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通用6篇)
数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篇1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口算接力赛:
7+6-3= 19-9+20= 45÷9×8 = 12×3÷6= 提问: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二、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1.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结合有关滑冰场的情况,接着学习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
2.出示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例题。
2.例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给学生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提问某生并说解题思路和计算顺序。)
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3.总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达标检测,拓展迁移
1.完成课本第5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一第1——4题。
3.一艘汽艇每分钟行驶640米,是帆船速度的4倍,帆船15分钟能行驶多少米?
五、归纳梳理,建构新知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3.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同级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1.口算下面各题。
5×8÷10 29+34-21 72÷8×6 64-56+58 2.提问:以上题目的运算顺序怎样?
3.直接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四则运算。4.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计算。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学会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 运算方法。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下面两题,并说出它们的思路和运算顺序。
(1)“冰雪天地”开业了,成人票24元,儿童半价,小王、小李、小赵3位叔叔相邀来玩,他们带100元钱,还剩多少钱?
(2)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一共多少元?
2.总结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2)学生表达图意并提出问题。
(3)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先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4)班内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
4.再次总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达标检测,拓展迁移
1.完成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3.买两个羽毛球和6根跳绳,共要多少钱?
4.滑冰鞋每双租金100元,手套每双租金10元。要租1副手套和3双鞋,一共需要多少元?
五、归纳梳理,建构新知
1.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2.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3.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应如何计算?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第三课时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4.培养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27÷3×7 45+8-23 4+2×7 48÷8-2 4×5-16÷4 2×9+56÷7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重新出示主题图,从学生喜欢的滑冰运动导入,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出示例4。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总结运算规律: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思考题:下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2+6×(12-4)42+6×12-4
四、达标检测,拓展迁移
1.算一算,比一比。
80×50-35÷5 80×(50-35)÷5 80×(50-35÷5)80×50+35÷5 80×(50+35)÷5 80×(50+35÷5)2.3.完成练习二第3、7题。
4.学校举行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有28名,女运动员的人数是男运动员的一半多5人,参加运动会的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5.一个采煤队,四月份共采煤80万吨,五月份的采煤量是四月份的2倍少30万吨,这两个月采煤多少万吨?
五、归纳梳理,建构新知
1.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2.这种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含小括号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和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3.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4.在归纳总结中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教学重点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口算:
150+90= 43-0= 52-25= 0 +50 = 0×135= 0÷12= 3×8×0= 36- 36 =
二、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今天咱们对四则运算和有关0的运算进行整理。出示课题:四则运算和有关0的运算
三、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出示例5(1)两名学生板演,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师: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2.总结混合运算顺序歌:
混合运算有顺序,同级计算左边起。
加、减、乘、除混算题,先算乘、除要牢记。如果要是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题。
3.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
1.)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5+0=5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例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例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 0×5=0 0除以任何一个非0的数都得0。例0÷5=0 2.)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 0÷0=□(1)引发思考(2)小组交流
(3)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
“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相同数相除,商是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四、达标检测,拓展迁移 1.计算
0+8= 22+17×0= 0+7+7= 0×8= 56×27×0= 74-74+19= 0÷34+28= 0÷136= 2.在 里填上“<”“>”或“=”。19×(15-15)19×(3×15)
78+102+0(78+102)×0 35×13-455 0÷(35×13)3.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0+1+2+3+4+5+6+7+8+9 0×1×2×3×4×5×6×7×8×9
五、归纳梳理,建构新知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2.0在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35+(74-74)×8 36+48-36+48 0÷12+58×4 0÷(571-71)×90 800-136×0+420 0+189-89×2 3.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混合运算顺序歌:
混合运算有顺序,同级计算左边起。
加、减、乘、除混算题,先算乘、除要牢记。如果要是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题。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 5+0=5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例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例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 0×5=0 0除以任何一个非0的数都得0。例0÷5=0
数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篇2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关:记忆大考验
一、 看拼音,写词语:(12分)
二、 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浸( )涌( )编( )肠( )桂( )
侵( )拥( )偏( )汤( )挂( )
栋( )租( )购( )消( )侮( )
拣( )祖( )沟( )销( )海( )
三、 补充词语:(9分)
文思()()()()井然()梁画()
格外()()()()起舞()紫()红
()()丹心()()如仇()()冷对
四、 按原文填空:(10分)
1笔尖飞舞,那是( )悄悄地( )理想的( );笑语盈盈,那是( )轻轻地洒向( )的新苗。
2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 )、( )的,就像天上的月儿( )、( )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3秋风如同( )的梳子,把田野梳理得( );秋光如同( )的汗珠,( )在田野上(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6走在秋天,头顶有( )的阳光照耀;捡一片( )悄悄地(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五、默写古诗:(8分)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第二关:知识放大镜
六、 修改病句:(5分)
1天安门广场成了各族全国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2星期天,兰兰和芳芳约好去公园玩,她叫她在家里等她。
3你们中国人只有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4秋天永远一直会向我们微笑。
5小学生从小要爱读书的习惯。
七、 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改写成陈述句:
2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缩句:
3秋风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改写成“被”字句:
4太阳升起。
扩句:
八、 用“”画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4分)
1酿造 遥望 收缴 消毁 ( )
2蕴含 春辉 嚣张 欺侮 ( )
3明丽 智慧 厉志 承认 ( )
4波涛 葡萄 埋怨 阵列 ( )
第三关:阅读万花筒
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课外阅读:(11分)
秋天
炎热的天气渐渐转凉了,阳光不再那样强烈,蝉也停止了聒噪,夏季终于过去,一年中最令人喜爱的秋季,又来到了人间。
秋天的早晨清爽宜人,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令人精神舒畅。农夫站在田埂上,看着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果农在果园里,仰望树上结满的累累果实。他们的脸上不禁都露出了愉快、满足的笑容,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夏天是勤奋耕耘的季节,秋天则是快乐的收获季节;夏天的耕耘虽然很辛苦,秋天的收获却充满欢乐呀!”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只见金黄色的稻田像海浪般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说:“勤劳就有收获,勤劳就有收获!”
秋天的黄昏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夕阳缓缓落下西山的时候,山顶的天空布满了红色的霞光,映着蓝天和一朵朵鱼鳞似的浮云,就像漫天洒下一大片红色的枫叶一般,美丽夺目,令人陶醉。
秋天的夜晚特别凉爽,尤其在没有云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可爱。洁白的月光像水银般洒满大地。田野间传来阵阵的蛙唱和虫鸣,像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凉风徐徐吹来,使人忘却了世俗的忧愁和烦恼。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是怀念的季节 也是美丽的季节 啊 我爱秋天
1 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1分)
2 在本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寒冷——( )柔和——( )
愉快——( )郁闷——( )
3 作者觉得秋天的黄昏很可爱,具体地写了时,天空中的和,突出表现了秋天黄昏充满。(4分)
4 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用“”画出来,并写出它的本体和喻体。(3分)
本体:喻体:
5下面哪一项最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喜爱秋天的原因?( )(1分)
A因为秋天是农民收获的季节。
B因为秋天是快乐的收获季节,是气候宜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的季节,是令人陶醉、令人怀念的季节。
C因为秋天是充满诗意的令人陶醉的季节。
课内阅读:(7分)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是课文《》中的一段话,主要写的是。(2分)
2这段话中出现了不少表示动作的词语,请用“”画出来。再用“△”标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2分)
3这段话的总起句是 。(1分)
4这段话中有一个比喻句,请用“”画出来。它是把比做。(2分)
第四关:下笔如有神
十、作文:(20分)
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小结 篇3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作者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这样一组课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给学生当好导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品味其美感;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语。
我是如何当好导游的呢?导游就必须抓住游客的心理特点,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连绵起伏的丘陵,直插蓝天的雪峰,辽远广阔的草原等,它们的景色特点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奇特之处,显得如此的多姿多彩,我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进行激情的引导。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给学生一种其乐无穷的感觉。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品味其美感。这一环节我大胆地“放”,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当然只不过是默读、朗读、诵读,小组读,自由组合读。学生通过读感受文中的美。如学习《七月的天山》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学生读后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不管是刚刚进入天山,再往天山里走,还是走到天山的深处无处不美,无处不秀。特别是天山的深处景色,学生读了还想读,真是入情入境,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学生深情地读,品味地读,让学生真情地感受到七月天山的无限美好。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课前预习:1)读课文 2)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听字、读词、读句子。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编字谜、组词)3)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做识字游戏:你读我指。
2、指名读课文。
3、认读词语:(各自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青—静木—床古—故(反文旁)亡—月—王—望 减一减:液—夜凝—疑换一换:底—低比一比:乡—纟 2)字谜:点点大(头)。举,比较象人双手举过头顶。3)生字歌谣:田心思 广木床 亡月望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格中的位置,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生说师板书,生描红再仿写。
六、课后检测:
七、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8、静夜思
加一加:青—静木—床古—故亡—月—王—望
减一减:液—夜凝—疑换一换:底—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目光、耳朵、耳机、木头、大米、玉米
二、揭示课题,解题:题目中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夜——组词 在什么样的夜里?安静的夜晚——记忆“静”
哪个字交代了李白的心情?思,就是想的意思。想什么呢?顺势学习“故乡”。介绍诗人李白。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读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这首古诗主要讲了什么?
2、自学提示: 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
“明月”可以推测为八月十五中秋夜,团圆的时刻。李白客居他乡。
引导: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 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四、朗读感受古诗韵味。
1、教师范读——唱读
2、同桌互读、背诵古诗。
五、课后检测:
六、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8、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9、夜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厂字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自然段 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字读词带句读。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词语,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2)开火车读,再自己选词说话。(3)语境中识字:
从前我的胆子小,夜晚不敢往外瞧。勇敢故事没少听,看到窗外心乱跳。爸爸偏拉我散步,花儿像是在微笑。
夜色原来这么好,今后不再胆子小。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格中的位置,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生说师板书,生描红再仿写。
五、课后检测:
六、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9、夜色
外 晚 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词语
二、课前谈话,引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小朋友,你们晚上怕黑吗?为什么? 适时表扬那些不怕黑的勇敢的孩子。齐读课题
三、朗读感悟:
1、轻声读课文,读后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指名汇报。
2、学习第一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读时读出害怕的语气。(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偏要”什么意思?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说说。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指导体会(3)思考:你平时看到的花草好看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4)师小结:原来晚上也像白天一样美好、可爱。
(5)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6)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出示“美丽的夜景”图片,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7)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评议。
5、说话训练:你有过害怕黑夜的故事吗?现在还怕吗?小组说一说。
6、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四、小结:
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
五、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9、夜色
怕黑————不怕
10、端午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立字旁、米字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自然段 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字读词带句子。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词语,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2)开火车读,再自己选词说话。(3)多音字:
分:上课不分fēn神,考试得高分fēn。
本是分fèn内事,不值取分fēn文。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格中的位置,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生说师板书,生描红再仿写。
五、课后检测:
六、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真 分 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指导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习惯。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要干些什么呢?
三、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说说每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再读思考:
(1)包粽子的材料有哪些?粽子的味道、品种有什么特别的?(2)说说端午粽的由来。
2、汇报:
1)“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表现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2)“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甜:味道好、喜爱之情。
3)从最后一段中我们了解到:屈原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又非常爱国。所以称他为——(出示:古代爱国诗人。)
正因如此,所以——
出示:人们怀念他,崇敬他。4)了解端午其他风俗。
四、多种形式读。
1、自读、开火车读,背诵课文;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检测:小状元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端午习俗吃粽子
11、彩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衣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自然段 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词语。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词语,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2)开火车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3)辨析:坐和座:字音同,字形近,字义不同。
“座”表示座位,也表量词,用于较大或者固定的物体。
“坐”则表示臀部放在椅子上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等。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6、评议。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格中的位置,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生说师板书,生描红再仿写。
五、课后检测:
六、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彩虹
那 到 兴 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说说每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再读思考:
(1)彩虹在什么时候出现?文中把彩虹比喻成了什么?(2)我想象着自己到彩虹桥上去做什么?为什么?
2、汇报:
1)彩虹出现的时间:雨停了。读出喜爱之情。
2)把彩虹比作桥,帮助爸爸给田浇水、给妈妈照镜子、挂秋千——懂事、处处为家人着想。3)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是:那就是我在下雨。
四、多种形式读。
1、自读、开火车读,背诵课文;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检测:小状元 板书设计:
11、彩虹
一座美丽的乔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与身体有关的生字。
2、积累学过的词语,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找规律。
3、熟读背诵古诗,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背诵古诗。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课堂练习:
1、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八个词语,写出身体的各部分名称。2)交流识字方法。
2、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找规律
第一组:胆子 粽子 镜子(子读轻声)
第二组:爸爸 妈妈 哥哥(叠音词)
第三组:故事 月亮 时候(名词,表示事物或时间的名称,第二个字读轻声)2)书写提示:读一读,再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描一描,写一写。
3、日积月累:
1)自由读,小组读古诗《寻隐者不遇》。2)介绍作者:贾岛,唐代诗人,号碣石山人。3)解词语:
不遇:没有遇到。
童子:隐者的徒弟。
此:这。处:地方,这指隐者的行踪。4)译文: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到了他的徒弟。便问道:“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孩子告诉我:“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云雾迷漫,我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 5)各自说说诗句的意思。6)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联系背诵。
四、课后检测: 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插图等读懂故事内容。
2.通过听读、自己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勇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自己读、表演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勇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绕口令,读的时候要注意: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二、小耳朵听。
1、学生捧起书,仔细听老师读。
2、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3、检查朗读。(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4、理解词义。
赶:驱使,驱逐。
保:保卫。
扭:转动一部分。
顶:用头或角撞击。
拗不过:无法改变(别人的坚决的意见)。
三、一起说内容: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妞妞在河边放牛,牛牛想(),妞妞为了()。(各自练说)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篇5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校园一角“升旗台”(作文2篇)
【第1篇】校园一角——升旗台
我们的学校高大又宽阔,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有五彩缤纷的花木......但最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学校的升旗台。
升旗台有三阶台阶,大小不一,是用坚硬的大理石做成的,显得更加庄重肃穆。国旗的下方是一支银白色的旗杆,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升旗台两旁栽满了鲜花,它们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真的是美不胜收!升旗台的旁边栽了几颗茂盛的大树,大树伸展着枝叶,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又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升旗台的前面是一个大大的操场,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玩接力赛,玩的不亦乐乎。
升旗台的后面是教学楼,在教室里老师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享受着知识的魅力。
在升旗仪式上,每当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心中都会泛起一种自豪感,升国旗就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我们而牺牲的老兵们。每当想到这我就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学校的升旗台。
【第2篇】校园一角
我们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有许多美丽的花草和一棵树。为我们学校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花坛的树是一棵古老的树,上面还有一些小疙瘩,树枝旁逸斜出,凹凸不平;叶子也别具一格,大多数树的叶子都是绿绿的,只有这棵树与众不同,连叶子的根都是红色的,就不用说叶子是红色的了。红绿相衬。格外夺目;看到这些叶子,我真想去摸一摸它呀,刚长出来的叶子摸上去非常柔软,肉肉的特别可爱;这些美丽的叶子吸引了许多可爱的鸟儿,鸟儿扑扇着翅膀,叽叽喳喳,啁啾啁啾的,非常可爱,好像在对我们说:“可爱、美丽、善良的孩子们,你们好,快来我这里,和我一起玩耍,并和我一起做个小游戏,和我做永远的好朋友吧!”
下课了,孩子们都纷纷下楼,在大树下玩耍。有的和美丽又有爱心的小鸟一起玩耍,有的在大树下看书,让大树为他撑出一丝阴凉,有的在大树下玩耍,非常开心。
这一课大树,让我们学校变得更加快乐,让我们学校更加有一丝春意,让我们学校更加快乐,大树啊!让我们学校更加美丽吧!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计器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学习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出示例1:北京人口有19612368人,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9612368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填空:
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②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数位是一级。()是个级,表示多少();()是万级,表示多少()。③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就不同。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千万位…… 数级:个级、万级、亿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
2、例3,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3、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空白卡片,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的数
3495 7500 5002 4080
2、说说万以内数读数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②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多少零都不读。3.数的组成:8030 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数的读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第二页)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2)再呈现24960000 ①让学生试读。
②比较2496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③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0,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④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⑤练习读一读
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板书3080000。
导观察3080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随学生叙述板书,三百零八万。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①板书40500000。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总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3、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拓展
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还有那些地方不明白?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3080000 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 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写法,例4(教材第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分析、判断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写有数位顺序的稿纸。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对照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并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读出万以内的数并总结方法。二十八 二百零八 二千零八
归纳: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万以内的数你会写了,那比万大的数你会写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学习迁移 1.学习例4:
出示情景图,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2)看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几位数。
学生尝试写数,集体交流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自主写数(1)出示: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万六千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2)先读数后写数。
(3)思考写数过程,交流、讨论、检验。(4)提出存在的问题,学生或教师讲解。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第4题。
2、教材第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记不住?
五、作业
练习一第5、8、11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写作:230184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写作:102345 三百零二万六千 写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写作:20400700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第四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三万 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9题。要求:(1)先读一读(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 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 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1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中的第4、7、8、13、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3、4、5页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练习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 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大小比较(教材第11页的内容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比较大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期间你去了哪里旅游呢?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国家。因此吸引了各国游客的到来,我们来看看各国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2)分小组任意选取位数相同和不同的两组国家人数进行比较。(3)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和检验。(4)引导归纳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5)同桌合作,强化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比较他们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2、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问: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请排一排。(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3)引导概括比较方法。
先分类——七位数的相比较——六位数的相比较(4)三个七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全体学生明白比较方法。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②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③然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1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数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练习二的第1、5题。第1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第2题,同桌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自主设计的题目。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纳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三个或多个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第六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改写(课本第12——13页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近似数的判定。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铺垫
有一则新闻是这样写的: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
有的同学一见大数就有一种感觉,认为比较麻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读数、写数的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来就方便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本领。(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我们人体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如果这些细胞有一样特别不正常,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我们的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那一小滴血液中就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10000个白细胞。
刚才我们在谈话中提到的这两个数都比较大,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比较麻烦,如果把记数单位“一”改成“万”,这样就方便了。板书: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
2、学习改写 观察数的特点。(都是整万的数)改写整万数时:(1)画分级线。
(2)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说明:改写后,只是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万”,而数的大小没有改变。所以,改变前后是用等号连接的。
3、及时尝试。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叙述改写过程。
4、学习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1)讲述例7内容。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都是非整万的数。)(2)讲述“四舍五入”法、近似数。(3)板书:求12756、1389000的近似数。12756的近似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板书:10000=1万 1389000的近似数 ①让学生尝试改写。②集体交流改写步骤方法。
5、及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264008***00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同一个数可以求出不同的近似数? 教材第15页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第6、7页。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改写 改写整万数:(1)画分级线。
(2)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求近似数的方法: 先按照要求分级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也就是万位后面的千位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舍去,等于或大于5向万位进1
第七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P18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昨天我已经让大家在课下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生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板书课题:数的产生)(1)出示课本主题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子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时,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
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2)出现各国不同的数字。
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12世纪又从阿拉 伯传入了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称为“阿拉伯数字”。即我们现在所用的1、2、3、4、(3)认识自然数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知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了解其他进制。
出示:十进制计数法。古代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等等。由于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最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计数法。
(2)认识十进制计数法。①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怎么计数的?
让生先试着说一说。②出示已学的计数单位。
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那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十亿)多少个一亿是十亿?数一数,有没有 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百亿)多少个十亿是一百亿?数一数,有没有比百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千亿)多少个百亿是一千亿?数一数 ③出示新的计数单位。
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师肯定有,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率都是十)“进率都是十”是什么意思?(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倍的关系)
小结: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9、10页。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都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十进制计数法
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八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例
1、例2(教材第21——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2.进一步理解、掌握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探究、归纳出一以上数的读写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 复习
练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及方法。练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及方法。补充数位顺序表。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亿大的数。
大家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们不好好保护它,很多年之后人类就无法生存在地球上了。
(1)据统计,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00000000人。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呼喊:“我快背不动了!”
(2)我国有广阔的海域,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2001年统计,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达400305000000元。其中,沿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产值约为10040002000元。
3、请你们试读出上面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呢?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1)回顾读数步骤。(2)把70000000000分级。标出级数。亿级 万级 个级
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读数。70000000000 读作:七十亿(3)学生读第(2)题中的两个数。400305000000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1004000200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4)这几个数的读法与“复习”中的一组数的读法相比,你发现这几个数的读法有什么规律?
归纳亿以上数的读法:读亿以上的数时,只要把“亿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就行了。
2、即时练习
(1)读出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提问:那些零读,那些零不读?(2)练习三第1题。
3、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1)教学例2。
①板书:三亿 三十亿九千万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②请学生根据上面各数的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几个数。② 察计数器,看你播出的这个数是个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三亿 写作 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700300200000 ④ 说说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
按照亿以内数的写法来写亿以上的数。借助数位表,画出分级线,确定数的数位,对齐各个数位上的数写出相应数字。写数时仍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自主写数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2题。练习三第6题。
四、巩固应用
1、课本练习三第2题。
2、课本练习三第4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课本练习三第3、5题。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亿以上数的读法:
1、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亿以上数的写法法则: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位上写0.
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引导回顾: ①先找准“万”位。
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改写。③注意“≈”号的使用。④最后添上“万”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
1、出示例3:(1)2000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
练习: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
2、学习例4 1034500000≈()亿 ①学生尝试改写。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③为什么要用“≈”
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①学生独立完成。②教师巡视、指导。③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自主设计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11、12页。
六、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
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第十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教学重点:
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教学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课件。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同学们知道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
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2)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
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写出算盘上的数(24页)。
三、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①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②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一起学习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你有什么想法?
六、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计算器: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型:新授课:
用计算器计算(教科书第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规律。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抢答
30+80= 100–26= 24÷8= 456×23= 60+80= 250–130= 100÷25= 2780÷14= 提问:你们为什么能很快算出这些题?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当口算没有把握时,能想到运用手中的计算工具——计算器来帮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地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学习输入数字
(1)提问:28601这个数你是怎样输的?(2)比较输入数方法。(3)同桌一人说数,另一人输。2.学习操作 板书:386+179= 估算
(3)在计算器上操作。(4)比较估计值与准确值。(5)认识“CE”键的作用。
3、共同操作
(1)板书:825–138=(2)先估算,把估算结果告诉同桌。(3)师生同时计算。边输入边口述过程。(4)汇报结果。
4、尝试独立完成。26×39 312÷8
5、我说你做。
要求: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一组,轮流出题,比赛看谁先算出来。
6、发现规律。(1)板书:9999×1= 9999×2= 9999×3= 9999×4=(2)独立计算,写出结果。
(3)观察,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4)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9999×5= 9999×7= 9999×9=(5)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6)质疑提问。
你能口头说出9999×6,9999×8的计算结果吗?
7、混合运算。
(1)板书:4964÷68+34= 286×2+139×3=(2)叙述你的计算操作方法。
提问: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介绍用记忆键操作的方法。
你可以提醒同学们计算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第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提问:答案有什么规律? 2.游戏》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用计算器求积,积大者获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完成自主设计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565 825–138= 687 26×39=1014 312÷8 =39
9999×1= 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第十二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28—3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享受巧解题的乐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到共识。
2、第29页第7题。
(1)按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方法。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 四亿零八十万七千 六百亿九千零二万 一千零二亿零十万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300000000=()亿2800000000=()亿 80200000000=()亿5000000000=()亿
3、判断。
(1)47560≈47万()(2)2036000000≈20亿()(3)990000000≈10亿()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的第2题。分组游戏。交流自己读数方法。
2、用3、6、0、0、0、0、8、9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不读0的数。()(4)约等于1亿的数。()(5)改写成8369万的数。()
3、教材第32页的第8题。交流你了解的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每组前三个算式。观察计算结果,交流发现的规律。运用规律写出剩余题的结果。用计算器检验结果。
4、教材第29页的第5题。观察算式的特点。分组比赛。A.用简便方法。B.用计算器。
(3)揭示比赛结果,畅谈各组的计算方法。
5、教材第29页的第8题。
明确题意。集体口算出结果。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估算正确结果。计算出准确值进行检验。简算下面各题。99999×111116666 6×33333 1999个61999个3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小结本单元所学知识。
四、作业:书本30页,31页第一题,32页5、6题。
一亿有多大?
课型:活动课 教学内容:
一亿有多大(教材第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一亿有多大。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所用的材料。教学过程: 猜想
1、请用一、十、百分别说一句话,并体验相应的数量。指名叙述。
2、提问:你能想象一亿有多大吗? 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3、质疑
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能否沿地球公转的轨道环绕一周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猜测、质疑。
教师帮助给予相关信息:地球公转的轨道长度是939120000千米。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二、探究新知
谈话。你想感知一亿有多大吗? 举例。
(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2)选择探究内容。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①准备实验材料。②进行测量。③得出测量结果。
④推算出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5)得出测量结果。确定本组实验内容。
(1)小组商讨本组实验内容。
(2)交流各组实验内容,其他组帮助思考实验的可行性。(3)准备实验工具、材料。(4)开始实验探究。得出测量结果。推算。验证猜测。重点汇报各组实验步骤。
感受1亿有多大,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三、课堂小结
【数学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推荐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小结11-05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10-18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0-28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05-1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11-08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0-24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10-2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海底世界》教案08-17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案07-0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B卷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