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看见》

2024-12-06

柴静的《看见》(共8篇)

柴静的《看见》 篇1

看见与《看见》,后者说是柴静的一本书,一位知己小兄弟很喜欢的一本书,既然是知己,看来要找个机会研读一下他K透的《看见》了。

可惜暂时没有看过,更不了解柴静,所以先说说看见吧。记忆中在很多途径又或者很多时候都听到过关于相信眼睛还是相信耳朵的讨论。其实我不是擅长参加讨论的人,因为眼睛近视,耳朵又有点“散光”,昨天也提到了,除了眼睛和耳朵外,脑子还有水,所以,我只能用心态被“看见”。因为太过被动,所以当有知己的时候,那就类似《你是我的眼》;当有知己的时候,那就类似《把耳朵叫醒》。这样的个性,就成就了我的优柔寡断。金庸的小说看过很多,如果说到优柔寡断,那就当属“无忌哥哥”了,不过很可惜,《倚天屠龙记》还真是没有看过。也许是李连杰给我的张无忌台深刻,所以在“优柔寡断”上我比较贴近的主角反而没有通过文字去更多K透,只记得李连杰帅气的脸庞,以及各种奇遇后更加帅气的身手了。

所以,我也只是看见,突然想起前面的一段话:记忆中在很多途径又或者很多时候都听到过关于相信眼睛还是相信耳朵的讨论。

原来这个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原来并不是相信什么,而是“看见”更加省事,所以我也会犯只是看见的错误,而不是去真正《看见》那个与自己在“优柔寡断”上贴近的张无忌,我想这样的懒惰,就从2017年每天坚持写随笔开始改变吧。。。

柴静的《看见》 篇2

应该说, 记者型主持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主持人的新类型, 是对主持人要求更高更适应电视发展的主持人类型。也就是说, 这个人首先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然后是“记者型”的非架式主持人或播报式主持人, 也就是记者的角色。由于身兼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职责, 因而, 就素质和要求而言, 也比其他类型的主持人要高出一筹。那么, 在电视媒介结构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渐普及、电视节目种类不断丰富、元素之不断多元的今天, 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日新月异的电视领域又对记者型主持人有哪些要求呢?作为一名成长起来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柴静的采访体现了记者型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

一、真实准确客观的语言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在语言上体现真实、准确, 这应是电视调查类新闻节目首先要恪守的原则。这就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在深入细致、不辞辛苦的调查访问时, 逐步向观众揭示出事实的真相, 体现出“事实背后的新闻”特色。这其中并没有过多地加入记者的主观评价和个人对事件的理解, 而是努力引导观众在不断呈现的事实真相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要尊重事件本身的真实, 最大限度地呈现事件的本质, 不是看记者型主持人是否口若悬河, 而是看他观察事物的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用语要表述规范、恰当, 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观众准确看清事物本来面目。这个过程特别强调记者型主持人对新闻语言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新闻语言表现事物特征的能力。所以要求记者型主持人首先要具有主持人的基本业务素质。柴静在主持《新闻调查》之《村官的价格》一集, 她知性婉约、笑容可掬, 极具亲和力的外表和驾轻就熟的表达能力让她成为内外兼修的记者型主持人。丰富的采访经验和多读书是记者型主持人提高素质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 正因为有《新闻调查》的采访经历, 才有今天的柴静。我们常说, 文如其人,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他的文字风格有很大的关联,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访者或者是谈话者, 肚里有货很重要, 这也是形成自己观点和风格的基础。柴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在她看来任何娱乐活动都可以没有, 但就是不能缺了书。初中的她就喜欢《读者》这种文化档次很高的书, 喜欢独立且有批判精神的女性, 喜欢北岛、舒婷、汪国真、普希金的诗。她是如何积累做记者需要的“知识影响力”从中可窥见一斑。

“今天下午, 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删去留言。这是开博客以来的第一次。这地方, 欢迎表达和争论, 如果你愿意, 也可以使用激烈的语言。——因为充分和自由的讨论, 自会检验出偏见。但是, 不要猥亵。它会贬低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1]

这一段文字在她的博客中支持率也很高, 从中, 可以看出这个看似柔弱的女性不柔弱的一面。不卑不亢, 懂得尊重, 才会尊重他人, 尊重被采访对象。柴静的文如其人, 充满知性又不失刚强;柴静的话如其文, 深入浅出, 平淡中蕴含生活的道理。喜欢写, 文笔好的人都是爱思考的人人而爱思考的人都是爱生活, 爱工作的人。

二、新闻敏感和理性分析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也是灵感思维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能力, 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调查性采访特别强调记者型主持人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得到的事实和资料, 再由记者型主持人从中找出关键点, 加以综合分析、推断, 把握整个栏目进度。例如在《新闻调查》一期名为《心灵的成长》节目中, 柴静和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孩子聊天, 孩子的内心封闭, 能接受采访已经不易。柴静不论是在采访还是在访前聊天过程中都认真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和反映, 不断设计和调整自己的问题。

还有一期讲一位姓陶的教授帮学生戒除网瘾的节目, 作节目的动因就源于她的疑问精神, 这个教授真有这么神奇吗?节目中她敏锐的观察, 大胆的预设, 观察网瘾少年听教授讲座时不耐烦的表情, 推测他中途会退场, 让摄像随时跟进。

在《注射隆胸》节目中, 柴静采访受害者。

柴静:为什么想去隆胸?这想法是怎么有的?

采访者:看到广告优美的字。

柴静:你下决心的动力是什么?

采访者:枕边人吧。

柴静:“最疼得时候能忍吗?当时有没有想过是注射的关系。”

采访者:“有”

柴静:“你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采访者:“有小肿块”

柴静:“你介意我摸一下吗?怎么会这么硬呢?它一直在你体内, 得有这么大吧?”

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和判断对观众了解事件真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柴静在现场亲手触摸受害者胸部的肿块, 没有她的描述, 注射隆胸导致的危害有多大, 我们不在现场的观众是无法了解的。可以说柴静用她的眼睛去观察, 用她的手去感受, 用她的大脑去思考, 用她的语言去表达和描绘, 努力给我们呈现一个准确的现场。

记者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观察者, 因此作记者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每一次提问都要搞清自己的出发点。调查就是记者深入事件发生的现场做深入的采访和报道。柴静眼中的调查就是不断发现障碍然后突破的过程, 她给记者的定义是:记者是在不知道的时候知道去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的人。

柴静是燃烧知识, 创造思想的人, 这点在她的文章中能看出来, 在采访中也有所表现。出现一个事后, 她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他说的是真的吗等等。其实思考和疑问精神是分不开的。作为记者对新闻事件不是漠不关心, 置身事外, 而是有强烈的知道欲望、充满疑问且冷静思考, 在探寻人内心世界过程中善于观察和记录并且有预设。柴静说“一个记者的采访是从介入这个事开始的, 从你有欲望时开始的, 而并不是面对采访对象才开始的。”所以采访前的动机、材料收集、理性思考;采访中的细心观察、理性疑问对于一个职业记者来说就是职业素养。

三、角色定位要体现人文精神

记者型主持人如何进行有机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把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就要尽量贴近百姓, 就要时刻考虑到百姓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 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握好自己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

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职业化的记者型主持人, 应该以寻找事实真相为目的。不会回避尴尬的问题, 同时要保持人文意识, 也就是关心新闻事件中的人。面对真相, 不是简单呈现后束之高阁, 也不是意气用事地恶狠狠地批判, 更不是高高在上地生硬教化, 而是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 用积极的行动去引导, 努力促成问题的解决, 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这是一种对国家, 对民族的责任感的体现。面对被采访者, 不论地位尊卑, 态度都应当平等, 尊重和礼貌对待每一个被采访者, 在追究真相的过程中, 态度甚至会决定采访的成败。《新闻调查》2003年的报道《双城创伤》中, 柴静的采访就是典型例子, 画面中, 柴静和被采访者都是剪影, 男孩拘谨地坐着, 剪影中紧张的身体透露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 轻声地提问……这时, 男孩已经泪流满面, 哽咽着说不下去, 柴静蹲下身去, 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 片刻的沉默之后, 柴静继续发问……这其中柴静是冷静干练, 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记者型主持人形象。

这期节目是柴静自03年“非典”报道后的第一个节目, 是对双城镇几个孩子自杀事件的调查。当时在采访其中一个被救的孩子时, 坐在柴静对面的他始终没有抬起头, 说话的声音也非常小, 后来甚至悄声哭起来, 而此时的柴静什么也没说, 起身蹲在了男孩面前, 握着孩子的手, 帮他擦拭眼泪。这个动作有些专业的记者或非专业的观众就有看法了, 觉得记者应该是理性客观的, 她怎么能屈身去帮孩子擦泪, 什么话也不说却去握他的手呢?这是做秀!

看到柴静去为孩子擦拭泪水, 这是善良的正常反应, 是一个理解人的人最正常的举动。但是不是因为职业的关系, 因为是记者, 因为大众传播的特殊性, 所以有些日常生活中最正常的反应反而不适合在电视上展现, 这样的一些东西是不是已经越界了?其实记者情感的尺度是非常不好把握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人的本性是第一位的, 之后才是她的职业要求。一个不善良的人在工作中因为需要才表现的善, 这不好, 至少不是合格的记者。《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提出的五大影响力, 其中就包括人性影响力。况且《新闻调查》的记者又身兼直接面向观众进行传播的主持人之责, 他们带领去看、去听、去探寻事情的真相, 观众不仅要知道真相, 还希望看到记者调查真相的过程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自然的反应, 因为“人性化、人格化”原本就是主持人传播的重要特色。

四、把握平衡意识的能力

“调查十年。但直到今天, 我们还是不得不为这个节目是做给哪些人看的而争论。有人说“收视率算个*, 调查是给精英看的”——精英?是, 当年的调查人倒都是电视界的精英。当初做的节目都是《国家的孩子》《大国的握手》, 一期节目播出, 也许就可以引发领导批示和政策变动。03年转向调查性报道后, 有人说“以前的新闻调查做的都是象元首来访这样可以上新浪头条的东西, 现在, 只能去新浪最下面那一栏去找了”是, 那一栏里, 都是卖淫女, 乙肝感染者, 精神病人, 同性恋者…当卖淫女被戒毒所贩卖, 精神病人被关押在监狱, 或是同性恋者不得不娶一个异性为妻…我们调查。——你是说, 他们令新闻羞耻?”[2]

这是柴静博客上一篇随笔, 它很形象的描绘了十年中《新闻调查》的一些变化, 主要是选题的变化。选题是以事件为主, 还是以话题为主?是多讲道理还是多说事?是以人物访谈为主, 还是以新闻故事为主?《新闻调查》一直在期间来回要摆, 两头都难以割舍。但事实证明, 《新闻调查》这十年选题的倾向性, 从做给精英看的节目到做给每一个百姓看的节目, 这里面体现了一种平衡意识。

在柴静看来, 平衡对记者来说是一种道德和责任。在实际的节目录制中, 平衡体现在方方面面。《新闻调查》要做的, 也是它的记者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 一步一步获取真相。而越想准确地接近事实真相, 就必须给每个人以充分的说话机会, 尽力展示事件的方方面面, 尽力做到平衡。对于记者本身来说, 平衡意识也是重要的且难以把握的。毕竟记者也是人, 也有自己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和感情取向。

很多人对柴静做的那期名为《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的节目有异议。因为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说, 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所以有的人看过这期节目会觉得柴静太仁慈, 提的问题有些隔靴搔痒, 太同情虐猫的当事人。有些人看过又会觉得对方肯接受采访已经很不容易了, 怎么可以追问的那么紧, 咄咄逼人呢?其实作为柴静本人对此也是有苦难言。经过多方努力才联系的当事人, 同意接受采访, 在一天的接触中, 对采访对象内心的苦闷已经有了了解, 对本人也有了感情, 对方也把柴静当作朋友来看待。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采访, 问题问到哪里既能很好的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又不至于伤害对方, 这个度的平衡对有感情的人来说确实很难。尽管这个节目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但也看出它给人们带来的深刻的思考和深远的意义。在我看来, 柴静的对采访的“度”平衡的很好, 她既坚持了必须有的道德拷问, 又发掘了社会群体心里的是非与宽容的问题, 而后者的进步意义也不仅仅是宽容二字就能概括了的。柴静在这个过程中的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社会人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平衡, 已经把握的不错了。毕竟采访提问是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退一步不完整, 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的活。整个节目从对网友的采访、对三个当事人及其朋友的采访也比较平衡。节目最后, 曾经比较激进的网友们也都对当事人的行为表示了宽容和理解, 对自己过激的行为承认了错误, 达到了平衡。

“主持人的采访提问, 应该说是源于记者的职业功能, 与记者的采访提问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主持人在栏目中的位置、作用以及特有的传播身份的影响是区别于记者的。”[3]柴静作为曾经的调查类节目的记者型主持人, 她所形成的品牌效应, 更容易接近采访对象, 容易赢得更多喜爱她的受众, 她的提问带有主观色彩, 而这种主观色彩既是代表自己的主观, 也是代表广大受众来发问。

如今的柴静带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由她主持的节目《看见》每周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这是一档全新的栏目, 是一档追求诚实的栏目。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 广播电视新闻人的成长更是如此, 而要想快速成长, 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采访对象, 深入新闻现场, 从《新闻调查》中的柴静到如今《看见》中的柴静,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名记者型主持人从曾经的犀利尖锐变为如今的平淡平和, 但不变的是对人的关怀, 这种关怀体现在每一句提问中, 每一个表情里, 体现在适度的质疑和平衡的把控。她的成长经历也可以给更多新闻从业者以启迪。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m/chjguancha

[2]、http://blog.sina.com.cn/m/chjguancha

柴静的看见与看不见 篇3

看见:“小清新”的代价无处不在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自己从2006年开博客时起就学着承受所有评价:“你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要言论上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10年,柴静有了越来越多的侧面像:从温婉轻暖的电台深夜节目主持人,到最刚性的《新闻调查》栏目里最爱做硬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有意识地把博客作为工作传播平台,在兴起的互联网上赢得大名,到拒绝开设公开微博。她在博客里写下采访相关的手记,也写下其他人物小传,关于她的朋友或她热爱的历史故人,每一篇都传播甚广,她甚至因此开始获得文学奖项。人们渐渐知道她作为少数女性常出现在京城文化人的“老男局”上,比照林徽因传开了“柴徽因”的称呼,这并不算个好词。

2003年柴静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荧幕前的克制、平静背后,柴静有一套正在实践中的逻辑。《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她清晰地“看见”,自己是老男人们的“小清新”。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男人们坐在一起,出现一个女孩,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老男人吹牛,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一次饭局,张立宪念诗: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静马上对出下句。她极爱读书,饭局上谈书,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应和。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看不见:脱贫的记者,“不爱国”的“鸡汤女”?

柴静赴美产子后,诗人潘婷在微博上开炮:“我根本不会相信一个长期在体制内享受名分的央视女人,会言行一致。何谓虚伪?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我不否定她的观点,我只否定她的人格。有种挺直腰板不依附体制捞钱啊!”

此种言论在网上甚嚣尘上,当然不值得批驳。理性的观点是:选择去哪里生孩子,多少能反映一些群体的心态,但终归是个人自由。怎样对孩子最好,每个妈妈会有自己判断。动不动拿“不爱国”的帽子扣人,是一种狭隘。

最新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柴静以1150万的超高版税,排名第十,这全赖《看见》。很多人“震惊”了,这个自称央视最穷的主持人,终于不再和“我们”一样,而成为权贵了。

《看见》固然是一本不错的记者工作记录,但是其超高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影响力。真正带动销售的品牌是“柴静”。

去年1月,柴静被曝出婚讯后,一场“砍柴”运动轰轰烈烈。先是木子美大曝柴静与其丈夫前情旧爱,挖八卦、探隐私的意味深厚。随后争议焦点因为闾丘露薇的一篇争议博文,从私生活转向对其“新闻素养”的讨论。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节目中的柴静究竟是在采访还是表演?在生活中,柴静的情史能不能曝光?

在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央视记者身份、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气质,柴静的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所能引起的联想恰恰戳中了当下舆论的G点,完全可以画一张“他们眼中的柴静”的图来。

鸡汤女性心中的柴静是安妮宝贝、陈绮贞和杨澜的综合体,她是“清冽女子”的活体注解,招牌微笑配上万年不变的围巾和棉布长裙,能够如此知性就获得了事业成功,更不用说她的行文风格,“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不就是校内体最喜欢的那一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柴静的女粉丝不在少数,她们喜欢柴静却不喜欢公众议题,一边赞叹柴静冲到采访第一线,一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星座性格学和甄嬛办公室政治。

也恰恰是这类人群对传统的女性道德有相当的顺从,逢小三必打,听说了柴静的情史之后会毫不留情地站到攻击面去。

大众的“看不见”:

从全民女神到“全民公敌”

柴静产子,有粉丝感伤:心中的偶像都结婚生子了,真的沦为少妇了。

有人总结文艺女青年的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这话很毒,不过倒也的确有些道理,每一个仿佛都有案例可证。

出家,台湾美女加才女胡因梦,和李敖离婚后,渐渐开始身心灵的修行,算是半个出家。

后妈,安妮宝贝,在写了数十本悲伤绝望的书之后,终于结束自己大龄剩女的头衔嫁人了,虽然是当后妈,但是她却表示“得夫如此万事足”。

孤寡,最富盛名的当属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之后,她远赴美国,和美国左派作家赖雅结婚,可不幸赖雅先她去世,于是张爱玲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孤寡生活。

拉拉,大才女刘若英就自爆自己曾经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她曾经演过一个LES的角色,便留给人了拉拉的印象了。

而柴静嫁人、产子之外,还有诸多人们不曾看见的元素。

重新回顾一下柴静引发过的口水战:男闺蜜大合照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绿茶婊”;情史被质疑“当小三”;业务上被怀疑“没有实际能力”、“太爱现”;美国生子是“不爱国”、“说一套做一套”。除了闾丘露薇关于记者工作方式的探讨之外,其他的批评意见都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成分。

不管是不是“绿茶婊”,混饭局、男性朋友多、过往情史……都是私事。记者的采访方式可以讨论,但阴谋论地断言她是“制片人的发声器”则太没有真凭实据。至于美国生子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更奇怪,柴静曾经说过哪一套呢?中产们去美国生子早已是普遍现象,杂志出专题、网上有教程、电影里也拍过,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有此一景,而不是指责某人的个人选择。

柴静本人似乎不是一个受记者欢迎的采访对象。在某杂志的一篇人物采访稿中,记者“高级黑”式地记录道:她在4个小时的采访里说了将近十个名人的名言,经常说出桎梏、湍急、遇合这样的词汇。当下的新闻报道喜欢的是细节的趣味、背后的故事,更直接一点说是隐私和生猛语录。而柴静却执着于用“高大上”的语汇展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有一种逻辑是,“公众人物既然从名声中获得了好处,就需要牺牲部分隐私作为代价”。这种逻辑进化一下,就成为对柴静不分享隐私的忿忿:柴静的书卖得这么好,粉丝这么多,她怎么可以置身于八卦法则之外?用最通俗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柴静不是第一个被舆论反转的公众人物。在她之前,韩寒一夜之间就遭遇了“倒韩运动”。现在,曾经被同样视作“业界良心”的崔永元因为转基因话题被转基因支持者们嘲笑为“村通网”(意为刚刚上网而对陈旧网络谣言深信不疑)。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不造神,同时能用人性的角度理解每个人;但现实是树立偶像和驱逐偶像在不断交替上演。

其实,把柴静还给柴静,把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还给她,也把强加给她的解读和光环除下,理想不应由造神完成,祛魅也不应由泼粪完成。“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很可惜,很多人没有做到。

柴静的21个演讲技巧 篇4

不可否认,《穹顶之下》本身以系统性的思路、广泛的调查、生动的多元化视听语言,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雾霾课”。那么柴静式的”雾霾课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的认同呢?南哥截屏了131页柴静的演讲整理了21个技巧分享给大家: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去看,《苍顶之下》应该属于态度类教学的范畴,例如企业文化培训、敬业度培训、安全作业培训、追求卓越培训、互联网的极致思维培训,都是这一类的学习。当然你也可以把这堂培训认为是一场技术普及类的培训。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开场 用数据再现当年的情景 并带出一个有“情怀”的故事

没有什么用听众亲身经历之“痛”更能打动听众了 所以在最好的培训素材始终来源学员 这就是内部讲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们的认知错误首先是从概念开始 好的演讲与培训一定需要 帮助学员就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

大气污染与城镇思维情况调研报告 南哥感叹的是1981年就有了这些研究

而我们的国家却从未采取过行动!这是城市管理的悲哀啊!

“标记的书籍”是事实的展示 而将文字重新输入

则为听众创造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一图胜千言

善用图片是一个重要的培训技巧 特别在影响听众态度方面 这一点更为有效

影响学员与听众态度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是 用数据告诉Ta 错误行为的严重后果

这是激发人类行为最好的方式 通过好的与不好的对比 更能激发人类的行为

这是技术类培训或演讲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用多种手法将专业概念通俗化

数据的魅力就在于此!

因为ta为实施Duang了一下哎!

在演讲与培训中 用图文及故事的方式 告诉听众现在行为与未来结果 之间的关系

是影响态度的有效策略

在态度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就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观念及看法 在使用方式也需引起培训师的注意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 引发90后员工的抗拒与挑战

引发听众及学员的思考是最好的互动 这一组数据与悬念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柴静的演讲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数据

在影响听众与学员态度上的魅力 南哥在想,这7%+12%的人怎么想的 难道停车就不麻烦吗!

演讲中的幽默也可以用在严肃话题中 这就是柴静式新闻的一特点 在中国停车费高了之后是这个样子 ⊙﹏⊙b汗!

数据的用途真的很多 关键是你从哪个角度切入 现在才明白17%的柴油 带来的危害这么大!

在改变他人态度的时候

过度的批评会让对方破罐子破摔 柴静的这种平静的方式或许会更有力量

在态度类的教学设计与演讲中 一定要阐明到底应该谁为结果负责 否则再好的训练也只不过是听听而已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对话以及好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

从轮船、到飞机、到大型工程车 柴静总能用你熟悉的事物来揭露真相 这是值得每一位培训者以及演讲者深刻学习!

好的态度类的培训不仅改变听众的态度 设计者应该还要为听众提供改变行为的工具(这APP真心不错,今天肯定上不了了)

好的演讲不仅是思想

是观念,还应该具备行为指南

这一点柴静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演讲稿--柴静的个人简介 篇5

柴静是一个让人不自觉便会留意其动向的记者,从“非典一线”到《新闻调查》,从《面对面》到《看见》,每一次“看见”柴静都有变化——“非典”时的柴静瘦弱勇敢、《新闻调查》时的柴静不依不饶、《看见》时的柴静宽厚知性……“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柴静对自己名字的介绍。人如其名,清秀、自然的脸庞,身材瘦弱,有着女性所特有的文静。但看过她节目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是一个内心火热的人,对弱者对社会的深切关怀让她比燃烧的火焰还要热烈。1976年,柴静出生于山西晋南的小城临汾,住的是祖上传下来的大宅子。父亲从医,母亲执教,算是书香门第。柴静家在当地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曾祖父是个秀才,整个家族都住在从祖上传下来的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大宅子里。她至今还记得童年时喧嚣热闹的气氛、雕花窗棂、木制油伞和那些古色古香的家具。柴静的妈妈是个坚强独立的女人。柴静母亲的品质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也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才使得她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柴静母亲从小成绩一直都十分优异。19岁时,柴静的母亲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还被任命为临汾某小学校长。在柴静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她识字。母亲用纸板剪成四四方方的卡片,在正面写上“日”、“月”、“水”等字,背上写上这些字的汉语拼音。母亲把做好的认字卡片用绳子穿起来,做成一串特别的项链,套在小柴静的脖子上,让小柴静拨弄着卡片,提高学习认字的兴趣。当别的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聪明的小柴静在母亲的培育下,已经认识了很多字。

由于识字比较早,柴静4岁就进入小学了,为了照顾小柴静的生活和学习,母亲把柴静带到自己任课的班级,让她坐在最前排,和其他7、8岁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虽然母亲也知道柴静可能听不太懂,但仍让她坚持听课,每天放学回家还背诵和默写课文,即使柴静对很多课文似懂非懂,她还是会兴致勃勃的阅读它们。再稍大一点,母亲就开始为柴静订阅各种儿童报刊。并在家里腾出一间小屋子为她当作书房。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柴静都会自己拿着小板凳坐在小书房里看小人书《岳飞传》。柴静对文字的敏感与生俱来,小小的年纪,对所有写字的东西都十分感兴趣,无论是父亲订阅的《中医杂志》还是母亲的教学用书,她都能读的津津有味。这也许就成就了柴静文学涵养,让她最终走向了新闻的道路。13岁时,柴静接触到了广播。她开始贪恋广播里的热闹人声和深入骨髓的歌。柴静从那时才知道,广播可以给人带来一个如此新奇的世界,那一刻,柴静梦想着能做一个电台的广播主持人,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离开这个地方,过上一种另外的生活方式,自己要“更自由,要过和身边的人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1991年,15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读大学,对广播的喜爱依然不减,最喜欢听音乐排行榜和谈心节目。后来她终于鼓起勇气,写信给湖南经济电台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尚能一代主持奇才——尚能,表达自己想做主播的想法,她说:“可否帮我成就梦想?”这句话促使了这位名主持马上给柴静打了电话,让她去面试。七月份的长沙,天气酷热,柴静借用学校广播站录节目,录完以后,汗水把衣服全都

浸透了。面试通过以后,柴静开心极了,她开始做她的第一个节目——《另一种

声音》。(尚能-湖南电台《夜渡心河》的节目主持人,柴静的电台老师,于1997

年自杀,是他发现了柴静,他是柴静的第一位伯乐)

柴静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恰好

长沙当时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就留下了。她毅然辞掉

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到湖南文艺电台做节目,在简陋的租住房里,柴静从来不会感觉苦闷,因为心中有梦,她坚信,这些困苦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

过眼云烟。她喜欢听新加坡电台林伟的《点一盏心灯》,林伟他说:“与其诅咒

黑暗,不如点燃灯火。”这句话让柴静感触很深,她决定做电台午夜节目。柴静

就和电台的领导申请做一档午夜节目,甚至可以不要工资。随后,她创建了名为

《夜色温柔》的晚间节目,一做就是三年。那时的柴静只有19岁,年少的她心里只想着去实现心中的这个梦想,全然不顾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她说:“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是多么幸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柴静主

持的这档《夜色温柔》变得十分红火,之后的几年,她基本都是在电台度过的。柴静在每个夜晚用真诚的声音陪伴着孤独的人们,她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

熟知。在节目里,柴静常常会接到从北京、香港、西藏等地慕名打来的电话,她

还去大学里做演讲,演讲的时候,时常都会有桌椅挤坏的场面出现。。柴

静22岁的时候,就顺利地当上综艺部副主任,成了湖南最著名的主持人之一。

五月的长沙,茉莉花开,景色怡人。凌晨两三点男人们成箱成箱地喝着啤酒,女

人们吃着东西。柴静经常能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和女人们。她

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种莫名的恐惧让她感到害怕。这时的柴静在大多

数人的眼中已是小有成功,可以就这样安逸的过下去了,但是柴静并没有这样想,她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对现有成绩的不满足,使她几经考虑做了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辞职去

北京读书。她不甘心让自己的生命就这样达到顶峰,她需要寻找可以不断超越的未来。她放弃了自己已经拥有的光环,到北京广播学院做了一名学生,睡在蓝白

相间的格子床单上,学的是电视编辑。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不到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她打电话过去时对方说已

经招聘完了。但是她的一句话,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她说:“你们不是想要

优秀的记者吗?这还有期限吗?”由此可以看出柴静非常的自信,也就是因为她的自信让她成功了,对方让她第二天去试试。第二天她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人看

看她说:“你长得挺漂亮的,不愁没出路,回去吧。”她被打发回来。但是,没过

多久,《三联生活周刊》给她打电话说他们要做一个封面周刊,问她做不做,柴

静立即就答应下来了。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准备

回家时,编辑打电话说让她把两万字改成两千字,她用了两个小时把稿子改完,跑到车站时离开车还有五分钟。之后,柴静在北广的日子一直在做《三联生活周刊》的兼职记者。

当柴静在《三联生活周刊》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湖南卫视邀请她做谈话节

目《新青年》的主持人,当时《新青年》是湖南卫视改革后的一个新栏目。柴静

答应了,于是她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在电视台做《新青年》的主持人。她在做节

目的时候,采访了各行各业的名人,如,米丘、黄永玉、蔡琴、张朝阳、方兴东、吴士宏等。柴静在节目中变得越来越成熟。一个喜欢挑战人生未知极限的人是不

会安于现状、按部就班地生活的。北广毕业后,柴静并不满足《新青年》中驾轻

就熟的工作,而此时主管《东方时空》的陈虻找到她想和她合作一个节目,就这

样参加进入了进入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节目,做记者兼主

持人。这对柴静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和挑战。这里介绍一下陈虻,柴静的第二个伯乐。——陈虻(chén méng),男,生于1961年8月30日,2008年1

2月24日因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7岁。著名电视人,生前曾任中央电视台新

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2001年10月主管《东方时空》,并兼任该栏目总制片

人。在多年的电视新闻工作中,陈虻的创作经历十分丰富,在电视圈的专业人士

中小有名气。他对柴静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直到现在他的很多话语还在激励着

柴静。柴静在自己的新书《看见》中数次写道关于陈虻对她的教育引导。柴静在书中写道:我去调查,他(陈虻)就说了八个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现在他

走了,我才明白,耕耘本身就是收获。在央视工作之前,柴静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但是来央视做节目之后,一下就蒙了,不能指望别人手把手地教你,只能自己不

断地摸索学习。柴静在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情况下,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文静柔弱的柴静开始时被同事认为不适合做新闻记者,当时她的压力

特别大。为了做好节目,她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不怕辛苦,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一步一步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

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每天都待在演播室里,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那时候

柴静在采访前,一定是要求自己花很长时间准备做足功课的。有时候,采访完了

夜里编片子编到三四点,然后送到台里。柴静是临时工,进不了大门,只能请导

播到大门口来接带子。当时柴静住 18楼,回去太晚电梯都停了,好不容易爬上

去,编导打来一个电话说有问题就再爬下来。柴静就是这样坚持了下来,用她坚

强的毅力不断进步。

柴静能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独立思考、探寻真相的新闻斗士,经历了一个

不断学习的过程。刚进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年,柴静完全找不到做新闻的感觉,不

知道如何提问,真正开始找到做新闻的感觉是在采访新疆地震时。当时负责人白

岩松对柴静说:“去喀什,给你半个小时去收拾一下东西。”凌晨,到了喀什,落

脚在一片瓦砾、断壁残垣之中。人们正在举行葬礼,柴静根本来不及去思考什么

是新闻,新闻就像一盆水兜头浇下来。倒塌校舍旁的两个小女孩,从废墟中走出

来的老大爷,倒腾的半截房里湿漉漉的被子,让柴静活生生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新

闻,让柴静找到了做新闻忘我的感觉,找到了新闻中最鲜活的元素。此时的柴静

才真正走入到新闻中去了。

之后,柴静进入《新闻调查》,她更喜欢到现场去发现,深入一线进行采访。

柴静觉得自己在《新闻调查》中找到了自我发展的理想平台。新闻记者不仅成了

柴静的职业身份,也成了柴静的生活方式。

2003年,柴静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

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

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但是一整晚柴静都没接到妈妈的电话。这让柴静心里感觉不安。直到播出的第二天晚上,柴静才主动打电话给妈妈。柴

妈妈在电话那头说:“我昨天在邻居家看了节目了。”边说她边哭了——直到那个

时候,她才知道柴静最近的几天里做了些什么。柴静的妈妈对她的工作是十分支

持的,也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才使得柴静一直坚定地走下去。非典结束后,柴静

收到了一封信,信很短:还记得七二一医院吗?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大街上寻找你的眼睛。有一次我认为一个女孩是你,非常冒昧的拉住她问,是你吗?对方很惊

慌,直到在电视上看到你,我才知道你是谁,原来你是个有名的记者。他最后还

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非典结束了,但人们也记

住了柴静,那个瘦弱但坚毅的记者。

“非典”之后,柴静离开演播室,从主持人成为了一名调查记者。她坚信:“除非

亲身抵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努力发掘,否则就不可能认识事实真相。”“做

新闻要有笨拙的精神,不要不假思索,”她说要对评论有警惕,要对真相有洁癖。”

正是这种执著追寻真相、独立思考的精神使柴静对新闻调查有着独特的见解:真

正的调查报道就是探寻未知的过程,是不断遇到障碍、克服障碍的过程。没有未

知就没有调查。调查是以已知为起点的,不需要还原已知,而是探寻未知是什么。最精彩的地方往往就在你没有设计到的细节中。对柴静来说做记者不仅是她的职业身份,也是自己生存的一种方式,因为调查真相就成为她的天职。柴静着迷

于这个真实的世界,愿意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去领略那些撼动人心的地方,去体

会黑暗深处的光明。接下来,我列举几个柴静采访的例子:

一、柴静采访过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

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

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

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

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结束了中国火车不开

发票的历史。原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

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的面前说,发票是现在要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

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一

位律师。

二、采访疯狂英语李阳家庭暴力事件,我们大多数人对李阳的认识是:crazy English.相信很多人都买过他的书,早在家暴事件之前李阳就发生过一件具有争议的事件——

李阳到内蒙一所高中宣讲,同时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下跪,这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

议后来李阳解释说是在进行感恩教育。李阳的妻子KIM将自己被打后的照片发到微博

上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实KIM在发表之前犹豫再三,她是爱李阳的,他一都保留

着李阳在他们结婚纪念日是送他的一朵玫瑰花,他将花瓣一瓣一瓣的压平收藏起来,虽然那只花是他提醒李阳买的。之前kim不接受采访的,直到后来柴静他们送给kim

关于中国女性因受不了家暴折磨而杀死自己丈夫的案例,使得kim接受了采访。采访

李阳时,他坦然承认自己的家暴事实还说自己从小有自卑与父母关系不好,还说他愿

意成为反家暴大使,她对妻子说这是中国的文化,最终李阳与kim离婚了。。。

三、通过对华南虎照事件的调查,柴静明白了逻辑和求实的力量,“感慨和

抒发感情,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靠事实和因果关系的梳理。我们没有别的东西,只能靠一句话,‘拿证据来’。就靠这句话,就可以从逻辑链条的最末端一环一环向上追溯,让它自身咬合。以这样笨重的气力,小孩子

也可以从土地当中拉出深埋的庞然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柴静的主持风格日渐成熟,她不再是那个在最初会炫技的主持人——“你看,我的问题多漂亮,我把对方问倒了,我赢了。”柴静

深知这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现在的她经过不断的思考,明白了自己节

目的重心。不轻易做出褒贬,要做的是细节的探究和幕后真相的挖掘,能

让对方自由地表达,帮助公众得到尽可能多的真相。真正了解到世界复杂

性的柴静没有轻易责难和赞美的习惯,更多的是学会了宽容和体谅。今天的柴静是做新闻的楷模,这个昔日的文艺女青年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新闻

斗士,永远独立地思考,永远与真相站在一起。柴静坦言,三十年来

她努力从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大的共同体中把自己剥离出来,离乡背井,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来京工作十多年的柴静至今仍然租住在一个一居室的小屋中,但她表示自己对此从来不在意,“生命不是一张属于你的床铺,生

命有时就在一瞬之间”。

当有人向柴静提问:“柴静,你幸福吗?”聪明的柴静,用胡适的一句话来回

答:“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

读柴静《看见》有感 篇6

前两周上公选课,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看见》,作者是一个记者,她叫柴静。在下课后,我毅然决然的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在此之前,我对柴静并不了解,也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就算是阅读了此书,对她的了解应该也不足够。所以“我见”,只能是很皮毛,很外观的“见”。

柴静的幸或许在于她10年的沉淀,获取了很多好的故事。人生温厚增长,酸甜苦辣都是光荣岁月。10年,期间不短,这本书中的故事也只是片段,她尽量站在客观的视角,不带感情呈现真相,生怕真想会流于眼泪之间。记者是不易的,要有独特的视角,还要宽容,对横眉冷对的她来说是不易的。所以她也在不断地认识着自己的缺点,接受着各种纠正与反纠正,从文中也能看出,刚做记者的时候,她明显横冲直闯,就差头破血流,委屈也是大大的有,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内心的强大带来柔,平淡朴实了许多。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柴静的《看见》 篇7

凡事皆有两个方面,有人喜欢柴静刨根问题、直抵人心的采访风格,认为其酣畅淋漓,发人深思。有人则质疑其采访表演意味浓厚,不具有专业的新闻精神。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其社交媒体中曾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不认同‘采访是一种抵达、关心新闻中的人’的说法,记者出镜时过多的表现自己有表演式采访之嫌”。

客观而言,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思想更为开放多元的发展阶段,不管是“置身事外”的客观记录式采访,还是“情感投入”的主动参与式采访,都可成为研究出镜记者、主持人采访风格的有效样本,最终推动新闻事业多样化的发展与成长。而柴静作为“参与式采访”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采访风格的研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

1 缜密的思维及深刻的提问

在新闻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保证事实的准确,为此,调查记者要竭尽自己的所能,采访到尽可能多的与事件相关的人物,从他们口中得出相关的信息。而柴静作为一名优秀的调查记者,她经常会采用节节相连,步步紧逼的方式,一个问题套一个问题,使问题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因为,在柴静看来——逻辑是追求真相的最佳方法。

比如,在《虎照疑云》这期节目中,面对一位从未进行过大型猫科动物研究就成为华南虎存在性研究小组组长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廷正,柴静便一直追问该专家是否从事过有关华南虎的研究。面对柴静的步步逼问,这位教授明显败下阵来,承认自己从未进行过有关华南虎的研究,临危受命只是为了完成省里交待的任务。这就为华南虎存在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使周正龙拍摄的虎照造假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

而在对陕西省镇坪县县长吴平的采访中,该县长一味强调华南虎存在的政治意义。面对柴静的发问,他曾有意打断,避而不谈科学性的问题。但是柴静不依不饶,仍然是步步紧逼将自己想问的问题表达了出来,使县长最终不得不以“这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来回答,这就说明了镇坪县这种做法是非常不严谨的,大大降低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

根据对柴静在《新闻调查》时期采访的提问话轮时长分析,其大致在两秒左右的区间分布,由此便可以推断出其提问频率较高,语速偏快,且多以短小精悍的问题为访问的主体,这种提问方式非常符合柴静这种环环相接、一针见血的采访风格,同时,也与节目不辞辛苦,勇于追寻事实真相,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的主题相符。

其实,在柴静做《新闻调查》的后期,她自己也对这种咄咄逼人式的采访提问方式进行了反省。她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指出:“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但不容否定的是,这种带有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提问,不仅能有助于记者获得采访现场的主导权,更有助于新闻记者探寻事实真相。柴静的这种冷峻、理性的调查记者形象,对于其获取事实信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难怪很多观众在看完柴静的调查节目之后,都直呼过瘾。

2 感性的女性形象

作为记者的柴静,她的身上不仅拥有冷静、客观的元素,由于她是女性,所以,在她的采访中,多多少少都会散发出一些女性的特质,比如,些许的平和与温柔,再比如,一些必要的人文关怀。这些看似普通的元素,经过恰当运用和处理,能极大地提升记者的人格魅力,引发受众的关注。

柴静,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女性特有的柔性,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采访特色。学界甚至提出了“柴式感性”这一说法。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有时就需要采用不同的采访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采访目的。比如,在《虎照疑云》这期节目中,面对周正龙的混淆视听,柴静的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极具进攻性;而在《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中,面对虐猫者王某,柴静就展现出她温柔的一面,在采访之前,其与采访对象共同相处了一天一夜,与其谈心、交流,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女性主持人的柔性与平和。也正是这种预先的感性的、柔韧的交流,使柴静成为王某很好的倾诉对象,最终使采访获得成功。

柴静这种女性特质,得以最集中展现的一期节目,必然当属《双城的创伤》。节目中,柴静以低沉的、关切的,像是在探望生病的老友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进行访谈。相对应地,这种温暖的提问方式使她取得了孩子的信任,最终,孩子告诉了柴静同学自杀的原因。

柴静:你觉得按照苗苗跟你的描述的话,严重吗,这个事?

小蔡:也不是太严重。

柴静:那是什么这么可怕呢?

小蔡:心理上觉得很可怕。

柴静:苗苗怎么跟你说的?她说的时候哭了么?

小蔡:哭了。

柴静:她觉得这件事情里面,什么最不能忍受、什么让她最痛苦?

小蔡:从聚会的那天起,很多同学骂她……

柴静:说的难听吗?

小蔡:难听。

可以说,在这一段采访中,柴静运用其女性柔美的声音特质,像一位大姐姐在表达对孩子们的关心。在交流中,柴静尽可能压低声音,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使他们感觉到了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又可以迅速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从而从孩子那里得知事实的真相。

在柴静的调查访问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采访对象人性的关怀。比如《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柴静为哭泣的孩子拭去眼角的泪水,脱掉高跟鞋去追赶孩子,甚至言语中都带着对孩子的怜惜。可以说,在采访中,柴静经常会展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当面对官员、负责人等比较强势的一方时,柴静的提问方式就会比较干净利落、直接切中主题、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而当面对弱势群体进行采访时,柴静就会采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和采访对象拉近距离,获得其信任,并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在柴静的不同栏目中都有所体现,值得进一步探究。

3 对于柴静的质疑

3.1 表演性采访

关于柴静的采访,最大的争议就来自于其某些报道存在表演的痕迹。有的人认为这是主持人的真情流露,值得肯定;也有的人认为柴静是在“装”,而前文提及的《双城的创伤》这期节目,就成为了某些学者和业内人士攻击的对象。比如,柴静在采访当时自杀的女孩苗苗的表弟时,男孩难掩悲痛,哭了起来,柴静为男孩擦起了眼泪。

柴静:别哭了,去洗把脸吧(柴静蹲下身,左手握住男孩的右手,伸出右手去给男孩擦泪)。

柴静:你在心里跟姐姐说过话吗?

男孩:说过。

柴静:说什么呢?

男孩:……你好吗?

柴静为孩子擦泪的举动,引发了学界的探讨,再加上在节目最后,柴静手拿高跟鞋追赶孩子的举动,更使柴静被冠以“表演”之嫌。那么,究竟是以事件的旁观者进入采访中好呢?还是以事件的参与者进入采访中好呢?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尽可能保持客观中立与理性,将事件的过程完整展现出来。但不能否定的是,有些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必然会出现一些打动人的情绪点,这个时候记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镜头中展现出个人色彩很浓的行为或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新闻调查的平实与客观。

3.2 主观色彩代入强烈

关于柴静采访风格的又一质疑,就是其在节目中代入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一点在2015年的调查作品——《穹顶之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片中,柴静直接以自己女儿的病因作为开场,并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我”进行全片的叙述,情感强烈,不免带给观众一种较强的主观色彩。

柴静: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应该是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像个童花头,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

柴静: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了,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部分学者认为,柴静这种强烈的主观意识体现,极大地破坏了新闻作品的客观性,使观众陷入被动接受状态。但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这种采访风格似乎更易于受众接受。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3月1日9:00,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播放数据是:腾讯播放7426万次,乐视播放1063万次,优酷播放1006万次,搜狐播放203万次,爱奇艺109万次,凤凰播放69万次,土豆播放63万次,合计播放9939万次,从前一天2月28日早上10点半开始,该视频正式发布上网,在24小时之内,突破亿次的点击。”笔者认为,在事件的调查和作品的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记者要尽力维持情感宣泄与事件表达客观性的融合,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的最好表达。

4 结语

在新闻作品当中,主角理应是所采访的对象,所以,对人物的开掘深度将极大地影响作品的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记者获取相关的信息,必须要取得被访对象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敞开心扉。也许,在观看柴静的新闻作品时,会对她产生这样那样的质疑,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在柴静的采访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种种人性的描摹与刻画。可以说,“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深怀文化良知与社会责任,在感性与理性、世俗化与神圣化、功利性与责任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柴静做到了,以其独特的采访风格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因此,她成功了,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辉煌与荣耀。

摘要:在《新闻调查》《东方时空》《面对面》《看见》等重量级新闻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柴静的身影。她以自己特立独行的采访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业界人士的批判,认为其采访有“表演”与“作秀”之嫌。本文试以柴静的新闻作品为蓝本进行分析,从提问方式、人物形象及对其质疑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探寻柴静采访风格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柴静,新闻采访,采访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置身事外”抑或“全情投入”[J].现代视听,2013(4).

柴静“看见”汶川地震 篇8

道具让报道背离了真实

到了绵阳,最初我被分去做直播记者。我拿着在医院帐篷找到的几样东西——一个满是土和裂缝的头盔,一只又湿又沉的靴子和一块手表,讲了3个故事:男人骑了两千里路的摩托车回来看妻子;士兵为了救人,耽误疗伤,肠子流了出来;一个女人在废墟守了7天,终于等到丈夫获救。

我说的时候,史努比就站在直播车边上看着,看完没说话,走了。我问怎么了,他说:“你太流畅了,准备得太精心。我当时看到你的编导给你递着这些东西,我就觉得不舒服,这么大的事儿发生了,不该有这些形式和设计。其实那些东西放在地上,也没有关系,或者你停一下,说,我去拿一下,更真实。”

第二天,在绵阳,我们赶上了6级余震,跳下车,往九洲体育馆跑。那是灾民临时安置点,馆里空空荡荡,八九千人已经安全撤离,只有一个人坐在里头。

我蹲下去问他:“你怎么不出去呢?”他抬起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黧黑的脸,两只胳膊搭在膝盖上:“我老婆孩子都不在了,我还跑什么呢?”我蹲在那儿说不出话。他安慰我:“你出去吧,这儿不安全。”晚上的直播,我讲了这个细节。又有批评的声音,认为调子太灰色。

那天晚上,罗陈、陈威、老金和我,几个“新闻调查”的同事商量了一下,一起退出了直播。我们要做一期有足够时间的节目,不管能不能播。

第二天在九洲体育馆,几千人从灾民临时安置点回家,我们看着乌泱泱的人,商量“拍谁呢”,想法也一样:“谁都行。”

一对夫妻,男人穿旧的深绿呢子军服,40岁左右,绵羊一样的眼睛,有点张皇。女人挽一桶食用油,拿网兜拎着脸盆。就他们吧,我迎上去。

跟叶哥叶嫂坐车回家,他们家在北川县城边的杨柳坪村一树梨花底下,深山冷,花还开着。房子从后面看是完整的青砖墙,一绕过来,前头全塌没了,地基、堡坎都震坏了,这是叶哥叶嫂在震后第一次见到自己房子,站着,呆看着,手里挽的东西不知觉地落在地上。镜头也那样呆着,谁都不说话,三四分钟。山里非常安静,只有些微的鸟叫,雨落在椿树的叶子上,细密地簌簌作响。

贴身陪伴是最棒的采访

叶哥走进废墟,翻出一样东西,用手抹上面的土灰,抹了又抹,站在那儿不动。我走过去看,是儿子在遇难前一天跟他下的象棋。房梁上挂着一串纸鹤,绿色方格作业本的纸,叠得很笨拙,像大元宝,是两个月前,三八节那天,儿子送给叶嫂的。

地震那天,他家附近四面山摇晃不停,地里干活的女人以为山神发怒,跪下来转圈向四面祈祷。叶哥一个大跳出屋,跃到土豆地里,片刻恍惚后,大叫一声,撒腿往山底下跑。山底下就是县城小学,儿子在上课。路已经断了,房子一样高的石头在路上堵着叶哥从崖上往下连跑带跳,“像疯了一样”,20多分钟到了县城旧城边上。

县城被王家岩和景家岩两座山夹着,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公里,路已被埋,巨石下露出压成片的出租车前盖,人们正接力把伤者传出来。他可以回头再找别的路去学校,但犹豫了一下,伸手接住了递过来的一个伤者……

叶哥搬了两块石头,找了只铁锅,把蓄水池前两天残留的一点雨水烧开,泡了碗方便面。他们俩坐在一杆木头上吃,一边跟我说话。叶嫂差不多40岁了,她说:“将来还要生一个我那样的儿子,我一定好好地养育他。”叶哥补了一句:“就像对第一个一样。” 我听见背后有呜咽声,回头看是编导罗陈,他跟他俩差不多大,也有一个儿子。

我们在山上住了下来,陈威搭了帐篷,没自来水没电,也没有手机信号。每天走一段山路,用小碗从一口快干涸的山泉眼舀点水,倒在桶里拎回去,顺便找个有信号的地方给台里打电话。

草姐姐负责片子的后期,“那你们要拍什么主题啊?”她问。我说:“不知道。”以前做节目前,没有一个策划案、一个主题方向,我就本能地不安,可这次我觉得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还挺奇怪地想起一件无关的事——铁凝30多岁的时候,见过一次冰心,冰心问她:“姑娘,成家了没有?”“没有。”“嗯,不要找,要等。”后来,我们谁也没找,就等在原地。

我知道,对叶哥叶嫂,没什么采访可言,问什么呢?我也不想试图劝谁别难过,他们允许我们在旁边陪伴就够了。烧火做饭时,我帮着填点柴。有时候机器开着,很长时间也没人说话,只是柴火噼啪的声音。叶哥叶嫂要是想说话了,我们就听着,有时候两口子商量以后怎么盖房子生活下去,挺有雄心的样子,有时候又沉默着,干什么都没有心思,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喊口号就度过去。

猫狗身上都淌出了人味儿

过两天他们帮邻居打蒜薹,邻家的女人遇难了,只剩父子俩,孩子12岁,叫文超。杨柳坪村88户人家,遇难22人,山村里住的人少而分散,路远,主要靠家族和血亲的纽带,能来的都来了,十几个人。

文超不爱说话,我问他怎么不去山下学校过儿童节,他说不想去。我说:“舍不得你爸吗?”他哭了,拿袖子掩着眼。

打完蒜薹,女人们张罗着吃饭,叶哥从废墟里头几块水泥底下扒拉腊肉,很满意的样子。大伙用石头垒了个灶,找点柴火,拿石片把腊肉外面的灰刮掉,放在锅里煮。水热了,再捞出来,用刷子吃力地擦着肉外头熏的黑焦色,擦完成了蜡黄。我负责切肉,一刀下去,热气直往上蹿,大厚肉片子,透明的油“滋”一声。

叶嫂扭头喊:“你去地里找找有没有土豆。”男人挖了十几颗回来,滚刀切大块,煮,炒。居然还从哪家塌了的梁底下找出一塑料壶玉米酒来,大伙有了一点兴致。

把废墟清一清,露天摆了3张矮桌子,天已经擦黑,村里人舍不得点火,借着麻蓝的天上一点晶明的星光挤着坐,狗在膝盖底下蹭来蹭去,叶哥一边扔点肉皮给狗一边笑:“它好久没见着人了。”

文超的小叔志全是个年轻人,举起了小酒盅:“地震之后第一次这么多人见面,算个团圆酒,来。”这一杯下去,我的胃里像着了火一样。

我们跟他一块去挑水,路上遇到一个不认识的村里人,那人偏过头对我说:“是他把我儿子从土里拽出来的。”志全听了却脸色一黯,不说话,走着走着,拿树枝抽了一下路边的石头。

晚上火堆边上我们才谈这事,他说:“我爱人就是怪我这事,我原来是军人,她知道如果我路上没耽误,去了一定能救出我女儿。”

志全说:“她那天早上说,爸爸,给我买一个冰淇淋,我没给买。我就是后悔,两块钱一个的冰淇淋,我为什么没给她买?”

文超趴在他膝盖上哭得抬不起头,志全摸着侄子的头发:“你爷爷12岁讨饭到这里,才有这个家,你身上流着他的血,不要哭。”

片子里有只小猫,地震后幸存的,刚出生,找不着妈了。我们送他的牛奶,他倒在矿泉水瓶盖里,用食指蘸着,一点一点让小猫舔。吃饭的时候,他右手拿筷子夹菜,左手掌心里托一块大窝笋,给它练牙。“村里人都认为它活不了,你也这么想吗?”我问他。“是。”“那你为什么还养它?”“它也是一条命。”他低头抚摸它。

有些感动是等出来的

我们记录的都是生活里的片断,遇上了就拍,遇不上就待着,在叶哥家门口坐着。有一天在叶哥家坐,听到坡上有人叫喊,“怎么吵架啊?”我们就上去了。

有个老爷子一头乱发,围着快晒成白色的蓝围裙正爬在梯子上,往半塌的房顶铺瓦。底下站着他儿子,正冲他嚷。原来老爷子死活不去儿子家住,非得修自己的房子,还拒绝别人动手。

我问:“您多大岁数了?”他正在气头上,两眼圆睁,手一甩:“没得好大。”村长在旁边做工作,一边乐:“他83。”:

聊了会儿,村长说:“他唱山歌唱得最好。”我哄他:“唱一个吧。”老爷子犟得很:“不唱。”谁说也不行。

后来几天,他还住在半塌的房子里,天光从残瓦上漏一满地。白天也点一堆柴火,跟几只大肥猫围在火边,头发乱蓬蓬,手抄在蓝布裙里,脸映得微红。他耳朵背,也不懂普通话,我每次经过他家门口,就大喊一声“爷爷”,这个词他听得懂,每次都一乐,满嘴没牙。

临走前一天傍晚,村里人都聚过来,在叶哥家坐一堆闲聊。爷爷忽然从坡上下来,人前一站,直接开口唱了一段,唱完了,拔腿就走。弄得我们手忙脚乱,幸好还录上了几句。

几年后说起这期节目,草姐姐才说:“你们当时在四川,第一天拍完传回来的片子,领导看了有点担心,说这样的片子会不会太灰色,干脆让他们回来吧。” 但她没有转告我们,也不干预,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最终从片子里流淌出来,审片的时候,“台长都哭了”。

第二年,还去不去杨柳坪做回访?罗陈做完前期回来有些犹豫:“村子里没发生什么事。”我说,“就拍没事吧。”

上一篇:体验教学产品设计探究论文下一篇:一般现在时翻译练习