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2025-02-01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体验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的精彩,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难点】

正确地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直尺、卷尺、线绳、图片、树叶、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观看蚂蚁比赛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瞧!这是队员红红、黄黄和蓝蓝。比赛规定:谁最先沿着树叶的边缘跑一周,谁就是比赛的冠军。今天请同学们为小蚂蚁们当一回啦啦队员好不好?你支持哪一只小蚂蚁?大声地告诉老师!比赛时大声为你支持的小蚂蚁喊加油好吗?准备好了,比赛开始!(课件演示比赛动画)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来评一评,谁是比赛的冠军呢?

生:蓝蓝,因为红红没有跑到终点

师:红红是怎么跑的?

生:沿着树叶边缘跑的,但是没跑完。

生:黄黄不是沿着树叶的边缘跑的,只有蓝蓝跑完了一圈。

生:黄黄跑的不规范?

师:怎么不规范?

生:他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跑。

师:还有想说的吗?

小结:小蚂蚁红红没有跑一周,黄黄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跑,只有蓝蓝沿着树叶的边缘跑了一周,那么,这次比赛的冠军就应该是?同学们都是公平的小裁判,像蓝蓝这样从树叶的这一点开始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缘跑,再回到这点,蓝蓝跑了树叶一周的长度这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体会领悟

1、摸一摸

蓝蓝跑完了树叶的一周,那同学们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吗,(拿出树叶,咱们都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

师:谁愿意上来指给大家看?

生:我是从这儿开始指的,这样再回到这一点

师:只要从任意一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师:其实不仅树叶有周长,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也都有周长,你能指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指出课桌面的周长(让学生都来指一指。同时,小组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指的对不对。)

2、描一描同学们都会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了,如果给你图形你能用彩笔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试一试,看谁描得好!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生展示)

师:听明白他是怎么描的吗?无论哪个图形都是从一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猜一猜看到同学们描得这么好,红红和蓝蓝又来凑热闹,它们在两个不同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仔细观察它们谁跑的比较长呢?

师:红红绕着圆形跑道跑了一周,蓝蓝绕着正方形跑道跑了一周,你看它们谁跑的一周比较长?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红红跑的长,因为圆形跑道的表面大,它的一圈就长。

生:我认为蓝蓝跑的长,因为正方形跑道的表面大,它的一圈长。

师:虽然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要想知道谁跑的长,我们就要知道圆形一周的长度和正方形一周的长度,我们要借助尺子来测量A(课件出示圆形跑道上的红色痕迹逐渐变直,移动过来一把直尺测量是30厘米)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圆形的周长是30厘米)

30厘米是这个圆形跑道一周的长度我们就可以说圆形跑道的周长是30厘米。

B(课件演示正方形的一条边线变成蓝色,出示数据7厘米)

再仔细观察正方形跑道,你又能发现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正方形的一边是7厘米

生:正方形的周长就是28厘米

师:虽然它们同时到达终点,但是红红跑的一周比蓝蓝要长,看来物体的周长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

生:一周的长度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周是一周,长是长度,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它们的周长)师接着出示图形“角”

师: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

生:没有(说错的学生演示:回不到起点,线断开了)

生:有,到前面来指一指(边指边说)

师:像角这样的有缺口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像刚才描的图形和正方形、圆叫封闭图形,那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它们的周长)。师擦去角

4、量一量

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呢?

(1、)先指,这个是长方形,哪那个同学能上前面来指一指,这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那现在你能用你的两只手来比划一下它的周长吗?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找学生前面比划),从长方形上把绳子拿下来,看,这根绳子的长度56厘米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你能像他一样先估一估,再动手测量出我们手中图形的周长吗?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工具:直尺、线绳、卷尺来测量它的周长,测量时要取整厘米数。(学生测量)学生动手实践,全班交流汇报。(重点演示“圆形”的测量方法。)

师小结:圆是曲线图形,它的周长不好测量,但是同学们却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有的同学先在圆上做个标记沿着尺子滚一周;还有的同学用绳子把圆围起,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课件展示)我发现同学们的办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化曲为直。(板书)其实,化曲为直就是数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其实,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我们给名画和照片镶边框时,需要先量出它的周长,我们给小花园围上栅栏,栅栏的长度就是小花园的周长,买裤子的时候,售货员总要问你的腰围是多少,这也是周长知识的应用。

课件出示名画镶边框、小花园围栅栏、买裤子图片。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腰围吗?腰围就是一个人腰的一周的长度,请同学们来指一指哪是你的腰围?想知道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吗?怎么才能知道呢?用什么量呢?(卷尺)(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工具)谁来给老师量一下(指名到前面给老师量腰围)把尺子的一点固定在腰上,然后让尺子绕着腰一周注意一定要把尺子拉紧,再回到这个起点,看看尺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厘米。

想知道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吗?请同桌两人互相帮助给对方量一量腰围。我们都能量出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那么,你还可以量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回答。

三、设置悬念,拓展延伸

同学们可以量出这么多物体面的周长,那么你能量出地球的周长吗?从同学们惊讶的神情中老师知道量地球的周长对同学们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人却量出了地球的周长,想认识这位伟人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周长的人)同学们看到这则信息有什么感受吗?

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周长的人

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腊的埃拉托斯特尼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08千米相差无几。

看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愿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敢想敢做的小勇士。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2

一、教材结构的比较

新旧教材的编写结构基本相同, 均以单元为基本构成单位, 各单元由若干小节组成, 每节的编写结构大多为正文、“练习”, 每个单元后有“整理与复习”, 全册末尾还有总复习。但新教材中并非每节学习内容之后都配有“练习”, 此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数学文化”, 主要介绍一些数学小故事, 比如阿拉伯数字的产生, 数的产生等。

二、教材内容的比较 (如下表)

《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一学段 (1~3年级) 为“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 (4~6年级) 为“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本研究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

1. 在“数与代数”方面, 新旧教材的相同点是:

“亿以内数的认识”。不同点有:新教材删减了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内容:如亿以内数的珠算, 增加了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 如“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此外, 将“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 在“几何与图形”方面, 新教材删减了土地面积单

位公顷这些已经脱离生活实际的知识, 增加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旧教材没有统计方面的内

容, 新教材增加了“统计”一章, 让学生们学会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复式统计图。

4.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 旧教材没有相关方面

的内容, 新教材增加“数学广角”让学生学会统筹规划,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文化”方面。新教材增加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习题的比较

1. 习题量。

新教材习题明显少于旧教材, 仅是旧教材的67%。

2. 习题类型。

从题目的开放程度划分, 旧教材几乎全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 而新教材中除了封闭题外还增加了一定的开放题, 如“商店里有四种电话机, 单价分别是128元、158元、198元、218元, 李老师带了3000元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 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 所以新教材中开放题的比重较小, 封闭题仍居主要地位。但其教育价值不可忽视, 它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总之, 新教材的习题配置着力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材呈现形式的比较

旧教材呈现形式单一、严肃, 新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征, 呈现形式丰富、活泼。这与《标准》对教材的呈现形式所作的明确要求———“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相一致的。

1. 例题中问题的设问方式不同。

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给学生呈现一幅实际生活中的图画。比如, 在“口算除法”一节, 新教材呈现一幅老师给同学分发气球的画面, 有80个气球, 每班领20个, 可以分给几个班?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入手, 符合小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起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旧教材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方面显得有些不足, 通常是直接出示例题的方式, 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500÷100=?2400÷100=?等。

2. 学习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方式不同。

在旧教材中, 是这样体现“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分别呈现一个五位数、七位数、八位数的读法, 然后直接得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的规律。而新教材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中,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尝试、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含两级数的读法, 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读法规律。

3. 习题呈现形式不同。

新教材中题型的设计, 一方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 另一方面又注意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 新教材设计了如下习题:我国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约用90分钟, 一共绕地球108圈, 用了多少时间?

4. 新教材增加了“数学文化”这一部分, 以“你知道

吗”为标题, 主要采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 用图画代替纯粹的文字, 浅显易懂, 生动有趣, 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由四幅生动活泼的图画和简单易懂的文字叙述学生讲述了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五、教材价值取向的比较

1.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新教材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节中, 不是直接呈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而是让学生画出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然后讨论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让同学们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2.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旧教材的编写, 由于过于注重数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使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 从而容易使学生误解数学, 使学生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法则和公式的堆砌, 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在注重逻辑性的同时, 有意识地“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 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六、笔者的反思

1.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 教师的任务即忠实地执行套装课程, 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传递这些学习内容给学生。然而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真正成为“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在处理教材内容方面,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 理解教材的内涵, 才能有效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 从而实现教学的“再创造”。笔者认为,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设计者,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2.新教材的习题量急剧下降———这一问题值得思考。新教材大量削减习题量, 只剩下原来旧教材习题量的一半左右。而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得以培养的。因此, 大量削减习题的作法是否妥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小学数学第七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3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4

字号: 小 大单元测试

1.填空.

(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

(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7)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9)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相差()℃,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10)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8)25×4÷25×4=1()

(9)436-198=436-200-2()

(10)a台织布机b小时织布c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a÷b米()

3.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

①>

②=

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①25×44÷25×1②25×44÷(25×11)

③(44+25)÷(25×11)④(44×25)÷(25×11)

(3)下面第一步计算是正确的是()

①25×18-18+351=25×0+351

②2569-3400÷25×4=2569-3400÷100

③850-30÷3×10=850-10×10

④125×8-346+654=1000-1000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

①96

②48

③69

④条件不够

(5)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

①5棵

②4棵 ③9棵 ④6棵

(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是()

①(96+100)÷2

②(96×3+100)÷3

③96×3÷2+100÷2

④(96×3+100)÷4 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

(7)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

①30÷6÷3

②36÷3

③36÷6

④36÷6×3

(8)每分放的影片长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

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错误列式是()

①30÷(24-19)

②30×24-30×19

③30×(24-19)

4.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4×6=

80÷16=

62-5×6=

45×3=

540÷9=

(15+8+22)÷3=

90÷18=

180×4=

750÷(20-15)=

(2)计算下面各题.

1080-3500÷250+346

2010÷15-11×12

(487+2884÷28)×506

200×73÷(543-178)

(3)文字题.

①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②870与840的差去除1530与840的和,商是多少?

5.应用题.

(1)三

(一)班的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7人,女生有

1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一个篮子里有25个鸡蛋,这个篮子和鸡蛋一共重1525克,篮子重400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

(3)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37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6小时,王师傅比小李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4)5部插秧机6小时插秧24000平方米,平均1部插秧机1小时插秧多少平方米?

(5)一个修路除修一段公路,8小时修了720米.照这样计算,再修2小时,一共可以修多少米?

(6)一个工厂食堂每月计划烧煤8400千克,改进煤灶后每天可以节约用煤40千克,照这样计算,原计划每月的烧煤量可以多烧几天?(一个月按30天计算)

参考答案

1.(1)乘,除;

(2)180×(650-320)÷80

(3)804-(500÷125+404)

(4)16天

(5)4

(6)18928,7

(7)(585-265)÷(78+82)

(8)(28-14)×(182÷13)

(9)6,32

(10)5乘3加上7的和,积是多少? 5乘3的积,加上7,是多少?

2.(1)√(2)√(3)√(4)√(5)×(6)×(7)√(8)×(9)×(10)√

3.(1)②(2)②(3)③(4)②(5)③(6)④(7)③(8)①

4.(1)略(2)1412;2;298540;40(3)96,79

5.(1)41人(2)45克(3)30个(4)800平方米(5)900米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5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四册)教案

SWE Book4 Unit16 In the Market

一、教学内容处理和学生分析

1、教学内容:Unit16的词汇量大,内容涉及较广,学生学起来有难度,因此教师将教学内容重组,本节课为Unit16的第一课时,着重于解决词汇、价钱的表达和询问价钱的句型,而课文将在第二课时解决。由于学习能力较好,因此补充了三个形容蔬菜的词汇和一首小诗。

2、学生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学习了数字以及部分购物用语;学生经过接近四年的学习,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运用phonics来拼读、拼写生词;学生在日常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习惯小组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

1、能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来描述蔬菜

2、能较准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3、能正确用英语表达价钱

4、能运用句型How much…?/ How much do…cost? They are…a kilo进行价钱的回答

5、能听懂购物对话,完成练习

6、能运用购物用语,进行购物(二)语言知识

1.词汇: New Words: 四会: carrot,potato,tomato,cabbage,dollar,kilo,half,cost,cent,vegetable

三会:vendor,customer,fresh,pepper,mushroom,broccoli,onion,market

购物用语:

How much do…cost? They are…a kilo.(三).情感态度

1、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合作

2、在模拟情景中体会英语的交际作用,知道购物时要有礼貌

3、懂得感恩,通过各种方式去表达爱(四).学习策略:

1、运用phonics拼读和记忆单词

2、通过情境理解,掌握购物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五).文化意识:知道美元和人民币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本课的“四会”和“三会”单词

2、价钱的表达

3、询问价钱的句型:How much do…cost?They are…a kilo 难点:

1、本课的“四会”和“三会”单词

2、价钱的表达

四、教学媒体

自制课件、worksheet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ing-up(课堂常规)

1、sing a song

2、free talk

(二)呈现与练习presentation &practice 活动一:

1、情景引入:母亲节即将来临,Amy 要为为妈妈做一顿饭,需要到市场购物

2、教授生词:vegetable,carrot,cabbage,broccoli,mushroom,tomato,potato,pepper,onion,fresh,vendor,customer(通过phonics的方法拼读和学习单词,让学生逐步掌握记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

3、Bomb game(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互帮互助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单词,同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单词)

4、Chant 活动二:

1、学习美元,美分,说出价钱(让学生尝试自己找出表达价钱的规律,并通过报价等活动,解决价钱表达这一教学难点)

2、总结规律,先读小数点前的数字,再直接读小数点后的数字

3、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能说出更多的价钱 活动三:

1、学习kilo、half a kilo

2、学习句型:How much do…cost?They are…a kilo.(初步感知和学习新句型)

3、同桌进行角色扮演,操练句型

(三)巩固与发展consolidation &development

1、听对话,将表达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训练学生听力)

2、分角色读对话,检查(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四)作业homework

1、听、读、抄写U16新词,家听;

2、完成worksheet

3、和家人去市场购物,并尝试用英文记录购物过程

六、板书设计 board designing

Unit 16 In the Market Vegetable

vendor Broccoli

customer

How much do…cost? Carrot

cost

They are…a kilo.Cabbage

cent Potato

dollar Tomato

kilo Mushroom

fresh Pepper Onion

教学反思:

值得肯定:教学过程比较流畅,过渡自然;

教学情境符合学生实际生活;

教学目标比较明确,课堂小结时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一节课中学到什么知识;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主要是因为设计较多的游戏来操练单词和句型;

师生互动比较到位,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需要改善:

教学重点难点不够突出,简单知识点的操练花时间太多,以至于整堂课的完整性不强;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评价应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

操练时教师大多数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牵制着学习,本人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所思考;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篇6

四年二班 贾宏伟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52人,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是回答问题不够踊跃。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正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个别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控制不好自己,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反思和总结总结。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利用三激三导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3、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老师的关注度没有平均分配。我习惯是抓两头,放中间。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搞好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3、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4、作为我个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7

1.教学内容:Unit 3. B. Lets learn Lets chant

2.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pants,socks,jeans,shoes,shorts;能用Wherere my ...?句型进行提问;能够说唱lets chant内容。

3.能力目标:掌握本课单词在四线格中的写法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对话中熟练运用pants,socks,jeans,shoes,shorts这五个复数名词。

三、教学过程

Ⅰ.Warm-up & Revision

1.Sing:Twelve oclock

2. Lets do:

T:Now lets do together.

设计意图:说唱歌谣是为了复习到A部分出现的服装词汇:shirt,skirt,dress,jacket,T-shirt,为本课时后半部分chant和对话做好铺垫。

Ⅱ.Presentation

Learn the new words:

Jeans,pants,shorts:

a.jeans:

T:(接上一儿歌)Are you wearing a T-shirt today?

Ss:No,Im not.

T:Whos wearing a sweater/shirt today?(唱)

Ss:______ is wearing a sweater/shirt today.

T:Whos wearing blue/yellow/... today?

T:Oh,hes wearing a ... with blue jeans and a pair of ... shoes.

T: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for jeans?

Ss:牛仔褲。

T:Who likes jeans?Do you know?

Ss:Cowboys like jeans. 牛仔喜欢牛仔裤。(口拼并板书)

设计意图:与孩子们用唱歌的形式,问唱一句,答唱一句,介绍一下自己的衣服的颜色,自然地引出新词汇。

四、板书设计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Jeans pants shorts socks shoes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篇8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四(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匆匆的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比如:用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积最大,什么情况下积最小。如何用长方形纸折出75 的角等。如果教师课前不很好的研究,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明白。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答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班额过大,学生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检查到位,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争做小小主考官的策略,让能力强的学生先通过各项基本能力考核,当上主考官,再指导他们考核选拔第二批、第三批主考官,既为教师减负,又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次达到学习要求,效果比较明显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眨眼间本学期就要结束了,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这是我当教师以来第一次任教四年级数学,心里压力比较大,为了适应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第一,认真备课。刚开学,认真研读四年级的数学教材、教参以及《新课程标准》,上课之前都认真学习视频课,模仿优秀教师的上课模式,然后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另外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巩固练习。

第二,上课。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教师尽量讲得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一些,同时照顾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第三,虚心请教其它教师。在教学上,遇到有疑问的题目,及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社区创卫工作总结)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积极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第四,认真批改作业。作业的布置有层次性,每次作业都坚持面批,当面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另外在课堂上找出错误的题目,全班共同找出错误的地方,找出解决的办法,减少同类型的错误,鼓励学生独立作业。

第五,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进行辅导,尤其是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一些口算练习,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率。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有部分学生与开学初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课后作业比较马虎,错误率比较多。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好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9

【四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一】

一∶了解班级学生实际情况

我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不是很多,中等生却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等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时常注意自我调控.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二∶认真做好备课、积极参与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

我能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业务上,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向右经验的老师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们领导还为我们在学校的随笔网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偶尔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大班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三∶作好复习工作

在复习时,我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四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这时

又该静下心来把这学期的工作总结一下了,这样既对这学期的辛劳有个交代,也

将为下学期的开学做个准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充实的氛围中度过.从总体上来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掌

握了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使我受益匪浅.为了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气氛,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对这学期的教学

工作详细总结如下.一∶主要成果和经历

1.我首先用德律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研究教材,精心备课,及时总结得失,更新学问,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认真坦诚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怀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本学期我每天坚持按时签到,不旷课,不耽

误学生的学习,能认真地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工作.2.用心教学.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别和年龄特性,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

精讲多练,注重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入手操作,精心设计练习课,使练习方

式多样化,增强了练习效果.从不同角度创设了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整体上使每一位学生对学问、学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3.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置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

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开展为本,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认知构造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4.完成了如下学问教学目标:认识并会读、会写小数;认识三角形的角、内

角和、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太于第三

边;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统计.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教学用书、力图吃透教材,找准重、难点,上课时力图抓住重

点,打破难点.从学生实践动身,留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思想.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

作业经常不完成.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注重,不能积极与教师配合,形成了学习差.3.还有一部分学生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三∶今后努力方向

1.本人还要经常充电,不断提升本身业务素质,充分应用直观,把难点分到

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加强课堂强化练习,加强自学能

力,争取教出更好的成果.2.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气氛中不仅学

到了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小朋

友都拥有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3.我将再接再厉,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更好的成绩来!

【四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三】

教学方面

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

“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

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

现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

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

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

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

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

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

断完善.二∶

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

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

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

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要帮学生助他们要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

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

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

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对于书各别特难的题

目可以不做练习.三∶

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在谈到了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从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第一种教法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第二种教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替代了的学生学习,无法使每个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全心的投

入到学习活动.第三种教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目标有所欠缺.学

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展.第四种教法,通过学生的联想,作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验证联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验证进而概

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的进入到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进行建

构,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10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和学习,对本班的同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至少有6个学生基础太差,基本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甚至连最基本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关注度严重欠缺,本学期仍需继续投入大部分精力来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二);观察物体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

(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

(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量转变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偏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4.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尽量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A: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B:潜能生辅导措施:

培养潜能生的自信心。对潜能生多宽容;少责备。对潜能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上一篇:你还在吗用英语怎么写下一篇:游园活动摊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