应用这两种试商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时,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你填写的根据。

小结:在笔算除法时,我们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和用几来试商。

2、完成教科书第86页的第2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 25×()<124 25×()< 95

15×()<124 26×()<150 16×()<100

2、计算: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86页2、3、4。附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140÷26=5„„10

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立解答。练习后,教师讲评,交流解答思路。

8、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七课时

课题: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例题4。教学目标: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4: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576÷18﹦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先确定商时几位数。

(2)再动手计算,并任意抽取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1)根据题目的信息,说一说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2)请大家把计算结果填写完整。(3)用乘法验算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请大家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我们要知道什么?(总价和数量)引导学生找出总价和数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再要学生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5、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试商的。

6、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0题。(1)让学生独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个学生提数学问题,其他学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1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讲评时要他们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8、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题。

让学生艺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解决这道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九课时

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例题5。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扩大)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缩小)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第十课时

课题: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练习十七的第1—6题。教学目标:

1、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教学重点: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第94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提问: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请你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根据数量关系式,把表格填写完整。

小结:在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中,只要我们知道其中任意的两种量,就可以求出第三种量。

2、完成教科书第94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提问: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请你写出三个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根据数量关系式,把表格填写完整。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要知道其中任意的两种量就可求出第三种量。

3、完成教科书第94页练习十七的第3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教师要学生说出每一步的列式根据。

4、完成教科书第94页练习十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填写各题的商,提问:你写商的根据是什么?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368÷60≈ 422÷80≈ 720÷89≈ 722÷90≈ 350÷68≈ 578÷60≈ 507÷80≈ 289÷50≈ 455÷7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 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4

1、感知生活中有许多科学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中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倾听别人的问题

4、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一、趣味实验,引发问题

教师做趣味游戏:听话的乒乓球。

教师课前将乒乓球内部置人一块铁块并封好;课上,将乒乓球放在纸屏前,手拿磁铁在纸屏后面吸引兵乓球中的磁铁,使乒乓球在纸屏上爬上、爬下。学生观察实验可发现乒乓球“很听话”,从而产生疑问。

二、探究活动

(一)玩玩具,提出问题。

1、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如是什么玩具、有什么功能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玩的介绍提出问题。

2、学生交换玩玩具,互相向对方提出问题。

3、将玩具整理好,全班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汇总提出的问题总数

4、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很重要。

(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

1、教师播放飓风刮倒大树的视频,学生提出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三)列举生活实例,提出问题。

1、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记录,可以用文字、符号用案等记录自己的问题

3、学生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记录并介绍分别是什么问题。

三、活动总结

学生分享本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5

王林艺

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中,我们要去探究电与磁的秘密。在探究中,我们会逐渐发现一个不断变化的能量世界,发现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能量世界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关。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能量是怎么变化的?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还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学目标:

1、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4、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教学种难点:

1、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3、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教学时间:8课时

第1课 电和磁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重难点:

1、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2、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2、学生活动

3、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4、学生活动

5、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明显的现象。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第2课 电磁铁

教学目标:

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制作铁钉电磁铁。

4、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5、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1、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制作铁钉电磁铁。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大头针、透明胶

2、教师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能够产生磁”。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1、阅读P50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

4、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电磁铁有磁极吗?我们可以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6、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2)、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3)、交流发现。

第3课 电磁铁的磁力

(一)教学目标

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3、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4、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5、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大头针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到学生看P52图片)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作出我们的假设

1、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3、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指导填写P52表格。

4、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三、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1、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2、以研究线圈圈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磁铁的线圈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线圈的圈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3、看书P53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5、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6、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表。

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

(二)教学目标: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4、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5、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各小组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强调根据P56“

2、准备小组的汇报发言”边实验边准备如何发言。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

2、大家动手试一试。

第5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2、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3、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4、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

2、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学生活动。

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4、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并实验。

4、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6课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1、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3、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4、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

2、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打开书P60,阅读内容,提出问题。(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观察教材P62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在P62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第7课 电能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2、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3、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4、体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教学重难点:

1、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2、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一号电池、玩具小电机、溜溜球上的绳子、透明胶

2、教师准备:小电珠、导线、指南针,手摇发电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你知道我们使用的电能都从哪里来吗?(板书课题:电能从哪里来?)

二、各种各样的电池

1、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可以带着走的“电能”吧。

2、看书P62,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电池?这些电池里的电是什么能量转化出的呢?

3、除了这些电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得到电?

三、我们来发电

1、大家看老师这里的手摇发电机,转动摇杆它就可以发出电来。演示发电。

2、介绍手摇发电机的结构(磁铁、线圈、导线、底座和摇杆)

3、看了这个结构之后,你联想到我们之前学习的什么装置?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4、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小电机发电吗?可以怎么做?

5、要知道是否发出电来,我们应该怎么检验?

6、用你们说的方法试一试吧!

7、成功没有?让小电机发出电来的原因是什么?(介绍机械能P61)

四、发电站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1、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特殊的关联之后,人们继续研究,不久就发明了发电机,从此人类全面进入了电器化时代!发电机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发电站里。

2、你们知道目前有哪些类型的发电站?这些发电站都是使用什么能源发电的?

3、介绍三峡发电站

第8课 能量与太阳

教学目标:

1、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3、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2、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能源的资料

2、教师准备:煤的化石、能源储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你们知道这些能源被用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样子?或者关于它们的其他什么信息吗?

二、煤带给我们的信息

1、知道老师手中这块黑色的岩石是什么吗?(煤)它来自哪里?怎么形成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你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我们可以证实你说的这些吗?可以怎么做?

三、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煤、石油和天然气其实就是储存在动、植物身体里的太阳能,植物依靠太阳生长,动物则以植物和吃植物的其他动物为食。它们不知不觉中把太阳的能量储存在了自己的身体里。

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大致相似,都是远古的动植物残骸演变而来。为什么它们可以变成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与它们埋在一起的其他的东西,比如石头、灰尘却不能?

四、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1、出示目前人类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情况资料。

2、这些能源会被用完吗?想象一下那一时刻到来时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3、我们现在应该怎样使用能源?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6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听朗读:

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

3、检查预习情况:

4、合作探究:

(1)、诗中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明确:他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2)、“我”变成金色花,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明确: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母子情深

(3)、孩子为妈妈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六、拓展:

1、听《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感受母爱。

2、大家请以”妈妈,我想说爱你”为话题写一段话,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该如何表达?

七、作业:

1、熟读诗文。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它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部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彩陶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因而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早期的陶器是用最原始的手制法,颜色不均。厚薄不一,纹饰不多。中期出现了慢轮制法,随后出现了快轮制法,器型越来越丰富。类别有碗、壶、钵、罐、盒、瓶、鼎、盘、豆、鬻之分,色泽有红陶黄陶、黑陶和白陶之别。装饰有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在花纹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并阻越来越抽象图案化,其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即使是现代工艺大师也为之感叹、折服。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彩陶,都会感到它既遥远又新奇,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这些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彩陶的?这些不同形状、大小异的彩陶各是做什么用的?有的彩陶做成尖底起什么作用?白陶鬻做三足有什么作用?彩陶人面鱼纹盆为什么将图案画在盆里?为什么喜欢画鱼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吗?等等。针对这一课,老师可创设原始情境,还原原始生活,假想身临其境,让学生用心感悟彩陶。

从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设疑释疑,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体验”,为同学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爱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重点是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亲手用黏土制作彩陶,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当一回彩陶设计师。

设计理念

本课时设计从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设疑释疑,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体验”,为同学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彩陶,都会感到它既遥远又新奇,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这些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彩陶的?这些不同形状、大小异的彩陶各是做什么用的?有的彩陶做成尖底起什么作用?白陶鬻做三足有什么作用?彩陶人面鱼纹盆为什么将图案画在盆里?为什么喜欢画鱼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吗?等等。针对这一课,老师可创设原始情境,还原原始生活,假想身临其境,让学生用心感悟彩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了解并掌握彩陶的装饰纹样以及制作方法,“亲手体验”,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

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传递爱心。

(二)方法与过程

认识彩陶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感悟彩陶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应用所学到的彩陶制作方法和装饰特点合作制作一件陶瓷品。

教学准备

课件,橡皮泥或泥巴,颜料,笔,抹布等。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图片,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2)你还能说出其他的陶瓷品吗? 2.陶瓷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2)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管道,电瓷绝缘子等。

总结:陶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人们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导入课题

4.初步了解彩陶的历史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这是彩陶的萌芽时期。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文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专家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罐、碗、瓶等陶器。

5.欣赏早期彩陶图片,观察陶瓷上有些什么花纹?线条如何?从装饰上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愿望。学生和老师交流讨论,了解一些纹样的含义

总结:在装饰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发展。一般用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形式进行装饰。

6.制作方法

手制法、模制法、轮制法。最原始最方便的方法是手制法,引导学生说说手制法可以用哪些动作来完成(技法),压、捏、揉、团、搓、接等

7.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学生的创意。

要求:注意卫生,学会分工,团结合作,虚心学习,完成表格填写

制作过程中允许学生下位去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8.评价

说说自己的爱心想法和创意。板书设计

第17课日用陶瓷 教学反思

感悟彩陶之美工艺陶瓷

三科学上册教案 篇8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学案

自主预习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点拨:(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手足相亲、,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了民族、民族、各民族 的基本原则,将 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4.目前我国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 ,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 力度,推动 战略,实施 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 能力。3.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直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5.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 意识,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互动导学

 导学点一:民族大家庭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辱,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发生在西藏江孜地区的抗英保卫战用鲜血践行着“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言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问题探究】(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 1 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答:(1)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内蒙古人民抗日等等。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展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牛刀小试

▲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流动。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东部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老百姓形象地说,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

C.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D.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不利于民族团结

 导学点二:家和万事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7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7年3月11日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与所学课本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答: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牛刀小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重视脱贫工作,2 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

B.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就是脱贫工作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段歌词表明()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③我国已确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除,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自治区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于2009年5月召开。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②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强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打造得更加亮丽。这有利于()①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同步富裕②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③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围绕“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话题,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区

A.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B.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C.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D.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7.近日,重庆市民宗委印发《2018年重点工作意见》,从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深入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六方面对2018年全市民族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这一部署()①是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贯彻②能迅速帮助这些民族地区快速富裕起来③有利于保护、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④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此,国家做了以下工作()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④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2月总书记在考察大凉山时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5年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在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三、探究题 11.2018年5月是新疆自治区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此,全区各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活动中,各学校获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某校九年级2班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活动,邀你参加。

(1)为保证活动成功,班主任要求班委会制定一个主题活动方案。请你为方案拟定一个主题,并完成方案的第一部分——活动目的。

(2)有同学推荐在方案结束部分,使用习总书记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段话 你如何理解习总书记这段话的?

(3)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班委邀请请你参加“民族团结大讲堂”活动,请简要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自主预习

一、1.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2.休戚与共 守望相助 3.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人力 物力 财力 扶贫支持 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 自我发展 3.民生 4.保护 创新 5.民族团结 共同体 牛刀小试 D B

检测题

1——5DACCB 6——8BBB 9.(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①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等。

10.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④与各民族同学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⑤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民族的行为作斗争等。

11.(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6(2)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上一篇:论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下一篇: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